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x21-1黄芪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22
黄芪——补气要药作者:谭世杰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09年第11期黄芪一补气要药@谭世杰不少人热衷于通过节食来减肥。
保持正常体型、固然重要,但如过分限制食物的摄入,将导致体内元气(人体最基本之气)不足,进而出现气虚,这时可通过服用人参、黄芪等中药来补气疗虚本期要介绍的是号称“补气诸药之最”的黄芪育家胡适在讲课前总会喝几口“茶水”,然后就会精力充沛,不显疲意。
他用来泡水的材料并非普通茶叶,而是中药黄芪二黄芪在古代又称做“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清代名医黄宫绣则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黄芪是豆科植物内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山西、甘肃、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北方地区,故有“北芪”之称。
尤以沁州绵上(今山西省北部的浑源、繁峙、代县等地区)所产质量最佳,且柔软如绵,又称“绵黄芪”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等功效。
【七种功效】补气升阳黄芪善补脾胃之气,其中炙黄芪补气升阳的功效较强.用于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胃下垂等,常与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同用;用于治疗气短等,常与柴胡、升麻、桔梗配伍。
益卫固表黄芪有增强人体防御功能,抵御外界刺激等作用,并能控制汗腺分泌,可用于治疗自汗(即白天不运动而出汗)。
体虚易感冒者经常用黄芪煎水代茶饮,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自汗时,常与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等同用。
利水退肿脾气亏虚时易出现浮肿等症状。
黄芪(主要是生黄芪)既能补气以治其本,义能利水以治其标,有标本兼治的功效。
冈其有利尿、消退水肿、减少蛋白尿等功能,故对慢性肾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水肿时,常与白术、陈皮、茯苓等同用一保胃护肝黄芪具有明显的保护胃黏膜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并能够减轻病毒或化学毒素对肝脏的损伤。
改善心脏血流黄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及保护心肌等作用,并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功能,特别是对衰竭的心脏有明显的强心及保护作用。
补益良药-- 黄芪的药用价值与食用功效2010-12-27 作者:潇潇来源:中华素食网字体:默认16 18 20 推荐给好友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
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
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黄芪是中国传统重要的补益药之一,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
形态特征:1、内蒙古黄芪根呈圆柱形,上粗下细,少有分枝,长20至60厘米,直径1至3厘米。
表面淡黄棕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切长皮孔。
质硬而韧,断面纤维状,略带粉性。
气特异,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2、膜荚黄芪根与蒙古黄芪的根相似。
黄芪的药理成分: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自汗,久泻脱肛,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便血崩漏,或肢体麻木,疮疡、痈疽难溃,久溃不敛,创口不易愈合;慢性肾炎蛋白尿,内热消渴;(糖尿病)等。
补气补血效果甚佳。
黄芪的十大作用:1、增强免疫功能。
2、对干扰素的作用。
3、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4、促进机体代谢。
5、改善心功能。
6、降压作用。
7、保肝作用。
8、调节血糖。
9、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激素样作用。
黄芪的功效:近代研究黄芪及其成分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在祖国医学中并没有特指的病候名称,因其发病多在心脏,而心为气血聚集之地,故历代医家认为其病机为气机不畅或气虚,导致血行受阻,阻塞血管。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的成分主要含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血管内皮以及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功用,在治疗胸痹心痛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中,黄芪经常被组方应用。
能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脂浓度、改善血流状态及抑制血栓形成:1、保护血管A、黄芪促进NO生成,降低内皮素(ET)浓度NO由内皮细胞合成,能有效舒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
黄芪常喝百病消,加这一味,功效翻倍!辽宁综合广播2018-09-03 23:20:15黄芪有哪些功效呢?1、益气固表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排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被誉为“补气补脾诸药之最”,深得人们的喜爱。
与8种药材的巧妙搭配,不但可以治疗百病,还能做成药膳,下面一起来看看黄芪的神奇妙用。
1黄芪配丹参胸痹心悸: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会感觉胸闷、呼吸不畅,可以喝上几次黄芪丹参代茶饮,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个症状。
抑制增生:黄芪丹参一起使用,可以抑制纤维母细胞的过度增生。
抗击血栓:肥胖人群以及中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血栓,多喝黄芪丹参水,能清除血管壁垃圾,畅通血管,降低血栓的形成。
2黄芪配山药降低血糖:山药药性温和,也是滋补的药材,能健脾益气,很好地辅助降血糖,对糖尿病造成的脾肾衰弱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补气止血:气血是我们保持年轻以及滋养皮肤的根本,也是女性美容很重要的物质,能够使得我们的皮肤颜色红润。
溃疡愈合:不小心摔伤碰伤,可以用黄芪泡水喝,不仅能快速缓解疼痛,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3黄芪配金银花清热解毒: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还有解表祛湿的功能。
慢性肾病:黄芪与金银花在治疗各类肾脏疾病中,可以说是一对绝配药方。
皮肤瘙痒:常喝金银花黄芪水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
