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手术的基本操作
- 格式:ppt
- 大小:5.04 MB
- 文档页数:29
牙周骨手术牙周骨手术是处理牙周炎症引起的牙槽骨畸形的有效方法。
一、骨整形术处理因牙槽骨畸形而影响了牙龈的生理外形者,可用骨整形,术后并不降低骨的高度。
【适应证】1.骨边缘线断续而且不整齐。
2.骨边缘线突出而且形成笔架状。
3.颊舌骨形成岩石状的骨隆突。
【手术方法】本术须与龈翻瓣术联合进行。
1.常规消毒,麻醉。
2.翻瓣,暴露骨形态,然后去除畸形骨隆突及骨边缘。
3.磨骨质时,应以冷的生理盐水不断冲洗以免产热。
4.按规定手术步骤清创,平整根面,酸处理,缝合,盐水贴敷片刻,牙周塞治。
二、骨切除术骨切除术是审慎地牺牲一些骨质以降低牙槽骨的高度,使牙槽骨形成接近正常的解剖形态,从而有利于龈瓣的贴附及组织再生。
【适应证】1.浅的一壁骨袋。
2.浅的二壁骨袋,即凹坑袋,邻面有颊舌侧2个骨壁剩留,这种骨袋再生的可能性较小,通常可切除小的1个骨壁甚至2个前骨壁,形成骨斜坡以利洁净。
【手术方法】1.常规消毒,麻醉。
2.做内斜切口,翻起龈瓣暴露骨毁坏区。
必要时添加纵行切口。
3.刮除骨袋内的肉芽组织,暴露出骨袋形态。
4.用砂石或圆钻快速地磨去有碍而无用的浅一壁骨袋。
浅二壁凹坑袋可去除二壁,也可去除小的一壁。
5.磨骨时用冷的生理盐水冲洗,骨切除完成后,再冲洗以去除碎屑。
三、骨移植术利用骨组织或骨组织替代材料植入牙槽骨缺损区,以修复牙槽骨缺损。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两壁及三壁骨袋。
【移植方法】1.器械准备。
2.材料准备。
(1)冻干骨。
(2)自体骨。
3.手术方法(1)常规消毒,麻醉。
(2)受骨区的切口设计。
(3)翻瓣暴露骨袋,刮净骨袋内的病理性组织及结合上皮,除净龈下牙石,平整根面,明确袋的形态及骨壁数目,根面酸处理,然后将术野冲洗干净。
(4)准备受骨区。
(5)将准备好的移植材料送入受骨区的骨袋。
(6)亦可用自体骨移植,一般选用上颌结节或缺牙区的牙槽嵴或利用两壁骨袋旁的缺牙区域。
(7)检查龈瓣,缝合。
(8)无出血的情况下进行牙周塞治。
牙周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一、牙周病的检查技术二、牙周基础治疗技术三、选磨法四、松牙固定术五、牙周病的药物使用技术六、牙周病的手术治疗操作七、牙周维护治疗技术一、牙周病的检查技术牙周病是一类具有多种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各异、涉及多数牙齿的疾病。
医生不仅要能诊断患者有无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而且应对其患病的范围(波及的牙数)、严重程度等作出判断。
通过询问全身和局部的病史,进行多项常规检查和辅助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菌斑、牙石的检查【操作程序及方法】L用目测的方法记录菌斑、软垢、牙石、牙面着色的量,可用+、++、+++来加以表不。
2.可用菌斑显示剂辅助检查菌斑量。
3.根据需要和条件,可采用不同的菌斑指数等较为客观的量化指标来描述菌斑的量。
4.有条件者可利用显微镜观察龈下菌斑中细菌的构成。
局部促进因素的检查检查有无不良的义齿或固定冠、桥,有无邻面充填体的悬突,或不良的正畸矫治器,修复材料的表面是否光洁,有无错、不良习惯、食物嵌塞、解剖异常等(如畸形舌侧沟、附着龈过窄、系带附着异常等)。
牙龈炎症状况【操作程序及方法】1.检查牙龈色泽、形态和质地的变化,用文字描述。
2.用指数记分法如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等量化指标来记录牙龈的炎症程度。
3.用探诊后牙龈有无出血表示牙龈有无炎症,用钝头牙周探针的尖端,置于龈缘下约1mm,轻轻沿龈缘滑动后观察片刻有无出血。
若出血,则记录为阳性。
牙周探诊牙周探诊是对牙周炎患者的最基本检查技术之一。
同一患者各个牙齿的牙周炎病情不同,同一患牙上的各个位点的牙周袋深度亦可不同,通过全口牙周探诊可以较准确地了解病情。
在探测袋深度时,还可通过BOP了解袋内壁的炎症程度、龈下牙石的多少等。
原则上应对每位患者筛查其有无牙周炎,可重点探诊牙齿邻面,有无牙周袋和探诊后出血;牙周专科检查时,应对每个牙的多个位点进行探查。
【操作程序及方法】L应使用钝头带刻度的牙周探针。
牙周病手术的护理临床操作【概述】遵循一般外科手术的护理原则,牙周手术涉及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及牙体组织,且手术范围狭小,加上颊部和舌的干扰,使手术区照明不利、视野不清,增加手术的难度。
良好的护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防止发生意外(如小器械、敷料等掉入气管或食管),减轻患者痛苦,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手术效果。
常用的牙周手术方法: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翻瓣术、骨成形术、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膜龈手术等。
