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附五 次声武器
- 格式:doc
- 大小:5.50 KB
- 文档页数:1
次声波与次声武器次声波又称亚声波,一般是指频率在10~~20Hz 之间的声波.通常情况下次声波并不引起人耳觉.与可听声波一样,次声波由各种物体的机械振动产生,通过各种弹性介质的振动向四周扩散传播.(文字显示) 1次声波的特点声波的产生及其特点科学研究发现,许多自然现象出现时,如海上风暴、火山爆发、地震、大陨石落地、大气湍流、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台风、磁暴、极光、冰雹等等(几种代表图片一张幻灯片),都可伴有次声波的发生;在与人类有关的活动中,诸如核爆炸,飞机、火箭、导弹飞行,火炮发射,火车和地铁高速行驶时车身板壁与车内空气的次声频耦振,轮船航行,飞驰的车辆,高楼和大桥摇晃,甚至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几种代表图片一张幻灯片)等都会产生很强的次声波.另外,次声波还广泛分布于工业生产、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中,如高速公路上疾驰的车辆中可产生120 dB 声强的次声波.次声波的频率低、波长长,因此在传播中被介质吸收很少,穿透能力很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强度按210x I e α-=衰减,式中x 表示声波的传播距离,α是介质的吸收系数.空气的吸收系数112210v α-=⨯ (v 为声波频率,单位为Hz),与声波频率平方成正比.(公式要写表达出来,包括各个字母的含义)次声波在大气中传播几千km 后,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dBu o .例如4妇的炸药爆炸时,几km 外就听不到爆炸声了,但爆炸引起的次声却能传到80km 以外.1961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的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图片)次声波既能穿透空气、海水、土壤,也能穿透飞机机体、舰艇壳体、坦克车体,以及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构体.例如频率为7 kHz 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隔挡,而7 Hz 的次声波却可以穿透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高空大气湍流产生的次声波能折断万吨巨轮上的桅杆;地震或核爆炸所激发的次声波更能将高大的建筑物摧毁;海啸带来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毁坏等等.(尽可能表达出来)2次声波对人体的危害 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次声波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当人体受到低强度次声影响后,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应激反应及神经内分泌失调症状:烦躁、中耳压迫、耳痛、耳鸣以及头疼、恶心、呕吐、平衡失调、视觉模糊(一张片,几图片)等心1;也有报道次声波会使人体血压、心率、呼吸发生改变等b1.如以10 Hz 、135 dB 的次声作用人体15 min ,则人体内多处器官有振动感,实验结束后,受试者感到极度疲乏无力.高强度的次声甚至可导致人体严重的生理变化,甚至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人体各器官都有其固有的振动频率,而这种频率在3~17 Hz 之间,称为人体阿尔法节律.如头部为8~12 Hz ,胸腔为4~6 Hz ,心脏为5 Hz ,腹腔为6~9 Hz .(各个器官旁边致以文字标注)人体的这些固有频律正好在次声频率范围内,当次声作用于人体时,若它的频率与某一部位的自身频率接近或相等,即会引起生物共振反应,使其吸收能量;另一方面其共振刺激躯体感受器,将刺激传到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相关部位,引起一系列功能和形态改变,最终影响组织分子结构、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过程,以至危及性命Ho .次声波对人体的伤害除了频率之外,还与次声波的声强有关.通常人耳鼓膜能承受的声波强度是20~80 dB ,一旦强度超过这个界限,就会对健康产生危害.科学家们研究后普遍认为,次声强度在140dB 左右时,即使作用时间较短也会引起人体内脏器官机能改变;当次声强度上升到150 dB 时,则会引起人体内某些器官产生病变;如次声强度再升高,不仅会使人生理病理方面产生明显变化;甚至会导致人伤亡[5].因此把150 dB 的声强级定为人体承受次声的安全极限.3 次声武器次声波竟然具有如此大的威力,这个发现引起了军事科研人员的注意,并被武器学家用来制造次声武器.3.1次声武器杀伤机理(次声武器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并发展起来的新式武器,实质上就是能发出高强次声波的次声波发生器.次声武器的杀伤机理主要是通过生物共振作用使机体发生损伤.