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公园设计_以广州市珠江公园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42.59 KB
- 文档页数:1
环境心理学下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居民最普遍利用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园质量、数量问题已成为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各城市纷纷新建、改造城市城市公园。
就城市公园而言,植物景观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方面的客观需求,又能满足城市生态建设具体要求。
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存在多样化的问题,必须以人的客观需求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完善。
因此,本文作者以环境心理学为基点,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讨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分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园是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要素,其中的植物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很好的绿色空间,有利于他们舒缓压力、愉悦心情,能够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客观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创造富有“感染力、生命力”的城市文化。
就环境心理学来说,是以人为中心,全方位分析人的行为心理、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去揭示不同环境下的各类行为规律。
而在环境心理学下,全面、深入研究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公园植物的重要性就城市公园化而言,属于全社会环境建设工程之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而公园植物可以重塑城市外在形象,促使城市景观面貌更加丰富,在城市公园建设中,植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景观意义。
公园是城市园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标志,关乎城市整体面貌。
在城市公园建设中,要特别重视植物的优化配置,生物具有的多样性,让公园空间极具特色,植物为城市编织出一条别样的彩线,而在时空方面,可以客观地折射出城市面貌,具有一定的景观意义。
其次,生态意义。
城市公园属于景观生态系统,具有其特殊性,而公园植物是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珠江公园园林建筑设计分析MAI前言:珠江公园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
坐落于广州珠江新城中心腹地,是一个集观赏、游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高级公园。
园内绿草如茵,雕塑奇石点缀其间,溪水穿桥绕径,南国花木迎江风而动,花香伴着清风扑面而来。
是广州新城重点建设的三个公园之一。
园内情况:公园正门门卫亭,在立面上,它是平斜式且单层的围石建筑,平淡而不臃肿,反而突出了珠江公园朴素唯美的主题,与旁边的大石“珠江公园”相互地协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而且这个平地建亭结合各种园林要素,与现代的小广场和绿荫相结合。
公园北面的“荫生植物区”,沿着一条消息溯溪而上,看到一座由几块巨石组成的假山,从假山上一个出口在流着吸水,这里就是珠江公园的快绿湖的水源了,快绿湖不是一片水阔的水域,它追求自然的流畅曲线型,旁边的临水建亭,贴近水面,更是能突出湖的恬静之美,夸张而不失自然美,在原有的细节装饰上,加上了精巧的装饰,增加了本身的美观,从而来组织空间画面,达到了“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精神境界,同时,快绿湖周边以成片的混合植物为主,运用各种配置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花香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
对于珠江公园的花架,是公园的特色之一,这亭廊布置是,像游廊一样发挥建筑空间的脉络作用,作为布置点,形成观赏点,并在此组织环境景色的观赏,特别有绿色植物和花果自由缠绕悬挂在,更添一丝生机,在功能上除了观赏之外,还有的就是供游人休憩的作用,且这花架在设计上加上了欧式风格,梁柱是用砖混泥土,形成凹凸的梁柱,不规则的同时彰显出艺术美,这花架融入的周围的其他植物,反映出花架的悠闲娱乐,植物和谐美。
公园里的小路布置着板凳石,供游人休息,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人性化。
探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小游园的规划设计引言小游园是城市中的一处休闲娱乐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放松身心的场所。
如何设计出一个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小游园,成为了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小游园的使用效率和提升人们的体验感,本文将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究。
一、小游园的视觉设计小游园的视觉设计是人们在游园中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对于游园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认为,视觉设计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因此在小游园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视觉设计的因素。
小游园的整体布局和景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美丽的花草树木和优美的景观能够让人们感到愉悦,增强游园的吸引力。
小游园的颜色搭配也需要注意,柔和温暖的色彩能够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而刺眼或过于冷淡的颜色则会给人带来不适。
小游园中所摆放的装饰物和雕塑也要符合环境心理学的原则,它们应该既能点缀整个游园的环境,又不会过分突兀,阻碍人们的游园体验。
二、小游园的空间设计小游园的空间设计对于游园的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认为,空间的大小、形状和布局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因此在小游园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空间设计的因素。
小游园的空间布局应该合理,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该有明确的界限和连接,便于人们进行游园活动。
小游园的绿化面积也需要充分考虑,适当的绿化能够提供舒适的氛围和清新的空气,而过多的绿化则会让空间显得拥挤,影响游园的体验。
小游园应该提供多样化的空间环境,既有开阔的草坪区域,也有幽静的林荫小道和浪漫的庭院花园,满足不同人群的游园需求。
三、小游园的设施设计小游园的设施设计是为了给游园者提供便利的服务和舒适的体验,但环境心理学认为,设施的设计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情绪。
