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史古代西方
- 格式:pptx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32
1.“体育”一词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体操(gymmasties).2“physical education”和“gymnastics”的重要时间和事件1762年(最早)在卢梭的《爱弥尔》中出现,都是形成与欧洲。
1872年8月颁布的新学制小学课程中称之为“体术”,明治维新推西学1876近腾镇三将各种不同法统一为“体育”1878年美国人18887年中国人最早接触是北洋机器局总办傅云龙,参加日本高等好学校,在日记记称“体操为学校通例。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提倡办新学习体操。
1897年中文出现第一次出现《日本书目志》中提到到了《体育学》一书1899年第一次在中文出现“体操”2.什么叫体育史二体育史的含义:研究的是体育的历史,既体育从起源发展到至今的全部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概念: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3.体育史的研究范围1是体育的自身的形成,包含体育活动,体育游戏,体育竞技,体育制度,体育思想,方针政策。
2 是体育社会的其他的现象的联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地理环境民族传统原始社会的历史大约从一百万年前,到至今距今四千多年钱,从组织形式来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群居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4.原始体育的起源1适应社会的需要包括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2人本人身的需要包括人的心理和心理的需要3体育产的根源,体育与原始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如教育、军事、劳动、医疗卫生等。
4原始体育与社会的娱乐、宗教活动相互交流。
5体育的需要适应社会----人本身的需要6体育生产的社会根源,如与劳动、教育、军事、、、7原始体育与娱乐、宗教祭祀活动相互交融5.原始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一)渔猎生活中的生产工具及使用:石球弓箭标枪矛舟(二)原始教育的体育因素(三)原始娱乐活动:1舞蹈(1)生产舞(2)巫舞(3)战争舞(4)性爱舞2游戏(1)击壤(2)踏鞠(3)弈棋(四)原始战争及军事训练(五)原始医疗保健活动6.原始体育的特征和性质特征:(一)模糊性神秘性朴素性平等性区域性性质:1原始性,原始体育融入知识和技能学习身体训练,感情和习惯的培养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没有最后完成和劳动过程的分离,2原是是平等性:在原始体育没有阶级性:7.弓箭、石球、《马球图》、《导引图》的出土遗址是什么答弓箭:在2.8万年前的山西文化遗址,石球:丁村文化遗址《马球图》陕西县章怀太子墓李贤《引导图》: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六、养生思想的产生:西周提出了五福,六极的养生思想。
体育史绪论▪一、“体育”一词的由来▪Physical education(体育)和Gymnastics(体操)两个词形成于欧洲。
1876年近藤镇三将各种不同译法统一为“体育”。
▪二、体育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类逐渐积累了大量有关身体活动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与相应身心变化的联系的知识,古希腊时期对体操学校里的儿童实施的教育,古代奥林匹克祭礼中的竞技和为奥林匹克竞技进行的训练,中国古代的五禽戏、导引术等,都是这种经验知识的体现▪这个阶段的体育称为经验体育▪体育的发展表现为两个基本维度:一是纵向的历史发展,主要指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体育形态的演进。
▪体育发展的另一个维度,是不同体育文化之间发生联系的过程。
▪三、体育史的研究内容▪1、研究体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时间顺序性:古代、近代、现代三大段。
▪3、分类:世界史、民族史、国别史、运动项目史、民俗活动史等。
▪四、研究对象:▪1、体育行为及运动方式(项目活动的具体形式)。
▪2、哲学观念和理论思想。
▪3、组织方式(如古希腊的运动会)▪4、体育与环境(政治、军事、艺术、民俗、文化、心理等)的关系。
▪五、意义▪1、全面、准确再现体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出各个时代和民族的文化形态的本质,把握体育的发展规律和方向。
▪2、解释东西方体育的现状▪3、预测体育的发展趋势▪4、拓宽眼界,找到自己在体育领域的位置▪六、应注意的问题▪1、区分不同时期体育的特点▪2、东西方体育的比较和线索。
▪3、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臧否昨天,破除西欧中心论和古代中国中心论。
第一章体育的起源▪一、体育产生的基本条件:▪1、人类体质的完善。
▪2、心理的发展。
▪3、人类社会的形成。
它的源头是:劳动。
▪二、体育产生过程中的三次质的变化▪1、身体动作从自然动作(日常劳动、生活的动作)中分离出来。
▪2、系统的身体训练出现——成年礼(人体自身发展的自觉意识初步形成)。
▪蹦极是瓦鲁阿图土著人的成年仪式▪3、竞技的产生——史前体育的最高阶段。
外国古代体育史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体育亦随之出现,从世界各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和希腊、罗马等,都可找到体育的源头,看到它的最初状态,近代体育便是从那里发展而来的。
古代埃及体育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前3000年建立第一个王朝,开始了以法老(国王)为首的奴隶主专制统治。
奴隶制的产生,在当时是一大进步。
富饶的尼罗河谷地孕育着灿烂的文化,贵族陵墓和神庙中的绘画、浮雕,展现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画面,提供了古代埃及体育活动的形象史料。
古代埃及体育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在青少年教育中并未占有重要地位,它只是职业训练、宗教活动和娱乐的一部分。
如士兵、舞蹈家和摔跤手,为了职业的需要进行身体训练;宗教活动中加进某些舞蹈和运动竞技;一般人为了消遣进行身体活动或观赏竞技表演。
角力、击剑是古代埃及较普及的竞技项目,尤以角力最为盛行。
最古老的角力形象是第五王朝布依街鲁·普塔──郝台普墓中的浮雕(公元前2300年)。
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中的浮雕(公元前1160年)特别引人注目,从这里可以看到在高级官吏和外国使节面前进行击剑和角力的情景(如图)。
