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技巧的培养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策略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培养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有挑战性的数学题目和精彩的数学应用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强化基础知识:学生的解题能力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性的知识讲解、例题演练和错题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基础知识水平。
3. 培养思维方法:解题需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意识。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关键信息、建立数学模型、选择解题方法等。
4. 进行多样化的练习: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拓展题和应用题等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5. 创设情境和应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和问题中,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和启发性的数学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6. 提供个性化指导:不同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互助互学等形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解题能力。
7. 培养解题的习惯: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做好解题笔记、总结解题方法和经验、及时订正错误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使其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流程。
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
教师需要从培养兴趣、强化基础知识、培养思维方法、多样化练习、情境应用、个性化指导和培养解题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解题能力,使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研究策略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要想在解题过程中游刃有余,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们要牢固掌握基础概念和基本定理,建立起扎实的数学知识体系。
只有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深入理解题目背后的思想和原理解题方法的研究策略之一是深入理解题目背后的思想和原理。
高中数学题目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数学规律和思维逻辑,只有深入理解这些规律和逻辑,才能更好地解题。
学生们在解题时要善于思考、分析题目,理解题目的本质和难点,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和技巧在解题方法的研究策略中,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数学学科内容繁多,涉及范围广泛,因此在解题时要善于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
代数题目可以运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方法解题;几何题目可以运用图形、相似三角形、投影等方法解题。
只有在掌握了多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更加灵活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四、注重练习和实践解题方法的研究策略中,注重练习和实践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练习和实践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只有在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中,才能逐渐熟悉和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们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练习,多做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目,不断提高解题的能力。
五、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和工具解题方法的研究策略中,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和工具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工具来辅助解题。
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可以利用数学软件来辅助解题和验证答案;还可以参加各种数学比赛和活动,拓展解题思路和方法。
只有在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和工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用各种解题方法和策略。
六、与同学和老师多交流和讨论在解题方法的研究策略中,与同学和老师多交流和讨论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和策略。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与方法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相对较难的一门课程。
许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题目时感到困扰,不知道如何下手。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数学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理清思路在解题之前,首先要理清思路。
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可以在纸上做标记或者画图来帮助理解题目。
同时,还需要在脑海中构建一个解题方案,明确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二、多角度思考在解题过程中,不要被固定的思维方式所限制。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解题路径,并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三、建立逻辑思维数学问题大多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
因此,培养逻辑思维是解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做逻辑思维训练题或者进行推理游戏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合理运用推理能力,可以更快地找到解题的方法。
四、归纳总结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
将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记录下来,形成笔记或者思维导图。
这样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也方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查阅。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五、练习巩固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专门的习题集或者题库进行练习。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注意查漏补缺,弄清楚自己的知识盲点,并通过练习加以强化。