小游园的座椅设置应该充分考虑人们的需要,不同种类的座椅应该布置在不同的区域,既方便人们休息,又不会占据过多的空间。
园林规划与设计底商。
连通滨江道与国际商场人行铺装,将滨江道繁华步行商业街与南京路两侧商场连成一体,增强商业的整体氛围。
通过步行空间将西开教堂、抗震纪念碑广场、地铁站广场、营口道口绿地、锦州道和长春道间街角绿地五个景观节点串联起来。
统一设计街道家具和标识牌,保持南京路街道家具在材质、颜色、样式方面的一致性,增强了街道景观的有序性与整体性。
3.2.3提升街道空间品质,打造人性化环境 锦州道至营口道地段,分布有伊势丹、津汇、国际商场、乐宾百货等商场,是购物人群集中地段。
通过对这些地段铺装、车档小品、树池坐凳、绿化等进行综合整改,提高购物环境品质。
根据南京路各路段的宽窄情况,分别对不同路段的道路断面进行改造,形成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分隔带,为行人和骑车者提供遮荫庇护之所,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通过绿化隔离带、高大的行道树列打造贯穿市区的绿色通道。
注重铺装细部处理,增强行道树遮荫效果,增加安全分隔带、休憩设施、通讯设施等,营造符合人们安全、舒适、交往等需要的人性化步行空间。
图1 南京路过街天桥改造后图2 好乐里底层零星商铺4总结南京路景观环境整治是成功的,得到了城市居民的普遍认可。
通过对南京路景观环境进行整治,保护并传承了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改造后的街道成了孕育各种人文景观的乐土,街道空间不仅整洁、有序,而且充满勃勃生机。
街道空间的“有机更新”一定是在尊重场所精神与城市文脉的基础上,依据景观设想与功能需要,改造街道空间中不合适的部分,有限度地提高街道空间景观品质,恢复街道活力,达到更新的目的,并为街道空间将来的发展留出余地。
根据本次改造,主要有以下三点收获:1)南京路环境整治尊重了城市历史,保护原有街道建筑,传承城市文脉。
2)南京路的整治是满足现实需要的有序更新,是人性化的更新。
它不是推倒一切、盲目追求超前的发展规模,而是循序渐进的、可持续的、不断满足当代人需要的渐变式发展和更新。
城市公园规划建设邝雷1 邓卓迪2(1.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00;2.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KUANG Lei 1,DENG Zhuo-di 2(1.Guangzhou Puba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td.,Guangzhou 510600,China;2.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广州综合公园功能区规划及内容研究初探——以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珠江公园为例Study on Function Division and Content of Comprehensive Park in Guangzhou:Cases of Yuexiu Park, Liuhuahu Parkand Zhujiang Park摘要:对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和珠江公园进行实地踏查,通过调查其游客需求及分析公园功能区的规划现状等,来研究综合公园功能区的规划合理性,结论是:城市综合公园功能区的设置应与市民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相适应,并随着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调整更新。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in our country,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urban park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public become more obvious. The article conducted a field study about tourist needs and parks’ function division among the Yuexiu Park, Liuhuahu Park and Zhujiang Park to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mprehensive parks’ function divis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ttings and contents of the comprehensive parks’ function division should fit nicely into the demand of the citizens.Key words:Green lands of park; Comprehensive park; Functional areas; Recreation managements关键词:公园绿地;综合公园;公园功能区;游憩管理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1-0020-06收稿日期:2015-06-30修回日期:2015-07-17引言综合公园是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方便市民使用的公园类型,在城市公园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深入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加符合人们需求和喜好的公园空间。
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公园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原则,包括色彩、形状、布局等方面的影响。
接着,通过用户体验和行为研究,分析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和行为。
具体应用中,讨论了环境心理学在公园景观规划中的方法和技巧。
探讨了公园设计中的社会交互与心理健康,强调了公园对社区和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这篇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公园设计、用户体验、行为研究、景观规划、社会交互、心理健康、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公园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通过设计创造出适宜居住和休闲的公园环境,已成为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议题。
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对环境的认知、感知和行为反应的学科,为公园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分析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对公园环境的偏好和需求,从而优化公园设计,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从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公园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原则、用户体验和行为研究、具体应用和社会交互与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公园设计提供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园景观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城市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2. 正文2.1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感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感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和认知过程,通过感知心理学的理论,可以了解人们在公园景观中对各种元素的感知方式,如颜色、形状、纹理等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
