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 指挥飞机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34
航空行业职位职责的工作职责航空行业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运输人员和货物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航空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运营,不同职位有着各自独特的工作职责。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航空行业中常见的职位以及它们的工作职责。
1. 飞行员飞行员是航空公司的核心职位之一,他们是飞机的操控者和决策者。
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飞行操作:负责驾驶飞机执行航班任务,确保飞机的安全起飞、飞行和降落。
- 导航计划:制定航班计划和航线选择,确保飞机按照规定航线飞行。
- 机械维护:熟悉飞机仪表和系统,定期检查飞机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
- 紧急情况处理:处理突发情况,如机械故障、天气恶劣等,保障乘客和机组成员的安全。
2. 机务工程师机务工程师负责飞机的维护和修理工作,确保飞机在良好的运行状态。
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检查维修:根据规定的周期和标准,对飞机进行例行检查和维护,并记录下相应的报告。
- 故障排除:对飞机的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确保及时解决并恢复飞机的正常运行。
- 维修计划:制定飞机的维修计划,确保飞机按照规定周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 零件更新:对老化和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以确保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飞行服务员飞行服务员,俗称空姐或空少,是负责乘客服务和航班安全的重要角色。
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知识:熟悉飞机的安全操作流程和紧急情况处理,确保乘客和机组的安全。
- 乘客服务:提供优质的乘客服务,包括餐饮、饮品供应和乘客需求的解答。
- 急救技能: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乘客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 乘务管理:负责乘务组的协调工作,保障航班的顺利进行。
4. 空中交通管制员空中交通管制员是在地面上指挥和控制飞机飞行的专业人员,负责维护飞行安全。
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空中指挥:通过雷达和无线电通讯,指导飞机的起降和飞行路径,确保安全间隔。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从事航空器维修工作的维修人员。
2 依据2.1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0.8-2006《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行为规范》3 术语3.1航空器维修人员:从事航空器、航空器部件维修和管理的所有人员。
3.2工作现场从事航空器及其部件维修工作的地点或场所。
3.3航空器维修区供航空器维修用的全部场地和设施,包括机坪、机库、车间、航材库、危险品库、办公楼、停车场以及有关的道路。
4 规定4.1 维修人员应持有有效证件。
4.1.1维修人员应佩带经机场管理机构批准、由机场公安机关核发的与工作或通行场地(区域)相符的有效证件。
4.1.2有效证件一律佩带在胸前或公司指定位置。
4.1.3个人证件只限本人使用,不应转借他人。
4.1.4证件持有者不应涂改证件,应妥善保存,辨认不清时应及时提出更换。
4.1.5应配合有关人员进行证件检查。
发现丢失时,应及时报告。
4.2维修人员在工作现场从事维修工作时,应穿着本公司根据不同工种需要而提供的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以及反光背心。
工作服应穿戴整齐、干净,女工的发辫不应露出工作帽外。
4.3上班时间内不应受毒品、酒精或药物等神经性刺激因素的干扰。
维修工作现场不许吸烟、用餐。
在指定吸烟区吸烟,烟蒂应放入烟灰缸或适当的防火容器内熄灭。
4.4在停机坪,车辆和行人应按规定路线通行。
4.5维修人员在工作现场应文明作业。
4.5.1维修人员在从事维修工作过程中应遵守工作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4.5.2在机坪对航空器进行维修、排故、清洗、添加润滑油等辅助油料及其他勤务工作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机坪地面清洁,必要时应使用化学溶剂擦洗,以清除地面滑油、油脂和其他污垢。
4.5.3应使用适当的维修工作梯和工作台接近航空器设备。
不应站在发动机附件上和明文规定航空器禁止踩踏的部位进行工作。
4.5.4在座舱内从事维修工作时,不应踩踏座椅和扶手。
4.5.5不应在停机坪上坐、卧、嬉闹,或在准备飞行的航空器上休息。
航空行业机长工作标准与飞行技能要求航空行业的机长是一个极为重要和关键的职位。
他们承担着飞机操作和乘客安全的责任。
机长需要满足一系列工作标准和飞行技能要求,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一、工作标准1. 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要求机长需要拥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
他们应通过相关的体检,确保自己身体健康且能够承受长时间的飞行工作。
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血管健康等方面的要求。
2. 学历和培训要求机长需要获得相关的学历和培训,以满足飞行岗位的要求。
通常,机长需要拥有航空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并通过航空学校的培训课程,获得私人飞行员执照(PPL)、商业飞行员执照(CPL)和多发动机飞行员执照(MPL)等资质。
3. 工作经验要求机长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以确保具备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飞行能力。
