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胎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27.37 KB
- 文档页数:26
80、90后如何看待单独二胎政策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国家逐渐放开了城镇人口的二胎生育政策。
新政策的放开对于那些初为人父母的80、90后的年轻人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将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更为年轻的90后又会对这个问题产生什么样的畅想与规划呢?本文将就目前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后,80、90后对这一政策产生具体想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80,、90后,单独二胎,政策,看法。
正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单独二胎政策的不断呼吁,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以准许夫妻双方再生育第二个孩子。
80后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虽然他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建设中的中坚力量,有的80后独生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80后独生子女中仍有一些存在问题。
即将为人父母的90后更是令人堪忧的一代。
那么,对于80 、90后这些独生子女而言,如果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后他们会产生什么想法呢?(二)我国的人口现状及计划生育制度对我国的影响2.1、生育率低仍在逐渐下降总和生育指标主要是指平均每一个妇女医生所生育的婴儿数量,国际上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的声誉水平。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阶段的总和生育率已经由1970年的5.8%下降到了目前的1.5-1.6%,已经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的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长的速度已经趋于平缓。
2.2、人口结构型问题逐渐突出人口结构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劳动年龄人口开始逐渐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数据显示,我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的人口已经从2011年开始达到了峰值——9.41亿,从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缺口将达到1.4亿人。
第二,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现实,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14.3%,通常在国际标准中将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或者是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中达到7%的国家或地区视为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标准。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冲击与趋势探讨齐美东;戴梦宇;郑焱焱【摘要】从“单独二孩”政策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政府针对中国人口现实情况不断做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政策调整,尽管有可能缓解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适龄劳动力短缺及“来富先老”等社会问题,但人口政策调整的长期效果却有待验证.为此,本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和Leslis模型等方法,对“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中国未来人口出生率的冲击和波动趋势作出预测,并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所带来的对生育率及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展开分析,对2016-2050年的出生率、人口总数及人口结构作出预测,最终发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促进人口结构相对优化,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和老龄化加剧的趋势.为防止落入人口超低生育率陷阱,适度抑制老龄化快速增长趋势,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对现行的生育政策进行完善,短期内,应积极出台配套措施,全面贯彻“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长期内,应逐步过渡到自主生育政策,形成人口自然生长的均衡发展长效机制.【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6(026)009【总页数】10页(P1-10)【关键词】“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出生率;波动;趋势【作者】齐美东;戴梦宇;郑焱焱【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3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下简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战略性改革。
具体来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深入规范实施可能有效缓解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适龄劳动力短缺及“未富先老”等社会问题,通过改善家庭人口及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赡养负担,进而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的研究一、问题重述自1978年以来,我国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
该政策实施30多年来,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调整生育政策成为目前讨论的焦点。
人口问题一直是国家的根本问题,影响着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使得人口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是国家全面发展的前提。
为充分解决计划生育以来产生的人口问题,今年以来许多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具体的政策。
政策出台前后各方面人士对开放“单独二孩”的效应有过大量的研究和评论。
二、问题分析对于开放二胎会对我国造成什么影响,我们通过逆向思维,假设如果二胎政策没有开放会出现什么状况,来与模拟二胎开放后的政策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1 通过建立动态差分方程模型预测老龄化的人口数、劳动人口数以及总人口数。
根据预测的数据画出老龄化程度的趋势图和人口红利的趋势图,最终通过分析老龄化程度、生育率高低、出生性别比例和人口红利变化2假设二胎政策开放,预测生育率、出生性别比、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和青壮年、少年及老年系数等数值并分析变化趋势,根据这几种变化趋势分析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程度,从而对二胎政策进行评估。
由于出生性别比受经济、社会、政策多种因素的影响,用有规律的定量分析并不能预测完全,所以我们用灰色GM(1,1)模型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对于生育率,根据2008-2010年各年龄阶段生育率数据绘制图图1:2008-2010年各年龄阶段生育率从图中可以看出生育模式符合偏正态分布,在概率分布中属于偏正态分布的有对数正态分布、韦伯分布、泊松分布等。
这里我们选择对数正态分布和韦伯分布进行数据拟合,比较二者的拟合精度,选择最优的模型预测生育率。