广州珠江公园分析汇报私立华联学院姓名:张溥元2 0 1 5 / 1 1 / 1 9一.公园概况广州珠江公园座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于2000年9月28日对外开放。
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8公顷,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
园内六个景区各具特色:风景林区位于公园最高的山地以成片的混交林种植为主,运用各种配植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
山上有高耸云霄的英雄树,翠绿茂盛的南洋杉,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景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幅完美的景象。
山上的“抱珠楼”,是全园的最高点,登楼眺望,公园美景尽收眼底。
山南“积石飞泉”景点以自然的山石砌筑而成,瀑布飞溅而下,溪涧蜿蜒其间,溪涧源头“奔雷”声势浩大,雄伟壮观。
山北鲜花丛丛,争鲜斗艳。
位于公园中部的“快绿湖”宛如仙境中的一颗明珠。
沿湖区设置的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品绿茶室”、“椰风水榭”使岸边的景色更加优美自然。
湖面上的曲桥象“初月出云”,而小桥上的三道“波光柱”则象“长虹饮涧”,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出万紫千红的彩霞,在落羽松、串钱柳和棕榈林的衬托下交辉相映,引人驻足。
1.珠江公园主要植物种类珠江公园的植物种类极其丰富,约有1050种植物,是广州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公园之一。
2.珠江公园植物配置的艺术美2.1多样统一性原则植物配置讲究多样统一性原则,即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
珠江公园以不同专类园的所运用树种不同。
以棕榈园为例,以霸王棕、狐尾椰子、假槟榔为基调树种,大量的重复运用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
另外配置了许多其他热带风情的植物如酒瓶椰子、蒲葵、棕竹、散尾葵、苏铁等,林下又种植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狐尾椰子下种植龙船花和朱蕉,抑或配置肾蕨和美人蕉,假槟榔下种植朱蕉、皱叶冷水花和鸢尾。
不同的林下景观充分表现了植物的多样性。
2.2协调和对比原则珠江公园的植物配置讲究植物之间相互的联系与配合。
探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小游园的规划设计小游园的规划设计在环境心理学角度上有着重要意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关系的学科,通过探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为小游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小游园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喜爱和需求。
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设计师可以通过种植花草树木、建造喷泉等方式,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为游客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规划设计应尽量减少环境的噪音和污染等对人的心理影响,提供一个安静、清新的游园环境。
在小游园的规划设计中,要考虑人们对于社交互动的需求。
人们在游园中除了欣赏风景,还渴望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
规划设计可以设置一些休息区、聚会区等,提供游客们交流、聚会的场所。
规划设计还可以在游园中设置一些小型的活动场所,如互动游戏区、户外片场等,为游客们提供一个互动、娱乐的环境,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还应注重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会影响他们的情感和行为。
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景观布局、流线设计等手段,引导游客们在游园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可以设计一条景观步道,游客们可以沿着步道欣赏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可以设置一些观景台,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游园,增加他们的参观体验。
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还要考虑游客的安全感。
环境心理学指出,人们在环境中感到安全可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规划设计应合理设置安全设施,如护栏、防滑装置等,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规划设计还应考虑游客的舒适性,提供休息、就餐、洗手间等基础设施,让游客们在游玩过程中感到方便和舒适。
小游园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心理关系。
通过充分考虑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喜爱和需求、社交互动的需求、体验感和安全感等因素,可以为小游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关键字】分析广州珠江公园分析汇报私立华联学院姓名:张溥元2 0 1 5 / 1 1 / 1 9一.公园概况广州珠江公园座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于2000年9月28日对外开放。
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8公顷,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
园内六个景区各具特色:风景林区位于公园最高的山地以成片的混交林种植为主,运用各种配植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
山上有高耸云霄的英雄树,翠绿茂盛的南洋杉,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景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幅完美的景象。
山上的“抱珠楼”,是全园的最高点,登楼眺望,公园美景尽收眼底。
山南“积石飞泉”景点以自然的山石砌筑而成,瀑布飞溅而下,溪涧蜿蜒其间,溪涧源头“奔雷”声势浩大,雄伟壮观。
山北鲜花丛丛,争鲜斗艳。
位于公园中部的“快绿湖”宛如仙境中的一颗明珠。
沿湖区设置的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品绿茶室”、“椰风水榭”使岸边的景色更加优美自然。