【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1)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方法及预后,交代手术费用和手术风险性。
(3)指导患者术中配合,避免用口呼吸,预防误吞,如有不适举手示意,不要突然坐起。
2.患者准备术前1周完成牙周基础治疗。
血常规、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者,感冒鼻塞者,女性月经期间,局部口腔溃疡者暂停手术。
3.环境准备手术在门诊单人治疗室或小手术室进行。
4.手术用物准备灭菌手术衣、手套、口罩、帽子、吸唾器、吸唾管、无菌纱布、刀片、缝合针线、器械盒、麻药枪、麻药、碘伏、生理盐水、牙周塞治剂,遵医嘱备特殊材料如人工骨、组织再生膜等。
5.嘱患者用碘伏液漱口,含漱1分钟。
6.调整医生、护士与患者的位置,使患者仰卧在手术牙椅上,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手术器械与手术区域相连,形成一个无菌区且方便手术者操作。
7.协助局麻局部浸润麻醉多用复方阿替卡因注射液,麻醉效果显著,注意用药禁忌证。
8.术区消毒碘伏棉球消毒术区(包括口唇周围半径5cm的范围)。
【术中护理】1.巡回护士医生: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护士:协助医生穿手术衣,打开无菌器械包。
医生:铺孔巾(注意与手术区域相连形成一个无菌区以方便手术者操作为宜)。
护士:协助医生铺孔巾,连接吸唾管,将无菌器械打到操作区域内。
医生:调整椅位。
护士:调整光源。
2.器械助手医生:根据手术种类进行手术切口。
助手:左手持吸唾管,随时吸除口内及术区的积血和唾液,防止刺激患者咽部引起呛咳,保持术区清洁无血。
口腔科操作规范完整版口腔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下面是口腔科操作规范的完整版,详细介绍了口腔科操作的各个环节。
一、术前准备2.清洁消毒:准备操作台、工作器械和患者就诊椅的表面,保证无尘、无菌。
3.术前护理:引导患者正确漱口,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以确保操作时肠胃为空。
二、麻醉操作1.刮毛灭菌:将用于麻醉的刮毛针通过灭菌设备进行灭菌处理,确保操作时的无菌状态。
2.麻醉局部冲洗:用冰盐水冲洗麻醉部位,降低患者的局部温度,减轻术后疼痛和肿胀。
3.麻醉注射:注射麻醉剂时,注意穿刺点的选择,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
三、牙齿疾病处理1.检查牙齿:使用口腔检查器具仔细检查患者口腔内外的牙齿,查找患者是否存在龋齿、牙周疾病等问题。
2.牙齿冲洗:使用注射器和盐水冲洗龋齿部位,清洁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3.水机吸: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水机吸吸取患者口腔中的血液和切除物,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干燥。
四、牙科治疗1.洗牙:使用洗牙器具对患者牙齿进行彻底的洗刷和除垢工作,去除牙齿表面的色素和牙结石。
2.充填治疗:使用充填材料填补龋洞,恢复牙齿的形状和功能。
3.牙髓治疗:使用牙齿治疗器械清除受损的牙髓组织,并通过根管充填保护牙齿。
五、牙周病治疗1.刮治术:使用刮治器进行牙龈和牙根面的刮除,清除牙结石和菌斑。
2.根面平整:使用超声洁治器或手工洁治器对牙根面进行平整处理,促进牙龈再生。
3.术后护理:教育患者正确刷牙、使用漱口水和牙线的方法,并进行术后定期复诊。
六、手术操作1.手术准备:穿戴好手术服、口罩、帽子和手套,并进行洗手消毒。
2.手术同意书:请患者或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并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
3.手术操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注意操作的技巧和安全。
七、术后护理1.出血控制:对手术后出血的患者,使用纱布或药物进行止血处理,并观察出血情况。
牙周病的治疗步骤牙周病的治疗步骤一般要经过 4 个治疗阶段, 包括基础治疗、手术治疗等四个步骤,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步骤,如何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呢?本期专题,将为您详细介绍牙周病的治疗步骤。
牙周病的基础治疗•牙周病的手术治疗•牙周病的修复治疗阶段•牙周病的维护性治疗阶段牙周病的基础治疗(1)口腔卫生宣教,教会患者如何刷牙和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保持口腔卫生。
(2)洁治术和刮治术,即彻底洗牙等。
(3)消除菌斑滞留的因素:如窝洞充填、改正不良修复体、牙髓治疗等。
(4)拔除很松动的牙和残根等。
(5)咬合调整。
(6)药物治疗,对急性炎症或重病患者用消炎药治疗。
