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带地质特征
- 格式:docx
- 大小:14.13 KB
- 文档页数:3
内蒙古西乌旗白音胡硕区域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规律探究杨高杰【摘要】西乌旗白音胡硕区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处大兴安岭成矿带西坡中南段,得益于优异的地理环境,白音胡硕区域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其中又以矿产资源丰富著称.文章重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了内蒙古西乌旗白音胡硕区域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并对相关的找矿规律进行了探究.【期刊名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3页(P160-162)【关键词】内蒙古;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规律;矿产资源【作者】杨高杰【作者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河北承德 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内蒙古西乌旗白音胡硕区域主要有煤、铅、锌、铜、银、铁、镍、大理石、萤石、石油等矿产资源,2008年白音胡硕石灰岩矿圈定储量已经达到6.75亿吨,其中煤、铜、铅、锌、银、萤石为优势矿种。
该区域具有优越的成矿环境,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相对较晚,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深入,在该区域发现了大量的有色金属矿,在铜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1 西乌旗白音胡硕区域地层特征西乌旗白音胡硕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格根敖包组(CPg),该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占到了该区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粉砂岩、细粉砂岩等是格根敖包组碎屑岩的主要岩性,格根敖包组是一种经过极强的变质作用的正常沉积的碎屑岩。
格根敖包组本身的内部结构以及格根敖包组与岩体之间的距离是决定格根敖包组的变质程度的主要因素,格根敖包组的结构越细,距离主岩体的距离越近,岩石本身的变质越严重。
碎屑岩的表层具有非常强烈的碳酸盐化现象,在局部地段硅化和角岩化现象也比较普遍。
在距岩体较近的粉砂岩中,变质程度比较强烈,在裂隙中可见比较强烈的硅化和角岩化等变质现象。
与此相反,在距主岩体距离较近的砂岩没有较明显的变质现象,通常不会出现角岩化变质。
1.2 西乌旗白音胡硕区域地质构造西乌旗白音胡硕区域的地质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其中又以次级构造为主,多呈区域断裂的状态,岩脉和片理化带是这些次级构造的最主要表现。
2012年2月Februar y,2012 矿 床 地 质M I NERAL D EPOSI T S第31卷 第1期31(1):161~164文章编号:0258-7106(2012)01-0161-04内蒙古东部敖脑达坝铜-银-锡矿区附近发现晚石炭世地层江思宏,聂凤军,刘翼飞,侯万荣(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摘 要 在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具有工业价值的多数大中型银多金属矿床均产于二叠系中。
笔者在敖脑达坝铜-银-锡矿床开展研究时,对该矿区西部出露的凝灰质板岩取样并开展了LA-M C-I CP-M S测年工作,获得的锆石U-Pb年龄为(302 6 1 9)M a,M SWD=2 0,表明凝灰质板岩的原岩形成年代为晚石炭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二叠纪。
这一新发现可能对重新认识该区的区域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质学;二叠系;晚石炭世;L A-M C-ICP-M S锆石测年;敖脑达坝;内蒙古中图分类号:P618.41;P618.52 文献标志码:ADiscovery of Late Carboniferous Strata near Aonaodaba Cu-Ag-Sn deposit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JIANG SiHong,NIE FengJun,LIU YiFei and H OU WanRong(M LR K ey Laborator y of Metallog eney and M ineral Assessment,Institute of M ineral R esources,CA GS,Beijing100037,China)AbstractM 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medium-to large-sized Ag-polymetallic deposits occurring in south-central part of the Da Hingg an Mountains in east Inner Mongolia are hosted by Perm ian strata.T he LA-MC-ICP-MS dating of zircons from tuffaceous slate outcropped in the w estern part of the Aonaodaba Cu-Ag-Sn deposit yielded an U-Pb age of(302 6 1 9)Ma w ith M SWD being2 0,w hich indicates that the original rock of the tuffaceous slate w as formed in late Carboniferous instead of in Perm ian considered by previous researchers.This new dis-covery is of great sig nificance for re-understanding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evolution.Key words:geolog y,Permian,Late Carboniferous,LA-M C-ICP-M S zircon dating,Aonaodaba,Inner M ongolia1 晚石炭世地层发现概述二叠系是内蒙古东部地区分布最广的地层。
第60卷 第2期2024年3月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Vol. 60 No. 2March ,2024内蒙古额济纳旗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成因及找矿潜力贾润幸1,尹艳广1,方维萱1,李述国1,胡龙华1,张 凯2,李蒲刚3(1.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 100012;2.阿拉善盟融拓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阿拉善盟 735400;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山西太原 030002)[摘 要]内蒙古珠斯楞地区为我国北山成矿带的东延区,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是近些年在该区发现的重要铜多金属矿床,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白山组上段(C 2b 2)火山岩中。
为研究该矿床的成因类型,本文开展了矿石矿物组构、矿石地球化学、石英包裹体和矿物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
结果表明,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石英中包裹体气液比15%~40%,均一温度156℃~395℃,平均温度为308.7℃。
盐度(wt %NaCl )2.41~6.64,平均为4.34,属于低盐度中高温流体。
石英中的气体包裹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N 2+ CH 4,另一类为N 2。
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矿床。
铜多金属矿体在垂向具有明显的分带,上部发育高品位的次生富集带,金属硫化物主要为蓝辉铜矿、辉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少量的砷黝铜矿、黄铜矿等;下部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砷黝铜矿等。
矿床的形成可初步划分为火山沉积成岩期、岩浆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
研究认为在该矿床深部及外围地区依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矿石矿物组构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找矿预测 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 额济纳旗 内蒙古[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24)02-0207-15Jia Runxing, Yin Yanguang, Fang Weixuan, Li Shuguo, Hu Longhua, Zhang Kai, Li Pugang.Genesi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the Geriletu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Ejina Banner, Inner Mongolia[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2024, 60(2): 0207-0221.0 引言北山地区位于新疆东部、甘肃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交界处,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已发现一批重要的金、铜、铁、铀等多金属矿产地(江思宏等,2001;姜寒冰等,2012;张振亮等,2022)。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多金属矿普查经济潜力分析作者:袁文丽来源:《西部资源》2021年第04期摘要:世界上铜的潜在资源量巨大,陆地资源量有16亿吨,基础储量有5亿吨。
现已探明铜资源量为7.2亿吨,集中分布在智利、秘鲁、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中国探明的储量只有3000万吨,不足世界的5%。
且分布零散,品位低,矿体复杂,开采难度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及消费国,基于市场需求,对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多金属矿进行普查,就普查情况和经济潜力进行分析评估。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铜;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金多属矿普查勘查工作的目的是大致查明矿体特征、矿石质量;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了解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估算资源量;经济潜力和经济价值。
