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6课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35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高考 考 点考 查 重 点关 注 热 点(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
(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
(3)融资。
(1)利息的计算。
(2)商业银行的业务。
(3)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
(1)结合利率调整,正确理解我国的货币政策。
(2)结合存款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方式的特点,分析居民理性投资、科学理财。
(3)运用股票的知识认识我国的股票市场。
一个体系中国商业银行的结构体系两个比较四种投资理财方式优缺点比较、三种债券投资方式的比较三个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四个原则居民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应坚持的四个原则[闪记]三种债券的比较:①国债,②金融债券,③企业债券。
风险性:③>②>①收益性:③>②>①流通性:①>②>③考点一商业银行了解我国储蓄存款的含义与特点及商业银行的含义与主要业务,理解利率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知识归纳】1.利息、利率与本金(1)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2)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例。
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3)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2.储蓄存款(1)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
(2)存款储蓄的类型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收益较低。
定期储蓄流动性差,但收益高于活期储蓄。
(3)储蓄存款特点:流动性强,低收益、低风险,信用度高、比较安全。
3.中国商业银行体系(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经济生活第六课高考专练一、单项选择题1(2021年高考海南政治7)2022年11月,允许香港与海外投资者有范围买卖沪市股票和大陆投资者有范围买卖港市股票的“沪港通”正式开通,在沪港两地股票市场进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开通“沪港通”意在①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进展 ②促进两地资本市场资金的跨境流淌 ③杜绝两地股票市场投机交易 ④降低两地资本市场交易费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2021年高考上海卷16)某商业银行一年和两年定期存款利率分别是2.25%和2.85%,存款到期不取,银行会自动将利息并入本金再转存肯定年份。
陈医生有80000元现金,考虑到可能的应急需要,他选择了“定存一年自动转存一年”的存款方式。
两年后陈医生实际获得的利息与“定存两年”相差( )A.2719.5元B.1024.98元C.960元D.919.5元3(2021年高考课标卷Ⅱ14)2021年5月,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
依据存款保险制度规定,成员银行缴纳保费形成保险基金,当成员银行破产清算时,使用银行保险基金按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
这一制度对银行进展的乐观意义在于( )①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②增加银行信用,推动银行公正竞争 ③促进利率市场化,增加银行收益④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高其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 ④ D.③④4(2021年高考江苏政治6)据统计,2022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
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来源:学§科§网]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安排 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 ③再安排更加留意公正 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2021年高考课标卷Ⅱ12)老吴在年底对年初购买的投资产品进行了梳理:50元买入甲公司的股票已按54元卖出;乙公司股票价格仍为20元,依据每股1.2元进行了现金分红;丙公司股票价格也没变,依据每20股送一股进行了股票分红;某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为6%。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梳理】依据下列问题,结合一轮复习资料整理教材相关内容。
考点一、储蓄存款1、含义2、分类:比较定期、活期存款的异同3、储蓄的投资特点: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灵活方便,对居民生活很有利,但相比之下,作为投资方式其收益是比较低的,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比如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也可能贬值。
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也有损失利息的风险,因为银行规定,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则在一定时间内按活期计息。
【特别提示】储蓄存款并非毫无风险,存在着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特点提示】储蓄存款是不是越多越好?居民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加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给我国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的资金,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抑制居民即期消费,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第二,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容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第三,储蓄的高增长还使得我国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不利于我国融资格局的优化。
【知识拓展】正确认识中国的高储蓄(1)原因①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为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提供前提和基础。
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是老百姓不敢花钱的重要原因。
③投资机会,特别是金融投资渠道的缺乏,以及人们对其他投资方式认识和技术上的不足,进一步带来了居民储蓄保持较快增长。
④目前居民的高储蓄率还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
(2)积极影响----利①对个人来讲,有利于获得利息收入;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对社会来讲,有利于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
(3)不良后果----弊①高储蓄说明了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还不完善;反映了投资形式单一。
②储蓄的高增长加大银行的压力,银行承担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自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为了实践低碳生活、营造绿色家园,某校高一学生实行了“以物易物、‘换’醒低碳”的主题活动。
不少学生通过自愿、自由的交换,将手头闲置的或购买后不喜爱的物品与学校师生交换,使这些物品的效益最大化,实现物尽其用、环保节约、循环利用的良好环境效益。
材料中的以物易物( ) ①不同于买卖,并没有运用任何金钱作为交易的工具 ②是商品流通的一种特殊形式 ③体现了爱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念 ④每次交换时价格都必需与价值相符合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 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日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识而又生疏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缘由是( )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宝的代表 B.货币具有奇妙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须要的一切 C.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意人们一切须要的属性 D.货币是国家强制运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3. 2019年2月,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
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的中心银行。
这说明( )①数字货币将在商品交换中执行货币的职能 ②数字货币的发行能缓解通胀压力③货币流通规律失去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 ④数字货币具有节约发行和流通成本的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 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假如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稍微通货紧缩趋势。
2019年6月份,我国CPI 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
单元过关检测(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有关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问题时表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换成市场的手”( )①是发挥市场调节决定性作用的要求②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④要更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上述材料中的“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是发挥市场调节决定性作用的要求、要更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故①④正确;②与题意无关,故排除;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 C2.2019年以来,汽油、柴油、天然气进行了多次调价,这将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从资源的合理配置角度看,合理的价格应( )①由“看不见的手”引导,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②既能有效利用资源又能保证百姓生活③既由市场形成又受政府的调控④既保证企业的利润又维护百姓的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①和③说法对立,价格由市场形成,受政府调控,③正确;④价格保证企业利润说法错误。
故选C项。
答案 C3.近年来,一个经济学的新名词“污染博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安装昂贵的治污设备,甚至有了治污设备也不愿正常运行。
企业的行为表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③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④追求利益是企业的直接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和社会利益,破坏环境,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②正确;高污染行业有人涉足,是因为有巨大的利益,生产者和经营者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是为了追求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④正确。