六、寻求帮助如果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寻求帮助。
可以向老师请教,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
他们可能提供一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高中数学解题需要理清思路,多角度思考,建立逻辑思维,归纳总结,通过练习巩固,并勇于寻求帮助。
掌握好这些技巧和方法,相信大家在解题过程中能够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成绩。
加油吧!。
1. 数学是高中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之一,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科目。
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十个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技巧。
2. 建立良好的基础知识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第一步。
在学习新课程前,一定要先巩固好前置知识,掌握好基础概念和基本公式。
3. 学会分类归纳法。
对于一些类似的题型,可以将其归纳成几种类型,找出它们的共性和区别,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4. 掌握好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数学不仅是纯粹的计算,更强调应用和实际意义。
学生应该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
5. 学会画图解题。
画图不仅可以使问题形象化、直观化,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从而更容易想到解决方法。
6. 练习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组织思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7. 利用网络资源。
现在有很多数学学习资源,如线上课程、数学论坛、解题社区等,可以通过这些资源更好地补充知识和拓展思路。
8. 学会团队合作。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和探究的学科,与朋友一起讨论、交流和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9. 注重细节处理。
在解题过程中,细节处理非常重要。
例如,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符号的使用等,避免因小失大。
10. 培养自信心。
数学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我们保持耐心和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掌握它,才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11. 总之,提高数学解题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十个技巧,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解题能力?要如何增强高中数学解题能力?高中数学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其解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而现在,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自面对着解题困难,难以突破瓶颈。
教育专家建议提升高中数学解题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数学是一个成体系化的学科,每个知识点都建立在之前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夯实基础尤为重要。
学生要特别注重对基础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灵活运用。
建议采取以下方法:系统学习教材:认真学习课本,理解各个知识点的含义,并进行必要的练习。
注重课后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找出知识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补缺补漏。
收集错题集:将做错的题目分类整理好,并分析出现错误原因,以便于下次避免类似错误。
理解数学推导:不仅要记住公式,更要明白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才能更灵活地运用。
二、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不同的题型需要不同的解题方法。
学生要学会分析题意,找到解题思路,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建议采取以下方法:学习典型例题:学习典型例题,掌握特殊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总结解题规律:总结归纳不同类型的题目,归纳出解题规律,增强解题效率。
练习不同类型的题:多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方法。
注重解题过程:不仅要关注答案,更要注重解题过程,理清解题思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思维能力,进阶解题技巧数学解题不仅需要掌握知识和方法,还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
学生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并能根据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和判断。
建议采取以下方法:增强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泛读数学书籍、分析数学案例等,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和练习,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训练抽象思维能力:理解抽象问题和符号,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注重数学语言的表达:学习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提高逻辑表达能力。
四、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合理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年第15期总第508期简述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培养的有效方法黄婉琼(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350200)摘 要:数学是一门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以解答题目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数学教师应该着重加强对学 生的解题教学.现如今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正愈来愈高,这也就从侧面启发我们对学生的解题教学也要做好创新研究,不能再一味地向学生泼灌题海,而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那么这就需要教师领学生多做总结,并向学生传授解一些题型的思路和诀窍.高中数学中,解答题目基本上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高中数学教 学中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则更为重要.为此教师要思考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培养方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0333(2021) 15 -0014 -02高中数学解题中有很多重要的解题思路是我们要着重向学生培养的,如函数与方程思维、分类讨论法、数形 结合思想等,在解题中能产生很大作用,而且在对解答其 它类型的题目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现在我们就具体讨论如何培养学生使其掌握这些解题思路.