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拟电路实验一、二
- 格式:ppt
- 大小:10.82 MB
- 文档页数:16
初中物理故障电路分析精准精炼【考点精讲】(一)故障模拟如图所示,灯泡L1和灯泡L2串联在电路中,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故障原因,分别做以下四个模拟实验:实验1:模拟灯L1短路。
取一根导线并联接到L1的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2发光,且亮度更强,电流表示数很大,电压表示数为0;实验2:模拟灯L1断路。
将灯L1从灯座上取下来,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2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实验3:模拟灯L2短路。
取一根导线并联接到L2的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1发光,且亮度更强,电流表示数很大,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实验4:模拟灯L2断路。
将灯L2从灯座上取下来,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1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二)总结(1)观察实验1与3,能得到:串联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短路时①电路中有电流,比正常时变大。
②短路的用电器两端电压等于0,比正常时变小。
记住:③完好的用电器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比正常时变大。
(2)观察实验2与4,能得到:串联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断路时①电路中的电流为0,比正常时变小。
②断路的用电器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比正常时变大。
记住:③完好的用电器两端电压等于0,比正常时变小。
【典例精析】例题1(新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可能是电阻R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大B. 一定是灯L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 可能是电阻R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 可能是灯L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思路导航:若电阻R短路,则电路中只有L接入,此时灯泡变亮,故A错误;若R断路,则电路断开,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小,故C错误;若L短路,则灯泡熄灭;电路中只有R接入,则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同时电压表被短路,则电压表示数减小;若灯L断路,则灯熄灭,电路断开,电流表示数为零;此时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则电压表示数增大;则灯泡L短路及断路均符合题意,故B“一定”说法错误,D正确。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物理实验家庭电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家庭电路的工作原理,老师安排了一次有趣的物理实验。
这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电路搭建,来探索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一:串联电路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串联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流在串联电路中是相同的,而电压则会分别降落在不同的电阻上。
我们用一个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发现在串联电路中,无论是在电源的前面还是后面,电流的数值始终保持一致。
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所以电流大小是恒定的。
实验二:并联电路接下来,我们搭建了一个并联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并联电路中,电压是相同的,而电流则会分别分流到不同的电阻上。
同样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我们发现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数值在不同的电阻上是不同的,但总和等于电源提供的电流大小。
这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个路径可以流动,所以电流会分流到各个电阻上。
实验三:混合电路为了更好地理解家庭电路,我们还搭建了一个包含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混合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混合电路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共同作用。
电流在串联部分是相同的,而在并联部分则会分别分流到不同的电阻上。
这样,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通过这次家庭电路的物理实验,我们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亲自体验了电路中的物理现象。
这次实验让我们感受到了物理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家庭电路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希望今后我们能够继续进行这样有趣的物理实验,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模拟闪电电路的原理及其应用。
2. 掌握模拟闪电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模拟闪电电路的性能指标。
二、实验原理模拟闪电电路是一种模拟自然界闪电现象的电路,主要利用可控硅和电容等元件产生高电压脉冲,模拟闪电的视觉效果。
实验中,我们将采用以下原理:1. 可控硅触发原理:利用可控硅的导通特性,通过触发信号使可控硅导通,从而产生高电压脉冲。
2. 电容充放电原理:利用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在可控硅导通时,电容迅速放电,产生高电压脉冲。
3. 光传感器控制原理:利用光传感器检测环境光线强度,控制模拟闪电电路的启动和停止。
三、实验器材1. 可控硅模块2. 电容3. 电阻4. 函数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直流电源7. 光传感器8. 连接导线9. 电路板10. 电路元件四、实验步骤1. 电路搭建:- 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图,将可控硅模块、电容、电阻、函数信号发生器、光传感器等元件连接到电路板上。
- 连接直流电源,确保电路板供电正常。
2. 电路调试:- 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触发信号,输入到可控硅模块的触发端。
- 调整电容和电阻的参数,使电路产生合适的高电压脉冲。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容充放电波形,验证电路工作是否正常。
