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资料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9.51 MB
- 文档页数:29
浙江大学图书馆数据库资源KI(中国知网)下载《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年限:1994年以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文年限:1999年以后)、《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数据和全文(全文年限:1999年以后)。
此外还可以检索引文、会议论文、报纸、专利、成果、标准等数据库的摘要信息。
CNKI世纪期刊现已对我校读者开通使用,该数据库基于对近5年来,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等文献引文数据的分析,遴选出4195种过刊引文数据较高的刊物,将其创刊以来的全文数据完整的进行回溯。
累计回溯文献量达550多万篇,大部分收录年限为1979年-1993年,刊物最早回溯时间到1887年。
2.万方数据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CDDB):收录了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论文的文摘信息。
的各种学术会议论文,每年涉及上千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是目前国内收集学科最全、数量最其收录范围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涉及自然科学各个学科领域。
专利数据库(zl):收录从1985年至今授理的全部专利数据信息,包含专利公开(公告)日、公开(公告)号、主分类号、分类号、申请(专利)号、申请日、优先权等数据项。
中外标准数据库(BZ):收录了中国国家标准、中国行业标准、中国建材标准、中国建设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欧洲标准、英国标准学会标准、法国标准协会标准、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标准、美国国家标准、美国行业标准等国内外各种标准的题录信息。
科技文献类数据库:有冶金自动化文献、机械工程文摘、中国建材文献、农业科学文献、光纤通信文献、管理科学文献、煤炭科技文献、铁路航测遥感、船舶文献数据库、有色金属文献、水利期刊文献、人口科学文献、金属材料文献、磨料磨具文献、粮油食品文献、麻醉科学文献、环境科技文献、地震文献数据、采矿文献数据、计算机文献、西文期刊馆藏、科技声像目录等按专题收录的数据库,收录相关专题中的期刊、会议、专利等文献信息。
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内学术期刊名录(2015年版)(公示稿)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科技活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参考国内核心期刊数据库和其它高校期刊分类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内学术期刊名录(2015年版)》。
一、一级期刊1. 综合类1 中国社会科学*2 科学通报3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6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Journal of ZhejiangUniversity ScienceB10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11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3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7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8学术月刊19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1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 社会科学战线 2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6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哲学类1 哲学研究*2 世界哲学3 中国哲学史4 自然辩证法研究5 自然辩证法通讯6 周易研究 3. 经济学类1 经济研究*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5 世界经济6 世界经济与政治7 中国工业经济8 国际经济评论9 中国经济史研究10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1南开管理评论 1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3 审计研究 14经济管理 15国际贸易问题 16 财贸经济 17财经研究 18会计研究 19 财政研究 20金融研究 21国际金融研究 22 保险研究4. 法学类1 法学研究*2 政治学研究*3 社会学研究*4 中国法学5 中外法学6 政法论坛7 中共党史研究 8 当代亚太 9 社会主义研究 10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1科学社会主义 12国际问题研究1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4青年研究 15人口研究16 中国人口科学 17民族研究 18马克思主义研究 19 求是 20教学与研究 21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3党建研究 24思想教育研究5. 教育学类1 教育研究*2 心理学报*3 体育科学*4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5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6 教育发展研究7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8 比较教育研究 9 中国高教研究10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11电化教育研究 12心理科学13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4中国体育科技6. 文学类1 中国语文*2 外语教学与研究*3 文学评论*4 外国文学评论*5 新闻与传播研究*6 世界汉语教学7 中国翻译 8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9 外语界10 现代外语 11当代语言学 12语言研究 13 古汉语研究 14文学遗产 15外国文学研究16 外国文学 17文艺理论研究 18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 国际新闻界 20编辑学报 21中国出版 22 中国音乐学 23文艺研究 24美术研究 25 当代电影7. 历史学类1 历史研究*2 中国史研究3 考古学报4 近代史研究5 考古6 世界历史7 史学理论研究 8 文史(中华书局) 9 文献8. 