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概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83.01 KB
- 文档页数:76
宋代文學史大綱張鳴編制北宋:公元 960年~1127年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金:公元1125年~1234年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朱熹:“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
”•(《楚辞后语》卷六苏轼《服胡麻赋》题解,见朱熹《楚辞集解》)•北宋李清臣:“朝廷文明,不愧三代、汉、唐”。
•(李清臣撰《欧阳文忠谥议》,见吕祖谦编《皇朝文鉴》卷135,《四部丛刊》初编本)•王国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宋代之金石学》,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安文集续编》)•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邓广铭:“宋代的文化,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见《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导言:“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
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
”••德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在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P158,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同上P298)••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
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第一节宋代文学繁荣的背景•思想、学术、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印刷技术的进步•经济•政治第一节宋代文学的背景•第一,思想、学术的高度发达和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为文学的全面繁荣准备了肥沃的土壤。
宋代文学ppt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述宋代文学960——12791.宋代是中国历史的转换期2.宋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3.宋代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学术上——汉宋学术。
文学上——唐宋文学。
艺术上——宋元艺术。
科技上——三大发明一、政治方面(一)崇文抑武的文官政治1.发展科举制度2.重用文人3.实行“宽仁之法”(二)文官政治对宋代文人的影响1.生存方式极其单一2.政治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高涨(三)文官政治对宋代文学的影响1.提倡“诗以讽谏”、“文以载道”2.诗文有议论说理和散文化的倾向二、经济方面(一)城市经济发达(二)经济上的特点对宋代文人的影响1.统治者给文人提供优厚俸禄2.社会普遍生活奢侈,享乐之风盛行(三)经济上的特点对宋代文学的影响1.大量的通俗文艺迅速兴起和发展2.文学艺术朝向精致细密的方向发展三、思想方面(一)理学兴起与三教融通(二)理性精神及三教通融对宋代文人的影响1.学术研究勇于疑经惑传2.思想倾向奉守儒术而融通释老3.个性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宋代文人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修养最深厚的一代文化人。
他们对于儒家、道家、禅宗的思想采取兼容并用的开放态度,从而形成了以随缘自适为核心的适应哲学。
宋代文人比较重理智而轻感情用事。
与唐代文人比较,他们理性、冷静、平和,显得更为成熟。
但是明显缺乏唐代文人青春式激情。
(三)理性精神和三教融通对宋代文学的影响1.具有旷达、爽朗的格调2.多以筋骨思理见胜3.以禅论诗,以禅入诗4.崇尚平淡的风格四、文化方面(一)全面高涨的宋代文化1.学术全面繁荣2.艺术全面繁荣(二)全面高涨的文化对宋代文人的影响1.集官僚、文士、学者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2.一专多能3. 形成重视才学的风气(三)文化全面高涨对宋代文学的影响——浓郁的书卷气和浓厚的人文旨趣总结宋代的政治、思想特点,使宋代士人具有庙堂之中的政客风范和学术领域上的学者气质;奢侈享乐的生活,使他们呈现风流文人甚至是多情种子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