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家乡的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家乡最盛大、最具特色的节日。
在我家乡,春节习俗繁多,融合了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元素,让人流连忘返。
一、除夕夜的团圆春节的第一天,也是辞旧迎新之际,除夕夜的团圆饭是我们家乡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个家庭的成员都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碗汤圆,象征团圆,以祈求家庭的团结和幸福。
二、年夜饭的丰盛除夕夜的年夜饭是一桌丰盛的饭菜,也是我们家乡春节习俗的一大特色。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个家庭都会准备各式各样的菜肴,有鲍鱼、蹄筋、鸽子等各种珍馐佳肴。
这顿丰盛的晚餐象征着美好的希望和丰收的祝福。
三、春联和福字的张贴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我们家乡的每个家门口都会贴上春联和福字。
春联是由对联组成,上联和下联一般都有五个字。
上联一般写吉祥的寓意,下联则是祝福家人平安吉祥。
而福字则是祝福全家人幸福安康,也代表着吉祥的意思。
四、拜年和压岁钱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表达新春的祝福。
长辈一般会给晚辈压岁钱,鼓励他们在新的一年努力学习和做人。
压岁钱袋通常是红色的,寓意着祝福和好运。
五、祭拜祖先在正月初一,我们会到家族的坟墓前,拜祭祖先。
这是我们家乡很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烧香、烧纸、扫墓,并祈求祖先的保佑。
这是表达对祖先敬意和感恩的方式,也是纪念祖先的一种方式。
六、舞龙和舞狮在春节期间,我们家乡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看到舞龙和舞狮的表演。
人们身穿五颜六色的龙袍或狮子服,扭动着身体,表演出生动活泼的舞蹈,吸引着围观的人们。
这一习俗象征着驱走邪气、迎接吉祥的到来。
七、灯谜和猜谜在春节期间,人们通过灯谜和猜谜游戏增添节日的氛围。
人们会把谜语写在红纸上,贴在灯笼上或者公共场所,供人猜解。
这不仅考验着大家的智慧,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互动和娱乐的乐趣。
家乡的春节习俗是浓厚的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代代相传的重要方式。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节日生活,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家乡的春节风俗15篇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1每个人的家乡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千姿百态的风俗,我们家乡也有风俗,如今就由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我们春节的时候会买对联不管春节你有什么事情,你再忙也要贴对联。
对联还可以让你美好,辟邪。
春节过后,我们还有一个让小孩子们欢天喜地的风俗,那就是发压岁钱。
发完压岁钱之后就可以去小卖部里面买一些好吃的和好玩的,你说孩子们能不快乐吗?发压岁钱就是给孩子们发美好,还能让孩子们每天快乐。
大年初一还可以放当门炮,早晨肯定要起的很早,不过你可以不定闹钟,由于别家放当门炮的声音,可以把你给吵醒。
放完炮以后还可以去许多地方请神仙,请神仙的时候不行以去上厕所。
放当门炮可以开门大吉,万事如意。
我们家乡的大年初一都会吃饺子,可以不冻耳朵,我们还可以在饺子里面包钱,只不过只能包硬币一元钱假如谁吃到了那一元钱这一年你就会有好运气。
我们小孩子也可以放炮,每一个孩子都特别的快乐,夜晚还可以放烟花呢,每一个人都可以欣赏。
我们家乡的风俗使全村子的人都特别的快乐。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2有的人喜爱春节,有的人喜爱端午节,而我呢,最喜爱春节了。
春节是我最难忘的节日,过春节时有许多的风俗呢,如: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拿压岁钱。
过年时家家户户要把家里清扫得干洁净净。
贴春联时,人们都把表示新年祝愿的话贴在门的两边,还会挂上灯笼,处处都是一派喜庆的景象。
福字呢,可以正着贴,也可以倒着贴,倒着贴的意思是福到家里来。
每年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有说有笑地吃着年夜饭,预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到亲戚家拜年,那时小孩子们最兴奋了,由于拜完年,小孩子们可以拿到红包呀!你知道为什么大人要给小孩子红包吗?就是传奇从前有一个“年”的怪兽,每次过年的时候它都会出来,摸小孩的头,被摸到的小孩都会发烧,有的病重的小孩都烧成傻瓜了,有一对老人家,他们年纪很大才有孩子,所以他们很爱他们的孩子。
家乡的春节好词好句1. 好词:张灯结彩- 例子:过年啦,家乡到处张灯结彩,那热闹的氛围就像一片欢乐的海洋,让人兴奋不已!2. 好词:欢声笑语- 例子:春节时的家乡,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这声音可比鸟儿的歌声还动听呢!3. 好句:家乡的春节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 例子:你瞧啊,家乡的春节不就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嘛,把所有的美好和欢乐都呈现出来啦!4. 好句:红红的灯笼挂起来,像是在诉说着春节的喜悦。
