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大类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介绍及做法

五大类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介绍及做法

五大类五大类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介绍及做法介绍及做法介绍及做法

1、多孔吸声材料

(1)多孔吸声材料的类型包括:有机纤维材料、麻棉毛毡、无机纤维材料、玻璃棉、岩棉、矿棉,脲醛泡沫塑料,氨基甲酸脂泡沫塑料等。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不属于多孔材料,用于防震,隔热材料较适宜。

(2)构造特征:材料内部应有大量的微孔和间隙,而且这些微孔应尽可能细小并在材料内部是均匀分布的。材料内部的微孔应该是互相贯通的,而不是密闭的,单独的气泡和 密闭间隙不起吸声作用。微孔向外敞开,使声波易于进入微孔内。

(3)吸声特性主要是高频,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流阻,孔隙 ,结构因素、厚度、容重、背后条件的影响。

a.材料厚度的影响 任何一种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随着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其 低频的吸声效果,而对高

频影响不大。但材料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吸声效果的提高就不明显了,所以为了提高材料的吸声性能而无限制地增加厚度是不适宜的。常用的多孔材料的厚度为:

玻璃棉,矿棉 50—150mm 毛毡 4---5mm 泡沫塑料 25—50mm b.材料容重的影响

改变材料的容重可以间接控制材料内部微空尺寸。一般来讲,多孔材料容重的适当增加,意味着微孔的减少,能使低频吸声效果有所提高,但高频吸声性能却可能下降。合理选择吸声材料的容重对求得最佳的吸声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容重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c.背后空气层的影响

多空材料背后有无空气层,对于吸声特性有重要影响。大部分纤维板状多孔材料都是周边固定在龙骨上,离墙50—150mm 距离安装。材料空气层的作用相当于增加了材料的厚度,所以它的吸声特性随着空气层厚度增加而提高,当材料离墙面安装的距离(既空气层的厚度)等于1/4波长的奇数倍时,可获得最大的吸声系数;当空气层的厚度等于1/2波长的整数倍时,吸声系数最小。

d.材料表面装饰处理的影响 大多数吸声材料在使用时常常需要进行表面装饰处理.常见的方法有:表面钻孔

开槽,粉刷油漆,利用织布,穿孔板和塑料薄膜等。这些方法都将影响材料的吸声特性。

半穿孔的矿棉吸声板增加了材料暴露在声波中的面积,既增加了有效吸声面积,因此提高了材料的吸声特性。

粉刷油漆等于在材料表面上加了一层高流阻的材料,将会影响材料的吸声特性,特别是在高频段影响更显著。 采用金属网,玻璃布和低流阻的材料或选择穿孔率大于20%的穿孔板做护面层时,对材料的吸声性能影响不大。若穿孔率小于20%时,对高频段的吸声会有影响,低频影响不大。

2、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采用穿孔的石棉水泥、石膏板、硬质纤维板、胶合板以及钢板、铝板,都可作为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在其结构共振频率附近,有较大的吸收,适于中频,穿孔板的共振频率的公式,即:

C P

fo= ——√————— HZ

Zπ L(T+δ)

fo—穿孔板的共振频率,HZ

C—声速,CM/S

L— 后空气层厚度,CM

t—板的厚度,CM

δ—孔口末端休整量,CM

P—穿孔率,即穿孔面积与总面积之比

3、薄膜吸声结构

包括皮革、人造革、塑料薄膜等材料,具有不透气、柔软、受张拉时有弹性等特性,吸收共振频率附近的入射声能,共振频率通常在200~1000HZ范围,最大吸声系数约为0.3~0.4,一般把它作为中频范围的吸声材料。如果在薄膜的背后空腔内填放多孔材料,这时的吸声特性取决于膜和多孔材料的种类以及薄膜的装置方法

4、薄板吸声结构

把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膏板、石棉水泥板等板材周边固定在框架上,连同板后的封闭空气层,构成振动系统,其共振频率多在80~300HZ,其吸声系数约为0.2~0.5,可以作为低频吸声结构。决定薄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有:

(1)薄板质量m的影响增加板的单位面积重量,一般可以使其共振频率向低频移动。而选用质量小的,不透气的材料如皮革,有利于共振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

(2)背后空气层厚度的影响改变空气层的厚度和改变板的质量一样,共振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在空气层中填充多孔材料,可使共振频率附近的吸声系数有所提高。

?;;(3)板后龙骨构造及板的安装方式的影响由于薄板吸声结构有一定的低频吸声能力,而对中高频吸声差,因此在中高频时就具有较强的反射能力。能增加室内声能的扩散。通过改变龙骨构造何不同的安装方法,设计出各种形式的反射面,扩散面和吸声---扩散结构。

5、特殊吸声结构

(1)帘幕

帘幕是具有通气性能的纺织品,具有多孔材料的吸声特性,由于较薄本身作为吸声材料使用是得不到大的吸声效果的。如果将它作为帘幕,离开墙面或窗洞一定距离安装,恰如多孔材料的背后设置了空气层,因而在中高频就能够具有一定的吸声效果。当它离墙面1/4波长的奇数倍距离悬挂时就可获得相应频率的高吸声量。(2)空间吸声体

将吸声材料作成空间的立方体如:平板形,球形,圆锥形棱锥形或柱形,使其多面吸收声波,在投影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相当于增加了有效的吸声面积和边缘效应,再加上声波的衍射作用,大大提高了实际的吸声效

果,其高频吸声系数可达1.40.在实际使用时,根据不同的使用地点和要求,可设计各种形式的从顶棚吊挂下来的吸声体。

如何正确布置吸声材料

(1)装置吸声材料时,如穿孔板,应结合灯具及室内装修统一考虑,进行分块组合,尽可能使吸声材料均匀分布,有利声场的均匀。

(2)要使吸声材料充分发挥作用,应将它布置在最容易接触声波和反射次数最多的表面上,如顶棚,顶棚与墙,墙与墙交接处1/4波长以内的空间等处。

(3)观众厅的后墙,挑台栏杆处,反射回来的声音可能产生回声干扰,常需在后墙的墙裙以上部位的墙面和挑台栏杆处,布置高吸声系数的材料。

(4)吸声材料分散布置,比集中式布置有利于声场扩散和改善音质条件。 (5)一般房间两相对墙面的总吸声量应尽量接近,有利于声场扩散.

