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英语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86
经济学常用英语词汇一、一般术语英文中文economist经济学家scarcity稀缺性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marginal边际的utility效用efficiency效率equity公平trade-off权衡incentive激励externality外部性二、经济体系英文中文socialist economy社会主义经济capitalist economy资本主义经济collective economy集体经济planned economy计划经济market economy市场经济mixed economy混合经济liberal economy自由经济protectionism保护主义autarchy闭关自守globalization全球化三、经济学分支英文中文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政治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发展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国际经济学labor economics劳动经济学environmental economics环境经济学英文中文industrial economics工业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行为经济学四、市场结构英文中文perfect competition完全竞争monopoly垄断oligopoly寡头垄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垄断竞争duopoly双寡头cartel卡特尔collusion勾结price discrimination价格歧视price leadership价格领导contestable market可竞争市场五、供求理论英文中文demand需求supply供给equilibrium均衡surplus过剩shortage不足elasticity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需求价格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需求收入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需求交叉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供给价格弹性六、成本收益分析英文中文cost成本benefit收益total cost总成本fixed cost固定成本variable cost可变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total revenue总收入average revenue平均收入marginal revenue边际收入七、国际贸易英文中文trade贸易export出口import进口tariff关税quota配额subsidy补贴exchange rate汇率balance of trade贸易差额balance of payments国际收支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八、货币银行英文中文money货币currency货币bank银行deposit存款loan贷款interest利息interest rate利率inflation通货膨胀deflation通货紧缩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九、财政政策英文中文fiscal policy财政政策budget预算revenue收入expenditure支出tax税income tax所得税value added tax增值税sales tax销售税budget deficit预算赤字budget surplus预算盈余十、经济指标英文中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national income国民收入per capita income人均收入unemployment失业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economic growth经济增长economic development经济发展business cycle经济周期recession衰退。
微观经济学英语大一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等)的决策行为以及市场机制如何影响价格和资源分配。
在大一的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微观经济学的一些英语知识点:1. Demand and Supply(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给市场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和供给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
2. Elasticity(弹性)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对需求和供给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而供给弹性衡量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是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除以价格的百分比变化。
供给弹性的计算方法是供给量的百分比变化除以价格的百分比变化。
弹性的数值越大,表示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敏感。
3. Consumer Behavior(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决策过程和行为。
消费者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偏好、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市场环境等。
了解消费者行为对于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至关重要,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提高市场份额。
4. Producer Behavior(生产者行为)生产者行为研究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决策行为和策略选择。
生产者行为受到成本、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生产者行为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和扩大市场份额。
5. Market Structure(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研究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差异程度以及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障碍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于价格、利润和资源配置都有不同的影响。
了解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影响有助于分析市场行为和预测市场走势。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X) 1. 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 2. 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 3.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4. 在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系数都不一样。
(√) 5.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消费者花在每一元钱上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 X) 6.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
(√) 7.需求规律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 X) 8.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 9.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 10、在一个国家或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 11. 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 12.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13. 一个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但不一定存在占优均衡。