- 例子:那红红的灯笼挂起来啦,难道不像在开心地诉说着春节的喜悦吗?这场景多让人陶醉呀!5. 好句:春节的家乡,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每个人都在其中畅游。
- 例子:春节的家乡呀,简直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呀,大家不都在里面尽情地畅游嘛,多有意思!6. 好句:烟花绽放的瞬间,照亮了家乡的每一个角落。
- 例子:哇,烟花绽放的那一瞬间呀,一下子就照亮了家乡的每一个角落呢,这画面多美!7. 好段:家乡的春节,是一场盛大的狂欢。
大街上彩旗飘扬,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 例子:想想看呀,家乡的春节不就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嘛!大街上彩旗飘得那么好看,人们脸上那幸福的笑容哟,还有孩子们在人群里开心地穿梭嬉戏,可不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嘛,这就是家乡春节的魅力呀!8. 好段:在春节的家乡,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鞭炮声此起彼伏,美味的食物香气四溢,亲人们团聚在一起,温馨又和睦。
- 例子:在春节的家乡啊,你到处都能感受到那浓浓的年味儿呢!听听那鞭炮声,一阵一阵的,还有那美味食物的香气,飘得到处都是,再看看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多温馨多和睦呀,这就是家乡的春节呀!9. 好段:春节时的家乡,仿佛被施了魔法,变得格外迷人。
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 例子:真的呢,春节时的家乡就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下子变得格外迷人啦!到处灯火辉煌的,还热闹非凡,这谁能不沉醉其中呀,简直就无法自拔啦!10. 好段:家乡的春节,承载着无数的欢乐与回忆。
家乡的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习俗(精选15篇)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乡的春节习俗篇1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么河南的春节有哪些呢?就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腊月初旬开始的。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为什么要熬粥呢?是因为人们想来年有个好收成。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
天一擦黑: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天不仅要放炮,还要吃祭灶糖,我们一般吃麻糖,是一种麦芽糖上面沾满了芝麻,吃起来又甜又黏。
过了二十三,大家都得大扫除,并且还要把年货准备齐了。
除夕这一天是最热闹的,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以及年画。
傍晚,家家都在忙做团圆饭,小孩子们还要给长辈们送饺子。
大人们都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这时家家都响起了鞭炮声,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大家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打一个通宵;另外,还要守岁,大家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
到了十二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有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正月初一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走亲戚,拜年。
元宵节,大家都忙着买元宵;街上像办喜事似的,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有的上街燃花炮;有的挑灯笼真是热闹非凡哪!这一天大家必须得吃元宵呀!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也就结束了,一切又恢复正常了。
学生该去上学了,大人们又去照常做事了。
春节就这样结束了。
家乡的春节习俗篇2我们的国家,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就连一些传统节日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莫过于春节。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更热闹,更有年味。
大约傍晚时,我们一家人在思南陪外公、外婆吃过团圆饭之后,就乘车赶往老家。
沿途看见城内挂满了一盏盏火红的灯笼,仿佛置身于灯的世界,使年味更浓了。