一、出具易错题面,提高审题能力解答题目之前,首先要注意的是要清楚题目本身,一 个题目里面总有各种各样的隐含条件和陷阱设置.如果 学生做不到审清题面、精准发掘隐藏条件的话,则无论是 清楚地确定解题思路,还是正确地解决问题,都不能成功做到.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时的首要工作就是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可以多向学生出具一些易错题的题面,让学生查看,以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提高学生 的审题能力是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用不同方式、 就不同主题来对学生实施的,教师要常常带领学生进行 审题能力的训练教学,让学生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题目时能够精准快速地提炼题面中的条件设定和暗含的陷阱条 件,并且要教学生快速抓住要点,切准主题,并做到仔细不出错.这是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入进课程内容的.其次,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出题,必要时 在题面里面加入易使人看错的、混淆的条件,或者是加入具有陷阱性和诱导性的已知条件或文字叙述,从而试探 一下学生能不能掉进陷阱里面,或者是否不够专注而出现审错题的情况.最后,要注意教学生在审题时,做到层次分明,首先要通观题面,明确问题;其次要明晰各个已知条件,对其 进行分析判断;再次要注意分析隐含条件,不要踩进易错题中设置的地雷;最后则把所有的已知和未知条件汇总并综合考虑起来.本人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向学生出一些题目,以测试 学生是否会犯审题错误,比如:已知平面向量a , b , c 两两成角相等,且 a I 二1,b 二2,Ic 二3,求 a + b + c I .上题中,陷阱就在于三个向量的角度是要分情况讨 论的,一般一看到三个向量两两成角相等,就想到了三个向量的夹角是120°,于是设a 为(1,0) ;b 为(2cos120°, 2sin120°),即 b 为(-1, 3 ) ; c 为(-3cos60°, - 3sin60°) 即c 为(一宁,一耳3),于是向量a + b + c 二(1一1 一宁,0+站-李)=(-宁,-亭),那么 a + b + c =腭+寻 二 J3.然而,还有一种情况,是三个向量都成零度夹角,即三个向量共线且同向.那么 a + b + c I 二1 +2 + 3二6.像这样的题目,就是典型的隐含着条件的题目,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两两成角相等”的真正意 图.不要忘了特殊值0,即成角度可能也会是零度,总之学生要仔细审题,不要踏入陷阱之中,要在解题中细分情况 进行对不定量的讨论.而教师要在平时多为学生出一些 这类包含陷阱的题面,让学生树立勿踩雷、周到考虑等良 好审题意识.二、一题多解,开拓解题思维解题思路的打开有时是离不开思维空间的打开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先设法帮收稿日期:2021 -02 -25作者简介:黄婉琼(1978. 6 -),女,福建省南安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14—2021年第15期总第508期数理化解题研究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有时一道题目中不只考察一个知识点,它可能要考察好几个知识点.因此一道题目的解法就不只有一种了,而是应该有多种解法.那么用多种解法解答一道题,对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拓会有促进作用.现如今很多题目中包含着多种解法,教师要在讲解题目中不厌其烦地为学生传授以及引导学生思考多种解题方法和思路.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向学生展示一题多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层次分明:要从最常见的解题思路,一步步发散到另外一种解题思路方法,然后再延伸到更多的解决方法中.如:已知函数/(x)二ax3-3x2+1,若/(x)存在唯一的零点x°,且x°>0,则a的取值范围为().A.(2,+^)B.(-8,-2)C.(1,+8)D.(-8,-1)在解答这道题时,就可以用一题多解.首先解法一为求导得:厂(x)二3ax2-6x二3x(ax-2),然后分别讨论a二0时、a<0时以及a>0时的各自情况,最后舍去不符题意的情况,得到a的取值范围为(-8, -2),则选B.解法二则以方程角度来解决问题:由题意得方程ax3-3x2+1二0有唯一正根x0,则显然x H0,则a二-131+—,令t二一H0,于是a二-t3+31(t H0),由于方x x x程ax3-3x2+1二0有唯一正根,则可以等价为方程二-t3+31(tH0),有唯一正根.最后做出y二-t3+ 31(tH0)的图像,通过数形结合可得a的取值范围为(-8,-2),则选B.解法三则比较适合做选择题,就是取特殊值法,即取a二3,则/(x)=3x3-3x2+1,检验得知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A和C;取a二-4,则/(x)二-x3-3x2+1,通过检验亦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D,则选B.如上所举此题,可以一题多解,在一道函数题目中运用的三种解法中则涉及到了不同范畴的知识点如导数、方程和不同种类的数学理念如等价代换、数形结合、取特殊值等,学生在思考不同解决思路时,不仅解题技巧得到丰富,思维空间也会得到开拓.三、总结解题技巧,多方面培养解题思路教师还应该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多介绍一些解题技巧,这些解题技巧因为常涉及各种典型题型,所以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本人在日常讲解题目时,会为学生穿插一些解题技巧,比如求函数最值时的技巧:首先要求函数y二代x)在某一区间上的极值,这样就要先求导数/'(x);然后要求方程/'(x)二0的根x0;最后检查/'(x)在x二x0左右的符号,若左正右负则/(x)在x 二x0处取极大值,若左负右正则/(x)在x二x0处取极小值.然后再考虑求函数y二/(x)在区间[a,b: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求出函数y二/(x)在区间(a,b)内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后,再将y二/(x)的各极值与/(a),/(b)进行比较,其中最大的为最大值,最小的则为最小值.由此可见,在解题时要层次分明,有时候解一道题不需要一蹴而就,可以先考虑到应该考虑的条件,然后综合各种条件求出结果.四、回顾分析错题,温故而形成新思路圣人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实温故不仅指的是对已学知识的温习,对于学生曾经做错过的题目,通过再做一遍或者是再看一遍来回顾和分析,也可以称得上“温故”,如果学生在再次面对错题时,能够正确完成作答,那么学生确确实实地实现了进步;如果又一次做错了,那么更说明温习错题的必要性,再一次犯错可以敦促学生改正甚至是寻求对问题思考方式的改变,这同样具有进步意义.本人在日常讲解题目之后就经常督促学生把错题记在错题本上,并在自习课上回顾和分析之,以总结经验.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本人就收集学生的错题本,然后从中抽取一些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目,留成作业,让学生重做这些题,以观察学生是否有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以及这样的错误是否还会出现在别的学生身上.通过重做错题,许多学生得以查漏补缺,对错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更是积累了不少典型题型的解题诀窍,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经常性地回顾和分析错题,使得学生能够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针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思路,这为学生构建解题思路的能力起到强化作用.