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 格式:pdf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25
第六章基础地基与基础概述1 地基与基础及其与荷载的关系基础是位于建筑物的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直接与土层相接触,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连同自重传给地基。
地基是指支承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土层(或岩层)。
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到达一定深度后就可以忽略不计。
直接承受荷载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用N表示。
地基在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垂直压力称为地基的承载力(或地耐力),用R表示。
由于地基的承载力一般小于建筑物地上部分的强度,所以基础底面需要宽出上部结构(底面宽为B),基础底面积用A表示。
当三者的关系式:R≥N/A成立时,说明建筑物传给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地基就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2 地基的分类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经过人工加固的地基叫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的加固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桩基等多种方法。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1 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指从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室外地坪分为自然地坪和设计地坪。
而设计地坪指按设计要求工程竣工后室外场地整平的地坪。
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一般情况下,基础埋置深度≤5m时为浅基础,基础埋置深度>5m时为深基础。
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不应小于500mm。
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 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基础形式及荷载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 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4 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基础的分类和构造基础所用的材料一般有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钢筋混凝土等,其中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等制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称为无筋扩展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6.3.1 无筋扩展基础和扩展基础6.3.11 无筋扩展基础当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小时,基础底面b就会很大,挑出部分b2很宽,相当于悬臂梁,对于由砖、毛石、灰土、混凝土等这类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抗弯强度较低的材料所做的基础,在地基反力作用下底部会因受拉、受剪和受弯而破坏。
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
地下室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地下车库,二层为设备用房,三层为地下商场。
基础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及基础施工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基础垫层、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等。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架构成立地下室及基础工程施工项目部,项目部下设施工技术部、质量安全部、材料设备部、现场管理部等部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三、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1. 土方开挖(1)采用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2)严格控制开挖顺序,先开挖周边土方,再进行中央土方开挖,防止土方坍塌。
(3)在开挖过程中,做好排水、降尘、防污染等工作。
2. 基础垫层(1)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度为200mm。
(2)垫层施工前,对基础底面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积水。
(3)垫层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模板支设、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等工作。
3. 地下室结构(1)地下室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梁、板均为C30混凝土。
(2)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筑质量等。
(3)地下室施工前,做好模板支设、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等工作。
4. 防水施工(1)地下室防水采用防水混凝土和防水卷材相结合的防水方案。
(2)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做好防水混凝土的配比、搅拌、浇筑等工作。
(3)防水卷材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燥。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1. 质量控制(1)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
(2)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工程质量。
(3)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确保隐蔽工程质量。
2. 安全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与基础设计,是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地下室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还具有诸多重要的功能。
例如,它可以作为停车场、设备房、储物间等,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同时,地下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震、抗风的作用,增强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在进行地下室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防水和防潮问题。
由于地下室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渗透和潮气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地下室潮湿、发霉,甚至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并做好防水节点的处理,如阴阳角、施工缝、后浇带等部位。
同时,还要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室的积水。
其次,通风和采光也是地下室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良好的通风可以保证地下室空气的新鲜,减少潮湿和异味。
采光则可以改善地下室的环境质量,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节约能源。
为了实现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可以采用机械通风设备和采光井等设计手段。
另外,地下室的防火设计也至关重要。
由于地下室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和扑救难度较大。
因此,在设计时要按照相关的防火规范,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防火分区和消防设施,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的及时扑救。
基础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
基础的作用是将建筑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因此基础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高层建筑基础形式有桩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
桩基础是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坚硬土层或岩层中,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上部荷载较大的情况。
桩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桩的类型(如灌注桩、预制桩)、桩的长度、直径、间距等参数,以及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
筏板基础是将整个建筑的基底连成一片的大板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弱、不均匀,或者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筏板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板的厚度、配筋以及与上部结构的协同工作。
•房屋建筑学第一章房屋建筑学绪论1.(单选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B.建筑是科学,同时又是艺术C.商场属于建筑物D.电塔属于建筑物参考答案:D2.(单选题)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下面全属于构筑物的是()。
A.学校.堤坝B.住宅.电塔C.工厂.商场D.烟囱.水塔参考答案:D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建筑三要素的是()。
A.建筑功能B.建筑技术C.建筑形象D.建筑经济参考答案:D4.(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大量性建筑的是()。
A.学校B.医院第七章墙体构造11.(单选题) 散水的构造做法,下列哪种是错误的()。
A. 在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
B. 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C. 散水与墙体之间应整体连接,防止开裂。
D. 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
参考答案:C12.(单选题) 隔墙按其构造方式可以分为()。
①块材隔墙;②轻骨架隔墙;③板材隔墙;④半砖隔墙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13.(单选题) 下列关于幕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建筑幕墙由面板和支撑体系组成B. 幕墙可相对主体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C. 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围护墙,可承重D. 按面板材料的不同,常见的幕墙种类有玻璃幕墙、铝板幕墙和石材幕墙参考答案:C14.(单选题) 适用于室外的墙面装饰方法有()。
①抹灰类;②涂料类;③贴面类;④钉挂类;⑤裱糊类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15.(单选题) 下列关于墙体保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内保温复合墙保温层设在建筑内侧,会占用一定的使用面积B. 相对于外保温,内保温更利于室温稳定C. 外保温复合墙保温层设在建筑外侧D. 外保温复合墙便于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参考答案:B第八章楼地层构造第九章楼梯构造1.(单选题) 为了减轻行走的疲劳,楼梯梯段的踏步步数一般不宜超过()。
地下室的类型及构造组成你都知道吗(二)引言概述:地下室是建筑物中位于地面以下的一层或多层空间,主要用于储存、停车、设备运行或住宅等不同的功能。
地下室的类型及构造组成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使用功能以及建筑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下室的类型和构造组成。
正文:1. 类型分析:1.1 按用途划分地下室类型:(1)储存地下室:用于储存物品,如仓库、货柜等;(2)停车地下室:用于停放车辆,如停车库、地下车库等;(3)设备地下室:用于安装设备和机械,如发电室、水泵房;(4)住宅地下室:用于居住,如地下宅邸、地下公寓等。
1.2 结构性地下室和非结构性地下室:(1)结构性地下室:是建筑主体的一部分,具有承重功能;(2)非结构性地下室:不属于建筑主体,可以独立存在或后期增建。
2. 构造组成:2.1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1)地下室与地基的连接:通过地下室基础与地基连接传递荷载;(2)地下室地基的稳定性处理: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如沉降控制、地下水处理等。
2.2 地下室的结构框架和土方支护:(1)结构框架:包括地下室墙体、地下室楼板和地下室屋顶等;(2)土方支护:采用桩、墙、支护结构等措施,以确保地下室周边土体的稳定。
2.3 地下室的防水处理:(1)表面防水:采用涂料、防水卷材等方式处理地下室外墙面、屋面;(2)地下防水:采用排水系统、防水涂料等方式处理地下室内部防水。
2.4 地下室的通风和采光:(1)通风:通过地下室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2)采光: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增加自然光的进入。
2.5 安全措施和装备:(1)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设置合适的通道和出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2)消防设备:安装灭火器、喷淋系统等设备,提供有效的消防措施。
总结:地下室的类型及构造组成对建筑物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包括类型分析、地基处理、结构框架和土方支护、防水处理、通风采光以及安全措施和装备等方面。
只有充分了解地下室的类型及构造组成,才能保证地下室的安全稳定和功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