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调查与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3.21 KB
- 文档页数:3
地方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作者:薛春艳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数据和事实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总结了中小学生及基础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指出了地方高校在开展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师范生信息素养;地方高校;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5-0084-04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它完全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而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更有效、更科学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素养成为人们适应学习、工作、生活的必要基础和重要能力。
信息素养从中小学抓起,已经形成共识,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则成为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基本素养,是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因此,教师的职前教育,即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就成为重中之重。
1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1.1 互联网使用情况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3月首次发布了《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2020年5月发布了《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两次报告以自然年为时间跨度,以纸质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共回收有效问卷34,661份,研究对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在校学生,重点调查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情况、网络接入环境、应用使用特点、网络素养教育、网络安全与防护等[1],报告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状态。
研究报告中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对其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
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调查与分析[摘要]信息素养是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笔者采用问卷及访谈对河北省三所高等院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调查启示一、研究背景信息化社会带动了整个高校外语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革新。
为了迎接信息化挑战,作为高校外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高校外语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外语教师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所提出的新要求,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化浪潮。
信息素养一般是指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指获取、分析、生成、使用和创造信息的综合素质。
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外语教师在基于信息化的外语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要求,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并且熟练地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能力。
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一般分为四个方面:第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第二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第三要有较好的信息能力,即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信息能力是教师信息素养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第四要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
信息素养是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解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情况,笔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设计,综合交叉使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工具,调查了解了河北省三所高校(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以信息素养的四个主要方面,即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为基本出发点。
在题型的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类型,通过当面发放并回收和电子问卷两种形式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背景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要大力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该方案第一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江苏省14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52所,高等职业学校90所,高职院校在年招生量和在校生量上都占高等教育人数的50%以上。
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新的增长点。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大范围爆发,我国各省高校按照教育部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总体要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在线教学。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防控期间,江苏省高校信息化教学覆盖99%的专业,95%的学生,85%的教师和90%的课程,信息化教育的普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颁布的《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2]指出,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方面的素质,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指信息能力。
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有助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研究设计为了解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本研究参照《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在孙小娅[4]、张松松[5]学者的问卷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以我校教师为调研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及访谈,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方面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展开调查,并结合访谈收集数据进行结果统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参与调查的高职教师,有81.2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在教龄上,32.81%的教师教龄小于5年,28.13%的教师教龄在5—10年之间,28.13%的教师教龄在11—20年之间,10.94%的教师教龄在20年以上;在职称分布上,68.75%的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其中26.56%约占调查人数的1/4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教授和副教授)。
教师素养评估问卷敬工作者: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提高教师的素养水平,我们诚邀您参与本次教师素养评估问卷调查。
您的参与将对我们组织的相关培训和发展计划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请您认真、客观地回答以下问题,每个问题都很重要。
您的个人信息将被完全保密,只用于统计和研究目的。
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基本信息1.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性别:(A) 男 (B) 女3. 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教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准备5. 在您的教学工作中,您是否认真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教具?- (A) 是- (B) 否6. 您是否定期更新您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A) 是- (B) 否7. 您是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 (A) 是- (B) 否教学能力8. 您的授课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明了?- (A) 是- (B) 否9. 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潜力?- (A) 是- (B) 否10. 您是否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技巧?- (A) 是- (B) 否教学态度11. 您在课堂上是否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和交流?- (A) 是- (B) 否12. 您是否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益?- (A) 是- (B) 否13. 您是否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示范行为?- (A) 是- (B) 否教育情怀14. 您是否关心学生的学业和成长?- (A) 是- (B) 否15. 您是否愿意为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 (A) 是- (B) 否16. 您是否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 (A) 是- (B) 否总结17. 您认为自己在教师素养方面的发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您认为教师素养评估问卷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调查,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至关重要。