湖面上的曲桥象“初月出云”,而小桥上的三道“波光柱”则象“长虹饮涧”,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出万紫千红的彩霞,在落羽松、串钱柳和棕榈林的衬托下交辉相映,引人驻足。
1. 珠江公园主要植物种类珠江公园的植物种类极其丰富,约有1050种植物,是广州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公园之一。
2. 珠江公园植物配置的艺术美2.1 百般统一性原则植物配置讲究百般统一性原则,即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百般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
珠江公园以不同专类园的所运用树种不同。
以棕榈园为例,以霸王棕、狐尾椰子、假槟榔为基调树种,大量的重复运用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
另外配置了许多其他热带风情的植物如酒瓶椰子、蒲葵、棕竹、散尾葵、苏铁等,林下又种植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狐尾椰子下种植龙船花和朱蕉,抑或配置肾蕨和美人蕉,假槟榔下种植朱蕉、皱叶冷水花和鸢尾。
不同的林下景观充分表现了植物的百般性。
以珠江公园为例谈公园女性环境行为与改善策略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是人们休闲、娱乐和放松的场所。
然而,在公园中,女性环境行为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改善女性环境行为,提升公园的品质和文明程度,珠江公园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本文将以珠江公园为例,探讨公园女性环境行为以及改善策略。
一、女性环境行为的问题1.1 广场舞乱占用景区空间广场舞作为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女性。
然而,一些广场舞团体在公园中占用大量的场地,导致其他游客无法使用。
这不仅破坏了公园的景观,还影响了其他游客的体验。
1.2 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在公园中,一些女性习惯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给公园环境卫生带来了严重影响。
这不仅破坏了公园的整洁美观,也影响了其他游客的健康和心情。
1.3 声音嘈杂、造成扰民部分女性在公园中声音大,嘈杂,造成了扰民问题。
高分贝的喧闹声不仅干扰了公园中其他游客的休息,也违反了公园作为安静环境的规定。
二、改善策略为了解决女性环境行为问题,珠江公园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策略,有效提升了公园的品质和文明程度。
2.1 引导广场舞团体合理使用场地珠江公园通过设置专门的广场舞区域,并提供音响设备和舞蹈教练等支持,引导广场舞团体合理使用场地。
同时,公园管理部门加强巡逻和管理力度,对占用场地过多和妨碍其他游客的团体进行督促和规范。
2.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为了解决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问题,珠江公园增加垃圾桶的数量,并设立垃圾分类提示牌,提醒游客正确丢弃垃圾。
同时,加强环卫部门的巡检力度,对乱扔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教育,提高公园游客的环保意识。
2.3 科学规划,营造安静环境为了改善公园中的扰民问题,珠江公园对于不同功能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将娱乐和休闲区域与安静区域合理分离。
在安静区域设置禁止嘈杂行为的标识,并加强巡逻与管理,及时制止违规行为。
2.4 加强文明教育和宣传珠江公园注重加强对女性环境行为的文明教育与宣传。
通过设置宣传栏、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向游客宣传公园的文明行为规范,提醒女性游客遵守公园秩序。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活动空间——以广州黄埔公园为例发布时间:2023-02-03T08:17:13.500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麦晓晴黄迎* 何钰琳黎嘉妍陈颖[导读] 公园作为城市系统重要的组成要素麦晓晴黄迎* 何钰琳黎嘉妍陈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乡建设学院广州广东 510550摘要:公园作为城市系统重要的组成要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疫情爆发之后,城市居民对于公园的需求日渐增大,不止局限在一个放松休憩的场所,而是希望公园成为一个既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满足审美需求,又能提供多样化活动类型的场所。
本文以研究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城市公园活动空间的现状为出发点,梳理相关理论研究。
以广州黄埔公园作为样点,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其周边居民的使用后评价进行调查和数据收集。
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得出使用者满意度及使用后评价分析、使用者空间偏好分析等。
研究结果从城市公园设计的角度为公共空间的活动空间建设提出了参考。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城市公园活动空间使用后评价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志码::A 0.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加之疫情对生活的冲击,人们对自然空间的精神需求和休闲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大。
城市公园成为受众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园活动已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2]。
所以,城市公园的活动空间对市民活动而言息息相关,而研究公园空间与人们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尤为重要。
活动空间和环境设置引导着人们的行为,而人们的行为与反应也能印证环境的设置的是否合理[4]。
环境行为学则是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人的行为与环境设置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反馈于环境设计和规划中[3]。
对于城市公园而言,活动空间正是承载市民对休憩休闲活动需求的空间,也是公园内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
好的空间设计可以人们产生正面的行为,为空间带来活力,丰富市民的生活[3]。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谈城市公园的环境景观营造——以"珠江公园"、"天河公园
"、"广州动物园"为例
作者:陈燕彤
作者单位:广州动物园,广州,510070
刊名:
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REEN GREAT WORLD
年,卷(期):2009(2)
1.参考珠江公园、天河公园、广州动物园的相关资料
2.文玉"大地艺术"与当代景园设计[期刊论文]-规划师 1999(03)
3.贾建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2001
1.于延军浅议动物园自然生态型展区设计[期刊论文]-河北林业科技2010(4)