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A参赛队员:1. 王春慧2. 刘双3. 车珂指导老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数学建模组日期:2014 年 05 月 11 日评阅编号(由评阅老师评阅前进行编号):2014年“深圳杯”夏令营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基于灰色预测讨论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和结构成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继计划生育政策的颁布,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
但同时也造成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等问题。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197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4.79‰,总和生育率从5.81下降到1.18,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质量和人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见端倪,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个人账户空帐”,这引发了公众对我国养老事业的担忧,可能引发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危机”;“老来丧子”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人生悲剧,如今一胎化政策带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失独”问题也是屡屡触动了公众的神经;少数名人、富人跑到外地躲着生、花钱买着生的现象使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公平性受到普通百姓的质疑;少数计生委工作人员暴力执法、社会抚养费去向不明的报道也是常常刺激着公众的眼球;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临近,我国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源优势即将消失。
生育政策对人口增长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转变,各国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生育政策,以引导人口增长和控制人口规模。
生育政策对人口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政策的角度分析这种影响,并探讨一些生育政策的案例。
一、生育政策的作用生育政策是国家在人口控制和人口管理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旨在引导人们合理规划生育。
生育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人口数量生育政策通过调整生育率和出生率,控制人口数量,以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压力。
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实施,以达到控制人口规模的目的。
2. 调整人口结构生育政策可以引导人口结构的调整,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例如,一些国家面临老龄化问题严重,政府可以通过激励生育政策,鼓励年轻夫妇生育,以扩大劳动力市场和减轻养老负担。
3. 提高人口素质生育政策可以通过优生优育的措施,提高人口素质。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医疗保健、教育等优质服务,使人们更有意愿、有能力生育健康的下一代。
这将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二、生育政策的案例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种生育政策,以应对不同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需求。
以下是一些生育政策的经典案例。
1.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计划生育政策,旨在控制人口规模。
该政策通过限制城市居民生育二胎和农村居民生育三胎以上来控制出生人口数量。
尽管该政策在缓解人口压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老龄化加剧和性别失衡等。
2. 新加坡的鼓励生育政策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家,为了应对人口衰退和老龄化问题,实施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
政府提供了产假和托儿所补贴等福利措施,以激励年轻夫妇生育。
此外,政府通过提供住房优惠和教育支持等手段,减轻了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
三、生育政策的影响生育政策对人口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既能带来积极的效果,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
1. 增加劳动力供应通过鼓励生育和提高生育率,生育政策可以增加劳动力供应,推动经济发展。
关于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论文(2)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论文篇三:《关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探讨》【摘要】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这是继2013年“单独二孩”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中国从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转变之后,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口增长速度过快逐步转变为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以及性别比例失调。
分区域分步骤地放宽二胎政策,成为解决人口与经济发展以及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最有效的方案。
本文分析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社会依据及带来的益处,并提出了保障政策顺利实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单独二孩计划生育可持续发展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多重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抑制了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多次人口普查结果都显示我国人口增长已经进入低速期,随之而来的老龄化、用工荒、劳动力资源缺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201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但有关学者认为,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妇女生育意愿下降,单独二胎对人口规模影响不大,为防止人口负增长,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015年,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将全面放开二孩,每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育政策不断进行调整,以实现人口规模的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社会依据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低速,但随之而来的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力短缺、性别比例失调、家庭失独,人口素质等问题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一)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现象。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0%以上,则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郭擎宇(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湖北 宜昌 443000)[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已30余年,在国家各部门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但随着人口结构的逐渐变化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劳动力缺失和养老负重等问题变得不容忽视。