当次声武器发出的高强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固有频率与次声波频率相近的人体器官就在次声波的作用下发生共振,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从而达到杀伤的目的.)(挑出主干表述)英国《观察家报》和美国《子夜》杂志对此作了如下报道:“次声武器能够消灭一座城市.那些躲在秘密掩体、坦克、潜水艇或其他貌似牢不可破的机器里的人,都难逃死亡的命运”.3.2次声武器的研究概况次声波所具有的神奇威力,引起了国外军事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自上世纪60年代起,国外就竞相研究次声武器.近年来,美、法、日、俄等国都已研制出了次声枪和次声炸弹.目前研究的次声武器按其发射频率和作用于人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神经型”次声武器和“器官型”次声武器.“神经型”次声武器发射的次声频率和人脑的固有频率(8~12 Hz)相近.这种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会刺激人的大脑,使之共振,对人的意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轻者感觉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不安,头昏、恶心;严重时使人神经错乱,癫狂不止,休克昏厥,丧失作战能力.“器官型”次声武器发射的次声频率和人体内脏器官的固有频率(4~8 Hz)接近,当其作用于人体时,人体的内脏器官便会产生强烈共振,轻者肌肉痉挛,全身颤抖,呼吸困难;重者血管破裂,内脏损伤,甚至迅速死亡.另外,美国还将次声波用于小型非致命武器的开发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警方就开发了用于控制骚乱人群的次声武器,即使人“僵化”或失去战斗力的次声枪.90年代,一些科研机构在美军方资助下专门研制小型化的高功率次声发生器,并进行了战场模拟试验.1995年底美国出兵干涉波黑内战时,就曾秘密对波黑塞军阵地进行过非致命的次声攻击,据称,几秒钟就使塞军阵地陷入一片混乱,有人昏倒,有人呕吐不止.为预防劫机事件和恐怖袭击,目前已由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美国技术公司研制出一种声波枪.这种新型声波武器可以发射“声波子弹”,即集束声波.威力强大的集束声波能够使劫机分子暂时失去行动能力,从而阻止劫机事件的发生.但这种声波不会对飞机本身造成丝毫损害.美国新增加的空中警察将配备这种新型声波枪.3.3次声武器的特点次声武器与传统的常规武器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1)突袭、隐蔽性好.次声波听不见,看不着,也摸不到,可使敌人在不知不觉中遭到袭击,很容易达成对有生力量的突袭.此外,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达到340 m/s,在水中更高达1 500 m/s以上,比常规武器的飞行速度高出数倍,因而作用于敌方时,敌方反应时间极其有限,使突袭效果更加明显.2)作用距离远,穿透能力强.只要防护设施中有缝隙和孔洞,它就会乘隙而入.所以次声波所到之处,将荡涤那里的一切有生力量,任何防护设施在次声武器面前都将无能为力.无论敌人是躲在掩蔽所里,或坐在坦克、装甲车中,或是躲在深海潜艇中等这些常规武器无能为力的地方,都将难以逃脱次声武器的攻击.3)次声武器在杀伤敌人的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破坏敌方的武器装备.次声弹和中子弹一样,只杀伤生物而不摧毁建筑物,但它的杀伤威力却大大超过中子弹.次声武器的机动性也较好,既可用于单兵作战,也可车载、机载,便于装备部队.3.4次声武器的缺点目前,次声武器研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定向聚焦(把次声波发射到所需要地方)、提高强度(达到一定距离内的杀伤效果)、仪器小型化(利于使用)和操作安全。
浅谈次声波的危害一、理论(一)次声波的概念次声波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波,其频率0.0001Hz~20Hz的声波。
(二)次声波的传播1.因为声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越高,衰减越大,故对次声波的吸收效应很小,(如0.1Hz的次声在空气中传播时,比频率为1000Hz的可听声吸收系数小1亿倍!);据观察;10Hz以下的次声波可以传播至数千千米的距离。
2.通常的液体,固体对次声波的特强穿透作用极微,7Hz的次声波用一堵厚墙也挡不住,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二、次声在自然界和各种环境中比较广泛地存在,其声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自然界存在次声的声源自然界中,海上风暴、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等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
2.在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等环境中存在次声声源。
