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城乡规划3-1城市规划概述课下滚动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
- 格式:doc
- 大小:605.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三章城乡规划3.1 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相关素材乡村规划乡村规划是(rural planning)乡村的社会、经济、科技等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导乡村发展和建设的基本依据。
规划内容主要有:①乡村自然、经济资源的分析评价;②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及其地区布局;③乡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模、水平、速度、投资与效益;④定现乡村规划的措施与步骤。
制定乡村规划,要根据乡村的资源条件、现有生产基础、国家经济发展方针与政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效益为前提。
要实行长远结合,留有余地,反复平衡,综合比较,选其最优方案。
城乡规划的含义解析《城乡规划法》中所称的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这部法律确定的法定城乡规划体系|考试大|,体现了一个突出特点,即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下位规划不得违反上位规划的原则。
规划作为政府的职能,第一不能超越其行政辖区,第二不能超越法定的行政事权。
如果把城镇看做空间上的一个点,把国家、省、县看做空间上的一个面,则可把城市、镇、村庄的规划理解为对点上建设的管理,把国家、省、县的规划理解为是从面的层次上协调若干点上的建设开发活动。
两方面的职责都是不可缺少的。
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也同样存在点与面的关系。
市县政府需要协调乡镇的发展,省(自治区)政府需要协调市县的发展,中央政府需要协调各省区的发展。
各级政府都要从实施科学管理的需要出发,制定和实施本级政府的规划。
国家、省、县要制定协调多个次一级行政地域单位空间发展的城镇体系规划,市、镇、乡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城乡规划法内容重点新的《城乡规划法》共有七章,七十条。
其中《城市规划法》的第三章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被取消,并且新增了第四章城乡规划的修改和第五章监督检查。
(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l.重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
城乡规划概述【学习目标】1.说出城乡规划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通过实例,说出城乡规划的任务、主要内容和意义。
3.举例说明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
【学习重难点】1.说出城乡规划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通过实例,说出城乡规划的任务、主要内容和意义。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要点初探(一)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城乡规划及其意义。
1.含义:是对今后一定时期内,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特征:(1)综合性;(2)政策性;(3)前瞻性。
3.意义:城乡规划作为建设和管理城镇、乡村的基本依据,是指导、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保证城乡土地与空间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和城乡合理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4.应注意的问题。
(1)政府在编制规划时,应认真听取公众的意见。
(2)在实施规划时,要接受公众的监督。
微体验:探究讨论: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整理2:城乡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1.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1)研究和确定城市发展目标。
(2)合理安排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3)确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这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4)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
2.城市规划的阶段划分: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3.乡村规划。
(1)含义:是根据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对各项建设进行的规划布局,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任务:对住宅和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以及生产配套设施等作出具体安排。
(3)内容:主要包括乡村经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
(4)村镇规划。
①含义:是指对某一具体的乡村地域范围内,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村镇的性质、建设规模与发展方向,对村镇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城乡规划与管理第1节城乡规划概述学业分层测评鲁教版选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城市性质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下面关于北京市的城市性质叙述,完全错误的是( )①世界著名古都②政治、文化中心③全国工业中心④商品交易中心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北京有燕山石化等大批重工业,且能源、交通和环境问题突出,根本原因是( ) A.城市的规划不合理B.城市的性质定位不合理C.重工业的污染大D.道路的设计标准低【解析】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城市性质将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北京市的城市性质定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都市。
【答案】 1.C 2.B3.被誉为城市和村镇建设“指挥棒”的是( )A.城乡规划B.工业布局C.城镇布局D.产业布局【解析】布局和规划概念的不同点在于:规划是对未来近期或远期的城乡建设的部署,城乡合理规划有利于城乡居民点的土地等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布局则不含对未来建设的设计、规划含义。
【答案】 A“超前城市化”,即“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滞后城市化”,是指一国的城市化水平较大地落后于工业化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的发展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就要求制订合理的城乡规划。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4~6题。
4.有关城乡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乡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规划B.城乡规划以城乡的经济发展为核心C.任何一个城乡规划都能有利于城乡的发展D.城乡规划就是对城乡的详细规划5.城乡规划按规划对象划分,可分为( )A.城乡总体规划和城乡详细规划B.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C.城市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D.城乡详细规划和村镇规划6.下列说法属于城市详细规划的是( )A.青岛市主要的发展方向是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B.某城市的人口规模应在200万以下C.合肥市的人口形态继续保持以老城区为轴心D.城区某地块的建筑物最高不超过25米【解析】第4题,城乡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规划,它以城乡居民点的土地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同时还包括城乡居民点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它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和城乡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城乡规划都对城乡发展有利,只有合理的城乡规划才能有利于城乡的发展。
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概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乡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2.理解城乡规划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了解城乡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2、通过提供地理图像、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归纳城乡规划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家乡城乡规划的基本理念和原则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愿望。
