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使背景
漢文景休養生息,國力漸豐,時“天下 殷富,財有餘蚱,士馬強盛。” 放棄與匈奴和親等消極政策 實行武力鎮壓。 要聯絡西域民族,採以夷制夷,斷匈 奴右臂 聯絡大月氏商量合力攻打匈奴 。
第一次出使經過
張騫率百餘人出使大月氏,但途中遭匈奴所捕, 逼他娶胡女為妻。 於匈奴居地過了十餘年,後借機再度西行。 路線: 沿天山南麓西行,越過蔥嶺,大宛,康 居,大月氏。 到了大月氏,但月氏王不想與匈奴為敵,所以 這次張騫無功而還。 這次為了避開匈奴人,於是改道而回,繞過姜 族地區回國。 但再次被匈奴所捕,其後趁機回國。
張騫出使西域影響及貢獻
6.佛教傳入 刺激到天竺的佛教東傳,傳入佛教思想 和佛經翻譯(源自大月氏) 洎後的中國思想、文學、繪畫、音樂、 日常生活也受佛教影響。
張騫出使西域影響及貢獻
7.打開絲綢之路 大量絲綢向西域傾銷,質料優量,受西 方喜愛。 安息亦靠操縱絲綢貿易為生,中國商品 已推銷至地中海之東北及北岸地區
「鑿空」之舉,天山南北地區第一 次與中國有交通,中原與西域之經 濟、文化交流漸頻密
總結
總括而言,張騫聯絡大月氏、烏孫等西 域各國以切斷匈奴右臂的任務雖然失敗, 但他對拓展絲路,促進貿易及助破匈奴 等各方面卻帶來不少正面影響。其中最 為重要的是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西方 輸入的文化,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對後世影響至為深遠。
張騫出使西域影響及貢獻
8.中國技術西傳 鑄鐵技術源絲綢之路傳至大宛、康居、 安息等地。 穿井開渠之灌溉方法,傳至中亞及印度。 9.使漢朝聲威震異域 於北宋朱彧<<萍州可談>>中所記: “漢威令行於西北,故西北呼中國為漢”
張騫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探險家。 他的出使象徵著漢族向西域的首次探索, 同時代的史家司馬遷稱此舉為「鑿空」。 雖然未完成聯絡大月氏及烏孫的使命, 卻使漢朝能夠更了解西域國情,與諸國 建立友好關係,對中西文化交流有重要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