普查区共圈定化探综合异常13处、激电异常5处、蚀变带11条、矿体21条。
Ⅲ矿化蚀变带见矿情况最好,在该蚀变带内5条勘探线上施工的7个钻孔全部见矿,共发现铜工业矿体11条,其中Ⅲ-5铜矿体控制长度300m,控制斜深320m,真厚度0.74~6.72m,铜品位0.40%~0.86%。
经对该蚀变带内铜矿体进行资源量初步估算,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预测资源量(334)Cu金属量4259吨,平均品位0.70×10-2。
一、自然地理概况普查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南端,区内山峦连绵,山高坡陡,植被发育好。
区内最高山坨河敖包山海拔1962m,西部南窝铺一带最低点海拔为1300m,相对高差662m,属中低山深切割区,区内山区阳坡基岩出露较好,阴坡植被发育,少见基岩露头,坡地及冲沟中发育第四系亚砂土及洪坡积砂砾石。
本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6℃~ 8℃。
年平均降水量250mm~602.3mm,年平均蒸发量1500mm~2050mm。
冰冻期从10月下旬到翌年4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可达2.5m。
二、地质勘查情况1.通过1∶10000地质草测,大致了解普查区地层、岩体、构造的分布形态、规模及特征,为解释评价各类物化探异常及其与矿化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55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内蒙古化德县二道沟铜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高树起(内蒙古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摘 要:工作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地处我国重要的华北地台北缘金、银、铜、铅、锌、铂、钼、硼、石墨、滑石成矿区,成矿条件极为有利。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后二道沟铜金矿普查项目”为基础,以土壤测量为指导,以地质、槽钻探为主要找矿手段,实现了找矿的初步进展,查证了以中低温热液元素Au、Cu、Pb、Zn、As、Sb、Bi组合为主的异常,发现矿(化)体十余条,赋矿岩石为二叠纪三面井组第二岩段结晶灰岩、粉砂质板岩、变质粉砂岩,矿床顶板多为结晶灰岩,成矿作用与侏罗纪晚期石英闪长岩存在着空间关系。
关键词:华北板块北缘;后二道沟;铜金矿;三面井组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9-0055-3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of Erdaogou copper-gold Depositin HuaDeXian County,Inner MongoliaGAO Shu-qi(Inner Mongolia First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Ltd.,Hohhot 010011,China)Abstract: The workspa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plate,which is located at metallogenic belt of gold silver copper lead zinc platinum molybdenum boron graphite and talc,where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 is favorable.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project of ErDaoGou gold and copper deposit in HuaDe county,Inner Mongolia,which is guided by the soil survey,drilling and prospecting trench is the main prospecting means.This project has got the preliminary progress in the prospecting,Verified the geochemical anomaly by low temperature elements combination as Au Cu Pb Zn As Sb Bi.By now,the project has been found more than ten ore bodies and mineralized bodies in this place,which lie in the second rock section of Permian Sanmianjing Fm,the main lithology is crystalline limestone、silty slate and silty metamorphic,the doposit roof mainly is crystalline limestone.The mineralization is relate to the quartz diorite in late Jurassic in this place.Keywords: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ErDaoGou;copper-gold Deposit;Sanmianjing Fm收稿日期:2023-08作者简介:高树起,男,生于198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找矿。
2016年第11期/第37卷I ol I黄金地陆^■内蒙古敖汉旗大黄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李伟刘淼吴桐陈井胜李斌杨帆曾宗前2(1.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2.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摘要:大黄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赤峰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南部,通过对物化探异常进行查证和槽 探揭露,已圈定了 3条矿体,且各矿体均分布于矽卡岩化带中。
分析表明:该矿床属于矽卡岩型矿床,以冨铜为主,伴生金、银、想和锌等有益组分;大黄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具有极大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大黄花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型矿床中图分类号:TD 11 P618.4 文章编号=1001 -1277(2016)11 -009 - 03文献标志码:A d〇i:10.11792/hj20161103赤峰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处于地台与造山带 的交界位置,是成矿的有利地带。
前人对区内金矿研 究程度较高,发现的金矿床主要有金厂沟梁[1_2]、烧 锅营子[3_4]、撰山子[5]、二道沟[6]等金矿床,但对于 铜矿来说,相对研究较少。
大黄花铜多金属矿床的发 现和研究,对于在赤峰地区寻找铜多金属矿床具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赤峰一开原深大断裂带中,其独特的 构造位置决定了本区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7]。
不同 时代的构造叠加作用强烈,也是本区重要的控矿因 素。
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大部分的物化 探异常赋存在断裂带附近及断裂构造交汇部位,北东 向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控制了区内矿化带 (蚀变带)的分布方向。
研究区内古生代石炭系地层、侏罗系一白垩系火 山岩地层分布较广泛,是区域上主要的含矿围岩。
目前区域上在该地层中已发现多处金及铜多金属矿床,如奈林沟金矿床[8_9]、烧锅地铜矿床等小型矿床。
研究区内侵入岩也十分发育,侵入岩是内生金属 成矿的主要热动力源。
侵入岩产出规模大小不一,成 矿作用也多发生于岩浆侵入后期的热液阶段。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文中论述了兴隆沟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类型。
标签:兴隆沟;铜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序言兴隆沟铜多金属矿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南部,北距经棚镇约40km。
该矿2011年发现,经前期工作,圈出矿体21条。
其中铜矿体15条、铅矿体3条、钨钼矿体3条,获资源量(334)Cu金属量4259吨,Cu平均品位0.70×10-2。
证明其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特征1.1地层古生界地层:二叠系下统额里图组一岩段为变质安山岩,硅化含角砾蚀变安山岩。
二岩段为变质英安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变质英安-安山质岩屑凝灰岩、变质粗安岩,上部见含角砾安山岩。
二叠系中统于家北沟组一段下部由砾岩、变质含砾砂岩与变质砂岩组成;中部为凝灰质砂岩,砂砾岩,夹少量流纹岩、变质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上部为含砾变质砂岩夹粉砂质板岩,薄层变质砂岩夹薄层变质粉砂岩,含砾变质砂岩与黑色硅质板岩,褐铁矿化大理岩,大理岩化结晶灰岩,黑色板岩,硅质板岩等。
二段岩性为变质流纹岩夹浅灰色变质砂岩,变质流纹岩与变质流纹质晶屑凝灰岩。
中生界地层: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主要岩性以灰色流纹岩、粗安岩、淡青色晶屑岩屑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凝灰质流纹岩、含角砾酸性晶屑熔结凝灰岩、火山角砾岩、集块岩等,局部夹安山岩及凝灰砂岩、粉砂岩。
底部为含角砾酸性晶屑熔结凝灰岩及粗安岩,下部为流纹岩夹火山角砾岩、凝灰岩,上部为流纹岩。
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岩性为安山岩、气孔安山岩、英安岩,安山质晶屑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岩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岩石组合。
底部为安山岩、下部为火山角砾岩、英安质岩屑玻屑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岩屑凝灰岩。
上部为安山岩、英安岩夹英安质含角砾岩屑凝灰岩。
1.2构造褶皱构造:边墙-哈巴旗复式背斜由两个开阔的向斜和一个背斜组成,褶皱核部为二叠系下统额里图组。
在复式褶皱的北西翼,沉积了二叠系中统于家北沟組地层,在复式背斜的东南翼,为二叠系下统额里图组地层。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张建宝(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福建 龙岩 364000)摘 要:蒙古国具有丰富的矿产储存,其中铜多金属矿储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地质勘查技术及工作中的失误,致使其矿产利用率较低。