(6)一般在顶棚较底的房间,狭长的走道,采用吸声处理方法,选用吸声系数大的材料或悬挂空间吸声体,对降低噪声的干扰效果很好。

吸声材料与有特殊音质要求吸声材料与有特殊音质要求建筑建筑建筑间的间的间的关系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赛宾 (W .C .Sabine) 提出混响时间理论,提出以下赛宾公式 T60=KV/A

T60――混响时间S K―――常数,一般取0.161 V―――房间容积(立方米) A―――室内总吸声量(平米)

以后在赛宾公式的基础上,后人通过研究又做了某些修正,导出了在工程中普遍应用的伊林(EYring )公式:

T60=KV/-SLN(1-a)+4mV V―――房间容积(立方米) S―――室内总表面积(平米) α―――室内平均吸声系数 4m――空气吸收系数

人们对厅堂建筑的音质设计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从确定厅堂的最佳混响时间、每座容积到体型的确定,吸声材料的选择,从保证语言的清晰度、音乐的丰满度到各类话剧、歌剧、电影,不同功能所要求的声学指标,开始用一套较为完整的声学理论来进行计算、设计。多数人认为,按声学理论设计出的厅堂,音质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回顾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混响时间理论问世之前,在世界各地,已经建成了大量的音乐

厅、歌剧院等演出性建筑,设计者没有遵循室内声学设计理论,而这些建筑良好的音质环境,是前人和后人公认的。

如在意大利维琴察,由帕拉迪(PALLDIO)设计的奥林匹克剧院,是1579-1584年建造的,有3000个座位; 又如1618年亚历奥迪(ALEOTTI)设计的意大利帕尔马市的法内斯剧院,容纳观众2500人,

这时间建造的剧院和厅堂,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音质缺陷。

特别是当时的设计者已经感觉到,各种风格的音乐需要不同的厅堂去演奏,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不是为教堂演奏而写的,它通常在贵族的舞池内演奏。意大利歌剧属于戏剧性的,在马蹄形歌剧院上演时,声学环境非常协调,1876年建于瑞士巴塞尔的斯塔特――卡西诺音乐厅,在演出浪漫乐时声学效果非常优美。

在20世纪以前,只有一座厅堂按声学意图设计,在某些方面考虑了声学要求,德国的拜罗伊特市的费斯特施皮尔大厅是唯一用作演奏瓦格纳歌剧而设计建造的,大厅设有环形包厢和一层层座位,因而减少了声吸收表面,其混响时间比欧洲的典型剧院要长得多。

这个时期,一些设计师对厅堂音质的设计的态度的最好反映,是设计巴黎歌剧院的建筑师查尔斯加尼尔(CHARLES GARNIER)的话,他说:“我必须说明,我没有遵循什么原则,我的设计没有理论根据,我们成功与失败听其自然。”

按现代室内声学理论分析这些厅堂建筑,我们可以发现,其室内的容积,混响时间,在保证语言清晰度,音乐丰满度方面并没有达到现代市内声学理论所要求的理想值.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厅堂在演出某种风格的音乐和歌剧时,却有极佳的声学效果,音质非常优美,这是为什么?

1954年库尔运用现代录音技术在一些公认为音质较好的厅堂,和不同容积不同混响的厅堂进行各种音乐作品的录音,并进行了评价,所得的结果表明:在容积大于2000~3000立方米的大厅内,最佳混响时间不决定于房间的容积,而和演奏音乐的特性和风格有关。

这一结论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学习一整套室内声学理论的同时,是否应该加强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从一个全新的领域和角度向设计者阐明音乐与建筑的关系,使建筑声学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规律。同时加强对设计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关于厅堂音质设计,要求设计师对各种不同风格音乐有所了解,各种风格的音乐与建筑的关系。

对于观众而言,要想听好必须如下条件:

1、厅堂要有足够的响度,要高于背景噪声,较为合适的响应为60~70方,对于音乐比语言要高。

2、

2、要有较好的清晰度,语言和音乐均要求声音清晰,而语言要求更高一些,各种风格音乐的清晰度很难用数量表示,要使观众可以清楚地区别每种声音的音色,可以听清每个音符,节奏较快的音乐也能旋律分明。清晰度经常用音节清晰度表达:

音节清晰度=观众正确听到的音节数目/测定用的全部音节数目X100%。

当音节清晰度达到85%以上时,听音的感觉优良。

语言方面采用语言可懂度,当观众能够听懂每句话的80%的字节,语言可懂度达到100%。

3、要有足够的丰满度,对音乐的要求是重要的,语言则是次要的,它的含义有:余音悠扬(或称活跃)、坚实饱满(或称亲切)、音色浑厚(或称温暖)、空间感良好,许多著名的音乐厅采用了很多浮雕装饰,形成一个扩散的声场。扩散越充分,空间感程度越高。

4、无回声和噪声干扰,避免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连续的噪声特别是低频噪声,会掩蔽语言和音乐声,回声的附邂加效应是音质被染色而变坏。

5、混响的主观评价

对语言、歌剧、室内乐、交响乐和合唱等各种演出功能不同的厅堂,观众对其混响的主观的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包含的因素很多,有音乐家的评价,还有观众的评价,以及观众对某种音乐的特殊喜爱,都会形成很多混响评价的标准。一般音乐家到过许多音乐厅演出,他能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判定各种风格的音乐更适合于在什么样的厅堂演奏,而观众相对来讲,这种比较的机会少一些。

一般来讲,以语言为主的厅堂,混响较短,低频的混响较低,是为了保证清晰度和语言可懂度;对于音乐而言,为了掩蔽音乐演出过程中的噪音,如弦乐的弓噪声,长笛的气流噪声,混响就要强一些。足够强的混响影响音乐声的融合,但能增加声音的响度和丰满度,以增加音乐界线的连续性。

对于巴洛克音乐在高音部分的细腻变化只有在混响时间较短,容积较小的厅堂欣赏才有效果,而对古典乐象莫扎特的曲子,其相应的厅堂容积和混响时间就比较长,特别是浪漫乐象《1812序曲》,这种气势磅礴的交响曲为了加强它的丰满度和震撼力,只用在相对较大的厅堂去演奏。瓦格纳的歌剧,乐队配置大大超过了一般歌剧的配置,欣赏他的歌剧就必须在相对混响时间较长的厅堂,而对比意大利的歌剧,需要的混响时间相对就短。

