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提炼概括能力专题训练
- 格式:pdf
- 大小:320.26 KB
- 文档页数:4
中考语文:概括能力训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概括能力,是整个中小学最为基础、核心的语言能力。
概括能力是指一个学生对身边事物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归纳、简要复述和总结能力。
贯穿整个语文学习的内容。
概括能力考核三个方面:
①、是否能用简洁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中所描述的人或事物的特征。
在平常考试中具体表现为,在叙事或写人文章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在说明文中要求概括出说明对象的性质、用途、功能、作用等;在写景作文中概括出景物的特点,在抒情文章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情感等。
②、是否能根据题目要求,简洁完整地对文章整体或局部内容进行概括性
复述,在平常考试中具体表现为要求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情节;概括出某段的段落大意;通过填空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概括出事件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等。
③、是否能够用准确而又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人物的行为情感,这一考核,基本是融合在以上两方面的,要求在使用概括性的语言时,虽然简洁,但必须做到能够在概括时能抓住重点和主干,用准确的语言,明确地概括出发生了什么事,讲了什么内容,事物有什么样的特点等。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概括能力训练复习题目第一篇:概括能力训练复习题目概括能力训练默爱如山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
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
”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
他说:“瞎胡唱,别唱了。
”我说:“你唱一个。
”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茶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
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
“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
“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
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
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
抄起粪又说:“走,看庙去。
”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
”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
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
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
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
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
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
涟涟地像是在颤动。
”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
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
”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
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
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
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
提炼与概括
1、宏观层面
(1)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要点,弄清全文的主要意思,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第二步,审读题目,锁定区间,并作进一步的细致阅读。
(3)第三步,细心探究,寻找标志,如文章的标题、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它们往往在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第四步,比较辨别,提炼要点。
另外,还要挖掘一些隐性信息。
(5)第五步,全面概括,简洁准确地表述。
2、微观层面
(1)摘句法。
(2)概括法。
(3)组合法
对于新闻类信息提炼题,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可从导语入手,提取关键词;如果材料没有导语,则需将各段的关键信息提取整合。
可以用“人(物)+事件+结果”的模式回答。
总之,要牢记口诀:“摘取导语再压缩,提炼要素要整合,独特信息必突出,恰当简称省字数。
如果是拟写新闻标题,答题时更要特别注意导语的作用。
一般消息的标题为“人物+事件”。
消息的标题要求高度概括,以醒目的形式直接揭示消息的内容。
概括专题训练一: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故事的情节结构。
3.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
二:怎样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内容?常见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种:1.“六要素”综合法。
2.句子摘录法。
3.段意合并法。
4.课题扩充法。
具体分析1.“六要素”综合法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答题时视具体情况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2. 句子摘录法。
结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内容:中心句。
3.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合并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分段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
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 课题扩充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通顺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全面。
三:概括内容遵循的原则1.“准确”,不以偏概全,概括要点时不能有遗漏;不能以罗列代替概括,把罗列到的小的具体材料当作要点概括。
2.“简洁”,答题的语言精练,切忌罗嗦。
(一)梨一样的苹果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
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
”“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现代文考点整理——概括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学会概括文章内容,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有助于迅速获取信息,又有助于整体把握文章。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概括提炼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提炼记叙的要素。
2.概括文章的情节。
3.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
4.提炼刻画人物的方法。
5.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
7.提炼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8.提炼或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
9.提炼论证的过程及论证的方法。
10.概括文、段的中心或内容的大意。
11.提炼段、句的写作模式并进行仿写。
12.通过划分文、段的结构,提炼文、段的思路。
13.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14.将材料进行归类。
15.提炼概括文、段的表达特点等。
在阅读中做概括提炼题时,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解题:1、标题诠释法,许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段的中心,应结合文段的内容对标题的含义进行阐释。
2、找中心句法,因为中心句有统领的作用,往往具有精炼概括的特点。
(摘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3、摘要法,文、段的意思总是多层次的,如果有主次之分,那就要找准主干去其枝叶,提取主要的省去次要的;如果是层层递进的,那就提取它最后归结的意思。
4、联合法,如果文章中段落、层次的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根据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它们联合起来,再简要概述。
(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5、词句整合法,文、段的主要意思,通常是通过重要的语句或关键的词语表达出来的。
我们善于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把握,发现主要的语句,把这些相关的词语或语句重新整合,就可概括出主要意思。
归纳段意,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
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提炼概括练习【考题选粹】1.(2012年无锡)用数据反映生活是现代常用的手段,对下面文段中相关数据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世纪周刊》2011年报道全国自来水合格率只有50%左右,而有关部门公布的2011年我国自来水检测合格率为 83%。
同时,有关部门又承认 2009年全国自来水检测合格率只有58%。
不过,直至现在,人们仍不知道17%不合格自来水的生产厂家及自来水的不合格程度。
A.新闻媒体关注民生,通过报道,对政府敲响警钟,提醒政府要不断改善自来水水质。
B.我国自来水水质虽然近年不断提高,城镇供水总体安全,但情况仍不容乐观。
C.我国自来水饮用很不安全,危及城乡居民健康。
D.让百姓放心饮用自来水,为百姓健康负责,自来水生产厂家任重而道远。
2(2012年无锡)近来,即将离开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在网上留言“晒遗憾”。
某校报特意摘取四则大学生留言编成“晒遗憾专栏”,请你认真阅读留言后,从为专栏拟写的标题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①网友说:“没有好好利用空余时间看书,整理行李的时候发现很多书都是新的,工作以后估计很难有大块的空闲时间看书了。
”②网友说:“上了大学就像从牢笼里放出来一样,不久就恋上了网络游戏,还因此补考过,唉!③网友说:“人生无法重来,与其以后付出十倍的艰辛和努力,不如现在多学一点。
”④网友说:“学弟学妹要记住,读书学习的黄金时间轻易滑过后,剩下的只有遗憾和追悔。
”A.利用年轻享受生活 B.遗憾何时能够弥补?C.学生时代恐难重现 D.珍惜青春留下精彩3.(2011年无锡)对右侧这幅漫画的内容、主题及讽刺效果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医院对一位只是破了点皮的病人进行了全身包扎,又输液,又配了很多药。
病人显得很无奈,很焦急。
B.个别医院虽有对病人进行过度治疗之嫌,但也体现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
C.过度治疗既浪费了宝贵的医药资源,又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D.画面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当前医疗行业的弊端,可谓幽默冷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