(√) 14.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时,每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 15.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 X) 16.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17. 需求弹性这一概念表示的是需求变化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反应程度(√) 18. 消费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 X) 19.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X) 20.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 21. 在长期分析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是不存在的。
(√) 22.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
(√) 23. 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
第12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一、单项选择题1.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 )。
A.市场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B.企业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C.企业的边际收益大于价格D.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在垄断的情况下,垄断企业作为价格的制定者,其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即向右下方倾斜;其他两类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企业的行为对市场价格是有影响力的,因此,企业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以下有关垄断竞争理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内可能会存在超额利润B.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使得行业内不存在超额利润C.即使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中,某些厂商也有可能存在超额利润D.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内,由于每个厂商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所以每个厂商都存在超额利润【答案】D【解析】垄断竞争不存在壁垒,从而其长期均衡的结果导致行业本身是无利润的,除非个别成本较低的厂商可能存在利润。
3.以下有关折弯的需求曲线中,不正确的论述是( )。
A.折弯的需求曲线可以用来解释价格黏性,即个别厂商的提价行为不会导致其他厂商的提价,但降价却可以导致其他厂商的竞争性降价B.折弯的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对价格敏感,另一部分对价格不敏感C.现有的理论不足以解释折弯的需求曲线中拐点的位置如何决定D.折弯的需求曲线使得即使某一厂商的成本下降,它亦不会增加产量,因为这会导致竞争性降价,从而不利于厂商的垄断利润【答案】B【解析】折弯的需求曲线形成的原因在于厂商之间的战略性博弈行为:当价格在折点处厂商之间避免价格战,当价格在折点下导致价格战。
与消费者的分类无关。
4.以下有关卡特尔的讨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卡特尔中的厂商存在着违约的冲动,除非存在着有约束力的协定;否则,会有厂商私自增加自己的产量B.卡特尔的产量与同等成本的古诺均衡产量相比较小,而价格较高C.成本较高的厂商在卡特尔中产量较低,它们私下增加产量是有利的,因此倾向于违约;成本较低的厂商在卡特尔中产量较高,它们私下增加产量是不利的,因此倾向于维护协定D.卡特尔不是一个纳什均衡【答案】C【解析】卡特尔中的任意厂商,无论其成本的高低和产量的大小,只要其他厂商的产量不变,它私下里增产总是有利的。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51、过剩生产能力(Excess capacity)过剩生产能力是指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
垄断竞争理论有一个著名的且颇有争论的结论,它认为这种市场结构之下的厂商往往会在还有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52、扩张路径( Expansion path)扩张路径是指与各种产量相对应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点的轨迹。
(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
)53、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e)为了确定一项投机的期望货币价值,计算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货币收益(或损失)与其出现的概率相乘以后的和。
54、预期利润(Expected profit)预期利润就是长期的平均利润值,也就是用所出现的概率加权以后的各种可能的利润水平之和。
55、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Expected value of perfect information)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是指决策者获得完全信息所导致的预期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它是决策者为获得完全的信息而能支付的最大数量。
56、显成本(Explicit costs)显成本是指账目上所包括的厂商的正常费用,诸如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支付。
57、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y)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
58、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
先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先动优势是由于在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局中人所拥有的优势。
59、固定成本(Fixed cost)固定成本为每个时期不变投入品的总成本。
60、不变投人品(FIXed input)不变投入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如厂房和设备)、在考察的期间数量不变的资源。
61、自由资源(Free resource)自由资源是指特别富裕以致在零价格就可以获得的资源。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1、钻石用处小而价格极其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2、答: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从钻石中得到的总效用,但商品的价格是由P=MU/入决定,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钻石用途不大,但数量小,边际效用高,因此价格昂贵。
3、吉芬商品与劣质商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相同之处,替代效果和收入效果的作用方向相反,两者互相抵消。
不同之处,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用,是劣质商品中的特殊情况。
4、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答:若MRS12>P1/P2,则消费者减少对商品2的消费,增加对商品1的消费,反之,则相反调整5、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图略,由图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
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L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L曲线和APL曲线,并掌握他们各自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TPL曲线。
由于MPL=DTPL/DL,所以,当MPL>0时,T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0时,TPL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L=0时,TPL曲线达到最高点。
换言之,在L=L3时,MPL曲线达到零值的B点与TPL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
