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 格式:docx
- 大小:23.37 KB
- 文档页数:7
让作文语言表达更出彩要让作文的语言表达更加出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1. 丰富词汇:使用多样化的词汇可以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可以通过拓展词汇量、学习同义词和反义词、避免重复使用某个词等方式来实现。
合理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以及其他修饰语,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
2. 句式多样:如果作文中的句式过于单调,读者可能会感到乏味。
尝试使用不同的句式结构,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短语结构等,以增加作文的变化和流畅性。
3. 比喻和修辞手法:通过使用比喻和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
用比喻来描述一个场景或者通过修辞手法来增加感触,可以使作文更有感染力。
4. 描述细节:在作文中加入具体、生动的描写细节,可以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
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可以使作文更具象和生动。
5. 适度运用修辞和语法结构:适度运用修辞和语法结构可以使作文的表达更加抑扬顿挫、丰富多样。
过分追求修辞和炫酷的语法结构可能会导致作文难以理解,因此要注意适度运用。
6. 用好连接词:连接词在作文中扮演着承上启下、衔接前后的重要作用。
善于使用连接词,如因果关系词、转折词、对比词等,可以使作文的逻辑性更强,阅读更连贯。
7. 重新审视语言:在写完作文后,可以审视语言是否准确、得体。
删减一些冗余的词语,修正一些错误的表达,使作文更加精炼和准确。
要想让作文语言表达更出彩,可以通过扩大词汇量、丰富句式、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描述细节、适度运用修辞和语法结构、用好连接词以及重新审视语言等方式来实现。
要根据不同的作文要求和主题,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作文语言靓丽起来写作文语言的六个方法描摹法——巧用一些拟声词、色彩词、叠词等,对事物的色彩、声音、形态、感觉等进行多重描摹,以平中出新,实中求活,使缤纷多彩的情景跃然纸上。
比如《葛洲坝工地夜景》一文说:“那‘嘟嘟’的汽车声,‘呜呜’的火车声,‘突突’的拖拉机声,‘轰轰’的山石爆破声,还有‘嗨哟嗨哟’的劳动号子声,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合奏曲。
”作者借助拟声词展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而且如闻其声,如观其景,似交响乐,令人陶醉,又如战鼓咚咚,催人奋进。
又如《火烧云》一文说:“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利用色彩词突出了火烧云颜色之多,变化之快的特点,给人以色彩美、动态美,增强了感染力。
修辞法——巧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对事物加以淡妆浓抹,能使语言增亮色,给人以美感。
比如《冬》一文说:“冬天最美的景色要数冰雕了,这可是我们冰城——哈尔滨的一绝。
艺术家们把从松花江中开采出的一块块大厚冰,精心雕刻成形象各异、生动逼真、晶莹剔透的冰雕:有形态各异的人物,有活泼可爱的动物,有古今中外的建筑……红的像火,白的似玉,粉的如霞,黄的若金;小至‘乌龟’,大至‘大观园’,神至‘西游记’,趣至‘八仙过海’……让你看着它们忘记了寒冷,流连忘返。
”作者巧用比喻、排比,活现出了冰雕各具情态、五光十色的特点,富有情趣。
数字法——巧用数字,既可借以描摹景物,突出形象,又能抒发情怀,化平淡为神奇,给读者以无穷的遐想和优美的艺术享受。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作过一首《雪景》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首诗巧用了数字,而且由小到大,数量逐增,突出了雪花纷纷扬扬,末句乃点睛之笔与前面的数字浑然融汇,又使雪花、梅花融为一体,展现了白雪无垠的壮观景象,读来饶有情趣。
引用法——恰当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词、俗语谚语等,既可使语言生动活泼,又能增强表现力。
(高中作文)作文指导-如何让作文语言亮起来
-
作文,就像是我们用文字来画画,画得好不好,关键看用词和表达。
想让作文语言亮起来,得用点小技巧。
下面是几个小建议,希望能帮
到你。
首先,用词要精准。
别老是“好”“坏”“美”“丑”的,这些词太
普通了,用多了就像白开水,没味儿。
试试换成“绝妙”“糟
糕”“绚丽”“丑陋”,这样文章一下子就有色彩了。
其次,多用比喻和拟人。
比喻能让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拟人则能让
死板的东西活起来。
比如,不说“风很大”,而是说“风像脱缰的野
马一样狂奔”,这样的句子是不是生动多了?
