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逻辑推理资料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373.00 KB
- 文档页数:82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就来对逻辑推理的常见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表达对事物直接判断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花不是白色的”等。
1、直言命题的种类分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P)、单称肯定命题(某个 S 是 P)、单称否定命题(某个 S 不是 P)。
2、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矛盾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都不是P”与“有的 S 是P”。
这两对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2)反对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所有 S 都不是P”。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3)下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4)从属关系: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二、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
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1、逻辑形式:A 且 B2、真假判定:A、B 都为真时,“A 且B”为真;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假,“A 且B”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A 或 B。
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真,“A 或B”就为真;A、B 都为假时,“A 或B”为假。
2、不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要么 A,要么 B。
A、B 中只有一个为真时,“要么 A,要么B”为真;A、B 都为真或都为假时,“要么 A,要么B”为假。
四、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反映条件关系的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如果 A,那么 B(A→B)。
A 为真且 B 为假时,“A→B”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只有 A,才 B(B→A)。
A 为假且 B 为真时,“B→A”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公务员逻辑原理题目及答案题目一:逻辑推理题某单位有五位员工,分别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和孙七。
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部门工作:财务部、市场部、人事部、技术部和行政部。
已知以下信息:1. 张三不在财务部工作。
2. 李四和王五不在同一个部门。
3. 赵六在市场部工作。
4. 孙七不在技术部工作。
5. 行政部的员工不是张三。
根据以上信息,请推断出每位员工所在的部门。
答案:根据条件1,张三不在财务部,结合条件5,张三也不在行政部。
由于赵六在市场部,所以张三只能在市场部之外的部门,即技术部或人事部。
由于条件4说明孙七不在技术部,张三也不能在技术部,因此张三在人事部。
由于条件2,李四和王五不在同一个部门,且赵六在市场部,所以李四和王五不能在市场部,也不能在张三所在的人事部,因此李四在财务部,王五在行政部。
最后,由于孙七不在技术部,且其他部门都已有人,孙七只能在技术部工作。
题目二:逻辑判断题在一个逻辑测试中,有以下四个陈述:A. 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明天是星期四。
B. 如果今天是星期四,那么昨天是星期三。
C. 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昨天是星期二。
D. 明天不是星期四。
根据以上陈述,判断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1. 今天是星期三。
2. 今天是星期四。
3. 今天是星期二。
答案:根据陈述A和C,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明天是星期四,昨天是星期二。
但是陈述D说“明天不是星期四”,这与A和C的逻辑相矛盾,因此今天不能是星期三。
根据陈述B,如果今天是星期四,那么昨天是星期三,这与D的陈述不矛盾,因此今天是星期四。
陈述C不适用于任何结论,因为它与陈述D相矛盾。
因此,结论2“今天是星期四”是正确的。
题目三:逻辑排序题在一个逻辑排序问题中,有五个事件:A、B、C、D和E。
这些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
已知以下信息:1. A在B之前发生。
2. C在D之前发生。
3. E在C之后发生。
4. A不是第一个事件。
5. D不是最后一个事件。
根据以上信息,请确定事件的顺序。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剖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掌握逻辑推理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础的部分。