3.人工次声装置实验用次声发生装置,即次声压力仓系统部分包括次声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共振室(密闭仓和共振喇叭)、次声测量装置(传声器、超低频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另一类型为机械振荡式次声源,主要由活塞式次声源、声振动阻尼装置及隔声的密闭仓组成。
4.人体次声从物理角度看,人体器官是一系列多支点,多重心的弹簧模型,其固有振动频率在次声频率范围,例如头部为8~12Hz、胸腔为4~6Hz、心脏为5Hz、腹腔为6~9Hz、盆腔为6Hz;据报告:在人体经络也可测到次声;心音频率范围在5~400Hz以内,其中也含次声成分;人在呼吸时可产生次声,人在活动时,如走路、跑步、游泳也可产生次声,但强度较低,作用时间较短。
三、次声波对人类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双刃剑。
一方面,人们通过研究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机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性和规律,并为人类服务。
例如;①人们利用测定极光产生次声波的特性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等。
②次声在大气中传播时,很容易受到大气媒质的影响,它与大气中风和温度分布等有密切的联系。
武器介绍写作文这个有点困难吧?我给你些提示:你可以先从冷兵器开始写起,然后到枪械,再到导弹和核武器.里面填加一些武器的作用,如镰勾枪克制了骑兵,AK-47对越南的反抗美国起了很大作用……对于武器的认识你要从两方面来论述,既要写出武器的对于历史的推动作用,也要写到武器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你也可以将武器这个话题扩大,如自信就是最好的武器,或者是团结起来比任何的武器都厉害如中国的八年抗战。
不要将武器看做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
……这样你的作文就不会单调,也可以引用诗人的名句(这个有些难度)。
我最喜欢的书是《兵器大全》。
兵器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剑、枪、炮、刀、坦克、飞机、军舰……我的这本书介绍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兵器,现在我把其中的一些内容介绍给你。
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几种坦克吗?其实有两种,第一种是59式坦克,另一种是98式主战坦克。
除外,还有美国的M(A)坦克,这种坦克的火力虽然猛,但耗油量非常大。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里,在那一望无际的海洋中,仅仅停留22艘航天母舰,其中光美国就有12艘,英国3艘,俄罗斯2艘,其余5个国家各1艘。
在所有的坦克中,我最喜欢德国制造的“豹”系列坦克,它的火力非常强大,防卫性能也很好,是世界现役主战坦克中综合性能最优秀的。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开着“豹”系列坦克,还有许多朋友也开着,把日本敌人打得丢盔弃甲,惊慌失措,我们欢呼起来:“Yes,我们胜利啦!”现在你知道这本书的大概内容了吧,到时候我让你们看看,你们一定会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最喜欢的书是《兵器大全》。
兵器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剑、枪、炮、刀、坦克、飞机、军舰……我的这本书介绍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兵器,现在我把其中的一些内容介绍给你。
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几种坦克吗?其实有两种,第一种是59式坦克,另一种是98式主战坦克。
除外,还有美国的M(A)坦克,这种坦克的火力虽然猛,但耗油量非常大。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里,在那一望无际的海洋中,仅仅停留22艘航天母舰,其中光美国就有12艘,英国3艘,俄罗斯2艘,其余5个国家各1艘。
无声杀手--次声波和次声武器次声波和次声武器当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枪口消声器在1908年问世时,当时的报纸曾预言会出现无声的战争。
然而直到现在,消声器始终没有达到完全消声,倒是有了另一种真正无声的武器——次声武器。
次声武器与传统的枪炮不同,它不使用弹药,而是靠发射人耳听不到眼睛看不见的次声波来杀伤有生目标。
次声波是频率为0.0001~20Hz的声波,这个频段通常是人耳听不到的。
由于人体各部位都存在细微而有节奏的脉动,这种脉动频率一般为2~16Hz,如内脏为4~6Hz,头部为8~12Hz等。
人体的这些固有频率正好在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内,一旦大功率的次声波作用于人体,就会引起人体强烈的共振,从而造成极大的伤害。
谈到共振的破坏力,可能不少读者都知道在19世纪的欧洲,曾多次发生过士兵齐步过桥引发桥体共振,使大桥倒塌的悲剧。
坚固的大桥都可以毁于共振,何况血肉之躯呢!次声武器就是利用频率低于20Hz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的一种武器。
