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优质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5.24 KB
- 文档页数:3
核桃种植技术中核桃芽接技术详解长期以来,核桃无性繁殖一直是生产上的难题,嫁接成活率低而不稳,严重影响到核桃优种化、品种化的进程。
上世纪末,核桃芽接技术得到突破,嫁接技术快速普及,核桃新品种生产进入了低成本时代,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开来。
核桃树含水量高,嫁接时伤口易积水,含有较多单宁等强氧化物质,这些因素是造成芽接成活率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
在生产上只有严格嫁接时间,严格操作技术规程,成活率才可以稳定在90%以上。
在核桃嫁接方面,生产上基本分为夏季芽接和春季枝接(也称为高接)。
芽接的主要优点是技术简单、成活率高、嫁接成本低,在生产上主要用来繁育苗木,四年生以下幼树也可采用芽接进行品种改良;芽接的缺点是要在生长季截干去叶,对树体生长影响极大,会导致树势衰弱,容易发生病虫害。
生产上较大的树要以春季枝接为主,最好根据树干粗细进行多头高接。
对高接技术掌握不好的农户,可以在休眠期锯去树冠,在当年抽生的新枝上进行芽接,或在多年生部位进行芽接,这些方法都能达到改劣换优的目的。
一、嫁接时期从新梢半木质化开始到新梢停止生长前均可进行芽接,涉县一般年份适宜芽接期是5月10日至8月20日。
7月20日前嫁接,接后要断砧,接芽当年萌发生长,7月20日后嫁接,砧木不去头,当年接芽不萌发,第二年春季剪砧后接芽萌发生长。
由于核桃接穗必须在半木质化时使用,完全木质化后叶柄基部迅速加粗生长,取下的芽片“芽眼”处凹下,降低成活率,所以生产上最适宜的嫁接时期是5月20日至6月10日,该时期新梢多数处在半木质化,接穗利用率高,且气候干燥、温度适宜,是进行芽接的最好时期。
此时期内嫁接时间越早,接芽生长量越大,大规模嫁接应提前联系好接穗,做到调运及时,尽早接完。
笔者不提倡6月30日以后再芽接,原因是接穗利用率低,接后生长量小,冬季抗冻力差。
二、砧木要求进行芽接的核桃苗或核桃树,必须加强管理。
因病虫危害严重或干旱不能浇灌等管理不好的树,生长势都较弱,芽接后伤口愈合慢,成活率低,且接芽冬季易受冻害,因此不适宜进行芽接。
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核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由于其果仁具有丰富的油脂,核桃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必备食材。
与此核桃树也是一种重要的固沙树种,可以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核桃的育苗与营造林技术对于提高核桃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桃育苗技术1.1 选址核桃树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喜欢松软、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对于土壤pH 值的要求在6.5-7.5之间。
在选址的时候应尽量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
1.2 种子处理核桃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处理。
将核桃种子放入水中浸泡48小时以上,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
然后,将浸泡后的种子取出晾干,四周的果壳破裂后再用30%的氨水浸泡1天,再晒干。
这样可以促进种子的出芽率和生长速度。
1.3 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可以选择3月至4月。
在播种前,要先将种子放入20-25℃的温水中浸泡48小时以上,然后取出晾干,进行播种。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在秋季进行播种。
1.4 管护核桃苗在幼苗期易受病虫害侵害,需要加强管理。
在生长季节,要及时进行浇水、施肥和除草,保持土壤的湿润和适宜的养分供给,有助于核桃苗的生长。
1.5 育苗技术核桃苗的育苗技术主要包括覆土、密植、选择良种等。
覆土可以帮助保持水分、提高幼苗的生长率;密植可以促进幼苗之间的相互竞争,有利于苗木的自然选择,选出良种;选择良种可以提高核桃的整体产量和品质。
二、核桃营造林技术2.1 土壤改良核桃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对于排水性和肥力要求相对较高。
在营造林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改良。
可以采用混合施肥、翻耕、石灰中和等方法,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性。
2.2 种植密度核桃树的种植密度一般为6m×8m,即每亩种植约200株。
在栽植时要按照这个密度进行布局,以便保证核桃树的正常生长和畅通的通风透光条件。
2.3 栽植方法核桃树的栽植一般有扦插、移栽、播种等方法。
若是使用扦插繁殖,则需要在春季选取枝条进行扦插,如果是移栽,则需要选用健康的幼树进行移植,如果是播种,则需要选用优质的种子进行播种。
黑核桃育苗和超级苗选择试验报告近年来,黑核桃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最令人关注的育苗技术和超级苗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
针对这两类核桃选择试验,本研究从实验设计、种植环境、栽培技术、核桃产量等方面,对不同的育苗和超级苗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对象是以贵州省古江县拉库班种植的黑核桃种植户。
研究范围包括实验设计、种植环境、栽培技术,实验时间为2011年至2012年。
选择试验采用4分组复发试验设计,每组4棵株:1)育苗+超级苗,2)育苗,3)超级苗,4)未选择(农村空地)。
每棵株每年收获最大容量是空地的2倍。
育苗的主要种植技术是枝杈拔植,在植株幼稚的时候,用小枝拔植,枝杈生根后移植,利用移栽的特性,加快植株进入生长期,增加了生长势头。
超级苗的栽培技术以枝杈拔植为主要方法,同时选择茎粗的枝杈拔植。
实验结果表明,育苗和超级苗在种植环境、栽培管理及实验地核桃产量方面显著高于未选择(农村空地)处理。
