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书写习惯课题申报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3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结果•研究结论和展望•参考文献目录研究背景和意义许多小学生存在手部力量不足、协调能力差的问题,导致写字速度慢、字迹不工整、卷面不整洁等现象。
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对其日后学习、工作以及身心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对小学生书写姿势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握笔姿势不规范。
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探索书写习惯培养方法提高学生书写质量经验总结法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和提炼经验,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研究方法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书写习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调整培养方法,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变化和进步,及时总结经验并调整策略。
个案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他们在书写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为一般性结论提供支持。
文献综述国内研究国外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空白研究不足研究空白与不足研究思路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和案例总结相结合的方法,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汲取经验,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空白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框架本研究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不足;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书写习惯进行观察和测量,分析其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为案例总结,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中总结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成果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内容和结果调查问卷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书写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研究内容确定研究问题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其书写质量和自信心。
文献综述搜集与书写习惯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第一篇: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技能,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重视写字教学,无疑能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而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
但是,由于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老师忽略了写字教学,有的写字教学只重形式,而忽视了过程,对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培养不到位。
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也给人们的写字习惯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影响了众多的学生和家长,就连一些老师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作为中华民族之国粹的书法艺术,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它、作为老师更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所以《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正确、工整、认真地书写,既有利于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耐心细致、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逐步提高语文课堂写字教学的实效性打好基础。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想通过科研试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当前有不少教师不重视写字教学,认为写字教学费时费力,不是语文教学,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书写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作业书写不提高要求,学生作业书写随意,不规范整洁,对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也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
因此,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题界定: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书写习惯:是经过长期练习和书写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一种技能,是由语言、文字作为主要刺激物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来的一种巩固的动力定型。
编号: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研究类别 G 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研究课题名称小学生汉字书写行为养成研究课题负责人易正霞负责人所在单位省县第二小学填表日期 2010年7月7日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领导小组2010年3月修订申请者的承诺: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容。
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领导小组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领导小组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2010 年7 月 7日填表说明一、请按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领导小组的有关规定,用计算机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二、本表报送一式2份(含电子版),请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律打印,每份单独装订,报送5份。
三、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代替。
四、本表所附活页供隐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五、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本市(州、地)教育局(高校)或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六、本表必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七、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市路123号邮政编码:550001联系:(0851)6775332 6784690 。
电子信箱: gzjkskys163.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关键词按研究容设立。
不超过3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研究类别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A. 基础教育政策与制度研究B.量管理与教育教学评价研究 D.学校管理与学校发展研究 E.课程与教材研究 F.公民教育与德育研究 G.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研究 H.学生学习生活指导研究 I.学科问题与学生思维发展研究。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行动与探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课题背景英国科学家培根有句名言:“习惯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天性。
习惯在人的性格、情感、意识、思想中起着巨大作用。
好的习惯能让人受益一生。
坏的习惯有时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事实上,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不仅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意志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等都有帮助。
而学生的书写好也能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所以正确、工整、认真地书写,既有利于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耐心细致、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逐步提高语文课堂写字教学的实效性打好基础。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想通过科研实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书写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2、本课题的创新点第一,在培养内容上,除要完善一整套基本学生书写习惯培养系列,更要聘请专家引领创造性的对学生书写习习惯进行深入扎实的指导研究.。
第二,在培养方法上,在重视外部强化训练的同时更注重内部动因的激发,做到规范科学,突现个性。
第三,在学习书写习惯的评价方面,形成一套科学先进、操作简便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
第四,在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教学方面,形成一看、二写、三评、四改的课堂教学模式。
3、理论意义⑴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写字与美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修养也有密切的关系。
⑵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
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自主性、创造性、选择性。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通过写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练字的动机,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课题的提出1.时代的必然要求1962年郭沫若先生为《人民教育》的题词:“我们从低段开始加强写字指导,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了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若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
练习写字还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人可以写字,字可以显人,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练字本身。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说过:“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还要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人写字一向很讲究,有“字乃人之衣冠”的说法。
