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清楚部位准确方法正确操作规范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30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部)前言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患者健康和安全的关键性工作。
规范化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不仅能保证护理效果和安全,还能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十分必要。
一、术前准备1.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病情、生命体征及过敏史等信息,判断是否适宜进行该项护理技术操作;2. 检查操作设备及材料的完整性、质量及数量是否符合实施要求;3. 仔细阅读该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掌握操作要点,有清晰、准确的操作步骤与流程,并做好笔录准备。
二、术中操作1. 洗手,戴手套,在操作区域布置巾或纸巾。
在手术护理、无菌护理和感染性疾病患者护理时需采取消毒措施;2. 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病历号、操作部位、护理卡等信息,用药、用量是否符合医嘱;3. 对操作部位进行准确定位,保持部位清洁干燥,必要时剪去操作部位的毛发,消毒操作部位;4. 操作时,要按照正确、准确的顺序使用各种器材、药物及辅助设备,保持操作效果稳定;5. 操作时如发现情况有变化,要及时暂停操作,与医疗卫生人员协商处理。
6. 操作完成后,拆下并正确处理使用过的装置、器材和器械等;清理操作区域;核对固定贴合物的张力和松紧度、包扎的紧度和固定位置是否正确,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术后处理1. 操作完成后,及时取消相关治疗命令;2. 对患者进行观察,记录操作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措施或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3. 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科普、教育,告知操作后的特殊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对所选用的操作方法、器材、药物、护理卡进行全面评估,保证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2. 操作时应注意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预防,洗手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是必要的措施;3. 对病情比较危重或需要进行特殊手术的患者,操作人员应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会诊专家协调处理;4. 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注意语言礼貌、态度亲切,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5. 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注意围绕操作区域悬挂“禁止进入”符号,若有必要可在手术室门口张贴提醒标语,发现有人员违规进入时应及时进行制止和处理。
岗位操作规程培训内容在工作中,遵循正确的岗位操作规程是保障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员工安全的关键。
岗位操作规程详细规定了在特定岗位上完成任务的步骤、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导。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岗位操作规程培训的相关内容。
一、培训的重要性岗位操作规程培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员工快速熟悉工作流程,减少因不熟悉操作而导致的错误和失误。
新员工在刚入职时,对工作环境和任务可能一无所知,通过培训能够迅速上手,适应工作。
其次,培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员工清楚了解每个步骤的正确操作方法和顺序,避免了不必要的摸索和尝试,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再者,保障工作质量。
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可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标准要求,从而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减少次品和返工的情况。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培训有助于保障员工的安全。
许多工作岗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熟悉并遵循操作规程,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健康。
二、培训的对象岗位操作规程培训的对象通常包括新入职的员工、转岗到新岗位的员工以及在原岗位但操作流程发生变更的员工。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培训是他们了解公司工作要求和适应新工作环境的重要途径。
转岗员工则需要重新学习新岗位的操作规范,以胜任新的工作任务。
而当原岗位的操作流程发生变化时,即使是老员工也需要接受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按照最新的要求进行操作。
三、培训的内容1、岗位基本信息包括岗位名称、工作地点、工作时间、所属部门等,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岗位职责和权限明确员工在该岗位上的职责范围,以及拥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
例如,某些岗位可能有权决定某些工作的优先顺序,但同时也要对工作结果负责。
3、工作流程和步骤这是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
详细介绍从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流程,包括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顺序和时间要求。
比如,在生产线上,从原材料的领取到产品的包装出货,每个环节的操作都要清晰明确。
专科护理体查目录一、呼吸科 (2)二、心脏科 (5)三、消化科 (9)四、肾内科 (12)五、血液科 (15)六、内分泌科 (18)七、神经科 (21)八、乳腺科 (24)九、普通外科 (26)十、肛肠科 (31)十一、泌尿外科 (34)十二、血管外科 (37)十三、器官移植科 (40)十四、皮肤科 (43)十五、骨科 (46)十六、妇科 (50)十七、儿科 (53)十八、眼科 (56)十九、耳鼻喉科 (58)、呼吸专科护理体查评分标准吸专科护理体查操作流程图一、评估1、病人病情、合作程度2、环境:室温、隐蔽性、安静二、准备1、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洗手2、备物:电筒、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弯盘(内放小纱块1块)、棉签、体温计、小锤。