理学类1 统计研究2 中国科学 数学(中、英文版)3 数学学报4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5AppliedMathematics:AJournal of ChineseUniversities(SeriesB)6 数学年刊A辑7 数学物理学报 8 数学进展 9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10 Chinese Annals ofMethematics SeriesB11Acta MathematicaSinica EnglishSeries12应用数学学报13 物理学报 14声学学报 15中国激光16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7分析化学 18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 化学学报 20色谱 21中国科学 化学(中、英文版)22 无机化学学报 23有机化学 24Chinese ChemicalLetters25 高分子学报 26结构化学 27化学进展28 Chinese Journal ofChemical Physics29生物多样性 30遗传31 Journal of Geneticsand Genomics32水生生物学报 33Cell Research34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中、英文版)35生物物理学报 36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37 生理学报 3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39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40 Acta Biochimica etBiophysica Sinica41Journal of MolecularCell Biology42植物生态学报43 植物生理学报 44植物学报 45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46 植物病理学报 47植物保护学报 48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49 动物学研究 50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51Current Zoology 52 动物营养学报 53昆虫学报 54微生物学通报 55 微生物学报 56菌物学报 57病毒学报58 生态学报 59应用生态学报9. 工学类1 软件学报2 计算机学报3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4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5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中、英文版)6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7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8 Journal of ComputerScience andTechnology9 化工学报10 生物工程学报 11环境科学 12环境科学学报(中、英文版)13 自然资源学报 14中国环境科学 1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英文版)16 食品与发酵工业10. 农学类1 中国农业科学2 土壤学报 11. 医学类1 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2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3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4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5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6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7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8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9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0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1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2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3 中华病理学杂志 14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5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6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7解剖学报 18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19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1中华内科杂志 2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4中华消化杂志 25 中华血液学杂志 26中华肾脏病杂志 27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8 中华传染病杂志 29中华儿科杂志 30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31 中华神经科杂志 32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33中华精神科杂志34 NeuroscienceBulletin35中华皮肤科杂志 36中华放射学杂志37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38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39中华检验医学杂志40 中华护理杂志 41护理学杂志 42中华外科杂志43 中华麻醉学杂志 44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45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46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47中华骨科杂志 48中华创伤杂志 49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50中华烧伤杂志 51中华妇产科杂志52 中华眼科杂志 5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54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55 中华肿瘤杂志 56Chinese Journal ofCancer Research57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58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59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60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61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62营养学报 6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64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65中国食品学报 66中医杂志(中、英文版)67 中华中医药杂志 68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英文版)69中国针灸70 中国骨伤 71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72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论著)73 中华医史杂志 74Journal ofIntegrativeMedicine75药学学报76 中国药学杂志 77药物分析杂志 78Acta PharmacologicaSinica79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80中国药理学通报 81中草药(中、英文版)82 中国中药杂志 83中药材 84中成药85 Chinese Journal ofNatural Medicines86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87中国卫生统计12. 