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油菜管理经验交流
- 格式:docx
- 大小:37.44 KB
- 文档页数:1
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打药的三个时期分别是什么
时候
一、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
1、在种植油菜进入到冬季的时候,先要做好田间中耕工作,因为在冬季温度是比较低的,而中耕可以提高土壤温度,还能够让土壤疏松,对油菜幼苗根部也能起到直接保护作用,这样有利于根部生长。
2、在油菜行间可以施入适量的有机肥,这样能够给油菜提供充足的营养,还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在越冬的时候,保温比较好的油菜能够正常开花抽薹,而且还可以提高油菜的含钾量,减少出现结冻现象。
3、冬季种植油菜的时候,如果遇到下雪天的话,在下完雪后要及时把排水沟内的积雪清除掉,避免在田间产生过多积水,影响到油菜根部的生长,否则会导致油菜营养吸收受阻,不能安全的越冬。
4、在冬季出现封冻之前要浇适量的封冻水,封冻水能够减少昼夜温差,还能改良田间的小气候,这样可以避免油菜受到过重的低温袭击,从而减少干冻死苗的现象出现。
5、在冬季的时候为了提高油菜的抗寒性、防止油菜出现冻害、提高油菜的产量,对有早薹早花现象的油菜植株要及时将其摘除,避免顶端生长优势过大,消耗过多的营养。
二、对油菜打药的三个时期分别是什么时候
1、油菜在育苗期、移栽期、幼苗期和盛花期均需要适量打药,
油菜育苗期可以适量加入多菌灵,这样可以预防油菜烂根。
2、在油菜移栽期和幼苗期的时候,会有霉菌病和蚜虫危害油菜,这个时候可以用适量的乐果兑水进行喷洒防治。
3、在油菜的盛花期要防治油菜菌核病,这个时候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或者腐霉利进行防治。
4、给油菜施用除草剂的时候一般选择在上午10点以后,下午4点之前,在这段时间除草的效果比较好;如果是喷施杀虫剂的话,一般选择在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进行喷洒,这个时候喷洒的效果比较好。
冬春油菜管理经验交流
冬春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生长期长,对土地要求比较宽松,可广泛种植。
为了确保冬春油菜的高产和质量,对其进行正确的管理和经验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在冬春油菜的种植中,播前准备工作是关键。
首先要选用优质的种子,大规格的种子能提高出苗率和产量,同时还要做好田地的清耕和松土工作,保证去除落叶杂草、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改善土质,为油菜健康生长提供基础保障。
针对冬春油菜的水肥管理,要逐渐提高灌水量,以保证油菜生长所需的水分,并且善于利用人工降雨、积水灌溉等技术手段,确保油菜充分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根据油菜生长期的需要,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
夏秋季节禁止单施氮肥,在整个生长期内循序渐进地施用复合肥,并在适当时期喷洒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以促进油菜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冬春油菜的病虫害防治方面,一定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害虫和病菌,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常见的蚜虫、菜青虫、叶螨、病菌等害虫和病菌,可以选用生物农药或化学药剂进行治疗和防治。
同时,合理的病虫害防治也要从种植规范、施肥管理、田间管理等环节入手,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一项。
此外,还应该注意冬春油菜的收获和储存等环节。
在收割过程中,要注意不伤到主茎,不少于15㎝,横切面要平整,
处理后放置在通风性好、干净、无污染、室内温度适宜的场地上储存,以保证其品质的良好。
总之,正确的管理和经验交流对冬春油菜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吸收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为保证冬春油菜的质量和产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油菜种植技术。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的发展,油菜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些油菜种植技术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一、油菜品种选择1. 品种选择的重要性油菜品种是决定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的关键因素。