2015年10月,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实施全面二胎政策,这是我国面对人口新形势做出的又一重大生育政策调整。
文章通过人口结构与规模、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这三个视角来分析了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并分别就政策对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从而提出一些建议并希望能够为二胎政策的完善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二胎政策;人口结构;人口红利;失独问题[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38 101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1日上午初次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并于2016年起正式施行。
全会提出,为促进人口长远均衡发展,逐步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二胎政策。
在此之前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从高生育率国家转变到低生育率国家的队伍,从而导致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增长过快,而是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和失独现象严重等问题,二胎政策的出台正是对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解决措施。
同时政策也考虑到群众的生育意愿、人口规模及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
1 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1 1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3亿人,但这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大约占总人口的15%,并且每年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
虽然人口结构趋向于老龄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社会中也必然产生一部分老龄化人群,但是由计划生育政策引起的人口生育率严重降低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而且一般来说,其他国家多数是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成为发达国家后才进入老龄化时代的,而我国早在2000年以前,人均GDP还不足其他发达国家一半时就已“未富先老”,并且带来了社会抚养压力严重、劳动力缺失等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的研究摘要在计划生育的影响下,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持续下降,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
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我国劳动力的逐年下降,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生产的发展。
同时,随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大大延长了国民的寿命,使得我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呈现了日益严重的趋势。
为此,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开放单独二胎政策,以提高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以及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出生率以及人口结构的影响。
在参阅大量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构建了合适的预测人口的数学模型,对我国未来几年内人口总数及老龄人口数进行了预测。
通过得到的数据结果说明了,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确实能够提高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有效地缓解出生率下降的趋势,但相对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这种增长是非常微小的;未来几年内,我国老龄人口所占的比例仍会持续上升,但是在单独二胎政策的影响下,我国老龄人口所占比例的增长率将会基本保持不变,不会出现计划生育时期逐渐增大的现象。
关键词:单独二胎政策;人口预测模型;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一、问题重述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
该政策实施30多年来,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如小学招生人数(1995年以来)、高校报名人数(2009年以来)逐年下降,劳动人口绝对数量开始步入下降通道,人口抚养比的相变时刻即将到来,这些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一系列影响,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因此,我国决定开放单独二胎政策。
实施这项政策不仅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调整,同时也充分适应了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一项关键性举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单独二胎政策调查报告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标志着延宕多年的“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
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严格推行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30年来独生子女政策为遏制中国人口过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口总量愈来愈少伴生的一系列新问题,比如人口倒三角结构和老龄化、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社会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等,也促使计划生育成为今年热点话题。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单独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和看法,本调查组针对单独二胎政策在我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张,回收有效问卷60张,回收率100%。
一、政策简介及政策内容单独二孩,也叫做单独二胎。
单独二胎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
一般地讲,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中国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现行的计生条例,其中准许生育二胎的政策都包括六方面:如第一胎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父母可以再生育的;患不孕(育)症,符合规定收养一个子女后病愈怀孕的;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妻双方均为在全国一千万人口以下少数民族的;夫妻双方均为归国华侨的;因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抢险救灾、见义勇为致残丧失正常劳动能力的人员,烈士的独生子女。