一般来说,机长需要积累一定的飞行小时数,通常要求拥有足够的单飞(Solo)小时数和多发动机飞行经验。
4. 语言能力要求机长需要具备流利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因为英语是国际航空通信的标准语言。
机长需要通过相关的英语考试,如ICAO英语水平测试,以确保能够顺畅地与航管人员和机组成员进行沟通。
二、飞行技能要求1. 飞行操作技能机长需要具备卓越的飞行操作技能,以确保安全地起飞、飞行和降落。
他们需要熟悉飞机的系统操作、仪表操作和各种飞行操作程序。
机长还需要具备处理各种飞行紧急情况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飞行技能。
2. 导航和飞行计划能力机长需要具备良好的导航和飞行计划能力,以确保飞行路线的准确性和最佳性能。
他们需要熟悉导航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能够根据天气、航空管制和航路要求进行飞行计划和航路选择。
3. 机械故障处理能力机长需要具备机械故障处理的能力,能够正确地应对各种机械故障和紧急情况。
他们需要熟悉飞机的系统和仪表,能够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飞机和乘客的安全。
4. 乘客服务和应急处理能力机长需要具备良好的乘客服务和应急处理能力。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航空器的地面指挥,包括飞机滑行、停机的全过程。
2 依据2.1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0.9-2006《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3 术语无特殊规定。
4 规定4.1 人工引导4.1.1 指挥飞机滑行、停机的人工指挥信号员,必须是取得信号指挥操作培训合格的,身穿胸前带有两道30mm宽,间隔为40mm横条发光带的桔黄色背心的机务人员。
4.1.2信号员或引导员根据航班时刻,在飞机到达前到达停机场地,并检查滑行路线和停机场地,移去障碍物。
4.1.2飞机进港,自滑行道进入停机坪时,指挥人员应站在使驾驶员容易看到的位置(见附录A),指挥飞机按规定的路线滑行,正确停放在预定停机位置。
4.1.3必要时应增设引导车/引导员。
在机群密集、转弯处,翼尖附近应设监护员。
监护员负责监视观察航空器在机位滑行道和停机位上的变化。
4.1.4 指挥飞机的信号工具,白天用信号板(一面涂深黄色,另一面涂红、黄色相间的方形小块图案),信号板的形状尺寸(见附录B)。
夜间一律用能发红光的指挥棒。
信号员也可根据指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天气和能见度)来选择使用以上工具。
4.1.5为确保在航空器进入机位滑行道后机组能准确看到信号员的位置,可在机坪加设固定或可移动的指挥平台。
4.1.6装有内话系统的航空器进出港时,维修人员(接、送机人员)应直接使用内话机与机组联络。
4.1.7信号员的指挥信号及其含义(见附录C)。
4.2飞机停靠在绿、黄、红三色信号灯廊桥的引导4.2.1停靠桥位飞机的指挥均用绿、黄、红三色信号灯,飞机滑行中遇信号灯失灵时,按本规范有关规定人工引导飞机。
4.2.2 绿、黄、红三色信号灯的含义a)绿灯亮表示按信号滑行;b)黄灯亮表示减速滑行;c)红灯亮表示停止滑行。
4.3 飞机停靠在机型信号灯廊桥的引导4.3.1 机务人员在飞机停靠引导系统中选择一个机型,当看到显示装置上的机型与原输入有错误时,应重新输入,机型显示正确后,再确认“浮动”箭头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旗开得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1简述与适用范围1.1本程序规定了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进出港人工指挥规则及指挥信号。
1.2本程序适用于航空器进出港的地面人工指挥。
2依据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3010.9-2012“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
3术语和定义无4人员资格要求和职责4.1地面指挥飞机人员包括信号员、监护员和引导员,均应持有维修人员上岗合格证,熟知该机型的危险区域。
4.2信号员:指挥飞机正确停放在机位安全区内预定的停机位置。
4.3监护员:监视观察飞机在机位滑行道和停机位上障碍物的变化,确定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供航空器滑行,并告示信号员。
4.4引导员:引导飞机按规定的路线滑行,使机组能看到信号员,并按信号员信号将飞机滑行到位。
5规定5.1指挥规则和要求5.1.1指挥设备要求a)指挥工具:航空器地面指挥工具为发光指挥棒。
所使用的指挥棒应确保在引导航空器滑入机位时机组清晰可见;b)引导车应配置引导用频闪灯光设备和对讲设备。
5.1.2指挥规则和要求a)地面指挥人员应在所指挥飞机到达前15分钟抵达停机位;b)在航空器停机位应设信号员和监护员。
信号员应面向航空器,站在左座驾驶员明显能看到的位置;c)飞机机头向内停靠装有登机桥的机位,使用目视泊位引导系统的信号是使用绿、黄、红三色信号旗开得胜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2灯,若目视泊位引导系统不适用或失效时,应由信号员将飞机指挥到登机桥机位;d) 登机廊桥位置信号灯的含义:绿灯亮表示飞机可以滑行;黄灯亮表示飞机应减速滑行;红灯亮表示飞机停止滑行。
仅适用于厦门、福州机场以及与上述廊桥位置信号灯含义相同的机场;e) 在使用手势时,每名飞机引导员有责任按下列使用的图示给出适当的信号。
而在使用内话系统时,其有责任给出图示中标题确定的信号。
5.2 地面指挥信号 5.2.1信号员位置5.2.2 地面指挥信号 信号员指明桥位双臂完全伸直,指挥棒尖朝上,一直伸至头顶上方。
飞机顶升程序快速参考一.通用标准及注意事项:(参考MA-CRJ2-001(维修通告),MH3145.34(行业标准)及各机型的AMM07飞机顶升程序)(一)人员职责与资格要求:1.顶升飞机必须由持有维修人员执照的分队长以上干部在场统一指挥,指挥者至少有过1次该类机型的顶升工作经验。
2.顶升工作前,现场指挥者必须对所有参加顶升工作的人员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各位置职责,人员要足够,并应熟悉该机型航空器顶升的程序。
3.指挥者在顶升前应对人员、设备、顶升限制、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顶升。
4.指挥者应时刻掌握航空器的顶升姿态,与操作人员之间应具备有效的联络并适时发出指令。
扩音器(二)设备要求:1.飞机顶升用千斤顶必须是符合该机型型号的,不能随便替代。
2.所有千斤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伸缩试验并确保工作正常。
