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及解磷定灌胃治疗中重度有机磷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氯磷定胃内灌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作用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早期氯磷定胃内灌注治疗及效果。
方法:抢救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者立即插胃管注入氯解磷定注射液5g或更大剂量洗胃,在洗胃的同时给予负荷量氯磷定注射液静脉注射,尽快达到阿托品化.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的治疗除不进行氯磷定注射液胃内灌注外,其他均相同。
结果:治疗组98例患者,治愈96例(98%),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值的时间、呼吸衰竭发生例数、中间综合征发生例数、死亡例数、阿托品用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早期足量应用氯磷定注射液胃内灌注阻断毒物的继续吸收是抢救成功关键.关键词氯磷定;有机磷农药中毒;胃内灌注治疗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而且病情凶险、变化快,易致呼吸肌麻痹(RMP),呼吸肌麻痹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中毒重要的死因之一。
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胃内毒物的吸收和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尽早清除胃内贮留的有机磷农药是减少中毒程度关键,应用氯磷定注射液口服或胃内灌注直接解毒很少有人应用。
为观察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洗胃、导泻、药物等治疗前提下,早期胃内灌注氯磷定注射液直接和有机磷反应转化为无毒的酯化物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表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9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治疗组给予胃内氯磷定注射液灌注并洗胃98例:男36例,女62例,平均年龄(32±15)岁,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其中,口服敌敌畏中毒28例、乐果中毒18例、氧化乐果中毒29例、对硫磷中毒19例、甲胺磷中毒2例、敌百虫中毒2例。
②对照组给予洗胃98例:男38例,女60例,平均年龄(34±13)岁,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其中,口服敌敌畏中毒26例、乐果中毒20例、氧化乐果中毒31例、对硫磷中毒17例、甲胺磷中毒3例、敌百虫中毒1例。
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3例报道发表时间:2011-02-18T15:14:59.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6期供稿作者:宋会香张晓娜[导读] 及时、彻底的胃肠道净化是救治Aopp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是保证胃肠道净化得以实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宋会香张晓娜(河南省郏县人民医院河南郏县 467100)【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161-01有机磷农药毒性强,尤其是以消化道为中毒途径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者,临床经过凶险,死亡率高,尽管洗胃、导泻是临床清除农药中毒的常用方法,但是临床治疗中发现,单纯一次洗胃或导泻远远不能彻底清除胃、肠道内的毒物。
我们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清除肠道内的残留于胃粘膜内的有机磷农药,同时引流出经肝代谢后又排入肠道内的农药,减少农药的再吸收。
临床治疗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择2005年6月-2008年9月间入住我院的经口服中毒的重度Aopp病人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中毒前无明显其他严重疾病史,中毒物包括有甲胺磷9例,敌百虫6例,乐果4例,对硫磷3例,1例中毒药物名称不详。
23例中第1次查胆硷酯(CHE)为0者3例,1-2u者20例(正常值30-80u)。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常规应用电动洗胃机清水洗胃,并灌肠导泻,应用阿托品、解磷定输液脱水、利尿等综合治疗。
选择同期收治的与本组病情程度相近的基本治疗方法相同的25例为对照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洗胃完毕后拔除胃管,根据患者年龄,使用不同型号的胃肠减压管留置2-3天,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气味,记录阿托品和解磷定用量,记录病人神志转清的时间,所有病人动态监测CHE,每12小时1次。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资料之间的比较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持续胃肠负压引流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分析摘要】临床资料:将3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AOPP)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1例和特殊治疗组(干预组)17例。
处理:对照组:迅速清除毒物,注射特效解毒剂,维持水电平衡,促进毒物排泄及对症治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保留胃管持续胃肠负压引流并间断冲洗。
两组在基本条件无明显差异基础上对住院天数,病死率、胆碱脂酶活力入院前后的变化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洗胃并保留胃管持续负压引流救治重度AOPP明显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洗胃负压引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054-01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病死率高,患者入院后经迅速清除毒物,应用特效解毒剂,维持水电平衡,促进毒物排泄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措施后,疗效欠理想。
自2004年1月以来,我院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洗胃后保留胃管持续胃肠负压引流的联合方法救治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疗效较前有所提高。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01年1月~2004年1月急诊来院的中重度AOPP患者21例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04年1月~2008年5月的17例患者为特殊治疗组(干预组),所收集病例都有明确的口服有机磷农药史,且有明显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经临床诊断为中重度中毒病人。
两组男女之比分别为1:2.66和1:2.36,平均年龄分别为28.6岁和26.6岁,两组均为口服农药中毒,平均口服量104ml和95ml,农药种类两组均有甲胺磷分别为16例和14例;敌敌畏4例和3例;氧化乐果1例和0例,两组患者均为中重度中毒,发病至中毒时间0.5~10小时不等。
胃肠减压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护理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减压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
方法:设立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洗胃治疗,对照组选用洗胃后持续胃肠减压,来进行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CHE上升时间比较以及两组病人反跳、中间综合征、阿托品中毒病死率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CHE上升时间明显缩短,而反跳、中间综合征、阿托品中毒、病死率显著降低。
