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全册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4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藤野先生》课内阅读复习题

(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并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只不过,表达出作者对东京的失望的情感。“这样”指代“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3、“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

4、“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表讽刺

5、本段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两种行为?揭示了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思想本质?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感情?和他们相比,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赏樱花、学跳舞;附庸风雅,思想腐朽,不学无术。失望厌恶鄙夷。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6、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本句运用了比喻和反语的手法,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7、作者写清国留学生庸俗不堪的生活,主要抓住赏樱花、盘辫子的细节来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其描写角度,除视觉外,还从听觉角度进行,如“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咚咚咚的响

得震天。”就是这样。8、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9、选文最后一句话“到别的地方看看去,如何呢?”同哪句话相呼应?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0、本文段描述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清国留学生行尸走肉、醉生梦死的丑恶灵魂。

11、从本文段可以看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是看不惯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

12、文段最后一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1、鲁迅去仙台的途中谈及日暮里、水户这两处驿站,用意是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2、“物以稀为贵”具体表现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到了北京美其名月“龙舌兰”。

3、“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中的“这样的优待”具体指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4、本文段写在仙台受到优待,作用是反映日本人民的友好热情,正衬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

5、“大概”对表达句子意思的作用是:大概表示推测语气,不敢肯定;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自尊心。

6、作者受到了哪些优待?作者交代这些优待的目的是什么?

免收学费、操心食宿、感情友好。目的: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衬托。(写日本人民的友好感情,为藤野先生出场作铺垫。)

(三).“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这几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本文的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本文的暗线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长相(“黑瘦”、“八字须”)、语声(“缓慢而很有顿挫”)、穿着等方面描写人物。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

3、将文中直接和间接描写藤野先生肖像的语句写在下面,由这些语句让我们看到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直接描写: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间接描写: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说明他是一个不修边幅,生活俭朴的人。

4、按照与藤野先生的相识与相处,给这几段文字分成两大层次,在原文中用“||”标明。并概括层意。

6-10段为第一层:写初识藤野先生;11-23层:写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5、末段写我从藤野先生那里取回讲义打开看时,为什么“吃了一惊”?为什么又“不安”又“感激”?

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外国留学生细心地添改讲义;

“我”的讲义错误多,让先生费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热情关心。

6、“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是指“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也都一一订正。

7、作者在本文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四个典型事件?分别展示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表现了藤野先生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对一个弱国学生真诚关心;对学术有求实精神的崇高的思想品质。

8、“实物是那样,我们没法改换它”这句话反映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认真负责和对科学

的科学严谨态度。

9、由上文段可以反映“我”对藤野先生相处的前两件事的态度是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与感激;还不服气(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10、“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后两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①热情诚恳和②求实的高贵精神。

(四)“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公寓里来了……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拯救民族的灵魂迫在眉梢,刻不容缓;“这一声”指“万岁”;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伤害了民族自尊心。

2、找出文中的插叙部分并说说插叙的作用。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作用:暗示当时中国的老百姓不觉悟,麻木不仁。体现出作者对黑暗政治的压迫下和落后封闭的文化熏染下的国民的劣根性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3、作者在这几段文字中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分别侧重说明了什么?匿名信事件与看电影事件。

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

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的意见”是指:学习医学。“却变化了”是指什么?弃医从文。作者没变的是什么?爱国情感

5、“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里的“变化”就是指鲁迅的弃医从文,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答:“我”深感当时中国的国民精神麻木、毫不觉悟,认识到重要的是改变国民愚昧麻木的灵魂,所以他要弃医从文,另寻救国之路。

6、从“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国民不觉悟是国家不强盛的重要原因,要使国家强盛,首先要使国民觉悟。

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选择应考虑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