它是指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甜的”“有的花是红色的”等等。
在直言命题中,我们需要理解“全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肯定”“特称否定”这四种基本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当关系。
比如,“所有的 S都是P”和“有的 S 不是P”是矛盾关系,“所有的 S 都不是P”和“有的 S是P”也是矛盾关系。
通过对直言命题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
例如,已知“所有的公务员都要遵守纪律”为真,那么“有的公务员不遵守纪律”就一定为假。
二、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
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联言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其组成部分的真假。
只有当所有组成部分都为真时,整个联言命题才为真。
如果其中有一个部分为假,那么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在解题时,我们要注意关联词,如“并且”“既……又……”“不但……而且……”等,通过这些关联词来判断是联言命题,然后根据其真假规则进行推理。
三、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是指几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成立,比如“小明或者喜欢数学,或者喜欢语文”。
其真假规则是只要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整个命题就为真。
不相容选言命题则是指几个命题有且只有一个成立,比如“今天要么是晴天,要么是阴天”。
对于选言命题,我们要准确判断是相容还是不相容,然后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推理。
四、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指一种条件关系的命题。
常见的假言命题有“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
比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会湿”“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公考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整理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公考行测里的逻辑推理这个重要板块。
逻辑推理啊,就像是一个神秘的谜题世界,等着咱们去探索和破解。
这里面的知识点,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又充满挑战!先来说说直言命题。
这就好比是直接了当的表达,简单明了。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甜的”“有的学生是勤奋的”,这种表述是不是一下子就能让你心里有个大概的判断?可别小看这直言命题,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它的真假关系,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是非大战”,一不小心就容易判断错误。
再讲讲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
联言命题就好像是几个好朋友手拉手,要一起出现才行。
比如说“小王既聪明又勤奋”,只有聪明和勤奋都具备,这个命题才是真的。
而选言命题呢,则像是给你几个选择,要么这个,要么那个,或者都可以。
“今天要么下雨,要么晴天”,是不是很形象?三段论也是个有趣的家伙。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就像搭积木一样,一步一步搭建出推理的大厦。
“凡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是不是有点像在玩推理的游戏?还有假言命题,这可是个厉害的角色。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像是一对双胞胎,长得有点像,可性格大不同。
充分条件是“有它就行”,必要条件是“没它不行”,是不是得好好琢磨琢磨才能分得清?逻辑推理中的矛盾关系更是让人又爱又恨。
就像你找东西,明明就在眼前,可就是看不见。
掌握了矛盾关系,很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啦。
推理规则就像是游戏的规则,只有遵守了,才能玩得转。
什么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听着有点绕,可多练几遍,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妙处。
类比推理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就像找相似的朋友,从形状、功能、属性等方面去比较,看谁和谁更亲近。
这么多的知识点,是不是感觉有点头大?别担心,只要多练习,多思考,就像打怪升级一样,一个一个攻克它们。
朋友们,公考行测的逻辑推理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得下功夫,用心去琢磨。
你想想,要是能把这些知识点都掌握了,在考场上那得多威风啊!难道你不想成为那个在逻辑推理中轻松应对、游刃有余的高手吗?加油吧,相信自己一定行!。
公务员逻辑推理题精选一、推理与判断1. 推理判断题在公务员考试中,推理判断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此类题目要求根据所给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确定答案的真伪。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推理判断题:某市将启动一项全面禁烟政策,禁止在任何室内公共场所吸烟。