从浮雕画面上可以看出,角力者为男性,角力时裸体,或系白色腰带,抓把方法多样,姿势自由,几乎始终站立。
挑战的叫喊和抓把成功的欢呼伴随着整个比赛。
古埃及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中的击剑和角力浮雕从新王国时期开始,在绘画和浮雕中出现使用木刀击剑的形象。
在泰勒阿马尔奈墓(约公元前1355年)发现的绘画中,击剑者通常右手握木刀,左小臂系有狭窄的木盾用以护面。
有的双手持木刀或持纸莎草茎。
画面上能看到击剑的有关礼节:赛前行站立礼,向观众低头问候,木刀交叉表示开始;结束时,优胜者双手上举,失败者单手掩面低头。
狩猎、射箭是古代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生产劳动,它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同样古老,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大量石镞、骨镞证实了这一点。
埃及人最初为了除害和获得食物而狩猎,用长杆撑着小船,手持棍棒、鱼叉、弓箭等在尼罗河三角洲沼泽地打鸟、捕鱼、刺河马,在草原上猎取动物。
国外古代体育发展历程
古代体育发展历程的可追溯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外古代体育发展历程:
1. 古埃及:古埃及文明的体育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埃及人进行蹴鞠、击剑、射箭、赛船等竞技活动,并且在强调健康的同时,也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2. 古希腊:古希腊是体育方面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并广泛发展起来。
希腊人鼓励体育锻炼,认为体育是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基础,以及培养公民美德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途径。
3. 古罗马:古罗马的体育活动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军事和竞技方面。
罗马人发展了角斗士比赛、马拉松赛跑等多种竞技活动,并将其纳入娱乐和社交活动中。
4. 古中国:古代中国也有丰富的体育活动。
射箭、赛马、赛船、蹴鞠等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古代中国人的喜爱,同时,武术和太极拳等形式的体育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承。
5. 古印度:古印度的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与印度教和瑜伽密切相关。
弓箭、摔跤、板球等项目流行于古印度社会,瑜伽作为精神和身体修行的一种方式也受到了广泛的发展。
以上只是一些国外古代体育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每个国家和文化的发展都有其独特性,也有自己的特色体育项目和传统。
古代西方体育教育与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古代西方体育教育以及近代体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进行论述。
通过研究西方体育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对于借鉴与批判性地继承体育教育历史文化遗产,把握体育教育发展规律,更理性地指导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体育教育古代近代一、前言人类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无数可供开采利用的宝藏。
同样,人们通过对15世纪以来古希腊、罗马体育这个巨大的历史宝库研究,才有了日臻完善的现代奥运会和学校体育。
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方新未艾,体育教学改革何去何从,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纵横两方面对前人的教育成果研究,对于借鉴或批判性继承体育文化遗产,把握体育教育发展规律,更好地指导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古代希腊的体育教育1.斯巴达的体育教育斯巴达人口较少,为了强化国家机器,斯巴达教育只注重军事体育训练,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勇敢、服从、坚忍、强健。
他们实行彻底的全民皆兵,不重视文化教育。
每个儿童都属于国家,被元老视为孱弱畸形的新生儿被弃于荒野,合格者7岁前由母亲抚育,7岁男孩儿被送到公育机构,分成小组在青年指导员的指导下过集体生活。
学习五项运动(即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游泳、球戏、游戏和音乐舞蹈。
斯巴达的妇女与男子一样受教育,不同的是她们不离家过军营生活,女孩和男孩一样在运动场上练习五项竞技,她们跑步、角力、投标枪、掷铁饼、舞蹈、唱歌。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强健的母亲,以期生育健康的后代。
2.雅典的体育教育公元前338年,希腊被马其顿征服之前,雅典是当时教育和体育最发达的城邦。
雅典公民既是军人,又是社会和文化活动家,因而雅典教育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身体教育既着眼于军事准备,也很重视身体的健美匀称。
7岁以后,除上音乐学校外,学生还要入体育学校,男孩儿学习体操、玩球和游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进行斯巴达式的五项运动和拳斗、游泳、竞走等较正规的体育训练。
体育史发展的脉络总结体育史的发展就像一场精彩的比赛,跌宕起伏,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想想看,从古老的希腊奥林匹克到现代五项全能,体育一直在演变,真是个让人捧心的过程。
早在公元前776年,希腊人就开始举办奥运会,那时候的运动员可真是拼了命,什么拔河、摔跤、赛跑,简直就是肌肉的盛宴。
想象一下,古希腊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运动员们赤裸上身,汗水顺着肌肉流下来,真是个壮观的场面。
再往后,罗马帝国兴起,体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斗兽场里, gladiators (斗士)们为了荣耀和生存而战,真的是一场生死时速的游戏。
那时候,大家不仅要看斗士如何在场上表现,还要为自己的生命捏一把汗。
竞技精神在这里达到了顶峰,虽然有点儿残酷,但这种追求胜利的激情,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时间一转,到了中世纪,体育有点儿低迷了,大家似乎都忙着打仗和修道,运动场景大大减少。