(7)纠正全身性或环境因素,如吸烟和用药情况牙周病的手术治疗基础治疗结束后1-3个月后如果仍有5mn以上牙周袋,探针出血、牙龈和骨形态不好、膜龈关系不正常就需进行手术。
常见的有翻瓣术、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龈切或龈成形术、膜龈手术等。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阶段在手术后2-3个月开始进行。
对松动牙在此时作松牙固定和对缺失牙进行修复牙周病的维护性治疗阶段顾名思义要对效果进行定期维护,每名牙周病患者都要进行牙周维护,因此此阶段很重要。
包括定期复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检查牙周的各项指标和口腔卫生情况,1年拍片检查1次;根据复查结果再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持续性,使牙周病不复发。
能有效防治牙周病的食物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与饮食密切相关,可通过饮食防治牙周病。
下面就来为大家推荐防治牙周病的食物和饮食疗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远离牙周病的痛苦。
原料・核桃*枸杞子*维生素•鸭梨防治食物1.核桃: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钙、镁等成分,其中油和酸性物质能渗透到牙本质小管内,起隔离作用。
蛋白质脂肪和钙也可通过化学变化辅助治疗。
核桃仁可生嚼,或稍加温后用患牙反复咀嚼,每天3-4次。
2.枸杞子: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
”“肾衰则齿脱,肾固则齿坚。
牙周手术操作方法
牙周手术是一种治疗牙周疾病的方法,操作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可能会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般的牙周手术操作方法:
1. 局部麻醉:在进行牙周手术之前,医生会给您注射局部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无痛感。
2. 打开牙龈组织:医生会使用手术刀或激光器,小心地在牙龈组织上做一个小的切口,以便清除或修复患病区域。
3. 清除感染物:医生会使用特殊的工具和仪器,清除牙龈组织中的感染物、坏死组织或牙菌斑。
4. 手术修复:如果患病区域存在牙周袋,医生可能会对牙周袋进行清洁和修复,以便恢复牙龈和牙齿的健康状态。
5. 缝合伤口: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会使用缝线将伤口闭合,促进伤口的愈合。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在手术中使用可吸收的缝线。
6. 术后护理:术后,医生可能会给您一些建议,如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漱口或使用抗生素药物等,以促进伤口的恢复。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牙周手术操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而有所不同。
在接受牙周手术之前,请您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牙龈延长术操作方法
牙龈延长术是一种牙周外科手术,通过切除牙龈组织和修整骨质,使牙龈线向远离牙齿移位,并且增加牙齿的外露度,从而改善牙齿外观和功能。
该手术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局部麻醉:在手术前,医生会向患者注射局部麻醉剂,以使手术区域完全麻痹,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2. 切口:医生使用手术刀在牙龈上切下一个小的口子,以便进入接下来的操作。
3. 切除或修整牙龈:医生使用手术刀、激光或电凝器等工具,将牙龈组织切除或修整,使牙龈线向远离牙齿移位,并增加牙齿的外露度。
4. 修整骨质:如果需要,医生可能还会使用手术刀或其他工具,修整下颌骨骨质,以进一步增加牙齿的外露度。
5. 缝合:手术结束时,医生会使用缝合线将牙龈缝合。
6. 随访:术后患者需要按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口腔卫生护理,并进行定期随访,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口腔健康状况。
1、窝洞充填护理流程玻璃离子复合树脂2、根管治疗护理流程3、拔牙术护理流程4、制取印模操作护理流程5、预防保健与牙周(窝沟封闭牙周洁治)护理流程6、牙周手术护理流程7、种植护理流程8、材料调拌9、常用器械设备的消毒10、正畸带环托槽的粘接护理流程11、儿牙心理护理流程12、固定义齿(烤瓷牙)修复护理流程13、口腔检查与导诊牙周手术护理流程牙龈翻瓣刮治手术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测量牙周袋深度及切口范围。