此外,各地还有各自不同的规定,比如江西、河南、江苏等地规定,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在煤矿井下连续从事采矿作业5年以上,并仍在从事煤矿井下采矿作业,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可生育二胎;河北、山东等地规定从事海洋作业的沿海渔区的渔民,只有一个子女的可生育二胎;山东省还规定夫妻一方因非遗传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只生育一个女孩的也可再生育一个孩子。
在“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的农村地区,只生一胎的政策在很多地方被变通为“准二胎”或者如果第一胎是女孩,会被允许再生一个。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中国人口的影响全面放开二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人口结构和老龄化问题,据测算到2030年我国的65+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比2014年增加7%,仍需为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研究结论】1. 生育率的整体性下滑和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大趋势。
如果说生育率的整体性下滑从增量角度导致人口增速下降;那么全球性的老龄化趋势则从存量的角度导致了人口结构的失衡。
2. 我国总和生育率从1996年起开始低于1.6,至今已10年,根据日韩经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的提升作用有限。
3. 此次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影响到的目标育龄妇女人群在8000万人左右,政策实施第1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大致为500万。
此后逐年递减,短期人口增量可能会在未来5年逐渐释放,共计1500-2500万。
4. 此次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短期来看,加剧了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长期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低年龄段人口比重,但不会逆转我国的老龄化趋势。
到2030年我国的65+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比2014年增加7%。
我们仍需为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
一. 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是全球大趋势二战后,全球进入长时间的整体和平与经济繁荣,人口总数随之从30亿左右缓慢增长至超过70亿,但增速趋于下滑,从前半程(1970年前)的2%左右逐步下降至后半程(1970年后)的1%左右。
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成为全球大趋势。
1.经济发展会带来生育率下降(与人均GDP、教育负相关)联合国的数据表明,整体上而言,各国人均GDP、女性受教育水平都与总和生育率负相关(见图1、图2)。
即随着人均GDP以及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总和生育率会不断下降。
从1950-2015年中取四个不同时间段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及主要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中国、印度、越南、韩国下滑最为明显,2010-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不及最高峰时期的40%(见图3)。
“单独二胎”政策的调整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中国政府在2024年底宣布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使得符合条件的夫妇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
此举是基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结构问题的考虑,旨在缓解这些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
然而,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仍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分析。
首先,放开“单独二胎”政策预计将增加出生人口数量。
根据202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放开二孩政策后,中国的出生人口逐渐上升。
然而,此增长速度并没有达到政府预期的水平。
一方面,由于从198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相当大一部分家庭只愿意生一个孩子,对“单独二胎”政策不太感兴趣。
另一方面,经济压力和成本等因素限制了许多家庭再生育的决策。
因此,虽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会促使出生人口增长,但增长幅度可能不会过于显著。
其次,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将改变人口结构。
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儿童和劳动人口相对较少。
放开“单独二胎”政策有望提高儿童人口比例,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此外,放开“单独二胎”政策还可能引发家庭结构的变化,例如夫妻之间关于再生育的讨论,以及更多的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关系的互动。
这些因素将对社会的发展、家庭和教育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然而,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这将对医疗资源和服务需求产生压力。
随着更多家庭开始再生育,医院和医生将需要面对更多的分娩和儿科服务需求。
如何有效分配医疗资源、提供高质量的保健服务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再生育的压力可能会导致更多夫妻无法承担孩子的成本。
从孩子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考虑,再生育的经济负担将成为许多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后,再生育也可能对女性的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政府已经推出了一些支持政策以鼓励女性回归工作岗位,但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仍然是一个挑战。
在总体上,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对人口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将增加出生人口数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并改变人口结构。
新时期二胎政策对我国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4T06:05:19.40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0期作者:张宇[导读] 家庭中二胎的出生,除了完善家庭功能、增加家庭人口外,也使中国传统的“四世同堂”多代际同住家庭观慢慢融入了现代住宅设计当中。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392摘要:随着我国“二胎”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二胎”家庭逐渐在社会众多不同家庭构成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胎”家庭住户的人口数量、代际数量增多,与其现有的居住环境产生无法忽视的矛盾。
本文以“二胎”家庭居住生活模式的不同作为出发点,针对“二胎”家庭的居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二胎”家庭的住宅套型设计策略,分别为改变传统套型中“厅堂”中心的设计模式、从时间维度对空间进行可变性设计、空间多功能化、注重储物空间的设置、厨卫空间的功能细化。