五大基本句子结构

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训练 以下五种基本句式是任何英语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他如定语、状语等均是句子的次要或附加部分。只要掌握了这五种基本句式,当遇到较复杂的句子时,运用这些基本句式进行分析,对句子的理解也就变得容易多了。在写作中,必须写好这些最基本的句型。 S十V主谓结构 S十V十P主系表结构 S十V十O主谓宾结构 S十V十O1十O2 主谓双宾结构 S十V十O十C 主谓宾补结构 说明:S=主语;V=谓语;P=表语;O=宾语;O1=间接宾语;O2=直接宾语;C=宾补 五个基本句式详细解释如下: 1.S十V句式 在此句式中,V是不及物动词,又叫自动词(vi.)。例如: I will try. She is eating. He runs quickly. 他跑得快。 They listened carefully. 他们听得很仔细。 The gas has given out. 煤气用完了。 My ink has run out. 我的钢笔水用完了。 2.S十V十P句式 在此句式中,V是系动词(link v.),常见的系动词有:look,seem,appear,sound,feel,taste,smell,grow,get,fall ill/asleep,stand/sit still,become,turn等。) Mr.Brown is an engineer.(名词做表语) She is beautiful. (形容词做表语) 状态系动词 用来表示主语状态,只有be一词,例如: He is a teacher. 他是一名教师。(is与补足语一起说明主语的身份。) 2)持续系动词 用来表示主语继续或保持一种状况或态度,主要有keep, rest, remain, stay, lie, stand, 例如:

五种基本句型和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 英语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表语,定语,状语等。 顺序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而表语,定语,状语的位置要根据情况而定。 1、主语:表示句子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一般位于句首。但在there be结构、疑问句(当主语不疑问词时)和倒装句中,主语位于谓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后面。主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化的形容词和主语从句等表示。例如: Country music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名词) We often speak English in class.(代词) One-third of the students in this class are girls.(数词) To swim in the river is a great pleasure.(不定式) Smoking does harm to the health.(动名词) The rich should help the poor.(名词化的形容词) When we are going to have an English test has not been decided.(主语从句)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it作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为后面的不定式) 2、谓语: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可以有不同的时态,语态和语气。We study for the people. I can speak a little English. We are reading books. He has gone to Beijing. 3、表语: 它位于系动词(比如be)之后,说明主语身份、特征、属性或状态。 My sister is a nurse. (名词) Is it yours?(代词) The weather has turned cold.(形容词) The speech is exciting.(分词) Three times seven is twenty one?(数词) His job is to teach English.(不定式) His hobby is playing football.(动名词)

五大类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简介

五大类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简介 1、多孔吸声材料 (1)多孔吸声材料的类型包括:有机纤维材料、麻棉毛毡、无机纤维材料、玻璃棉、岩棉、矿棉,脲醛泡沫塑料,氨基甲酸脂泡沫塑料等。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不属于多孔材料,用于防震,隔热材料较适宜。 (2)构造特征:材料内部应有大量的微孔和间隙,而且这些微孔应尽可能细小并在材料内部是均匀分布的。材料内部的微孔应该是互相贯通的,而不是密闭的,单独的气泡和密闭间隙不起吸声作用。微孔向外敞开,使声波易于进入微孔内。 (3)吸声特性主要是高频,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流阻,孔隙,结构因素、厚度、容重、背后条件的影响。 a.材料厚度的影响任何一种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随着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低频的吸声效果,而对高频影响不大。但材料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吸声效果的提高就不明显了,所以为了提高材料的吸声性能而无限制地增加厚度是不适宜的。常用的多孔材料的厚度为: 玻璃棉,矿棉50—150mm 毛毡4---5mm 泡沫塑料25—50mm b.材料容重的影响 改变材料的容重可以间接控制材料内部微空尺寸。一般来讲,多孔材料容重的适当增加,意味着微孔的减少,能使低频吸声效果有所提高,但高频吸声性能却可能下降。合理选择吸声材料的容重对求得最佳的吸声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容重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c.背后空气层的影响 多空材料背后有无空气层,对于吸声特性有重要影响。大部分纤维板状多孔材料都是周边固定在龙骨上,离墙50—150mm距离安装。材料空气层的作用相当于增加了材料的厚度,所以它的吸声特性随着空气层厚度增加而提高,当材料

材料的吸声系数

材料的吸声系数 吸声系数隔振vibration isolation 材料吸收和透过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之比,叫吸声系数(α)。 α=Eα/Ei =(Ei-Er)/Ei=1-r 式中:Ei——入射声能;Eα——被材料或结构吸收的声能; Er——被材料或结构发射的声能; r——反射系数。 名词解释 吸音系数是按照吸音材料进行分类的。说明不同材料有不同吸音质量 分贝(db),是声压级大小的单位(声音的大小)。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我们认为它是安静。20-40分贝相当于情人耳边的轻轻细语。40-60分贝是我们正常谈话的声音。60分贝以上属于吵闹范围。70分贝很吵,并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贝会使听力受损。在100-120分贝的房间内呆1分钟,如无意外,人就会失聪(聋)。 吸声原理 当入射声能被完全反射时,α=0,表示无吸声作用;当入射声波完全没有被反射时,α=1,表示完全被吸收。一般材料或结构的吸声系数α=0~1,α值越大,表示吸声能越好,它是目前表征吸声性能最常用的参数。 吸声是声波撞击到材料表面后能量损失的现象,吸声可以降低室内声压级。描述吸声的指标是吸声系数a,代表被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理论上,如果某种材料完全反射声音,那么它的a=0;如果某种材料将入射声能全部吸收,那么它的a=1。事实上,所有材料的a介于0和1之间,也就是不可能全部反射,也不可能全部吸收。 不同频率上会有不同的吸声系数。人们使用吸声系数频率特性曲线描述材料在不同频率上的吸声性能。按照ISO标准和国家标准,吸声测试报告中吸声系数的频率范围是100-5KHz。将 100-5KHz的吸声系数取平均得到的数值是平均吸声系数,平均吸声系数反映了材料总体的吸声性能。在工程中常使用降噪系数NRC粗略地评价在语言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这一数值是材料在250、500、1K、2K四个频率的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到0.05。一般认为NRC小于0.2的材料是反射材料,NRC大于等0.2的材料才被认为是吸声材料。当需要吸收大量声能降低室内混响及噪声时,常常需要使用高吸声系数的材料。如离心玻璃棉、岩棉等属于高NRC吸声材料,5cm厚的24kg/m3的离心玻璃棉的NRC可达到0.95。 分贝、声功率、声强和声压 分贝 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声音,若以声压值表示,由于变化范围非常大,可以达六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声音功率由于人体听觉对声信号强弱刺激反应不是线形的,而是成对数比例关系。所以采用分贝来表达声学量值。所谓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 = 10lg(A1/A0) 分贝符号为"dB",它是无量纲的。式中A0是基准量(或参考量),A是被量度量。被量度量和基准量之比取对数,这对数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亦即用对数标度时,所得到的是比值,它代表被量度量比基准量高出多少"级"。 声功率(W) 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声功率级: Lw =10lg(W/W0) 式中:Lw——声功率级(dB); W——声功率(W);