总之,高中数学解题思路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对于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更重要的是,经常性地总结解题思路和解题诀窍,能够大大强化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各科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索和自我反思,从而制定出有效教学策略,以做好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工作.参考文献:[1]余旭东.高中数学解题思路中联想方法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52-153.[2]张进义.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思路以及解题能力的训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134.[3]杨书峰.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方法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107.[责任编辑:李璟]—15—。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解题能力提高高中数学解题能力是每位高中生都面临的问题,它直接关乎学业成绩和未来升学的方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1. 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是一个基础学科,掌握数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首先,要认真学习数学教材,理解每个概念的定义和相关属性。
其次,要注意观察数学规律,探索数学背后的逻辑关系。
通过多做练习题,加深对概念理解的同时还能提高解题能力。
2. 掌握解题方法高中数学题种繁多,每种题型都有特定的解题方法。
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解题。
通过课本、习题集以及互联网资源,找到相应的题型、例题和解题思路。
同时,要经常总结归纳,建立起自己的解题方法库。
3. 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解题的关键。
要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锻炼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可以通过解决一些数学难题、参加数学竞赛等方式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4. 多做实际问题数学是应用广泛的学科,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一起解决实际问题,相互启发,形成有效学习氛围。
5. 批判性思维在解题过程中,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问题提供的条件和结论。
要善于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质疑和思考问题的合理性和解决方法的合理性,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6. 刻意练习提高数学解题能力需要持续不断的练习。
要选择适当难度的习题进行刻意练习,注重基本题型和典型题目的训练。
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不断实践的过程。
要通过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多做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刻意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你一定能够在高中数学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司佩明(江苏省宿豫中学㊀㊀江苏宿迁㊀㊀223800)摘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解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与成绩.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目中的数学问题和隐藏条件,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突破解题思维定式,寻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案,还要注重解题后的自我反思与回顾.这样既能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又能避免再犯类似错误,从而有效促进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关键词:高中数学㊀㊀解题能力㊀㊀培养策略㊀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当前由于高考压力,高中数学学习仍然处于 题海战术 的怪圈中,不少数学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讲题㊁学生做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师生都疲惫不堪,往往成效不大.要摆脱这种教学困境,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关键.一㊁认真读题审题,弄清数学问题认真审题,弄清题目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是正确解题的重要前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审题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最为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首要步骤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审题过程中,需要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解题时根据问题,积极挖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㊁隐藏条件以及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厘清解题的思路.ʌ案例1ɔ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5b-2) x2-5x+3=0有两个不等实根,求b的取值范围.在求解这道题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并将题目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标注出来.题目中给出的 一元二次方程 ,我们发现在二次项的系数中含有参数,从中可以找到蕴含的隐藏条件是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即:5b-2ʂ0.此时,再阅读题目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也就是说:Δ=(-5)2-4ˑ(5b-2)ˑ3>0.这样结合b的两个取值,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果学生在解题时未能认真审题,就很容易忽视 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 这个隐藏条件,必然会造成解题错误.二㊁有效提取组合,拟定解题方案审题结束后,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探索解题的方案,是数学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困难㊁最耗时的环节.费里德曼曾经说过: 解题就是把题归结为已经解过的题.解过的题形成了自己的解题经验. 数学问题求解的本质就是将一些未知的问题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问题.因此,我向学生给出了以下解题步骤:首先,在读题的过程中,将题目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并列出条件与问题;其次,在读题的过程中思考,通过阅读,自己能联想到哪些数学知识?对于一些新的问题是否可以化归为类似的题目或我们比较熟悉的问题?问题的求解需要运用到哪些数学定义㊁公式㊁定理?