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9个坏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家长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为什么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优良的回报,当真我们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吗?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困惑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个不希望未来遭遇这种困惑的家长,请你和我们一起,拨开这团困惑的迷雾,看到迷雾后面藏着的真相——中国完形教育著名的亲子教练陈鹏宇老师,经过大量案例的积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为是的爱毁掉原本自信快乐的孩子的十条共性问题,您不妨对照一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
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
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
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
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
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
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
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
危害宝宝安全的坏习惯导读:要知道,护理宝宝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父母用心,可不能些粗心大意。
危害宝宝安全的9个坏习惯坏习惯1:让宝宝自己爬楼梯原因分析:现在家庭中楼梯越来越多,一不注意,宝宝就摸爬到楼梯上,极易造成滚落下来。
因此,最好在楼梯处装上安全栏杆,防止婴儿攀爬。
坏习惯2:床上婴儿不用看原因分析:成长快速的婴儿已会翻身,如让孩子在沙发或床上睡觉,不要只留下单独一人。
最安全的是装好围栏的婴儿床。
坏习惯3:喜欢家中设置玄关原因分析:家中设置玄关的父母要特别注意爱爬的宝宝,有时孩子会从那一格小小的楼梯上摔下而撞到头部,最好用围栏挡住,让孩子无法进入。
坏习惯4:忽视使用安全插座原因分析:如果把手指或物品插入插座,就有触电或短路的危险。
市场上有卖安全插座和插座挡板,有小宝贝的家庭可考虑更换。
坏习惯5:未安装安全挡门器原因分析:手指被门夹住是婴幼儿常见意外之一,在开关门时须先确认孩子的方位,为保险起见也可安装安全挡门器。
坏习惯6:放纵孩子在厨房嬉戏原因分析:孩子的好奇心很容易在厨房里得到满足。
但厨房里的器具样样都危险,在孩子未满3岁前,应尽量避免让孩子进厨房,更不可带着孩子炒菜、做家务。
坏习惯7:单独放孩子阳台玩耍原因分析:别让孩子单独在阳台玩耍,最好在阳台门口加围栏,使孩子无法通过,此外,绝对不可在阳台上有垫脚的东西,以防万一。
坏习惯8:柜子用完不锁原因分析:孩子很容易被玻璃装饰柜子里的东西所吸引,但如果孩子自己去打开,就很容易被玻璃门夹住手。
最好锁上柜子,不让宝宝轻松打开。
坏习惯9:桌子没有防护原因分析:现在市面上有出售各种边角防护套,因此可把家里有角的东西套起来,以免孩子撞伤或擦伤。
但当孩子想拿到桌子上的东西时,就会去拉桌布,很容易被砸到或被热食烫伤,最好不要在桌上铺桌布。
中国家长10个最易犯的育儿错误网上的一个热门小组“父母皆祸害”,目前已经有近2万名组员,绝大多数是80后的组员们,多在讨论父母对自己的伤害,他们彼此安慰,相互支招反父母。
近日一则名叫《看十大错误育儿习惯》的帖子,内容非常具有中国父母特色。
让我们一起来警惕。
一、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被逼迫出来的“优秀”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容易对父母,对社会产生怨恨。
二、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这一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家长常常觉得我是大人,我比你懂,因此替孩子做选择,这样会导致孩子失去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三、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当孩子关上房门,就总觉得他肯定在里面干坏事。
没有信任的关系,孩子的心理成长会受到阻碍。
四、不表扬孩子,以免孩子骄傲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得到老师表扬了,而妈妈却说,受表扬就会翘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脏!避免孩子骄傲的方法不能用“不表扬”的方法,孩子需要肯定与赞赏,只是家长需要把赞赏放在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笼统的赞扬。
五、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可以说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
人与人没有比较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而唯一的。
六、爱往孩子身上撒气,奚落孩子父母将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带给孩子,稍不顺就拿孩子撒气,还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父母自己的情绪都管理不好,更甭提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迁怒的表达方式会遗传给孩子。
七、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带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学,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长大后,如果孩子成为基督徒,会易陷入到“律法主义”中,总觉得自己做好了,才配得神的爱。
八、轻易许诺,但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没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失望。
九、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父母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当孩子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家长视而不见,将孩子的爱好和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妈妈并非完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常识欠缺或工作忙碌而忽视孩子的一些特别行为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殊不知,小小的疏忽也常常会给宝宝智力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以下九个习惯最该注意,请妈妈们仔细比对自家的情况,要有耐心哦!坏习惯1:长期饱食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
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如果长期饱食的话,势必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坏习惯2: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
此外,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也有密切联系。
据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食素的儿童情绪和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小编支招:宝宝吃早餐越变越聪明小朋友每天养成吃早餐的习惯,人会机灵聪明些,读书写字精神也会集中些。
不过,很多小朋友所吃的早餐,都不是很有营养,例如肠仔煎蛋、速食面、肠粉、点心等,这种早餐不但油分高,盐分也高,小朋友吃完早餐已经用完一天两克的食盐分量了。
西式早餐肠仔煎蛋腌制过程暗藏盐分肠仔煎蛋配一杯鲜奶是热门的早餐,许多妈妈都会准备给小朋友食,不过绝对不适合小朋友吃。
肠仔是经腌制的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加入了许多盐分,令咸度和钠质都偏高。