教学重点:城乡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教学难点:城乡规划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情境导入如右图所示,北京已确定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两带”即北起怀柔、密云,重点为顺义、通州、亦庄的“东部发展带”,以及包括延庆、昌平、良乡、黄村等在内的“西部生态带”;“多中心”则指的是在市区范围内建设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并在市区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个新城。
目前卫星城的人口多在10万左右。
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城乡规划?提示:城乡规划可以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二、城乡规划的基本理念和原则1.基本理念:城乡是一种聚落形态,占据一定的空间环境,是自然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立足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城乡规划中就应保持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的和谐、城市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这就是城乡规划的三大和谐基本理念。
2.基本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使各项建设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充分挖掘用地的潜力,严格控制占用耕地;从实际出发,制订建设标准,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逐步改造提高;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提高近期规划建设的完整性和对远期发展的适应性;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消除公害,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自然条件、历史文物和传统特色,创造优美协调、具有地方风格的城乡景观。
第一节城市规划概述一、选择题1.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B.对土地利用的安排,对于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十分关键C.在确定城市性质时注意既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D.城市的定位一定要高,否则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解析城市规划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蓝图。
答案 C2.阅读下图,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时,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
①编制好小城镇规划、提高其品位②满足工业产业化的要求,使小城镇成为工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③小城镇的建筑景观努力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④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型小城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小城镇星罗棋布,数目众多,是广大乡村的区域中心,应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
答案 D3.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中国城市标志性建筑和景观热衷的一大误区。
标志性建筑的内涵应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出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是向外界标志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可以存在数百年而不改。
这说明在确定城市性质时( )。
①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②不能人为地拔高,也不能随意地降低③在具体表述上要突出城市的特色④不考虑城市的特点,建立一个全新的城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城市规划中确定城市性质时要注意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城市的定位要有依据,不能人为地拔高、也不能随意地降低,在表述上要突出特色,避免以城市的“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
答案 A4.假如你是城市规划设计师,你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将按下列哪种程序进行? ( )。
①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②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③明确城市的性质④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确定空间布局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解析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首先要明确城市的性质,以确定其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其次要预测城市的人口,确定城市的规模,以达到既不会造成浪费,又不阻碍城市的健康发展;第三,安排城市的土地利用,确定空间布局;第四,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既要确定城市的长期建设和近期建设目标,又要对当前的各项建设做出具体安排。
地理:第三章《城乡规划》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节 城乡规划概述一、城乡规划的概念与类型1.城乡规划的概念:是对今后一定时期内,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各种建设项目等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管理措施。
2.核心内容:城市与乡村功能区的科学组织和土地的合理利用城乡总体规划:A 近期规划:一般以5年为一期 按编制过程 B 远期规划:一般以20年为一期 3.城乡规划的分类 城乡详细规划:A 控制性规划 B 修建性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按规划对象 小城镇规划 4.城市规划的具体顺序确定城市的性质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确定空间结构规划图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二、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乡建设的核心问题: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一、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2.城乡土地利用 乡村土地利用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1.类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市政用地、绿地等2.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行政区等在中小城市不明显A城市功能分区应使各类用地有合理的规模配置B各功能区的配套设施应分级设置,充分考虑从人们使用的便利4.划分功能区的原则性、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来均衡布局C各功能区之间既要保持便利联系,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D功能区的看哦昂见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与形象的需要第三节城镇总体布局一、工业布局1.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A.较大的工业区应布局与城市的外围,且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
B.较小的工业企业,且污染程度比较低的,在保证对城市环境不会造成显著污染的前提下,可布局在城区边缘。
C.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立绿化隔离带,带宽视情况而定。
1.自然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2.经济因素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二、农业布局1.农业布局的一般原则A.经济效益比较高、难以长途运输的农产品、保鲜要求高的农产品多布局于近郊:奶牛场、禽蛋生产、鲜花种植、和时令蔬菜。
3.1 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一、选择题1.有关城乡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乡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规划B.城乡规划是以城乡的经济发展为核心C.任何一个城乡规划都有利于城乡的发展D.城乡规划就是对城乡的详细规划解析城乡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规划,它以城乡居民点的土地等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同时还包括城乡居民点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它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和城乡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城乡规划都对城乡发展有利,只有合理的城乡规划才能有利于城乡的发展。
答案 A2.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B.对土地利用的安排,对于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十分关键C.在确定城市性质时注意既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D.城市的定位一定要高,否则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解析城市规划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蓝图。