3、病人:查对、解释体查目的、问二便4、环境:调节室温、屏风遮挡三、操作步骤:(一)测量生命体征1.测量腋温(10分钟)。
2.触诊桡动脉搏动至少30秒,异常者测量1分钟。
3.在测脉搏的同时观察呼吸频率至少30秒,异常者测量1分钟,记录。
4.测量血压,记录。
5.收体温计,记录。
(二)问病史、家族史、月经史、过敏史等,记录。
(三)头颈部检查:神志、面色、头发分布、头颅大小、形态→眼→耳→鼻→口→咽与扁桃体;颈部血管→气管→甲状腺(四)淋巴结触诊:耳前→耳后→枕骨下→颈后→颈前→颌下→颏下→锁骨上→锁骨下→腋窝(腋窝顶部→后壁→内侧壁→前壁)→滑车上→腹股沟→腘窝(五)胸部检查: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胸廓外形(蹲下观察)→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触诊:1.胸廓:触压胸廓,了解胸廓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2.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两拇指间距约2cm。
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
3.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等强度发“yi”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
操作规程的正确使用流程及操作示范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简称SOP)是指根据工作流程,将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文件,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正确使用操作规程是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正确使用操作规程的流程和提供一些操作示范。
一、了解操作规程在开始使用操作规程之前,必须首先了解相关的操作规程文件。
操作规程应包含清晰明确的工作步骤、必要的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等内容。
熟悉操作规程的内容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执行操作。
二、准备工作在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认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相关材料和物品是否准备好;以及清理和整理工作区域,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和安全。
三、按照步骤执行按照操作规程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执行每个步骤之前,确保已经充分理解和掌握该步骤的要求和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中提到的操作要点,如时间、温度、压力等重要参数。
四、注意安全要求操作规程中通常包含一些关于操作安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注意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避免电气危险等。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安全要求,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五、记录操作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及时记录操作的关键信息和操作结果。
这有助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操作验证。
记录内容应准确、清晰,并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格式和语言上的规范。
六、操作示范为了更好地理解正确使用操作规程的流程,以下将以某公司生产操作规程为例进行操作示范。
1.了解操作规程:打开操作规程文件,仔细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每个步骤和要求,特别注意安全事项和可能的风险。
2.准备工作:确认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准备齐全,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检查。
3.按照步骤执行:按照操作规程中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顺序和要求。
4.注意安全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注意化学品的使用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操作安全。
正确的刮痧手法与顺序刮痧操作之顺序依身体状况而定,先刮后颈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末刮四肢,此为一般的原则。
基本刮痧方向,依经络循行「阴升阳降」之原则,至于刮痧手法,分别叙述于各部位刮痧内。
(一)后颈与背部之刮痧:其实际操作分述如下:1. 刮背颈椎:自颈椎刮起,经胸椎第一椎至尾骨,分两段刮完。
2. 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后右。
3. 刮膀胱经俞穴,自大杼至腰部,即距督脉左、右各一寸五分处。
4. 以膀胱经为中心,由里向外斜刮,从肩膀筋以下至腰部约刮五至....七条斜线,间距以肋骨为准。
切勿做地毯式全面刮痧。
(二)前胸部刮痧:1. 先刮任脉:自天突穴(胸骨体最上端)刮至小腹,由上而下可分三段.,第一段为胸骨体,第二段为心窝至肚脐,第三段为肚脐至曲骨,.一段一段地刮,切勿一次刮到底,惟肚脐处可轻刮。
2. 以任脉为中心,上自天突穴起,向左、向右两侧做斜线之刮痧,约三.至五条,其中乳房不刮。
(三)四肢的刮痧:上肢与下肢,内侧与外侧各有不同。
1.上肢外侧:由指尖向肘及肩膀方向进行。
2. 上肢内侧:由肩向叉与指尖方向刮。
3. 下肢外侧及后侧:由大腿向膝,向脚刮。
4. 下肢内侧:由内踝尖向膝,向上刮。
(四)刮痧板重直于皮肤成九十度角,自上下左右刮拭永保同一角度。
(五)刮痧力道应做单方向用力,刮板回程不刮。
(六)刮拭力量要均匀,不可过速、过重、过快,以免患者畏惧不安与疼痛,影响刮痧之效果。
(七)刮痧拔罐整体的操作程序如下图:1. 视病体刮痧相应经络、穴道与部位。
2. 视出痧情况及病理,选择一至三处,以皮肤针轻叩皮肤。
3. 在皮肤针轻叩处,即速拔罐。
4. 拔罐约三至五分钟后起罐。
5. 起罐后,以艾条温灸患处三至五分钟。
刮痧拔罐使用之器材(一)刮痧使用之器材: 1. 刮痧板2.润滑剂主要功能为润滑之用。
依据古籍记载,最早仅用「水」为润滑剂,后来加上「油」,以及各式油类,如麻油等。
民间亦有于油料中加红花、川芎等通经活血的药物,以促进气血顺畅,如中华民国科学气功学会研制的「刮痧油」、「刮痧膏」,即是油料中加入川芎、独活等十二种中药,有促进气血活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