大句子成分与五大基本句型

大句子成分与五大基本 句型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七大句子成分与五大基本句型Part 1 句子成分 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句子成分。它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和宾语补足语 1. 主语:主语是一句话的中心。除祈使句外,主语是句子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主语表示句子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一般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或动名词等充当 【注意】若不定式短语作主语常用it作形式主语,而把真正的主语(不定式短语)放在句后。 2. 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也是句子的主体部分,一般由动词充当。谓语分为简单谓语与复合谓语两种 简单谓语由动词或动词词组组成; 复合谓语由情态动词或助动词+动词 【注意】谓语与主语在人称与数方面要相互照应。 3.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说明主语“做什么”,一般由名词、代词、不定式及动名词等充当。宾语分为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和间接宾语(Indirect Object)。直接宾语常指物,间接宾语常指人。“物植人间” 4.表语:在系动词后的部分就是表语,说明主语的状态等,一般由名词、数词、形容词、分词等充当。系动词不用于被动语态。“……怎么样”

常见的系动词: be(am,is,are,were,was),appear,look,seem,feel,smell,taste,sound,k eep,turn,become, get, grow, come, go etc. 5.定语: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数词、不定式等充当。 【注意】定语一般位于被修饰词之前,但若修饰不定代词或不定式等短语作定语,则放在后面。 6.状语:用于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介词短语或句子.可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目的,方式, 伴随,条件,程度,让步,频率等,一般由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或从句充当。单个副词作状语一般放在被修饰词之前,短语或从句放在句首或句末 【注意】enough作状语只能放在被修饰词之后。如:He is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7.宾语补足语:用于补充说明宾语的动作,一般位于宾语之后,宾语与宾语补足语一起构成复合宾语。需接复合宾语的动词有:tell,let,help,teach, ask,see,have,order,make等。“宾补”一般由不定式短语、分词、名词、形容词等充当。 随堂练习 讲出划线部分的句子成分: 1. Her suggestion sounds quite reasonable. 2. I have a lot to say on this matter. 3.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

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结构

英语的基本成分有六种: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表语(predicative)、宾语(object)、定语(attribute)和状语(adverbial) 主语:由名词、代词 (人称代词用主格 )他她它、动名词等充当 ,说明动作是“谁”发出的。如:The painter painted a very nice picture.画家画了一幅漂亮的画。画家就是主语 谓语:谓语就是一个句子当中作为连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承受者的那个动作。比如 Bill likes playing football.其中like就是句中的谓语。 宾语就是一个句子当中作为动作的承受者的词,比如 Bill likes playing football.其中playing football就是句中的宾语。 表语: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或状态等.表语所采用的词类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Work is STRUGGLE. 工作就是斗争(名词作表语),struggle 就是表 语 宾语:放在谓语动词后面的名词.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承受者.I love you.I 是主语,动作的发出者.love是谓语动词.you是动作的对象,承受者,所以you是宾语. 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she is a honest people. 诚实的就是定语,说明主人公的品质和特征。她是主语是是谓语人是宾语。 状语:表示状态的,如时间、地点状语.去掉状语部分,语句依然通顺.He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 他英语说得非常好“very well”是修饰“speak”的程度状语 英语五种基本句型列式如下: 基本句型一:Subject +Verb (主+谓) 基本句型二:Subject +Verb +Object (主+谓+宾) 基本句型三:S+LinkV+Predicative (主+系动词+表) 基本句型四:S+Verb +Indirect object +direct object (主+谓+间宾+直宾) 基本句型五:S+Verb +Object +object complement (主+谓+宾+宾补)

英语五大基本句型结构介绍

句子的基本句型 由主语、谓语动词、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等句子成分,按不同方式可组合成五种基本句型。 句子成分的表示方法: S: Subject主语; V: Verb动词; O: Object宾语; P: Predicative表语; IO: Indirect Object间接宾语; DO:Direct Object 直接宾语

OC: Object Complement宾语补足语; ◇第一种句型:主语+不及物动词(S+V) 该句型所用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其后当然不能接宾语,但是可以用状语修饰谓语动词或整个句子。 He runs fast in the street. 他在街上跑得飞快。 The meeting begins at nine. 会议九点开始。 ◇第二种句型:主语+及物动词+宾语(S+V+DO) 该句型所用动词都是及物动词,可作宾语的有名词、代词、不定式、动名词或短语及从句。 We attended the meeting. 我们出席了那次会议。(名词作宾语) She stopped him. 她叫住了他。(代词作宾语) She wants to ask a question. 她要问一个问题。(不定式作宾语) They enjoy listening to the classic music. 他们喜欢听古典音乐。(动名词作宾语) 注意:一些不及物动词之后加上介词就可以具有及物动词的功能,其后就可以接宾语了。 这一类词组有:listen to 听;look at 看;look after 照看;look for 寻找;arrive at/in 到达等。 May I turn on the light? 我可以开灯吗?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你在找什么? ◇第三种句型:主语+连系动词+表语(S+V+P) 连系动词的后面必须接表语,说明主语的情况和状态。通常可作表语的是名词或形容词。 She became a lawyer last year. 去年,她成为了一名律师。 He is honest. 他是诚实的。 It is getting colder and colder. 天气渐渐冷了。 It tastes delicious. 这好吃极了。 下列动词也作连系动词使用:look 看起来;smell 闻起来;sound 听起来;taste 尝起来;feel 感觉;keep 保持;grow/go/get/turn变得。 ◇第四种句型: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S+V+IO+DO) (1)宾语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是及物动词的直接对象,但某些动词,除直接宾语外,还要求一个间接宾语,以表示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所及的人或物,通常由名词或代词的宾格担任。 She gave me a ticket for that film. 她给了我一张那部电影的票。

