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5-15世纪)西方园林
- 格式:ppt
- 大小:5.94 MB
- 文档页数:37
时间地点园林类型园林特征代表备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墓园、宅园、神苑规则式(世界上最早的)规整的对称布局把几何学概念用于园林设计中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岛米诺安文明公元前6世纪古巴比伦猎苑、神苑、空中花园自然风格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市住宅园林(柱廊式园林)、郊区别墅园林规则式;有秩序、与自然界的和谐为最大特点维迪府邸、劳伦提努姆别墅柏拉图主义:数字即是美罗马规则式;建筑与园林相结合中世纪(约公元5——14、15世纪)欧洲寺院式园林(意大利为代表)、城堡式园林(英法为代表)自然式;封闭、实用性小园坎特伯雷修道院黑暗的时代公元14世纪波斯、西班牙、印度(16、17世纪)伊斯兰园林规则式;追求单纯的几何性阿尔罕布拉宫(西班牙)、泰姬陵(印度)布局简单,以树种、绿化庭园为主,风格亲切、精致、静谧公元14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式规则式意大利台地园人性、自由、柏拉图主义公元15世纪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格拉那达的阿尔罕伯宫园林艺术得以持续的发展伊斯兰传统并吸收罗马的若干特点而融冶与一炉。
公元15世纪后期、16世纪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式规则式手法主义、中轴线的设计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意大利巴洛克大庭园法尔纳斯别墅、帕巴朱里奥别墅自由不羁的革新风格;细部特征表现公元17世纪法国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规则式凡尔赛宫、维贡特府邸(勒诺特)中轴线对称规整的园林布局公元18世纪初期英国风景式园林自然式白金汉郡斯陀园(布里奇曼)、切斯威浪漫主义、新柏拉图主义、森林风格、奥古勒都风客府邸花园(肯特)、斯陀园改造(布朗) 格、如画式、中英式、混合式公元19世纪欧洲直线、规则式工艺美术运动:莫卧儿花园植物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曲线、自然式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分裂派大工业的发展,郊野地区开始兴建别墅园林美国奥姆斯特德:纽约中央公园从庭园设计扩大到城市公园系统的设计公元20世纪现代园林自然式讲究自由布局和空间的穿插,建筑、水、山和植物讲究体形、质地、色彩的抽象构图。
规则式园林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狩猎社会的园林:自然从属型社会第二阶段:农业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社会第三阶段:工业社会的园林:自然征服型社会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生物多样性将成为评价园林绿地的标准第一阶段狩猎社会的园林:自然从属型社会认识水平不高,以宗教信仰园林空间为主第二阶段:农业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社会世界各地园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
三个共同特点:1、园林为统治者、贵族、宗教者等少数人所有与享用;2、园林空间为封闭的内向型;3、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多忽视生态与环境效益第三阶段:工业社会的园林:自然征服型社会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20世纪,自然征服型(工业)社会的后果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主要表现在地球温暖化、酸雨以及野生生物的灭绝等。
对于城市环境来讲,主要带来了三大问题:1、城市人口爆发性增长;2、人类生态系的突出;3、人工环境领域的扩大。
在这一时期。
人类在创造便利与富裕生活社会的同时,正在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园林出现了公园、都市绿地系统、田园都市等。
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生物多样性将成为评价园林绿地的标准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代园林(公元4世纪之前)埃及园林、巴比伦园林、希腊园林、罗马园林中世纪欧洲园林(5-15世纪)中世纪西欧园林伊斯兰园林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15-16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17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8世纪)近代城市公园(19世纪)现代风景园林(20世纪)西方园林的艺术形式规则式园林又称建筑式、几何式、图案式等园林;西方园林的传统样式,以意大利、法国园林为代表。
规则式园林在20世纪得到广泛的更新和进一步发展。
不规则式园林又称自然式园林,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传统样式;在西方园林艺术史中以英国园林为代表。
著名的西方园林有哪些第一阶段:园林的萌芽阶段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人与自然是亲和关系表现:巫术仪式、图腾、洞穴壁画、原始雕塑以宗教信仰园林空间(处于萌芽状态)为主。
第二阶段:萌芽成长高潮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从感性适应转变为理性适应状态,人类与自然仍保持亲和关系;园林的特点:(1)园林为统治者、贵族、宗教者等少数人所有与享用。
(2)园林空间为封闭的,内向型。
(3)以追求视觉景观和精神享受为主,多忽视生态与环境效益。
世界各地园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
第三阶段工业社会的园林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工业三废出现、居住环境恶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转为对立、敌斥状态。
两个代表学说:美国奥姆斯特德及其学说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园林的特点:(1)公共园林出现;(2)走向开放性、外向性;(3)讲求社会、环境效益;(4)由专业的造园师主持规划设计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由敌对回归到亲和状态园林特点:(1)公共园林大量出现,城市生态系统概念出现。
(2)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根本目的(3)建筑、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已密不可分旧约时期的园林一.伊甸园(Eden)二.所罗门的庭园所罗门庭园影响埃及庭园的同时,埃及庭园影响所罗门庭园三.大卫的庭院古埃及园林概况1)干旱少雨,冬季温和,夏季酷热,温差大。
2)尼罗河由南向北流经埃及境内,洪水泛滥,适于栽培农作物。
3)不适和树木生长,树木受重视,热衷于园林中植树。
古埃及园林特点•尊崇树木,引尼罗河水浇灌花草树木•引水,灌溉技术以及土地规划,对园林影响•葡萄园,果园,菜园等实用园是园林的雏形•游乐性园林是法老们的奢侈品•园林植物,以乡土树种的埃及榕,棕榈为主,后来又引进了黄槐,石榴,无花果等•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园,圣苑,墓园三种1.宅园•有围墙,起防御作用•有水池,养鸭,种荷,可灌溉•布局轴线明显,规则的几部分•建筑在主要位置上,入口讲究,有园亭•布置葡萄园,果园,菜园等,植物多种,建筑物前有花坛•有的种药草,埃及教士的擅长2.圣苑3.墓园古埃及园林特征(总结)•古埃及园林,是古埃及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的总和反映。
西方园林发展史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两个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创造和规划园林,以展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以下是对西方园林发展史的详细介绍: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公元5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园林的起源地。
古希腊人通过建造神庙和竞技场等建筑,展示了他们对秩序和几何学的热爱。
在园林方面,他们注重植物的配置和空间的规划,追求和谐与平衡。
古罗马时期,园林中开始出现喷泉、雕塑和装饰性建筑,表现出对装饰和辉煌的追求。
2.中世纪时期(约公元5世纪-14世纪)在中世纪时期,欧洲出现了教会园林、城堡园林和庄园园林等不同类型的园林。
这些园林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例如,教会园林通常包括草药园和果园,以提供医疗和食用植物。
城堡园林则注重防御功能,包括高墙、塔楼和壕沟等设施。
庄园园林则是为了展示贵族的地位和财富,以华丽的装饰和建筑为主要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古典主义美学,强调秩序、平衡和对称。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园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它们以台地园为主要特点,通过设置层层叠叠的花园和草坪,展示出一种有序而典雅的美。
4.巴洛克时期(约公元17世纪-18世纪)巴洛克时期是西方园林的一个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时期。
巴洛克园林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感官的体验,通过使用夸张的装饰、大规模的排场和强烈的对比来创造出激动人心的效果。
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它通过宏大的规模、复杂的结构和华丽的装饰展现了巴洛克园林的特点。
5.现代时期(约公元19世纪至今)现代时期是西方园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以及生态环保的概念。
现代园林的设计风格多样,包括极简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材料和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园林设计中。
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