不过,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们的思想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体育又开始慢慢复苏。
骑士们的马术比赛、投标枪的技巧比赛,这些都为后来各种现代运动奠定了基础。
哎,谁说打仗就不能运动呢?真是“打仗也要运动”的精神啊。
到了18世纪,现代体育的雏形开始出现,英国的绅士们开始喜欢打板球和橄榄球。
这些运动不仅讲究技巧,更是身份的象征。
你看,板球场上的绅士们,穿着白色的衣服,悠闲自得,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
运动不再只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社交、为了享受生活。
那时候的体育真是让人觉得优雅又有趣。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加速,大家的生活节奏也变快了。
工人们辛苦了一天,晚上下班后就聚在一起打球,篮球、足球纷纷应运而生。
体育逐渐从贵族的专属变成了大众的娱乐。
你能想象吗?那时候的足球场上,人们欢呼着、呐喊着,真是热闹非凡,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这场比赛摇摆。
进入20世纪,体育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飞速发展。
1924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成立,成为全球运动员的盛会。
那个时候,各国运动员在同一个舞台上比拼,真的是一场友谊的盛宴。
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与体育文化古希腊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古代文明国家,而其独特而又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体育文化不可忽视。
在古希腊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其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与体育文化展开探讨。
1.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亚城,据说是为了纪念高山之神宙斯所举办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公元前776年开始,每四年举办一次,成为古希腊世界中最重要的盛事之一。
运动会期间,各城邦的选手们齐聚一堂,进行各类体育竞技,充分展示他们的力量、技巧和体魄。
2.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丰富多样,分为田赛和径赛两大类。
田赛包括跳远、铁饼、铅球等项目,而径赛则包括短跑、长跑、赛马等项目。
这些比赛项目不仅考验运动员的体力和技术,更是他们展示实力的窗口。
3.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价值观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体育竞赛,更代表了古希腊人追求美德和道德的理念。
在这场盛会中,运动员们必须秉持公平、友谊和尊重的原则,通过体育竞技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实力。
这些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在古希腊的体育文化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 古希腊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影响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希腊的体育文化在其他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是第一个将体育纳入教育系统的文明国家,他们认为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希腊社会,也对后来的欧洲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尽管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公元4世纪时终止,但它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189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重新举办,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并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点。
至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体育盛事,无数运动员通过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的力量和梦想。
6. 古希腊体育文化的永恒魅力古希腊的体育文化虽然源自古代,但其永恒的魅力至今依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第五章欧洲中世纪体育❖一、历史概况❖一、历史背景❖1、德国历史学家克列斯拉夫·凯列尔把欧洲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
❖2、宗教意识弥漫:天主教(罗马国教)、东正教及后来的加尔文教、路德教等。
❖3、日尔曼人建立国家:匈奴人击败里海一带的东哥特人,遂形成多米诺骨牌式的民族大迁徙。
日尔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法、德、意、英、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等欧洲主要国家。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被称为欧洲历史的中古时期或中世纪。
❖。
欧洲封建社会的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僧侣掌握,没有身体活动的地位。
只是在封建骑士教育中,保留着一些身体训练和竞技活动。
❖10~11世纪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主的市民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产生了不同于贵族与农民的市民体育。
13~15世纪,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的扩大,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的意识形态逐渐形成,新时代和新体育呼之欲出。
