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东省毛概经典复习资料考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4.11 KB
- 文档页数:6
2014年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复习资料(5篇)第一篇:2014年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复习资料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λ1、人民民主专政λ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λ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λ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λ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1、人民民主专政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1)国体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掌握。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相同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
——邓小平(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看,对敌人的专政。
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第三、从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政体所谓政体,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总结革命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命中2014年政治试题34题;2014年命中34题(全部试题共37题);2013年命中33题;2012年命中32题;2011年命中34题;2010年命中35题;2009年命中33题。
详见下栏“真题答案——对比一览表”。
cb398重点笔记几十页考试重点内容,是综合政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共900多页内容,结合历年考试重点,结合考试大纲,由本网理论部、评卷老师和有关方面专家精心编辑而成。
cb398重点笔记是广东专插本考试备考复习重要资料。
是本网原创独家内部资料。
从2008年至2014年,我们始终如一向我们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cb398重点笔记。
7年的历史经验,使我们有信心向我们的全体2015年学员承诺:2015年,我们的cb398重点笔记(2015版)同样会命中2015年政治试题30题以上。
--------------------------------------------------------------------------------14版笔记与2014年政治试题对比一览表:一、单选1、月球探测器……(P7)2、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3、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P20)4、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P14)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P13)6、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P15)7、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P18)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P18)9、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P23)10、土地改革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P18)11、公有制的实现形式……(P31)12、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P21)13、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P31)1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P33)1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P34)16、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方针……(P34)17、提出“兼相爱”、“爱无差”思想……(P40)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P41)19、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P46)20、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P35)二、多选21、科学发展观……(P52)22、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23、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取得的成果……24、“两头小中间大”……(P16)25、改革开放……(P26、27)26、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P27)27、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经济主体……(P30)28、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P44)29、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P36)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41)三、辨析31、毛泽东思想……(P10)32、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P47-48)四、问答33、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P42)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P38-39)35、世界多极化的时代发展趋势……(P45)五、论述36、“四个尊重”……(P47)六、材料分析37、群众路线、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P27、50-51)--------------------------------------------------------------------------------13版笔记与2013年政治试题对比一览表:一、单选1、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P56)2、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主张……(P53)3、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P55)4、新一任法国总统……(P52)5、中共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依据……(P57)6、实事求是的基本涵义……(P9)7、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制度……(P12)8、“毕其功于一役”、“一次革命论”这种错误倾向的实质......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化”是指……(P15)10、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P20)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P23)1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P26)13、现阶段我国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是……(P27)14、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P28)1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P33)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P36)17、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主题……(P36)1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将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理……(P42)19、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的会议是......20、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和利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等规定……(P33)二、多选21、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期的国家有......22、启动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的国内外金融市场在......23、毛泽东概括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是……(P10)2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P12)2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道路……(P16)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36)27、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P41)28、毛泽东周恩来多次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P41)29、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P46)30、执政党所以容易脱离群众的原因……(P49)三、辨析3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9)32、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P44)四、简答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6)34、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58)35、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P33)五、论述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38)六、材料分析37、坚定不移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P44)--------------------------------------------------------------------------------12版笔记与2012年政治试题对比一览表:一、单选1、出席并宣布26届大运会开幕的中国领导人2、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3、2011年2月柏威夏寺附近有争议的地区两国军队爆发武装……4、日本宫城县北部地震强度是……5、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空中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P74)6、2011年9月17日上千示威者聚集美国纽约曼哈顿、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平。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资料大全〔共48页简答题、论述题、辨析题和材料题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古的优秀文化之中。
2.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1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1、新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毛概论述题第一篇: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毛概论述题复习范围:(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升华为“决定性”的作用,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过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
从“基础型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决定性”的意思是,由市场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决定采用什么方法生产,决定产品和服务的初次分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资源配置的力量只能是市场。
“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种定位不是矛盾和对立的,而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的与时俱进,是认识上的升华和飞跃。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是社会配置稀缺资源的一种手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共同成果。
历史和现实表明,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与其他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经济体制,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的最优途径。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很强的指导性。
第一,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
第二,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第四,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说政府可以对市场撒手不管了,而是对政府发挥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政府转变职能,发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作用,市场才能真正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长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答: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改革不是原有的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答:1.重大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2.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怎样理解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答: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18.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现象进行分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1.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19.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提出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二、提出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提出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20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血统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一章第一节三
第三节三
第四节二三
第二章第二节二
第三节一二
第三章第一节一
第四章第一节二四
第二节一二
第五章第一节二三
第六章第一节二
第二节一
第三节二三
各位好:复习范围发给你们,请在12周给学生复习。
考试题型: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辨析题(每题10分,共4题,40分。
不判断或判断错误均不得分);
材料题(每题20分,共1题,20分);
论述题(每题20分,共1题,20分)(其中联系实际占8分,复习时,请向学生强调论述题必须联系实际)。
总分100分。
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卷面成绩50分以下的同学,不能通过平时成绩加及格。
如果班级里面有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在改卷时适当宽松。
另如果有班级学生长期旷课,可把名单发送我邮箱,由学院统一发文,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收到请回复!
祝好!