关键词:套型设计;“二胎”家庭;居住空间生育与家庭的关系。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生育是家庭应承担的责任,也正是这个责任塑造了家庭,家庭功能以及家庭居住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家庭中二胎的出生,除了完善家庭功能、增加家庭人口外,也使中国传统的“四世同堂”多代际同住家庭观慢慢融入了现代住宅设计当中。
1“二胎”家庭居住行为系统分析系统是由各要素依据内在关系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一个系统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居住行为系统亦如此,它会受到居住行为的具体活动、居住行为特点、居住行为发生时间等内在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
研究居住行为系统需整体把握,明确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
家庭居住行为模式发生巨变的主要体现:第一,家庭成员数量增加。
二胎出生后,出于多方面原因,父母外出工作,许多家庭选择由祖父母或者保姆帮助照顾幼子,家庭常住人口数量由原先的2~3人增加为5~7人,家庭结构小型化的比率持续上升。
2023-2024学年仁爱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 东部面积比西部大B.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C. 西部人口比东部多D. 西部人口稠密东部人口稀疏【答案】B【解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 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 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 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故选B2.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喜欢吃()A. 竹筒饭B. 馒头C. 手把羊肉D. 烤鱼【答案】A【解析】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喜欢吃竹筒饭3.我国拥有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A. 内蒙古B. 新C. 藏D. 云【答案】B【解析】藏是西藏自治区的简称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云是云南省的简称内蒙古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题意4.(1)我国疆域辽阔下列有关我国疆域四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4.(2)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4.(3)与中国陆地不接壤隔海相望的国家是()4.(4)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A. 领土北至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B. 南至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C. 东至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D. 西至西藏自治区青藏高原【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正确的选项是()A. 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B. 我国的少数民族有56个C.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地区D. 那达幕大会是藏族的传统节日【答案】A【解析】A.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故符合题意B.我国的少数民族有5个故不符合题意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故不符合题意D.那达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故不符合题意6.(1)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年份大致是()6.(2)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一人口生育政策的转变主要目的是()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②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③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6.(3)“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主要有()①生育观念的转变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③抚养成本上升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A. 1995年B. 2003年C. 2010年D. 2025年【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年份大致为2003年故选B【解析】(2)2016年1月1日中央决定放开“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面二孩”与人口素质无关不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故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3)“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生人口增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因为目前消费水平高但是收入较低抚育子女的成本费用太高了此外与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和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也有很大关系故选B7.如图某少数民族服饰一天中的穿戴方式不一样主要是因为()A. 风俗习惯B. 气温日较差较大C. 气候严寒D. 接受更多阳光有利健康【答案】B【解析】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因此在一天中藏族同胞穿藏袍的方式是有变化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气温日较差大故选B8.四幅图与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对应正确的是()A. 甲﹣台湾省﹣台B. 乙﹣上海市﹣沪C. 丙﹣重庆市﹣黔D. 丁﹣云南省﹣赣【答案】B【解析】仔细观察四副福字可知甲图中有火锅的图案代表的重庆的特色重庆简称渝乙图中有上海东方明珠塔的图案上海简称沪丙图中有傣族的孔雀舞图案傣族分布在云南简称云或滇丁图中含有台湾岛的轮廓所以是台湾台湾简称台所以正确的搭配是B9.我国东部濒临的四个近海自北向南依次是()A. 南海黄海渤海东海B. 黄海南海渤海东海C. 东海南海黄海渤海D.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解析】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故本题选D故选D10.能看到体现当地(赤峰市)风俗习惯的活动是()A. 孔雀舞B. 锅庄舞C. 摔跤D. 泼水节【答案】C【解析】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9个地级市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摔跤是蒙古族的重要风俗习惯之一11.如图是在同一季节从我国黑龙江省和海南省拍摄所得图中景观差异形成原因是()A. 离海洋远近不同B. 地形差异大C. 东西跨经度大D. 南北跨纬度大【答案】D【解析】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12.(1)关于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12.(2)下面四幅图为我国四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属于苗族的是()12.(3)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少数民族要服从汉族领导B. 少数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的瑰宝C. 