再来,试试排比和对仗。
这些修辞手法能让文章节奏感强,读起来朗
朗上口。
比如,“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短短八个字,画面感就出
来了。
别忘了,情感要真挚。
写作文不是冷冰冰的,要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
比如写亲情,可以写写和家人的温馨小事,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温暖。
最后,结构要清晰。
开头要吸引人,中间要条理分明,结尾要有力。
这样,你的作文就像一座精美的建筑,既好看又结实。
总之,写作文就是要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
只要用心,你的作文
语言一定能亮起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加油!。
六大步骤,让作文语言靓丽起来古人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
”可见,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对表达思想、提升文章品位的重要性。
语言有文采,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博得阅卷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比较可观的分数。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那么,怎样使语言有文采、靓丽起来呢?一、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在选用词语时,应尽量选择那些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内涵丰富的,能调动人感官体验的词语,而少用那些抽象、概括,不疼不痒的词语。
句子有长短、整散之别;语气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之异;结构有常式、变式之不同。
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选用句式,不能呆板地运用一、二种句式。
二、选用句式,添亮增色选用句式,是说句式运用要灵活,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长句与短句结合,或整句与散句兼行等。
句式的灵活运用,常常能使文章摇曳生辉、添亮增色。
【例如】我们班会说话的有三种人: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声嘶力竭,据理力争,这是第一种;几人一窝,天南海北,谈古论今,随口神侃,这是第二种;故作愚笨,实则聪颖,妙语联珠,专门搞笑,这是第三种。
上段文字,单就词汇本身而言并不高深,但排比句式的运用,使文句声调铿锵,陡增亮色,境界全出,彰显出一种非凡的气势和对称的美感。
三、巧用修辞,增添文采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是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增加文采、提升品位的重要手段。
如借助排比,便可以渲染气氛,增强气势,增进论证。
运用比喻,便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增添情趣,令人遐想万千,思接古今。
在文中如能巧妙地使用比喻、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文章就能“气象峥嵘,彩色绚烂”。
【例如】要表达“龙泉洞上的千手佛像爬满了青苔”这个意思,若不用任何修辞手法,可这样说:“龙泉洞上的千手佛像上到处布满青苔。
”语句显得平淡而乏味。
如果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则可以这样表达:“他微笑着,看青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青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青苔浸上佛头。
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范文一: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希望文章的语言能够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提高作文语言的方法。
第一,用词准确。
词汇可以说是作文语言的基石。
我们要确保所使用的词语能够严谨地表达我们的意思,不能为了华丽而使用高深的词汇,要避免使用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生僻词,以免语言表达不清晰。
第二,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我们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我们的观点,或者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来让文章更加生动感人,让读者深受感染。
第三,注意句式的多样性。
作文中重复的句型容易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导致看起来枯燥无味。
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些长短不一的句子,或者用问句、感叹句来吸引读者。
第四,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
在表达同样意思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洁而清晰的语言,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具有辨识度。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把一些长句改成简单明了的短句,或者把一些冗长的袭略换成简洁有力的词语。
以上是我个人对如何提高作文语言的小建议,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要点分析: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用词准确、采用比喻、注意句式的多样性和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重点在于提高作文语言,从词汇、修辞手法、句式和表达方式四个方面展开,总结出了提高作文语言的方法。
用词准确的重点在于不能为了华丽而使用生僻词汇,要保证语言表达清晰。
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重点在于让文章更加生动感人,让读者深受感染。
注意句式的多样性的重点在于保持文章的新颖感,吸引读者。
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的重点在于保证文章具有辨识度。