4黄芪配白术补充能量:如果感觉身体气虚无力,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劲,这是“气虚”的表现,连喝两天黄芪白术汤,你会发现整个人非常有活力。
抗氧化作用:白术黄芪水能减少皮肤油脂的分泌,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1、黄芪的作用改善心功能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强心作用更显着,表现为可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排出血量增多。
100%黄芪注射液可使离体心脏收缩加强、加快。
黄芪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还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延长有效不应期所致。
降压作用以黄芪煎剂、水浸剂、醇浸剂皮下或静脉注射于麻醉动物(犬、猫、兔),均可使血压下降,且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降压作用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的结果。
将黄芪注射液注入实验犬的冠脉、椎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脑血管、肠血管等内脏血管,可使血管阻力指数下降,但注入肾动脉,肾血管阻力指数反而增高,提示黄芪对肾血管的作用与对其他部位血管不同。
2、黄芪的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3、黄芪的形态特征黄芪,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黄芪怎么吃当归黄芪乌鸡汤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做法:当归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
调味服食。
吃法:喝汤、吃肉,每天早晚各一小碗。
秋冬季节可每日喝一至两次,春夏可每周两三次。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
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注重养生保健的朋友,对当归黄芪乌鸡汤肯定不会陌生。
当归的补血,黄芪的补气,再加上乌鸡的滋阴补肾之效,组合之后可谓绝佳!长期服用,可使女人气血调和,皮肤滑润白皙,富有光泽。
岷县顺兴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1. 目的建立黄芪原料、中间品、成品的质量标准。
2.范围本公司生产所用黄芪原料、中间品、成品的质量标准。
3.责任人质量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质控员、质监员4.内容:黄芪原料4.1 名称4.1.1中文名:黄芪4.1.2汉语拼音名:Huangqi4.1.3拉丁名:RADIX ASTRAGALI4.2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4.3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0.6-3.5cm。
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4.4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
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
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
纤维成束或散离,直径8-30μm。
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
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
石细胞少见,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较厚。
(2)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5g,内径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黄芪小中大三种用量,效果各有不同金刺猬03-13 00:00黄芪用量在15克以下者,补益效应偏小,其作用主要在于协助补气、助气行血、托里排毒和强身保健四个方面。
黄芪临床用量在18~30克时,补气效应才能显见,此剂量主要治疗因气虚显著而致的头晕、水肿等病症。
重用黄芪之量,大于30克,才可发挥升举下陷、固气摄脱和益气通脉之效。
1、剂量偏小,功于助行(1)气虚不甚,力在助补临床凡精神不振,稍有倦怠乏力,呼吸气短,脘腹虚胀,少食便稀,身体微肿的轻型肺气虚、脾气虚、脾肺气虚的患者,治当补脾益肺。
(2)血虚之证,补血行血黄芪虽主以补气为功,然而于血虚患者治疗中加入少量黄芪,可起到补血、助气行血之效。
气之与血关系密切。
“气行乃血流”“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难经本义》云:“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
”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
同时气推血行,只有气充,才能有力推动血行,使血达到濡养之目的,正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云:“运血者即是气。
”(3)辅佐正气,托里排毒治疗中后期乳痈(含浆细胞性乳腺炎)及其他痈肿疮疡者或其早期而正气虚者,均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方药中加用小剂量生黄芪,取其托里排毒、辅佐正气之意,其用量多不超过12克。
(4)泡水煮粥,强身健体黄芪不仅是名药,更是强身健体的上等补品。
“常喝黄芪汤,身体保健康”。
2、中等剂量,补气效著(1)低血压性头晕治验治疗低血压性头晕,常在补血补气药中均加入炙黄芪20~30克,其补力大为增强。
(2)气虚水肿治验临床治疗气虚水肿,多尊崇张景岳“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之说,认为水肿多为肺脾肾三脏气虚所致,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脾气虚失于运化水湿,肾气虚水无所主。
黄芪具补气而利水消肿之功,适应于气虚水肿之小便不利,其典型代表则是《金匮要略》中的防己黄芪汤。
黄芪总皂苷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王春怡;叶雪兰;李卫民;高英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12(23)1
【摘要】目的建立黄芪总皂苷提取物的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
对黄芪总皂苷提取物的干燥失重进行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
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干燥失重不得过5%,黄芪总皂苷以黄芪甲苷(C41H68O14)计,不得少于50%,黄芪甲苷含量不得少于2.8%。
结论该方法准确方便,能较全面地控制黄芪提取物总皂苷提取物的质量。
【总页数】3页(P94-96)
【关键词】黄芪总皂苷提取物;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
【作者】王春怡;叶雪兰;李卫民;高英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绞股蓝50%总皂苷提取物指纹图谱定性和人参皂苷Rb1定量分析的研究 [J], 卢金清;喻樊;田耀平;陈黎;肖波;詹晓莲;徐玉婷;万威