本文对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某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进行分析,以期为预测该区铜多金属矿矿产资源的探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4-0072-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in Bayan olgii Province,Mongolia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ZHANG Jian-bao(The eigh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00,China)Abstract: Mongolia is rich in mineral reserves, of which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reserves are relatively rich. However, due to the fault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work, its mineral utilization rate is relatively lo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a mining area in Bayan olgii Province, Mongolia,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copper polymetallic mineral resources in this area.Keywords: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bayan olgii province, mongolia;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indicators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某铜多金属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伯利亚板块的阿尔泰陆缘活动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之间缝合线阿尔曼台——洪古勒楞缝合带的东段北侧,位于蒙古阿尔泰钨-铜-铜-铅-锌-银-铁多金属成矿带西部,区域成矿条件优越[1]。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铁铜金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杨建军;冯骥;李鹏【摘要】阿拉善地区横跨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华北地块、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增生带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是一个多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具有潜在的找矿前景.根据这一特殊的成矿地质环境,对该地区已有矿床(点)的分布、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雅干-哈日奥日布格、塔木苏格拉格-本巴图、阿贵庙-叠布斯格3个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并进行了找矿前景分析.%The Alxa area is situated in the conjunction of multiple tectonic units with prospecting potential.It stretches across the northern epicontinental accretionary zone of North China Plate, the North China Block, the eastern epicontinental accretionary zone of Tarim Plate and the southeastern epicontinental accretionary zone of Kazakhstan Plate. Based on the specific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conduct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deposits and ore occurrences, types and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n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hree metallogenic belts, namely Yagan-Har Orbog, Tamusugelage-Bumbat and Aguin Sum-Diebusige,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年(卷),期】2018(027)002【总页数】6页(P160-165)【关键词】成矿规律;找矿前景;阿拉善地区;内蒙古【作者】杨建军;冯骥;李鹏【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岩浆活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自治区岩浆活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自治区岩浆活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P618.410 引言阿拉善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中蒙边境线的南侧,横跨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3个一级构造单元[1],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将其划为全国24个重要成矿远景区(带)之一.研究区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低,正规矿产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1∶20万区域地质调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1∶20万化探扫面和重要成矿带上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该区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圈定了一批有找矿价值的化探异常,为进一步矿产勘查提供了靶区,而且陆续发现和评价了一批铁、铜、金矿床(点)以及具一定前景的矿产地.其中资源储量达一定规模的矿床有:叠布斯格铁矿、克布勒铁矿、珠斯楞海尔罕铜金矿、欧布拉格铜金矿、朱拉扎嘎金矿、查干础鲁金矿等.本文是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矿床(点)的分布、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初步总结了各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了找矿前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启迪和帮助.1 成矿带划分及特征阿拉善地区目前已发现的矿化类型有铁、铜、金、铁铜、铜金、铅(锌)、钨、锑、锰、铁锰、铁铬、镍(钴)、铜镍、多金属、砷、砂铂、稀土等(见表1).阿拉善地区Ⅱ级成矿区属华北地台北缘金、银、铜、铅、锌、钴、镍、(硼)成矿带(Ⅱ-3);Ⅲ级成矿带属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前寒武纪,燕山期Pb、Zn、Cu、Ag、Au 成矿带(Ⅲ-12)[2].根据大地构造背景和已知矿床(点)的分布及其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将研究区总体划分为3个Ⅳ级成矿带,由南向北分别为:雅干-哈日奥日布格华力西期铜、金、铅锌、铁、锑、锰成矿带(Ⅳ1),塔木苏格拉格-本巴图元古宙、华力西、燕山期铜、金、铜金、铁、锰、铁铬、镍(钴)成矿带(Ⅳ2),阿贵庙-叠布斯格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铁、铜、铁铜、金、铅、钨、锰、镍(钴)、铜镍、砂铂、砷、稀土成矿带(Ⅳ3)(见图1).图1 研究区成矿带划分图Fig.1 Division map of metallogenic belts in the study area1—研究区范围(scope of the study area);2—四级成矿带界线及编号(boundary of fourth-order metallogenic belt and number)1.1 雅干-哈日奥日布格成矿带(Ⅳ1)本成矿带在研究区内北与蒙古国相邻,南界为阿尔金断裂,面积约20 832.53km2.二级大地构造单元为哈萨克斯坦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和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增生带.该成矿带零星出露古元古界北山群片理化流纹岩、石英片岩、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长城系古硐井群变质石英砂岩、变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千枚岩;蓟县—青白口系园藻山群大理岩、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硅质条带状灰岩;大面积分布奥陶系中统咸水湖组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泥盆系雀儿山群海相火山岩夹碎屑岩、灰岩;石炭系下统绿条山组海相碎屑岩;二叠系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侵入岩较发育,主要为石炭纪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二叠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零星出露有侏罗纪花岗岩和三叠纪花岗岩.以雅干断裂带为代表的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为成矿提供了重要条件.表1 阿拉善地区主要矿种的数量和规模Table 1 Quantity and scale of main mineral varieties in Alxa area规模铁大型中型 1小型 8矿(化)点 59铜铅(锌)铁铜铜金钨锰铁锰铁铬镍(钴)铜镍锑多金属砷砂铂稀土2 43金1 2 3总计 68 45 6 1 4 5 1 2 10 1 2 11 3 2 3 3 1 3 3 3 1 3 1 1 1 2 1 2 2 1 2 12 2该成矿带已发现17处矿床(点),以铜、金、铅锌、铁、锑、锰等金属矿化为主.其中铅锌矿床1处(沙尔德勒)、金矿床1处(呼伦西白)、铜金矿床1处(珠斯楞海尔罕)、铜矿点4处、铁矿化点4处、铅锌矿化点2处、铜金矿点1处、铁铜矿化点1处、锑矿化点1处、锰矿化点1处.1.2 塔木苏格拉格-本巴图成矿带(Ⅳ2)本成矿带在研究区内北西界为阿尔金断裂,北与蒙古国相邻,南界为阿拉善北缘断裂带,面积约47 102.67 km2.二级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为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的西段.