管理学类1 管理世界*2 中国图书馆学报*3 科学学研究4 科研管理5 管理科学学报6 中国行政管理7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8 管理工程学报 9 中国管理科学10 中国软科学 11大学图书馆学报 12情报学报13 档案学通讯 14图书情报工作注:带*为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新华文摘》(全文转载),SSCI、A&HCI收录的期刊视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
各图书馆数据库列表浙江图书馆(浙江网络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其中包括法律、经济、计算机等五十余大类,全文总量4亿余页,论文300万篇,并且每天仍在不断的增加与更新。
读者购买超星读书网读书卡后,即可随时在线阅读和下载。
读秀学术搜索:读秀知识库是拥有海量资源的文献搜索及获取服务平台。
读秀知识库以228万种中文图书资源为基础,将图书馆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各种文献整合于同一平台上,采用一站式统一检索,使读者获得最深入、最准确、最全面的文献信息,辅以读秀知识库中的原文传递和参考咨询服务,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容获取原始文献。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中国信息资源平台基础之上的,集数据库应用平台、信息资源电子商务平台与资源数字化加工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图书馆。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集成了图书、期刊、报纸、论文、CD等,从载体上囊括了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等各种载体的资源。
下设中华图书网、中华期刊网、中华报纸网、中华资讯网和中华CD网等子网。
资源内容分为书(篇)目、提要、全文三个层次。
提供全文、标题、主题词等十种数据库检索功能以及CN-MARC格式数据套录功能,提供印刷版书报刊、光盘数据库以及其他数据库的网上订购功能。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的优点是:基本上是99年以后的图书;采用全息技术制作的图书;占用空间小;四级目录导航;良好的解决版权问题;提供CN-MARC 数据套录;可以和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衔接。
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电子图书及其系统是由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创办的,由方正公司提供阅读软件(方正Apabi Reader),由出版社提供其拥有电子版权的图书系统。
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知名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提供的图书经由方正公司的数字化制作后上网服务,可通过方正Apabi Reader软件进行在线阅读和在线订购;同时方正Apabi电子图书也向各文献资源服务单位,如图书馆提供镜像服务,由图书馆购买其电子图书后,作为图书馆图书收藏的一部分,与印刷型图书一样,提供给其读者借阅。
浙江中医药大学文件浙中大发〔2015〕150号浙江中医药大学关于印发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学院、医院,各处、室,直属各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暂行办法》已经学校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12月10日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和《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教研〔2014〕6号),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落实好研究生参加助研、助教和助管以及学生辅导员工作(以下简称“三助一辅”),根据教育部有关政策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研究生参加“三助一辅”工作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和全面能力培养要求,并对学校的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或补充作用。
第三条学校成立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
领导小组由学校负责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组长,成员由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处、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计财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研究生工作部,负责日常管理。
第四条各培养单位和设岗部门要高度重视“三助一辅”工作,协调发挥“三助一辅”工作在能力培养、人力资源补充和助学助困渠道等方面的多重作用,按照“培养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的原则,保证“三助一辅”岗位提供能力与培养需求相适应,并建立完善的指导与培训体系。
第五条学校以实际工作需求为依据,坚持“按编(需)设岗,以岗定责,岗位管理,按劳付酬”的用人原则,实行“岗位定额津贴”制度,岗位定额津贴依据“三助一辅”岗位类型不同采取不同发放办法。
中文数据库1、E线图情:面向图情界、图情理论界、图情教学界、图情协会界以及图情企业界和个人提供集数据库服务、深度研究、专业咨询于一体的专业网站,囊括了数字图书馆领域中理论、技术、产品、市场、协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E线图情下设图情人物、理论技术、企业产品、行业协会、用户市场、会议中心、名录、风云人物、馆长论坛、研究报告、Chinalibs电子杂志、个人专栏、图情要闻、行业聚焦、Chinalibs动态等频道。
2、博看网:收录国内较为畅销的中文期刊2000多种,品种涵盖时政新闻、财经管理、文艺文学、时尚休闲、娱乐健康等方面,除了有原文原貌的多媒体版,还提供电子版、语音版、下载版等多种阅读方式。