范文二: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作文是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许多人在写作文的时候,感觉语言乏味、表达力不强,为了使作文语言更加靓丽,我在此提供几条建议。
第一,用词考究。
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载体,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就能准确表达我们的意思,而一个不准确的词语就可能让人误会。
作文指导—如何让作文语言亮起来_
写作文时,语言的亮度很重要,它能让你的文章更加吸引人。
那么,
怎么让作文的语言亮起来呢?我来给你支几招。
首先,用词要精准。
别老是用那些老掉牙的词,换点新鲜的,比如
“阳光明媚”换成“阳光灿烂”,这样一下子就能让句子生动起来。
其次,句子要多样化。
别总是用那种平平淡淡的陈述句,偶尔来点疑
问句、感叹句,或者用用排比句,这样文章的节奏感就出来了。
再来,就是要学会用修辞。
比喻、拟人这些修辞手法,用好了能让你
的句子瞬间亮起来。
比如,“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可以写成“树
叶在风中轻声细语”。
还有,别忘了细节描写。
一个好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写一个人紧张,可以写他的手心出汗,心跳加速。
最后,记得要有点个性。
每个人的写作风格都不一样,找到自己的风格,让文章有你独特的印记。
总之,写作文就是要多动脑筋,多尝试,慢慢你就会发现,作文的语
言自然就亮起来了。
加油!。
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谈到作文语言,不少考生将其视之为难以逾越的“高峰”,常发“奈何”之叹而生“难为”之感。
不少作文指导之类的文章书籍也用“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来吓唬考生。
长此以往,愈来愈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提高作文语言水平的“难为”心结,其中不少人进而将心理上的“难为”转变为行动上的“不为”。
因此,近几年来,在中、高考评卷场上看到的作文大多是干巴如瘪三、味之如嚼蜡的语言表达。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希望大家喜欢!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其实,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感情的凭借,成功作文大都文采飞扬。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富有文采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一见钟情,赢得高分。
因此,每位考生都要成为语言的美容师,使作文语言出彩,使人读后如品香茗,余味无穷,如饮醇酒,陶醉不已。
那么,如何让文章的语言文采飞扬?如何让文章语言朗朗上口,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今天,我分享五种语言组织出彩的方法。
方法一:巧妙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本语言的美感。
修辞手法在小学时我们都运用过,可都是简单的句子,很少有学生能在一篇作文中,大量的使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运用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
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文章生动形象有趣,同时也使语言富有文采,使表达的观点入木三分。
比如:精彩美文:中秋夜,正有一轮明月悬挂夜空,月光如水,无遮无拦。
天地间一片澄澈,透明如水晶。
清风拂过,窗前树影婆娑,月光水银般荡漾流转,轻柔无声。
(选自《中秋望月》)这段文字巧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皎洁明亮的月光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来,给人意境之美,仿佛读者被一缕缕阳光笼罩,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使笔尖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方法二:引用名言警句,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
诗词歌赋、名人名言都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洗练简洁、蕴含哲理、朗朗上口。
写作中,可以广泛引经据典,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化气息。
2021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要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丰富词汇和句型的运用1. 多读多积累词汇:阅读是提高词汇量的最好方法,多读多积累可以让作文中的词汇更加丰富多样化。
2. 注意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在描述事物或情感时,选择准确的形容词和副词能够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3. 恰当地运用各类句型:除了基本的主谓宾句型外,还可以改变句式结构,使用比喻、排比、修辞等手法,让作文的表达更具变化和张力。
二、合理运用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使作文更加形象具体,增加艺术感。
2. 排比:使用同类或相似的短语、句子进行排列,以增强语言的整齐感,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3. 对偶:对称式并列,使句子的对称性更强,给人以美感。
4. 夸张:通过夸大的手法突出某种特点或表达情感,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三、翔实而准确的描写1. 注意细节:在作文中,适当地描述细节可以使文笔更加生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 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拟声、拟态等,可以给作文带来更多的艺术色彩,让语言更加靓丽。
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 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合理使用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使句子结构清晰,文意明确。