自然界中的陨石落地、海上风暴,人类活动中的火炮发射、导弹飞行等等,广泛存在着次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广泛存在着次声波,人们正是通过次声波引发的破坏现象逐步认识它的神奇威力的。
1883年,印尼的克拉托火山大爆发,巨大的喷发激起强大的次声波,它绕了地球3周,在远离火山几万千米的观测站测到了这次次声波,这是世界上首次记录的次声波。
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了。
后经科学家们调查,才发现造成这场海难的罪魁是风暴与海面惊涛引起的次声波。
最近有人把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发生的悲剧也归咎于该地区的次声波。
自然界中,海上风暴、火山爆发、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等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
第二章声现象【思维导图】【口袋知识】★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3.探究声音的产生(1)轻压喉部:轻捏喉部,然后说话或者唱歌,发声时,手指感到喉咙在振动;停止发声,振动停止,声带(固体)振动发声。
(2)拨动橡皮筋:用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然后再捏住橡皮筋: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发出“嗡嗡”声,能看到橡皮筋在不停地振动;捏住橡皮筋时,橡皮筋不再振动,不再发声,橡皮筋(固体)振动发声。
(3)吹响笛子:笛子发声时,把手放在笛孔处,能感觉到气流的振动;停止吹气,没有振动的气流,笛声消失。
空气柱(气体)振动发声。
(4)用筷子搅动水(不要碰触水盆):水发出“哗哗”的声音;当水面平静下来,水不再振动,不再发出声音,水(液体)振动发声。
(5)敲鼓:(1)敲鼓时,鼓面上纸屑的跳动;(2)敲鼓时,鼓面附近的蜡烛火焰晃动;说明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
(6)敲击音叉:敲击音叉时,音叉附近的乒乓球跳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7)正在发声的音箱:用手按住音箱的纸盆,感觉到纸盆在振动。
4.确定声源:弦乐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管乐是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打击乐是由被打击乐器的振动产生的等。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物理在军事上的应用-------结题报告【课题背景】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由物理学孕育出的新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进入20世纪以来,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军事力量的提升都离不开物理学的研究,因此,物理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只有利用现有的物理知识,掌握高端技术,才能维护国家安全,为国家的发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后盾。
【学生研究成果】一、石墨炸弹石墨炸弹又名软炸弹(soft bomb),因其不以杀伤敌方兵员为目的而得名。
又因其对供电系统的强大破坏力而被称为断电炸弹(blackout bomb)。
石墨炸弹是选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碳丝制成,每根碳丝的直径相当小,仅有几千分之一厘米,因此,可在高空中长时间漂浮。
由于碳丝经过流体能量研磨加工制成,且又经过化学清洗,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碳丝的传导性能。
碳丝没有粘性,却能附在一切物体表面。
它通过爆炸或火药引爆散布在敌方阵地,破坏敌方防空和发电设备。
碳丝可进人电子设备内部、冷却管道和控制系统的黑匣子。
碳丝弹头对包括停在跑道上的飞机、电子设备、发电厂的电网等所有东西都产生破坏作用。
石墨炸弹的破坏原理如下(1)激光制导的炸弹炸开、旋转并释放出100-200个小的罐体,每个约有可乐罐大小。
(2)每个小罐均带有一个小降落伞,打开后使得小罐减速并保持垂直。
(3)小型的爆炸装置起爆,使小罐底部弹开,释放出石墨纤维线团。
(4)石墨纤维在空中展开,互相交织,形成网状。
(5)由于石黑纤维有强导电性,当其搭在供电线路上时即产生短路造成供电设施崩溃。
blu-114/b石墨炸弹中施放出的碳素纤维较海湾战争中使用的同类武器更加纤细,纤维直径只有百分之几毫米。
当石墨炸弹在开启、引爆后,无数碳素纤维线团使飘然展开,千丝万缕,如丝如絮,像一团团飘浮的白云。
一旦搭落在裸露的高压电力传输线上或变电站(所)变压器及其它电力传输设备上,就会使高压电极之间产生短路,由于强大的短路电流通过石墨纤维使其汽化,产生电弧,并使导电的石墨纤维涂复在电力设备上,加剧了短路的破坏效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人类史上十大惊天谎言你被骗了多久?