该成矿带零星出露古元古界宝音图群绿泥片岩、石英片岩、蓝晶二云片岩、石英岩、大理岩;主要出露古元古界北山群片理化流纹岩、石英片岩、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石炭系上统阿木山组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石炭纪花岗岩、二叠纪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形成大规模岩基,还出露有奥陶纪闪长岩,志留纪花岗岩,石炭纪闪长岩、辉长岩,二叠纪闪长岩,三叠纪花岗岩及侏罗纪花岗岩.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较发育.该成矿带已发现38处矿床(点),以铜、金、铁、铁铬、锰、镍(钴)等金属矿化为主.其中金矿床1处(查干础鲁)、铜金矿床1处(欧布拉格)、铁矿(化)点14处、铜矿(化)点10处、铁铜矿(化)点5处、多金属矿化点2处、金矿点1处、锰矿化点1处、铁铬矿化点1处、镍(钴)矿化点2处.1.3 阿贵庙-叠布斯格成矿带(Ⅳ3)本成矿带在研究区内北界为阿拉善北缘断裂,东界为狼山断裂,面积约32 095.86 km2.二级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块,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为阴山隆起的西段.该成矿带主要出露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夕线石榴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石墨片麻岩、磁铁石英岩、大理岩、变粒岩;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糜棱岩化片岩、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大理岩、变粒岩;中上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碎屑岩、碳质页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二叠纪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三叠纪花岗岩形成大规模岩基,还出露有中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深成侵入体,中元古代辉绿岩、辉长岩、角闪石岩、闪长岩、花岗岩,志留纪花岗岩,石炭纪闪长岩.以叠布斯格断裂带和狼山断裂带为代表的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成矿带已发现104处矿床(点),以铁、铜、金、铁铜、铅、钨、锰、镍(钴)、铜镍、砂铂、砷、稀有稀土、铁铌稀土等金属矿化为主.其中铁矿床9处(叠布斯格、克林哈达、敖伦布拉格、查汗陶勒盖、巴格布鲁格、哈拉陶勒盖、86号异常、沙拉西别、克布勒)、铜矿床2处(盖沙图、哈拉陶勒盖)、铁铜矿床1处(脑木洪)、金矿床1处(朱拉扎嘎)、铁矿(化)点41处、铜矿(化)点29处、铁铜矿点4处、铁锰矿化点3处、金矿化点2处、砂铂矿化点2处、铅矿化点2处、钨矿化点2处、铜镍矿化点1处、锰矿化点1处、镍钴矿化点1处、砷矿化点1处、稀有稀土矿化点1处、铁铌稀土矿化点1处.2 主要矿床类型研究区已发现的金属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型、热液型、夕卡岩型和斑岩型(见表2).层控岩浆热液叠加型的矿床仅有朱拉扎嘎金矿[3-4](大型);火山-次火山岩型矿床除欧布拉格铜金矿[5](小型)外也只有两处铜矿(化)点;花岗伟晶岩型有铜、稀有稀土、铁铌稀土三处矿(化)点;沉积型的矿产主要是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有关的砂铂、锰矿(化)点.表2 阿拉善地区矿床类型Table 2 Main deposit types in Alxa area规模沉积变质型大型热液型夕卡岩型斑岩型沉积型花岗伟晶岩型火山-次火山岩型层控岩浆热液叠加型1中型 1小型 6 34 1矿(化)点 16 7934532总计 23 8238 2 2 4 5 3 3 12.1 沉积变质型沉积变质型是本区最重要的铁矿床类型,集中分布在阿贵庙-叠布斯格成矿带的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和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中,代表性矿床如叠布斯格铁矿(中型)、敖伦布拉格铁矿(小型)、克林哈达铁矿(小型)、查汗陶勒盖铁矿(小型)、巴格布鲁格铁矿(小型)、哈拉陶勒盖铁矿(小型)、86号异常铁矿(小型).该类矿床构造上位于基底隆起的位置,因基性火山岩喷发及其间歇期而形成铁矿.成矿与乌拉山岩群及色尔腾山岩群的含铁变质岩建造有关.区域上,乌拉山岩群的含铁变质岩建造有6种类型:①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变质建造.②角闪斜长片麻岩-长英质粒状岩夹磁铁石英岩变质岩建造.③黑云角闪片麻岩-榴云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变质岩建造.④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夹含铁石英岩变质岩建造.⑤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长石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变质岩建造.⑥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长英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变质岩建造.色尔腾山岩群的含铁变质岩建造有5种类型:①绿片岩夹磁铁石英岩及大理岩变质岩建造.②黑云斜长片岩夹角闪磁铁石英岩变质岩建造.③黑云角闪斜长片岩-黑云斜长角闪片岩夹角闪磁铁石英岩变质岩建造.④闪石片岩夹磁铁石英岩变质岩建造.⑤黑云角闪斜长片岩-黑云长英片岩夹黑云磁铁斜长片岩变质岩建造.成矿时代为中晚太古代.2.2 热液型热液型是本区分布最广泛的矿床类型,雅干-哈日奥日布格、塔木苏格拉格-本巴图、阿贵庙-叠布斯格3个成矿带均有分布.矿化类型有金、铁、铜、铅、铅锌、铜金、铁铜、铁锰、钨、锑、砷、镍、镍钴、铜镍等,大多数以矿点或矿化点的形式存在,代表性矿床如沙尔德勒铅锌矿(小型)、呼伦西白金矿(小型)[6-7]、查干础鲁金矿(小型)[8].该类矿床构造上位于隆拗交接带附近,镍、镍钴、铜镍矿种产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其他矿种一般与石炭纪—三叠纪的酸性-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矿体多产于查尔泰山群碎屑岩、阿木山组砂岩地层与酸性-中酸性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矿体大多受NE、NW向断裂系统控制,成矿温度多属中温-中低温,发育典型的中低温热液蚀变.成矿时代以华力西期和印支期为主.2.3 夕卡岩型夕卡岩型主要分布在阿贵庙-叠布斯格成矿带,矿化类型有铁、铜、铁铜、钨,以铁、铜、铁铜为主,多数以矿点或矿化点的形式存在,代表性矿床有克布勒铁矿(小型)、沙拉西别铁矿(小型)、哈拉陶勒盖铜矿(小型)、脑木洪铁铜矿(小型).该类矿床构造上位于隆拗交接带附近或基底隆起与断陷盆地交接带的基底隆起一侧,矿体产于二叠纪—三叠纪中酸性侵入体与阿木山组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或层间构造带、滑脱带的夕卡岩中,部分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容矿围岩为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地层.成矿时代以华力西晚期为主.2.4 斑岩型斑岩型矿床是本区重要的铜矿床类型,集中分布在雅干-哈日奥日布格成矿带的珠斯楞地区和阿贵庙-叠布斯格成矿带的盖沙图地区.矿化类型为铜(金).著名的珠斯楞海尔罕铜金矿床(小型)[9]和盖沙图铜矿(小型)即产于本区.该类矿床构造上位于基底隆起和断陷盆地交接带的基底隆起一侧.珠斯楞地区的铜(金)矿化产于NW向的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脉中,成矿围岩为泥盆系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同时受NW向的断裂构造控制,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盖沙图地区的铜矿化主要产于流纹斑岩、英安玢岩、闪长玢岩中,成矿围岩为二叠系火山岩、次火山岩,受NE 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时代为华力西晚期.3 成矿规律3.1 时间分布特征根据研究区159个矿床(点)成矿时代的统计,总结特征如下.(1)第一成矿期为太古宙(23个);第二成矿期为中元古代(10个);第三成矿期为晚古生代(103个);第四成矿期为中生代(21个);第五成矿期为新生代(2个).其中太古宙、中元古代和中生代为最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期.(2)从矿床(点)成因类型种类分析,太古宙为受变质沉积型矿床;中元古代有与酸性岩浆岩有关的夕卡岩型矿床及热液型矿床,与辉长岩(橄榄二辉岩)有关的热液型矿床;晚古生代有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夕卡岩型矿床、热液型矿床、花岗伟晶岩型矿床及斑岩型矿床,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热液型矿床,火山-次火山岩型矿床,层控岩浆热液叠加型矿床;中生代有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夕卡岩型矿床、热液型矿床、花岗伟晶岩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沉积型矿床;新生代为沉积型矿床.矿床(点)成因类型种类由太古宙→晚古生代→新生代表现为由少到多又少的特点. (3)从成矿主元素分析,太古宙为Fe→中元古代为 Fe、Cu、Pb、Mn、Ni、FeCu、FeMn、NiCo、CuNi→ 晚古生代为 Fe、Cu、Au、Pb、W、As、Sb、PbZn、FeCu、FeMn、NiCo、ΣREE→中生代为 Fe、Cu、Au、Mn、CuAu、PbZn→新生代为Pt.成矿主元素由太古宙—中元古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表现为单一→繁多→增多→简单→单一的变化趋势.(4)从矿床(点)时间分布分析,具有如下规律.①铁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太古代和晚古生代,中元古代和中生代亦有分布.成矿元素组合由太古宙的单Fe→中元古代的Fe、FeCu、FeMn→晚古生代的Fe、FeCu、FeMn、铁多金属→中生代的单Fe.矿床成因类型由太古宙的受变质沉积型→中元古代的热液型→晚古生代的夕卡岩型、热液型→中生代的夕卡岩型、热液型.②矿床(点):主要分布在晚古生代,中元古代和中生代亦有分布.成矿元素组合由元古代的Cu、FeCu、CuNi→晚古生代的 Cu、FeCu、CuAu→中生代的 Cu、CuAu.矿床成因类型:中元古代为夕卡岩型、热液型;晚古生代为夕卡岩型、热液型、斑岩型、火山-次火山岩型;中生代为夕卡岩型、热液型、斑岩型、花岗伟晶岩型.③铅(锌)矿床(点):元古宙、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均有少量分布.成矿元素组合大多为PbZn.矿床成因类型均为热液型.④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晚古生代,中生代亦有分布.成矿元素大多为单Au,在晚古生代—中生代的铜矿中亦有伴生金.矿床成因类型多数为热液型.⑤锰矿(化)点:主要分布在中生代,在中元古代和晚古生代的铁矿中亦有伴生分布.成矿元素组合为Mn、FeMn.矿床成因类型有沉积型和热液型.⑥钨矿(化)点:在晚古生代有少量分布.成矿元素为单W.矿床成因类型有夕卡岩型和热液型.