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泄露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4
一、预案背景液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等领域。
然而,液氯具有高度毒性和腐蚀性,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将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为有效应对液氯泄漏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有效地处置液氯泄漏事故,降低事故危害;2.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 保障事故现场环境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液氯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发生的泄漏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液氯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3. 设立应急专家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处置方案制定和技术指导;4. 设立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交通管制组、疏散组等专项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置工作。
五、事故报告及信息发布1. 发生液氯泄漏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2. 事故信息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3. 适时发布事故信息,确保公众知情权。
六、事故现场处置1. 现场处置组:(1)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2)对泄漏源进行隔离,切断泄漏管道,防止泄漏扩大;(3)对泄漏区域进行通风,降低氯气浓度;(4)对泄漏点进行堵漏,防止氯气继续泄漏。
2. 医疗救护组:(1)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2)对疑似中毒人员实施隔离观察,防止病情恶化;(3)根据需要,向上级卫生部门请求支援。
3. 环境监测组:(1)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氯气浓度变化情况;(2)根据监测结果,对受污染区域进行评估,提出处理建议。
4. 交通管制组:(1)对事故现场周边道路进行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2)对受污染区域周边道路进行管制,防止车辆进入。
5. 疏散组:(1)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疏散方案,组织受威胁人员有序疏散;(2)对疏散区域进行隔离,防止人员回流。
一、总则为加强液氯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液氯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事故分类及危害1. 事故分类(1)液氯泄露:指液氯容器、管道、设备等发生泄露,导致液氯气体外逸的事故。
(2)液氯泄漏:指液氯容器、管道、设备等发生泄露,导致液氯液体外溢的事故。
2. 危害(1)人员危害:液氯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过量可导致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部位的损伤,严重者可致死亡。
(2)环境危害:液氯泄漏会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3)财产危害:液氯泄漏可能导致周边设施损坏,造成财产损失。
四、应急组织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液氯泄露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指挥长:单位主要负责人(2)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人员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2)确定事故等级,启动应急响应;(3)下达应急指令,调度应急救援力量;(4)组织开展事故调查、评估和总结;(5)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应急救援小组成立液氯泄露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泄漏控制、消防灭火、设备抢修等;(2)人员疏散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安置受影响人员;(3)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救治、转运等;(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通信保障、现场警戒等。
五、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发生液氯泄露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
2.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应急指挥部将事故划分为四个响应级别:(1)一般事故:启动Ⅳ级响应;(2)较大事故:启动Ⅲ级响应;(3)重大事故:启动Ⅱ级响应;(4)特别重大事故:启动Ⅰ级响应。
一、前言液氯作为一种剧毒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如若发生泄漏,将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液氯泄漏事故,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液氯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企业、消防、医疗、环保等组成,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液氯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2)疏散救援组:负责人员疏散、现场救援、医疗救护等工作。
(3)警戒封锁组:负责现场警戒、封锁,防止事故扩大。
(4)环境监测组:负责对泄漏区域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污染范围可控。
(5)通讯保障组:负责现场通讯保障,确保信息畅通。
(6)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后勤供应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疏散(1)发现液氯泄漏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
(2)疏散救援组迅速开展人员疏散工作,将泄漏区域及周边人员疏散至上风处。
(3)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护,并送往医院治疗。
2. 警戒封锁(1)警戒封锁组对泄漏区域进行警戒封锁,限制人员进入。
(2)对泄漏区域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污染范围可控。
3. 泄漏源控制(1)现场指挥组与技术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泄漏源控制方案。
(2)根据泄漏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泄漏源控制,如关闭阀门、喷洒吸收剂等。
4. 环境监测(1)环境监测组对泄漏区域及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污染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措施。
5. 恢复生产(1)现场指挥组与技术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恢复生产方案。
(2)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生产。
四、后期处置1. 调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教训,制定整改措施。
2. 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清理,确保环境安全。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液氯泄漏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了预防和应对液氯泄漏中毒事故,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5. 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液氯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液氯泄漏中毒事故的预防和应对。
四、风险评估1. 液氯危险特性液氯为黄绿色油状液体,具有剧毒、强腐蚀性、易挥发等危险特性。
液氯与水、碱液、可燃气体等物质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有害气体和热量,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2. 泄漏途径液氯泄漏途径主要包括:设备管道泄漏、阀门泄漏、容器泄漏、包装泄漏等。
3. 泄漏后果液氯泄漏后,迅速挥发成气体,形成有毒气体云团。
在泄漏区域内,人员吸入氯气后,会出现咳嗽、流泪、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五、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液氯泄漏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由企业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应急办公室、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善后处理组等。