据有关资料分析,一条肠仔就含有1克的盐分,吃两条肠仔盐分摄取已超出一天的摄取量,而1只鸡蛋亦有0.1克盐,两者同时吃,盐分会严重超标。
中式早餐:肠粉豉油酱料盐钠极高又软又滑的肠粉亦是小朋友的至爱早餐,讲到食肠粉,大家当然认为酱料愈多愈好,豉油、甜酱、芝麻酱……样样不能少。
但对于小朋友来说,不但营养不足,盐分也高。
据营养师指出,1茶匙半豉油约含有1克的盐,而甜酱和芝麻酱亦含有少量盐分。
小朋友所需食盐量较少,吃一份已经超标。
零食茶点:另一高盐陷阱除了早餐外,小朋友还有很多机会踩中高盐陷阱,因为很多零食和茶点都属高盐食品,每天吃一点,加上正餐妈妈在菜里加的盐和酱油等,盐分必定超标。
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孩子的案例
哎呀,你知道吗,父母的不良行为真的会像病毒一样传染给孩子呢!就说我们小区的那家人吧。
爸爸整天就知道抽烟喝酒,喝多了回家还发脾气。
你说,孩子天天看着爸爸这样,能不受影响吗?有一次我路过他们家门口,听到孩子居然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跟小伙伴说“来,咱也喝点酒”,这多让人惊讶和痛心啊!
还有一对夫妻,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声音大得整个楼都能听见。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性格变得特别内向和胆小。
有一回在学校,别人稍微大声跟他说句话,他都吓得直哆嗦,这像不像父母吵架的声音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呢?
再看看那个爱打牌的妈妈,整天不着家,就泡在牌桌上。
孩子饿了也没人管,作业也没人辅导。
结果呢,孩子也慢慢学会了撒谎,逃课去外面玩。
这不就是妈妈的不良行为起了坏榜样的作用吗?
想起这些例子,我就想问,父母们怎么就不能多为孩子想想呢?他们可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啊!那些不良行为就像是陷阱,让孩子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
就好比在黑暗中走路,父母本应该是那盏照亮前方的灯,可要是这盏灯出了问题,孩子不就容易摔倒吗?
父母的每一个举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别小看这些日常的小细节,它们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
所以啊,父母们真的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给孩子做好的榜样,让孩子能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
别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毁了孩子的未来啊!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可千万不能马虎!。
8个坏习惯影响宝宝的智力
宝宝的智力水平,一部分来自父母的基因,另一部分则来自后天的培养。
提升孩子的智力,生活中的小细节不能错过,尤其是以下8个坏习惯,绝对是宝宝智力的杀手,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影响宝宝智力的坏习惯
坏习惯之一:忽视早餐
如果忽视早餐,会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水平,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长久下去就会对大脑有害,而且早餐的质量与智力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
孩子不吃早餐会降低大脑功能,影响大脑发育,因饥饿引起的血糖降低会使人产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甚至导致智力下降。
每天早上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并且吃合理安排的早餐,会使孩子更聪明机灵一些,学习的时候也会精力集中一些。
坏习惯之二:长期饱食
经研究发现,孩子如果长期进食过饱,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
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坏习惯之三:甜食过多
孩子吃过多的甜食,不仅不利于牙齿保健,还易使蛋白质糖化变质,造成神经损伤,削弱智力,加速大脑老化,而且而甜食会损害胃
口,降低食欲,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坏习惯之四:沉默寡言。
父母毁掉孩子的七种做法
1.过度保护-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去尝试新事物,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缺乏自信心,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 严厉批评 - 父母过于严厉地批评孩子的行为或表现,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法做到好的事情,从而降低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忽视孩子的感受 - 父母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不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会让孩子感到被冷落,从而产生焦虑和沮丧。
4. 过度赞扬 - 父母过度赞扬孩子的表现,不管孩子是否表现出色,会让孩子产生不真实的自我认知,失去对自己实际能力的正确认识。
5. 期望过高 - 父母过高地期望孩子的表现和成就,不顾及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兴趣,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巨大,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6. 不尊重孩子的选择 -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行事,会让孩子感到被束缚,失去自由和独立性。
7. 不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 父母不让孩子自由发展,限制孩子的行为和选择,会让孩子感到被限制和束缚,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 1 -。
父母毁掉孩子一生的16种做法!引导语: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只有无穷无尽的爱,只是这爱偶尔来的太凶猛、太盲目,最后却变成了伤害。
父母的教育很重要,16种毁掉孩子一生的做法,无论中枪还是被中枪,好好反思吧。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摧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使孩子产生罪反感。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反感。
而一个有罪反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
例如你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
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从不和蔼。
从不用商量的口吻,每次交流使音量到达70分贝以上,习惯用命令式的口吻教育孩子。
有时候还配合一些挖苦挖苦的汉语词组,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不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
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
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
一个疑心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发奋上进的。
6.喜欢将生活的不愉快迁怒给孩子。
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
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
这样做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能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
7.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8.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从不纠正。