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品种选择原则(1)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2)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高品质、高油率的品种;(3)选择抗病、抗虫、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4)选择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品种。
二、油菜播种技术1. 播种时间油菜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品种特性来确定。
一般而言,长江流域地区在9月底至10月初播种较为适宜。
2. 播种方法(1)撒播:将油菜种子均匀撒在田间,然后用耙子轻轻耙平;(2)点播:按一定行距和株距将油菜种子播入土中;(3)机播:采用机械化播种,提高播种效率。
3. 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一般每亩播种量为0.2-0.3公斤。
三、油菜施肥技术1. 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农家肥、鸡粪等。
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同时加入适量氮、磷、钾复合肥。
2. 追肥(1)苗肥:在油菜苗期,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2)蕾苔肥:在油菜蕾苔期,每亩施用尿素15-20公斤;(3)花粒肥:在油菜花粒期,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
四、油菜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1)油菜菌核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2)油菜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 虫害防治(1)菜青虫:在幼虫发生初期,可选用2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2)蚜虫:在蚜虫发生初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
油菜冬季长势过旺春季如何管理油菜高产需要植株生长健壮旺盛。
但若油菜播种后水肥供应充足,秋冬季气候温暖适宜,部分油菜冬季长势偏旺,会出现提早抽薹现象。
对这部分油菜如果不加强管理,春季气温回升后,植株很有可能出现疯长、发病、倒伏、翻花,甚至嚴重分段结实等问题,导致前期虽有好看的长相,后期却没有理想的收成。
冬季长势过旺的油菜,春季如何管理呢?1.打掉早薹据研究,油菜开花最佳的温度为18~25℃,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到油菜的正常开花授粉与结实。
特别是春季低温,对油菜结实的影响更大。
当气温低于10℃时,油菜开花数量会明显减少;当气温低于5℃时,油菜花蕾多数不能开花;当气温低于0℃时,正在开放的油菜花会大量脱落,幼蕾则会出现黄化。
所以冬季长势偏旺、春季过早抽薹开花的油菜,一旦遇到低温,很容易出现荚粒数明显减少,或“分段结实”甚至“花而不实”等现象,进而影响到油菜产量。
如果油菜在冬季已经抽薹开花,对产量的影响更大。
因此,对叶片肥大、茎秆粗壮、长势旺盛、过早抽薹的油菜,首先要选择晴朗天气,及时打掉幼嫩的早薹,一方面防止其过早开花,减少养分无效消耗;另一方面通过控制顶端生长,刺激主薹下部的腋芽发育生长,增加有效分枝。
同时,优质油菜打掉的肥嫩菜薹,还是很好的时令蔬菜,可直接上市销售、增加收入。
2.防倒防病明显旺长的油菜,田间通风透光较差,加之“头重脚轻”,后期发生病害、倒伏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冬春季节要重点抓好防倒防病。
一是结合中耕除草,斩断表土中部分油菜根系,短时抑制油菜生长发育进程,进而防范早薹早花现象发生。
二是抓好培土壅蔸,增强油菜抗倒伏能力。
三是清理、疏通“三沟”,通过降低田间土壤与空气湿度控制油菜继续旺长,同时防止油菜后期病害与倒伏。
另外,在中耕除草的同时,还要将油菜基部的黄、死、老、病叶打掉,一方面改善油菜后期基部通风透光,另一方面减轻油菜病虫害发生。
3.实施化控采取化学调控,是防止油菜继续旺盛生长、延缓抽薹开花最为简捷有效的措施。
冬油菜田间管理技术
油菜进入冬季,田间管理要做好施足冬肥、田间除草、排水防渍、防寒防冻、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培育健壮的油菜苗,安全越冬。
第一,施足冬肥。
油菜在刚刚入冬,白天气温大多在15℃左右,抓住这段时间,追施越冬肥,增施磷钾肥,一方面可增强油菜抗寒能力,另一方面可供应越冬期和抽薹开花期的营养,保证后期平衡生长。
每亩施用土杂肥1200—1500公斤,再配合施三元复合肥10-12公斤,可喷施护树大将军,可显著提高油菜抗寒能力。
到冬末春初,要追施抽苔肥,保证抽苔营养的需求。
第二,田间除草。
冬天利用气温低,土壤干燥,抓住晴天,人工除草,死草速度快,除草效果好,能灭除已经发芽的草芽,避免使用除草剂带来的许多不利因素。
第三,排水防渍。
每次中耕清好三沟,特别是稻茬油菜田田间湿度大,勤清理三沟,保证沟渠相通,排水顺畅。
