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首届石油石化产业发展论坛于5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
本次论坛的目的在于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使石油石化企业能够准确了解在世界经济动荡形势下,本行业、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尽早制定出趋利避害的发展战略,实现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图文报道。
主持人:今天下午的主题是:油价走低时勘探开发领域的应对之策。
我是来自中国石化[0.00% 资金研报]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副主任。
首先有请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他们原定的发言是副总经理毕义泉先生,而下面由孙女士代他发言。
(中石化胜利油田)孙梦茹: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已经开发了45年,油区大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速度”三高开发阶段,原油生产呈现递减趋势,老区新增可采储量逐年减少,地面设施老化严重,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矛盾日益凸显,老油田挖潜难度日益增加。
面对严峻的开发生产形势,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转变开发调整思想,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地下地面一体化治理等工作,群面试时老油田“二次开发”工作,形成了适合胜利油田油藏特点的系列二次开发研究和配套技术。
通过现场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新一轮有效开发,为老油田提高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新路。
一、胜利油田发展现状。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
主要油区集中在东部的济阳坳陷及滩海地区和昌潍坳陷。
截止08年底,探明油田70个,气田2之,累计探明含油面积27.99.65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34。
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4。
胜利油田为典型陆相复式油气区,发育有构造、岩性、地层、符合油气藏四大类15种油气藏类型,具有“油藏类型多,构造复杂,油藏埋深分布广,储层、原油性质变化大”的特点。
自1964年投入开发以来,胜利油田经历了稳步建产64-80年、高速生产81-87年、高速稳产88-95年、持续稳定发展96年到目前四个阶段。
浅谈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几乎涉及到油田开发研究的各个方面。
当前的科技发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多学科的互相渗透、互相配合来解决开发问题。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的油藏经营管理的提出、应用和发展。
油藏经营管理就是综合技术、经济等多种因素, 利用多学科互相协同,实现油田开发目标的一种方法, 也是一种过程的最优化, 适应了现代油田开发的需要。
二是大量的高新技术被引入并被应用于油田开发, 从而大大提高了油田开发。
本文就在高含水期的油井开发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应对的技术措施,并评价了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引言:高含水期油田开发应用技术的趋势是除继续应用新的单项技术外, 更重要的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以便取得更好的综合效果。
这种综合应用大到油藏经营管理的多学科专家组对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小到一个具体措施采用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在高含水期油田中运用多学科协作解决问题。
高含水期油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必须加强地质、物探、测井、钻井、地面工程与采油部门之间的协作, 以及地质、物探、测井、钻井、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等各有关学科之间的密切配合, 组成一个多学科专家组。
例如美国普鲁德霍湾油田为了布加密井组成了多学科专家组, 在这个专家组内, 钻井和设备工程师的任务是对钻井设备和地面设备进行筛选, 使专家组在作出最终决策之前对合理的地理条件、成本和工程投资风险有全面的了解。
地面工程师负责地面管线和设备的设计工作, 通常这一设计工作按地面设备安装的优化方案进行。
地质学家的主要任务是对影响加密井的流体流动和产能的地质因素进行描述。
油藏工程师的任务是为加密井选定驱油机理和开采方式, 同时对目标区块的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进行估算, 以供经济分析之用。
采油工程师负责对目标区进行流体监测, 确定油井是否受到损害, 并决定是否采取重钻或增产措施; 通过目标区的生产历史分析, 为油藏工程师的物质平衡计算提供所需的资料。