对于这项政策,以下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 全面禁烟政策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
B. 全面禁烟政策可能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C. 全面禁烟政策将使吸烟者变得更加注意健康。
D. 全面禁烟政策对社会治安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全面禁烟政策旨在改善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因此观点A是正确的。
观点B的失业率上升没有直接关系,观点C与题干信息无关,观点D关于社会治安的影响也没有提及。
2. 推理与因果关系题推理与因果关系题目要求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两个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下是一个例子:某城市开通了一条新的地铁线路,与此相关的以下哪个情况可能发生?A. 出租车行业的收入大幅下降。
B. 该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
C. 公共汽车的乘客数量增加。
D. 购买私人汽车的人数锐减。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开通新地铁线路可能使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因此B是可能发生的情况。
A、C、D都未提及,或与题干信息无关。
二、推理与拟因推理推理与拟因推理题目要求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找出与之相关的因果关系。
以下是一个例子:某调查显示,在一所中学中有大量学生喜欢上网游戏,并且在学习上有所耽搁。
以下哪个原因最有可能导致了这种情况?A. 这所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和电脑。
B. 学生们没有得到充分的家庭教育。
C. 这所中学的网速较慢。
D. 学生们对学校的课程不感兴趣。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学生们喜欢上网游戏并耽搁学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学生们没有得到充分的家庭教育,因此B是正确答案。
观点A与禁止使用电子设备有关,但没有提及家庭教育;观点C与网络速度有关,与题干信息无关;观点D也没有提及家庭教育。
公务员行测逻辑题型核心知识点归纳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题型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掌握其核心知识点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归纳一下常见的公务员行测逻辑题型的核心知识点。
一、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中的基础题型,其核心在于准确理解和翻译题干中的逻辑关系,并运用推理规则得出结论。
1、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常见的关联词有“如果……那么……”“只要……就……”等,翻译为“前推后”;必要条件常见的关联词有“只有……才……”“……才……”等,翻译为“后推前”。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翻译为“天下雨→地湿”;“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翻译为“好成绩→努力学习”。
2、推理规则(1)肯前必肯后:如果肯定了前提,必然肯定结论。
(2)否后必否前:否定了结论,必然否定前提。
(3)肯后否前无必然结论:肯定结论和否定前提都无法得出必然的结果。
二、集合推理集合推理主要涉及集合之间的关系,需要理解“所有”“有的”等词汇的含义。
1、“所有”和“有的”“所有”表示全部;“有的”包括“某个”“部分”和“全部”三种情况。
2、集合推理的四个基本公式(1)所有 S 都是 P ⇒某个 S 是 P ⇒有的 S 是 P(2)所有 S 都不是 P ⇒某个 S 不是 P ⇒有的 S 不是 P(3)有的 S 是 P ⇔有的 P 是 S(4)有的 S 不是 P ⇔有的非 P 是 S三、真假推理真假推理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若干论断,以及真假限定,找出论断之间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从而确定真假情况,得出结论。
1、矛盾关系(1)“A”与“¬A”(2)“所有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3)“所有 S 都不是P”与“有的 S 是P”2、反对关系(1)“两个所有,必有一假”(2)“两个有的,必有一真”四、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通常给出一组对象和相关信息,需要通过分析和推理来确定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1、排除法根据题干中的条件,逐一排除不符合的选项。
公务员判断推理的题目及答案### 题目一:逻辑推理题目描述:某公司有四位员工:A、B、C和D,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部门工作: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和研发部。
已知以下信息:1. A不在市场部工作。
2. B不在财务部工作。
3. 如果A不在研发部工作,那么C在市场部工作。
4. 如果B在人事部工作,那么D不在研发部工作。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B、C和D分别在哪个部门工作。
