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欧姆定律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211.00 KB
- 文档页数:8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欧姆定律的应用题型归类及解题技巧一、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1.串联:越串越大,大于最大—→相当于变长R 串=R 1+R 22.并联:越并越小,小于最小—→相当于变粗12111=+R R R 并1212=R R R R R +并(限两个电阻)在实际运用中,合理选择公式,可以给计算带来简便,节约时间!当已知R 1、R 2求R 时,一般选用1212R R R R R =+;当已知R 、R 1(或R 2)求R 2(或R 1)时,一般选用12111R R R =+。
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2V 且保持不变,要使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1A ,在A 、B 间需接入电阻。
但手边只有阻值为:R 1=20Ω、R 2=8Ω、R 3=30Ω、R 4=4Ω、R 5=36Ω、R 6=18Ω的电阻各一个,怎样用已有电阻组成所需电阻?写出其中两种:(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R 2和R 4串联;(2)R 1和R 3并联或R 5和R 6并联。
二、串正并反比例计算1.串联:1212U U U I R R R ===⇒1122U R U R =等流,正比分压,阻大压大2.并联:1122U IR I R I R ===⇒1221I R I R =等压,反比分流,阻大流小例2.两定值电阻R 1=10Ω,R 2=5Ω,将R 1、R 2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V ,当一增总增串正并反开关S闭合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R1、R2电流之比为1∶2B.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C.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2D.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等于2.7W答案:B例3.两定值电阻R1=15Ω,R2=5Ω,将R1、R2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R1、R2两端电压之比为3∶1B.通过R1、R2电流之比为3∶1C.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3D.R1的电功率为1.8W答案:C三、动态电路分析思路1.变阻器型动态电路①串联:②并联:例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专题35欧姆定律探究实验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实验电路:如右图;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电阻不变);3.设计和进行实验:①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向零;②根据实验器材设计电路图并正确连接电路图;③检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最大;④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⑤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另一位置,记录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⑥重复上述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记录总共四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
4.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①当电阻不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流过电阻的电流越大;②不同电阻的I-U图中,电阻越大,直线越斜(电阻越大、直线斜率越大);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例题1】下列说法中,能用于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关系的是()A.用同一导体,保持导体两端电压相同B.用不同导体,保持导体两端电压相同C.用同一导体,改变导体两端电压D.用不同导体,改变导体两端电压【变式1】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设计了三种方案。
甲:改变接入MN的串联电池的个数;乙:将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丙:将电池与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入MN。
可行的方案是()A.仅有甲B.仅有乙C.仅有甲、乙两种D.甲、乙、丙都可行【例题2】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滑片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且导线不能交叉)(2)实验时,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动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字母)A.换用另一个定值电阻,将滑片移动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B.将滑片移动到另外几个位置,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I—U图象,如图乙所示。
2024河北物理中考备考重难专题:欧姆定律实验对比复习典例精讲例(2022河北真题改编)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组同学利用可调电压电源(可调为1.5V、3.0V、4.5V、6.0V之一)、5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30Ω)、滑动变阻器(10Ω1A)、电压表和电流表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成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其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连线不要交叉)(2)连接实物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最________端.(3)当开关闭合前,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变式1小丽在做实验时,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连接电路时可能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2小红在做实验时,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解决这一问题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障分析](4)检查完毕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3V,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两表示数均无变化.已知导线、仪表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则故障原因是____________.变式1若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则可能的故障是____.A.电阻R短路B.电阻R断路C.滑动变阻器断路变式2若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表示数无变化,则可能的故障是____.A.电阻R短路B.滑动变阻器短路C.滑动变阻器断路变式3若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可能的故障是____.A.电阻R短路B.电阻R断路C.滑动变阻器断路[实验表格设计](5)排除电路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为了记录实验数据,小明设计了如下表格,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他的实验目的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______的关系.实验次数12345R/Ω510152030I/A[数据收集与分析](6)小明将电源电压调为3V时,按(5)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①图丁是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示数为________A.②当其中某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无法满足实验条件,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补充设问要使上述的定值电阻满足实验条件,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__Ω.[分析数据总结结论](7)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I-1R图像,如图戊所示,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戊变式1实验结束后,小明与小丽交流时,发现他们在相同坐标系中画出的I-1R图像不同,你认为图像a与b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2下列图像中,能大致反映本实验中电流I与电阻R之间关系的是________.(8)实验结束后,小明继续用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此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利用现有器材又做了下面的实验:①按图甲连接电路,将电源电压调到某个值,在电路安全条件下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 V;②保持滑片不动,换接入另一个定值电阻,调节电源电压,在电路安全条件下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恰好为2.5V;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可以推断: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Ω.实战演练1.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中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5A”.甲乙丙丁(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滑片P应置于最_____(选填“左”或“右”)端;(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若故障只有一处且导线、电源、电表和各接线柱的连接都没有故障,小华准备用一根完好的导线来排查电路故障,他将导线并联到滑动变阻器两端,若此时电表都有正常的示数了,则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4)排除故障后重新实验,保持电阻R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得4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图乙所示将第5组数据补充完整.实验序号12345电流I/A0.10.20.30.4电压U/V0.5 1.0 1.5 2.0 2.5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上画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让结果更具普遍性,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接着小华又利用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只更换定值电阻,其余连接均不变。