通过比较,发现育苗在种植面积、枝杈断面积、株高、株宽、产量等指标方面都显著高于超级苗,从而得出结论:拉库班的黑核桃种植户在栽培时应推荐采用育苗技术,加快植株生长,提高核桃产量,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本次实验表明,育苗和超级苗种植差异显著,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可行性方案,为种植户提供了合理的栽培方法和选择技术,进而提高生产效益。
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仅针对2011-2012年种植的黑核桃种植户,没有考虑到受气候影响的因素,也没有仔细针对枝杈拔植的不同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黑核桃种植户在种植时应采用育苗技术,以减少栽培时间,提高产量,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本研究也为今后更深入的气候影响研究和枝杈拔植技术研究提供了建议的基础。
核桃播种育苗方法核桃播种育苗方法一、整地做垄育苗地要选择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的砂壤土。
一般于秋后翻地做垄,地要整平、钯细。
结合做垄,每亩施入土杂肥5000公斤,做垄以后要及时压地保墒。
做垄也可以在早春土壤化冻以后进行。
二、浸种处理干藏的种子,为了使其吸水膨胀,脂肪转化为糖类,促进种子发芽出苗,在播种前要进行浸种处理。
浸种方法很多,一般薄皮核桃常用的有:1、露仁核桃,可直接播种。
2、薄壳核桃,可用清水浸泡种子3天3夜,每天换一次水,然后暴晒一个上午,待大部分种壳开裂时便可播种。
3、核桃外壳较厚的,可用清水浸泡5天,每天换水一次,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大部分种壳开裂时便可播种。
不开裂的可人工辅助使其裂口。
注意:在浸种过程中,不能使种子和铁制容器接触,以免种仁氧化,产生单宁酸,影响种子发芽。
三、播种播种时要因地制宜,适时早播。
播种水浸过的种子,当10厘米深土壤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时,可进行播种。
播种采用点播的方法。
播种时在垄上开沟,沟深10-12厘米,以不把底肥勾出来为宜,天旱土壤干燥时可座水播种。
播种时种子要横放,使种子的缝合线和地面垂直,种尖向一侧。
其他各种摆法对主根发育都有不利影响。
播种时,行距35厘米,种子之间的距离20厘米。
覆土厚度6--8厘米左右。
四、苗期管理核桃春播以后20天左右,开始发芽出苗,40天左右幼苗出齐。
1、施肥灌水:一般说来,在核桃苗出齐以前不易灌水,以免造成地面板结。
当幼苗出齐以后,为了加快生长,应及时灌水。
5-7月份,是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一般要灌水3-4次,并结合施速效氮肥两次,每次每亩施尿素或硫酸铵10公斤左右。
8-10月份,雨量较多,可根据雨情决定灌水与否,并追施磷、钾肥2次。
同时进行叶面喷肥。
5-7月份,喷施0、3%的尿素,每半月一次。
8月份到秋季结束,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每半月一次。
2、中耕除草在幼苗前期,中耕深度为2-4厘米,后期可逐步加深到8-10厘米。
2015年第10期现代园艺[J].生态学报,2004,24(2):338-346.[12]兰火长.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1,8(12):229-231.[13]罗仙仙,亢新刚.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研究综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6):803-809.[14]刘一川,黄安民,李耀,张宜生,叶克林.发展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在我国大有可为[J].中国人造板,2009,02:15-17+25.[15]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25(3):507-516.[16]周文丽.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3):198-202.[17]朱丽雅,滕明政.试论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J].新东方,2014(02):41-45.新新2核桃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田世儒,王太荣(乌什县农技站,新疆阿克苏843400)介绍新新2核桃的栽培园基本情况、主要性状,总结了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新新2核桃;主要性状;高效栽培一年生枝绿褐色,枝条细长,有二次枝生长;复叶有3~7片小叶,间有畸形单叶;叶片较小,深褐色;混合芽圆形,饱满肥大,无芽座,发芽率为75%;嫁接苗2年开花,每雌花序多着生1~4朵雌花,单果占2.8%、双果占48.6%、三果占26.4%、多果占22.2%、平均坐果达3.2个,属雄光型。
2.3果实经济性状坚果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1.63g ,三径平均值3.7cm ,壳面光滑美观,壳厚1.02mm ,缝合线窄而平,结合紧密,易取整仁,出仁率为55.60%,核仁饱满,色浅,风味香脆甜。
2.4适应性及抗逆性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姿较直立,抗旱、抗寒性较强,抗黑斑病强。
2.5产量和效益一般定植5年后渐进入丰产期,8年后进入盛果期,进入盛果期667m 2平均产干果350~400kg ,按现市场价30~35元/kg ,产值10500~12000元。
良种核桃嫁接技术
麻会侠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针对陕西省核桃品种混杂、品质低下、商品化率低等情况,结合工作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系统总结了核桃的嫁接技术,对改良核桃现有品种、增加核桃的商品性、改变实生核桃繁殖的落后状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技术基础.