家乡的春节作文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2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家乡的春节虽不如老舍笔下北京春节那般隆重,从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九历时一个多月,但对于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是人们劳动一年后欢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美好祝愿。
我家的春节差不多就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时候,很少有人闲着无事。
全家人忙着洗衣服,换床单,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的气象。
当然了,对联、窗花、日历是必不可少的,理应在前几天完成,所以这里我不做描述。
三十这天,重要性仅次于洗衣服的应该算是做年夜饭了,大人在一边忙活着洗菜切菜,孩子们蹦蹦跳跳,想尽办法帮个忙,却总插不上手,只有干着急罢了。
年夜饭的品种照例是很丰盛的,依旧是鸡鸭鱼肉之类,但小孩子白天中无事时吃尽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这些珍奇,只好随便选几样来一品好坏,往往遗下一大堆剩菜,让劳动一番的大人们目瞪口呆。
但无论如何大人们是不会恼的,因为剩菜剩饭此时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是孩子们的自由时间了,桌上摆好糖果、水果和各类糕点,想吃就吃。
全家人喜气洋洋,其中当属孩子最欢喜,因为可以靠几句甜言蜜语换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压岁钱。
如果你问他们明天的愿望,应该就是多来点拜年的了。
除夕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守岁这一着却不是我能接受的,听完倒计时的钟声,刚想闭上眼睛睡个好觉,窗外就“劈里啪啦”地响起了礼花声,弄得人睡意全无,却又筋疲力尽。
正月初一的习俗近年来越发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阳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饭,便上街闲逛。
街上的商铺为了在新年的第一天从人们的口袋里弄到更多的进账,不惜破坏正月初一关门停业的老规矩,大张旗鼓办起了“新年大甩卖”之类的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过年的食物储备、购买新衣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样。
我们家乡的春节小练笔【精选3篇】我们家乡的春节小练笔【精选3篇】一在全部的传统节日之中,我最喜爱春节。
我每年都回老家过春节,老家的春节可喧闹了。
年三十晚,也叫除夕,家家户户都贴上大红,还有各式的“福”字,明丽的颜色。
外地工作的亲人都回来了,家家户户都预备丰富年饭,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美酒,应有尽有;可乐甜甜的,奶茶香香的……大家喝酒畅谈,你敬完我来我敬你,欢乐声祝愿声布满整个房子。
吃完年夜饭后放鞭炮烟花,这是我们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烟花的品种可多了,大礼花炮、花中花、孔雀开屏……各种烟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邮票,随风飘向远方;还有的像一朵朵花儿在空中怒放……我们不停地放不停地笑。
大年初一,我们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拜年,每个长辈都给我们发一个红包。
我们拿着这些钱,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乐得合不拢嘴。
就这样,热喧闹闹始终到正月十五,春节才结束。
我爱我家乡的春节。
我们家乡的春节小练笔【精选3篇】二虽然我小时候在城市长大,但我每年都会回老家过春节。
由于爷爷奶奶住在农村。
每年过春节很有意思,年味很浓。
每次快到过年的时候,奶奶就开头忙着做好吃的豆包,蒸大馒头。
过年的头一天,爸爸总是写许多的对联,给每一个亲戚家送去。
我就像小尾巴一样跟着爸爸一起去贴对联。
到了晚上,妈妈和奶奶坐在桌子旁边包许多许多的水饺。
惊奇的是,奶奶总是包几个放上钱的水饺,听奶奶说吃到这个水饺的人就会发大财。
包完水饺后,奶奶就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菜,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子旁边有说有笑的吃着我们的年夜饭。
吃完饭后,爸爸和叔叔就出去放鞭了。
虽然我很可怕放鞭,但是我还是很快乐、很兴奋。
最兴奋的就是其次天,我穿上最喜爱的新衣服,去给爷爷奶奶拜年,爷爷奶奶都会给我俩个大大的红包,说这是压岁钱,小伴侣每年过年都会得到压岁钱。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对联、鞭炮、红包每样都透出浓浓的年味。
我们家乡的春节小练笔【精选3篇】三我的家乡在漂亮的山城——通化,这里的春节非常喧闹。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8篇)篇一:家乡春节风俗作文篇一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风俗,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乡的风俗也毫不逊色。
春节啦,家家户户都要吃美味的腊八粥和吃那鲜美的饺子。
腊八粥有许许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丽星星,在汤汁这个美丽的“宇宙”中闪烁着。