欧姆定律实验探究题1.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
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A.变阻器滑片 B(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A.10Ω、0.5A B.20Ω、1A C.50Ω、2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_。
2.用实验室提供的常用器材测电阻时,小明与另外三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下列甲、乙、丙、四个电路图。
(S(A)电流表示数有变化,电压表示数几乎为零。
请你判断:按图连接的电路出现现象(A);(B)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基本不变。
请你判断:按图连接的电路出现现象(B);(C)电流表烧坏。
请你判断:按图出现的电路出现现象(C)。
(2)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得数据如下表:请你通过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推断小明在实验室中所用的电路图是图。
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5Ω、25Ω。
⑴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⑵当小明完成电路连接后就准备闭合开关,同伴小红提醒还有一处不妥当,你知道小红提醒的是什么吗?答:。
⑶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然后将1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⑷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Ω的滑动变阻器。
甲4、某兴趣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欧姆定律的综合计算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5A.求:(1)通过R1的电流;(2)电阻R2的阻值.2.某电熨斗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其电热丝的电阻为200Ω。
那么,此时通过该熨斗电热丝的电流是多大?3.在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是0.1A,电压表V1的示数是6V,电压表V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求:(1)此时灯泡L2灯丝电阻R2;(2)电源电压U;(3)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10ΩR=,220ΩR=,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求:(1)电源电压是多少?(2)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5.如图甲所示,电路两端电压U保持12V不变,两个电阻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2=20Ω,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5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3A ,求:(1)电源电压(2)电阻R 1中的电流(3)电阻R 1的阻值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1S 闭合,S 2、S 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 ,当1S 、S 3断开,S 2闭合时,改变电压表“+”、“ -”接线柱的接法,电压表的示数为3V 。
求:(1)电源电压;(2)当1S 、S 3闭合,S 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
8.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 为9V 并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A 的示数I 为1.2A ,电流表A 1的示数I 1为0.9A 。
求:(1)通过电阻R 2的电流I 2;(2)电阻R 2两端的电压U 与通过R 2的电流I 2的比值。
9.经过对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的深入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同种材料的导体的电阻在横截面积和温度不变时,电阻的阻值与长度成正比,于是实验小组的同学决定设计一个简易的身高测量仪。
专题17 欧姆定律01一、【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导出式:,==U IR RUI。
其中:U—电压,单位:伏特(V);R—电阻,单位:欧姆(Ω);I—电流,单位:安培(A)。
2.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 R UI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02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规律【实验目的】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因电流与电压、电阻均有关系,我们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2个)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
【实验电流】如图。
【实验内容】(1)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实物图如下所示。
(2)保持电阻R1=5Ω不变,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R1=5Ω改变电阻,使R2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R2=10Ω(3(4)得出结论: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要点诠释:1.任何电学实验,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应调节到阻值最大处,这样可以保护电路。
2.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两点: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3.如果只凭一组数据,就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缺乏普遍性,所以本实验用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实验操作,这样得出的数据更具普遍性。
欧姆定律计算题(实验)1、小李同学要研究灯泡的电阻,请你将她的电路连接完整。
(ZJM7568)A 、小李检查电路准确无误后,闭合开关马上记录第一组数据;B 、再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直到灯泡正常发光,记录第二组数据;C 、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灯泡很亮,然后闪烁了几下就熄灭了,记录第三组数据如下表。
求: (1) 比较第1、2 组数据,发现U 与I 的比值是变化的,原因是: 。
(2) 电源电压多少伏?(3)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4) 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2.某同学用一个稳压电源,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测某定值电阻的阻值,其电路连接准确无误。
实验数据如下(电路不改变):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2)电源电压(3)定值电阻的阻值3、实验小组的小刘和小李两位同学先后利用下图所示电路测量一定值电阻R x(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图中连接电压表的线未画出。
实验时,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表一:小刘的实验数据 表二:小李的实验数据(1)比较表一和表二可知,当电流表示数增大时,在 小刘的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是增大的,而在小李的实 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却是减小的,请你简要分析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 .(2)请在图中将小李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3)试求定值电阻R x 以及电源电压U4.如右图所示。
小李同学用 法测电阻R X ,两测量电路图电流分别为内接和外接,其它条件都相同。
若用甲图电路,两表读数为2.00V 和0.30A ;若用乙图电路,两表读数为1.50V 和0.31A 。
为了使测出的电阻值误差较小,实验应选用图 所示电路。
选用此电路的电阻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大或偏小)。