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域内行使自治权D. 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答案】A【解析】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故A符合题意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故B不符合题意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域内行使自治权故C不符合题意D、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 其他55个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 统称为少数民族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A【解析】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著名的节日有苗族的苗年、傣族有泼水节、藏族有雪顿节、回族有开斋节、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高山族有丰收节、汉族有传统的元宵节等【答案】A【解析】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13.(1)图中A点就是此次中菲发生对峙的黄岩岛由此可知黄岩岛位于我国的()13.(2)黄岩岛位于半球位于我国海南岛方向()13.(3)我国海域面积辽阔维护祖国利益不受侵犯是每位公民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维护祖国海洋权益不受非法侵犯()A. 东海B. 黄海C. 南海【答案】C【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黄岩岛属于海南省它所在的海域是南海.根据题意.故选 C.【答案】C【解析】解黄岩岛位于北纬15^\circ 13′48″至15^\circ 05′24″ 东经117^\circ 40′12″至117^\circ 52′00″ 属于北半球东半球.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答案】B【解析】解维护祖国利益不受侵犯是每位公民的责任.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维护祖国利益不受侵犯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做的.但由于我们的知识储备不够完善我们的能力不足因此不能参与国防安全巡逻但我们可以宣传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维护祖国利益的队伍中.故选 B.该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的是()A. 南宁B. 成都C. 贵阳D. 昆明【答案】D【解析】15.人民币是中国的名片.5元人民币上的人物肖像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这两个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分别是()A. 青海和广西B. 西藏和宁夏【解析】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其中藏族主要聚居区为西藏自治区回族主要聚居区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6.(1)阅读图可知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________上升.16.(2)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都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________.16.(3)我国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________ 提高________是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几十年人口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5 年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计划生有法》提倡________.【答案】呈直线【解析】阅读图可知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答案】人口基数大【解析】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答案】计划生育, 人口数量, 人口质量, 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解析】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但我国的人口国情之一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低等出于这样的基本国情我国没有全面放开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仍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7.(1)写出A、B处地理事物的名称海域 A________ 岛屿 B________17.(2)填出图中D、E处国家名称D是我国的陆上邻国________ E是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____.17.(3)图①所在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 简称是________.②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___ ③所在省的省会________.17.(4)写出图中④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 ________.17.(5)比较图中⑤、⑥两地的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 地.【答案】渤海, 台湾岛【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B、C三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海域 A渤海岛屿 B台湾岛【答案】俄罗斯, 韩国【解析】D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俄罗斯 E是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答案】黑龙江, 黑, 陕或秦, 昆明【解析】图中①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黑龙江.简称黑②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③是云南省省会是昆明.【解析】图中④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答案】⑤【解析】我国人口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此线以东地区地人口集中以西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气候干旱、经济欠发达人口较少图中⑤、⑥两地的人口密度相比⑤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18.(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____洲东部 ________洋西岸陆地领土面积约为________平方千米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18.(2)①是________(填省区全称)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18.(3)③是________海它全部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带海峡④是著名的________海峡其东、西两侧的省区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18.(4)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________(国家)【答案】亚, 太平, 960万【解析】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答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成都【解析】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面积最大②省区是四川省行政中心是成都【答案】南, 热, 台湾, 台湾省, 福建省【解析】③是南海它全部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海峡④是著名的台湾海峡其东、西两侧的省区分别是台湾省和福建省【答案】韩国【解析】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韩国。