⑦镍(钴)矿(化)点:中元古代和晚古生代均有少量分布.成矿元素大多为NiCo,亦有CuNi.矿床成因类型均为热液型.⑧锑矿化点:在晚古生代有少量分布.成矿元素为单Sb.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⑨砷矿化点:在晚古生代有少量分布.成矿元素为单As.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⑩稀有稀土(铁铌稀土)矿化点:集中分布在晚古生代.矿床类型:花岗伟晶岩型.3.2 空间分布特征(1)从矿床(点)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分析,华北地块104个,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38个,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增生带14个,哈萨克斯坦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3个.(2)热液型和夕卡岩型矿床(点)主要形成于深断裂带两侧、上石炭统阿木山组与中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带、中上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与中酸性岩体接触带.(3)沉积变质型矿床(点)主要形成于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磁铁石英岩、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磁铁石英岩中.(4)火山-次火山岩型矿床(点)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中. (5)沉积型矿(化)点主要形成于中新生代盆地.3.3 控矿因素3.3.1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1)深大断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内近东西向及北东向深大断裂不仅控制了地层的展布及火山岩浆活动,而且对矿床的形成及产出部位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而与其有成生联系的次级断裂或裂隙构造带往往就是成矿物质沉淀定位的空间.如朱拉扎嘎金矿受北东向叠布斯格深断裂控制.(2)褶皱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对于热液型矿床而言,褶皱构造,无论是背斜或向斜构造,在其核部常形成虚脱空间并在岩层中产生许多密集裂隙,从而增加了裂隙度,有利于大量成矿流体的进入和物质的沉淀.(3)不同方向构造的交汇、复合和叠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华力西期北东向构造与近东西向、北西向构造交汇、复合,控制了金铜矿化区的产出,并形成了北东向展布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如阿贵庙-叠布斯格铁、铜、金、铅、钨、锰、镍(钴)、砂铂、砷、稀土成矿带.3.3.2 岩浆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岩体一方面对成矿提供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另一方面提供热动力而加速水岩反应,以围岩中淬取、活化成矿物质而提高成矿流体中成矿元素的浓度而有利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而形成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体.岩浆成分还表现为成矿专属性.如与铜镍、镍、镍钴矿(化)点相关的岩体是超基性-基性过渡分异较好的富镁质的岩石;与稀有稀土、铁铌稀土矿(化)点相关的岩体是富Rb、贫Sr和Ba的碱性花岗岩.3.3.3 地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在地层岩石形成的同时,成矿物质大量富集而成矿.如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和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中的磁铁矿床.碳酸盐岩地层,往往与岩浆热液发生水岩反应而形成夕卡岩体,在水岩反应过程中,改变了成矿流体的pH、Eh值,从而促使成矿物质的沉淀成矿.如脑木洪铁铜矿床. 地层中富钙质的砂岩、粉砂岩、板岩等与中酸性侵入岩的成矿流体在外接触带内发生碱质交代,形成蚀变岩,因在碱质交代过程中的物质交换而改变成矿流体的pH、Eh值和成矿元素浓度,从而促使成矿物质沉淀富集,形成热液脉状矿体.如查干础鲁金矿床.4 找矿前景根据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已知矿(床)点的分布和区域成矿规律,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1)在雅干-哈日奥日布格成矿带,已发现的沙尔德勒铅锌矿、呼伦西白金矿和珠斯楞海尔罕铜金矿均与泥盆系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有关.在雅干断裂以南,该套地层出露较少,被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覆盖,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已知矿(化)点较多,是寻找热液型和(或)斑岩型隐伏铜、金、铅锌矿的有利地段.(2)在塔木苏格拉格-本巴图成矿带,已发现的查干础鲁金矿与上石炭统阿木山组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有关;欧布拉格铜金矿与二叠系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阿木山组西起塔木苏格拉格,经巴音毛道、达南托隆、本巴图至下陶米一带,断续出露长达250 km,总体呈东东北向展布,已知铁、铜、铁铜矿(化)点多,多数分布于阿木山组与华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带附近,是寻找热液型铜、铁铜矿的有利部位.那仁宝力格一带,二叠系火山岩、次火山岩发育,已知有两处铜矿(化)点,是寻找火山-火山岩型铜(金)矿的有利地区.(3)在阿贵庙~叠布斯格成矿带,岩浆-构造活动复杂,有北东向深大断裂通过,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分布范围广,近期完成的1∶5万航磁测量成果表明该成矿带磁异常强度高、规模大,虽已发现了叠布斯格、敖伦布拉格等多处磁铁矿,但仍具有寻找沉积变质型隐伏磁铁矿的潜力.巴音诺尔公-呼和温都尔一带,渣尔泰山群浅变质岩广泛出露,受北东向断裂构造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体的控制,朱拉扎嘎金矿、克布勒铁矿和哈拉陶勒盖铜矿等矿床均与该地层有关,已知铁、铜、铁铜矿(化)点多,具有寻找夕卡岩型铜、铁铜矿的潜力.(4)研究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分布较广,但目前所发现的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化数量少,而且均为矿(化)点.通过优化勘查方法,加大勘查力度,会取得岩浆熔离型镍(钴)、铜镍矿的突破.参考文献:[1]邵积东,王惠,张梅,等.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J].西部资源,2011,8(3):51-53.[2]陈毓川.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248-281.[3]丁天才.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地质特征、矿化规律及成因[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2.[4]江思宏,杨岳清,聂凤军,等.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J].矿床地质,2001,20(3):234-242.[5]张勇.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欧布拉格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34(3):75-77.[6]李俊建,骆辉,周学武,等.内蒙古阿拉善呼伦西白金矿的成矿时代[J].现代地质,2004,18(2):193-196.[7]杨富林,娄晨,刘雁青,等.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呼伦西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模式[J].西北地质,2011,44(1):61-66.[8]牛飞,孟凡厚,韩福旺.查干础鲁矿区金矿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现代矿业,2014(8):87-88.[9]白大明,王彦鹏,牛颖智.内蒙古珠斯楞海尔罕斑岩型铜矿综合找矿方法[J].矿床地质,2006,25(增刊):459-462.。
内蒙古赤峰地区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浅析[摘要] 赤峰位于我国北方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大兴安岭南段,是古生代古亚洲成矿域与中生代滨太平洋成矿域相互叠置的重要成矿区带。
文章基于对本区的成矿地质背景进行分析、从而对本区的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系统总结。
[关键词] 赤峰地质背景成矿特征成矿规律[abstract] chifeng locate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da hinggan mountains which is an important copper polymetallic ore-deposit-concent rated area in the northern china. it is a significant metallogenic province of the mesozoic marginal- pacific metallogenic domain superimposed the paleozoic paleo- asian metallogenic domain。
bssed 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 we will have a systematic summerize aboout th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iplines。
[keywords] chifenggeological background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disciplines1.引言图1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图赤峰地区从槽台学来划分,以赤峰-开原深断裂为界,北为天山-兴蒙地槽系,南为华北地台,为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接带;从板块构造学来划分,以西拉木伦河深断裂为界,北为西伯利亚-蒙古板块,南为华北板块。
