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 格式:ppt
- 大小:505.50 KB
- 文档页数:18
周欣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眼压不高,我也是青光眼吗?CAN LOW INTRAOCULARPRESSURE RULE OUT GLAUCOMA?几年来医生都说我是青光眼。
一直没搞清楚,青光眼一般来说眼压应该偏高。
听说您是青光眼专家,我特意挂了您的号,来想问个明白。
”其实,临床上很多青光眼患者都是这样的,对于自己的病情有许多疑惑。
之所以他们有这些问题,是因为青光眼确实是十分复杂。
像开篇提到的陈阿姨的问题就更为复杂一些。
因为她可能得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那么,什么是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呢?青光眼这个病是目前全世界排在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所以,这个病是越早发现越好。
因为一旦发现,它只能朝着越来越不好的方向发展。
可作为医生或者患者都不想有一天会走向失明的结局,所以我们希望能早点控制疾病的发展。
传统意义的青光眼一般来说都是要眼压高的,临床医生也大部分是帮助患者用药物、激光或者手术的办法青光眼是目前世界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社会危害性极大。
青光眼是一组以进行性视神经损害、最终损伤视力的疾病的统称,主要与病理性的眼压升高有关。
但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患者,眼压反而不会偏高。
这类患者往往被临床医生和患者忽视,以致于发现就已经进入晚期,视神经萎缩到不可逆阶段。
所以,如何早期发现,早诊断这类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患者是我们临床青光眼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诊断后又如何做好患者的教育及治疗,更是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及医生要一同面临的问题。
这篇文章就是从平常门诊遇到的青光眼患者的问题开始,使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这类特殊类型青光眼。
近日,患者中有一位陈阿姨受青光眼困惑多年。
她来到门诊问我:“周主任,我眼压不高,可是 43周欣荣 | 眼压不高,我也是青光眼吗?控制好眼压。
可是,就有一小部分人,眼压一直不高的,所以这些人就是藏在我们正常人里的那些青光眼患者。
这样的患者一般很难被发现。
即使被发现,也很多都处于晚期了,出现了不可逆性的视神经萎缩。
青光眼眼压控制标准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由于眼内压力过高引起的。
如果不及时控制,青光眼会逐渐损伤视神经,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
因此,对于青光眼的治疗,眼压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青光眼眼压控制的标准。
一、眼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眼压是指眼内液体对眼球壁的压力。
正常情况下,眼内压力在10-21mmHg之间。
眼压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非接触式和接触式两种。
非接触式眼压计是通过空气吹出的气流来测量眼压,不需要接触眼球,适用于大多数人群。
接触式眼压计是通过接触眼球表面来测量眼压,精度更高,但需要使用麻醉药物。
二、青光眼眼压控制的标准青光眼眼压控制的标准是在眼压对于视神经损伤的影响和患者个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
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青光眼眼压控制的标准如下:1. 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目标眼压应控制在16mmHg以下。
2.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目标眼压应控制在12mmHg以下。
3. 对于青光眼伴随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的患者,目标眼压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4. 对于老年人和视野受损的患者,目标眼压应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
5. 对于青光眼手术后的患者,目标眼压应根据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进行调整。
三、青光眼眼压控制的方法青光眼眼压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青光眼眼压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似物、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包括药物种类、剂量和用药时间等。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无效或难以控制眼压时的选择。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激光治疗、过滤性手术、玻璃体切除术等。
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四、青光眼眼压控制的注意事项青光眼眼压控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复查眼压和视力,以及眼底检查等。
2.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3. 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眼部活动,以免影响眼压。
青光眼大问题,如何自测才有效青光眼作为眼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因为眼压病理性升高,造成一系列眼部的不适。
如果想要自己检测或者是测试有没有青光眼,只能从症状上判断。
如果眼睛出现了胀痛、酸胀,伴有鼻根部的酸胀,严重时会有同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还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到医院检测眼压来明确。