3、北大法意网:以案例、法规、合同、论文为基本分析单元,从不同角度解析各种类型的法律信息,彻底实现了案例、规则、理论等信息体系的互动互联。
在法规检索方面,法意网开发出逐个法条的全文检索功能;在案例检索方面,法意网开发出案例的复合检索功能。
在合同检索方面,法意网开发出合同条款聚类检索功能。
北大法意网现已能够提供16个数据库检索服务:法院案例库、法律法规库、法学论著库、合同文本库、法律文书库、法律咨询、法学辞典、统计数据、金融法库、政报文告库、审判参考库、立法资料库、行政执法库、法务流程库、司法考试库、法律人库。
数据库每日更新,检索功能强大,用户查询界面友好,充分展示了北大法意网专业精致的服务水准。
4、超星学术视频:主要有国内外800位知名学者包括课程、专题、讲座和访谈等各种形式的视频,覆盖哲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门类。
读者可通过讲座名称、主讲人、字幕全文三个检索点进行检索。
字幕搜索可以实现视频的全文检索,精确进行知识点的定位。
5、方正精品图片资源库:国家重点文化项目“艺术博物馆数字库”于1998年3月启动,旨在让世界数千年历史中灿若繁星、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走出重门紧锁、防护森严的博物馆、宫殿、庙宇、密室,进入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家庭,每一张书桌前,全民共享华夏先祖为世界奉献的艺术盛宴。
摘要:基于对我国中医药院校特色图书馆(名人档案)现状分析,提出完善馆藏资源建设是中医药院校特色图书馆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本校中医药特色图书馆(名人档案)馆藏资源建设为例,提出具体的建设方法,并主张中医药院校特色图书馆(名人档案)馆藏资源建设,应本着结合其发展的宗旨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中医药文献资源的特色馆藏建设。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特色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国医药,传承了数千年,具有独特的传统理论及技术方法,对健康和疾病有独到的见解。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超过7.4万人使用参与了中医药,其广度和深度是很高的,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1]。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突出地方性与特色性的图书馆亦相伴而生。
特色图书馆馆藏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硬件设施,也是特色图书馆的代表,更是学校思想与知识的外在标识,就图书馆建设而言,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图书馆(名人档案)的特色馆藏,实现资源共享,对学生、校友及社会机构进行教育性服务,促进学校发展,一直是笔者关注的问题。
1中医药院校特色图书馆现状我国特色图书馆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成长期,1921年成立的通讯图书馆是特色图书馆源头,至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上海等地区特色图书馆才得以真正蓬勃发展和普及[2]。
近年来各省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非常重视对中医药古籍、珍善本和孤本的收集,在湖北省建立了李时珍中药图书馆,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的敬文图书馆居全国中医药类馆藏前列。
各级各类政府对中医药信息化建设高度的重视,在《中医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充实并完善中医药数字图书馆,充分发挥中医药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宣传和教育作用[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指出,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体现文化特色[4]。
在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支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打造国家中医药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国家资源临床示范中心和中医药技术技能示范基地[5]”,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特色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目录毕业实习打算一、目的与要求 (1)二、时刻安排 (1)三、场所要求 (1)四、毕业实习的组织 (1)五、实习考勤 (2)六、实习考核 (2)七、实习注意事项 (3)八、毕业论文 (3)(一)毕业论文质量要求 (3)(二)毕业论文内容要求 (3)(三)毕业论文格式及注意事项 (4)(四)毕业论文形式要求 (6)毕业实习大纲一、中药房实习大纲 (7)二、中药制剂实习大纲 (8)三、中药制剂分析实习大纲 (9)四、中药炮制实习大纲 (10)五、药库实习大纲 (10)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毕业实习打算为了增强中药专业毕业实习环节的组织和实施,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材培育,特制定中药专业毕业实习手册。
各实习单位应依照毕业实习手册要求,增强毕业实习环节的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实习打算,保证毕业实习顺利完成。
毕业实习包括毕业实践和毕业论文撰写。
一、目的要求毕业实践和毕业论文是培育中药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全面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后,能更好地效劳于工作职位的一个重要阶梯。
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深切工作实际,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毕业后从事医药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应把握经常使用中药的性状特点、配方、配伍等;把握中药炮制的大体操作技术和药典炮制品的质量规格;熟悉和把握各类经常使用中药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操作要点、质量要求等;能运用中医药理论论述炮制原理和炮制在临床医治中的作用;熟悉药库对各类中药的保管方式和仓库查验的必要工作程序;把握鉴定中药真伪好坏的大体技术;熟悉有关专题的设计、实施步骤。
在实习期间,学生必需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劳动纪律,明确实习目的,虚心学习、不耻下问,钻研课题,以更好地效劳社会。
二、时刻安排本专业安排毕业实习时刻共4个月。
毕业论文手册于4月中旬前交药学院(具体请留意药学院网站)。
三、场所要求实习单位原那么上要求在具有实践教学条件(包括指导人员资格及设备条件等)的中药相关工作职位,选择如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医院和具有必然指导能力的制药企业进行毕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