2. 注意节奏感:通过适当的标点符号停顿,使作文的节奏感更加明显,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五、适度运用修辞格1. 借用常识或名言警句:在作文中适度地运用修辞格,如“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能够使作文更有深度、含义更加丰富。
2. 借用故事或寓言:通过故事或寓言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文的主题。
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需要通过丰富词汇和句型的运用、合理运用修辞手法、翔实而准确的描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以及适度运用修辞格等多个方面的努力,提升作文的语言魅力和艺术感,使读者对作文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作文语言表达更出彩
1. 用词准确、生动:选择具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准确,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不要用“很多”,而要用“众多”、“大量”等词语来丰富表达。
2. 句式多样、变化丰富:避免使用单一的句式,要尝试使用短句、长句、并列句、
复合句等不同句型,让语言更加多样化,更具有韵律感。
3. 运用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能够让语言更富有表现力,更
加生动、形象。
4. 合理运用篇章结构:要注意段落的衔接、过渡,使整篇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表达更加连贯统一。
5. 注重修辞艺术:通过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更
具有韵律感和美感。
6. 注意语言规范:语法正确,标点使用得当,避免生僻词和句子结构过于复杂,使
文章更容易被读者理解。
7. 增加修辞、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更容易引发
读者共鸣。
在写作时,要注重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多样化,配合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让作文语言表达更加出彩。
1、高考作文是每个考生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考试之一,写作成绩直接影响着考生的录取结果。
如何在语言表达上做到优美是每个考生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做到语言优美。
2、把握语言的韵律感
语言表达中的韵律感是指语音、语调、节奏等因素所产生的韵律效果。
通过合理运用语言的韵律感,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引人入胜。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工整的排比句和音律优美的辞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欣赏音乐的感觉。
3、善于使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段以达到意境优美、表达精准的目的。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适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注意语言的精准度
语言的精准度是指用最短的语言描述事物,做到言简意赅,不出现冗余和累赘的文字。
语言的精准度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快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5、行文流畅
文章要想做到语言优美,必须保持行文的连贯性和流畅度。
语言表达过程中的词汇和句式要简洁明了,不要使用过于繁琐的词汇或者构造复杂的长句。
同时,合理运用各种连接词(如:然而、但是、因此等)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文章结构更为紧密。
6、结语
以上是本文探讨如何做到语言优美的几个方面,其中涉及到语言的韵律感、修辞手法、语言的精准度以及行文的流畅性等。
在高考作文中,做到语言优美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具有很大的分值比重,可以有效地提高文章的评分。
因此,每个考生应该注重语言表达,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指导: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随着中考的步步逼近,很多同学感到时间的紧迫和自己的紧张。
阅读不知如何下手,作文不知如何开笔,很多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作文指导之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供大家参阅。
写作指导:童话寓言写作技法与例文【技法解说】:自小,我们就在童话和寓言的熏陶下长大,在那个五彩纷呈的童话世界里,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勇敢和善良,什么是无畏和坚强,更是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自私和狭隘,狠毒和狡猾。
“狼外婆”的故事陪伴我们渡过了童年的时光。
长大后,我们知道了更多的童话故事和寓言:“盘古开天”使我明白追求要执著、“女娲补天”让我们窥见到了为民造福的大志,那“嫦娥奔月”的故事时常在耳边萦绕、“神笔马良”让我明白了贪婪最终会摧毁自己……我还为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流过泪,为可怜的白雪公主找到自己的幸福而兴奋不已……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
在这里面,感受到的都是奇异的情节和虚拟的事物和境界,但它们无一不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夸张、拟人、象征等的表现手法反映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情形,它们富含义讽喻和教育意义,透过具体浅显的故事,寄寓深奥的道理。
想象和联想是它们最重要的特征,童话与寓言,它们常常通过借古喻今、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我们在进行写作时,通过也可以运用这样一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只要把握了它们的写作特点,必定能写出高品质的文章来的。