88一、油田基本概况从大老爷府油田地质状况分析,平均孔隙度为14.1%,平均渗透率为5.8×10-3μm2,含油饱和度为40%,原油粘度为39mPa·s,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多种油层纵向叠加和平面延伸,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
自1994年投入开发以来,经历快速上产、大幅递减、相对稳产、继续递减、触底稳产等五个阶段,综合含水达到96.2%,年产油量从28万吨降至3.5万吨,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
但水驱采收率仅为14.4%,与行业标准对比,仍有5%以上的提升空间,因此,可通过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技术手段,针对区域特点,深挖剩余油潜力。
二、当前的开发状况1.水驱规律认识情况。
自全面建产以来,边上产边转注,累注水4175.2万方,累注采比1.45,原始地层压力12.6兆帕,目前地层压力10.4兆帕。
总结水驱规律认识有两点,一是平面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区域性,东西向是水驱优势方向,物性好的砂体是水驱优势方向。
二是纵向上表现层间差异性,物性好的GIII/GIV/FII+III砂组比物性差的GI/GII/FI砂组,吸水能力强,水洗程度高,水驱效果好。
2.储层矛盾认识情况。
通过对近五年的分层测压数据统计,高产层与低产层存在层间压差,在3Mpa以上的井占59.5%,高产层即是高压层,低产层即是低压层,在生产上表现为主产层限制低产层产液,剩余油挖潜难,采收率不高。
3.二次采油及三次采油的应用情况。
2011至2012年以解堵、老井新层压裂、调剖为主。
2013至2015年以解堵、注增油剂为主,老井新层压裂、调剖为辅。
2016至2018以解堵、氮气泡沫驱为主。
2019年以老井重复压裂、氮气泡沫驱、解堵为主。
三、二次采油及三次采油的有效性研究及应用近年来,通过技术人员不断矿场试验和经验总结,工艺技术持续改进,摸索出一套适合大老爷府筑底稳产的技术体系。
1.二次采油技术研究(1)压裂配套技术研究。
数据总结得出大老爷府重压程度仅11.8%,改造潜力大。
251二次开发是提高进入中高含水期的油田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对大庆油田采取的二次采油示范表明,通过科学有效的二次采油措施,能够实现老油田采收率10%~20%的提升。
所谓老油田的二次开发,指的是对于那些采用传统的开发措施已基本达到开采极限甚至是接近废弃的老油田,采取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充足地面工艺流程的技术思路,对其实施新一轮的开发,从而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实现更加高效的开发。
1 老油田二次开发的必要条件若要采取二次开发措施,则这些老油田必须符合一定的前提条件。
首先,油田需达到一定的开发年限,就现阶段我国各油田的开发年限及国内的技术水平而言,油田要实施二次开发,必须达到开发年限超过30年的标注。
其次,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较高。
由于二次开发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地质分析、井网构建等措施,因而将耗费比较多的人力、物力,且对于开发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因此,这应该是当一次采油能力几乎发挥到极限时才要采用的一种开发方式。
所谓的“几乎达到极限”要求油田可猜出来的采出程度需至少达到70%,甚至更高。
第三,油田的综合含水率也比较高。
我国绝大部分油田现阶段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油田的综合含水率随着注水开发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只有达到一定的含水率水平,才能说明油田在一次开发的措施下已几乎难以实现高效开发,现阶段,将综合含水率符合二次开发的条件界限定为90%,即只有综合含水率达到90%的老油田才符合二次开发的要求。
2 老油田二次开发的技术思路老油田的二次开发其核心在于相比一次采油而言更高的油藏管理水平以及更科学的二次采油技术。
如前文所述,老油田在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中,需通过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的技术思路来实现。
2.1 重构地下认识体系在重新构建地下认识体系时,要注意摆脱老旧资料对于油藏认识的不利影响。
由于我国大部分油田、特别是东部油田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开发,所使用的包括地震资料、测井资料等地质数据资料限于当年的采集技术水平很难实现完全的准确,甚至会对新一轮的地质认识起到误导作用。
关于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理念、对策和技术路线的探讨摘要:由于我国的油田基本上都是以陆相储存,所以原油的黏度很高,且非均质性很严重,因此如何提高石油开采率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高含水油进行开发的相关对策进行研究,针对剩余油水后期的余油格局进行分析,对于老油田要不断提高采集率,同时还要准确的量化余油分布来探究油藏地下认识体系。
以下提出了高含水油田的二次开发理念以及相应对策,并且针对开采过程中的工艺路线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含水油开发理念对策路线分析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问题,油田的储集层大约92%都是陆相存储,其石油储存的非均质性要比其他以海为主的沉淀储集层要更加复杂。