2. 职责分工(1)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的总指挥和决策,协调各组开展救援工作。
(2)应急办公室: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协调各组工作,组织事故调查和总结。
(3)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堵漏、疏散和现场清理等工作。
(4)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和医院的医疗救护工作。
(5)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环境安全信息。
(6)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财产损失赔偿等。
六、预防与预警1. 预防措施(1)加强液氯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定期对液氯储存容器、管道、阀门等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3)配备完善的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
液氯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一、事故背景液氯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水处理、消毒、制造化学品等领域。
然而,液氯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液氯事故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人员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2. 控制事故扩散: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散,降低事故造成的爆炸、火灾等风险。
3. 保护环境安全:减少事故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避免环境破坏。
4. 确保设备完整:保护设备设施的完整性,避免事故对生产设备造成严重损坏。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a. 指挥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b. 组织并协调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行动;c. 汇报事故情况和处置进展。
2. 应急救援组:a. 负责现场疏散和人员安全;b. 进行事故现场调查和温度、压力等监测;c. 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发展。
3. 专业技术组:a. 提供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b. 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方案;c. 对事故现场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4. 信息报告组:a. 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b. 协助指挥部发布应急通知和警示信息。
四、应急措施与步骤1. 发现事故及时报警:任何人员发现液氯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报警。
2. 快速疏散人员: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疏散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事故现场,并远离污染区域。
3. 防止扩散:应急救援组需与专业技术组紧密合作,迅速采取措施遏制事故扩散,防止火灾、爆炸等风险。
4. 封锁隔离:及时封锁与隔离泄漏源,防止泄漏液氯进一步扩散。
5. 抢救被困人员:如果有人员被困在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组要快速展开营救行动,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6. 消防救援:在事故现场启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并向消防部门报告,及时组织消防力量进行灭火救援。
7. 安全处置:专业技术组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处置方案,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减少风险。
一、预案背景液氯作为一种剧毒化学品,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都有极大的危害。
一旦发生液氯泄漏事故,将给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提高应对液氯泄漏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2. 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3. 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4. 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液氯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2. 设立现场指挥组、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交通管制组等应急工作组。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泄漏区域,确保人员安全;(2)对泄漏点进行封堵,防止液氯继续泄漏;(3)对泄漏区域进行警戒,设立隔离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4)对泄漏区域进行喷洒稀释剂,降低液氯浓度。
2. 医疗救护(1)立即启动医疗救护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医疗队伍进行现场救治;(2)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急救,确保生命体征稳定;(3)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环境监测(1)立即启动环境监测应急预案,对泄漏区域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2)对污染区域进行整治,降低环境污染;(3)对受污染的水源、土壤等进行检测和治理。
4. 物资保障(1)立即启动物资保障应急预案,调集应急物资;(2)确保应急物资充足,满足应急处置需求;(3)对应急物资进行储备和维护,确保应急物资随时可用。
5. 宣传报道(1)立即启动宣传报道应急预案,及时发布事故信息;(2)加强与媒体沟通,确保事故信息准确、及时、全面地传播;(3)做好舆情监控,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6. 交通管制(1)立即启动交通管制应急预案,对事故区域及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2)确保应急救援车辆畅通无阻;(3)对受影响区域内的交通进行疏导,确保交通安全。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液氯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3. 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液氯事故应急预案
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事故现场保护措施:
- 确保事故现场安全,封锁事故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 提醒附近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尽快撤离事故区域。
2. 急救措施: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伤者转移到安全位置。
- 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处理,如止血、包扎等,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现场扑救措施:
- 保持冷静,确保自身安全。
- 采取控制泄露源的措施,如关闭阀门、堵塞泄漏点等。
- 远离泄漏区域,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 利用防化服等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扑救,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液体氯。
4. 应急疏散措施:
-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制定疏散方案,指导人员有序疏散。
- 提供适当的疏散标志和路线指示牌。
- 指派专人负责指挥疏散,保持通讯畅通。
5. 事故报告与紧急通知:
-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
- 向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紧急通知事故情况和疏散措施。
6. 现场监测与环境保护:
- 进行事故现场气体、水质、土壤等环境监测,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 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扩散,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7. 事故事后处理:
- 彻底清理事故现场,恢复正常运营和生活秩序。
- 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责任追究,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请注意,液氯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由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液氯泄露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前言液氯是制氯、消毒和杀菌的常用物质。
然而,如果液氯泄露,就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中毒事故。
因此,制定一份液氯泄露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措施。
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点事故类型液氯泄露中毒事故是在液体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的。
主要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人为破坏等。
应急流程1.疏散人员在发现液氯泄露事故时,应首先立即安排人员疏散,迅速移开附近的人员和动物,防止事故扩大。
如果有喇叭、哨声等宣传工具,应立即启用。
注意,疏散行动应有计划、有条不紊,避免人员造成拥挤和混乱。
2.制止泄漏在疏散人员后,应自动或通过紧急报警关闭容器或管道,制止液氯泄漏,防止毒气进一步扩散。
3.确认危险级别应该根据泄漏的液氯质量和扩散面积等因素,对有关部门进行通报,以便确定泄漏的危险程度。
对于大型泄漏事故,应及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报告,获得专业技术支持。
4.防护措施应急处理人员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和呼吸器具,避免吸入液氯的有害物质。
同时,应加强空气采样,紧急禁止当地的火种和其他可能存在的可燃物。
5.事故处置根据危险级别,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如中和、冷却、吸收等。
在保护好现场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全力以赴尽快制止泄漏。
6.恢复生产事故处理后,应及时对于发生事故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从而使生产恢复正常。
应急制度液氯泄露中毒事故应急预案,需要做到完善、方便实施和切实可行。
1.完善应急预案液氯泄露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应该具体明确,针对不同危险级别,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不同应急响应措施。
2.方便实施应急处理人员应该具有相应的应急技能和经验,能够快速正确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实际上,应急预案的制定,还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演练,降低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事故风险。
3.切实可行应急预案的实施必须符合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其切实可行。
应急预案还需要随时更新,跟踪行业和技术的发展,以保证其有效性和时效性。
液氯泄漏事故处置预案范本一、事故概述1.1 事故发生地点:液氯存储设施区域1.2 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时1.3 事故原因:液氯存储装置损坏1.4 事故规模:液氯泄漏量为XXX吨1.5 事故性质:液氯泄漏二、事故应急响应2.1 拨打应急电话:立即拨打应急电话XXXXXX,向相关部门报告液氯泄漏事故。
2.2 撤离人员:立即通知附近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的安全。
2.3 封锁事故区域:在事故发生地点及周围设立警戒线,并配备专人负责对外封锁。
2.4 切断电源:断开液氯存储设施的电源,防止电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2.5 启动应急方案:按照液氯泄漏应急预案,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6 通知相关部门: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协同处置液氯泄漏事故。
三、事故风险评估3.1 事故后果评估:对液氯泄漏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进行评估分析。
3.2 风险识别:识别液氯泄漏事故可能引发的爆炸、气体扩散、火灾等次生灾害风险。
3.3 风险控制措施: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后果并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事故现场控制4.1 调集应急救援人员:调集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置。
4.2 确定泄漏点:通过检测和观察,确定液氯泄漏的具体位置。
4.3 设立临时隔离区:在泄漏点周围设立临时隔离区,限制泄漏物扩散范围。
4.4 制定泄漏物清除方案:根据液氯泄漏物的性质和扩散情况,制定泄漏物清除方案,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
4.5 部署安全防护措施:针对液氯泄漏的特点,采取控制风向、佩戴呼吸器、灭火器材等安全防护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五、泄漏物清除与处置5.1 初步清除:使用吸附材料对液氯进行初步吸附,减少泄漏物的扩散。
5.2 气象条件调查:了解气象条件,预测泄漏物的扩散范围和方向,并调整处置方案。
5.3 泄漏物收容:利用合适的容器将泄漏物收集起来,并封存妥善处理。
5.4 水帘喷淋:在液氯泄漏物周围设置水帘喷淋装置,控制泄漏物的扩散。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液氯泄漏事故,确保人员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液氯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事故风险分析2.1 液氯特性液氯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可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液氯在常温下易挥发,遇水产生盐酸,遇碱产生次氯酸盐。
2.2 液氯泄漏风险液氯泄漏事故可能发生在液氯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事故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3.1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液氯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协调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现场救护工作。
(3)环境监测组:负责现场环境监测,评估事故影响。
(4)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工作。
(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拨、供应工作。
(6)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4.1 初步处置(1)发现液氯泄漏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现场指挥组迅速组织人员采取切断气源、隔离泄漏区域、设置警戒线等措施。
(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4.2 现场处置(1)环境监测组对泄漏区域进行监测,评估事故影响。
(2)警戒疏散组对周边居民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现场指挥组组织人员采取稀释、吸附、吸收等措施,降低泄漏气体浓度。
4.3 后续处置(1)对泄漏区域进行彻底清理,消除隐患。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责任。
(3)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五、应急保障5.1 物资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2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应急队伍的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液氯泄露中毒事故应急预案1、指导思想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进行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污水处理厂加氯间岗位的工艺特点及存储、使用危险化学品-液氯(尾水消毒)的现状,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2.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2.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6《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2.7《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2.8,《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2.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编制说明该预案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时,该预案自然启动:3.1当发现加氯间液氯泄露检测浓度大于5mg/L,或漏氯自动吸收装置未能正常工作,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3.2液氯泄露部分无法进行现场简单封堵修复,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3.3该应急预案适用于化学事故专业处理单位及消防部门未能进入抢险现场之前时段内。