答案:根据条件1,A不在市场部工作。
根据条件2,B不在财务部工作。
根据条件3,如果A不在研发部,C在市场部工作。
由于没有直接信息表明A是否在研发部,我们不能直接确定C的部门。
但根据条件4,如果B在人事部,D不在研发部。
由于B不在财务部,B可能在人事部或研发部。
如果B在研发部,那么D不在研发部,这意味着D在市场部或财务部。
但根据条件1,A不在市场部,所以D不可能在市场部,D必须在财务部。
这样,B在研发部,C在市场部,A在人事部。
### 题目二:类比推理题目描述:如果“苹果”对于“水果”相当于“汽车”对于什么?答案:“苹果”是“水果”的一种,同样,“汽车”是“交通工具”的一种。
### 题目三:图形推理题目描述:观察下列图形序列,找出下一个图形。
```图形A: ○图形B: □图形C: ○○图形D: □□图形E: ○○○图形F: ?```答案:根据序列,每个图形都是由前一个图形的形状重复一次。
因此,图形F 应该是由两个方块组成的:□□。
### 题目四:数字推理题目描述:下列数字序列遵循某种规律,请找出下一个数字。
2, 5, 9, 14, ?答案:这个序列中,每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多3, 4, 5, 6... 依次增加1。
所以下一个数字是14 + 7 = 21。
### 题目五:言语理解题目描述:阅读以下句子,并判断其正确性:“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明天是星期六。
”答案:正确。
根据星期的顺序,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明天确实是星期六。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真题知识点归纳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部分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对一些常见的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真题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本的命题形式,它直接表达了对事物的肯定或否定判断。
例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是优秀的”等。
在直言命题中,我们要掌握对当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和从属关系。
通过对这些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快速判断命题的真假。
矛盾关系是最为重要的,比如“所有都是”和“有的不是”,“所有都不是”和“有的是”。
这两对矛盾关系在解题中经常被用到。
二、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联言命题表示几个命题同时成立,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选言命题则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表示至少一个成立,比如“或者是 A,或者是B”。
不相容选言命题表示只有一个成立,比如“要么是 A,要么是B”。
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这两种选言命题,并根据题目条件进行推理。
三、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如果……那么……”,其推理规则是“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一定”。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只有……才……”,其推理规则是“肯后必肯前,否前必否后,肯前否后不一定”。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则表示条件和结果之间是等价的关系。
四、朴素逻辑朴素逻辑是没有明显的逻辑关联词,需要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条件来进行推理的题型。
在解决朴素逻辑问题时,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列表法、假设法等方法。
代入排除法适用于选项信息比较充分的题目,通过将选项代入题干来验证是否符合条件。
列表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整理出题目中的信息,便于分析和推理。
假设法适用于情况比较复杂,无法直接得出结论的题目,通过假设某种情况成立来进行推理。
五、削弱和加强论证削弱论证就是找出能够使论点不成立或者可能性降低的选项,加强论证则是找出能够使论点成立或者可能性增加的选项。
公务员行测逻辑题型知识点精讲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中,逻辑题型是行测中较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部分。
掌握好逻辑题型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一、逻辑推理概述逻辑推理主要考查考生对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它要求考生能够从给定的信息中,通过严谨的逻辑思维,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行测中,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包括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分析推理、归纳推理、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等。
二、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
它的关键在于将题干中的语言表述转化为逻辑表达式。