二胎政策对社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4篇_开放二胎政策调查报告二胎政策是与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
二胎政策的实施不仅与养老问题息息相关,对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二胎政策是否适合在我国实施更是众说纷纭,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二胎政策对社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仅供参考。
二胎政策对社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篇一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之一,传统农村社会存在很严重的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和多子多福的观念。
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也逐步走向非农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农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广大农民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对此,我们这个团队结合我国的国情,以“二胎政策”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以我校所在地的南岸区村民为调查总体展开调查。
通过对南岸区部分村民的调查和结果分析,深入反映重庆农村普遍民众对开放“二胎政策”以减轻养老负担的看法。
一、现状分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由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现有人口共13.397亿,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达13.410亿人。
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基数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在加剧。
据《2011年至2015年老年事业发展纲要》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0.2%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整个亚洲老年人口的1/2。
而在2010年年底我国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20.38%。
据相关专家推测,在2020年将达到27.53%,2030年更将是37.55%,2040年将为45.00%。
所以我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
中国迅速上升的老年人口比例,对比为数不多的人均收入,难免会让我们想到未来养老难的问题。
三十年前,为控制我国过快增长的人口数量,国家开始实行以“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
在这一生育政策实施的同时,全国除河南省外,各省、市、自治区均规定了“双独夫妇”(即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第二胎的相关内容。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单独二胎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3)第2章问题的基本假设和符号说明 (4)第3章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6)模型一建立Logistic人口阻滞增长模型 (6)模型原理分析及建立的人口增长模型 (6)2010-2050年的中国各年份总人口的预测 (9)模型二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型 (11)模型原理分析 (11)模型求解 (12)模型三基于模型一的Leslie人口结构矩阵 (14)Leslie种群模型的介绍 (14)基于Leslie矩阵的人口结构 (15)模型的求解 (15)模型四基于模型二的Leslie人口结构矩阵 (18)第4章模型的优缺点评析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致谢 (24)摘要本文研究了单独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为此主要建立了四个模型.模型一是根据历年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2010年至2050年的各年份中国总人口和增长率进行预测.模型二在模型一基础上利用年死亡率稳定,出生率变为模型一的1a 倍这个关系(“a”指符合政策的有能力有意愿生二胎的人口的比重),用E xcel函数迭代得到2010-2050年的人口增长模型.模型三、四是根据模型一、二的结果,运用Leslie模型,分析得出二胎政策对未来人口的发展利大于弊.关键词:Logistic模型;Matlab软件;Leslie矩阵ABSTRACTFour models are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two-child policy impact on China's population one: according to the data,the paper carries on the forecast to the amount and growth rate of future population with the Logistic model. we can make Chinese population prediction from 2010 to 2050 .under the basic of model one,Model two is to find out the growth pattern after releasing two-child policy 2010-2050in the relationship that the annual mortality rate is stable and the birth rate is 1atimes of model one (‘a’refers to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 n that have the willingness to have a second child) with excel iteration. model three and four are the use of Leslie model,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model 1,2. Implement two-child polic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Key words: Logistic; Matlab software; Leslie matrix第1章问题的提出与分析问题的提出人口问题是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各种环境因素,合理的人口预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如果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1].我国于2013年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预测放开二胎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是当前我国宏观人口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问题的分析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各种环境因素,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至今,政策的压制对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在经过30多年的非自然增长的条件下,我国人口将会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式,包括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我们要先对当前人口的增长模式进行预测和分析,然后把二胎放行之后对我国人口的影响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政策执行之后人口可能的增长模式并对人口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3].