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语文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天鹅》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天鹅》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鹅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2. 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天鹅的优美姿态,提高写作能力。
3. 通过学习民间传说,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描绘天鹅的优美姿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了解天鹅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天鹅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天鹅,优雅、美丽、洁白等)2. 讲解课文(1)第一部分:介绍天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天鹅的特点。
b.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2)第二部分:描绘天鹅的优美姿态。
a. 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天鹅的优美姿态。
b.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c. 教师示范描绘,学生模仿。
(3)第三部分:民间传说。
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民间传说。
b.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c. 教师拓展讲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描绘一幅天鹅的图画,并配以简短的文字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鹅的特点洁白、优雅、美丽2. 天鹅的姿态曲颈、低头、浮游3. 民间传说神话般的故事,激发兴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幅你心中的天鹅,并配以简短的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天鹅是洁白无瑕的,它曲颈低头,悠然自得地在湖泊中浮游。
它的美丽与优雅,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天鹅公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实践描绘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了天鹅的特点和美丽。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教师还需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024年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精彩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天鹅》。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天鹅》的阅读与理解,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对天鹅的描绘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天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天鹅的描绘和赞美。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培养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天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对天鹅的印象,从而引入新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理解课文大意。
3.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天鹅的描绘和赞美。
a. 学习第一段,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
b. 学习第二段,观察天鹅的外形特征。
c. 学习第三段,体会作者对天鹅的赞美之情。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题目,指导学生如何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天鹅的短文。
答案示例:天鹅是一种美丽的水鸟,生活在湖泊、沼泽地带。
它们有着洁白的羽毛、修长的脖子和红红的嘴巴。
天鹅在水中游动时,优雅的姿态让人陶醉。
我喜欢天鹅,更喜欢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
2. 附加题目:收集关于天鹅的资料,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理解课文、表达观点方面是否存在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天鹅》教学设计《天鹅》是法国作家布封的散文,文章以优美典雅的语言以抒情的笔触描写了美丽自由尊贵的天鹅。
表达了作家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这篇散文笔法优美,作者借对天鹅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等美好理想的追求。
这也是这篇作品成为传世之作的奥秘。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五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读八个生字。
3.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天鹅的赞美。
积累、运用优美的词语。
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笔下天鹅的美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天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天鹅的美丽,产生对自然的亲近与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学习使用。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天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见过天鹅吗?你能说说在你的印象里,天鹅是什么样的?2.大家刚才说出了天鹅美丽、雪白、高贵、优美等特点,真是不错。
我相信,在我们学习了法国科学家布封的《天鹅》后,对天鹅的认识会更加丰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布封写的《天鹅》,请大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布封(1707-1788),法国生物学家、作家。
他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巨册的《自然史》。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鸟类史风爬虫类史民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理解。
4、出示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禽禽类家禽飞禽走兽赋天赋赋予赋税腹腹泻腹心腹背受敌翘翘首翘尾巴翘辫子俘俘获战俘俘虏囚囚犯死囚囚禁2.词语妍美船舵浩瀚池沼俘囚遨游湾汊灯芯凄黯模型翘起雍容自在胸脯船舳3.听读课文。
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讨论如何记忆理解。
2021-3-29 20XX年复习资料小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天鹅》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妍丽、皎洁、栖息、恫吓”等词语。
2、通过对优美语言的品读来体会天鹅的魅力。
3、提高爱护动物,保护人类的朋友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品味本文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幻灯片)骆宾王《咏鹅》的诗。
齐读。
这是骆宾王对鹅的赞美,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不是一般的鹅是天鹅。
(二)作者简介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生于勃艮第省的蒙巴尔城。
贵族家庭出生父亲曾为州议会法官。
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册的《自然史》。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
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做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三)字词积累妍丽(yán)皎洁(jiǎo)雍容(yōng )船舳(zhú)浩瀚(hàn )遨游(áo )栖息 ( qī ) 浑浊 ( hún ) 恫吓(dòng hè) 铿锵 (kēng qiāng ) 喑哑 (yīn) 嘹唳 (lì )凄黯 (àn ) 朝暾 ( tūn ) 杜撰 (zhuàn ) 慰藉 ( jiè )齐读两遍(四)整体感知大声地朗读课文:1、找出文中作者对天鹅评价的语句。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2、文中天鹅的美质与品德各有哪些?(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印证)美质:外形美丽、行动优雅、天生丽质品德:高尚、尊严、仁厚;善良;自由自在(五)研读赏析布封用他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群优美的天鹅,接下去我们就一起去品味一下作者优美的文笔吧。
《天鹅》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天鹅》。