要注意雨雪过后要及时清除田内积水,达到雨过田干。
第四,防寒防冻。
冬天,气候变化无常,要防止冷空气突然袭击,对油菜的冻伤。
在除草时,可以在油菜蔸部培土保温。
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利用落叶、秸秆碎屑,洒在油菜间隙间,可以起到防寒防冻效果。
也可在冻害来临之前,在油菜行间盖一层茅草、稻草等秸杆或在油菜行间深锄培土和覆盖土杂肥,大苗培根、壮苗培心、小苗盖根,增厚根系土层,对阻挡寒风侵袭,提高吸热保温抗寒能力有一定作用。
第五,防治病虫害。
油菜在冬末春初,是灰霉病、霜霉病和黑斑
病以及菜蚜虫的防治大好时期。
要抓住这有利时间用药。
对于蚜虫、菜青虫、菜螟、跳甲,可用高效杀虫剂配合新高脂膜500倍液进行防治。
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
冬季是油菜生长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技术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
一、适度灌溉。
冬季油菜植株生长缓慢,但仍需水分支持。
根据天气条件,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使植株正常生长。
二、及时施肥。
冬季油菜需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以补充土壤缺少的养分,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三、防止虫害。
冬季降温后,很容易引起植株病变,可以采取防除虫害的技术,如施用有效的杀虫剂防治病害,避免虫害的发生。
四、控制草害。
冬季油菜易受草害影响,可以采用有效的除草技术,如施用除草剂,减少草害带来的损害。
五、控制病害。
冬季油菜植株容易受到病害的侵害,可以采取防治病害的技术,如施用有效的杀菌剂防治病害,避免病害的发生。
六、增加抗寒性。
冬季油菜植株低温容易凋落,可以采取抗寒技术,如施用抗寒剂,增加植株的抗寒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正确的田间管理技术可以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为油菜生产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因此,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必须正确实施,以提高油菜生产水平。
冬季油菜管理技术要点
1. 土壤整理:冬季油菜的根系较为发达,需要保证土壤松散、透气、排水良好。
在栽培前要进行耕作,翻松土壤,除去杂草和秸秆等。
2. 施肥:在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冬季油菜生长较慢,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量追加肥料,特别是氮肥,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3. 病虫害防治:冬季油菜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霜霉病、黑腐病、菜蛾等。
在冬季要做好防病虫害的工作,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4. 温室覆盖:在严寒的冬季,可以采取温室覆盖的措施,保持油菜的温度,增加光照,促进正常生长。
温室覆盖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或农用棚架来搭建,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5. 灌溉管理:冬季油菜对水分需求较少,但也需要适量的灌溉来保持土壤湿度。
避免过度灌溉导致积水,对冬季油菜生长不利。
灌溉宜选用晴天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避免热力蒸发过快。
6. 防寒保暖:在寒冷的冬季,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如在冬季油菜周围堆放秸秆或覆盖农膜等,防止冷空气直接侵袭,保持一定的温度。
7. 定期修剪:冬季油菜的茎叶容易生长茂盛,影响光照和空气流通。
因此,定期进行修剪可以促进株型均匀,保持充足的光资源和气体交换。
以上是冬季油菜管理技术的常见要点,农民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油菜的栽培与管理油菜是一种重要的冬春季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如食用油的生产、食品加工和饲料等。
由于其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油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油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帮助农户更好地种植和管理油菜,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1. 土壤选择要求:油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宜,pH值在6.5-7之间,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