答案 C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A.明确城市性质B.合理安排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C.对某建筑物进行内部构造设计D.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解析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有:明确城市的性质;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确定空间布局;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等四个方面。
答案 C4.假如你是城市规划设计师,你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将按下列哪种程序进行( )①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②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③明确城市的性质④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确定空间布局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解析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首先要明确城市的性质,以确定其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其次要预测城市的人口,确定城市的规模,以达到既不会造成浪费,又不阻碍城市的健康发展;第三,安排城市的土地利用,确定空间布局;第四,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既要确定城市的长期建设和近期建设目标,又要对当前的各项建设做出具体安排。
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学习目标 1.了解城乡规划的概念及城乡规划的分类标准与类别。
2.了解城市规划包括的内容,理解各项内容的内涵。
3.理解村镇规划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掌握村镇规划的具体依据和原则。
4.理解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5.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城乡规划意识,增强对城乡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环境观。
一、什么是城乡规划1.概念:是一种①__________的空间规划。
2.内容(1)城乡居民点的土地等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
(2)城乡居民点的②________________。
(3)城乡居民点的③____________。
3.分类(1)按编制过程分a.④____________规划。
b.⑤____________规划。
(2)按规划对象分a.⑥________规划。
b.⑦________规划。
二、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1.明确城市的性质。
2.预测⑧____________,确定⑨____________。
3.安排城市⑩____________,确定⑪____________。
4.部署和安排城市⑫____________。
三、村镇规划1.分类(1)⑬__________规划。
(2)乡村规划。
2.小城镇规划的要求(1)必须满足⑭______________的要求,使小城镇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
(2)要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实现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
(3)要将⑮________________列为重要内容,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小城镇接近大自然的优势,建设生态型小城镇。
3.乡村规划的要求(1)从实际出发,使乡村性质和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同经济发展和⑯__________相适应。
(2)必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充分利用空闲宅基地。
(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绿化和整治乡村容貌,搞好⑰____________建设。
第一节城市规划概述一、选择题1.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城市发展规划B.城市布局原则C.城市工程规划D.城市化过程解析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布局规划和城市工程规划(如下图所示)。
答案 D2.城市社会的主体,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城市性质的确定B.城市规模的大小C.城市人口D.城市规划范围解析城市人口主要是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城市社会的主体,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各项建设的参与者。
答案 C3.关于小城镇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城镇规划是对小城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B.编制好小城镇规划,对于指导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品位,加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小城镇规划必须满足工业产业化要求,使小城镇成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D.小城镇的建筑景观要努力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借此来弘扬本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答案 C4.关于城市合理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各功能区的合理布置②城市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置③工业区布置要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为前提④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不要设置防护带,有利于人们上下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城市总体布局首要考虑的总体布局形式,即集中紧凑或分散疏松式。
由于城市主要以工业生产为主,而为了上下班方便,生活区多靠近工业区,在两区之间设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以减轻工业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答案 B5.关于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乡规划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②城乡规划可以完全杜绝城市问题的发生③城乡规划需要确定该区域的空间结构、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④合理的城乡规划有助于明确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对策⑤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建设的核心问题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解析城市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拥挤、犯罪率高、房价高等问题,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减少城市问题发生,但完全没有城市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第一节城市规划概述一、选择题1.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B.对土地利用的安排,对于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十分关键C.在确定城市性质时注意既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D.城市的定位一定要高,否则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解析城市规划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蓝图。
答案C2.阅读下图,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时,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①编制好小城镇规划、提高其品位②满足工业产业化的要求,使小城镇成为工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③小城镇的建筑景观努力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④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型小城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小城镇星罗棋布,数目众多,是广大乡村的区域中心,应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
答案D3.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中国城市标志性建筑和景观热衷的一大误区。
标志性建筑的内涵应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出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是向外界标志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可以存在数百年而不改。
这说明在确定城市性质时()。