这就给我们的开采带来了很高的难度。
我国石油在进行开采的时候根据陆相储存矿质,开采过程中使用注水方法进行石油开采。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的石油原油产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加上近年来我国油田在开采的过程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开采,我国的主要老油田逐渐进入了高含水油的开采阶段,目前我国的三大老油田含水和可采程度每年的增加值都在百分之四以上。
全部油田的含水量和采出量均有所增加,三大老油田始终是当前的主力油田,它们的开采量占据了全国总量的70%左右。
所以如何提高含水量大的老油田的开采效率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此实现油田开采稳步发展。
一、高含油二次开发理念高含水油的二次开发理念主要是对地下剩余的油田进行格局分布认识,然后在不同的剩余油分布富集和广泛区域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来进行石油开采。
开采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套属于剩余油分相适应的格局分布,并且对井网系统进行重组,从而获得对高含水油田的二次开采。
由于老油田在开采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田套设备受损、井况会造成开井率很低,同时也会存在着注采系统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在开展二次开采的过程中首先要在分散区域寻找石油富集区,然后对井网的框架进行重组,并且对油富集区和分散区进行分开治理。
二、高含水油的二次开采对策1.剩余油富集区开采对策首先针对剩余油富集区开采时,可通过直井和水平来进行井网加密,这些开采的方式要通过剩余富集区的面积大小以及剩余油的储存量来决定。
关于二次开发和三次采油关系的探讨【摘要】我国油田分布广,在开发上针对不同的油藏类型以及不同的开发阶段在采油方式上存在差异。
华北油田是我国的老油田,在这类老油田的开发上,已经进入到二次开发阶段,对二次开发和三次采油关系的正确认识关系着采油效率的提高。
笔者在本文中提出针对老油田进入到二次开发阶段应当遵守“二三结合”的开发模式,在开发时要完成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的任务,同时还要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在二次开发就当的应用,有效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提高老油田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开发阶段二次开发三次采油采收率我国的华北油田是我国早期油田开发建设的重点,到现在仍然为我国的原油生产贡献着力量,而且我国此类老油田,包括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虽然在开发上已经进入到高含水中后期阶段,但是仍然是我国原油生产的主力,但是与发达国家的采收率相比,效率明显较低。
所以近年来对老油田的二次开发的开发方式的重视逐渐增强,对二次开发和三次采油的关系也开始关注。
笔者在此对不同类型的油藏二次开发的采油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继续提高二次开发的采收率,给老油田的开发注入新的动力。
1 二次开发阶段的采油方式概述1.1 采油方式的分类采油方式的分类主要是依据油层能量补充和人工注入介质的不同,具体可以分为一次、二次、三次和四次采油。
一次采油是指仅需借助自然能量开采原油的采油方式,一次采油的采收率较低;二次采油指的是需要向油层注水或者注气来补充地床的岩石和流体弹性能量的采油方式,二次采油的采收率较之一次采油较高;三次采油是向油层注入流体或者热量,对油、气、水和岩石之间的性能关系进行调节,发挥物理、化学的作用对油层中剩余油进行开采,采收率较前两中都更高;四次采油则是通过生物化学方法对油层中已经分散的剩余油进行开采,实现对油田最后的采收,采收率最高,预计可以达到70%。
1.2 开发阶段分析一般来说油田的开发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油田的开发上还要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原油价格、政治经济发展环境等,都影响着对油田的投资,而投资情况又决定着油田开发阶段的进行。
2019年第2期动生成考勤数据报表。
社区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之后,所有住户出门无需 携带门卡,免去了因忘带卡而进不了门的尴尬。
除此之外,刷脸进门凭借一张脸即可,解放了住户双手,住户进门前亦 无需翻遍包包找钥匙。
2.2人脸iP滿客系统人脸识别访客系统是专门针对外来访客而设置的,非 小区居民想要进入小区,需在门卫岗亭进行访客登记,访客 需正面对着门禁系统,并在设备上的指定区域刷身份证,设 备会自动抓拍一张访客的现场照片进行1:1的人证比对,比对 成功即表示访客登记成功。
这一系统形成了一个安全保护屏 障,为物业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管控外来人员的有效途径。
2.3人膨只别+楼宇对讲楼宇对讲系统作为住宅的必备系统,深入到每一个住 户家中,承载着保卫家庭、社区安全的重要责任。
很多老旧 小区所使用的楼宇对讲系统还停留在一些低档次的非可獅 讲产品,访客只能通过语音与业主进行对讲;稍好一些的是 彩色可视对讲系统,可以看到彩色图像;使用带联网功能系 统的业主还可以向保安室报警。