介质对声波的吸收和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1 - 副本 - 副本

第7章 介质对声波的吸收和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会有衰减现象,传播过程中由于波阵面的扩张,引起能量空间扩散,以致声波振幅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称这种衰减为几何衰减,又如由于介质中粒子的散射作用,使得沿原来传播方向的声波能量减少,致使声波振幅随传播距离的增加也有明显衰减。这里无论是几何衰减还是散射引起的衰减,对传播的声能都没有消耗作用。显然,这是由于所研究的声波传播规律是建立在理想介质运动规律基础上的缘故。理想介质只作完全的弹性形变,形变过程为绝热,介质内没有阻尼作用,所以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没有使声能变为其他能量形式的消耗作用。 实际上,声音即使是在均匀的自由介质中传播,由于介质本身对声能的吸收作用,也产生声波沿传播方向衰减的现象。如平面波传播时,也表现出振幅衰减的现象。此外,声波在含有散射体的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散射体相对介质的运动及散射体的形变,也使部分声能变为热能形式而损耗,结果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衰减现象。这些衰减是由于声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引起的,统称为物理衰减。 本章主要讨论均匀介质对声波能量吸收的现象和产生吸收的原因。此外,还介绍一些有关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知识,因为吸声技术在声学和水声学的技术应用方面以及声学测量方面具有越来越明显的重要性。 7.1 介质的声吸收 7.1.1 描述介质声吸收的方法 声吸收是指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或在界面反射过程中,能量减少的现象。造成声吸收的原因主要是媒质的粘滞性、热传导性和分子弛豫过程,使有规的声运动能量不可逆的转变为无规的热运动能量。 谐和平面声波在介质中传播,12,x x 是沿传播方向的两点,12(),()x x ξξ分别是声波在 12,x x 处的幅值;则1212()1 ln()() x x x x ξαξ= -称作介质的声吸收系数(单位:奈培/米) 。 介质的声吸收系数反映了介质对声波的吸收程度,是平面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单位距离,幅度相对变化的自然对数值。有时也用…波长声吸收系数?表示介质的声吸收程度,公式如式(7-1)所示。 /) ) () (ln(11波长)(单位:奈培λξξλα+=x x (7-1) 而在水声学中,则用式(7-2)定义介质的声吸收系数。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及其分类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及其分类 一、多孔材料的吸声原理 惠更斯原理:声源的振动引起波动,波动的传播是由于介质中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在连续介质中,任何一点的振动,都将直接引起邻近质点的振动。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满足其原理。 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许多微小的间隙和连续的气泡,因而具有一定的通气性。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表面时,主要是两种机理引起声波的衰减:首先是由于声波产生的振动引起小孔或间隙内的空气运动,造成和孔壁的摩擦,紧靠孔壁和纤维表面的空气受孔壁的影响不易动起来,由于摩擦和粘滞力的作用,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声波衰减,反射声减弱达到吸声的目的;其次,小孔中的空气和孔壁与纤维之间的热交换引起的热损失,也使声能衰减。另外,高频声波可使空隙间空气质点的振动速度加快,空气与孔壁的热交换也加快。这就使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高频吸声性能。 二、多孔吸声材料的分类多孔吸声材料按其选材的柔顺程度分为柔顺性和非柔顺性材料,其中柔顺性吸声材料主要是通过骨架内部摩擦、空气摩擦和热交换来达到吸声的效果;非柔顺性材料主要靠空气的粘滞性来达到吸声的功能。多孔吸声材料按其选材的物理特性和外观主要分为有机纤维材料,无机纤维材料,吸声金属材料和泡沫材料四大类。 1 有机纤维材料 早期使用的吸声材料主要为植物纤维制品,如棉麻纤维、毛毡、甘蔗纤维板、木质纤维板、水泥木丝板以及稻草板等有机天然纤维材料。有机合成纤维材料主要是化学纤维,如晴纶棉、涤纶棉等。这些材料在中、高频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但防火、防腐、防潮等性能较差。除此之外,文献还对纺织类纤维超高频声波的吸声性能进行了研究,证实在超高频声波场中,这种纤维材料基本上没有任何吸声作用。 2 无机纤维材料 无机纤维材料不断问世,如玻璃棉、矿渣棉和岩棉等。这类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而且具有质轻、不燃、不腐、不易老化、价格低廉等特性,从而替代了天然纤维的吸声材料,在声学工程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无机纤维吸声材料存在性脆易断、受潮后吸声性能急剧下降、质地松软需外加复杂的保护材料等缺点。 3 金属吸声材料 金属吸声材料是一种新型实用工程材料,于七十年代后期出现于发达工业国家。如今比较典型的金属材料是铝纤维吸声板和变截面金属纤维材料。其中铝纤维吸声板具有如下特点: (1) 超薄轻质,吸声性能优异。