2.《国际木业》编辑部象征"友谊"及"绿色"的珠江公园木结构园林建筑及景观小品竣工并对外开放[期刊论文]-国际木业2008,38(5)
3.刘育文.Liu Yuwen广州动物园生态完善建设规划思路与分析[期刊论文]-广东园林2005,31(5)
4.尹秀花.YIN Xiu-hua浅谈城市动物园的园林绿化[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8)
5.王学动物园选址的研究[学位论文]200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sdsj200902013.aspx。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在公园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学可以提高公园的美学价值。
美学是指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评价的能力。
研究表明,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美学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景观元素和布局方式,营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环境。
在公园中增加花坛、雕塑和水景等景观元素,可以提高公园的美学价值,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
在公园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学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
舒适是指人们对环境中的物理和心理因素的感知和满意程度。
研究表明,人们对温度、湿度、光线等物理因素的感知以及人流、噪音等心理因素的感知对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合理规划绿地面积、绿树数量和密度,使公园内部的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保持在舒适的范围。
还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座椅、遮阳设施和音乐等,提供符合人们需求的舒适环境。
在公园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学可以提供有利于人们交流和社交的环境。
社交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的行为。
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对人们的社交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座椅和休息区、设置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等,提供便利的交流场所和社交空间。
还可以通过设置游乐设施和活动区域等,吸引人们进行团体游戏和户外活动,促进人们之间的社交互动。
在公园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学可以提供有利于人们放松和恢复的环境。
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植被和景观元素、设置休息区和放松设施等,为人们提供放松和恢复的环境。
在公园中增加绿化植被、蜿蜒小径和休闲区等,可以提供人们远离喧嚣、静心放松的空间。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公园的美学价值、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人们的社交互动以及提供有利于放松和恢复的环境。
通过合理应用环境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可以创造出更加适应人们需求的公园环境,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使用价值。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化空间,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面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园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地形、植被、道路、照明和设施等等。
此外,环境心理学也可以在公园设计中发挥作用。
本文将分析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1. 周围环境的认知周围环境的认知对于公园的设计至关重要。
环境心理学可以通过研究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认知和反应,预测公园设计的效果。
例如,公园的景色、质地、形式和色彩等元素,都会影响人们对其的评价和体验。
通过正确的设计和布置,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人们的认知效果。
2. 社交因素公园是城市里人们交流和社交的场所之一。
环境心理学可以研究公园空间如何影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例如,研究表明,座椅的位置和布置可以影响人们的社交行为。
合理的座椅设置可以创造一个自然的交流环境,使人们更自然地交流。
3. 空间组织公园的空间组织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
环境心理学可以研究人们在空间中的行为和反应。
比如,通过提供清晰的方向指示和路径规划,可以优化公园的空间布局,使人们更方便地进行移动,进一步提高公园的使用度。
4. 空间认知空间的认知性是公园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环境心理学可以通过研究人们的视觉、听觉和空间记忆等方面的认知机制,提高公园的可理解性和认知性。
比如,可以将公园细分为不同的区域,并给予它们独特的标志和景观元素,使人们更容易记住和理解。
综上所述,环境心理学可以在公园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园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通过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优化公园的设计,创造更好的使用效果,最终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园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类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以创造出更加符合人们喜好的公共空间。
本文从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出发,介绍了环境心理学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公园景观对人类情绪的影响、绿色空间对公园使用者行为的影响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发现人们对公园设计的偏好和可持续发展考量同样是设计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公园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提升人们在公园中的体验感受。
