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内麻点在火针刀技术治疗带状疱疹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6.93 KB
- 文档页数:2
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目的:对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帶状疱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同时进行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1组患者治疗痊愈的有7例,占比例的28%,治疗显著的患者为12例,占比例的48%,治疗有效的为4例,占比例的16%,治疗无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8%。
2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为18例,占比例的72%,治疗效果显著的为5例,占比例的20%,治疗有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8%,无治疗无效的患者。
1组患者治疗平均天数为6±2.2天,2组患者平均治疗天数为3±1.3天。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毫火针赞刺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疱疹结痂愈合,减小患者痛苦的时间。
标签:毫火针赞刺法带状疱疹疗效带状疱疹是一种有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本病起病较急,水疱通常簇拥成群沿神经分布,因此患者会伴有强烈的神经性痛。
本病在中医称为“缠腰火丹”,好发于身体一侧,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很容易遗留神经性痛后遗症。
目前临床中有研究表明毫火针赞刺法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本院对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观察,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50例带状疱疹患者,年龄56±12岁,女性23例,男性27例,5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性痛,水疱均出现在一侧身体,水疱均沿神经分布,水疱液澄清,疼痛感明显。
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患者,1组进行常规针灸治疗,2组同时进行毫火针赞刺法治疗,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异。
1.2治疗方法1.2.11组患者1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1.2.22组患者:2组患者在1组基础上配合毫火针赞刺治疗,皮肤常规消毒,点燃酒精灯,取0.25mm×25mm毫针2-3根,将针尖放置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针尖烧至发红或发白为宜[1]。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
西医目前尚无理想药物,治疗原则是消炎、预防感染、缩短病程及对症治疗,一般选用抗病毒药物、B族维生素、激素等。
但其医疗成本高,有一定副作用。
有10~15%的患者在皮损完全消退之后,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神经痛,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可高达 50~85%。
在张红星等所做的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优势方案筛选的RCT研究中对比了189例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棉灸、火针、刺络拔罐与西药的不同疗法差异,现列举如下:1、常规针刺:阿是穴、患侧夹脊、支沟、后溪。
采用围刺+电针的方法治疗。
2、棉灸:将棉花撕成薄片铺于患处烧灼后,其余治疗同常规针刺组。
3、火针:局部火针针刺后,其余治疗同常规针刺组。
4、刺络拔罐:以梅花针扣刺局部后拔罐,其余治疗同常规针刺组。
5、西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
以上治疗每日一次,共计10次。
经上述5组处理,结果显示有差异的有:持续疼痛时间依次为火针<刺络拔罐<棉灸<常规<西药;镇痛起效时间依次为刺络拔罐<棉灸<常规<火针;30天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依次为火针<常规<棉灸<刺络拔罐<西药。
高建华针灸治疗带状疱疹56例,采用围刺+梅花针扣刺+蛇眼放血+艾灸的方法治疗,结果55例治疗一次即效,7天一疗程后皮肤结痂,消退痛止。
附:带状疱疹的方药治疗瓜蒌红花散原载于明代名医孙一奎的《医旨绪余》,清代傅青主把此方作为治疗各类胁痛的专方。
无论治疗治疗带状疱疹急性疼痛还是后遗神经痛皆有奇效。
瓜蒌红花散:瓜蒌、红花、甘草(注: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毫火针赞刺法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瘢痕牵拉疼痛案张敏;黄石玺【期刊名称】《中医药通报》【年(卷),期】2015(014)003【总页数】2页(P67-68)【关键词】瘢痕增生;带状疱疹;毫火针赞刺法;疼痛【作者】张敏;黄石玺【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053【正文语种】中文患者赵某,男,79岁,于2014年4月25日因“带状疱疹遗留瘢痕伴疼痛、牵拉感4年”来诊。
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肢内侧带状红斑、丘疱疹并疼痛,于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予以静脉给药治疗后(具体不详),病情未予控制,左上肢反见肿胀,且皮损面积进一步扩大,累及前胸、左侧胁肋及肩胛部,皮损局部可见大片糜烂及溃疡,伴结痂、渗出。