五种基本句型及句子成分的分析

五种基本句型及句子成分的分析 五种基本句型的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分析一切复杂句子的基础,是分析千千万万个句子的基础,因为众多的句子都是由五种基本句型变换过来的。 所谓五种基本句型分析能力就是:看到一个简单句就能立刻分析出这个句子属于五种句型中的哪种;能够立刻分析出句子的主干是什么,能够快速分割,快速整合.我觉得,句子成分分析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分”能“合”,(分,是为了更快的理解句义,合,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句义)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完成的。 怎样才能具备这种能力呢? 先理解理论(怎么去做的方法)后多实践做练习,我认为实践是最重要的,能力在大量的实践练习中应该可以掌握。 在培养这个能力过程中还需要记忆任务。如:哪些动词后面要跟动词不定式,哪些动词后面要跟doing ,哪些动词后面需要跟双宾语等等这些都需要记忆,这项记忆任务完全可以通过练习实践来掌握,不做练习,只去死记那些东西不容易掌握。 如果对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英语句子成分的学习,因为本来汉语句子成分分析那一套就是从英语那里搬过来的。 五种基本句型之 1,主(语)+系(动词)+表(语) 首先我们来认识主语,主语是五种基本句型都具备的。从位置上来看,主语一般在句子开头,也就是一个句子的“头把交椅”:从意义上理解,主语一般是一个句子的“陈述对象”,后面的一切都是针对主语来说的,那么常坐这把“交椅”的会是什么词呢,一般是名词或代词(当然还有其他,这里暂且不表) 系动词是联系动词的简称,顾名思义,它是起到联系作用的动词,是连接主语和表语的。系动词的数量是有限的,常见的只有十来个,我们把它们分成四组,这样有助于我们记忆系动词: 一be动词类:am、is 、are 、was 、were 二表示变化类:become、get 、turn 、grow 、go 三感官动词类: 眼(look )耳(sound)鼻(smell)舌(taste)身(feel) 四表示延续性的动词:remain 、stay 、keep 经常会有学生问“啥是表语呀?”答曰:表语有两个特征:一从位置上来讲,它总是在系动词后面(系动词和表语关系甚为紧密,没有系动词,就没有表语:没有表语,就没有系动词,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从意义上讲,表语通常是来说明主语的性质、特征的。表语通常是由形容词、介词短语、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doing 等来充当。 上面就是对主系表结构的简要介绍,其中,系动词是主系表结构的核心,它是这个结构

建筑材料——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

第十一章 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 一、授课提纲及讲解内容 1、绝热材料定义、性能指标、分类; 2、导热方式及影响因素; 3、吸声材料定义; 4、吸声效果影响因素及吸声结构; 5、吸声材料选择; 6、隔音材料及隔音处理。 重点是第1项、第4项、第5项。 二、讲解时间 50min 。 三、讲稿与板书(*加黑部分为黑板板书内容) §11-1 绝热材料 定义:对热流具有显著阻抗性的材料或者材料复合体。 1、性能指标:mk w 29.0<λ 3 01000m kg <ρ MPa R 3.0> 2、分类:按结构型式???????层状多孔状 粒状纤维状 按成分???、成本低有机:密度小、原料广耐高温、防虫无机:耐腐蚀、阻燃、 3、传热方式有:导热、对流、辐射三种方式,对建筑材料来讲,主要是导热。影响导热的因素有: 1、表观密度内部构造 2、环境温湿度 3、热流方向 4、分子结构 其中以表观密度和湿度对材料导热系数影响最大。热阻R 是材料层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或者说是热流通过材料层所遇到的阻力。其大小等于导热系数λ的倒数乘以材料层的厚度a 即 R=a/λ [单位(m2k )/w ] §11-2 吸声材料

建筑声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室内音质,二是建筑物的隔音。不论是改善室内混响条件,提供良好音质,还是控制噪音对室内污染,都需要使用吸声材料。 1、吸声材料的定义 能在较大程度上吸收由空气传递的声波能量的建筑材料。用吸声系数表示。为全面反映材料的吸声频率特性,工程上通常认为对125、250 、500、1000 、2000和4000HZ六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才可称之为吸声材料。 2、吸声系数影响因素 1、内部的孔隙特征 2、材料的厚度 3、材料背后的空气层 4、材料的表面特征 3、吸声结构 1、多孔吸声材料 2、厚板震动吸声结构 3、共振吸声结构 4、穿孔板组合共振吸声结构 5、悬挂空间吸声体 6、帘幕吸声体 4、吸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选择吸声系数大的材料,多数情况下中、低频吸声系数为控制指标。 2、吸声材料安装在易接触声波,且波反射次数最多部位,并考虑室内表面布置均匀性。 3、吸声材料应置护壁台度以上,以防碰撞损坏。 4、吸声性与装饰性相结合。 5、安装时留足缝隙。 6、防火、阻燃,不易霉变、虫驻。 7、注意区别绝然材料和吸声材料。 8、注意安装使用方法,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吸声作用。 5、隔音材料与隔音处理 隔音处理包括两种:一是空气声、二是固体声。 对空气声,加大墙体厚度即可, 对固体声,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隔音方法。 现在解决的办法是材料表面加设弹性面层或弹性垫层。

五大类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介绍及做法

五大类五大类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介绍及做法介绍及做法介绍及做法 1、多孔吸声材料 (1)多孔吸声材料的类型包括:有机纤维材料、麻棉毛毡、无机纤维材料、玻璃棉、岩棉、矿棉,脲醛泡沫塑料,氨基甲酸脂泡沫塑料等。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不属于多孔材料,用于防震,隔热材料较适宜。 (2)构造特征:材料内部应有大量的微孔和间隙,而且这些微孔应尽可能细小并在材料内部是均匀分布的。材料内部的微孔应该是互相贯通的,而不是密闭的,单独的气泡和 密闭间隙不起吸声作用。微孔向外敞开,使声波易于进入微孔内。 (3)吸声特性主要是高频,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流阻,孔隙 ,结构因素、厚度、容重、背后条件的影响。 a.材料厚度的影响 任何一种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随着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其 低频的吸声效果,而对高 频影响不大。但材料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吸声效果的提高就不明显了,所以为了提高材料的吸声性能而无限制地增加厚度是不适宜的。常用的多孔材料的厚度为: 玻璃棉,矿棉 50—150mm 毛毡 4---5mm 泡沫塑料 25—50mm b.材料容重的影响 改变材料的容重可以间接控制材料内部微空尺寸。一般来讲,多孔材料容重的适当增加,意味着微孔的减少,能使低频吸声效果有所提高,但高频吸声性能却可能下降。合理选择吸声材料的容重对求得最佳的吸声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容重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c.背后空气层的影响 多空材料背后有无空气层,对于吸声特性有重要影响。大部分纤维板状多孔材料都是周边固定在龙骨上,离墙50—150mm 距离安装。材料空气层的作用相当于增加了材料的厚度,所以它的吸声特性随着空气层厚度增加而提高,当材料离墙面安装的距离(既空气层的厚度)等于1/4波长的奇数倍时,可获得最大的吸声系数;当空气层的厚度等于1/2波长的整数倍时,吸声系数最小。 d.材料表面装饰处理的影响 大多数吸声材料在使用时常常需要进行表面装饰处理.常见的方法有:表面钻孔 开槽,粉刷油漆,利用织布,穿孔板和塑料薄膜等。这些方法都将影响材料的吸声特性。 半穿孔的矿棉吸声板增加了材料暴露在声波中的面积,既增加了有效吸声面积,因此提高了材料的吸声特性。 粉刷油漆等于在材料表面上加了一层高流阻的材料,将会影响材料的吸声特性,特别是在高频段影响更显著。 采用金属网,玻璃布和低流阻的材料或选择穿孔率大于20%的穿孔板做护面层时,对材料的吸声性能影响不大。若穿孔率小于20%时,对高频段的吸声会有影响,低频影响不大。 2、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完整版英语五大基本句型结构介绍