当然,还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烧。
祭灶神当然要用十八个祭灶火烧和一些菜,给灶神当上天路上当干粮吃。
祭完灶神,就要把这些食物瓜分。
春节了,串门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亲戚家,小的都给老的拜年,还能得压岁钱。
春节娱乐也少不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城市里也有人舞龙。
在美丽的夜晚看烟花,在繁华的城市看舞龙,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习惯,你记住了吗?篇二:家乡春节风俗作文篇二我的家乡在山东,每到春节,家里就显得格外忙碌而热闹!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
因为从早晨起来,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饺子的准备。
最忙的要数妈妈,爸爸和姥姥了。
她们一个在忙着做饺子馅,一个在忙着和面,一个在准备盛饺子的家具。
只有她们三个准备就绪,其他人才可以大显身手。
一切准备就绪,姥姥一声令下:“包饺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大圆桌周围。
开始动手包饺子了。
就连我这个小不点也忙的不亦乐乎,妈妈赶的每一个饺子皮都要经过我的手才能到达圆桌。
因为我是大家的运输兵。
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员。
大家都也夸我是他们的好帮手。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
干的更卖力了。
下午,先早早的吃上一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意思是来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贴对联。
然后全家人就要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年夜饭,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
吃过饺子后,大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
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很多小孩在家里就嚷嚷着要和家长们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
因为,鞭炮的声音实在太大了,有时在家里都会令我胆战心惊。
家乡的春节作文家乡的春节作文(通用28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通用2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红红的灯笼挂起来了,喜庆的春联贴起来了,漂亮的窗花剪起来了,皑皑的白雪飘下来了,美味的年夜饭端出来了,绚丽的焰火冲上天了,咱们中国人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了。
今年的除夕,我是在绍兴奶奶家度过的。
腊月廿八的傍晚,在去绍兴的路上,我们正好遇上了一场大雪。
车前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翻飞的雪花,但黄色的车灯照亮了前方的路,也温暖了回家过年人的心。
那一盏盏隐隐绰绰的灯光,在风雪中给了人们家的温暖。
腊月廿九的早晨,我们来到了位于香炉峰半山腰的炉峰禅寺礼佛、烧香,这也是绍兴人过年的一个习俗吧。
每逢年末岁初,寺庙里总是香客众多,香烟袅袅,人们纷纷来到这里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下午,我来到了著名的南宋园林沈园。
一朵朵晶莹的雪花,一块块洁白的“地毯”,映衬着黑瓦白墙间一个个火红的灯笼。
微风拂过一块块承载人们美好祝愿的祈愿牌,拂过一朵朵绽放的腊梅,只听见风铃“呤呤”的轻响,只闻到腊梅阵阵的暗香。
春节之所以热闹,烟花爆竹的功劳可不小。
古时候人们放爆竹是为了驱邪祈福,祈求来年平安如意。
而今天灿烂的烟花则为节日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家乡的春节热闹非凡,它是多彩的,是红火的,是温暖的。
那里有亲人美好的祝愿,那里有我们深深的牵挂与留恋!家乡的春节作文篇2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每个地方都很热闹,我们家乡也不例外。
我的家乡在潮汕揭阳。
那里每到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清扫一遍,把家里的椅子呀、床呀、等等家具搬到门口洗一遍然后到太阳底下晒。
铁门都要图上新的一层油漆。
家家的子女不管什么都要从外地赶回家过年团聚。
到了除夕时,人们早早地洗好了澡穿了新衣服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家乡的春节的风俗
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是中国及华人地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春节期间,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乡春节风俗:
1. 贴春联:春联是一种对联,用红纸写上吉祥话语,寓意着祈求来年好运、平安。
春联通常贴在门框上,有时还会贴在墙上、窗户上等地方。
2. 放鞭炮:春节期间,人们会放鞭炮来庆祝新年的到来,驱赶邪灵。
鞭炮的声响象征着欢乐、喜庆,也寓意着辟邪、招财。