•第二步:作牙龈组织切口。
•第三步:分离牙周膜与骨组织,暴露牙槽骨及根面(翻瓣)。
•第四步:翻瓣后,在直视下刮除牙石及牙周膜纤维,去除牙周袋内壁的炎性肉芽组织。
•第五步:修整牙槽骨(或去骨、植骨或植骨膜)对病灶牙根进行截根或分根或做半牙切除术。
•第六步:修整牙龈瓣,进行复位缝合。
•第七步:填塞牙周塞治剂。
牙龈翻瓣刮治手术护理流程术前准备:•常规准备o护士首先接待患者,心理护理,以消除恐惧感,放松紧张情绪;o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近期身体状况,有无手术禁忌症;o患者有否药物过敏史;o简单的术前检查:测血压,血常规化验;o向患者交待病情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签署手术同意书;o对手术患者进行登记,以便做术后指导或追踪采访。
•准备麻药注射盘:o口镜、镊子、口内探针、棉签、2%碘酒、麻药、麻药架,为患者漱口杯内倒入稀释5倍的硼砂液或碘伏,以备含漱(对口腔进行消毒).o给患者系好治疗巾。
•调整椅位:调整椅位,以医生坐位能直视口内,不采用强迫体位为宜,椅的靠背向后张开的角度>120°,头托与地面呈130°~160°角,如果做上颌前牙角度要稍小。
做下颌牙,椅的靠背在110°~120°之间。
•口周皮肤消毒:o用物准备:碘酒棉球及酒精棉球或新洁尔灭。
o方法:护士使用止血钳夹取消毒棉球,以唇部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时针做环状擦拭,为患者做口周皮肤消毒。
o范围:上缘至下眼睑下2cm ,下缘至颌下颈上1/3处,两侧至耳前。
牙周电刀的使用流程简介牙周电刀是一种用于牙周治疗的紧凑型手术设备,它利用高频电流使刀头呈现出高温和高速的特性,从而实现对牙周组织的精确切割和凝固。
本文将介绍牙周电刀的使用流程,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
使用流程1.准备工作–患者需接受术前评估,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牙周情况、病史和诊断结果。
–确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牙周电刀。
–术前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完好,并准备好所需的消毒材料。
2.术前操作–医生和护士需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好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将牙周电刀连接到电源并进行启动和自检,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3.术中操作–医生根据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电刀刀头,并将刀头固定到电刀上。
–在治疗前,医生应向患者解释牙周电刀的使用目的、方法和可能的风险。
–麻醉患者,确保患者处于良好的舒适状态。
–使用牙周电刀进行切割和凝固,根据需要进行组织修复和整形。
–操作期间,医生需注意刀头的温度控制,以免对周围组织产生过热和损伤。
–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不同功率和模式的电刀。
–术中应注意控制出血,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不适和风险。
4.术后操作–治疗结束后,医生应向患者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并给予适当的口腔卫生指导。
–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设备和器具。
–记录患者的病历和治疗过程,包括使用的电刀类型、功率和刀头等相关信息。
注意事项•牙周电刀属于专业医疗设备,只能由专业医生或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使用。
•在使用牙周电刀前,医生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诊断,确定是否适合使用该设备。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设备和器具的清洁与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生在操作牙周电刀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结论牙周电刀是一项先进的牙周治疗技术,能够在减少组织损伤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合理的使用流程和严格的操作规程能够确保该设备的安全有效性,为牙科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工具,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