导语:历史总是真假参半,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便刻意去编造一些谎言,这些谎言的最大受害者就是不知真相的广大人民群众。
接下来我们一起
历史总是真假参半,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便刻意去编造一些谎言,这些谎言的最大受害者就是不知真相的广大人民群众。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人类史上的十大惊天谎言。
1、百慕大死亡三角
在众多科学骗局中,百慕大传说是影响最大且流传最广的一例,但它的起因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个美国飞行员的传说而已,由于百慕大地处大西洋中心,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百慕大政府不仅没有尝试去澄清这个显然不存在的死亡三角,反而大肆渲染,甚至绘声绘色地将其印入旅行手册中。
直到1980年,美、澳科学考察队联合发表声明,声明中称:百慕大没有任何超越自然的地方。
但流言仍遍布天下,直到16年后,尚有科学家自称发现了百慕大之谜。
2、有人造心脏的木乃伊
1991年,一些科学家宣称,他们在金字塔发现了一个拥有人造心脏的木乃伊,而且这个心脏至今仍在跳动,据称它是黑水晶制成的。
但事实是,目前金字塔的所有木乃伊都已搬进了博物馆,没有人能在1991年在金字塔内部看到木乃伊。
3、诺亚方舟的发现
1984年,英国考古人员宣布在埃及发现了《圣经》中记载过的诺亚方舟,并配发了多张图片。
但事实上,按《圣经》记载,诺亚方舟为世界上每一个物种都留了一个位置,据此算来,这样大的船,至今人类都无法造出来。
更重要的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从没有到
生活常识分享。
次声波武器原理次声波武器是一种利用次声波进行攻击的非致命性武器。
它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发出的次声波,通过声波的震荡作用来攻击目标,使其感到疼痛或失去平衡,从而达到控制目标的目的。
本文将从次声波的定义、原理、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次声波的定义次声波是指频率在20赫兹以下的低频声波,也称为亚声波。
由于人类听力的范围一般在20赫兹到20千赫兹之间,因此人类无法听到次声波的声音。
但是,次声波的能量非常高,可以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次声波武器的原理次声波武器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通过特定的发射器产生次声波,然后将其传导到目标上。
次声波的频率很低,但是它的波长很长,因此它的传播距离比较远。
当次声波与目标接触时,由于其能量的强大,会对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
次声波武器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攻击目标:1.震耳欲聋:次声波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内部的听觉系统,使人耳鸣、头晕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暂时性的听力损失。
2.失去平衡:次声波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内部的平衡系统,使人失去平衡,摔倒或无法正常行走。
3.疼痛感:次声波可以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使人感到疼痛或不适。
三、次声波武器的应用次声波武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警务和民用等领域。
在军事领域,次声波武器可以用于控制暴乱、驱散示威人群、保护重要设施等。
在警务领域,次声波武器可以用于控制暴力犯罪、保护安全等。
在民用领域,次声波武器可以用于消除噪音、保护环境等。
然而,次声波武器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其攻击范围广泛,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无辜人群造成伤害。
因此,在使用次声波武器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遵循使用原则,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四、结论次声波武器是一种利用次声波进行攻击的非致命性武器。
它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发出的次声波,通过声波的震荡作用来攻击目标,使其感到疼痛或失去平衡,从而达到控制目标的目的。
虽然次声波武器的应用范围广泛,但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声的利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1、声可以传递信息场景研讨:请你仔细想想,一下场景都说明了什么问题?①听到远处隆隆的雷声,可以判断一场大雨可能即将来临;①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发声中发现松动的螺栓;①医生用听诊器通过听声音来了解病人体内某些器官的健康状况;①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①利用接收到的次声波来判断地震及台风的位置等。