3.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允许超值使用。
旋转高度不能超过厂家要求!4.顶升设备的压力表要纳入计量管理系统。
5.各顶点的用途、顶升次序、顶长高度限制、航空器重量及重心位置都应符合该型航空器维修手册的规定。
6.机身或机翼千斤顶与轮轴千斤顶不得同时使用,不能用轮轴千斤顶同时顶起两个起落架。
(三)地点及环境要求:1.如果晚上顶升飞机,必须确保工作现场的照明足够,仅凭工作手电照明属于工作条件不满足。
2.如果在机坪顶升飞机,必须确保所在机位附近没有其它飞机滑行,避免可能在其它飞机发动机排气危险区域。
3.如果在室外顶升飞机,确保顶升现场的各种噪音,在不使用通讯设备的情况下,指挥者在现场的任意位置,当指挥者发出指令时,要确保各参加顶升人员都能清楚听到。
4.如果在机库(hangar)顶升飞机,顶升飞机要迎风停放,且没有预知的大风或阵风。
有风的话,上限参照各机型的要求。
5.如果在室外顶升飞机,确认顶升地面必须平整,没有坡度。
6.只能在能承受所顶升航空器重量的水平地面上顶升航空器。
(四)安全措施:1.应确保起落架地面安全销安装好。
航空管制员岗位说明航空管制员是保障航空运输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重要职位之一。
他们根据飞机的飞行计划和空中交通情况,负责指挥飞机起降、航行和进近等环节,以确保航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航空管制员岗位的职责、能力要求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职责描述航空管制员的主要职责是控制和指挥飞机的航行活动,确保航班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接收并分析来自飞行计划的飞机航班信息,根据天气情况、航路状况和机场空域容量等因素,进行航班起降和航行的管制规划。
2. 与飞行员进行无线电联系,向其提供关于航班起降、航线安排和进近等方面的指令和信息,确保飞机按时按序地完成航行任务。
3. 按照国家航空运输管理的法规和程序,监控飞机的飞行轨迹、高度和速度等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飞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紧急情况。
4. 协调不同飞机之间的空中交通,防止飞机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碰撞,保障航空运输的安全性。
5. 参与飞机救援和紧急情况处理,包括提供紧急着陆和必要导航指引等。
二、能力要求1. 具备良好的空中交通管理意识,熟练掌握航空运输的法规、标准和程序。
2. 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做出决策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飞行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4. 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与国际航班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指令传达。
5. 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能够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保持冷静和专注。
三、职业发展前景航空管制员是一个具有较高职业发展前景的职业。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不断发展,空中交通密度逐渐增大,对于航空管制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航空管制员可以在民航局、机场管理公司、航空公司等单位就业,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或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试晋升为高级航空管制员。
随着技术的发展,航空管制系统也在不断地升级和改进,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
民航行业标准民航行业标准是指民用航空器、机场、航空器维护、航空器运营、航空器设计和制造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的统称。
民航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民航安全、提高民航运输效率、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民航行业标准对于保障民航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民航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飞行员的操作行为、航空器的设计制造、机场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从而提高民航运输的安全性。
例如,民航行业标准对于飞行员的操作规程、飞行器的维护要求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执行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乘客和航空器的安全。
其次,民航行业标准可以提高民航运输的效率。
民航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航空器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从而提高民航运输的效率。
例如,民航行业标准对于航空器的维护周期、维护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执行可以保证航空器的正常运行,减少航班延误,提高运输效率。
此外,民航行业标准还可以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
民航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航空器的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从而推动民航事业的发展。