第41卷第5期2019年10月甘㊀肃㊀冶㊀金GANSU㊀METALLURGYVol.41No.5Oct.ꎬ2019文章编号:1672 ̄4461(2019)05 ̄0050 ̄05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上打井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找矿意义姜大伟ꎬ胡格吉乐吐ꎬ李泊洋ꎬ付㊀旭ꎬ王㊀磊ꎬ高少峰ꎬ王可祥(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ꎬ内蒙古㊀呼和浩特㊀010020)摘㊀要:上打井斑岩型铜钼矿床发育在中晚侏罗世中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为主要岩性的斑杂岩基中心部位ꎬ最大矿化深度800mꎻ矿石呈细脉浸染状㊁条带状和块状构造ꎻ铜钼矿石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㊁辉钼矿㊁黄铁矿㊁闪锌矿㊁方铅矿㊁钛铁矿ꎻ从岩体中心向外ꎬ热液蚀变类型依次为:钾化㊁云英岩化㊁泥化㊁绿化ꎻ其中钾化㊁云英岩化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ꎬ铅锌银矿化普遍发育ꎮ上打井斑岩型钼矿各成矿阶段的石英细脉中发育丰富的流体包裹体ꎬ上打井钼矿的成矿流体为以高温㊁高盐度㊁高氧逸度㊁含CO2为特征的典型岩浆热液型流体ꎮ综合研究表明ꎬ上打井矿床属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ꎬ找矿潜力巨大ꎬ该矿床成因研究为区域找矿提供可借鉴的范例ꎮ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ꎻ斑岩型铜钼矿床ꎻ环形多金属矿化集中区ꎻ上打井ꎻ内蒙古中图分类号:P618.41ꎻP618.65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ShangdajingPorphyryCu ̄MoDepositinAlukeerqinꎬInnerMongoliaandRegionalProspectingSignificaceJIANGDa ̄weiꎬHUGe ̄jiletuꎬLIBo ̄yangꎬFUXuꎬWangLeiꎬGAOShao ̄fengꎬWANGKe ̄xiang(InnerMongoliaGeologicalProspectingCo.Ltd.ꎬHohot010020ꎬChina)Abstract:ShangdajingporphyryCu ̄Modepositwereformedinthemiddle ̄lateJurassicmedium ̄finegrainedporphyriticmonzonitegraniteasthemainlithologicalmottledbatholithcenteroftheinfectionwasveinlet ̄disseminatedꎬbandedandmassive.Maximumdepthofmineralization800mꎬcopperandmolybdenumoremetallicmineralsarepyriteꎬmolybdeniteꎬpyriteꎬsphaleriteꎬgalenaꎬilmeniteꎻnonmetallicmineralspotashfeldsparꎬquartzꎬsericiteꎬchloriteꎬepidoteetc.Fromthecenteroutwardrockꎬhydrothermalalterationtypesasfollows:potassicꎬgreisenizationꎬargilizationꎬgreenꎻwhereinpotas ̄sicꎬgreisenizationcloselywiththecopper ̄molybdenummineralizationꎬlead ̄zinc ̄silvermineralizationcommondevelopment.Thequartzveinsofeveryore ̄formingstagesinshangdajingporphyrymolybdenumdeposithaveplentyoffluidinclusions.Theore ̄formingfluidsofshangdajingporphyrymolybdenumdepositaretypicalmagmatichydrothermalfluidswithhightem ̄peratureꎬhighsalinityꎬhighoxygenfugacityandincludingCO2.TheseShangdajingporphyryCu ̄Mopolymetallicdepositasthecenterꎬshowingthehugeexplorationpotentialinthegenesisofregionalprospectingprovidereferenceexamples.KeyWords:geologicalfeaturesꎻporphyryCu ̄ModepositꎻringpolymetallicmineralizationconcentrationareaꎻShangdajingꎻInnerMongolia1㊀引言上打井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的一处大型矿床ꎬ该矿床处于大兴安岭与开鲁盆地交界部位ꎬ位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天山口镇ꎬ北距阿鲁科尔沁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仅12kmꎬ东距通辽市120kmꎬ西距赤峰市260kmꎬ地理坐标:东经:120ʎ1ᶄ00ᵡ~120ʎ07ᶄ00ᵡꎻ北纬43ʎ42ᶄ00ᵡ~43ʎ48ᶄ00ᵡꎮ由于发现较晚ꎬ该矿床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ꎬ矿床主控因素㊁矿化蚀变特征㊁成矿流体特征㊁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等方面均缺乏系统的研究资料ꎬ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矿区深部及外围的地质找矿工作ꎮ基于此ꎬ本文在野外地质勘查基础上ꎬ对含矿斑岩体及其蚀变矿化特征㊁成岩成矿时代㊁成矿流体特征进行系统研究ꎬ总结矿床成因ꎬ以期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ꎮ2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上打井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地处兴蒙造山带中西部南缘ꎬ位于西拉木伦河深大断裂带北部ꎬ赤峰-乌兰浩特大断裂西缘ꎬ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ꎬ构造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㊁斑岩型铜钼矿床星罗棋布ꎬ是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主要组成部分(图1)ꎮ其中ꎬ上打井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该区核心部位ꎬ为区内规模最大的已知矿床ꎮ1.新生界ꎻ2.白垩系ꎻ3.侏罗系ꎻ4.古生界ꎻ5.前寒武系ꎻ6.古生代花岗岩ꎻ7.中生代花岗岩ꎻ8.基性-超基性岩图1㊀上打井中南部斑岩铜钼矿区域地质及矿产分布简图㊀㊀上打井铜钼矿区内出露地层简单ꎬ主要为上侏罗统火山岩㊁次火山岩和第四系亚砂土及黏土沉积ꎮ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ꎬ地表无明显断裂构造分布ꎮ本区与矿化有直接关系的构造主要为网状裂隙及脉状裂隙ꎬ这些裂隙为石英脉所充填ꎬ成为主要的控矿因素ꎮ侵入岩主要为上打井花岗斑杂岩体出露于矿区中偏西南部ꎬ整体形态为一近北西向不规则椭圆型ꎮ3㊀成矿斑杂岩体特征及蚀变分带3.1㊀上打井斑杂岩体及其岩相学特征上打井花岗斑杂岩体出露于矿区中偏西南部ꎬ整体形态为一近北西向不规则椭圆型ꎮ出露南北方向长3300mꎬ东西部宽约4800mꎬ出露面积约16km2ꎮ岩体内部岩性较杂ꎬ主要为斑状二长花岗岩㊁中粗粒二长花岗岩㊁文象花岗岩㊁斑状钾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不等粒二长花岗岩等ꎬ与围岩中侏罗统新民组呈侵入接触关系ꎬ被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角度不整合覆盖ꎮ该岩体为矿区铜钼矿的成矿母岩(图2)ꎮ区内脉岩十分发育ꎬ形成以上打井斑杂岩体为中心的杂岩带ꎬ按其生成顺序主要有:花岗岩㊁花岗斑岩㊁石英斑岩㊁流纹斑岩㊁石英闪长玢岩㊁闪长玢岩及石英脉等ꎮ15第5期㊀㊀㊀姜大伟ꎬ等: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上打井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找矿意义㊀㊀1.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ꎻ2.上石炭统本巴图组ꎻ3.斑状二长花岗岩体ꎻ4.流纹斑岩ꎻ5.花岗斑岩ꎻ6.矿体ꎻ7.矿化体ꎻ8.绿化带ꎻ9.同位素年龄样ꎻ10.村落图2㊀上打井斑岩型铜钼矿斑杂岩体特征及蚀变分带3.2㊀岩石学特征岩体的主体岩性为斑状二长花岗岩组成ꎮ浅肉红色ꎬ似斑状结构ꎬ块状构造ꎬ斑晶为钾长石㊁斜长石㊁石英㊁黑云母ꎬ以钾长石为主ꎬ大小一般1.5~3.0mmꎮ岩石致密坚硬ꎮ斜长石中常见绢云母化㊁高岭土化和局部碳酸盐化㊁白云母化等蚀变现象ꎬ由于蚀变较强ꎬ聚片双晶已不可见ꎮ钾长石为正长石ꎬ近半自形板状ꎬ具高岭土化㊁碳酸盐化等ꎬ有的粒内具斜长石包体ꎮ暗色矿物被绢云母㊁绿泥石交代并析出少量不透明矿物呈假像ꎬ主要似黑云母假像ꎮ基质由斜长石㊁钾长石㊁石英㊁暗色矿物构成ꎬ一般<1.5mmꎬ少量石英㊁钾长石粒径可达2.0mmꎮ3.3㊀岩体的侵位时代据中科院地质矿产研究所曾庆栋(2011)ꎬ取样在ZK5503钻孔300m㊁350m处斑状二长花岗岩ꎬ作锆石U-Pb同位素年龄ꎬ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ꎬ上打井侵入岩体为中三叠世ꎬ斑状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241.3ʃ1.3Maꎬ238.6ʃ1.8Maꎬ均形成于中三叠世ꎮ找矿后期选择钻孔中五件辉钼矿样品进行成矿年代学测定ꎬ测量结果表明ꎬ上打井斑岩型铜钼矿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34.9ʃ3.1Maꎬ形成时代也为中三叠世(图3)ꎮ㊀㊀根据成岩成矿测定结果ꎬ成矿年龄与二长花岗斑岩年龄相近ꎬ反映了区内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ꎮ上打井斑岩型铜钼矿成岩成矿研究结果与西拉沐伦成矿带内松山区车户沟铜钼矿㊁敖汉旗白马石铜钼矿㊁库里吐铜钼矿形成时代一致ꎬ表明在西拉沐伦断裂两侧都存在印支期成岩成矿作用ꎮ3.4㊀成矿斑杂岩体的蚀变分带上打井铜钼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内部ꎬ与成矿有关的主要蚀变为硅化㊁钾长石化㊁绿泥石㊁绿帘石㊁高岭石化㊁黄铁矿化ꎮ平面上从外围到中心大致可2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甘㊀肃㊀冶㊀金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1卷图3㊀上打井斑岩铜钼矿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划分为绿泥石(绿帘石)化带-硅化㊁高岭石(白云母)泥化带-石英网脉硅化云英岩化带(强蚀变带)-钾长石化带㊁硅化㊁角砾岩化带(强蚀变带)ꎮ⑴硅化㊁绿泥石(绿帘石)-高岭石(白云母)泥化带(弱蚀变带):分布于矿体的外围ꎬ主要蚀变类型:硅化ꎬ绿泥石㊁绿帘石㊁高岭石㊁白云母次之ꎬ呈层状分布ꎬ由于普遍硅化强ꎬ并多呈网脉状ꎬ脉中伴生有黄铜矿㊁辉钼矿㊁黄铁矿ꎻ由于硅化多期次叠加ꎬ而形成脉状及浸染状铜工业矿体ꎬ其铜品位在0.082%以上㊁钼在0.015%以上ꎮ⑵云英岩化-钾长石化带(强蚀变带):分布于成矿岩体的中心ꎬ主要蚀变类型:钾长石化㊁云英岩化次之ꎬ硅化多呈细脉状ꎬ硅化多沿粒间及裂隙分布ꎬ局部形脉状石英ꎬ该带石英细脉较少ꎬ含铜品位0.02%~0.14%之间㊁含钼品位0.03%~0.06%之间ꎮ硅化强蚀变 核 及钾长石化形成了铜钼矿体ꎮ剖面上矿体呈近密集 层 