求:电阻R X 的电阻5.如图是小张同学设计的电子秤。
已知U 是6V 的稳压电源,定值电阻R 0为60Ω,R 是长10cm 、横截面积5mm 2、阻值60Ω的圆柱体合金。
一、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一)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1.(2010江苏扬州)小明同学想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V)。
(1)根据小明设计的甲图,用铅笔连线将乙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明将第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了右边表格中,然后将E、F两点间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20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
移动(A/B),直到____________为止。
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
丙所示,请把测得的电流数值填入上表。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请你对以上的探究过程做出评价,并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B电压表的示数为4V0.2
(3)实验次数太少(没有进行多次实验)结论缺少“电压一定”的前提
(二)探究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2.(2010年山东潍坊)某学习小组利用滑动变阻器、两个定值电阻R1、R2(5Ω、10Ω)、电压表、电流表、电源(6V)、开关、导线若干等器材,做探究实验。
(1)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做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①请你帮该小组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②此实验需多测几组数据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探究“串联电阻R1两端电压和R2两端电压与两电阻总电压关系”时的电路图。
①根据电路图,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图连接好.导线不能交叉且适当
选取电表量程。
②若电路图连接正确且电表完好,但不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回答一种情况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②减小实验误差
(2)①如图
②R1断路或R1R2同时断路或电流表短路。
二、运用欧姆定律测电阻
(一)测未知电阻
3.(2010福建莆田)在测定一个未知电阻R X的阻值时,小明和小亮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1是电阻箱,S1为单刀积掷开关。
(1)闭合开关S后,把开关S1接到触点1,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有个合适的示数U;把开关S1接到触点2后,小明和小亮采取了
不同的实验操作。
小明的操作: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只调节电阻箱R1,直到电压表示数为U;
小亮的操作: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R和电阻箱R1,直到电压表表示数为U。
你认为两人的操作中,_________的操作是正确的。
(2)选择正确的实验操作后,电阻箱R1上各旋钮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Ω,则待测电阻R X的阻值应为______Ω。
(3)下列实验中,所用方法与上述相同的是()
A.探究二力的合成时,用台力来代替两个力的作用效果
B.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一定
C.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推理出小车在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D.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液体压强的大小
答案:(1)小明(2)108108(3)A
4.(2010年安徽)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R0阻值已知。
(1)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b.闭合开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2)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 X=
_____________。
(3)写出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l)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U2
(2)R c=U2R0/U1
(3)保护电路;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测小灯泡电阻
5.(2010年广西桂林)如图所示,是小明的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的一个实验电路,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请指出电路连接中的两个不当之处:
①;②。
(2)他们改正电路连接中的不当之处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和灯泡的亮度都同时变化,但两电表的示数总是比较小,灯泡的亮度也较弱。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电路正常后,他们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记录如下:
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小约为;
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填写“不变”或“变化”)的,其原因是:。
(4)实验结束,小明提出了一个探究设想:可以利用图19中的实验
器材来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①请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将电路图画在虚线框中;
②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滑动变阻器不但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它还是电路中的一个,但在移动滑片时一定要注意。
答案:(1)①电压表没有并联在灯泡的两端;(电压表并联在变阻器的两端)②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过大。
(电流表量程选择过大)
(2)电源电压过低
(3)①10.4欧;②变化;小灯泡发光时,温度升高造成电阻变化。
(4)①如图所示;
②电阻(用电器);电阻值不能为0。
6.(2010年山东莱芜)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3.8V、1.5W”的小灯泡、
标有“20,1.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左所示的电路图,将图右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恰当);
(2)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
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
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更换小灯泡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下表是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从表中计算出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图所示。
(2)①连接电路时没断开开关;②滑动变阻器没调到最大阻值。
(3)C(4)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
三、探究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7.(2010年浙江绍兴,32题)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冷水,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断开开关。
将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计算的电阻值和温度计的示数填入表中;
②在烧杯中添加少量热水,闭合开关,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断开开关。
将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计算的电阻值和温度计示数填入表中;
③重复②的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中的电路图将图乙连接完整;
(2)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图丙是第5次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请计算电阻R值,并填入表中。
(3)请在图丁坐标中画出R—t的关系图线。
(4)由图线得到该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开关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的B接线柱连接(2)30(3)如图(4)电阻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四、欧姆定律实际应用探究
8.(2010年山东济宁)铅笔芯是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
不同类型的铅笔的笔芯软硬程不同,其中6H的铅笔芯最硬,6B的铅笔芯最软,H B 的铅笔芯软硬居中。
铅笔芯是导体,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是否有关呢?小明用如图10所示的装置探究这个问题。
他先后将6B、H B和6H的铅笔芯分别接入电路A、B两点间,通过观察,
比较出三者电阻的大小。
用此方法比较电阻大小的依据
是:。
他选取的这三支铅笔芯应满足的条件
是:。
答案:电流表示数的大小电压一定,电流越大,电阻越小(或欧姆定律)粗细相同长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