在把握题目的信息后,直接运用公式㊁定理进行求解,或从中挖掘出数量㊁图形㊁符号之间隐藏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ʌ案例2ɔ已知数列{a n}中,其首项为a1=1,第n+1项为a n+1=2a n+3n,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通过审题发现:已知条件是数列的首项和第n 项,题目的问题是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通过观22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㊀㊀㊀察式子,我们可以联想到类似数列的递推模型a n+1=2a n+3,在求解这道题目时,采用的是待定系数法,通过重新构造等比数列a n+1+3=2(a n+3)进行求解.这样就可以尝试将新的问题化归为已有的数学问题,通过构造a n+1+3n+1=2(a n-3n)来进行求解.利用类比迁移,学生就能顺利地进行求解.此时,我再给出以下变式:ʌ案例3ɔ已知数列{a n}中,其首项为a1=1,第n+1项为a n+1=3a n+3n,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通过对比发现,两道题类型完全一样,虽然只是改变了a n+1公式中a n前面的系数,但若仍采用上述方法就不适合了.为此,我继续引导学生分析,仍然采用a n+1=2a n+3这个模型,但此时可以对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n,就能得到a n+13n+1=a n3n+1,这样就可以将题目转化为b n+1=b n+1这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等差数列模型进行求解.由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在求解某些数学问题时,这种思维定势会使学生心理产生一种已有的预备状态,而这种状态会影响解题的思路.在遇到一些新问题时,如果照搬过去的经验,往往会导致解题出错,尤其是当学生遇到一些比较熟悉的问题时,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见过的题型,从而对实际情况不加考虑就直接按照原理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这样,出错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在解题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㊁在哪些地方出现了思路的阻碍,再通过合理引导,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三㊁注重解题反思,提升解题能力反思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方式.解题反思是指在解决问题后,对自己的解题过程㊁解题思路㊁解题方法㊁解题技巧和解题答案的反思.波利亚说过: 想要从解题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应当深入理解是如何解题的,思考是否还有更简单的解题方法㊁如何克服障碍㊁本问题中是否隐含重要的思想方法等等. 但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追求的是量的积累,以为多做题就能提高成绩.这种 题海战术 并未带来质的变化,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缺少了自我反思与解题回顾的过程.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出错的原因,在今后的解题中才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ʌ案例4ɔ若xɪ(0,π),求函数y=s i n x+4s i n x 的最小取值.很多学生在求解这道题时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方式进行求解,计算得出函数最小值为4.这个结果显然是错的,因为学生忽视了xɪ(0,π)这个重要的已知条件.为此,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反思:得出结果是4的学生,请回顾自己的解题思路,想一想自己是否认真审题了,是否充分利用了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当函数最小取值为4时,只有当s i n x =2时才能满足.此时我们再来看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当xɪ(0,π),我们知道正弦函数的取值范围s i n xɪ(0,1],在定义域内,根本不存在xɪ(0,π)使得s i n x=2.这样从答案入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反思,有利于改善学生对一些似懂非懂的模糊知识的认知,理解基本概念的本质,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就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了.四㊁结语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有效提升学生数学解题正确率和数学成绩的重要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㊁迁移与运用,对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掌握数学知识的重难点,从学生的审题能力㊁解题思路与改错能力等方面入手,给学生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数学难题,实现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参考文献:[1]吴素杰.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8):64.[2]冯龙云.掌握解题技巧,创新解题思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25.32。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考试成绩?高中数学考试成绩进阶策略:从基础夯牢到思维迁越充当一名教育专家,我深知高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许多学生在复习准备过程中无法应付众多挑战,导致成绩未必能得到提升。
所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高中生提供一些想提高数学考试成绩的快速有效策略:一、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1. 概念理解为先: 数学概念是解题的基础,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解题的关键。
我建议学生认真领会课本,标记重要的概念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练习题帮助理解。
2. 数学推导完全掌握: 公式是数学问题的精髓,学会公式推导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公式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技巧。
我建议学生在理解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和练习,并主动思考公式之间的联系。
3. 例题精解,举一反三: 通过分析例题,学生可以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并学会将不同类型题目的解法进行归纳总结。
建议学生认真审视例题的解题步骤,并认真思索其背后的逻辑关系,将类似题型进行分类练习。
二、特别注重方法,提升解题效率1. 思维训练,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涉及大量的抽象思维,需要学生能够将文字信息转变为数学模型。
我建议学生多接受数学思维训练,例如解题思路分析、数理统计练习等,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2. 逻辑推理,培养态度严谨的解题思路: 数学解题需要逻辑推理和严谨的步骤,我建议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重逻辑推理的严谨性,养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并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
3. 错题分析,补缺补漏: 错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
建议学生对错题进行认真分析,判断错误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三、注重细节,避免不该犯的错误1. 审题极细致,避免解释偏差: 读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遗漏的一步。