家长毁掉孩子的七种行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脾气暴躁,性格偏激。
叛逆、厌学、早恋……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部分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随心所欲的管教孩子,完全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所有物。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才是影响他们的关键,甚至还会毁掉他们未来的人生。
家长毁掉孩子的七种行为:1、总是强调自己为孩子的牺牲。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
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
比如一些家长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
2、决定孩子的一切,从不征求他的意见。
有的家长巴不得孩子的一切要由自己来决定,不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
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
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3、不允许孩子失败。
当孩子考砸了,当孩子错题连篇,当孩子忘记写作业,当孩子被“欺负”……第一个炸锅的总是父母,反应比孩子还激烈。
我们不允许孩子失败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接受不了失败。
于是我们将孩子盯得紧紧的,不允许他有一点点错误。
我们给孩子检查作业,帮孩子收拾书包,紧盯着孩子做题,规划他每一分钟的学习,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下看起来很完美,实际上却是脆弱的玻璃人。
我们只教孩子享受成功,却从不告诉他如何面对失败,这样长大孩子遇到一点点挫折,都是致命的。
一点点困难就会让孩子自我怀疑,失去信心;一点点失败就会让孩子摔倒在地,永远爬不起来。
4、迁怒孩子。
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冷水。
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
这样做会严重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造成他质疑自己的人生观。
5、没有亲子界限。
孩子的烦恼和家长的10个坏习惯1 家庭不和大人不懂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
其实,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
构建温馨、互爱的家庭,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2 父母品行老师刚讲了语言美,回家就听到大人骂街;课堂上刚受了公德教育,爸妈就乱扔垃圾、捡钱不交公。
文明的进步,使孩子在公德和修养方面起点比父母高,那就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学习吧,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趋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还多着呢。
3 爸妈不陪自己玩童年的孩子最喜欢一家人在一起游戏,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大人们有自己的世界和娱乐方式,在中国,陪孩子玩历来被认为可有可无。
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游戏,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或者年龄更大些,这样的机会就少了,还是趁现在多多享受天赐的快乐吧。
爸爸们可别认为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没面子,这是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糟粕,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和阶层,越重视和家人的相处。
4 不容申辩没有申诉的机会,若执意申辩,就被视为顶嘴犯上,必遭严惩。
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是平等、民主精神的反面,害莫大焉!试想,假如孩子已经习惯了适应不公,假如孩子除了寻求许可就再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主意,我们挚爱的孩子将如何面对他们的生活呢?培养一个理性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孩子远比保住大人的面子重要。
5 父母的不良嗜好或习惯烟雾缭绕、酒气熏天、麻将声声,不良习惯的另一面就是不良性格,大人酒喝多了,麻将输了,最后遭殃的却是自己。
不良嗜好,不仅带给家人烦恼,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身体危害极大。
不管那个习惯持续了多少年,还是咬咬牙戒了吧,没有改不了的习惯,只有不想改的人!6 父母包办无论是穿衣服、时间安排,还是交朋友、选报兴趣班,都不能自己做主。
父母的9个坏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有坏习惯并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我们自己呢?我们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准则?是否在毫不自知地给孩子以错误的引导?我们常常忽略了家庭的精神环境,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坏习惯1
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
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
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为什么买鸡不买鸭”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女儿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
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
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坏习惯3
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
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
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坏习惯4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
”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
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5
你儿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
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
提醒: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坏习惯6
家里电视机坏了,你请儿子的舅舅来帮忙修理。
到了约定的时间,舅舅却打电话说有急事来不了了。
你挂断电话,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帮忙了。
”
提醒: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坏习惯7
晚饭后,女儿吵着要你给她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间;回复邮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刚要坐下讲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处理了。
提醒: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生活,必须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
坏习惯8
你和儿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坏习惯9
你是幼儿园家长的博客,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