状产出ꎬ北东70ʎ方向延伸ꎬ南北两侧产状变陡ꎬ整体东部向上翘起ꎬ西部向下倾伏ꎮ4㊀矿体与矿石特征上打井斑岩型铜钼矿13条矿体赋存在北东70ʎ方向近于椭圆形区域内ꎬ长大于2kmꎬ宽1kmꎬ南北两侧略有倾伏ꎬ倾伏角10ʎ~30ʎꎻ相邻勘探线之间ꎬ矿体向东倾伏ꎬ倾伏角10ʎ~20ʎꎻ以300m标高附近为基准ꎬ矿体编为0矿体ꎬ上部为1㊁3㊁5㊁7㊁9㊁11号矿体ꎬ下部为2㊁4㊁6㊁8㊁10㊁12号矿体(图4)ꎮ上部(300m标高以上)主要有7条矿体ꎬ除11号矿体外ꎬ其它6条矿体进行资源量计算ꎬ累计厚度220~40mꎬ平均厚度为66.56mꎬ分布于79~3线之间ꎬ矿体钼平均品位0.18%㊁矿体铜平均品位0.13%ꎮ下部(300m标高以下)主要有6条矿体ꎬ分布于71线-31线之间ꎬ累计厚度198.8~44.9mꎬ平均厚度为80.84mꎬ矿体铜平均品位0.13%㊁矿体钼平均品位0.131%ꎮ矿体整体呈似层状ꎬ总体走向趋势四周尖灭ꎬ倾角在2ʎ~27ʎꎬ中部厚度巨大ꎬ最大垂深达-88m标高ꎬ矿体边部分枝尖灭ꎮ图4㊀47勘探线矿体分布略图㊀㊀矿石构造主要为细粒浸染状ꎬ次为脉状和团块状ꎻ矿石结构主要有:包裹结构㊁叶片状结构㊁镶边结构㊁半自形㊁自形粒状结构㊁固溶体分离结构ꎮ钼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㊁辉钼矿㊁金红石㊁钛铁矿等ꎬ少量或微量的毒砂㊁钛铁矿㊁方铅矿㊁闪锌矿㊁黄铜矿等ꎮ主要的脉石矿物为:石英㊁角闪石㊁透闪石等ꎬ少量的方解石㊁长石㊁阳起石等ꎬ微量的电气石㊁磷灰石等ꎮ5㊀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过程所采样品为上打井斑岩型铜钼矿区6个钻孔的岩芯和1个探槽点的石英脉ꎬ涵盖了不同成矿阶段㊁35第5期㊀㊀㊀姜大伟ꎬ等: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上打井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找矿意义㊀㊀不同类型的细脉ꎮ将样品磨制成双面抛光的光薄片ꎬ在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ꎬ选取其中代表不同成矿阶段的㊁流体包裹体发育良好的19件光薄片进行显微测温ꎬ其中早阶段7件ꎬ中阶段8件ꎬ晚阶段4件ꎬ并对不同成矿阶段的典型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ꎮ测试结果研究表明成矿过程包括早阶段(石英-辉钼矿-黄铁矿组合)㊁中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组合)和晚阶段(石英-方解石组合)三个阶段ꎮ早阶段的石英细脉中发育气相水包裹体(PV)㊁液相水包裹体(PL)㊁CO2-H2O三相包裹体(C)㊁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㊁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V)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ꎬ子矿物包括石盐㊁硬石膏及其它不明矿物ꎻ中阶段较早阶段除缺少CO2三相包裹体外ꎬ其它相似ꎻ而晚阶段的石英-方解石细脉中流体包裹体发育较少ꎬ且类型单一ꎬ只有L类和少量V类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㊁显微测温及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上打井斑岩钼矿的成矿流体是以高温㊁高盐度㊁高氧逸度和含CO2为特征的岩浆热液型流体ꎬ从早到晚其演化规律为:早阶段高温(320~>550ħ)㊁高盐度(6wt%~16wt%Na-Cleqv㊁52.89wt%~>66.75wt%NaCleqv)㊁高氧逸度㊁富CO2ң中阶段中高温(280~>550ħ)㊁高盐度(5~>15wt%NaCleqv㊁>66.75wt%NaCleqv)㊁含CO2ң晚阶段中低温(160~250ħ)㊁低盐度(0.5~5wt%Na-Cleqv)㊁贫CO2ꎮ利用含石盐子晶包裹体的气液均一温度ThL-V㊁石盐消失温度Tmhalite和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其最小捕获压力进行估算ꎬ结果显示成矿深度大约为5~7kmꎮ根据区域成矿规律推测上打井斑岩钼矿的成矿时间大致为早白垩世ꎬ成矿构造背景对应于中国东部岩石圈强烈减薄ꎮ上打井斑岩钼矿的成矿机制大致概括为:岩石圈强烈减薄诱发岩浆侵入活动ꎬ岩浆在侵入晚期发生液态不混溶作用形成高温㊁高盐度㊁高氧逸度㊁含CO2的含矿气水热液ꎬ在地壳快速抬升期间流体多次减压沸腾ꎬ导致成矿物质沉淀(刘利等ꎬ2012)ꎮ6 区域找矿意义区域上ꎬ矿区位于西拉木伦河深大断裂带北部ꎬ赤峰-乌兰浩特大断裂西缘ꎬ成矿区域地质条件优越ꎬ铅锌银多金属矿床㊁斑岩型铜钼矿床星罗棋布ꎬ是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主要组成部分ꎮ本区以二叠系大石寨组细碧-角斑岩系为主的岛弧火山岩为构造背景ꎬ中生代北东向赤峰-乌兰浩特大断裂及北东向岩浆弧为其形成提供构造空间和物质来源ꎮ形成天山为中心ꎬ北东向热液成矿系统ꎬ以斑岩型铜钼矿床为主ꎬ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为辅的有色金属成矿汇集区ꎬ上打井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该区核心部位ꎮ内蒙古地区存在同上打井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相似地质特征的矿化汇集区很多ꎬ附近就有以敖仑花斑岩型铜钼矿床为中心的矿化汇集区ꎬ这些矿化集中区的找矿工作可以借鉴上打井斑岩型铜钼矿为中心的矿化汇集区找矿模式ꎮ参考文献:[1]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1996.[2]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1996.[3]㊀曾庆栋ꎬ刘建明ꎬ褚少雄ꎬ等.西拉沐伦成矿带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与钼成矿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ꎬ2011(06).[4]㊀卢焕章.流体包裹体(第1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04.[5]㊀M.E.ZolenskyꎬR.J.Bodnarꎬ何禄卿.用GandolfiX射线技术鉴定流体包体的子矿物[J].地质地球化学ꎬ1985(03).[6]㊀徐㊀斌ꎬ路彦明ꎬ顾雪祥ꎬ等.新疆卡拉麦里地区金成矿流体和O㊁H㊁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学前缘ꎬ2004ꎬ17(04).[7]㊀张振亮ꎬ吕新彪ꎬ饶㊀冰.均匀流体和不均匀流体的形成机制:来自合成流体包裹体的证据[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ꎬ2008(02).[8]㊀何文武ꎬ张文淮.广东河台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找矿方向[J].矿床地质ꎬ1993(02).[9]㊀常㊀勇ꎬ赖㊀勇.内蒙古银都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年代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0(04).[10]㊀李㊀诺ꎬ陈衍景ꎬ赖㊀勇ꎬ等.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石学报ꎬ2007(09). [11]㊀孙㊀燕ꎬ刘建明ꎬ曾庆栋ꎮ斑岩型铜(钼)矿床和斑岩型钼(铜)矿床的形成机制探讨:流体演化及构造背景的影响[J].地学前缘ꎬ2012(06).[12]㊀刘㊀利ꎬ曾庆栋ꎬ刘建明ꎬ等.内蒙古西拉木伦成矿带劳家沟斑岩型钼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质与勘探ꎬ2012(04).收稿日期:2019 ̄02 ̄144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甘㊀肃㊀冶㊀金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1卷。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摘要: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区矿体均赋存于二迭系上统林西组砂板岩及黑云母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上,大部为脉状产出,属中高温热液充填脉型。
结合该地区地层、构造特征,认为该地区找矿潜力较大,希望该观点为今后找矿提供指导。
关键词:内蒙古,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1区域地质1.1地层本区按全国地层区划应属于内蒙古草原地层区之锡林浩特—磐石分区。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下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均有出露。
1、下古生界锡林郭勒杂岩:为区内最古老的地层,该套地层在区域上主要沿米生庙复背斜核部出露,主要分布在王家营子一带。
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厚度大于917米,为灰绿至黑的斜长片麻岩,石英二云木片岩夹变粒岩。
2、中石炭统本巴图组:本组岩性主要为深灰、灰绿、黄绿色硬砂岩,长石砂岩夹含砾砂岩及灰岩,其下部为一套酸性火山岩。
主要出露于米生庙复背斜西北翼的古尔班道包格,东南翼的下勒哈达,米韩高巧高鲁及阿拉坦敖包等地。
由于出露近复背斜核部,故多被岩体冲断及切割,使露头零星,产状较陡,出露厚度大于488米。
3、上石炭统阿木山组:本组为一套海相碎屑岩、碳酸岩沉积,可分上、下两部分。
下部为浅灰色、深灰色及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夹含砾砂岩、硬砂岩;上部为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岩、砂砾岩及砾岩。
主要出露于米生庙复背斜西北翼的古尔班道包格,东南翼的下勒哈达,米韩高巧高鲁、高任布塔嘎农队北西等地。
4、下二叠统盐池北山组:沿米生庙复背斜南东翼呈北东向展布。
为一套深灰色、黄绿色、暗灰色长石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及安山岩、安山质玄武岩、流纹岩夹凝灰岩。
5、下二叠统达里诺尔组:达里诺尔组在本区出露范围有限,分布于阿拉腾郭勒东部。
岩性为灰色、灰绿色、黄绿色钙质板岩,千枚粉砂质板岩,钙质长石砂岩及灰岩。
6、下二叠统哲斯组:本区仅出露于阿拉坦敖包一带,出露面积较小。
内蒙古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矿床成因探讨及成矿模式作者:***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6期[关键词]别鲁乌图、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发育在苏尼特右旗南部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包尔汗图—白乃庙陆缘弧,三级构造单元为镶黄旗—正蓝旗二叠纪陆缘弧。
南以白云鄂博—化德断裂为界,北以索伦—西拉木伦河断裂为界的一近东西向展布的条带区域[1]。
近些年来,在该构造带内发育了较多的重要矿产地,如白乃庙铜矿、白乃庙金矿和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等[2-3]。
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学者开始对别鲁乌图铜矿床进行过研究,主要围绕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研究较多[4-6],个别学者也曾经对矿床的成因类型有所涉及[7-9],但关于别鲁乌图铜矿床的成因机制尚还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迄今为止,对于别鲁乌图铜矿的成因类型,主要有两种主流观点。
一种观点是认为别鲁乌图铜矿床为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另一种观点是认为别鲁乌图铜矿床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