(2)理解诗歌《天鹅》的主题和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词和词组,如“天鹅”、“洁白”、“优美”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天鹅》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天鹅》的生词和词组的学习。
3. 诗歌《天鹅》的主题和意境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天鹅》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天鹅》的生词和词组的学习。
(3)诗歌《天鹅》的主题和意境的探讨。
2. 教学难点:(1)诗歌《天鹅》的深层意境的理解。
(2)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4. 讨论法: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天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天鹅的特点,如洁白、优美等。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天鹅》。
(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词和词组:(1)教师讲解生词和词组的含义,如“天鹅”、“洁白”、“优美”等。
(2)学生通过朗读、造句等方式巩固生词和词组的学习。
4. 探讨诗歌主题和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学生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天鹅》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天鹅》。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如“天鹅的飞翔,就像一首美妙的歌,让人陶醉”。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体会课文描绘的天鹅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天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注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听写。
(2)分析课文句子,讲解难点,如“天鹅的飞翔,就像一首美妙的歌,让人陶醉”。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天鹅的形象。
5. 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6.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道填空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道阅读理解题,指导学生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天鹅生字词句子解析课文大意2. 爱护大自然,关爱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天鹅的作文。
2. 答案示例:天鹅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它们生活在湖泊、沼泽地带。
天鹅的飞翔,就像一首美妙的歌,让人陶醉。
它们优雅的姿态,洁白的羽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要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灵,让它们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难点句子的理解仍存在困难,今后需加强个别辅导。
3-1、《天鹅》教案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妍美船舵浩瀚池沼俘囚遨游灯芯草湾汊凄黯模型翘起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天鹅的美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怎样描写天鹅的?[设计意图]复习词语,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也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二、朗读课文,分清层次。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2.学生交流每段段意,教师出示每段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并画出你喜欢的语句。
2.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喜欢的语句。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3.找到作者描写天鹅外形特点的语句?说一说语言有什么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想象天鹅的美丽形象。
[设计意图]交流喜欢的语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
有信心学好语文。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通过朗读积累语言并且感受天鹅的美丽。
四、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文完成书上21页思考交流第2题,体会为什么说天鹅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模型。
2.图文对照,体会天鹅是航行术最美的模型。
说说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说你喜欢哪些语句?2.讨论:天鹅的自由的美德体现在哪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主要问题,交流感想,理解文章内容。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
六、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2.朗读课文,想象天鹅动人的歌声。
七、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同学们,你们觉得科学家布封把天鹅写得形象传神、逼真生动吗?他为什么会写这么好呢?(观察细致、词汇优美、抓住特点、层次分明)八、课后作业。
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仿照《天鹅》的写法写一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天鹅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板书设计:3-1、天鹅面目优雅形状妍美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自由的美德神奇的歌手[教学反思]3-1、《天鹅》教学反思第2课时本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先读课文,再谈感受和体会。
3-1、《天鹅》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词,积累并学会运用优美的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从外形与内在两方面描写动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天鹅的赞美。
积累、运用优美的词语。
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笔下天鹅的美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天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天鹅的美丽,产生对自然的亲近与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难点: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学习使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关于天鹅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天鹅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科学家布封写的一篇文章《天鹅》。
2.你见过天鹅吗?能说说在你的印象里,天鹅是什么样的?3.课件出示天鹅的各种图片。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天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天鹅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简介作者布封。
布封(1707-1788),法国生物学家、作家。
他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巨册的《自然史》。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鸟类史风爬虫类史民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简介作者,让学生知道作者是非常优秀的生物学家、作家,激发学生向作者学习的愿望。
三、初读课文,欣赏作者笔下的天鹅。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笔下的天鹅是怎样的?2.概括地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天鹅是怎样的?[设计意图]首先向文本学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了解课文大意。
四、学习生字、新词。
1.边读课文边找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
2.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会认的字:妍舵瀚沼俘遨芯汊黯(2)先认读生字。
(3)理解词义:妍美:美丽。
船舵:船只驾驶时用来掌握前进方向的装置,多为圆轮状位于船尾。