正常情况下,眼压值在8到21mmHg,超过这个正常值就需要进行详细的青光眼检查,确定自己有没有这些情况。
青光眼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它的发展很慢,不过如果一旦没有引起注意,就会造成视力的视野丢失,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势力就没有了。
当已经明显发现视力下降或者视野缺失时,就已经提示发展到了晚期,对于青光眼要掌握一定的自测方法,这样才能够及早的发现它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青光眼的基本情况,以及青光眼如何自测才有效吧!青光眼的自测应该如何做?首先明确青光眼的基本情况,是因为眼压升高而引起的一些视神经病变和视野缺失,所以可能会遇到眼压升高,眼压升高一般情况下很难自己测到,需要到医院借助专业的检查。
另外可以在此告诉大家一个相对简单的测眼压方法,主要是对眼压特别高的人非常有效,对于养鸭轻度升高可能没有明显影响。
正常的眼压就是摸眼球,它的硬度和鼻头差不多,如果眼压很高的话,就会摸到像额头一样硬邦邦的石头,这时的眼压就已经非常高了。
如果眼睛比较软的时候,再摸一下嘴唇,嘴唇的软硬度比眼球较低。
鼻头的眼压是最接近正常的眼压,额头就是非常高的,如果自己在测量时眼压鼻头的硬度还高,那么就肯定是得了眼压高,眼压高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另外一个就是测视野。
测视野的时候需要把眼睛捂上这时候能够看到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是相对广泛,但一旦发现这个正常的视野开始变小,比如遮挡住一个眼睛之后另外一侧东西看不到了那么就说明这个视野是逐渐缩小的,这时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视野看看自己有没有视野缺损的情况。
青光眼的主要症状和发病原因是什么?青光眼是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因为最早见到青光眼患者是由于眼压非常高,导致角膜水肿眼泛青光,所以青光眼的名称就由此得来。
青光眼诊断标准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给
患者的视力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准确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眼压测量。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眼压在10-21mmHg之间,超过此范围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
眼压测量需要专业的设备和
技术,一般由眼科医生进行。
2.视神经头检查。
视神经头是青光眼的重要检查部位之一。
通过眼底检查或者
OCT扫描等方式,可以观察到视神经头的形态和颜色,进而判断是
否存在青光眼的可能。
3.视野检查。
青光眼患者常常出现视野缺损的情况,因此视野检查是诊断青
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计算机辅助的静态视野检查或者Goldmann型视野仪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视野情况,从而进行诊断。
4.角膜厚度测量。
角膜厚度是影响眼压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进
行眼压测量时,需要对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5.眼前房角检查。
眼前房角检查是通过专业的设备观察前房角的情况,包括前房
深度、房角宽度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青光眼的可能。
总结,以上是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及相关检查项目,希望能够帮
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青光眼的诊断方法,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
同时,也希望大家平时多加注意,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祝大家健康!。
青光眼诊断标准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种常见的眼病,是由于眼内压力升高引起的眼睛结构的损伤,继而导致视网膜部位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减少或变性而逐渐失明的疾病。
青光眼特征表现
为视力减退,夜视能力减退,眼压升高,眼底血管变异和眼底视神经节外膜改变等。
1、眼压筛查
想要诊断青光眼,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眼压检测,一般情况下,眼压只测量一次就可以,如果眼压高于正常标准,或者相差较大,可能需要多次测量,以确定是否是青光眼的症状。
青光眼的正常眼压是指眼压低于21mmHg的情况,如果眼压超过这个值,则可以认为有青
光眼的危险。
2、眼底检查
在进行青光眼诊断时,要进行眼底检查,确定有没有眼底变化,如乳头水肿、凹陷性、中央缺损等,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3、视野检查
在进行青光眼的诊断前,要进行视野检查,一般通过百分比值进行检查,如果视野检
查出现双眼视力不同时,或者中心视力出现下降,而且两眼之间有明显差异,或者视野出
现死区,则可以认为有青光眼症状。
眼超声检查,也是诊断青光眼时要做的一个检查,可以诊断出眼腔内是否有液体出入
倾向,对眼外形也可以提供有效的信息,还可以准确检查眼压情况及眼底变化情况等,从
而可以更准确的诊断青光眼症。
5、其他检查
除了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和眼超声检查外,还要进行CT或MRI检查,以
记录视神经背后的组织结构,如脑室大小、厚度等,以此来对青光眼的病理进行诊断。
总之,青光眼的诊断需要多种检查,如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和眼超声检查,CT或MRI检查,只有彻底的检查,才能准确地诊断出青光眼,规范治疗。
青光眼的确诊标准一、什么是青光眼呀?青光眼可不是个小问题呢,它是一种很复杂的眼病。
简单来说,就是眼睛里的压力不正常了,这压力一不正常,就会对眼睛里那些特别重要的结构,像视神经啥的造成损害。
那怎么知道是不是得了青光眼呢?这就有一些确诊标准啦。
二、眼压是个重要指标1. 正常眼压一般在10 - 21mmHg之间。