例如,“如果……那么……”这样的关联词,翻译为“前推后”,即“如果 A 那么B”可以翻译为“A→B”;“只有……才……”则翻译为“后推前”,“只有 B 才A”翻译为“A→B”。
掌握好常见的逻辑关联词及其翻译规则是解题的关键。
在解题时,通过推理规则,如“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来得出结论。
三、真假推理真假推理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若干论断,判断其真假情况。
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论断之间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
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反对关系则可以根据其特点来判断真假情况。
通过确定真假情况,逐步推理出各个论断的真假,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四、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通常给出一组人物、事物以及相关的条件,要求考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符合条件的结论。
解题方法多样,可以使用排除法、代入法、最大信息法等。
对于条件复杂的题目,可以通过列表、画图等方式辅助解题,使思路更加清晰。
五、归纳推理归纳推理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在解题时,要注意选项的表述是否准确、全面,是否存在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等错误。
同时,要遵循从弱原则,即选项表述越谨慎、越保守,越有可能是正确的。
六、加强论证加强论证题要求考生找出能够支持论点成立的选项。
常见的加强方式有补充论据、建立联系、增加前提等。
公务员逻辑考试题库及答案【题目一】题目描述:某公司有A、B、C、D四位员工,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部门,分别是市场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和研发部。
已知条件如下:1. A不是来自市场部。
2. B和C来自同一个部门。
3. D来自人力资源部。
问题:请根据以上条件,判断A、B、C、D分别来自哪个部门。
【答案】根据条件3,D来自人力资源部。
由于B和C来自同一个部门,且A不是市场部,我们可以推断A来自财务部,因为市场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和研发部四个部门中,人力资源部已被D占据,市场部不能是A 的部门。
剩下的两个部门是市场部和研发部,由于B和C来自同一个部门,他们只能来自市场部或研发部。
由于A已经占据了财务部,B和C不能来自财务部,因此B和C来自市场部,剩下的研发部就是A的部门。
【题目二】题目描述:有五个人,他们分别持有不同颜色的帽子,颜色为红、蓝、绿、黄、紫。
他们站成一排,每个人都看不到自己的帽子颜色。
已知条件如下:1. 至少有两个人戴同色的帽子。
2. 没有人能看到自己帽子的颜色。
3. 如果有人能确定自己帽子的颜色,他就会说出来。
问题:如果第一个人没有说话,第二个人也没有说话,那么第三个人能确定自己帽子的颜色吗?【答案】根据条件1,至少有两个人戴同色的帽子。
如果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都没有说话,这意味着他们看到的前面的人(如果有的话)的帽子颜色都不是自己的颜色,因此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帽子颜色。
由于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都没有说话,第三个人看到的前两个人的帽子颜色也都不是自己的颜色。
但是,如果第三个人看到的是两种颜色,他就能确定自己的帽子颜色,因为他知道至少有两个人戴同色的帽子。
如果第三个人看到的是三种颜色,他就无法确定自己的帽子颜色。
所以,如果第三个人能确定自己的帽子颜色,他看到的前两个人的帽子颜色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颜色。
【题目三】题目描述:在一个逻辑推理游戏中,有三种不同的动物:狮子、老虎和熊。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食物:肉、鱼和水果。
自己整理的一些关于公务员考试的逻辑类资料逻辑推理判断一直是在公务员考试中相对比较难的一块,自己在这上面也比较短板,现在将我整理的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组。
都是从网上找到的一些资料,如果发生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本人,将立即删除。
什么是逻辑推理?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就是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就是,当人类听到别人陈述的事情时,大脑开始历经复杂的讯号处理及过滤,并将信息元素( Information element ) 经过神经元(wNeuron) 迅速的触发并收集相关信息,这个过程便是超感知能力。
之后由经验累积学习到的语言基础进行语言的处理及判断,找出正确的事件逻辑。
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题1、ABC三人都喜欢说谎话,有时候也说真话。
某天,A指责B说谎话,B指责C说谎话,C说AB两人都在说谎话。
后来上帝通过读心术知道其中至少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请问谁在说谎话?答案:运用假设排除法推理得出是B说的是真话,A和C都是说谎话。
2、一个村子里,有50户人家,每家都养了一条狗。
现在,发现村子里面出现了n只疯狗,村里规定,谁要是发现了自己的狗是疯狗,就要将自己的狗枪毙。
但问题是,村子里面的人只能看出别人家的狗是不是疯狗,而不能看出自己的狗是不是疯的,如果看出别人家的狗是疯狗,也不能告诉别人。