写作指导: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叫“有文采”?作文怎样做到“有文采”?作文“有文采”,是《考试大纲》在“语言通顺”基础上提出的高一级的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词句漂亮,行文华丽,固然是有“文采”,但更多的情况下,“文采”指内含的一种韵味,一种气派,一种光泽,它以自然流露为上。
怎样做到有“文采”呢?应注意以下七点:一、化抽象为形象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让作文语言更加出彩作文语言的写作方法一、运用题记,画龙点睛,使语言出彩题记能给作文增光添彩,用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阅卷老师了解文章内容。
因为题记一般都很精短,语句优美,常含哲理或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因而使语言出彩,倍受欢迎!例:一只雄鹰骄傲地在空中飞翔,一群鱼儿自由地在水底嬉戏,一朵花儿美丽地在枝头绽放,它们骄傲,它们美丽,因为它们选择了在自然中生活,它们活出了自己的本色。
——题记【点评】:运用题记形式点出动植物在自然中生活,追求本色,一方面点题,一方面启示我们人类更应当这样。
二、巧用修辞,扮靓语言要保证外观的漂亮,就要使用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说服力,增强语言气势,使文章生动形象、情绪激昂、气势磅礴。
例1:如果你是一粒金子,那么,等待机会吧,总有一天你会光耀世界;如果你是一只雄鹰,那么,等待机会吧,总有一天你会搏击长空;如果你仅仅是一支蜡烛,你也不必灰心,等待机会吧,总会有一个暗夜,让你尽情燃烧出你的价值。
每个人都像一棵草,每个人都储藏着生命的力量,如果你还没有萌发,那是因为你的春天还没有来到。
满怀希望,耐心等待吧,机会总会来临!【点评】:本段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进行铺排议论,其好处在于避免了呆板说教,具有情景感、亲切感,能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既丰富内容,又展现气势。
三、引用诗词、名言,增强文章底蕴古代诗文、名言用词精炼,蕴含哲理,考场作文引用必然使语言出彩。
使用古诗文和名言既能显示考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使作文在表情达意上恰到好处,读来上口,顿生美感,因而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引用的古代诗文佳句可用于段首增加文章亮色,也可用于段中或段尾作为叙述议论的材料,达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醒目效果。
例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
点评:引用杜甫的诗句,增加文章美感。
2021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在写作中,如何让作文的语言更加靓丽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提高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供参考:
1. 使用多样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作文中让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的关键之一。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可以让语言更加富有情感和表现力。
2. 运用丰富的词汇
词汇的丰富度直接关系到作文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在写作中应该尽量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可以通过词语的同义替换或者引用诗句、名言等方式来展现语言的丰富性。
3. 注重细节描写
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和有画面感,读者可以更加容易地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
细致的描写可以让作文的语言更加靓丽。
4. 适当运用语言技巧
比如对比、对话、衔接词、过渡词等可以让作文的语言更加流畅和连贯,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文采。
6. 注意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感
在写作中,注意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感可以让作文更加优美和具有诗意。
一个靓丽的作文语言需要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以上提到的一些方法,可以让作文的语言更加靓丽和有趣,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语文作文: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一篇好的作文,语言就像一件华丽的衣裳,能让文章光彩夺目。
然而,不少同学在写作时,语言往往平淡无奇,就像一杯寡淡的白开水,难以吸引读者的目光。
那么,如何让作文语言“靓”起来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词汇。
比如,形容一个人的笑容,不要总是说“他笑了”,可以说“他的脸上绽放出一朵绚烂的花”,这样的表述是不是瞬间让这个笑容变得鲜活起来?再比如,描写天气热,别只说“天气很热”,而是说“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似乎要把世间万物都烤化了”。
通过这样具体、形象的词汇,能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你所描述的场景。
其次,善用修辞手法是让语言变靓的绝佳法宝。
比喻能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
“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将湖面比作镜子,生动地展现出湖水的平静和清澈。
拟人则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的动作和情感。
“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树叶,树叶欢快地舞蹈”,风儿和树叶仿佛都有了生命,充满了活力。
夸张能够增强表达的效果。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夸张的手法,凸显出瀑布的雄伟壮观。
除了词汇和修辞,丰富的句式也能为作文语言增色不少。