赵琰。
广东财经大学试题纸2013-2014 学年第__2_学期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A卷)课程代码课程班号(本科)共页考生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毛泽东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 )A.遵义会议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提出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大 D.十七大3.胡锦涛在党的 ( ) 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行了深刻论述。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七大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四大4.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5.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把教条主义者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是()A.《为人民服务》B.《整顿党的作风》C.《反对本本主义》D.《改造我们的学习》6.毛泽东在哪篇著作中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A.《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B.《反对本本主义》C.《论联合政府》D.《〈共产党人〉发刊词》7.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的根本标志是()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前途不同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D.革命对象不同8.中国在共产党的建设问题上处于首位建设的是()A.党的思想建设B.党的组织建设C.党的作风建设D.党的制度建设9.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1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 )A. 资本主义社会B. 新民主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1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3.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A.实践标准B.人民利益标C.生产力标准D.“三个有利于”标准1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变革生产关系B.实现共同富裕C.发展生产力D.消灭剥削1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领导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三个有利于”标准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A、农业社会B、现代化工业社会C、工业化中期阶段D、工业化高级阶段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A、大城市B、中等城市C、小城镇D、农村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
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D、发展规模经济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A、按劳分配收入B、按资分配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D、按经营分配1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A )A。
2014新版毛概复习资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章期末复习题第1章1.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具体情况是什么?答: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2.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何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答:第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答:第二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1.邓小平理论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 科学发展观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具体内涵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内涵: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2.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论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6.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于何时?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是否包括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
1、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 B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2、“三通”是指( A )A.通商、通航、通邮B.通讯、通邮、通航C.通话、通邮、通航D.通商、通航、通讯3、党的建设处于首要地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4、在新民主义革命运动中处于中间地位的阶级和阶层有()A 、无产阶级B 、农民阶级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E 、地主阶级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6、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C )A.民族矛盾B.贸易保护主义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宗教纷争7、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A、古田会议上B、三湾改编时C、八七会议上D、遵义会议上8、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毛泽东个人的独创B、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C、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D、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E、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9、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概念的著作是(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10、一国两制的内涵是( C )A.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两种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C.坚持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部分地区是资本主义制度D.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大陆和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矛盾11、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毛泽东个人的独创B、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C、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D、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E、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12、在新民主义革命运动中处于中间地位的阶级和阶层有()A 、无产阶级B 、农民阶级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E 、地主阶级13、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ABCDE )A.“一中一台”B.“两个中国”C.“一国两府”D.“台湾独立”E.“外国插手”14、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毛泽东个人的独创B、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C、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D、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E、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15、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ABCDE )A.“一中一台”B.“两个中国”C.“一国两府”D.“台湾独立”E.“外国插手”1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 )A、群众路线B、思想路线C、工人路线D、农民路线17、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二者的关系是( A )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表现和适应国体B. 国体等同于政体C.政体决定国体,国体表现和适应政体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18、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的区别是( ACE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B.各民主党派也是执政党C.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D.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E.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担负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19、按劳分配的含义包括( ABCE )A.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B.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D.劳动者应该获得他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E.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20、党的建设处于首要地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21、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A、古田会议上B、三湾改编时C、八七会议上D、遵义会议上22、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ABCDE )A.“一中一台”B.“两个中国”C.“一国两府”D.“台湾独立”E.“外国插手”23、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以( B )为基础。
A.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自由平等的原则24、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的重大功勋,主要表现在()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B、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C、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E、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25、“三通”是指( A )A.通商、通航、通邮B.通讯、通邮、通航C.通话、通邮、通航D.通商、通航、通讯26、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C )A.民族矛盾B.贸易保护主义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宗教纷争27、“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 ABCD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C.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E. 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28、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王稼祥B、刘少奇C、朱德D、毛泽东29、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B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0、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毛泽东个人的独创B、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C、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D、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E、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32、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王稼祥B、刘少奇C、朱德D、毛泽东33、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B )A.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分工和劳动还是谋生手段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人们的思想觉悟34、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35、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 )A.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C.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D.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36、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实行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统购包销D、公私合营37、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 )A.“三个有利于”标准B.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C. 生产力标准D.社会是不是稳定,经济是不是发展38、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39、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 BE )A.多党制B.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合作C.一党制D.在现阶段暂时性的合作E.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D )A.高度自治,繁荣稳定B.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D.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4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42、国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 A )A.注重质的提高B.注重比例适当C.注重控制国民经济命脉D.注重资产效益4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44、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 )A.“三个有利于”标准B.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C. 生产力标准D.社会是不是稳定,经济是不是发展45、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46、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A.对外贸易B.对外技术交流C.利用国外资金D.承包国外工程和劳务合作E.国际旅游业47、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 )A.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C.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D.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4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联邦制B、民族自决C、民族自治D、民族区域自治49、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50、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对象不同B、革命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手段不同D、革命力量不同51、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A、古田会议上B、三湾改编时C、八七会议上D、遵义会议上5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A 、国营经济B 、合作社经济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E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3、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有()A 、无产阶级B、贫农C 、小资产阶级D、中等资产阶级E、开明绅士54、非公有制经济是( 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 社会主义性质经济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5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57、国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 A )A.注重质的提高B.注重比例适当C.注重控制国民经济命脉D.注重资产效益5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