其后到多家医院住院综合治疗,期间予以抗病毒、营养神经、对症止痛及中药内服,局部外用玉红膏、卤米松乳膏等,并以清洁纱布外敷皮损处,经半月治疗后,疱疹及炎性渗出得以控制,但病变处红肿疼痛,每次换药时纱布与病损皮肤粘连,揭开纱布痂块脱离,患处再次显露鲜红肌肉,如此反复,约3个月后,局部皮损未见新鲜疱疹和渗液,糜烂及溃疡愈合,但病变区域皮肤大量瘢痕增生,伴疼痛、牵拉感,为此患者辗转于各大医院就治,效果甚微。
于今日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
刻下症见:前胸、左上肢内侧、左侧胸胁及肩胛部大面积瘢痕形成,病损皮肤表面发红,局部胀痛明显,紧张感,左肩关节外展运动及肘关节伸展时牵拉掣痛感,精神疲乏,纳可,眠稍差,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为气虚血瘀,余邪未尽。
治疗方案:毫火针赞刺法[1]配合温针灸治疗。
具体方法:①体针:取局部阿是穴及胸T7-T9夹脊穴。
患者右侧卧位,暴露皮损区,常规消毒后,医者取规格0.30mm×40mm的华佗牌针灸针直刺或斜刺瘢痕皮损区疼痛处阿是穴及夹脊穴,以浅刺入皮下组织为度,行平补平泻法,留针20min;②火针[2]点刺:以毫针(华佗牌不锈钢针灸针,规格0.35mm×25mm),三支为一单位,左手持止血钳夹紧点燃的95%酒精棉球,将针体前2/3烧红后迅速刺入留有体针部位处,随后迅速出针,点刺深度以透入瘢痕皮肤,达到基底部为度,直入直出,不得歪斜、拖带;③温针灸:留针期间,以两个1.5cm左右长的圆柱形艾条的一端点燃,将其置于合适的体针上端,待其燃尽后,轻轻去掉;④拔罐放血:取针后,选择合适型号的火罐吸拔,尽量全面覆盖病损区,留罐5min,以局部皮肤中度发红为佳,通常可拔出少量血液或渗出液,起罐后,以消毒棉球擦净局部皮肤表面。
带状疱疹的火针新疗法szg888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多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致,多见于春秋季节。
一般临床常规采用静脉点滴阿昔洛韦、病毒唑等抗病毒及维生素类营养神经药物,中医则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为主,如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汤等,外用干燥及收敛类药物,疗程一般10~15天及以上。
而笔者采用火针点刺疗法,一般疗程7~10天左右,具有疗程短、疗效好、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笔者采用火针疗法11例,其中带状疱疹在腰背部9例,在四肢2例;与过去常规疗法(即静脉给药或者口服中药治疗)13例(带状疱疹在腰背部9例,在四肢4 例)相比;患者年龄均在19~65岁之间。
采用的火针疗法具体操作方法:(1)病人取卧位,疱疹朝上,用碘伏棉球消毒疱疹及周围皮肤,再用消毒干棉球轻轻擦干,充分显露疱疹,视野清楚。
(2)作好病人的解释工作,要求病人积极配合,消除恐惧心理。
(3)用火针(或者用3#回形针掰直做成简易的火针),一端放在酒精灯上烧烤,火针烧红后,在疱疹疱壁紧张发亮处点刺,不宜过深,疱疹内疱液由于高温汽化,偶尔可听到疱壁破裂的声音,病人疼痛感觉不明显,点刺后可见疱疹点刺处皮肤收缩,表面潮红。
较小的疱疹由于疱液汽化,创面清洁干燥,较大的水疱可多次点刺,但点刺范围不宜超过它的基底部,并用消毒干棉签擦干溢出的疱液。
(4)疱疹较多,病变范围较广时,适宜分次点刺,一次不宜点刺过多,先点刺疱壁紧张发亮的疱疹或者较大的水疱,第2天继续用火针点刺剩余的疱疹,以此类推。
如果患者体质较差,可间隔2~3天,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等增强免疫力及支持疗法。
(5)疱疹火针点刺完后,再用碘伏棉球消毒伤口创面,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或者用炉甘石洗液等收敛类药物。
(6)带状疱疹早期疱疹较小时,用火针点刺疗法,疗效尤其显著。
注意事项:(1)注意无菌操作,为防止继发感染,可酌情选用抗生素预防。
(2)火针必须烧红,并要求达到较高温度。
火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与机制研究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皮肤上的疱疹和疼痛。
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火针联合电针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火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与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火针联合电针法的治疗原理火针联合电针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其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热量和电力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神经、免疫等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火针和电针的刺激能够促进穴位周围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免疫系统,加速局部疱疹的愈合,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火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较为显著。
一方面,火针和电针的刺激能够促进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控制带状疱疹病毒的扩散和复制。
火针和电针的刺激还能够缓解疱疹引起的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加速疱疹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火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较为显著,特别是在减轻疼痛症状和促进愈合方面有明显效果。
火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免疫系统:火针和电针的刺激能够调节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控制带状疱疹病毒的扩散和复制,减少疱疹的持续时间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2. 促进血液循环:火针和电针的刺激能够促进穴位周围的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疱疹的愈合,有助于缓解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