长短句结合,能使文章节奏有变化,富有韵律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英雄豪杰,他们或驰骋沙场,或挥毫泼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辉煌。
”前半句长,后半句短,读起来错落有致。
整散句结合,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闲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一种豪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胸怀。
”整齐的句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此外,引用诗词名言也是提升作文语言魅力的有效途径。
恰当的引用不仅能展示你的文化底蕴,还能让文章更有深度。
比如,在论述珍惜时间的主题时,可以引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表达思乡之情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能很好地传达那份眷恋。
再者,细腻的描写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
比如写人物,不仅要描写外貌,更要注重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的刻画。
作文指导:让文章的语言靓起来,干货满满生活需要色彩,作文需要文采。
语言是文章的奠基石。
语言是一组神奇的积木,能堆砌出我们心中最美的天堂。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他道出了语言有文采的价值,而在文中恰当地美化语言,特别是开头结尾,重点段中精彩的语言,会有力地升华主题和渲染情感,并会形成文章浓郁的个性风采。
如何让你文章的语言靓起,更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呢?下面我先教你几招。
【第一招】:准确地使用有生命力的动词。
何谓有生命力的动词?就是能抓住特征,融入情感,生动、传神的动词。
例如:1、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长)出来。
为什么用“钻”,而不用“长”,就是因为“钻”抓住了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特征,而且融入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之情,而“长”不行。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句中用“窜”而不用“飞”是因为“窜”抓住了叫天子受到惊吓后飞逃的速度快的特点,而“飞”是不能表现这一特点的。
3、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留)下深刻的印象。
“雕镂”一词说明了这一节课非常难忘,印象特别深刻。
4.地瓜地里,父亲双手握住镢把,抡起镢头,把地瓜从泥土里勾拽出来。
鼓胀的地瓜从泥地里打个滚儿翻上来,被父亲的大手一把捉住,丢进条筐。
装满两个筐,拿出扁担插到筐系下,用筐绳胡乱一缠一绕,弯下腰挑起来就走。
——《扁担的使命》(选自《人民日报》)5.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6.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以上4、5、6、这几段文字中一连串的动词,把人物,事物,事情写活了。
也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文字才有生命力。
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_优秀作文怎么写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_优秀作文怎么写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叫“有文采”?作文怎样做到“有文采”?作文“有文采”,是《考试大纲》在“语言通顺”基础上提出的高一级的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词句漂亮,行文华丽,固然是有“文采”,但更多的情况下,“文采”指内含的一种韵味,一种气派,一种光泽,它以自然流露为上。
怎样做到有“文采”呢?应注意以下七点:一、化抽象为形象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颜文静《寻人启事》)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再如,一位同学在写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时,说“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这句话没有写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和旋律之美,也没有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第1页共7页有的艺术美感。
不妨改写为:“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
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二、化静态为动态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
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佛本是静态的,就是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
山水名胜,多为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所以,要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三、绘形绘声绘色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转引自秦牧《语林采英》)。
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四、幽默俏皮活泼第2页共7页表达过于严肃,不免给人沉重感、压抑感,来一点幽默,讲一点俏皮话,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请看高考满分作文《跟时代一起改变》收尾部分:我们并不一定要追赶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并不需要一味地学着人家的样儿,完全可以做更“高级”的事。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只知“忙”。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爱国的情操,而不是“爱大米”。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养,而不是只看搞笑和言情。