3. 性能测试:- 在不同光线强度下,测试光传感器对模拟闪电电路的控制效果。
- 调整电容和电阻参数,观察模拟闪电的持续时间、亮度和频率等指标。
4. 实验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试数据,包括电容充放电波形、模拟闪电的持续时间、亮度和频率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 当光线强度低于设定阈值时,模拟闪电电路启动,产生高电压脉冲,产生模拟闪电效果。
- 当光线强度高于设定阈值时,模拟闪电电路停止工作。
2. 实验数据:- 模拟闪电持续时间:约0.5秒- 模拟闪电亮度:根据电容和电阻参数调整- 模拟闪电频率:根据电容和电阻参数调整3. 数据分析:- 通过调整电容和电阻参数,可以控制模拟闪电的亮度和频率。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名称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____17物联网一班 __ 学号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 ____ _ 指导教师_______ _____ __2018 年12月 25号实验一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专业班级学号实验者一、实验目的(1)学习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2)学习直流稳压电源、毫安表的使用方法;(3)熟悉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直流电压;(4)熟悉常用电工实验箱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直流毫安表、电工实验箱三、实验原理伏安特性曲线是指某一元件端口的电压、电流间的变化规律(外特性)曲线。
通过对该曲线的分析计算,可以掌握端口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因此,在电路分析中,测定端口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种很重要的分析手段。
对于线性元件,通过它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服从欧姆定律,伏安特性画在I-V坐标平面上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图4.1.1所示;通过非线性电阻元件中的电流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关系变化,不服从欧姆定律,其伏安特性画在I-V坐标平面上是一条曲线,如图4.1.2所示。
图4.1.1 线性元件伏安特性图4.1.2 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伏安特性的测量可采用伏安测量法,即用电压表测元件端口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元件的电流。
如图4.1.3所示,图中R1是待测元件,R2是分压电位器。
测量时,调节电源电压Us或电位器R2,记录各种电流值I及相应的电压值V。
根据测量值,以电压V为横坐标,以电流I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到伏安特性曲线。
伏安法原理简单,测量方便,由于仪表的内阻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因此,必须注意仪表的合理接法。
四、实验内容用伏安法测定电阻元件伏安特性。
实验电路如图4.1.3所示。
测定电阻R1=1㏀的伏安特性,电路中稳压电源输出为5V。
1. 实验前的准备(1)检查毫安表和数字万用表(2)判定导线好坏(3)电阻、电位器好坏判定2. 合理放置实验箱及仪表打开实验箱使箱盖直向上,双手扶稳箱盖底端并向右推出箱盖,将箱盖放在试验台下方的柜子里。
河南城建学院《模拟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班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名称模拟电路实验名称指导教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12年12月《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杜小杰审核:《模拟电子电路》是理工科电类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
它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解决电子技术入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于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为此,必须充分重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注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目的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及设备的原理及使用,掌握基本电路的组装、调试和参数测量方法,会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三、实验基本要求与实验方式1.按实验指导书的格式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2.按规定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记录尽可能真实。
3.实验报告中要求有对结果的分析,去伪存真。
4.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实验项目学时分配表(每个项目标明实验性质,如演示、验证、设计、综合)五、实验报告及批改1、观察、分析实验过程2、批改实验报告六、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根据本人的实验表现和实验报告及大作业地完成情况给出实验成绩,实验成绩应在平时成绩中占重要分量。
成绩可分为A(优)、B(良)、C(中)、D(及格)和E(不及格)五个档次。
七、教材与参考书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华师大物理系电子线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丁明芳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自学与解题指南出版地.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八、实验项目设置、内容及说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含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
模电的实验报告摘要:该实验是关于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验,主要在于学习基本的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并且在实验中观察电路的性能,理解模拟电路中的基本物理概念。
实验设备包括模拟电路实验箱、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数字万用表。
实验内容包括放大电路实验、滤波电路实验和振荡电路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对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模拟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一、实验原理1、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是用来增大信号的电路,放大电路主要应用于电信、电视、音响、计算机等各个领域。