2.4视频布控系统在安防领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视频 布控部分。
即安装在智慧社区周界、公共场所、幵放通道上的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系统,专门针对楼宇间出入人员的监控 与删。
当前麵布縣统鐵麵分析、織鹏、碌检测与识别勺综合狐系麵*i g辖区派出所麵库,耐出没于社区中有犯罪记录的人M或者嫌疑人员进行黑 s雜控,一滕现,系^区派出所发出2.5关照小区特殊人群人脸识别当然不仅仅应用于安防领域,除此之外,它 还赋予小区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比如,对社区中的独居老 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关照。
观只别门禁系统娜检测到趣人员的出入信息,一雖续几有趣人群的出入信息,系统便会提醒物鼓员及时上门廳。
2.6其他场景以上列举场景只是人脸识别在智慧社区中应用的部分 场景,此外,人脸识别还可以打造智慧停车场,为社区居民 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车库;社区中的无人便利店可以使用人脸 识别轻松购物;小区居民取快递无需携带手机,刷脸即可。
浅析二次采油技术的关键点【摘要】目前,国内油田总体上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
尤其是油田开发的中后期,低渗透油田一般天然能量不足,开采强度增大,开采难度增加,特别是低渗透油藏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问题,国内各大油田都在不断发展、研究适合本区域的二次采油技术,以减缓老油田产量递减、含水上升的局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二次采油注水开发工艺技术日前,我国的各大油田已步入开采后期,含水率大都在90%以上。
由于低渗透油田自然能量匮乏,需通过注水来提升生产能力。
随着开采时间推移和开采强度增大,各注水区出现了“双高现象”,各种技术难题相继出现,欲通过遏制含水量上升的手段来保证产量愈发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田的经济效益。
但尚有三成左右的原油仍亟待开采,探究有效的开发手段并尽力提高采收率,将是未来一个阶段内有关二次采油技术的研究热点。
1 目前的油田开发现状(1)油田开发中后期普遍出现较为严重的注水矛盾,油层出砂量增大、水驱动能量分布不均匀、水井压力高难于注水、某些油井杂质含量上升导致开采困难、分注层次低。
(2)储层的物质分布一般零散而不均匀,并受到长时间注水开发影响,高渗透层段水淹程度严重,油层在纵向区域吸水率分布不均。
研究油田开发后期的高效注水技术迫在眉睫。
(3)针对部分高含水油井,应努力研究机械堵水技术,这种方式成本较低。
但是机械堵水受到钻井条件、出水量、储层分布等各因素影响,应用面较窄。
(4)油田常采用多次大面积调剖调驱手段改善开发效果,但轮次越多,成效越不显著。
如今应探索高含水后期的油田采收率问题。
(5)储层通气性差,注水水质难于保证,一部分水井的注水压力越来越高,导致注水量减少,满足不了地质配注要求。
2 二次采油关键技术探讨2.1 开发油田剩油预测技术,加强油田监测各油田应努力完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依据油田开发阶段开发合理的检测系统,优化监测手段,淘汰落后技术,保证检测费用合理利用。
在以后一个阶段内,需逐步增加井间跟踪、井间地震预测,并增加试井数量,研究电磁波技术、电桥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有关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技术探究摘要: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对注水油田高含水期进行开发,可以使得油田的开发水平和整体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
而对于高含水期注水油田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原油成本分类和预测方法、地质条件和开发效果评价分类方法、对油井经济指标的计算、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以及确定项目开采年限等。
关键词:注水开发;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由于油田在高含水期的开发技术会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将对其进行研究,进而给油田的开发提供更充分的基础。
本文采用了各种种方法,结合相关资料,借助计算机软件工具,对油田的开发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
为提高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的经济效益。
1、油田高含水期开发分析1.1地质条件及开发效果分析可以通过分单元进行双体系的模糊聚类和评价,对于地质条件和开发效果有矛盾的部分,要合理的确定出挖掘地区和相应的指标,同时要及时的调成开发的策略。
分类方法主要包括模糊数学评判法和模糊聚类法。
其中模糊聚类是通过引入相关的函数并对其进行排序,进而根据具体的适用性确定油田的分类,而模糊的数学方法和油田比较相近,所以应用的比较广泛。
1.2成本组成及预测分析对于技术经济界限的研究,原油的成本则作为关键问题所在,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原油的成本。