句子的基本句型由主语、谓语动词、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等句子成分,按不同方式可组合成五种基本句型。句子成分的表示方法:主语;S: Subject 动词;V: Verb O: Object宾语;P: Predicative表语;间接宾语;IO: Indirect Object 直接宾语:DODirect Object 1 OC: Object Complement宾语补足语;

◇第一种句型:主语+不及物动词(S+V) 该句型所用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其后当然不能接宾语,但是可以用状语修饰谓语动词或整个句子。 He runs fast in the street. 他在街上跑得飞快。 The meeting begins at nine. 会议九点开始。 ◇第二种句型:主语+及物动词+宾语(S+V+DO) 该句型所用动词都是及物动词,可作宾语的有名词、代词、不定式、动名词或短语及从句。 We attended the meeting. 我们出席了那次会议。(名词作宾语) She stopped him. 她叫住了他。(代词作宾语) She wants to ask a question. 她要问一个问题。(不定式作宾语) They enjoy listening to the classic music. 他们喜欢听古典音乐。(动名词作宾语) 注意:一些不及物动词之后加上介词就可以具有及物动词的功能,其后就可以接宾语了。 这一类词组有:listen to 听;look at 看;look after 照看;look for 寻找;arrive at/in 到达等。 May I turn on the light? 我可以开灯吗?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你在找什么? ◇第三种句型:主语+连系动词+表语(S+V+P) 连系动词的后面必须接表语,说明主语的情况和状态。通常可作表语的是名词或形容词。 She became a lawyer last year. 去年,她成为了一名律师。 He is honest. 他是诚实的。 It is getting colder and colder. 天气渐渐冷了。 It tastes delicious. 这好吃极了。 下列动词也作连系动词使用:look 看起来;smell 闻起来;sound 听起来;taste 尝起来;feel 感觉;keep 保持;grow/go/get/turn变得。 ◇第四种句型: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S+V+IO+DO) (1)宾语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是及物动词的直接对象,但某些动词,除直接宾语外,还要求一个间接宾语,以表示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所及的人或物,通常由名词或代词的宾格担任。 She gave me a ticket for that film. 她给了我一张那部电影的票。 2 Please pass me the salt. 请把盐递给我 (2)通常情况下,间接宾语位于直接宾语的前面,但有时根据强调需要,间接宾语位于直接宾语之后,这时要在间接宾语

初中英语句子成分及其五种基本结构知识讲解

句子的成分 1 句子的成分 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句子的成分。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表语、宾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和状语。主语和谓语是句子主体部分(在英文中一般的句子必须有主语和谓语)。表语、宾语和宾语补足语是谓语里的组成部分。其他成分如定语和状语是句子的次要部分。下面我们分别讲述一下句子的各个成分: 1 主语 主语是谓语讲述的对象,表示所说的“是什么”或“是谁”。一般由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或短语来充当。它在句首。 We study in No.1 Middle School.(讲述“谁”~) The classroom is very clean. (讲述“什么”很干净) Three were absent.(数词作主语) To teach them English is my job. (不定式作主语) 注意 不定式作主语时,常用形式主语it句型,因此左例可变为It is my job to teach them English. (真正的主语是to teach them English.) 2 谓语 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谓语部分里主要的词)必须用动词。谓语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两方面必须一致。它在主语后面。His Parents are doctors. (系动词作谓语) She looks well.(系动词作谓语) We study hard.(实义动词作谓语) He can speak English. (情态动词和实义动词作谓语) 3 表语 表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者“怎么样”,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不定式及相当于名词或形容词的词或短语来担任。它的位置在系动词后面。 You look younger than before.(形容词作表语) I am a teacher.(名词作表语) Everybody is here.(副词作表语) They are at home now.(介词短语作表语) My job is to teach them English.(不定式作表语) 4 ,宾语 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由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来担任,它和及物动词一起说明主语做什么,在谓语之后。 She is playing the piano now.(名词作宾语) He often helps me.(代词作宾语)

五种基本句子结构

英语五种基本句型结构 发表时间:2010-11-30 19:51:36作者:钟超韫来源: 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结构 一、句型1:Subject (主语) +Verb (谓语) 这种句型中的动词大多就是不及物动词,所谓不及物动词,就就是这种动词后不可以直接接宾语。常见的动词如:work, sing, swim, fish, jump, arrive, come, die, disappear, cry, happen等。如: 1) Li Ming works very hard、李明学习很努力。 2) The accident happened yesterday afternoon、事故就是昨天下午发生的。 3)Spring is coming、 4) We have lived in the city for ten years、 二、句型2:Subject (主语) +Link、V(系动词) +Predicate(表语) 这种句型主要用来表示主语的特点、身份等。其系动词一般可分为下列两类: (1)表示状态。这样的词有:be, look, seem, smell, taste, sound, keep等。如: 1) This kind of food tastes delicious、这种食物吃起来很可口。 2) He looked worried just now、刚才她瞧上去有些焦急。 (2)表示变化。这类系动词有:become, turn, get, grow, go等。如: 1) Spring comes、It i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春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暖与。 2) The tree has grown much taller than before、这棵树比以前长得高多了。 三、句型3:Subject(主语) +Verb (谓语) +Object (宾语) 这种句型中的动词一般为及物动词, 所谓及物动词,就就是这种动词后可以直接接宾语,其宾语通常由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或从句等来充当。例: 1) He took his bag and left、(名词)她拿着书包离开了。 2) Li Lei always helps me when I have difficulties、(代词)当我遇到困难时,李雷总能给我帮助。