放大器主要有两个核心部件,一个是NPN/PNP晶体管,一个是放大电阻。
通过晶体管的控制,电路可以放大电压或电流,从而达到输出比输入更大的效果。
放大电路的分类:按功率可分为小功率放大电路和大功率放大电路;按频率可分为低频放大电路和高频放大电路;按放大形式可分为直接耗散型放大电路和类A、类B、类C等放大电路。
2、滤波电路滤波电路是指去除电源中的噪声和干扰,使信号输出清晰、稳定、纯净的电路。
根据过滤的信号波形,滤波电路又被分为低通滤波电路、高通滤波电路、带通滤波电路和带阻滤波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滤波电路经常被用于音频放大电路中,从而滤除低频或高频的杂音,使声音更加清晰、纯净。
3、振荡电路振荡电路是指将电能转换为振动能并不断地跳动的电路,振荡电路实现了将某种能量转化为规律的波形输出。
振荡电路主要应用于电子钟表、无线电通讯、音频放大电路等领域。
振荡电路分类:根据振荡输出波形的不同,振荡电路可分为正弦波振荡电路、方波震荡电路、锯齿波振荡电路等。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包括放大电路实验、滤波电路实验、振荡电路实验。
本次实验选取的放大电路为共射放大器,实验步骤如下:(1)调整信号发生器,信号频率为1kHz,信号电平0.5Vp-p。
(2)拨动实验箱内开关,选取Ube差动放大电路。
(3)调节不同量级的调节器,测量输入、输出的电平以及21倍增益下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学院(系)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单位公章)时间2014年7月20日(部分未安排的实验课开学前一周内公布)
选课说明:
1、工学院11级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专业2014-2015-1任选课选课说明
《计算机仿真技术》、《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计算机网络》、《智能控制》、《专业外语》、《变频技术与应用》、《过程控制(测控专业)》7门课是需要进行网上选课的,对照学院发布的“2014-2015-1专业课和实验课表”,并按照之前统计的选课情况,再从教务系统里面选一次,以便建立录成绩名单,如果选不上期末考试后就不能录入成绩。
选课时间将于7月25日开始预选。
详情请关注教务处网站通知。
选课如有问题,咨询与解决方法也请关注教务处网站通知。
2、工学院13级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专业2014-2015-1公共必修课选课说明
本学期13级需要从教务系统选课的公共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育3》,请对照学院发布的“2014-2015-1专业课和实验课表”,在专业课理论课和实验课之外的空闲时间内选择以上两门公共课,并在选择的课堂所在的时间和教室上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实验课需要分小组上课的情况,请班委先分好实验课的分组,确定好各组实验课上课时间后再选公共课,可以避免选完公共课之后实验课没发分组的情况出现。
选课时间将于7月25日开始预选。
详情请关注教务处网站通知。
选课如有问题,咨询与解决方法也请关注教务处网站通知。
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基本电路的搭建和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实验器材
1.电源:直流电源、交流电源
2.电阻:不同阻值的电阻器
3.电容:不同容值的电容器
4.电感: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器
5.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波形
6.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元件参数
实验内容
实验一:串联电路的搭建与测量
1.将几个电阻串联连接起来,接入直流电源,测量总电阻值。
2.测量每个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值,分析串联电路中各元件的关系。
实验二:并联电路的搭建与测量
1.将几个电阻并联连接起来,接入直流电源,测量总电阻值。
2.测量每个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值,分析并联电路中各元件的关系。
实验三:RC 串联电路的时序响应研究
1.搭建RC串联电路,接入脉冲信号源,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
2.调节不同的电容和电阻数值,分析不同参数对电路响应的影响。
实验四:RL 并联电路的频率响应研究
1.搭建RL并联电路,接入正弦信号源,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
2.调节不同的电感和电阻数值,分析不同频率对电路响应的影响。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电路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掌
握了基本的电路搭建方法和测量技巧。
同时,通过对RC串联电路和RL并联电路
的研究,加深了对电路时序响应和频率响应的认识,为今后的电路设计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1.《电路原理与技术》
2.《电路分析基础》
3.《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RLC电路的阶跃响应一.实验目的1.观察并分析RLC二阶串联电路对阶跃信号的响应波形。
2.了解电路参数RLC数值的改变会产生过阻尼、临界阻尼和欠阻尼3种响应情况。
3.从欠阻尼情况的响应波形,读取振荡周期和幅值衰减系数。
二.原理及说明1.跟一阶RC电路实验相同,我们仍用占空率为1/2的周期性矩形脉冲波输入图1-1的RLC串联电路。
当这脉冲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很长的时候,就可认为脉冲上升沿是一个上升阶跃,而下降沿是一个下降阶跃。
由于阶跃是周期性重复现的,所以在示波器上能观察到清晰、稳定的响应波形。
图1-1 RLC串联电路2.三种阻尼状态的上升阶跃的响应和下降阶跃的响应如下表:表1-11.从表1-1中可见,电路在欠阻尼态时,电容电压对上升阶跃的响应公式是)]sin(1[0φωωωα+-=-t e A u tc , 对下降阶跃的响应公式是 )sin(0φωωωα+=-t e A u t c 。
所以我们可知阶跃响应的波形大致如图1-2所示。
为了判别这种幅值衰减振荡的衰减速度,我们看两个相邻的同向的振幅之比 值,它等于 T T tt e Ke Ke ααα=+--)(/ (1-1)这比率称为幅值衰减率,对其取对数,有T e Tαα=ln (1-2)ln 1ln 1Te T T ==αα(相邻幅值之比) (1-3)这里α称为幅值衰减系数。
图1-2 衰减的正弦振荡曲线三.实验设备安装有Multisim 软件的电脑一台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运行Multisim 软件2.计算元件参数,其中R为5KΏ的可调电阻,添加电子元件、脉冲信号源以及接地符号。
3.修改脉冲信号源占空比50%,频率为10KHz,幅高A=2V。
3.连接电路并加入虚拟双通道示波器,虚拟双通道示波器分别接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Uc ,修改输出信号线颜色。
4. 调整可调电阻 R>2CL,让电路处于过阻尼状态,进行仿真,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容上电压Uc 的阶跃响应波形,并记录上、下阶跃的响应曲线。
模拟电报实验一、提出问题电报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1835年,第一台电报机问世,但如何把电报和人类的语言连接起来,是摆在当时人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美国画家莫尔斯不负众望,成功地用电流的“通”、“断”和“长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电码。