于是大家开始观察,第一天晚上,没有枪声,第二天晚上,没有枪声,第三天晚上,枪声响起(具体几枪不清楚),问村子里有几只疯狗?只有晚上才能看出病狗,并且一天晚上只能看一次。
答案:3条!推理过程:A、假设有1条病狗,病狗的主人会看到其他狗都没有病,那么就知道自己的狗有病,所以第一天晚上就会有枪响。
因为没有枪响,说明病狗数大于1。
B、假设有2条病狗,病狗的主人会看到有1条病狗,因为第一天没有听到枪响,是病狗数大于1,所以病狗的主人会知道自己的狗是病狗,因而第二天会有枪响。
既然第二天也没有枪响,说明病狗数大于2。
由此推理,如果第三天枪响,则有3条病狗。
十大典型逻辑推理例题(1) 甲:乙说的是假话乙:丙说的是假话丙:甲要么说的是真话,要么说的是假话答案:显然,丙说的是真话。
因此,乙说的是假话。
因此,甲说的是真话。
(2) 甲:我们三个人当中有人说真话乙:我们三个人当中有人说假话丙:我们三个人当中没有人说假话答案:乙和丙说的互相矛盾,他俩的话一真一假。
这就表明,三个人当中既有人说真话,又有人说假话。
因此,甲和乙都说的真话,丙说的是假话。
(3) 甲:我们三个人都说的真话乙:我们三个人都说的假话丙:我们三个人当中,有些人在说真话,有些人在说假话答案:这三句话互相矛盾,却又涵盖了所有情况。
因此,三句话中有且仅有一句话为真。
因此,甲、乙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真话。
(4) 甲:丙说的真话乙:丙说的假话丙:你们俩一个说的真话,一个说的假话答案:甲和乙说的互相矛盾,他俩的话一真一假。
因此,丙说的是真话。
因此,甲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假话。
(5) 甲:乙说的是真话乙:甲说的是真话丙:我们都说的是假话答案:显然,丙不可能说的真话。
因此,丙说的是假话。
因此,不是所有人说的都是假话。
因此,甲和乙当中至少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不管甲和乙谁说了真话,都可推出甲和乙都在说真话。
(6) 甲:我们当中有一个人说假话乙:我们当中有两个人说假话丙:我们当中有三个人说假话答案:显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在说假话,否则丙就说的真话。
显然,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说真话,因为这三句话是互相矛盾的。
因此,恰好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因此,恰好有两个人说的是假话。
因此,乙说的是真话,甲和丙说的是假话。
(7) 甲:我说的是真话。
乙:我说的是真话。
丙:如果我说的是真话,那么甲和乙都说的是真话。
答案:如果丙说的是假话,那么“如果我说的是真话,那么……”永远为真,矛盾。
因此,丙说的是一定是真话。
因此,甲和乙说的都是真话。
(8) 甲:如果乙说的是真话,那么丙说的是真话。
乙:如果丙说的是真话,那么甲说的是真话。
丙:我们说的都是假话。
答案:不可能所有人都说的假话,否则甲和乙说的就是真话,矛盾。
因此,丙说的是假话。
因此,乙说的是真话。
因此,甲说的是假话。
(9) 甲:如果丙说的是假话,那么我说的是假话乙:如果丙说的是假话,那么我说的是假话丙:如果我说的是假话,那么我说的是假话答案:如果丙说的是假话,那么“如果我说的是假话,那么我说的是假话”就为真,矛盾。
因此,丙说的是真话。
因此,甲和乙说的都是真话。
(10) 甲:我们三个人要么都说的真话,要么都说的假话乙:我们三个人要么都说的真话,要么都说的假话丙:我们三个人要么都说的真话,要么都说的假话答案:显然他们说的都是真话。
学以致用:逻辑推理的技巧:用假设法,即先假设其中一个说谎(或假设他说真话),再根据题目推断,如果推出矛盾则假设错误,反之假设正确。
练习:1. 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
有关这20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Ⅰ.有人在该公司入股。
Ⅱ.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
Ⅲ.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
根据以上事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20名员工都入了股B.20名员工都没入股C.只有一人入了股D.只有一人没入股2. 桌上的蛋糕不知被谁吃了,以下是屋内四个人的回答,甲说:”是乙吃的”,乙说是丁吃的.”丙说:”我没有吃.”丁说:”乙在撒谎.”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判断是谁:A.甲说了真话,是乙吃的.B.乙说了真话,是丁吃的.C.丙说了真话,是甲吃的.D.丁说了真话,是丙吃的.国家公考行测逻辑推理模拟题及答案(1)1.所有市场经济搞得好的国家都是因为法律秩序比较好。
其实建立市场并不难,一旦放开,人们受利益的驱使,市场很快就能形成,但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市场一旦形成,再来整治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 )。
A. 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市场自发地处于稳定、均衡的状态B. 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C. 市场经济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使人们受利益驱使,因而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D. 市场只有依靠法制才能形成 2.过去人们都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大多数教师都传授具体知识。
教师教、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新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必须掌握独立探索的方法,获得不断深造的能力,具有与集体合作的品质,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社交能力,具备自如表达思想的能力等等。