4、厂区概况厂区占地270亩,加氯间在厂的西北部,办公区和住宿区离加氯间355米,周围有工厂,需要制定应急疏散方案。
5、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5.1指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组织本单位“预案”的订制、制定。
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发生液氯泄露事故时,由指挥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组长:___才亮_(职务:副总经理)职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对外发布消息;副组长:_温玉房___(职务:厂长)职责: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成员:_张洪涛、黄红文、耿川林、陈淑玲___(主要管理人员)5.2下设实施组及人员分工:(1)抢险抢修组:设备部经理(组长)、维修班人员职责:·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泄露控制、泄漏物处理;·设备抢修作业;·恢复生产的检修作业。
(2)消防灭火组:生产部经理(组长)、运行班人员职责:·担负进入现场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任务。
(3)安全警戒组:保安队长(组长)、保安队员职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4)抢救疏散组:行管部经理(组长)、行管部人员职责:·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器材物资的抢救、疏散工作。
(5)医疗救护组:行政员(组长)、行政人员职责:·组织救护车辆及医护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6)物资供应组:库管员(组长)、汽车司机职责:·通知有关库房准备好沙袋、锨镐、泡沫、水泥等消防物资及劳动保护用品;·备好车辆,将所需屋子供应现场。
6、事故救援原则6.1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6.2抢救受害人员;6.3指导人员防护,组织人员撤离;6.4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
7、事故预防措施7.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而造成事故。
7.2严格执行工艺指标,严禁超压运行。
7.3各设备安全装置要灵活可靠,定期校验。
7.4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的检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管道、阀门要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7.5及时消除设备管道的振动,防止因振动、摩擦而造成事故。
7.6严禁带压紧固螺栓。
8、事故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8.1液氯泄露初期现场勘查及紧急预处理流程;(1)加氯间当班人员立即向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及夜间值班人员汇报,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指挥领导小组的联系。
(2)加氯间当班人员两人一组,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开启通风装置,并使用10%的氨水装在喷嘴壶中检查可能泄氯的部分。
如在储罐与相连接第一道法兰以外处,包括法兰垫片,阀门沙眼、管道等出现白色烟雾,表明此处漏氯,应立即关闭出氯总阀,针对漏气部位进行修理。
否则,根据编制说明3.2,预案自然启动。
(3)加氯间当班人员使用漏氯检测报警仪检测现场周边环境氯气浓度,当浓度超过5mg/L时,根据编制说明3.1,预案自然启动。
(4)加氯间当班人员应站在安全的位置(如上风口)密切注意漏氯自动洗手装置的运行情况,如发现装置无法正常工作,根据编制说明3.1,预案自然启动。
8.2预案启动事故处理流程:(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汇报现场情况,寻求专业部门及社会援助,并指派专人至厂门口设立明显标志,引导救援力量进入现场施救。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医疗救护组(2)建立警戒区域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一级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警戒隔离区规定标准见下表(ERG标准)化学品名称少量泄漏(小于200L)大量泄漏(大于200L)紧急隔离白天疏散夜间疏散紧急隔离白天疏散夜间疏散氯气30米300米1100米275米2700米6800米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安全警戒组(3)紧急疏散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一下几项:·需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抢救疏散组(4)现场急救在事故现场,液氯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现场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
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
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认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
另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二次受伤。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医疗救护组(5)泄漏处理液氯泄露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
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泄露处理包括液氯泄漏源控制及液氯泄露物处理两大部分。
泄漏源控制在指挥领导小组的指令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防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局部停车、减负荷运行等方法进行泄漏源控制。
容器发生泄漏后,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液氯的进一步泄露,对整个应急处理非常关键的。
堵漏方法,见下表。
部位形式方法罐体砂眼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孔洞使用各种木锲、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金属堵漏锥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水池如无法修复直接放到水池,用外面的消火栓进行溶解管道砂眼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属堵漏锥堵漏、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堵漏孔洞使用各种木锲、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阀门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法兰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b、泄漏物处置现场液氯泄漏物需及时进行覆盖。
稀释处理,是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可采用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
液氯泄漏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所使用的工具严禁沾有油污;·液氯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抢险抢修组、物资供应组(6)火灾控制尽量扑救初期火灾。
同时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必要时用毛毡、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藏,消灭余火。
现场扑救时应注意以下几项:·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
·待消防队到达后,液氯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配合扑救,不可盲目行动。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消防灭火组、物资供应组以上应急处理流畅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顺序进行,耳屎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同时进行。
9、事故后的清消、恢复和重新进入:待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由事故应急指挥小组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检定,确定是否能够结束紧急状态并正式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