第一节基督教文明对古代体育的影响❖一、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基督教起初只是犹太教的众多派别之一,产生于公元1世纪初罗马统治下的犹太民族中。
这个犹太教小宗派声称其牺牲在十字架上的领袖耶稣就是犹太人期盼已久的救世主基督,因而被称之为基督徒。
❖公元2世纪时,基督徒把犹太的创世神话、历史传说和基督的说教等整理成书,这就是基督教的《圣经》。
❖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又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从此,基督教成为西欧社会的精神支柱。
二、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与体育❖基督教宣扬“肉体是灵魂的监狱”,随人的死亡而化为尘土,其灵魂将回到上帝那儿按生前的行为的善恶,接受恩典和惩罚。
为拯救灵魂,人要无条件帝服从、忍耐,在祈祷忏悔和冥想中苦度终生,绝不能听任肉欲的驱使,贪图口腹之福、视听之乐和求爱之欢,造成人们对现世人生的冷漠和对未来审判的恐惧。
❖神学家奥古斯丁(354~430)提出了“原罪”说,认为只有信仰上帝,通过禁欲、斋戒、忏悔、出家修行等才能摆脱人间的罪恶和痛苦,得到上帝的挽救,死后灵魂才能升天。
1、古希腊五项运动:投枪、铁饼、跳跃、角力、赛跑2、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希腊最盛大的民族和宗教庆典。
3、奥林匹克亚德:有记载的奥林匹克竞技从公元776年开始举行,以后每四年一届4、蒙古族三项竞技:摔跤,骑射和赛马5、贵由赤:元代统治者建立了一支专门的禁军,叫“贵由赤”(意为快跑者),长跑是该军训练的主要内容。
6、瓦舍:是专门为市民与军摔门提供休息的娱乐之处,是宋代出现的综合游艺场。
7、武术是通过攻防格斗等社会团体运动练习,来改善和发展人体体能,增强人类体质的一项体育运动,他以套路和技击两种形式存在,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
8、教头:宋代专门的军事学校9、教法格:宋代军队训练使用了统一的训练操典,对不同兵种的训练内容,时间,方式。
器械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成为训练的法典10、相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角力运动11、击鞠:又称“击球“或”打球“是中国古代马球运动12、武举制:武则天与公元702年设置了“武举科”,开始把将校的选练纳入科举轨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武艺人才。
13、行气: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内循环运动14、百戏:是由先秦时“讲武之礼”发展而来,内容极为庞杂,包括歌舞、乐奏、运动技能、杂技幻术等多种表演形式15、格斗:是从春秋战国斗剑之风和讲武之礼发这来的表演活动16、斗兽:把捕获的凶兽圈养起来,让人与兽斗17、蹴鞠:又名:“踏鞠”是我国古代一种“足球”游戏18、角力“是一种力量型训练和比赛19、武舞:主要是适应阵战而进行的队列的训练20、田猎:是纳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位一体的军事活动21、《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一直施行到1911年,清政府覆灭时为止,民国初年仍大体沿用。
按照《奏定学堂章程》均要开设“体操科”22、自然体育思想:“五四”时期,美国的使用主义教育学说在“反对专制主义”教育的旗号下,通过杜威及胡适等人传入中国。
与此同时,自然体育思想也被介绍到我国,20年代以后他逐步成为影响我国体育的重要理论之一23、设计模仿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模仿事先“设计”好大某一职业动作(如捕鱼、伐木等等)以此代替体育活动。
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的比较研究中外学校体育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的学校体育历史可以追溯到封建时代,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提倡体育活动,并在《论语》中提到了学生应该进行体育锻炼。
而在西方,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认为是西方学校体育的起源。
这些早期的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学校体育发展。
中外学校体育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也存在相似之处。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学校体育的发展都是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国家的教育政策和体育政策密切相关。
比如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推行的体育锻炼运动,旨在培养国家的体育后备人才和强国梦想。
而在西方,学校体育的发展也与国家经济实力和社会需求相关。
20世纪初的美国推行了全国性的体育运动,旨在培养健康的劳动力和士兵。
中外学校体育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学校体育以德育为主,兼顾智育、体育和美育。
中国的体育课程将体育道德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而在西方,学校体育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西方学校的体育课程通常包括多种体育项目和竞技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个人能力。
中外学校体育的发展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学校体育在现代社会中都面临着学业负担重、体育设施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中外学校体育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中国通过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改革体育教学模式等方式,积极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而西方国家则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加强体育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在起源、动力、目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独特的差异。
比较研究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和借鉴各国学校体育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