将字写好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中国人就应该写好中国字。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又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写字教学具有育人、启智、审美的功效。
在未来的社会中,高素质的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写一手工整美观的文字,这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
如果在小学时期为学生打下了厚实的书写基本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等于为他一生的顺利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根基,学生将受益终生。
目前,书法活动不仅在亚洲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中方兴未艾,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掀起热潮,作为龙的子孙更应该掌握书法,传承中国文化。
2011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书写有着明确的要求,最根本的要求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要保证学生每节课有5—10分钟的写字时间。
2.严峻的教学现状围绕识字写字教学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学生写字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1)写字姿势不正确。
歪头写字;前胸紧挨这桌子写字;双腿交叉写字;扭着身子写字;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写字;双脚悬空写字;左手放在桌子下写字;一条腿正放,一条腿斜放着写字;将板凳两条后腿悬起来写字;等等。
一、课题背景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道德修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书法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小学生对书法缺乏兴趣,书法技能提升缓慢。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书法素养,培养其书法兴趣和技能,本课题拟开展小学生书法兴趣培养与技能提升研究。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小学生书法素养:通过书法教育,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培养其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2. 增强小学生综合素质:书法练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学生书法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
4. 促进教育改革: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探索小学书法教育的有效方法,为我国书法教育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生书法兴趣培养策略:分析小学生书法兴趣缺乏的原因,探讨激发小学生书法兴趣的有效方法,如创设趣味课堂、举办书法比赛等。
2. 小学生书法技能提升策略:研究书法技能提升的方法,包括基本笔画训练、字帖临摹、创作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
3. 小学书法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书法教育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价学生的书法素养和技能水平。
4. 小学书法教育资源整合:探讨如何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法学习环境。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书法教育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书法兴趣和技能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数据。
3. 经验总结法:总结书法教育优秀教师的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4.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书法教育效果。
通过书法教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题报告1doc《通过书法教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通过书法教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二、问题的提出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离开了书法,甚至不能了解中国的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时代,人们逐渐以键盘代替写字,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从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的角度来看,学校是教育的主要的阵地,而书法是应该在学校中得到重视的。
20XX 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该加强,不应削弱;当前,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
可见,学校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书法教育的历史使命。
汉字是方块字,有别于西方的拉丁字母,字体当中处处体现线条的美,其实字体的结构就是线条的和谐结合。
隶书的稳重、魏碑的刚劲、行书的豁达、草书的奔放、楷书的端庄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书法的精髓和我们乡村小学生所必须培养的气质。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感目的“形美”,就是书写的文字之美,这种美既能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又能丰富和调剂我们的文化生活,在艺术享受中受到教育。
在小学生进行书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
河西堡第一小学是河西堡镇一所中心小学,地处于河西堡镇中心,学校有学生1300人,其中非河西堡户口的占了约20%。
学校周边的环境相对复杂,附近有较多的网吧、游戏机室,学生的家庭生活水平相对富裕,家长的总体素质较低,为了生意,缺乏对子女长期有效的教育,部分学生出现沉迷于打电子游戏、不完成作业、书写潦草,做事拖拉欠耐性、损坏公物等现象,未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且近两年这些现象有上升趋势,大大影响着学校校风的建设,严重阻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
小课题《如何提高学生书写规范能力》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过程和结题报告提高学生书写规范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书写是一项必备技能。
从小培养好孩子书写规范的惯,对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提高孩子的研究积极性,孩子每天书写规范的完成家庭作业,老师看到了,自然会对孩子进行表扬,在班上公开表扬,让大家以孩子为模样,鼓励大家写好字,孩子被表扬了,自信心也提高了,自然而然研究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家长们应该提醒孩子,字迹太潦草,当心被扣分。
一张考试卷中,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的试卷,对于阅卷的老师来讲是件非常舒服的事情。
因此,提高孩子的书写规范能力对其研究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各种语文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信心,培养学生能力,最终达到“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初步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1.性格方面的影响:书写惯的养成与孩子本身的性格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性格天性活泼开朗的孩子写字会放松,不太注重汉字的一笔一画,而性格乖巧的孩子字迹清秀,书写会规范很多。
2.正确的书写指导随年级上升而减少: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一二年级时,尽管年龄小,孩子会一笔一画地认真去写。
但到了三四年级,孩子明显写字不认真,写出来的字潦草如彼。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在教学中会强调孩子的书写惯,随着年级的增加,教学的内容越来越多,老师在强调孩子书写惯这方面的次数会减少,因此孩子就会放松自己,写字不按书写规范走,而是随性的写了。
3.兴趣方面的影响:学生对书写的兴趣会影响其书写规范能力。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愿意花时间去练书写,也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能力对其研究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正确的书写指导和了解性格对书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能力。
孩子对喜欢的事情会十分专注,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而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则会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小学生规范书写研究开题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我校向中心校申报了《小学生规范书写》这一微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
受课题组委托,我代表小学语文组作开题报告。
恭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建议。
一、课题研究的由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写字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可是在我们这所边远山区的农村小学写字教学还存在很大不足:如不会正确使用书写工具,错误的执笔、坐姿等习惯严重影响学生视力和身体发育;学生书写时不按字的笔画笔顺书写;教师对学生写字质量的要求只局限于是否正确、整齐,忽视了汉字形体美和基本的书写规律;写字教学在课程安排中只占了一节课,从来没有单独的检测,部分教师对规范书写的认识不足,教学中出现了写字与育人,识字,阅读,写作等语文习惯相脱离的现象。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的要求及目前学生写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树立新课程理念入手,本课题组开展本课题项目研究。
旨在提高规范书写汉字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课题界定本课题就是要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规范、端庄、整洁、美观,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格以及热爱学习、务实求美的良好素养。
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实现写字教学的基本目标,实现的途径是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所开展的各种与写字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包括写字课教学活动,语文课中的写字指导活动和其他学科作业指导活动。
研究对象: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三、选题缘由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日益普及和运用,人们对汉字的书写越来越不重视。
同样,多数学校和教师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对学生书写汉字缺乏严格的要求、指导和训练,学生在书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1、书写姿势不正确(主要包括坐姿、作业本摆放的位置及握笔的姿势不正确等问题);2、书写不规范(主要包括笔顺不正确、字迹不端正、用字不规范,常写错别字等现象);3、卷面不整洁(主要包括行款排列不整齐、涂抹现象较为严重等);4、书写不美观(主要表现为不注意字体的间架结构,字体的粗细大小安排不当、写出的汉字缺少神韵等)四、现实,理论依据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目前,在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