改变自己,让自己有鹤立鸡群的素质,如今个性也是潮流,像这种特点,无疑是最“in”的。
周围的一切,正在对我们的成长形成影响,而它们常常是负面甚至颓废的,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但只要改变自己,我们一样可以拥有过人的气质。
否则,“后果很严重”。
作者娴熟地运用杂文笔法,写得亦庄亦谐,轻松自如,使文章具有了特殊的情调,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五、善用修辞手法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请看数例: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第3页共7页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
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4.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张潮《幽梦影》)运用排比,列举一连串悦耳之声,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同上)以赏月喻读书,表达读书所获与阅历相关的道理,深入浅出。
6.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
(贾平凹《延川城》)第4页共7页用对比的手法,凸现延川少花少石、土地贫瘠、树木枯瘦和女人美丽、男人坚强、枣大羊肥的特点,造语新奇,让人过目不忘。
7.石墨黑不溜秋,稀松平常,价格低廉;而金刚石光彩熠熠,坚硬无比,价值连城。
两者相比,如同鱼鳅与蛟龙,宛若毛虫与彩蝶,好比麻雀与凤凰,犹如地上的癞蛤蟆与碧霄的白天鹅……[(《悦纳压力》)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天壤之别,而且给人审美的享受。
8.白生生、轻飘飘、软绵绵的棉花糖,在风中颤颤悠悠,好像一片洁白的云要从我手上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往怀里靠一靠,拢一拢。
我一跑,棉花糖似乎又要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团一团,捏一捏……(王珂《甜丝丝的回忆》)“洁白的云”的比喻形象、贴切,委实引人入胜。
六、注意句式变化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
比如2006年浙江卷满分作文《且息且行》中的一段话: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山崖;探得了魂宝,又跃跃于另一次奇异的冒险;策马路过梅园,却一心想着直奔边关,戍国杀敌。
这样的人不是痴顽,而是执著,他们在奔波里冲击生命的极限,在征服里体验生命的快乐,在“无所息”里实现自己的终极意义……最伟大的战士,都渴望战死沙场,在死神带来的永恒憩息面前,他们粲然微笑,死得其所。
第5页共7页有的人,驾一叶之扁舟,凌万物之茫然,却不想到达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得,听风饮露。
他们秉烛夜游,访仙探鬼,只是感慨于岁月如寄,而风光无限,不得遍赏。
这样的人,不是放纵颓靡,而是潇洒自如,他们在漫游里赏玩生命的细节,在驻足遐观中纪念流逝的时间,在诚挚的诗篇里讴歌造化的神秀……升仙的道人,不问红尘俗世,只在静坐修行中获得人格的圆满,生命的休憩。
这几段文字风格典雅,词语丰富,使用了许多成语、典故;从句式的角度看,以整句为主,兼用散文的章法,注重整散、对称与呼应,形成了一种整散结合的美。
七、引用化用名句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例如2006年福建卷《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一文中写道:秋雨先生曾说过,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
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
此时此刻,所谓生命的空白,或许就是一种“花开花落两由之”的淡泊心境吧。
有哲人云:圣者,常人肯安心者矣。
有时候,生命需要隐匿,心灵需要蜇居。
在蜇居之中,为未来做准备,就是在蓄势,蓄水以后开了匣放水,便可以灌溉大地。
为生命留一点空白,我安静地想着。
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告别忙碌的生活,淡而处之。
生活的滋味,无非在于诗、酒、哲学、爱情。
在空白的缝隙中,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生活却因此平添了几分色彩。
宛若一隐士,把酒黄昏后,看太阳从东而西,静观风起云涌,诗意地栖第6页共7页居。
在我心里,唯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好比一块空白的印章,为生命烙下闲适的情操;拥有了闲适,才让我觉得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记得海德格尔曾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
要感谢海德格尔,这位精神的探索者,为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隅空白。
让我在心烦意乱之际,能够冷静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让我在忙碌中,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欣赏一段“他年傍得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还魂爱情。
如五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东坡先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他们都是诗人,在属于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诗意地栖居。
这位考生旁征博引,撷英掇华:从余秋雨的名言,到海德格尔的精神;从鲁迅的诗歌《悼杨铨》,到庄子的语录;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吟咏,到五柳先生的理想展望,再到东坡先生的赤壁放歌;从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到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其视野之广阔、材料之丰赡、信息之密集、语言之精美,令人叹服。
总之,高中生要消除语言“有文采”高不可攀的思想,多读“有文采”的精美时文和语言有特色的高考佳作,确立适合自己实际的语言目标,掌握方法,认真训练。
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使自己的文章闪现出亮丽的色彩。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