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桥设计典型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17.90 MB
- 文档页数:180
大跨度全钢结构人行天桥的创新结构和美学设计大跨度全钢结构人行天桥作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交通设施,不仅要具备有效的结构设计,更应当在美学设计上与城市环境相衬,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的不断追求,如何创新设计大跨度全钢结构人行天桥的结构和美学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跨度全钢结构人行天桥的创新结构和美学设计,并结合实例进行深入分析。
大跨度全钢结构人行天桥的创新结构设计是其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在结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对天桥的影响,如风载荷、温度变化等。
为了增加天桥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需要合理设计桥面结构和支撑结构。
传统的人行天桥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结构稳定,但是难以实现大跨度跨越,且施工周期长,成本高。
在此背景下,全钢结构成为了一种优秀的结构设计方案。
全钢结构采用世界先进的钢结构技术,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施工方便等特点,能够轻松实现大跨度的设计要求。
全钢结构还能够通过多种材料组合和创新结构设计,实现天桥结构的美观性和独特性。
大跨度全钢结构人行天桥的美学设计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美学设计中,需要考虑天桥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与城市风貌的吻合度、以及行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针对天桥的外观设计,可以采用更加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使得天桥成为城市风景线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天桥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可以在设计中增加遮阳设施、坡道和扶手等人性化设计,提高行人体验。
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采用易于加工的装饰性钢材,通过巧妙的构筑和造型处理,为天桥增添美感。
还可以通过光影效果的设计和夜间照明的设置,使得天桥在夜晚同样能够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大跨度全钢结构人行天桥的创新结构和美学设计,需要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体现出现代城市建设的理念和需求。
为了使得创新结构和美学设计能够得到有效实施,需要在项目的起始阶段充分调查研究周围环境和使用人群,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设计的基本要求。
例析大跨度连续刚构拱桥结构设计1.工程概述广州市轨道交通某线路一期工程线路全长54.1km,其中地下线长15.6km,地上线长38.5km,设13座车站,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8座,换乘站2座。
全线在三处斜跨路采用了主跨150m大跨度连续刚构拱的设计,桥梁跨度组合为(80+150+80)m。
该桥结构新颖,桥梁主跨达150m,在轨道交通项目上为同类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桥型首例。
全桥采用无支座刚构结构体系,建筑风格简洁明朗,满足城市轨道桥梁景观要求。
桥型布置如图1所示。
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1)设计使用年限:桥梁结构100年。
(2)设计活载:列车编组,初、近、远期采用6辆编组,列车采用B型车,轴重140kN。
(3)轨道类型:双线无砟轨道,短枕整体道床。
(4)行车速度:直线段设计速度为120km/h,小曲线半径段设计速度为85km/h(5)线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线为双线,直线部分线间距4.2m,标准轨距1435mm。
(6)抗震标准: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7)桥下净空:跨越高速公路,快速路或主干道:不小于5.5m。
3.方案比选在地铁线路斜跨城市道路或河渠时,根据地形及交通情况,初步设计阶段拟定了多个方案。
方案一:(40+80+150+80+40)m双塔斜拉桥;方案二:(80+150+80)預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方案三:(80+150+80)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拱桥。
方案一斜拉桥景观效果较好,但不适应地铁线路小曲线半径变化,且整体造价偏高,后期养护工作较大。
对于方案二,刚构桥施工较容易,对地铁线路能满足全桥刚度大,后期养护少要求,但桥梁建筑高度过大,对道路行车视野及景观效果较差。
方案三,采用斜腿拱肋支撑的设置,将拱肋以外箱梁的受力跨径减短,拓展了常规刚构桥的跨越能力,且能有效降低梁高,使梁体纤细美观。
经综合比选,采用方案三。
4.桥梁结构设计4.1 主梁设计主梁采用(80+150+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拱,全长310m,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箱梁截面,梁顶宽10m,。
工程设张浩,等:山区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设计山区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设计张浩!窦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节能环保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安徽合肥230088)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被应用于交通领域,促进了交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连续刚结构桥就是一种现代桥梁形式,适用于山岭重丘区。
本文介绍了宜宾至昭通高速公路控制性节点一一牛街特大桥主桥的结构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通过结构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可为同类建设条件下桥型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牛街特大桥;山岭重丘区;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中图分类号:U442.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781(2020)06-1088-020引言山岭重丘区常规大跨、特大跨度桥梁设计在满足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的条件下,重点考虑结构的经济性*设计将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力求建设方案经济、实用。
坚持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减少工程建设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针对山岭重丘桥位区地形复杂,山谷宽深,呈V形、U形,山坡陡峭,该类桥梁在合适的跨径范围内应重点考虑连续刚构桥。
1项目简介宜宾至昭通高速公路是四川省宜宾市至云南省昭通市的重要通道,路线全长135.4km,牛街特大桥位于彝良县东北部,为本项目的控制性节点之一。
项目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24.5m,横向布置为0.5m (护栏)+11m(行车道)+1.5m(中央分隔带)+11m(行车道)+0.5m(护栏),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05g,设计百年一遇基本风速为282m/s。
2主桥结构设计2.1总体设计主桥位于分离式路基,单幅桥梁全宽12.0m,主桥跨径布置为(85+2X160+85)m,最大墩高为130.0m,如图1所示。
主梁采用单箱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墩采用双肢薄壁空心墩,过渡墩采用单肢薄壁空心墩,下部基础采用承台接群桩基础。
4Q000图1主桥总体布置图(单位:cm)2.2主梁结构设计上部结构主梁采用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按3.0m、3.5m和4.0m梁段长度分段;箱梁顶板宽12.0m,底板宽6.5m;中支点中心梁高10.0m,跨中中心梁高4.1m,梁高由跨中向墩顶按16次抛物线规律变化。
大跨度刚构-—连续组合弯梁桥施工工法长联大跨度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采用“弯梁”形式布置(曲线梁),使其不但具有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优点,而且充分体现曲线梁在桥梁的设计和选线上具有的更大的选择空间和灵活性,能更好地适应道路线型,这无疑是大跨度连续梁设计与施工需要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宣化至大同高速公路党家沟大桥的成功建造,为这一新课题研究开创了先例,并获得成果.党家沟大桥1998年4月由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四处中标承建,1999年7月30日全部合拢,1999年10月30日竣工交验。
经交通部公路检测中心对大桥的动、静载试验表明,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大跨度混凝土桥梁试验方法》要求,满足设计标准要求,其结论为“大桥结构设计合理、施工工艺可靠、工程质量好”。
经铁科院2000年3月6日查询(查询号TA00059),该桥的长联大跨度刚构–连续组合弯梁施工技术,在国内为领先水平,该施工技术在京张高速公路祁家庄大桥上推广运用使之更加成熟。
该技术获得1999年中铁第十一工程局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优秀工法一等奖、200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被铁道部列为科研项目,认定号为990027(铁道部科教综〈1999〉26号文),成果已通过部级鉴定(技鉴字[2000]第029号)。
经过对两个大桥的施工实践,将科技成果总结整理形成本工法。
一、工法特点1.解决了长联大跨度的刚构—-连续组合“弯梁"悬臂灌注施工线型控制与体系转换的技术难点。
2.高墩墩顶0#段采用预埋构件安装悬臂三角形托架施工新技术,与其他形式0#段托架比较具有操作简易、重量轻、受力简单可靠、节约钢材等优点。
3.1#—1'#段采用无托架施工新技术,节约了大量的器材和安装费用,加快了工程进展。
4.研制运用了适应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弯梁悬灌施工的新型挂篮。
5.研究解决了0#段大体积高标号混凝土的防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