①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 C4.目前信用缺失仍是我国发展中突出的“软肋”。
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广大企业和公众深受其害。
经济生活第六课定时练一、选择题1.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和保险等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的投资品种和选择空间。
以下投资方式,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又尽可能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的是()①对各类产品在收益和风险之间理性权衡后再投资②为获取高收益将主要资金投入流通性强的股票市场③将资金按合理的比例分散投资在不同的产品上④在物价涨幅等于或高于存款利率情况下将资金存入银行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2.“风险”一词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
股票投资的风险源于()①股票交易次数的不确定性②股东人数的不确定性③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④股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存款储蓄是居民的一种投资方式。
假设小明有6万元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5%。
一年后CPI上涨了5%,与存款时相比,则小明到期后存款收益的实际购买力是()A.2100元B.2205C.2000D.19954.张先生打算用5万元进行投资。
他没有医疗保险,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投入。
除此之外,他还想选择风险较小的其他投资方式。
比较适合张先生的投资理财形式是A.人身保险和股票B.人身保险和政府债券C.财产保险和金融债券D.财产保险和企业债券5.9月19日,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在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首日以92.7美元开盘,较发行价68美元上涨36.3%。
但交易第二天,由于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公司股价下跌4.26%,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直接结论是①股票价格受大众的心理影响较大②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导致股价下跌③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④互联网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2015年5月,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
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规定,成员银行缴纳保费形成保险基金,当成员银行破产清算时,使用银行保险基金按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
这一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①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②增强银行信用,推动银行公平竞争③促进利率市场化,增加银行收益④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高其竞争力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下图反映的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一年来走势,根据上证指数一年来的走势,下列推断合理的是①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明显改善②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大大增强③股票已成为低风险的投资方式④央行下调利率助推了股市上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小张在2013年将30万资金全部用于投资股票,年底赚了10万。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超是-PL/SO-tood-2现设-我们一童在-方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贷币与纸币*纸币的发行量-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汇率变动的影响-创新设计第一页就是1.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一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一没有价值的东,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一2.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一本质:一般等价物-一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注意“商品流通”的概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一每个月交水电费属于货币的哪一种职能?一3.纸币-为什么会产生纸币?-一1纸币的购买力不是由国家规定的。
-国家规定的是纸币的面值-一2纸币的发行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纸币的发-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名称-项目-主-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危害-秩序-需求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长-远利益不利-区别-根本方法:发展生产,增-治理-根本方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有效供给-办法-宏观政策:实施适度从紧-宏观政策:实施适度极的财政、货币政-的财政、货币政策,控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两者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不平,即都是由货币的发行量与流-联系-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平衡所造成的;从长远来讲,对社会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命题点3-货币政策-解题指导: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政策-紧缩性的-减少财政-财政政策-支出,增-纸币发行-加税收-纸币→-量大于流-总供给-物价-中需要-Λ-持续-提高存贷-总需求-上涨-从紧的货-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扩张性的-增加财政-支出,减-量小于流-少税收-下跌-降低存贷-积极货一3.纸币-为什么会产生纸币?-一1纸币的购买力不是由国家规定的。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学案6投资理财的选择【复习目标】高考考点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商业银行的业务2、股票、债券和保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易混易错点辨析】1.储蓄存款既来自个人,又来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
2.在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
3.居民储蓄越多,越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4.股票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5.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反比,与银行利息率成正比。
6.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
7.国债是各级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其风险和利率都比较低。
8.社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考点详解】考点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基础落实:知识点一 (便捷的投资已删)——储蓄存款1.储蓄机构:主要是各。
2.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它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和水平。
其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填:小王2016年1月在银行存入定期10 000元,年利率为3.5%,一年后他得到的利息为3.类型及特点:(1)活期储蓄:储户可以___________存取,活期储蓄、,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定期储蓄:是事先约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方式。
存期与利率成正比。
定期储蓄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成倍增长,2016年底,城乡居民存款余额接近60万亿元。
第六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课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课标要求: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以及市场体系的建设。
公共参与:任何市场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意识、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思维导图核心考点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缺陷1.市场调节(1)资源配置①必要性:资源是相对有限的,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②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配置资源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②方式:市场配置资源的三要素是价格、供求、竞争。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提醒]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可用图示表示③优点: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提醒]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可用图示表示2.市场调节的缺陷(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①不能调: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②不让调: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
(2)市场调节的弊病(调节不好)原因表现自发性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与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是自发的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和眼前利益,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一窝蜂”进入或退出某种商品的生产领域滞后性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生产经营决策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后果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提醒]正确区分市场的局限性①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不正当行为和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