因此,需要我们建立四个模型.模型一是在未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历年数据用Logistic模型对未来人口总量和增长率进行预测,模型二研究在放开二胎政策后我国人口未来的增长模式[4].模型三、四是根据模型一、二的结果,运用Leslie人口结构矩阵,建立动态数学模型,分别对人口总数及人口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二胎政策对未来人口的发展利大于弊的结论[5].第2章模型的基本假设和符号说明模型假设1.人口不会因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突发事故或战争等而受到大的影响;2.不考虑移民对人口总数的影响;3.人口增长只与人口基数、生育、死亡和老龄化有关;4.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的死亡率不发生大的波动,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分布也不随时间发生变化;5.单独二胎政策只影响出生率;6.假设本模型所使用的数据均真实有效,具有统计分析价值.符号说明] n第3章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模型一 建立Logistic 人口阻滞增长模型[6]模型原理分析及得到的人口增长模式[7]阻滞增长模型的原理:阻滞增长模型是考虑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阻滞作用,在对指数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改后得到的.阻滞作用体现在对人口增长率r 的影响上,使得r 随着人口数量()r x 的增加而下降.若将r 表示为x 的函数()x r ,则它应是减函数.于是有()dxr x x dt=, ()00x x =. 1() 对()r x 的一个最简单的假定是,设()r x 为x 的线性函数,即()r x r sx =- ()0,0r s >>. 2()设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为m x ,当m x x =时人口不再增长,即增长率()0m r x =,代入()2式得mx rs =,于是()2式为 ()1m x r x r x ⎛⎫=- ⎪⎝⎭, )(3将()3代入()1得()010m dx x rx dt x x x ⎧⎛⎫=-⎪ ⎪⎨⎝⎭⎪=⎩,.)(4 解方程()4可得:()011mrtm x x t x e x -=⎛⎫+- ⎪⎝⎭.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上查到我国从1980年到2010年(鉴于我国于198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1980年以前的人口数据可能造成模型误差的扩大,所以我们取1980年到2010年为研究区间)全国总人口的数据如表1.表1 年份全国总人口数(单位:千万)从1980-2010年,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逐渐得到完善及贯彻落实,这个时期的人口增长受到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控制,人口的增长方式与1980年以前不同(选定1980年为初始年份.此时,t 为0).因此我们进一步选择1980年作为初始年份2010年作为终时刻进行拟合.运用 Matlab 编程[8](程序见附录一和附录二)得到相关的参数148.96m x =,0.052r = 可得到中国各年份人口变化趋势的拟合曲线()0.052148.96148.96198.705tx t e-=⎛⎫+ ⎪⎝⎭,)(6()()0.0521980148.96148.96198.705T x T e--=⎛⎫+ ⎪⎝⎭. )(70510********人口(单位/千万)第t 年图1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第t 年份人口变化趋势的拟合曲线1980199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人口(单位/千万)年份图2 中国各年份人口变化趋势的拟合曲线图1、图2分别为()t x 和()T x 的散点图.由国家统计局得:2010年我国总人口()091.1342010=x (千万),预测值为(千万),误差为%;由国家统计局得:2011年我国总人口()735.1342011=x (千万),预测值为(千万),误差为%;由国家统计局得:2012 年我国总人口()062.1352012=x (千万),预测值为(千万),误差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国家虽然对人口增长进行了干预,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基本稳定的,在此期间没有其它大的干扰,人口增长的随机误差应服从正态分布,所以我们的结果应是比较可信的. 对2010-2050年的各年份中国总人口进行预测假设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保持不变,我们就可以根据拟合曲线对2010年至2050年的各年份中国总人口进行预测,运用Excel 表预测出逐年的总人口增长率表2所示.表2 2010-2050年人口总数及增长率表2数据表示在不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型.模型二: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型建模原理分析单独二胎政策指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人口出生率,而出生率的变化影响人口增长率,并且影响人口结构,同时对于死亡率影响十分微小,为了简化模型将此影响忽略不计.假设系数a 为愿意生育且有能力生育二胎的家庭占所有家庭的百分比,当前社会环境下第t 年的出生率为()1f t ,则放开二胎政策后第t 年的出生率为:()()()11f t a f t =+.表3 中国人口1978-2012年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3为我国人口在1978-2012年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13》[9]).由数据可知,死亡率随着年份的变动变化极其微小,为了简化模型假设在以后的预测中每年的死亡率()()201219800.0715d t d =-=.以二胎开放时间为2013年为基准,则020********t =-=根据北京晚报官方网站2013年“单独二胎”调研意愿调查数据,城市有意向者占受调查者的%,农村高达%.()按2012年城市人口占%,所以0.5257*0.42850.4743*0.57150.49a =+=.()()()()()()()1331*2012201233r t t r t a r t d d t ⎧<⎪=⎨++-≥⎪⎩,,,. )(8 模型求解运用Excel 函数利用上述数据对公式(8)进行迭代处理[10],得到如下数据,如表4.表4 模型一、二的总人口及增长率在表4中,从2013年开放二胎政策后,依靠两种模型之间增长率的换算关系(0.49a [11],新出生率提高为原来的倍),通过模型一迭代出模型二.用M atlab 画出它们的散点图如图4.201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134136138140142144146148150152年份人口总数(单位/千万)图4 模型一、二的散点图由图 3、4可知,在二胎政策下,到2020年我国的总人口约为亿,与模型一相比,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幅度为1%;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约为亿,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幅度为2%,到2040年我国总人口约为亿,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幅度为%;到2050年我国的总人口约为亿,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幅度为%.模型三:基于模型一的Leslie 人口结构矩阵Leslie 种群模型的介绍Leslie 模型属于一种以年龄和性别为基础的离散矩阵模型,能够克服Logistic 模型只能在总量上预测的缺陷,特别是其考虑年龄结构,所以其显得比Logistic 等其他群体的模型更具有优越性[12].我们将群体按年龄的大小等间隔的分成n 个组,讨论其在不同时间年龄的分布,对时间加以离散化,其间隔也必须与年龄组的间隔相同.设某生物种群的最大生存年龄为l (年),我们将其按年龄的大小区间[]l ,0分为n 等分,可得到n 个年龄间隔为n l的年龄组,即有1[,],1,2,,.i i l l i n n n-= 对于第i 个年龄组⎥⎦⎤⎢⎣⎡-l n i l n i ,1,设其存活率为i s ,生育率为i b ,一个年龄组的变化时间为1,则有当时间从1+t 到t 的过程中,显然有()()()()111111,2,,ni i i ii i z t b z t z t s z t i n =--⎧+=⎪⎨⎪+==⎩∑,.)(9 其中若计矩阵L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