2.不同来源黄芪中黄芪总皂苷含量比较研究 [J], 刘凤波;侯俊玲;王文全;于福来;赵志刚;郜舒蕊;韩亚男
3.黄芪中黄芪总皂苷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J], 隋玉兰;李兆翌
4.黄芪茎叶总皂苷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J], GUO Li-li;WANG Xiao-min;QIN Nan;FANG Xue
5.UV法测定黄芪注射液浓缩液微乳中黄芪总皂苷含量的实验研究 [J], 唐金海;余东升;潘立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药食同源大全(归经详解)黄芪百科名片黄芪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
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黄芪(图1)基本信息植物学名1、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膜荚黄芪)[1]2、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蒙古黄芪)[2]拉丁科名:Leguminosae中文科名:豆科拉丁属名:Astragalus保护级别:3中药名:黄芪汉语拼音:huáng qí英文名:Milkvetch Root中药拉丁名:RADIX ASTRAGALI别名大全别名:棉芪,绵芪,绵黄芪,棉黄芪,黄蓍,黄耆,箭芪,箭黄芪,内蒙古黄芪,王孙,戴芪,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百药绵,土山爆张根,独根,二人抬,大有芪,蒙芪,元芪,红蓝芪,白皮芪,黑皮芪,膜荚黄芪,东北黄芪,内蒙黄芪,冲正芪,武川芪,炮台芪,浑源芪。
商品名:北黄芪:又名北芪,东北黄芪,卜奎芪,关卜奎芪、关芪、黑皮芪。
大部分为植物膜荚黄芪的根,小部分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
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质优。
因产地不同又分为宁古塔芪、红兰芪,黑石滩芪、正口芪等名称。
北口芪:又名口芪、正口芪、正芪、口黄芪。
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
属北黄芪。
旧时多经独石口进关集散,故得此名。
绵黄芪:又名绵芪、棉芪、西绵芪、原生芪、白皮芪、箭黄芪、箭芪。
黄芪能提高免疫力的科学解释免疫力是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侵袭的重要防御机制,而黄芪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中草药,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就黄芪如何提高免疫力进行科学解释。
一、黄芪的概述黄芪,学名为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花甘草的根。
黄芪在中医传统中被认为有益气补中、扶正固本的作用,常被用于调节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
二、黄芪的化学成分黄芪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三萜皂苷、氨基酸等。
其中,黄酮类和多糖是黄芪提高免疫力的主要活性成分。
1. 黄酮类物质:黄酮类物质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中包括黄芪苷、黄酮苷等。
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消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提高免疫力。
2. 多糖:黄芪中的多糖是黄芪提高免疫力的另一重要成分。
多糖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等作用,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三、黄芪对免疫力的影响黄芪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免疫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提高免疫细胞活性:黄芪中的多糖能刺激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的能力,加强病原体的清除。
同时,黄芪中的黄酮类物质也能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应对能力。
2. 调节免疫细胞功能: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包括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促进抗体产生等。
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黄芪能够增强机体的自身免疫力。
3. 减轻炎症反应:黄芪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损害机体健康。
黄芪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维持机体内部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四、黄芪的应用黄芪作为一种中草药,其应用范围很广泛。
除了提高免疫力外,黄芪还可用于以下情况:1. 调节体质虚弱:黄芪有益气补中的作用,可用于弥补体质虚弱、气虚血弱的人群。
2. 强身健体:黄芪被认为是一种滋补品,可用于增强体力和提高抗疲劳能力。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1、功效黄芪是一种味甘性温的中药材,能够归肺脾,有着非常明显的补气升阳功效。
适当服用黄芪不仅能够补气,主要是对于脾胃是有着非常好的补益功效的。
能够明显改良因为脾气虚而造成的疲倦无力、精神萎靡等现象。
同时还可用于治疗因为肺气过少而造成的咳嗽等症状。
而且因为黄芪对于脾肺功效是非常不错的。
因此还有着益卫固表、止汗收敛等功效,能够治疗盗汗自汗等症状,与麻黄根等药材同食的话,其效果更加明显。
2、作用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是有着降低血液浓稠度、降低血压、抗肿瘤等各种功效的。
现在大多都被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
而且黄芪还有着扩张血管、改良血液循环等各种作用。
对于肾炎患者来说,黄芪还能够消除患者的蛋白尿,为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而且因为黄芪有着利水消肿的作用,因此可能够降低肾脏病变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对于因为气虚造成的肢体水肿、眼睑浮肿等症状还有着改良作用,对人体健康帮助是非常大的。
3、禁忌黄芪虽然有着非常多的药效作用,而且也基本上不会出现毒副作用。
不过也是有着很多食用禁忌的,特别是感冒、急性肠胃炎等患者一定要慎重服用,最好是暂时停止服用。
而且阴虚阳盛的人群也不能服用,再加上因为黄芪是一种温补型的中药材,容易提高火气,所以有着热毒疮疡、表实邪盛的人群也要停止服用,否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大便秘结等不良现象,影响人体健康。
以上就是黄芪功效与作用的简单介绍了。
合理服用黄芪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其功效作用也非常多。
但是也一定要注意一些食用禁忌,切记不可盲目食用,避免适得其反。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