3. 调节神经系统:火针和电针的刺激能够调节患者的神经系统,有助于缓解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临床应用及展望火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机制涉及调节免疫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
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其治疗效果,并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更多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加强对这一治疗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为带状疱疹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火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与机制研究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于水痘病毒再次活化而形成的病毒性感染。
它通常引起单侧皮疹、疼痛和神经系统的损伤。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和病程与脏腑、经络、
气血、阴阳等因素有关。
火针联合电针法是中医针灸的一种疗法,它可以有效改善带状疱
疹的症状,提高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究火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和机制。
选取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火针联合电针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评分、血清中炎性和免疫因子水平等
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和比较。
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P<0.05)。
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湿疹范围、疮面脱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中炎性和免疫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
而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中IL-2、IFN-γ、TNF-α分别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
改变。
结论:火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
免疫力和抗炎能力、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发挥作用的。
此疗法安全、无创、易
于操作,适用于首选非药物治疗的特殊人群,有望成为带状疱疹治疗的有效选择。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摘要:火针作为古老而传统的针灸疗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治疗多种疾病。
火针具有“温”、“通”、“补”、“清”、“消”五大功用,擅长治疗皮肤病、痛症、妇科病以及内科疾病。
本人通过总结与归纳火针的作用机理、临床经验与其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情况,希望能抛砖引玉,为今后火针的临床与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同时为火针的推广做出努力。
关键词:火针;带状疱疹;作用机理;临床经验;临床应用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
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中医多认为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火内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
在治疗上,西医主要以抗病毒为主,而中医则有中药内服和外涂等等,其中火针是近些年来治疗带状疱疹比较好的方法。
笔者通过自身的临床经验及中医理论研究总结如下。
1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研究带状疱疹基本病机是湿热或热毒瘀阻,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经火毒循经外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停滞,蕴化湿热,搏结肌肤而发;或湿热蕴蒸,壅阻肌肤,经络失疏,致使气滞血瘀。
中医治疗原则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
就其发病特点而言,体虚年迈者易发病,湿热、暑热盛处易发病。
《黄帝内经》言:“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南方地区常年炎热多雨,日照时间长,热气蒸腾,阳气常泄;地势低洼滨海,潮湿闷热,阴湿常盛。
疾病多以湿热、湿温、暑湿多见,本病在南方地区高发,湿性粘滞难除,迁延难愈,郁久化热,加之当地民间喜食甘凉、芳香清热润燥或苦寒之品,过量或长期饮用易折损胃气,耗伤阳精,更有甚者,寒湿互扰,湿蕴不化,聚而成痰;瘀滞结聚于皮肉脉络,不通则痛甚,痰瘀毒结则久病难愈。
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带状疱疹,也叫做带状病毒性皮炎,是由水痘-带状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
在带状病毒感染后,病毒依旧可潜伏在人体中长达数年,等待着任何机会而再度爆发,之后就会出现带状症状。
带状疱疹感染往往会在第一周出现皮肤上的疹子和痛苦感,这两种症状往往可持续多达三四周。
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则是指在疱疹痊愈后,依旧出现神经疼痛且持续时间长达数月。