未来发展方向与提升策略包括更深入地研究人类心理需求、探索创新设计理念等等。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将会在未来的设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公园设计, 基本原则, 情绪影响, 绿色空间, 行为影响, 喜好偏好, 可持续发展, 重要性, 未来发展, 提升策略1. 引言1.1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是一门跨学科领域,它将心理学和环境学相结合,研究人类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公园设计中,环境心理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公园使用者的需求和偏好,还可以指导设计师创造出更适宜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公园环境。
通过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园使用者的行为和情绪。
公园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情绪体验,例如自然景观可以带来轻松和愉悦的感受,而城市景观可能会带来压力和焦虑。
在设计公园时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景观、色彩、材料等元素来引导人们的情绪,创造出积极愉悦的体验。
环境心理学还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人们对公园设计的喜好和偏好。
通过调查研究,设计师可以了解不同人群对公园景观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大众口味的公园环境。
通过合理满足公园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师可以提高公园的使用率和满意度,从而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
2. 正文2.1 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环境心理学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环境心理学密切相关,环境心理学研究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人们对环境的感知、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反应。
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与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公园的环境设计对人的健康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从而为公园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本文将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公园设计中环境心理学的应用,以及在公园设计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色彩与绿化环境颜色是影响人感知和情感体验的关键要素,公园设计中的色彩应该与绿化环境相协调,营造出温馨、和谐、舒适的感觉。
环境心理学研究发现,绿色可以带来平静和放松的感觉,是人们最受欢迎的颜色之一;而红色、黄色等暖色系则会带来亢奋和兴奋的感觉。
因此,在公园设计中应该避免暖色系颜色的过多使用,增加绿色环境的比例,让人们感觉到放松和舒适。
2.空间设计环境心理学研究发现,空间的大小、形状和布局等因素对人的情感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公园设计中的空间应该结合人的需求与活动,尤其要注意空间的开放性和通透性,让人们能够自由穿梭于公园中,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空间的私密性与隐蔽性,避免过度曝露和干扰。
此外,公园设计还应强调空间的联通性和可达性,便于人们进出公园和周边居民区的交流和互动。
3.设施与活动公园内的设施和活动与人的情感和行为密切相关,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和需求的人群设计相应的设施和活动,以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然景观、休闲设施、文化活动等是公园设计中最受欢迎的元素,应用公园设计中,这些元素的设置和巧妙安排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体验和享受公园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4.安全与保护公园的安全和保护是公园设计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安全感和保护感密切相关,对于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和威胁,人们会表现出更为警戒和谨慎的行为。
因此,公园设计中应该注重安全和保护性因素的设置,避免公园内存在的隐患和危险,提高公众对于公园环境的安全感和保护感。
以珠江公园为例谈公园女性环境行为与改善策略以珠江公园为例谈公园女性环境行为与改善策略公园是城市中供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而作为城市女性的一部分,她们的环境行为在公园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广州市的珠江公园为例,探讨公园中女性的环境行为,并提出改善策略。
一、女性环境行为的影响1. 垃圾随意乱扔:在珠江公园的观察中,很多女性游客习惯将食物包装盒、塑料瓶等垃圾随意丢弃,不顾公共空间的整洁和环境的卫生。
2. 随地吐痰:女性吐痰的现象虽然相对较少,但依然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
3. 滥用和浪费公共设施:一些女性游客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注重公共设施的保护,尤其是在厕所和洗手间等地方,经常出现损坏设施、浪费用水用纸的情况。
二、女性环境行为的原因分析1. 教育和文化:一些女性可能缺乏环保意识的教育,其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其环境行为形成一定的影响。
2. 自私和权益意识:一些女性可能主观上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权益,忽视了公共环境的整洁和他人的利益。
3. 缺乏宣传教育:公园管理部门在环保宣传教育方面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女性缺乏环保意识和正确的环境行为。
三、改善策略1. 加强教育宣传: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女性环境行为的教育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制作宣传海报等方式,提高女性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2. 增设垃圾桶和吐痰盒:公园中应增设更多的垃圾桶和吐痰盒,方便女性游客妥善处理垃圾和吐痰,避免随意乱扔。
3. 加强巡查和处罚: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环境不文明行为的巡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以警示女性游客。
4. 引导良好行为示范:公园管理部门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或开展一些活动,邀请一些环境保护的榜样或公众人物来珠江公园,向女性游客展示良好的环境行为。
5. 建立女性志愿者队伍:公园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女性志愿者队伍,通过日常巡视、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女性游客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四、总结在城市公园中,女性游客的环境行为对公共环境的整洁和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