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土风舞》教案和教学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3.48 KB
- 文档页数:2
《土风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
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所以很容易学唱。
歌曲表现了农民载歌载舞丰收的喜悦情景。
教学目标:1、掌握歌曲的情绪、速度、切分节奏、旋律等;2、通过听、说、唱、舞,来体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
3、体验捷克人民丰收的喜庆心情,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1、重点掌握重音记号、渐强、渐弱、反复记号;2、节奏型的正确把握,歌曲情绪的表达;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的感知意识很强,模仿能力也很强,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听一听、动一动、唱一唱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表现音乐带给他们的不同情绪。
三、教具:多媒体、钢琴;四、教法与学法教法:律动法、情景教学法、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等学法:模仿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创作巩固法等五、教学过程(一)、律动表演、组织教学。
1、教师首先发出口令:叮叮铛,上课了,孩子们,快坐好,快乐的音乐课即将开始,全体起立,请随老师一起做律动。
2、播放背景音乐《土风舞》,并跳一段捷克的舞蹈,让孩子们跟随我一起做简单律动(将本课切分节奏设计成拍掌、跺脚的形式),为接下来的学习歌曲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向孩子们介绍刚才这段舞蹈是捷克的,PPT展示体现捷克风土人情的图片,并作简单介绍:捷克共和国,简称捷克,是一个中欧地区的内陆国家,其前身为捷克斯洛伐克,于1993年与斯洛伐克和平地分离。
由此导入今天的主题---《土风舞》(三)、学习节奏、分散难点。
1、教师有意识地按照切分节奏向孩子们发出指令,要求孩子们也按照这个节奏来回答。
PPT展示节奏:孩子们呀站起来站起来大家一起唱起来跳起来2、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本课重点节奏,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试听结合、学习歌曲。
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播放歌曲《土风舞》,让学生初听音乐并思考: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吸引了她们的注意力。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土风舞》教案一. 教材分析《土风舞》是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它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旋律欢快,节奏感强。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奏明快,旋律简单;第二部分节奏变化,旋律丰富;第三部分再现第一部分的旋律,使整首歌曲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他们善于模仿和创造,对于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他们会更加关注。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民间音乐的节奏和唱腔把握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民族音乐意识。
2.学会演唱《土风舞》,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唱腔的把握。
2.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特色。
2.模仿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参与法: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歌曲,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2.学生准备:带好音乐课本,提前预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土风舞》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民族音乐的特色。
提问: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能听出歌曲的节奏吗?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和节奏。
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唱腔,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演唱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改编歌曲,如改变节奏、添加歌词等。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土风舞》教案一. 教材分析《土风舞》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土风舞这种舞蹈形式,通过学习舞蹈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土风舞》的舞蹈动作和音乐,同时也提供了相关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节奏感和舞蹈基础,他们对于新的舞蹈形式会充满好奇心和热情。
但是,他们对于一些复杂的舞蹈动作可能还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土风舞的特点和舞蹈动作。
2.学会《土风舞》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土风舞》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
2.教学难点:一些复杂的舞蹈动作的掌握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者学生代表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土风舞》的舞蹈动作和音乐的展示。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土风舞》的音乐。
3.舞蹈道具:如手绢、扇子等,用于增加舞蹈的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土风舞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土风舞的特点和舞蹈动作。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土风舞》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舞蹈的节奏和风格。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土风舞》的舞蹈动作的模仿练习。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舞蹈动作。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土风舞舞蹈动作,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舞蹈能力。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土风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六章《民间舞曲》中的《土风舞》。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土风舞》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土风舞的历史背景和民间舞蹈的特点;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土风舞》,并了解其背后的民间文化;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提高音乐表现力;3. 增进学生对我国民间舞蹈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掌握,音乐节奏的准确表现。
教学重点:熟练演唱《土风舞》,了解土风舞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黑板、舞蹈视频、教学PPT。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土风舞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土风舞的风格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学习《土风舞》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2)分析《土风舞》的节奏,让学生进行拍手练习;(3)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并进行分组练习;3. 例题讲解:讲解舞蹈动作中的难点,通过示范和分解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六、板书设计1. 《土风舞》2. 内容:(1)歌词和旋律;(2)舞蹈动作;(3)节奏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演唱《土风舞》,并编创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
2. 答案:演唱部分正确、流畅,舞蹈动作符合土风舞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舞蹈动作的掌握上仍有不足,需要在下节课加强练习;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其他民间舞蹈,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舞蹈动作的掌握;2. 音乐节奏的准确表现;3. 土风舞文化背景的理解;4. 作业设计中的编创实践。
一、舞蹈动作的掌握1. 示范与分解:教师通过示范整个舞蹈动作,让学生初步了解舞蹈的整体风格。
《土风舞》教学设计及反思《土风舞》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土风舞》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土风舞》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理念】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用音乐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耍中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把音高、节奏、情感等基本要素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环节展现出来,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学会在音乐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可参与的音乐活动,创造协调的音响,演练优美的音乐。
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启发学生发挥表现力、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
【教材分析】《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F大调2/4拍子。