要是眼压经常高于这个范围,那可就得小心喽。
不过呢,也不是眼压高就一定是青光眼,有些人眼压虽然高,但眼睛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这种叫高眼压症。
而有些青光眼患者呢,眼压可能在正常范围内,这就很狡猾啦。
所以眼压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不能光靠眼压就确定是不是青光眼。
2. 测量眼压的方法也有好几种呢。
有一种叫眼压计测量,就像一个小仪器轻轻接触眼球表面,就能测出眼压啦。
还有一种叫喷气式眼压计,对着眼睛喷一下气就能测出来,这种感觉有点怪怪的,就像小风吹了一下眼睛。
三、视神经的变化也很关键1. 视神经就像眼睛的电缆一样,负责把眼睛看到的信息传给大脑。
如果得了青光眼,视神经会受到损害。
一般会观察视神经乳头的形态。
正常的视神经乳头是圆润饱满的,要是得了青光眼,它可能会变得凹陷,就像小坑洼一样。
2. 医生还会检查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
现在有一些很高级的仪器,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能很清楚地看到视神经纤维层有多厚。
如果视神经纤维层变薄了,那也可能是青光眼在捣乱。
四、视野缺损也是个信号1. 视野就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范围。
青光眼会让视野慢慢变小。
早期的时候可能只是周边的一点点视野看不到了,就像有小虫子在偷偷啃咬我们的视野边缘一样。
慢慢地,视野缺损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2. 视野检查是怎么进行的呢?有一种视野检查是坐在一个像小屋子一样的仪器前面,眼睛盯着前面的一个点,然后仪器会在周围不同的地方闪烁小亮点,只要看到小亮点就按一下按钮。
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检测出视野有没有缺损啦。
五、家族史和其他因素1. 如果家族里有人得过青光眼,那自己得青光眼的几率就会比别人高一些。
青光眼的诊断标准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是一种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因此及早诊断对于预防青光眼的进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青光眼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人们更早地发现并治疗青光眼。
一、眼压测量。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眼压范围是10-21mmHg,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有青光眼的患者眼压都会升高,因此眼压测量并不是唯一的诊断标准。
二、视神经检查。
通过眼底检查和OCT检查可以观察到视神经头的变化,包括视神经头萎缩、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等。
这些变化是青光眼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视野检查。
青光眼患者的视野缺损是其主要症状之一。
通过视野检查可以观察到青光眼患者的视野缺损情况,包括视野缺损的范围和程度。
视野检查结果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角膜厚度测量。
角膜厚度与眼压密切相关,因此角膜厚度的测量可以作为青光眼的辅助诊断指标。
一些研究表明,角膜厚度较薄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青光眼,因此角膜厚度测量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青光眼。
五、家族史和病史。
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患者的家族史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患者的病史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依据,包括患者是否有其他慢性眼病史、是否有长期使用类固醇等。
综上所述,青光眼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眼压测量、视神经检查、视野检查、角膜厚度测量以及家族史和病史。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诊断青光眼,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因此,对于怀疑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青光眼。
青光眼(绿风内障)【病因】正常眼压及影响眼压的因素: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所施加的压力称为眼内压(简称眼压)。
维持正常视功能的眼压称正常眼压。
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生成率,房水排出率及眼内容物的体积处于动态平衡,这是保持正常眼压的重要因素。
如果这三者的动态平衡失调,将出现病理性眼压。
我国人正常眼压值绝大多数是在1.33~2.79kpa(10~20m mHg)之间,超过3.19kpa(24mmHg)者为病理现象,介于2.79-3.192kpa (21-24mmHg)为可疑病理眼压。
但是有4.55%的正常人眼压超过3.192kpa(平均值±3个标准差)而没有青光眼状态,换言之,这些人的眼压虽然超过一般正常人的高限,视神经却未遭受损害。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值作为划分病理性眼压的标准。
将眼压分正常、可疑病理及病理三个范围比较合适。
病理性眼压的范围:如果房水通道的任何部位受阻,将导致眼压升高。
正常人在一天24小时内眼压有以轻微的波动,一般傍晚最低,夜间休息后眼压逐渐上升,至清晨醒前最高,起床活动后又慢慢下降,眼压波动范围不超过0.665kpa(5mmHg),双眼眼压也基本相等,或差别不大。
如24小时眼压差超过1.064kpa(8mmHg),最高眼压超过2.793kpa (21mmHg)或双眼眼压差大于0.665kpa(5mmHg)时,应视为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
高眼压、视盘微循环障碍是引起青光眼性视盘凹陷症、视野损害的主要原因。
高眼压虽然是青光眼损害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的。