2. 土壤处理:在进行种植油菜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包括翻耕、松土、施肥和调整pH值。
犁地深度一般为20-25厘米,可通过添加有机肥和磷、钾等元素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产量。
二、品种选择1. 地区适应性: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油菜品种,如北方地区选用耐寒性强的品种,南方地区选用耐热性好的品种。
2. 抗逆性:选用具有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油菜品种,能够减少病虫害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播种与管理1. 播种时间:一般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进行油菜的播种,春季油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上旬至中旬。
2. 播种密度:根据油菜品种的生长特点和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播种密度,一般每亩60-80万株。
3. 土壤水分管理:油菜喜湿怕干,要合理控制土壤水分,避免积水和干旱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4. 施肥管理:在油菜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追肥,包括基肥、追肥和钾肥的施用,以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5. 病虫害防治:加强对油菜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控制,保障油菜的生长和产量。
6. 地膜覆盖:在寒冷地区,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油菜生长,增加产量。
四、收获与加工1. 收获时间:一般在油菜开始开花后50-60天进行收获,及时收获可避免油菜籽的脱粒和落地,保证产量和品质。
2. 加工利用:油菜可以加工成食用油、蛋白质饲料、食品加工原料等,利用不同部位的油菜进行加工,提高经济价值。
冬春油菜管理经验交流
当前,正是油菜管理的关键之时,开春后,油菜陆续抽薹开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两旺,是奠定角果数和结实率的重要时期。
为科学指导各地加强冬春油菜田间管理,农业
专家建议各地油菜田间管理要把好“四关”。
一是提前追施蕾薹肥,促苗情转化。
春季油菜生长快,是需肥的重要时期。
提前合理
追施蕾薹肥可增加分枝数和花蕾数。
根据今年油菜秋、冬发较好的特点,应早施重施薹肥。
一般田块于2月中下旬每亩施尿素5-7公斤和氯化钾3-5公斤,以促进苗情尽快转化。
底
肥不足、苗色较差的田块要增加施肥量,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及氯化钾5-6公斤。
底
肥足、苗色好的田块要适当晚施,并减少施肥量,可在薹高5-10cm时亩追施尿素3-5公斤。
对干旱、冻害危害导致叶片黄化及底肥没有施用硼肥的田块,要在蕾薹期喷施1-2次0.2%硼砂水溶液(用温开水溶解),增加硼肥吸收,防止油菜“花而不实”,提高结实率。
二是清沟沥水,防渍防倒。
蕾薹期与花期对渍害最为敏感,因此,应提前做好清沟防
渍工作,保持“三沟”畅通,预防渍害、病害发生。
生长过旺的田块易发生倒伏而影响产量,可结合清沟将泥土培在根部,防止油菜倒伏及早衰。
三是防除田间杂草。
油菜长势弱的田块杂草较多,春后应及时进行人工除草或喷施化
学除草剂控制杂草危害,防止草荒苗、草欺苗。
化学除草时间要掌握在冷尾暖头的晴天下午,一般在日均温达到5℃以上时即可施用油菜田专用除草剂一次,既可提高药效,又能
避免发生药害。
对田间只有少量杂草的,可适当中耕,防除和抑制杂草蔓生,提升耕层土温,促进油菜生长。
四是防治菌核病。
针对本地春季常出现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特别是油菜开花和角果发育期易发生菌核病危害。
因此,应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做好防治
工作。
主要预防措施是及时清沟理墒、排除田间积水;加强中耕松土、增温除草。
油菜盛
花期前植株叶片发病率达10%时,在晴天进行药物防治,每亩使用40%菌核净0.1-0.2公
斤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0.2公斤兑水50公斤进行防治,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茎叶和地面。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不比谁弱谁强,不求利多名扬,寻一知心挈友,戏青山绿水,观鸟语花香,说人生真谛,换快乐良方,潇洒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