这意味着( )。
A. 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不教授学习方法 B. 知识本身没有多大的力量 C. 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D. 新旧两种教育观念是互相矛盾,互不相容的 3.田径场上正在进行100米决赛。
参加决赛的是A、B、C、D、E、F六个人。
关于谁会得冠军,看台上甲、乙、丙谈了自己的看法。
乙认为,冠军不是A就是B。
丙坚信,冠军绝不是C。
甲则认为,D、F都不可能取得冠军。
比赛结束后,人们发现他们三个中只有一个人的看法是正确的,请问谁是100米赛冠军?() A. A B. B C. C D.E 4.小说离不开现实生活,没有深入体验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优秀作品的。
因此( )。
A. 诗人、小说家不可能年轻B. 创作小说都是老人们的事 C. 要创作小说必须有足够的生活经验D. 作小说要靠运气5.羌特勒是一种野生的蘑菇,生长在能为它提供所需糖分的寄主树木——例如道格拉斯冷杉下面。
反过来,羌特勒在地下的根茎细丝可以分解这些糖分,并为其寄主提供养分和水分。
正是因为这种互惠的关系,采割道格拉斯冷杉下面生长的羌特勒会给这种树木造成严重的伤害。
下面哪一个如果正确,对上面的结论提出了最强有力的质疑?() A. 近年来,野生蘑菇的采割数量一直在增加B. 羌特勒不仅生长在道格拉斯冷杉树下,也生长在其他寄主树木下面C. 许多种野生蘑菇只能在森林里找到,它们不能轻易在别处被种植D. 对野生蘑菇的采割激发了这些蘑菇将来的生长6.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发动机,其所具备的安全性能是早期型号的发动机所缺乏的,而早期模型仍然在生产。
在这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同时被销售的第一年,早期的型号的销量超过了新型号的销量;该制造商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安全性并非客户的首要考虑。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会最严重地削弱该制造商的结论?() A. 私人飞机主和商业航空公司都从这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那里购买发动机 B. 许多客户认为早期的型号在安全性、风险方面比新型号更小,因为他们对老型号的安全性知道得更多 C. 这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的许多客户也从另一些飞机发动机制造商那里购买发动机,那些制造商在其新型号发动机中没有提供额外的安全性能保障 D. 新型号的发动机可以被所有的使用旧型号发动机的飞机使用7.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客人,刚好碰在一起。
他们除懂本国语言外,每人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的一种。
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都会说的,但没有一种语言人人都懂,现知道:① 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都能自由交谈② 四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又能用法语交谈③ 乙、丙、丁交谈时,找不到共同语言沟通④ 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都能做翻译可见()。
A. 甲日德、乙法德、丙英法、丁英德 B. 甲日法、乙日德、丙英法、丁日英C. 甲日法、乙法德、丙英德、丁英法D. 甲日法、乙英德、丙法德、丁日德8.真正高明的伪造家制造的钞票从不会被发现,所以一旦他的作品被认出是伪造的,则伪造者不是位高明的伪造者,真正的伪造家从不会被抓到。
下列哪种推理方式与这段话类似?() A. 田壮是一个玩魔术专家,他的魔术总能掩人耳目,从未被揭穿,所以他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 B. 王伟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揭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但这不妨碍他是一名优秀魔术师 C. 岗村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人看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说明他并不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因为高明的魔术师不会被人看穿 D. 小马的魔术很好,从不会被揭穿,所以他是一个优秀魔术师9.生命在另外一个行星上发展,必须至少具备两个条件:(1)适宜的温度,这是与热源保持适当距离的结果。
(2)至少在37亿年的时间内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变化幅度。
这样的条件在宇宙中很难找到,这使得地球很可能是惟一存在生命的地方。
上述结论成立的前提是()。
A. 某一个温度变化范围是生命在行星上发展的惟一必要条件 B. 生命不在地球以外的地方生存 C. 在其他行星上的生命形态需要的条件与地球上的生命形态相似 D. 灭绝的生命形态的迹象有可能在有极端温度的行星上被发现10. 如果张未在2000年后从大学毕业,他就必须修过世界历史导论。
则这一论点是从下列哪句话中推出?()A. 在2000年前,大学学习中,世界历史导论不是必修课B. 每一个选修世界历史导论的学生都是2000年以后大学毕业的C. 没有一个2000年前毕业的大学生修过世界历史导论D. 所有2000年后毕业的大学生都必须修世界历史导论 11. 一台安装了签名识别软件的电脑——这种软件仅限于那些签名在文档中的人进入计算机——不仅通过分析签名的形状,而且通过分析诸如笔尖压力和签名速度等特征来识别某人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