根据成本的总额和产量的关系,原油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其中固定成本和油田的规模有关,油田的规模越大,固定成本就相应也越高,而跟油田的产量没有关系;可变成本和油田的规模无关,主要是和开采油田中所涉及的费用有关,油田产液量越高,可变成本越久越高,反之也随之降低。
通常情况下,可变成本和产液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对数关系或者是二次多项式关系。
2、油田规模的经济极限指标的计算对油田规模的经济的极限指标的计算,包括对: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的计算、经济采收率的计算、单井经济开发年限的计算和经济措施临界增产量的计算。
2.1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在油田开发到一定阶段,投入和产出相平衡时的含水率就是经济极限含水率,而在这时的产量就是经济极限产量。
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探究【摘要】本文针对中国大部分油田注水开采率低,提升空间大的特点,对于高含水油田的二次开发进行探究。
从二次开发的概念以及开发的策略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策略1 二次开发概念的界定在对地底下剩余油的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剩余油分为两块:第一块是富集区,即剩余油的含量相对比较高,能够从中提取较多的油;第二块是分散区,即在这一区域油的分布不是很集中,从中采油相对比较困难。
在开采富集区和分散区的剩余油时,我们必须在认清这两个区不同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技术和设备,采取不同的开采方法。
另外我们必须要对老油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老油井一般会出现的问题有:(1)套损严重.油井中的套管由于变形等造成的损坏;(2)开井率低;(3)注采系统不完善。
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确保开采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另外打几个调整井来对原有开采井网系统进行调整。
当然这些调整井的位置非常关键,它们必须要和油田石油的分布情况相一致。
笔者认为,对高含水油田进行二次开发的概念是:打造新的井网系统,以富集区为核心,在分散区寻求富集,将分散区和富集区的剩余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开采。
从上面二次开发的概念可以看出,对高含水油田的开采过程大致如下:第一,针对剩余油富集区的特点,应该通过专门的技术对剩余油的油量以及分布情况作出描述,构建一个新的开采认知系统。
在对富集区的石油位置和数量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可以知道需要哪种类型的调整井来进行井网系统的重新组合;第二,分散区的剩余油可以采取深部调驱的方式来进行开采。
2 二次开发的策略2.1 富集剩余油的开发策略对于富集区的开采应当通过一些调整进来达到井网加密的效果。
在调查清楚富集区石油的位置和储存量之后,可以使用直井、水平井,或者是两者结合的方式来重新组合开采井网系统。
针对富集区面积大小的不同,有下面三种不同的打井选择:第一,对于面积比较大的,我们可以选择在断层的上部较近的地方打一个简单点的水平井。
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探究
【摘要】本文针对中国大部分油田注水开采率低,提升空间大的特点,对于高含水油田的二次开发进行探究。
从二次开发的概念以及开发的策略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策略
1 二次开发概念的界定
在对地底下剩余油的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剩余油分为两块:第一块是富集区,即剩余油的含量相对比较高,能够从中提取较多的油;第二块是分散区,即在这一区域油的分布不是很集中,从中采油相对比较困难。
在开采富集区和分散区的剩余油时,我们必须在认清这两个区不同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技术和设备,采取不同的开采方法。
另外我们必须要对老油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老油井一般会出现的问题有:
(1)套损严重.油井中的套管由于变形等造成的损坏;
(2)开井率低;
(3)注采系统不完善。
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确保开采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另外打几个调整井来对原有开采井网系统进行调整。
当然这些调整井的位置非常关键,它们必须要和油田石油的分布情况相一致。
笔者认为,对高含水油田进行二次开发的概念是:打造新的井网系统,以富集区为核心,在分散区寻求富集,将分散区和富集区的剩余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开采。
从上面二次开发的概念可以看出,对高含水油田的开采过程大致
如下:第一,针对剩余油富集区的特点,应该通过专门的技术对剩余油的油量以及分布情况作出描述,构建一个新的开采认知系统。
在对富集区的石油位置和数量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可以知道需要哪种类型的调整井来进行井网系统的重新组合;第二,分散区的剩余油可以采取深部调驱的方式来进行开采。
2 二次开发的策略
2.1 富集剩余油的开发策略
对于富集区的开采应当通过一些调整进来达到井网加密的效果。
在调查清楚富集区石油的位置和储存量之后,可以使用直井、水平井,或者是两者结合的方式来重新组合开采井网系统。