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它由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
歌曲中使用“特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听辨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节奏练习、演唱、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铃鼓、沙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律动激趣。
1、学生随着《土风舞》音乐以律动的形式体验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受作品的风格情绪,在律动中感受节奏型,为歌曲《土风舞》的学习做铺垫。
】2、师拍节奏,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用声势律动拍出切分节奏学生模仿。
2024年小学音乐四下名师教案《土风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章《民族风》,详细内容包括《土风舞》一课。
通过学习《土风舞》,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舞蹈的风格特点,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舞蹈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土风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和风格特点,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舞蹈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 通过集体舞蹈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土风舞》的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器、钢琴、舞蹈视频、教学PPT。
学具:舞蹈服装、头饰、手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土风舞》的起源、发展以及舞蹈动作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民族舞蹈文化。
3. 示范与练习(15分钟):(1)教师示范《土风舞》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2)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挑选几名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舞蹈创编(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的舞蹈动作进行组合,创作一段属于自己的《土风舞》。
六、板书设计1. 《土风舞》基本动作(1)头部动作(2)上肢动作(3)下肢动作2. 《土风舞》风格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本节课所学的《土风舞》基本动作,并尝试创编一段舞蹈。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民族舞蹈社团,进一步了解和推广民族舞蹈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教学重点:《土风舞》的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3. 示范与练习环节中的分组练习和互帮互助。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土风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土风舞》,感受外国歌曲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不同国家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模仿、演唱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土风舞》,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重音,并用自然、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土风舞》,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重音的准确把握。
(2)引导学生用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欣赏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如木鱼、响板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具有外国特色的音乐舞蹈视频,如《匈牙利舞曲》等,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外国音乐舞蹈的风格特点。
(2)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音乐舞蹈来自哪个国家?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聆听歌曲(1)播放歌曲《土风舞》,让学生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节奏和情绪。
(2)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节奏练习(1)出示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重音,如“XXXX X X ”、“XX XX X ”等,让学生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练习。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准确掌握切分节奏和重音的打法。
4、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的旋律轻声哼唱,熟悉歌曲的曲调。
(2)学生跟随钢琴逐句学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奏等问题。
(3)引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强弱变化和情感表达。
5、歌曲处理(1)分析歌曲的结构,如歌曲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等。
2024年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土风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民族音乐风》中的《土风舞》。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土风舞的起源、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学习土风舞的基本步伐和手势;学唱土风舞音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风舞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 通过学习土风舞的基本步伐和手势,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会演唱土风舞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土风舞的基本步伐和手势的学习,以及土风舞音乐的演唱。
难点:土风舞步伐的协调性和音乐节奏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卡片。
学具:舞蹈鞋、手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土风舞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土风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学习(10分钟):a. 介绍土风舞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影响;b. 讲解土风舞的基本步伐和手势;c. 分析土风舞音乐的特点。
3. 实践环节(10分钟):a. 教师示范土风舞的基本步伐和手势;b.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土风舞的基本步伐和手势;c.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4. 音乐学习(10分钟):a. 教师教唱土风舞音乐;b. 学生学唱土风舞音乐,注意节奏和音准;c. 分组演唱,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随堂练习(5分钟):结合所学,进行土风舞表演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土风舞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影响;2. 土风舞的基本步伐和手势;3. 土风舞音乐的特点;4. 土风舞音乐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结合所学,为家人表演土风舞,并拍摄视频。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进行表演。
2. 作业题目:学唱土风舞音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土风舞的特点。
答案:音乐演唱正确,描述土风舞特点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土风舞的历史背景、基本步伐和手势,以及音乐特点。
四年级下册音乐《土风舞》教案和教学
反思
四年级下册音乐《土风舞》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掌握切分节奏,能准确规范的演唱
2、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愉悦的情绪演唱二声部唱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丰收之喜
教学重点:稍快的速度,愉悦的情绪演唱二声部唱歌曲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土风舞
教学过程:
1、发声导入(以第二声部为旋律,为之后合唱铺垫)
2、重难点学习(a、师敲节奏,请学生念节奏,先快后面。
b、播放土风舞伴奏,请学生跟着一起敲节奏。
C、跟着音乐律动)
3、歌曲学习:a、出示曲谱,播放音乐,师拍打节奏,请学生找出师打节奏的地方。
b、请学生念词。
c、唱切分节奏曲谱。
d、给乐曲分段、分乐句。
e、第一乐段曲谱试唱。
f、加入歌词。
g、第二段自学。
h、第二乐段二声部合唱。
i、演唱全曲,并加入律动。
《土风舞》教学反思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
乐朗朗上口,歌曲中较有代表性的节奏是切分音节奏。
如果把切分音掌握了,整首歌曲就很容易学会。
因此,设计了切分音节奏的听辩与正确演唱是本课教学重点。
我在新授课环节中首先解决这一难点,从拍节奏开始,先听老师念节奏,接着模仿老师拍节奏,在律动,念词的过程中,让学生找找歌曲中出现了多少个切分音节奏,接着再按节奏读歌词、听音乐画旋律线等活动中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清楚歌曲的节奏、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对歌曲更深层的了解。
同时在聆听、模仿、比较、表现等各种方式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歌曲,理解音的强弱、高低等音乐要素,并对歌曲进行处理。
整个过程是在解决难点节奏后进行,因此,学生对歌曲很快就掌握,学的很轻松。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主动性强,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就是最后合唱部分有点仓卒,学生还未把握第二声部音准,强行让学生合作二声部,演唱效果就显得相当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