我建议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认真阅读题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学语言,尽量减少解释偏差导致的解题错误。
2. 换算准确,杜绝算术错误: 换算错误是高中数学考试中比较普遍的错误,建议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并学会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辅助。
高中中的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高中数学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高中数学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
一、解题思路1. 审题仔细、理解题意:在解决任何问题之前,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
要确保对题目的意思没有理解上的偏差,避免走入误区。
2. 确定解题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要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
比如,在解决代数方程题时,可以运用因式分解、配方法等;在几何题中,则要熟悉几何定理和定律,灵活应用。
3. 分析问题、拆解难题:将复杂的问题拆解为若干较为简单的小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
这样做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快速推理、形成思路:在解题过程中,要利用已知条件和解题技巧,进行快速推理。
形成解题的思路,避免走弯路。
通过构建合理且可行的思路,有助于解题的顺利进行。
5. 反复检查、确保准确:对于解答题来说,不仅要按照思路解决问题,还要进行反复检查,确保得出的结论准确无误。
对于选择题来说,也要仔细核对选项,确认最终答案。
二、答题技巧1. 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高中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这些都是解题不可或缺的基础。
要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和公式,并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到解题中。
2. 积累解题经验: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积累解题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做题时要注意总结方法和技巧,遇到新题目时能够迅速找到解题的思路。
3. 注意留白和标记重点: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合理利用卷面空白处,留下足够的计算空间。
同时,对于关键步骤和重要中间结果,要做好标记,便于审阅和检查。
4. 注重解题过程的演算:在解答过程中,不仅要写出最终答案,还要详细展示解题过程,注重中间步骤的演算。
这样不仅方便检查,也有助于得分。
5. 注意单位和精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保持精度。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技巧的培养策略新课程的改革,不仅加强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
在此,笔者浅谈一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思想、技巧培养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以前有一些教学理念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一味地进行题海战术,一味地给学生施压,提倡时间战术,结果经过高考之后,这样的教学碰了壁。
能力的培养并非几天和几个月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不断在日常自主学习、课堂里和课外辅导中不断地培养才能实现。
教师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数学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培养学生解题技巧的几种策略:
一、培养良好思维,注重灵活解题
通过历年的高考题发现,考题并非偏、难、异、怪,而是学生平时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解题思维,看到题后不知如何下手。
其实经过认真分析后,不难看到,考题里面已经暗含着要考的知识点及相关内容。
只要我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与已知条件相结合,步步突破,就能成功解题。
所以,学生应在平时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同时也要养成一题多解的习惯,做到面对不同的题型,能够得心应手。
二、注重把握技巧,深入拓展“内涵”
现在传统的“题海”战术已不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了,但是适量地做一些习题也是有益的,没有一定量的习题经验,就很难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在这方面,教师要加大让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寻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教学力度,不断对习题进行总结,找出技巧及方法,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在这里,简单谈几种解题好方法。
1.配方法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即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的形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换元法
换元法又称变量代换法,是指通过新的变量带入,以把各处的条件进行组合,把隐藏条件挖掘出来,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换元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许多的数学难题都需要运用换元法。
3.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驻=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
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讨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4.待定系数法
待定系数法是高中数学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式。
它是将一个多项式转换为一种待定系数的形式。
这样使多项式变换为恒等式。
然后根据恒等式的定律来把多项式划分为方程式或者方程组。
通过方程式或者方程组来解答待定的系数。
5.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6.几何变换法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研究中,对于一些课堂重点要进行多种解题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试题的正确解答方式。
在解题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无法着手的难题。
可以借助之前学习的平面几何,把题目由繁杂转为简化。
另外可以通过转化,把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地融合。
把繁琐的数字化题目进行更好的阐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平时思维的教与学,加强平时的能力的培养,加强解题的举一反三的灵活性培养,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也
是大势所趋,这样必将推动教学新思维的改革,必将使高中数学教学有一个新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