3. 守岁:除夕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叫做“守岁”。
守岁的习俗象征着家人团圆,共同期盼新的一年。
4. 吃年夜饭:除夕之夜,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
年夜饭的菜肴丰富多样,象征着来年的富饶与丰收。
5. 发红包:长辈会给晚辈发放红包,红包里装有压岁钱,寓意着祝福晚辈平安、健康、快乐成长。
6. 穿新衣:春节期间,人们会穿上新衣,象征着新的开始,祈求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7.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访,向亲朋好友道贺新年,表达祝福和美好的期许。
8. 舞龙舞狮:春节期间,各地会有舞龙舞狮的表演,寓意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9. 猜灯谜:元宵节(正月十五)晚上,人们会举行猜灯谜活动,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10. 吃汤圆:元宵节,人们会吃汤圆,寓意着家庭团圆、美满。
汤圆又称元宵,是一种圆形的糯米糕点,有甜、咸等多种口味。
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2篇)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2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1中国人把过春节称作过年,人们早已不记得“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了,而是把年当做喜庆团圆的节日来庆贺了。
一进腊月,一个又一个的节日接二连三地来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腊八节吃八宝粥就为的是粘住小孩的下巴别冻掉,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灶王爷”回天述职,好话多说,赖话少说。
还要吃灶糖粘灶王爷的嘴。
其实灶糖都被小孩子们吃了,然后打扫尘土,蒸年干粮,杀年猪,煮肉,一直忙到贴对联,挂年画。
腊月三十除夕,不管天南海北的人都要赶回家里吃团圆饭,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什么都摆到桌子上,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放鞭炮,迎财神,祈福祈寿祈平安。
除夕的夜晚,人们通宵不睡,叫做守岁,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包饺子……零点的钟声一响马上吃新年的第一顿饭,叫做吃元宝,还有一个糖饺子,一个钱饺子,谁能吃到就是有福,有甜美的生活。
小孩子给老人磕头拜年,老人要给小孩子压岁钱。
大年初一天还不亮,人们就走出家门,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还可以到城里的庙会去看各种表演,吃各种口味的美食。
元宵节明月当空,各种各样的灯笼悬挂起来,处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快乐吉祥。
到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吃猪头,这个春节才到了尾声,人们有从喜庆的日子转到了忙碌的日子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2看,家家户户的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来了;听,淘气的孩子已经噼里啪啦放起鞭炮来了,因为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已经到来了。
说到除夕,自然也少不了一顿年夜饭。
妈妈在厨房忙里忙外,不多时,丰盛的饭菜摆上了饭桌。
有红烧大鲤鱼,表示年年有余;有香喷喷的烧全鸡,代表吉祥如意;有韭菜炒鸡蛋,寓意圆满长久;还有那肥肥的大猪蹄,妈妈说它是搂钱耙子,大人吃了多挣钱,小还吃了打高分。
家乡的春节
三年级4班寇宗靓
我的家乡靖远三滩,过春节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
腊八这一天,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奶奶说:“吃了腊八粥,人们就迷糊了,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就大把花钱准备年货了。
”
到了腊月二十三,老家的人就会在厨房献干粮,然后把灶娘娘送上天宫,人们把这一天叫“小年”,这一天过后,使人们特忙的时候。
他们都会上街,买爆竹、年画、五福、对联,还要准备好多的瓜子、糖、饮料、烟酒、水果等。
到了除夕,就十分热闹了。
家家早早做好臊子面,大人、孩子吃完后,开始贴好红红对联、各色的年画和五福,紧接着就会放几串鞭炮。
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来团聚。
天刚黑下来,人们就会在路边给祖先烧纸票,然后回到屋子里聚在一起守岁。
大年初一初二初三是家乡春节的高潮,这是真正的过年。
人们都会出上新衣服,备好礼物,走出家门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小孩子们更是高兴,因为她们可以收到压岁钱,能买自己喜欢的好吃的、好喝的。
这三天家家都灯火通明,爆竹声彻夜不绝。
转眼间到了正月十五,春节就基本结束。
人们就会忙碌起各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