①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②不能人为地拔高,也不能随意地降低③在具体表述上要突出城市的特色④不考虑城市的特点,建立一个全新的城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城市规划中确定城市性质时要注意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城市的定位要有依据,不能人为地拔高、也不能随意地降低,在表述上要突出特色,避免以城市的“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
答案A4.假如你是城市规划设计师,你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将按下列哪种程序进行?()。
①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②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③明确城市的性质④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确定空间布局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解析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首先要明确城市的性质,以确定其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其次要预测城市的人口,确定城市的规模,以达到既不会造成浪费,又不阻碍城市的健康发展;第三,安排城市的土地利用,确定空间布局;第四,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既要确定城市的长期建设和近期建设目标,又要对当前的各项建设做出具体安排。
答案D5.1992年7月1日,矗立了80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的日耳曼风格、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
合理的城乡规划可以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上述做法()。
A.不利于协调城乡发展B.不利于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C.不利于保障城乡安全D.不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答案D二、综合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超前城市化”初露端倪,它是政府以计划思维、行政手段控制城市化进程所致,城市扩张脱离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需要,成了利益部门“以地生财,以乡养城”的工具。
材料二2011年11月鄂尔多斯随处可见耗资数亿、数十亿打造的豪华新城和高档小区、房价已连续5年高涨,许多小区入住率小于30%,白天的康巴什只能见到稀少的车辆和行人,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鬼城”。
(1)“超前城市化”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还存在着不合理的________。
(2)城乡规划对于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鄂尔多斯“鬼城”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鬼城”现象,鄂尔多斯在城市规划时要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超前城市化”是城市的规模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超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这说明这种城市规划是不合理的。
合理的城市规划对于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案(1)城市规划(2)给予所规划的城乡以明确的目标定位确定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确定该区域的空间结构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对策明确一系列规划的基础和依据(3)城市规划脱离实际,城市规模盲目发展扩大,投机热钱流入(4)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规划要注重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的统一,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避免城市问题的产生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以后,北京按规划从消费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北京的经济基础。
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的认识出现偏差,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为“我国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
这直接导致后来城市工业结构过重,能源、交通和环境问题突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北京的城市性质有了重新定位,突出其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等职能,从而扭转了北京城市性质偏重于工业职能的片面性。
材料二北京的新建筑和城市设计竞相开展,以致造成对城市的伤害。
北京用天坛和紫禁城的形象来包装自己,但今天这个城市的现实并不令人满意:机械地规划出来的道路、地铁站的位置不考虑与社区、商业和旅游景点的联系,“光荣地孤立”于人们的需要、价值和日常活动。
一座独具特色的历史城市,正在有系统地被重置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城市形态。
诸如19世纪末的美国,开发商是自封的新皇帝,公共领域只是事后的想法。
为什么拥有5 000多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十几岁的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1)材料一体现了人们对北京城市________的认识过程。
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内容之一为________。
(2)城市性质是一个城市在某一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明确每个城市的________,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3)材料二要求我们在城乡规划时,要注意对城乡________保护。
(4)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我们在城乡规划中可受到哪些启示?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
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总结出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内容。
材料一是讲述了人们对北京性质的认识过程。
材料二体现了人们对北京城的建设影响了北京城古老的文化特色。
答案(1)性质明确城市性质(2)政治经济文化性质(3)自然和文化遗产(4)城乡规划要有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在城乡规划中,注重对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对历史名城整体格局、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及周边环境的保护;要详细规划出城乡历史文物、场所、遗存、历史性建筑、街区和地段,甚至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整个城区的保护,并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特色的保护,使人类文化遗产长久相传,永续发展。
8.读上海市整体规划方案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A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B处宝山钢铁总厂布局上属于________型布局,C处金山石化厂远离市区,布局主要是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考虑。
(3)D处布局有污染工业区的合理性是____________,E处布局金融、商贸中心和无污染工业新区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4)F是秦山核电站,在此布局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何要控制城市的规模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城市规划中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划应注意哪些事项?_________。
解析(1)河流上游水质好。
(2)上海附近没有铁矿石、煤炭,但临海,交通便利,宝钢属于临海型布局。
石化厂对环境污染严重。
(3)D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远离市区,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处。
E处紧靠市区,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
(4)核电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该地区对能源需求量大。
(5)(6)略。
答案(1)上游水质好,污染轻(2)临海环境(3)远离市区,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地处河口紧靠市区,基础好,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等(4)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该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而常规能源严重不足(5)城市规模小了,缺少集聚效益;城市规模过大了,又可能会引发“城市病”。
合理的城市规模,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6)坚持以人为本,城市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发展,提高绿地率和森林覆盖率,保留原有的山体和水面,保护好原有历史文化古迹,协调好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