共同点:当人们感知到不同的声音时,就会传递给人们不同的信息。
归纳总结:声可以传递信息。
2、回声定位①蝙蝠外出活动、觅食的方法科学家发现,蝙蝠在飞行中,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通过嘴巴和鼻孔发射出来,遇到物体,便被发射回来,再由蝙蝠的耳朵接收,根据回升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就能正确判断目标的位置了。
于是,是食物就捕捉,是障碍物便躲开,它们甚至还能通过反射回来的声波判断出是蛾子还是苍蝇呢。
人们称这种根据回声探测目标的方法为“回声定位”。
①“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采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超声导盲仪可以探测前进到路上的障碍物,以帮助盲人出行。
倒车雷达更是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
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3、“B超”原理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常说的“B超”。
医生可以利用B超为孕妇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拓展: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界面进入另一界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来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束,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一种次声波武器制作方法次声波武器是一种利用次声波震荡物体或破坏物体的装置。
它的制作方法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限制和法律规定。
下面是一种可能的次声波武器制作方法:1.设备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次声波振动装置,它可以产生高频次声波。
这个装置包括一个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振动器。
发生器负责产生频率较高次声波的信号,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振动器将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
2.次声波传播:次声波是一种低频音波,传播速度较慢,容易受到空气和物体的干扰。
因此,在设计次声波武器时,需要考虑次声波的传播路径,避免因为障碍物的存在而使得次声波衰减或传播不稳定。
3.目标破坏:次声波武器的主要目的是破坏物体或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目标物体的特性和对次声波的敏感程度。
不同材料对次声波的响应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目标物体的材料来调整次声波的频率和振动参数。
4.目标定位:次声波武器需要精确的目标定位功能,这样才能将次声波的能量聚焦在目标物体上。
精确的目标定位可以通过雷达、红外线或激光等技术实现,以确保次声波的能量可以准确地传递到目标物体上。
5.功率控制:次声波武器的功率控制非常重要,过高的功率可能导致非法使用或对目标物体造成过度的破坏。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功率放大器和振动器,以确保输送到目标物体上的次声波能量适中,既可以起到破坏作用,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次声波武器的制作和使用可能存在法律上的限制。
在大多数国家,制造和使用武器是受到法律监管的,如果没有相应的许可或授权,擅自制造或使用次声波武器可能涉及到违法行为。
因此,在进行次声波武器的制作前,必须确保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
总的来说,次声波武器的制作涉及到物理学、工程学以及电子技术的知识。
它需要精确的设计和合理的参数调整,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制作和使用次声波武器需要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安全、合法的使用。
附五次声武器
次声武器:频率为20~20000赫之间的声波称可听声,超过20000赫为超声,低于20赫为次声,次声武器就是一种把频率低于16赫的大功率次声波定向辐射作用人体,使人体器官及功能受到损伤或破坏,而致人伤亡的新式武器。
目前研制中的次声武器以作用方式分有炸弹型(直接辐射高强度次声波)和频率差拍型(两个不同的声频,频差为数赫)作用,这样人体同时感受不同频率就像感受次声波一样。
以作用机体系统分有精神摧毁型和器官杀伤型。
前者专用于刺激大脑,损伤神经系统,后者损伤人体器官。
迄今,已有三种次声武器在技术上取得突破。
次声波在空中、水中、地面障碍物之间传播时吸收效果很少,传播速度快,作用距离远,穿透能力强(可穿透建筑物,掩蔽所,坦克和装甲车辆),防护较困难,故研究对它的防护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