我们能否利用一些常见的器材来设计一个模拟电报的实验呢?二、猜想与假设我们可以设想,能不能用不同颜色的光来代替电报中电流的通、断,从而设计出模拟电报的实验呢?三、设计实验实验器材:单刀双掷开关2个、单刀开关2个、放光二极管4个(2个发红光,2个发绿光)、1号干电池4节、1号电池盒4个、塑料瓶盖4个、缝衣针1个、导线实验一:设计用光传递信息的电路实验步骤1.二极管灯座的制作(1)用缝衣针在瓶盖平面上穿上两个相距约1cm远的小孔。
(2)把发光二极管的两个引脚适当折弯后,从瓶盖上的两个小孔中穿过,这样就可以把二极管固定在瓶盖上。
2.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接好电路。
3.闭合开关K1 ,断开开关K2,使开关S1的刀与触点1接触,电路中有什么现象?两个发红光的二极管都发出了红光。
这说明甲部分电路中的二极管发出红光时,乙部分电路中的二极管同时发出红光。
4.闭合开关K1,断开开关K2,使开关S1的刀与触点2接触,电路中有什么现象?两个发绿光的二极管都发出了绿光。
这说明甲部分电路中的二极管发出绿光时,乙部分电路中的二极管同时发出绿光。
如图2所示。
图25.闭合开关K2,断开开关K1,使开关S2的刀与触点3接触,电路中有什么现象?两个发红光的二极管都发出了红光。
这说明乙部分电路中的二极管发出红光时,甲部分电路中的二极管同时发出红光。
6.闭合开关K2,断开开关K1,使开关S2的刀与触点4接触,电路中有什么现象?两个发绿光的二极管都发出了绿光。
这说明乙部分电路中的二极管发出绿光时,甲部分电路中的二极管同时发出绿光。
四、友情提示1.发光二极管有正负极,不要接反了,否则发光二极管不会发光。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模板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自行设计和实现模拟电路,加深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实验器材- 板卡一套- 电压源、函数发生器、示波器-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 多用途实验接线板、连接线等实验原理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模拟电路的基本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及各种器件(如电压源、函数发生器、示波器等)进行电路设计和实现。
在设计和实现电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电路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用于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RC电路特性:当电容器与电阻相连时,形成的电路称为RC电路。
掌握RC 电路的充放电过程和时间常数的计算。
3. 二极管的特性和应用:了解二极管的整流、调制等特性,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
4. 放大电路的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如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等。
实验步骤1. 实验电路设计根据实验要求和给定条件,自行设计模拟电路。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元件和器件。
2. 实验电路搭建将设计好的电路搭建在实验板上,使用多用途实验接线板和连接线连接各个元件和器件。
3. 实验电路调试将电路接通电源,并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输出情况。
根据需要,调整电路各个参数,以达到预期的输入输出关系。
4. 实验数据采集在调试好的电路下,使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采集实验数据。
记录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频率等相关参数。
5. 实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电路设计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并对可能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解释。
6.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总结实验的结论。
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了模拟电路的设计、搭建、调试和数据采集等技巧。
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调试和优化,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是针对模拟电路的搭建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基本的电子元器件,掌握了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了不同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际电路中应用所学知识。
1. 实验一:直流电路在直流电路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电阻的基本特性以及如何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首先,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了几个不同电阻的电阻值,以了解电阻器的工作原理和阻值的计算方式。
随后,我们在电路板上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一块电池、若干个电阻、开关和一个小灯泡。
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我们能够计算出每个电阻元件所承载的电压和电流,并且成功点亮了小灯泡。
2. 实验二:交流电路在交流电路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正弦波信号的基本特性以及如何使用电容和电感元器件搭建交流电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正弦波信号的周期、频率、幅值等基本特性,并且学习如何使用示波器观察正弦波信号。
随后,我们在电路板上搭建了一个RLC电路,包括一个信号发生器、一个电容、一个电感和一个电阻。
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我们能够计算出电阻、电感及电容元件对电路的影响,理解了物理系统中的振动和共振现象。
3. 实验三:放大电路在放大电路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放大器的分类方法,并利用运算放大器搭建了一个基本的放大电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即如何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
我们还学习了放大器的分类方法,如按输入输出信号类型分类、按工作模式分类等。
随后,我们在电路板上搭建了一个简单的非反向运算放大器电路,并使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了不同幅值的输入信号,成功放大了输出信号。
通过这三个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点,掌握了搭建电路和分析电路的技能。
我们相信本次实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子原理,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