当传统药物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不显著时,一种非常流行的治疗方式即是中医疗法。
中医的疗效在过去几年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获得了重视。
火针和针刺是中国传统医学最具代表性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火针治疗中,一根非常细的银针首先被插入到皮下组织中,最后一个小火炬则会点燃在银针上,使其热度传递到身体的正常组织中。
当然,手法很重要:一个好的采纳方法应该要快速地进行,以免多余的热量扩散到正常组织中,从而导致副作用。
而在针刺治疗中,马达被使用以跳动一串针头,这样的针头可以穿透皮肤甚至一些类型的骨骼,以刺激身体的多个穴位,干扰特定神经的传输,最终缓解疼痛。
事实上,针刺和火针一起使用已经成为了传统中药治疗方案中非常流行的一部分,通常采用不同的前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正是采用这种方法,从而产生了显著的疗效。
一些专家认为,火针和针刺结合的优势在于这个针刺的同时能够消除许多不良反应,而不仅仅是减轻神经痛的症状。
同时,该方法还有能够帮助恢复各种病理损伤,包括肺的结构损伤以及过敏反应等等。
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这些疗法的研究,发现火针配合针刺的疗效十分令人惊叹。
在治疗期间,许多患者感觉到疼痛程度逐渐减轻,身体的耐受力明显增强。
疗程过后,许多患者的神经痛大大减轻,恢复更加迅速。
总之,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治疗方案已获得极高的成功率,很多病人不再以药物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选择中医。
在大多数医生看来,使用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火针治疗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火针治疗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
方法:本次调研时间为2021-1-2021-12月,共纳入80例因带状疱疹前来我院就诊病人进行调研。
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例数为(40)例。
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命名,分别为(常规组)、(研究组)。
常规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火针治疗。
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
结果:(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
(2)常规组VAS评分结果高于研究组,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
结论:带状疱疹治疗中,火针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可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火针;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
带状疱疹是一种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诱发与引起的疾病症状,主要特征与表现为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簇集性小水疱,大多数病人伴有神经疼痛,而后遗神经痛期则是指急性带状疱疹消退后存在明显疼痛,且持续疼痛时间为30天以上者[1]。
带状疱疹主要发生在成年人群中,其发病年龄伴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上涨趋势。
带状疱疹在临床症状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但我科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则采用火针治疗[2]。
为了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在下文中进行对照与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调研时间为2021-1-2021-12 月,共纳入80例因带状疱疹前来我院就诊病人进行调研。
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例数为(40)例。
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命名,分别为(常规组)、(研究组)。
常规组:(40)例带状疱疹病人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2岁至59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0.15)岁。
常规组:(40)例慢阻肺病人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23岁至60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0.22)岁。
林国华:中医在治疗带状疱疹上有一独门绝技——火针林国华简介林国华,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家维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张家维教授工作室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
岭南针法名匠,羊城好医生。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火针的代表性传人。
林国华谈针灸新冠肺炎康复者普遍存在脾肺两虚、余热未清等问题。
中医治疗的原则是益气、养阴、清热,方法可以借助艾灸、汤剂等方法,向大家推荐火针,这种疗法起效更快,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火针是适合岭南地区潮湿温热气候及体质特点的一种疗法。
将特制火针在火上烧红后,用针尖快速点刺疾病相关穴位,具有“温、通、补、清、消”作用。
中医认为,火针借助火力,加上火针的针身较普通针灸针粗,出针后针孔不会马上闭合,相当于“打开了门”,引“邪毒”出洞,达到“以热引热”、“火郁发之”的功效,适用于新冠肺炎康复者清除体内的余热。