例如,民航行业标准对于航空器的设计要求、机场的建设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执行可以提高航空器的性能,改善机场的设施,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民航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民航安全、提高民航运输效率、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重视民航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民航行业标准体系,为民航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推动我国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是指在民用航空领域内,为了保障飞行安全、提高飞行效率
和保护环境等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涵盖了飞行器的设计制造、飞行操作、空管管理、航空器材和设备、机场建设等多个方面,对整个民用航空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用航空行业标准对飞行器的设计制造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这些标准包
括了飞行器的结构强度、材料选用、飞行性能、航电设备、燃油经济性等多个方面,确保了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这些标准也推动了飞行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促进了整个航空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民用航空行业标准对飞行操作和空管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飞行操作
方面,这些标准包括了飞行员的培训标准、飞行程序、飞行规范等,旨在提高飞行安全性和操作效率。
在空管管理方面,这些标准涵盖了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器通信导航设备、机场运行等多个方面,保障了航空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此外,民用航空行业标准还对航空器材和设备、机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
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涵盖了航空器的维护保养、航空设备的选用和管理、机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等,为航空器的正常运行和机场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总的来说,民用航空行业标准对整个民用航空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这些标准不仅保障了飞行安全,提高了飞行效率,还推动了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空产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民用航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和提升这些标准,为民用航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ICS49.100V 55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3010.9—2012代替MH/T 3010.9—2006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第9部分: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Maintenance for civil aircraft-Management specification-Part 9:Marshalling signals for civil aircraft2012-02-08发布2012-06-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MH/T 3010.9—2012前言MH/T 3010《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民用航空器试飞;——第2部分:民用航空器在经停站发生故障的处理;——第3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事故与差错;——第4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单(卡)的编制;——第5部分:民用航空器冬季的维修;——第6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技术档案;——第7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记录的填写;——第8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行为规范;——第9部分: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第10部分:维修人员与机组联络的语言;——第11部分:民用航空器地面维修设备和工具;——第12部分:民用航空器的清洁;——第13部分:民用航空器发动机的清洗;——第14部分:民用航空器航线维修规则;——第15部分:民用航空器一般勤务规则;——第16部分:民用航空器线路维护;——第17部分: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维护;——第18部分:维修人为因素方案指南。
本部分为MH/T 3010的第9部分。
本部分代替并废除MH/T 3010.9-2006《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维修管理规范第9部分: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
本部分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附件2的第38次修订内容进行了修订,与MH/T 3010.9-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MH/T 3010.9-2006中范围由“本部分规定了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引导员(车)、信号员和监护员的职责、指挥位置、指挥工具以及所使用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