本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矿物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和蚀变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同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将为该区研究海相火山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提供了重要依据。
1.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区域上出露的地层有中—新元古代白云鄂博群板岩和千枚岩(其为逆冲推覆体);早古生代白乃庙组绿片岩夹少量绢云长英岩以及志留系具有弧后盆地特征的徐尼乌苏组碎屑岩夹少量火山碎屑岩及西别河组碎屑岩;晚古生代出露的一套石炭—二叠系火山—沉积岩,有阿木山组、三面井组等,主要由浅海相碎屑岩和少量火山碎屑岩组成。
早古生代岩浆岩和晚古生代岩浆岩同时发育,以中酸性岩体为主。
区域上断层发育,主要有NNE向和EW向两组断裂,断层具有挤压推覆、多期活动的特点,控制着区内地层分布、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2. 矿区地质特征矿床位于著名的白乃庙铜矿东部,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包尔汉图—白乃庙—翁牛特旗陆缘弧。
内蒙古东部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带地质特征
内蒙古东部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带地质特征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铜矿点多分布于大兴安岭中南段,东乌旗地区属大兴安岭铜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铜、银、铅、锌、铁、钨、锡或矿集中区之一。
本区是在成矿物质丰富的老基底构造层和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根底上,叠加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构造活动而开展起来的铜、银、铅、锌、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作用与地层、构造和岩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关键词:东乌旗铜多金属地质特征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内蒙古东乌旗地区属大兴安岭铜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铜、银、铅、锌、铁、钨、锡矿矿集中区之一。
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古生代蒙古弧形构造带的东段,即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古生代陆增生带及二连~贺根山板块对接带北缘,南部即为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
区域构造线方向呈北东东向―北东向。
西北部与蒙古南戈壁省努库特达斑岩成矿带毗邻。
已发现的矿床和矿点,除碱性花岗岩铜铌钇矿床外,主要类型可划分为斑岩型、次火山热液型和夕卡岩型等,可统一视为燕山期深源中酸性浅成―超浅成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列。
本区是在成矿物质丰富的老基底构造层和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根底上,叠加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构造活动而开展起来的铜、银、铅、锌、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作用与地层、构造和岩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2. 控矿条件分析
地层本区最早地层为下一中奥陶统,主要为浅海相火山碎屑岩建造和形成于较强拉张环境中的优地槽型细碧角斑岩建造(由海相火山岩、火山沉积岩夹碎屑岩、灰岩组成),分为铜山组、多宝山组和乌宾敖包组;志留系上统为卧都河组砂岩夹粉砂岩、板岩组合;泥盆系为一套巨厚的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系,分为中―下统泥鳅河组、中―上统特尔巴格特组和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上石炭―下二叠统可分为两个组,即宝力格庙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黑色砂板岩和格根敖包组浅海、滨海相中性―中酸性火山岩(细碧岩、石英角斑岩)、火山碎屑岩夹碎屑岩、生物灰岩透镜体;侏罗系中下统为断陷盆地中沉积的含煤碎屑岩,上侏罗统为陆相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
古生界呈北东东向带状展布,是古生代陆缘增生带的主要组成局部;中生代火山岩大面积集中分布于东部,构成大兴安岭火山岩浆岩带西部(西坡)的一局部。
本区内,泥盆系、石炭―二叠系岛弧型海相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建造(细碧角斑岩系)以及奥陶系岛弧型火山岩―细碧角斑岩系是有利的赋矿围岩及含矿岩石建造,亦是寻找古生代海相火山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层位。
其中,上白垩统、泥盆系在本区分布最为广泛、厚度大,具有较高的Cu、Ag 多金属丰度值,是主要的控矿地层之一。
构造区内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极为密切。
构造控制着富含铜、铅、锌、银多金属元素地层的形成和分布,也控制着地层的褶皱与岩浆侵入活动。
晚石炭世以后,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沿查干敖包―阿荣旗深断裂俯冲、碰撞,兴蒙海槽闭合,东乌旗早华力西地槽回返,本区中部沿宝力格一带发生了较大规模以陆相安山岩为主的火山活动,伴随有华力西(中晚)期中、酸性岩浆的侵入。
中生代受环太平洋边缘构造活动的影响,转入构造活化阶段。
大陆裂谷活
动自中晚侏罗世开始,在继承古生代基底构造根底上,受NE向断裂差异性升降活动作用,形成以NE向为主的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
受其控制,晚侏罗世发生了大规模中、酸性火山喷发活动。
火山旋回末期,伴随花岗质岩浆强烈侵入,形本钱区以燕山期为主的多金属成矿活动。
本地区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均较发育,构造格架表现为以NE向、NW向为主,EW向次之,共同控制Cu、Ag多金属成矿作用。
褶皱构造主要为NE―SW向延伸的吉尔嘎郎敖包―额尔登陶勒盖复背斜;NE向的毕力格―查干敖包、包日恩乌拉―巴润额仁两条大断裂控制区域上中生代断陷与隆起,也控制着晚侏罗世火山岩和不同时代侵入岩的分布,是本区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成矿带上分布有朝不楞大(中)型铁锌矿、吉林宝力格和奥由特银矿、乌兰陶勒盖铜银多金属矿、达来铜多金属矿等多金属矿点10余处。
岩浆岩区内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非常强烈。
华力西期岩浆侵入活动以晚期最强烈,多形成岩基状花岗岩,另有少量中性闪长岩沿区内EW向和局部NE向构造侵入。
副矿物组合类型主要为磷灰石―锆石―榍石型。
晚期零星基性、超基性岩类沿区内EW向深大断裂带两侧分布。
该期岩浆活动的特点是岩类比拟单一。
燕山期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都甚为剧烈,侵入岩多呈小岩基、小岩体(株)群、杂岩套,以分布广泛、岩类多、分异性强、并常与火山活动形影相随为特点。
燕山期侵入活动可分为三次,以第一次最强烈,随后依次减弱。
岩性以二长花岗岩、黑云钾长花岗岩为主,其次为花岗闪长岩。
副矿物组合类型主要为榍石―锆石―独居石型。
早期岩类复杂,与区内有色、贵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晚期那么较为简单。
岩体受区内NE向构造的严格控制,少量也分布于EW向构造中。
从成矿时代专属性来看,华力西晚期的侵入活动在泥盆纪、二叠纪地层中发育了宽度不同的接触变质带并产生一些铜矿化,例如巴颜都兰铜矿点和塔尔巴格吐铜矿点。
而与燕山早期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化情况比拟复杂,一些为热液交代的夕卡岩型铁矿、铜矿的成矿母岩,如朝不愣铁矿床、查干敖包铁锌矿床;另一些在侵入活动中,为产于外接触带的热液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动力和流体,例如查干陶勒盖铅矿点。
在燕山中晚期,与浅成―超浅成次火山岩杂岩体密切相关的银铜矿化也十分普遍,如吉林宝力格和奥由特银矿。
从岩性的成矿专属性看,铅、锌矿化多与二长花岗岩有关,而铁铜矿化多与黑云母花岗岩关系密切,闪长岩(或闪长玢岩)多与铜银矿化有关。
在多数矿区中,中―酸性岩脉的发育程度对矿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3. 矿产分布与类型划分
区内铜、银多金属矿主要分布于NE向隆起带及坳陷带中。
有朝不楞大(中)型铁、铜、锌多金属矿床和沙麦中型钨矿床;小型矿床有查干敖包铁、锌多金属矿,乌兰陶勒盖铜、银多金属矿及吉林宝力格银多金属矿床等。
另有众多矿点、矿化点及众多化探异常。
上述矿床按成因类型划分,主要为夕卡岩型(朝不楞、查干敖包等矿床)、次火山热液型及斑岩型(代表性矿床有乌兰陶勒盖、吉林宝力格、奥由特银铜多金属矿)。
在额尔登陶勒盖发现了与蚀变正长花岗岩有关的斑岩铜矿化,在奥由特矿区,可能存在斑岩型铜矿化。
4. 结束语
本区是在成矿物质丰富的老基底构造层和华力西期地槽褶皱带根底上,叠加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构造活动而开展起来的铜、锡、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
特别是有色金属成矿作
用与地层、构造和岩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广泛发育的晚古生代泥盆纪巨厚的类复理石沉积,多种元素富集,是有利的铜多金属矿床赋矿地层。
EW向、NE向区域性深大断裂长期反复活动,使区内火山―岩浆活动非常强烈,既为成矿提供热源,也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
经过屡次承袭、利用和改造早期构造、后期挤压―俯冲、推覆和拉伸―断陷作用,使本区形成复杂的构造系统,控制了岩浆活动,同时为成矿提供了赋矿空间。
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尤其在燕山期,多旋回火山―岩浆侵入活动是在强烈的构造一岩浆活化背景下发生、开展、演化的,为本区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富集提供动力来源。
近年来,随着本区地质勘查工作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多金属矿床被人们发现、利用,同时针对实际特点的成矿环境、成矿模式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对在本区寻找铜多金属矿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内蒙古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2】赵一呜等.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3】王守光,黄占起.一条值得重视的跨国境成矿带一南戈壁.东乌旗铜多金属成矿带.地学前缘,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