第1篇尊敬的教师:您好!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教师的教学实践现状,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特设计此问卷。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回答。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 您的年龄是:()A. 25岁以下B. 26-35岁C. 36-45岁D. 46-55岁E. 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学科是:()A. 语文B. 数学C. 英语D. 物理E. 化学F. 生物G. 历史H. 地理I. 政治J. 其他4. 您所在的学校类型是:()A. 小学B. 初中C. 高中D. 中专E. 大专F. 本科G. 研究生院5. 您担任教学工作的年限是:()A. 1年以下B. 1-3年C. 4-6年D. 7-10年E. 10年以上二、教学理念与态度6. 您认为教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多选)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情感教育D. 价值观引导E. 其他7. 您是否认同以下教学理念?(单选)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教育目标为中心8. 您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多选)A. 专业知识扎实B. 教学技能熟练C. 亲和力强D. 良好的心理素质E. 其他9. 您是否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单选)A. 非常关注B. 关注C. 一般D. 不关注E. 完全不关注10.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较大?(多选)A. 家庭环境B. 学生自身努力C. 教师教学水平D. 学校环境E. 社会环境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1. 您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多选)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角色扮演法E. 互动式教学F. 其他12. 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学生的问题?(多选)A. 直接解答B. 引导学生思考C. 鼓励学生提问D. 课后解答E. 其他13. 您认为以下哪些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帮助?(多选)A. 创设情境B. 运用多媒体技术C. 设置悬念D. 课堂游戏E. 其他14. 您如何进行作业布置和批改?(多选)A. 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B. 注重作业的多样性C. 作业量适中D. 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E. 其他15. 您认为以下哪些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多选)A. 期末考试B. 课堂表现C. 作业完成情况D. 学生自评与互评E. 其他四、教学资源与条件16. 您认为以下哪些教学资源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多选)A. 教材B. 课件C. 实验设备D. 图书资料E. 其他17. 您所在学校的教学设施是否满足您的教学需求?(单选)A. 非常满足B. 满足C. 一般D. 不满足E. 完全不满足18.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多选)A. 教学时间B. 学生人数C. 教学环境D. 教学内容E. 其他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9. 您是否进行过教学反思?(单选)A. 经常B. 偶尔C. 很少D. 从不20. 您认为以下哪些方法对教学反思有帮助?(多选)A. 观看教学视频B. 参加教学研讨会C. 与同事交流D. 阅读教育教学书籍E. 其他21.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教学改进有帮助?(多选)A. 教育教学改革B. 教师培训C. 教师之间的交流D. 学生反馈E. 其他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此问卷,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数素养问卷调查引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师的数素养不仅涵盖了对数字化教学工具的熟练应用,更关乎对数字化教学思维和方法的掌握。
为了了解当前教师数素养的现状,本问卷调查旨在探究教师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认知程度、应用能力及需求。
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教师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素养水平,以及他们对于数字化教学的认知、应用和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为教育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教育实践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制定针对教师数素养提升的相应措施。
调查内容请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答案。
对于主观问题,请选择最贴合个人观点的选项。
1. 教师数素养的理解程度a)我了解教师数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完全了解•了解一些•不了解b)我认为教师数素养包括以下哪些方面?•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理论•创新思维•其他(请注明)_________2. 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情况a)我在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的频率是:•每节课都使用•经常使用•偶尔使用•很少使用•从不使用b)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数字化教学工具有哪些?•电子白板•在线课件•教育软件•视频资源•其他(请注明)_________c)在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时,我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技术操作困难•缺乏相关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工具不匹配•学生的接受程度较低•其他(请注明)_________3. 数字化教学思维和方法的应用a)我在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教学思维的频率是:•每节课都运用•经常运用•偶尔运用•很少运用•从不运用b)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数字化教学方法有哪些?•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项目制学习•反转课堂•其他(请注明)_________c)运用数字化教学思维和方法时,我遇到的主要挑战是:•不了解如何运用•学校缺乏支持和资源•教学评价体系不匹配•教师培训不足•其他(请注明)_________4. 对于提升教师数素养,我最需要的支持是:•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供相关教材和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学校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其他(请注明)_________总结感谢您参与本次教师数素养问卷调查。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贵州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路径与评价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6)2.1 数字素养 (7)2.2 应用型高校 (8)2.3 数字化转型 (9)2.4 教师数字素养 (11)三、贵州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分析 (13)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4)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5)四、贵州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路径 (16)4.1 培养目标设定 (17)4.2 培养内容体系构建 (18)4.3 培养途径与方法 (19)4.4 培养策略实施 (20)五、贵州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5.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24)5.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25)六、贵州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实证研究 (26)6.1 实证研究对象与方法 (27)6.2 实证过程与数据收集 (28)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29)七、提升贵州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策略建议 (31)7.1 加强数字技能培训 (32)7.2 完善激励机制 (34)7.3 强化科研合作与交流 (35)7.4 建立持续监测与反馈机制 (36)八、结论与展望 (37)8.1 研究结论 (38)8.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9)8.3 研究展望 (41)一、内容概括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贵州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近年来在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旨在分析贵州省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培养路径和评价体系,为贵州省乃至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进行概述,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