在临床上,有些病人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的正常高限,但经长期观察,并不出现视盘和视野损害,称为高眼压症。
也有少数病人的眼压在正常范围或临界值,而视盘和视野损害已十分明显,这种类型的青光眼。
称为低眼压性青光眼(low-tension glaucoma)或低临界压青光眼(low-critical glaucoma)。
【症状】疾病种类一、先天性青光眼: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
青光眼眼压控制标准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它会导致眼内压力升高,从而损害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
如今,青光眼已成为全球公认的致盲病之一。
因此,控制青光眼眼压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青光眼眼压控制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青光眼眼压的概念眼压是指眼内液体对眼球壁的压力。
正常情况下,眼压在10-21mmHg之间,但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眼压会持续升高,可能达到30mmHg以上。
这种压力会导致视神经的损伤,最终导致视力丧失。
二、青光眼眼压控制的重要性青光眼患者需要控制眼压,以防止视神经损伤。
眼压越高,视神经受损的风险就越高。
因此,控制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青光眼眼压控制的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青光眼眼压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药物、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都能有效地降低眼压。
2.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也是控制青光眼眼压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激光治疗包括激光小切口术、激光三角网膜成形术等。
这些治疗方法能够减少眼内液体的产生,从而降低眼压。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一种控制青光眼眼压的最后手段。
常见的手术包括青光眼过滤手术、玻璃体胶注射术等。
这些手术能够通过切除或改变眼内组织的方式降低眼压。
四、青光眼眼压控制标准青光眼眼压控制标准是指在治疗青光眼时需要达到的眼压目标。
眼压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病史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情况,眼压目标可以设定在10-21mmHg之间。
五、青光眼眼压控制的注意事项在控制青光眼眼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眼压青光眼患者需要定期检查眼压,以确保眼压在正常范围内。
2. 遵医嘱用药青光眼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
3. 注意眼部卫生青光眼患者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感染。
4. 注意生活习惯青光眼患者需要注意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饮酒过量等。
六、总结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控制眼压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治疗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应该吃什么药。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降低眼压:1)青光眼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阻止病变进展以保护视功能,治疗手段从理论上包括眼压降低和视神经保护两条途径。
目前,“视神经保护”还处于概念阶段,某些药物尽管声称具有“视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尚无随机对照临床资料的证实,所以在临床上,降低眼压依然是迄今青光眼治疗的基本目标。
而所谓“目标眼压”(靶眼压、耐受眼压、个体眼压)正是将降低眼压与保护视神经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通过治疗获得一个稳定的眼压范围的上界水平,在此上限水平以下的眼压范围内,视神经损害的进展能够最大程度地延缓甚至停止。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对此也不例外。
2)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相对于HPG,需要的目标眼压更低,因此降压难度更大,但大多数作者主张给予治疗,借助药物、激光或手术以进一步降低眼压。
眼压降低幅度应达到其基线水平的至少30%,对于严重的晚期患者,应争取降低的眼压靠近10mmHg甚至更低。
治疗措施的选择以及降压幅度的要求取决于目标眼压。
目标眼压因不同患者而不同,即使同一患者,也因不同病程而不同。
但实际上,目前还没有准确预测和具体测量的可行方法。
确定目标眼压一般应考虑下列几个因素:视神经损害的程度、眼压高度、损害进展的速率、其他危险因素(近视眼、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低血压、偏头痛、周围血管性疾病如雷诺病、缺血性血管疾病等)、患者预期寿命(或预期视力年数)。
目标眼压也不是一经确定即一成不变的,其是否足够和有效应通过视神经损害的现状与以前(包括基线)资料的随访比较做定期评估。
3)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不予治疗的自然病程对不同患者是不同的,有些病情进展不可阻止,而另外有些却为相对良性的过程。
如果某一患者视神经损害程度较轻、眼压曲线中峰值位于正常范围平均值以下而且波动幅度较小、没有相关的危险因素、尤其随访中视神经损害进展速率较慢、患者年龄较大,同时考虑到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耐受性、费用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能影响等问题,可暂予观察而不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