东方管理智慧9原则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28.50 KB
- 文档页数:34
导论一、基本概念1、“管理”解字探义《说文解字》:管——竹制的管状乐器,类笛、六孔;理——制玉也. 使用“管”必须要有嘴、手指、呼吸相互配合,因此“管”就有了协作、配合、和谐的意义;“理”雕琢玉器,具有不可逆性、不可重复性,因此“理”就包含了事先要有精心的策划、事先精心的部署。
2、管理的现代含义:管理即是管辖、治理的意思。
我国学者一般则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和利用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信用、时间、信息、社会关系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协调职能。
3、智慧与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含义:(1)是指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实践得来的聪明才干。
中国传统管理智慧:是指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经由春秋战国“轴心时代”所创立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里的有关管理的理论和谋略的逻辑体系精髓。
4、研究对象本课程主要研究中国“轴心时代”的最有影响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杂家等流派管理思想的智慧及其现实价值。
德国雅斯贝尔斯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
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
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
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东方管理智慧之六大原则优秀的企业,要学会照镜子。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就是最好的镜子“如果我们对中国第一流的企业家作一个仔细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我们会发现柳传志、张瑞敏、李东生等中国企业界的教父们,都是将古老的东方智慧在新时期作了淋漓尽致的演绎的人物。
“这类人在‘忍’字上做足了功夫,耐力之好、目光之远、城府之深、手段之高直追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
国内某乳业集团的老总在听完东方管理智慧培训后,无不感悟地说:“东方管理是大智慧,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这门课是我们老总听的,西方管理课是经理人听的。
”国内知名的东方管理智慧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张应杭应万泰教育俱乐部邀请,在西湖畔的玉皇山庄给浙江数十位企业的老总上了一堂精彩的东方智慧管理课程。
张应杭认为,现代的企业管理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西方式的管理,这是技术层面的管理,称之为术;一种是东方式的管理智慧,称之为道。
“术是治标,道却可以治本。
”张应杭认为,近年来,东方管理智慧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世界管理界的重视,最终的原因就在这里。
根据张应杭的研究,东方管理智慧总的来说,有六大原则:“人性本善”原则、“人我合一”原则、“道义唯上”原则、“以理制欲”原则、“尚无”原则、“德行不朽”原则。
善恶之辩中的“人性本善”原则人性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孟子主张性善论,“仁义礼智信,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而告子认为:性不善不恶。
荀子和韩非子则与孟子相反,崇尚性恶论,“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人性为善还是为恶?张应杭认为,人一定是善的,如果连善的可能性都没有,那人就跟动物一样了;人之所以不是动物,而是因为人有善的德性,所以人不是动物。
东方式管理中,最高明的控制是心的控制,这是最根本的。
也许他是受诱惑,也许他是受不好环境的熏陶,也许他一时误入歧途,但只要通过一种觉悟之道的培养,这种善的本性就可以激发出来。
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孟获是个认死理的人。
但是诸葛亮深信,你只要是人,我就可以感动你。
总结东方管理思想东方管理思想是指亚洲东方国家一系列特有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等。
这些东方管理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等特点。
在现代管理学中,东方管理思想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组织管理和领导实践中,为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首先,儒家思想对东方管理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相互关爱。
在管理实践中,儒家思想强调领导者应该关心员工的生活与情感需求,注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同时,儒家思想强调勤奋、尊重和忠诚等价值观,在组织中弘扬这些价值观能够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团队的凝聚力。
其次,道家思想也对东方管理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弥天下”等思想主张,提倡以柔克刚、顺势而为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可以学习道家思想中提倡的“虚而不屈”、“柔而能操”等理念,以灵活的方式处理复杂的组织关系和管理问题,保持冷静与平和的心态,以及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道家思想强调抵制冲突与对抗,追求自然与谐美,这对于有效管理人际关系和解决组织内部冲突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此外,佛教思想也是东方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思想强调慈悲、智慧和无私的重要性,反对贪欲、嫉妒、恶意等负面情绪。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佛教思想鼓励管理者关注员工的内心情感和精神需求,以人为本、关心他人,并提供积极的激励和支持。
佛教思想还强调反思、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帮助管理者培养审慎的决策能力和跳出思维定势的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
综上所述,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精神境界。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现代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管理者应该积极运用东方管理思想中涵盖的元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领导力,以更好地推动组织发展和人员成长。
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赵玉平说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1.东方管理和西方管理的区别:1)东方管理: 人本管理。
强调满意度,幸福感,人际关系和谐。
2)西方管理: 规范管理。
强调制度,规范,流程,标准,方法。
2.中国管理思想的核心:以和为本,道术结合;仁和止静,忠义权争3.道: 价值观,自我修养,做事原则1)仁: 仁义。
●有感情爱人。
●懂宽容,会理解;饶恕别人,留有余地;善于分享。
●拥有善良的动机。
●上下同意同欲同心。
上下拥有一致的想法和目标。
●有民心。
2)和: 和谐。
●对立统一,动态平衡●条件转化,互相包含。
●与天地和(自然规律),与自我和(内心统一和谐),与他人和。
3)止: 停止。
●管住自己的行动,谨慎使用自己的优点。
●管住自己的欲望。
●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范围。
学会给人生做减法。
做绝自己擅长喜欢的领域,成为第一最强。
4)静: 安静。
4.术: 技巧,谋略,方法1)忠: 忠诚。
2)义: 义气。
3)权: 权力。
4)争: 争夺。
5.感情管理的误区:1)爱的替代: 替别人感受着急,全帮他做。
应该要帮助,指引,预防。
2)爱的放纵: 感情用事。
要凌驾感情之上,爱而知其短,恨而知其长。
6.自我修炼的三点:1)自己的本事经过各种压力考验。
超常情况正常习惯性发挥是卓越。
2)练信念。
懂得知识技术运用的前提条件,坚守常识真理毫不犹豫。
3)练静气。
困难前坚强积极从容镇静,幸福前谦虚谨慎努力持续。
7.权利的本质: 供小于求,拥有替换,给予更好1)供,稀缺。
自己手里拥有某种稀缺的资源和技能。
2)求,依附。
其他没有这种资源和技能的人需要你。
8.让人口服的条件:1)自己的资历。
2)外部制度的支持。
3)掌握奖罚资源的权利。
强人加强约束,常人画饼引导共享成果。
9.让人心服的权利:1)合法权。
做事的名义、资格和精神力量得到公认,有个人影响力。
●制度认可。
通过仪式和领导抬轿子,得到权威的支持和敬意。
●民心所向。
借助宗教和王道,精神上得到大家的认同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