可以选择身柱、鱼际、然谷等穴位清泻余热,针刺这几个穴位还有通大便的功效。
用火针为新冠肺炎康复者调理,清热的同时“补”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可以选择细针频频浅刺百会、身柱、中府、中脘穴来补益肺脾,这几个穴位还可治疗盗汗;浅刺命门穴来补肾气,这是因为补肾可以纳气,有助于缓解康复者气促、气喘等不适。
火针针刺命门、太冲、然谷等穴,又可以滋水涵木,疏肝解郁,解决胸闷、纳呆等症状。
中医《黄帝内经》认为,天人是合一的,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肥胖还是一种失衡,是阴阳、脏腑功能的失调,通过这些用于针灸的小银针,以脾经、胃经为主选穴,予以刺激,将肥胖病人普遍存在的食欲旺盛、消耗少、排泄不良等症状改善,达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的作用。
中医在治疗带状疱疹上有一独门绝技——火针。
火针治疗的方法是,将特制火针在火上烧红后,用针尖快速点刺皮损部位、病损部位的神经根,以及少阳经太阳经上相应穴位。
火针刀技术治疗带状疱疹介绍标签:火针刀;带状疱疹火针刀技术治疗带状疱疹是广西首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一,同年广西中医药局专项基金资助对其进行中医药民族医药标准化研究。
现就该技术做一简要介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表现为成簇水疱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
本病多为急性发病,常伴剧烈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易发生后遗神经痛。
临床表明老年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
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提示,带状疱疹的发病呈散发性,在人群中患病率可高达 5.4‰,以成年人及老年人发病为主,身体各部位均可发病。
广西发病率为2.6‰,发病年龄为18-60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冬三季为多,女性发病率为3.0‰,男性为2.4‰。
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病痛程度与皮肤损害程度无明显关联,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
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终生免疫。
西医以抗病毒、免疫增强、止痛及对症治疗为主要手段,中医采用中药汤剂内服、外敷或针刺、艾灸、拨罐等非药物治疗。
火针刀为火针改良型针具,能迅速治疗疱疹、快速止痛,达到短时间内结痂,后遗神经痛少。
能在农村医疗机构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应用,能迅速掌握,使带状疱疹的治疗简单化,有效性更为突出,能迅速取代火针、火罐、输液、外涂药物和内服中西药物。
本技术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神经痛期,不分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均可应用。
皮肤癌、癌症皮肤转移伴带状疱疹为禁忌症。
本技术操作步骤及特点:A、局部皮肤常规消毒;B、针刀前端在酒精灯的火焰尖端烧至发白透亮;C、对准疱疹红头、水疱等处快速进行点、切操作;D、在痂皮下积脓处进行淬、撬;E、在渗液未干处进行烙抹操作;F、消毒棉签吸水、吸脓、挤压脓疱;G、每次结束后,在施术处常规消毒,使皮肤干爽。
上法1日1次,结痂未积脓处不再(不可)治疗,嘱患者让痂皮自行脱落,不可揭痂。
带状疱疹的针刺疗法
2015-09-23 14:02:26
概述
对于带状疱疹我们应该是很熟悉的,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病毒一般会潜伏于神经元内,在出现劳累,感冒等症状的时候会生长繁殖并且移到皮肤引发炎症,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痛以及丘疹水疱,需要我们及时治疗,除了常用治疗方式针刺疗法也是效果很好的。
那么带状疱疹的针刺疗法是怎样的呢?
步骤/方法:
1 针刺疗法是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治疗方式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应用很广泛,治疗带状疱疹也是很有效果的,需要注意在针刺前要做好消毒工作的需要重视。
2 针刺疗法对于治疗带状疱疹是有很好的效果的,比如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在周围进行卧针平刺,停留三十分钟,如果出现后遗症,疼痛的话可以加支沟或者耳针刺肝区的方式。
3 另外可以针刺取穴合谷,支沟、阳陵泉,在患处的侧边,采用围针的方式。
具体围针的多少要根据病损大小决定。
在距离疱疹0。
5寸处呈15度角刺入,用泻法来导出病毒,也是有很好效果的。
注意事项
针刺疗法的具体方式是有很多的,比如皮内针疗法,水针疗法,刺络疗法,毫针疗法等等,对于治疗带状疱疹来说,要根据患者具体症状来选择合适的针刺疗法的。
火针刀治疗带状疱疹技术特点介绍
刘辛;唐胜修;王小莲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1(020)003
【摘要】本文对火针刀技术治疗带状疱疹这一标准化课题从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对带状疱疹急性期和后遗症期的火针刀治疗过程作了详细描述,并概述了该技术的治疗优势和治疗原理,从而对火针刀治疗带状疱疹技术特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总页数】1页(P85)
【作者】刘辛;唐胜修;王小莲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广西,南宁,5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1+2
【相关文献】
1.针刺内麻点在火针刀技术治疗带状疱疹中的应用
2.火针刀技术治疗带状疱疹介绍
3.火针加艾灸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4.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5.中药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