针对富集区面积大小的不同,有下面三种不同的打井选择:第一,对于面积比较大的,我们可以选择在断层的上部较近的地方打一个简单点的水平井。
如果该地的断层较多,还可以选择打一个有较多分支的水平井。
这样不仅解决了老油田开采难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准确的缺点水平井的位置;第二,如果面积相对较小,可以选择直接在附近打一口直井。
如果附近有安全的油井,就可以直接从中打一个斜井进去;第三,如果是面积更小的,不应直接考虑打井,而应注重在补孔或者转注上进行尝试。
二次开采中必须要确保水平井的质量,由于水平进的水平段较长,如果井打的不牢固,可能会导致油井大量出水,这样会对整个开采活动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损失。
总之,水平井在剩余油的开采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应对水平井大量出水的难题。
2.2 分散内剩余油的开采策略
分散剩余油主要是分散存储于油藏里,其富集区的数量多但面积小。
因此如果一个一个去探查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并且很难开采。
通过实践,发现用可动凝胶可以深入油藏内部,最大程度地将分散剩余油从油藏内赶出来。
陆相储集层周围的原油之所以难以开采,是因为储集层质地不均匀,使得注入的水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导致水的冲洗强度降低,因而采收率不高。
顾名思义,可动凝胶是能够在储集层移动的凝胶。
可动凝胶工作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调”。
因为可动凝胶可以在短时间内堵住高渗透水的水流通道,从而将水流方向调整到以前冲洗强度低的地方,大大地增加了水流波及体积,同时使冲洗强度大幅提高。
第二个方面是“驱”。
在调整好水流之后,继续注入相应流体,将流体波及体积内所蕴藏着的分散剩余油给驱赶出来,以此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当凝胶堵住原先的水通道之后,其所受压力会越来越大。
当压力超过凝胶所能承受范围,可动凝胶会被冲散而移动。
在向前移动到某个新的地方的时候,凝胶会再次形成堵塞。
如此循环往复,可动凝胶就可以一步一步地深入到油藏内部,使得注入的流体波及体积更大,驱赶出来的分散剩余油的量也更多。
可以说,“调”和“驱”这关键两部之间的有效配合,是提高分散剩余油采收率的关键因素。
2.3 注重注采系统中不完善区域的挖潜的策略
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另外一个对策便是对老油田的合理利用。
有些
老油田设备老化,开采条件差,施工率低;有些老油田已经没有能力控制油藏;有的则是井网段过长,层次复杂,不能满足开发条件。
因此,为了不浪费资源,需要对这些油田进行注采系统重新调整,以达到二次开发的目的。
为了尽可能多的驱出老油田中以前不能采集到的原油,在二次开发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新调整后的注采系统,通过“调”“驱”原理,扩大注入流体的波及体积,提高冲洗强度。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在重新组合井网系统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采井数必须要保持在合理的比例;
(2)要充分调查老井还能被利用的程度;
(3)要考虑隔层的稳定性;
(4)要考虑水平井可承受水压的强度;
(5)新井网系统的经济效益也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现阶段有些二次开采中新打的井过多,导致开采的经济效益不高。
因此,在做开采方案时必须考虑经济效益,要力求以最少的开采井换取最大的经济收益。
新的进网系统要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用来分析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采收率。
分析的主要参考是看其是否能够增加产量,是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含水量。
层系细分需要由足够的储量作为保障,同样加密进网也需要由充足的储量作为保障。
对井网系统重组提高采收率效果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只有储量大于70%的老油田才会作为二次开采对象。
当然,这一储量值不是其原有的数值,而必须是其剩余
可采储量。
在二次开采的过程中,高含水期的石油分布非常分散,这个时候打调整井很容易会打出含水量高的油井,这样对采收率的提高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
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些油田或有些地区由于含水太高、地质条件差或者是开采方法的不科学,都有可能导致开采率不高。
这种情况下可能还有大量的剩余油存在,因此选择这样的油田或地区来进行二次开采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文岭,韩大匡,胡水清.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思考与实践[j].石油学报,2009(04)
[2] 朱焱,谢进庄,杨为华.提高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精度的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02)
[3] 胡文瑞.论老油田实施二次开发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