此外,在L<L3既MPL>0的范围内,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L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L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0时,TP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L1时,MPL曲线斜率为零的A点与TPL 曲线的拐点A’是相互对应的。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10章寡头和垄断竞争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集中:集中率,HHI(concentration:concentration ratios,HHI)答:市场力量表示单个企业或少数企业控制某一产业的价格和生产决策的程度。
市场力量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一个产业的集中率。
其中,四企业集中率是指四家最大的厂商在某个产业的总产量(或发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同样,八企业集中率就是前八大厂商在某个产业总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四家或八家企业的集中率都是100%,因为一家企业就生产了所有的产品,而对于完全竞争来说,这两种集中率都接近于零,因为即使是最大企业也只是行业中全部产出的一小部分。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集中率没有能够充分地衡量市场力量。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是一种更好的衡量那些占统治地位的企业在行业中的角色的方法。
该指数是将一个市场中所有参与者所占的市场份额的比率的平方进行加总而获得的。
完全竞争的HHI接近零,而完全垄断的HHI则是10000。
2.市场力量(market power)答:市场力量表示单个企业或少数企业控制某一产业的价格和生产决策的程度。
市场力量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一个产业的集中率。
其中,四企业集中率是指四家最大的厂商在某个产业的总产量(或发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同样,八企业集中率就是前八大厂商在某个产业总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3.策略互动(strategic interaction)答: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2小时高清视频】目录第一部分开篇导读[0.5小时高清视频讲解]第二部分辅导讲义[27小时高清视频讲解]第1章绪论第2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2.1 本章框架结构图2.2 重难点解读第3章消费者行为3.1 本章框架结构图3.2 重难点解读第4章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4.1 本章框架结构图4.2 重难点解读第5章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5.1 本章框架结构图5.2 重难点解读第6章生产6.1 本章框架结构图6.2 重难点解读第7章成产成本7.1 本章框架结构图7.2 重难点解读第8章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8.1 本章框架结构图8.2 重难点解读第9章竞争性市场分析9.1 本章框架结构图9.2 重难点解读第10章市场势力:垄断与买方垄断10.1 本章框架结构图10.2 重难点解读第11章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1.1 本章框架结构图11.2 重难点解读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12.1 本章框架结构图12.2 重难点解读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13.1 本章框架结构图13.2 重难点解读第14章投入要素市场14.1 本章框架结构图14.2 重难点解读第15章投资、时间及资本市场15.1 本章框架结构图15.2 重难点解读第16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16.1 本章框架结构图16.2 重难点解读第17章信息不对称市场17.1 本章框架结构图17.2 重难点解读第18章外部性和公共品18.1 本章框架结构图18.2 重难点解读第三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4.5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计算题四、论述题内容简介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的师生参考。
平狄克所著的《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垄断竞争(1)垄断竞争的产生: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垄断竞争市场指那种许多厂商出售相近但非同质,而是具有差别的商品的市场组织。
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具有两个关键特征:①厂商之间通过销售有差别的产品进行竞争,这些产品相互之间是高度可替代的但不是完全可替代的。
(换句话说,需求的交叉弹性是大的但不是无穷大。
)②自由进出——新厂商带着这种产品的新品牌进入市场和已有厂商在它们的产品已无利可图时退出都比较容易。
(2)短期和长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的均衡条件,这一调整不同于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仅仅能调整产量)。
MR SMC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一定存在着一个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的交点,这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是相等的。
同样在短期均衡时,垄断竞争性厂商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蒙受最小损失。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 LMC SMC AR LAC SA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
这一条件表明: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主观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
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厂商,其他厂商的进入将使得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图12-1(a)反映了短期均衡,图12-1(b)反映了长期均衡。
图12-1 短期和长期中的垄断竞争厂商(3)垄断竞争和经济效率垄断竞争下的成本及价格高于完全竞争下的成本及价格,垄断竞争下的产量则低于完全竞争下的产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垄断竞争)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第16章垄断竞争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寡头(oligopoly)答:寡头亦称“寡头垄断”或“寡占”,指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
在寡头市场上,整个行业(或市场)的产品(或劳务)的一大部分是由少数几个企业(或卖者)供给的。
作为卖主的垄断寡头之间仍然存在着竞争,每个寡头都要考虑竞争对手对于自己的每一行动的反应。
一方面,如果有一卖主为争取更大的市场销售份额而降低商品价格,那么其他卖主势必也会降低价格,最终使各个卖主的原有市场份额保持不变,而使利润减少。
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卖主提高价格,那么其他卖主就不一定会提高价格,从而使提高价格的卖主丧失原来占有的市场份额。
由于垄断寡头能预计到这种结果,垄断寡头不会轻易提价。
因此,在卖方寡头市场上,商品价格一般比较稳定。
(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二、复习题1.描述垄断竞争的三个特点。
垄断竞争哪些方面像垄断?哪些方面像完全竞争?答:(1)垄断竞争的三个特点是:①存在较多的厂商。
有许多企业争夺同样的顾客群体。
②存在产品差别,即每个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至少与其他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略有不同。
因此,每个企业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③企业进出一个行业没有任何限制。
因此,市场上企业的数量要一直调整到经济利润为零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