结论:胃肠减压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胃肠减压;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具有全身毒性作用的毒物,可以通过消化道皮肤和呼吸进入人体。
主要毒性作用是抑制体内多种酯酸酶的活力,主要是胆碱酯酶活力,引起神经生理功能紊乱,主要有M、N样作用[1]。
2005年6月~2008年9月我院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39例,采用胃肠减压清除肠内尚未吸收的毒物,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6月~2008年9月入住我院所有经口服中毒的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AOPP)为研究对象,按AOPP分级标准,均为中重度,共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0例。
男27例,女42例,年龄13~72岁,平均31.5岁。
服毒种类为甲胺磷、氧化乐果、敌敌畏、1605等。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农药种类、就诊时间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除治疗组有2例患者因无法插管而行剖腹洗胃外,余均常规洗胃,并早期、反复、足量应用阿托品、氯磷定、输液等综合治疗。
对照组拔除胃管;治疗组根据患者年龄,使用不同型号的胃管,洗胃后外接一次性负压器,引流一般48~96h,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如有饭渣堵塞,则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无色无味止,对引流液呈咖啡色或鲜红色等出血表现者,胃管内注入凝血酶,并静注奥美拉唑40mg,夹管2h后继续引流。
胃肠减压及解磷定灌胃治疗中重度有机磷
农药中毒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减压及解磷定灌胃治疗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效果。
方法选择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重度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经口全自动洗胃机方法洗胃)30例和观察组(常规方法洗胃后拔除经口下入的胃管,在向鼻腔植入的胃管注入解磷定0.5-1.0g,夹管30min后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持续胃肠负压引流)30例,观察两组的抢救效果。
结果观察组有毒物清除彻底,阿托品化出现时间早,胆碱脂酶恢复正常快,住院天数少,治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
结论胃肠减压及解磷定灌胃用于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缩短了阿托品的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了治愈率。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胃肠减压;解磷定;灌胃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患者病情急骤、凶险\、进展快,若延误抢救或处理不当,病死率高。
因此迅速彻底地洗胃,及时清除毒物,有效应用抗毒剂是抢救的关键。
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自2005年1月对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洗胃后解磷定灌胃并予胃肠减压的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根据文献[1]的分级标准,全部符合中重度中毒。
其中男12例,女48例,年龄18-80岁,平均(49.32+_14.36)岁。
毒物种类: 甲胺磷40例,乐果10例,敌敌畏10例;服毒量10-200mol;服毒至就诊时
间:最短20min,最长8h。
1.2 方法将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中毒药物种类和中毒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常规组按常规方法洗胃;观察组按常规方法洗胃后拔除经口下入的胃管,再选择从鼻腔植入的胃管按胃肠减压护理操作规程从一侧鼻腔下入胃管并妥善固定后向胃管内注入解磷定0.5-1.0g,每天灌胃2次,并夹管30min后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持续胃肠负压引流至无引流液流出,一般保留时间为48-72h。
两组在洗胃的同时给予阿托品、解磷定或氯磷定及时对症辅助治疗和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1.观察组毒物清除彻底,阿托品化出现时间早,胆碱脂酶恢复正常快,住院天数少,治愈率高,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3讨论
3.1及时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的前提有学者[2]观察到,有机磷农药
中毒死亡病例中有20%与洗胃不彻底有关。
采用常规洗胃方法,即使在中毒后30min内进行洗胃,也仅能排除毒物的31%。
有研究[3]发现,经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彻底洗胃后数小时,胃内仍有大量的农药成份,其含量与血浆中农药含量呈正相关。
解磷定为胆碱酯酶复能剂,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化学竞争夺取磷酰化胆碱酯酶分子中的磷酰基,使被有机磷抑制的胆碱酯酶重新恢复活性,灌胃后肠道不吸收,可直接作用于有机磷,解除其所致的烟碱样毒作用。
因此,在洗胃后向胃管内注入解磷定可以减少毒物的吸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3.2预防洗胃并发症的发生洗胃时由于大量洗胃液的反复冲洗,洗胃管对胃黏膜的损伤及胃内正负压的变化等,常引起胃黏膜出血,严重者不得不中止洗胃,影响救治效果[4]。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接负压吸引器,保留时间为24-72h,这样既减少了胃肠内残留毒物的吸收,又可以起到胃肠减压的作用[5],预防洗胃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3.3防止中毒反跳现象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主要经肝脏氧化分解,而其产物的毒性比原有毒物增加300-600倍。
在消化期,大量含有有毒物质的胆汁排到十二指肠,从而导致再吸收到血液而出现反跳[6]。
口服中毒患者留置胃管接负压引流,可有效减少有机磷的重吸收。
两组患者共出现中间综合征10例,其中观察组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
3.4为了能牢固妥善地固定胃管,延长胃肠减压的时间,增加患者得舒
适度,我们在洗胃后拔除了粗重,难固定的经口Y型洗胃管,在从鼻腔下入一根普通的胃管进行持续胃肠吸引,操作较为容易,患者均能耐受,灌胃治疗方便,护理简单。
实践证明,胃肠减压及解磷定灌胃用于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缩短了阿托品的使用时间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19-203.
[2] 崔乃杰,刘兵.实用危重病急救医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
译出版公司,1993:319-320 .
[3] 杨芳.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救治难点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
杂志,2002,18(3):11.
[4] 王佑.洗胃引起急性水中毒致癫痫样抽搐的教训[J].中国实
用护理杂志,1999,15(11):42-43`
[5] 戴建溪,李霖,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插管后洗胃的意
义[J].中华急症医学杂志,2001,10(4):270.
[6] 张秀萍,张彩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护理进展[J].天
津护理, 2005,13(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