浩瀚:水势广大的样子。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天鹅》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天鹅》。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重点词汇、句型学习,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以及相关文学常识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生物多样性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细致观察、生动描绘表现出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以及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的提高,观察、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天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引导: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解析重点词汇、句型,讲解文化内涵。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只天鹅,描述在天空中翱翔的感觉。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分析其写作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鹅重点词汇句型文化内涵2. 阅读理解方法3. 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天鹅的特点。
b. 仿写课文中的一句话,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
c. 查找关于天鹅的资料,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存现状。
2. 答案:a. 天鹅是一种优雅、高贵的鸟类,具有美丽的羽毛和修长的脖颈。
b. 示例:熊猫是一种可爱、珍贵的动物,圆溜溜的黑眼圈让人忍不住想去拥抱它。
c. 学生可自行查找相关资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开展关于保护天鹅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天鹅》教案范文(精选11篇)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天鹅》范文篇1一、教学目标:1.练习概括各段大意,归纳天鹅的几个特性。
2.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反复品味,积累下来,学以致用。
3.学会五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读八个生字。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禽禽类家禽飞禽走兽赋天赋赋予赋税腹腹泻腹心腹背受敌翘翘首翘尾巴翘辫子俘俘获战俘俘虏囚囚犯死囚囚禁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天鹅》是法国作家布封的,本文以优美而典雅的语言,以抒情的笔触描写了美丽、尊贵和自由的天鹅,表达了作家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这篇散文笔法优美,作者借对天鹅的赞美,表现了对和平、自由等美好理想的追求。
这也是这篇作品成为传世之作的奥秘。
2.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
(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习描写方法。
3.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灵活使用。
4.教学突破点:引导学生认识天鹅典雅的美与自由独立的天性,从而体味动物的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喜爱之情。
教法设计:第一课时一、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1.读文章,要正确读准每个字音。
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
3.简介作者布封。
布封(1707-1788),法国生物学家、作家。
他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巨册的《自然史》。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鸟类史风爬虫类史民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理解。
二、练习朗读课文。
1.自己练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2.自己先练习,再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三、指导表达。
1.提出问题:看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试着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会理清作者的表达思路,并能所处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
《天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练习概括各段大意,归纳天鹅的几个特性。
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学会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读八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动优美的语言,反复品味,积累、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
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天鹅的图片、相关资料介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
1、读文章,要正确读准每个字音。
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
3、简介作者布封。
布封(1707-1788),法国生物学家、作家。
他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巨册的《自然史》。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鸟类史风爬虫类史民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理解。
二、练习朗读课文
1、自己练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2、自己先练习,再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三、指导表达
1、提出问题:看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试着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会理清作者的表达思路,并能所处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
)
2、自己先练习,再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四、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练写生字新词,掌握基础知识。
3、查找相关资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由题入手,导入新课。
1、读课题,它能使你想到些什么?
2、由课题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检查朗读情况。
三、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1、由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
先把握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读全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这是一篇介绍天鹅的科学小品,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天鹅在水中那优雅的姿态、娇美的形状、优美的歌声等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鸟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
)
3、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深入学习。
核心问题:读了文章,你认为哪一段对天鹅的描写给你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组织小组间讨论研究。
借助照片、风光片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天鹅的优雅与娇美,及它自由的美德和神奇的歌手。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组内同学一起研究解决。
如:
(1)为什么天鹅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最美的模型?
(2)为什么说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
(3)为什么把天鹅说成是一个神奇的歌手?
5、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
1、你认为文中哪些语言优美动人,请你有感情朗读这些语句。
2、自己练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查找相关资料。
2、课后有关天鹅的资料,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学习,搜集和整理。
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编写手抄报、打印相关资
料、给照片配上解说词等。
第三课时
一、复习所学的知识。
1、抽查课文背诵情况,同时记一次背诵成绩。
2、听写生字生词,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课后有关课文内容学习的习题。
1、倾听同学们的看法,提出适当的思考和补充意见。
2、学生汇报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
3、认真倾听学生的汇报,适当地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简练清晰。
4、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图片,可以变换形式,方法多样。
三、汇报自己查找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资料。
四、作业
继续整理相关资料,想一个最佳的保存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