吸声材料的相关知识

吸声材料的相关知识: 常用的吸声材料有多孔吸声材料、穿孔板吸声材料、薄膜、薄板吸声材料、挂帘吸声材料、空间吸声体等。 吸声机理: 纤维多孔吸声材料,如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植物纤维喷涂等,吸声机理是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连通的孔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是随着频率的增高吸声系数逐渐增大,这意味着低频吸收没有高频吸收好。多孔材料吸声的必要条件是:材料有大量空隙,空隙之间互相连通,孔隙深入材料内部。错误认识之一是认为表面粗糙的材料具有吸声性能,其实不然,例如拉毛水泥、表面凸凹的石才基本不具有吸声能力。错误认识之二是认为材料内部具有大量孔洞的材料,如聚苯、聚乙烯、闭孔聚氨脂等,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事实上,这些材料由于内部孔洞没有连通性,声波不能深入材料内部振动摩擦,因此吸声系数很小。 与墙面或天花存在空气层的穿孔板,即使材料本身吸声性能很差,这种结构也具有吸声性能,如穿孔的石膏板、木板、金属板、甚至是狭缝吸声砖等。这类吸声被称为亥姆霍兹共振吸声,吸声原理类似于暖水瓶的声共振,材料外部空间与内部腔体通过窄的瓶颈连接,声波入射时,在共振频率上,颈部的空气和内部空间之间产生剧烈的共振作用损耗了声能。亥姆霍兹共振吸收的特点是只有在共振频率上具有较大的吸声系数。 薄膜或薄板与墙体或顶棚存在空腔时也能吸声,如木板、金属板做成的天花板或墙板等,这种结构的吸声机理是薄板共振吸声。在共振频率上,由于薄板剧烈振动而大量吸收声能。薄板共振吸收大多在低频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 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 离心玻璃棉 离心玻璃棉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离心玻璃棉可以制成墙板、天花板、空间吸声体等,可以大量吸收房间内的声能,降低混响时间,减少室内噪声。 离心玻璃棉的吸声特性不但与厚度和容重有关,也与罩面材料、结构构造等因素有关。在建筑应用中还需同时兼顾造价、美观、防火、防潮、粉尘、耐老化等多方面问题。 离心玻璃棉属于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离心玻璃棉能够吸声的原因不是由于表面粗糙,而是因为具有大量的内外连通的微小孔隙和孔洞。当声波入射到离心玻璃棉上时,声波能顺着孔隙进入材料内部,引起空隙中空气分子的振动。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和空气分子与孔隙壁的摩擦,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损耗。 离心玻璃棉对声音中高频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影响离心玻璃棉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厚度、密度和空气流阻等。密度是每立方米材料的重量。空气流阻是单位厚度时材料两侧空气气压和空气流速之比。空气流阻是影响离心玻璃棉吸声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流阻太小,说明材料稀疏,空气振动容易穿过,吸声性能下降;流阻太大,说明材料密实,空气振动难于传入,吸声性能亦下降。对于离心玻璃棉来讲,吸声性能存在最佳流阻。在实际工程中,测定空气流阻比较困难,但可以通过厚度和容重粗略估计和控制。1、随着厚度增加,中低频吸声系数显著地增加,但高频变化不大(高频吸收总是较大的)。2、厚度不变,容重增加,中低频吸声系数亦增加;但当容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变得密实,流阻大于最佳流阻,吸声系数反而下降。对于厚度超过5cm的容重为16Kg/m3的离心玻璃棉,低频125Hz约为0.2,中高频(>500Hz)的吸声系数已经接近于1了。当厚度由5cm继续增大时,低频的吸声系

吸声材料与吸收结构

吸声材料与吸收结构(一) 教学目的:了解使用吸收材料的目的、多孔吸收材料的特点 教学内容:使用吸声材料的目的、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原理和特点、多孔吸声材料的类型与施工 教学重难点: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原理和特点、影响多孔吸声材料性能的因素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作为音响师虽然不需要参与建筑本身的设计,但了解有关建声的设计和施工有助于我们 更了解该建筑的声学特点,帮助我们更好的设计、布置扩声系统。 二、新课讲授 (一)使用吸声材料的目的: 在进行厅堂音质设计时,假定厅堂的容积V和总表面积S已经确定,其混响时间的控制,只剩下吸声系数的确定,使用吸声材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反射声,以在整个音频范围内获得均匀的混响时间,同时,还可以利用吸声材料去调节声场分布,消除回声, 并降低噪声干扰,从而改善厅堂音质。 (二)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 吸声材料一般指可供直接使用、具有良好吸声能力的声学材料,而吸声结构主要是指按照一定要求,经过特殊设计的声场构件。事实上,在安装吸声材料时,如果不将吸声材料直接紧贴在边界面上,那么他就能构成吸声结构。因此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并没有非常严 格的界限。从后面的介绍可以看到,构成吸声结构的,不仅可以是吸声材料,而且也可以是 吸声性能很差的非吸声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之间的差别又是十分明显的。 (三)多孔吸声材料 多孔吸声材料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吸声材料,这类材料包括玻璃棉,岩棉、矿棉等无机纤维材料及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板材和毡材,例如聚氨酯、聚苯烯和尿醛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等,此外,具有一定透气性能的纺织品帘幕也可归为这类吸声材料。 多孔吸声材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材料内部应有大量的微孔或间隙,而且孔隙应尽量细小且分布均匀; (2)材料内部的微孔必须是向外敞开的,也就是说必须通到材料的表面,使得声波能够从 材料表面容易地进入到材料的内部; (3)材料内部的微孔必须是相互连通的,而不能是封闭的。 错误认识一: 表面粗糙的材料,如拉毛水泥等,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错误认识二: 内部存在大量孔洞的材料,如聚苯、聚乙烯、闭孔聚氨脂等,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1、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 多孔吸声材料的结构特点是从里至外均有相当数量内外连通的极小间隙,因而透气性好,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表面时,声波沿微孔进入材料内部,并激发起微孔内部的空气振动,由于空气的黏滞性和微孔内相对摩擦产生的黏滞阻力是空气振动,声能不断转化为热能而引起声能衰减,因此,多孔吸声材料在表面和内部均应该有大量的连续的微孔或间隙, 以保证材料的吸声性能。 2、影响多孔吸声材料性能好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