【总页数】1页(P38-38)
【作者】麻会侠
【作者单位】陕西省岐山县林业工作站,陕西岐山,72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4.1
【相关文献】
1.用黑核桃砧木嫁接薄壳良种核桃的快速育苗技术
2.北方地区核桃良种室内嫁接繁育技术
3.核桃良种嫁接育苗技术探析
4.核桃良种嫁接育苗技术要点
5.核桃良种嫁接育苗技术要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光核桃嫁接繁育技术一、为什么要说西藏光核桃嫁接呢?咱们先来说说这个“西藏光核桃”是个啥东西。
它呀,不是咱们常见的那种普通的核桃,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核桃品种,味道好,营养高,而且适应性强。
光核桃在西藏那边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地方上的农民都知道,种了它,地头的收益稳得很。
可就是这种好东西,光靠种子繁育,速度慢,产量也低,农民老百姓想种得多,想赚钱多,没那么容易。
咱们得用点“高招”——嫁接技术。
嫁接,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植物的枝条接到另一个植物上,通过这种方法让它们合二为一。
你看,嫁接技术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早在古代就有人用了。
可是这西藏光核桃的嫁接,可比咱们平常见的要讲究些,不是随便就能搞定的。
二、西藏光核桃的嫁接怎么做?首先得选个好砧木。
砧木就好比是咱们的“父母”,它的生长环境、气候适应能力、根系发达程度,都得考虑进去。
要是砧木不行,光核桃的生命力也差不到哪去。
所以,得挑选适应西藏高原环境的树种,比如说咱们常见的核桃树的亲戚,比如山核桃。
为什么选这些?因为这些树木的根系发达,抗风、抗旱能力强,适合高原的恶劣环境,根本不用担心它在这里的生长问题。
砧木选好后,咱们得把西藏光核桃的接穗,像给树木“植入”新生命一样,悄悄地接上去。
接穗要健康,最好选择那种活力十足的枝条,不然就算你技术再高,结果也可能半途而废。
说起来嫁接技术并不复杂,但是要求很高,特别是接穗和砧木的接触部位,一定要吻合得好。
这样,才能确保养分水分通过接穗和砧木顺利传递,树苗长得又快又好。
三、嫁接的时间和技巧时间嘛,最关键的是要选在春季。
春天,温暖的气候可以让树木的生长进入一个快速的阶段,这时候嫁接的成功率才高。
大家知道,西藏那边四季分明,春天是大好时光。
你要是错过了春季,可能等到夏天甚至秋天,嫁接的成功率就大大降低了。
那时候树木的生长进入了休眠期,根本不愿意再接受外来的接穗了。
所以,春天是“黄金时期”,别等到最后一刻才去动手。
接穗一定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枝条,这可是嫁接成功的前提。
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阐述魏萍(定远县林业发展中心,安徽滁州233200)摘要:薄壳山核桃根系发达,属于落叶类乔木,原产地是美国,也叫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碧根果。
薄壳山核桃的果实大、壳薄,营养价值丰富,可直接食用,也可榨取高级食用油。
木材材质优良,经济效益高。
近年来安徽省定远县主要推广薄壳山核桃造林,苗木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
为解决薄壳山核桃的成活率和高产问题,以育苗技术为例对薄壳山核桃的育苗技术进行研究,提出苗圃、种子选择及育苗等相关技术,以期为相关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中图分类号:S6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08-0004-031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研究背景在城市绿化、食品和装饰范围,薄壳山核桃是一种常见树种,对薄壳山核桃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薄壳山核桃的育苗技术要进行不断研究,通过创新培育方式,以更优质的品种和高效生产,确保育苗过程中工作的顺利开展。
定远县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四旁”绿化,以实现人居环境整治进程推进,落实耕地保护,促进林业增绿扩量,结合林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大地增添绿色,给后人留下“金山银山”。
我国引种薄壳山核桃时间较长,但没有实现突破式进展,依然停留在规模性种植阶段。
引种薄壳山核桃的口感上乘,油脂含量较高,且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非常好。
其生命周期长、管理简单,栽植后8~10年就能够进入盛果期,且高产值连续50年以上的周期,薄壳山核桃树体挺直高大,可用作道路两侧行道树,在山区也广受欢迎。
当前定远县以木本油料林薄壳山核桃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内容,以“四旁”增绿扩量的模式与林业企业合作,开展了对薄壳山核桃的系列研究,便于扩大其应用率,提高产量,各方努力下薄壳山核桃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育苗技术也随之提升,经济效益显著。
但政府出台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严守耕地红线”导致林业增绿扩量受到一定的阻碍,如何稳定薄壳山核桃的高产,不仅要在育苗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也要对建园等进行分析,探索出适合当前发展形势丰产园营造及育苗技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