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模架脚手架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59.90 KB
- 文档页数:13
脚手架工程施工计算
一、脚手架搭设面积及高度计算
1、搭设面积计算:脚手架搭设面积=总楼层面积×1.2(安全系数)。
2、搭设高度计算:脚手架搭设高度=h1+(n-1)×3.5m
式中:n为层数,h1为首层高度,m为每层高度。
二、立杆、横杆材料数量计算
1、立杆数量计算:立杆数量=2×搭设高度/3.5
2、横杆数量计算:横杆数量=(搭设宽度+0.3)×2/3
式中:搭设宽度=m×层数,m为每层高度,n为层数。
三、斜杆与斜撑的数量计算
根据脚手架搭设面积和搭设高度计算斜杆和斜撑的数量。
四、脚手架横向连接件数量计算
1、脚手架横向连接件数量=(搭设宽度+0.3)×(n-1)
2、脚手架结台数量=(搭设宽度+0.3)/1.5
式中:n为层数,m为每层高度。
五、脚手架脚座数量计算
1、脚手架脚座数量=搭设面积/3。
六、脚手板数量计算
1、脚手架搭设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时,脚手板数量=搭设面积/4。
2、脚手架搭设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时,脚手板数量=搭设面积/2。
七、安全网及附件数量计算
根据搭设面积计算安全网及其附件的数量。
八、总计
将以上所有材料数量加总得到脚手架工程的全部材料数量。
以上为脚手架工程施工计算的一般性方法,工程实际应根据具体需求及现场情况做出调整。
高支模架体计算书一、梁模板高支撑架计算;梁模板支架按断面最大400×1000的框架梁进行计算:模板支架搭设高度按最高点38.5米考虑;梁截面 B ×D=400mm ×1000mm ,龙骨采用50×80mm 木方,梁侧模方木间距250mm 。
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0.75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水平横杆间距250mm ,采用48×3.0的钢管。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如下:``1、梁底模板传递给方木背楞的荷载计算梁底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板底设三道方木背楞,作用荷载包括梁900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
自重荷载:模板自重 = 0.350kN/m2;钢筋自重 = 1.500kN/m3;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支模架(按折合高度计算): 0.129kN/m;1.1、荷载计算:⑴、钢筋混凝土自重(kN/m): q1 = 25.500×1.00×0.40=10.2kN/m⑵、模板自重线荷载(kN/m):q2 = 0.35×(2×1.00+0.40)=0.84kN/m⑶、活荷载 (kN):施工活荷载标准值 P1 = 2.5×0.400=1.0kN计算得出:均布荷载 q = 1.2×10.2+1.2×0.84= 13.248kN/m集中荷载 P = 1.4×1.0=1.40kN梁底模板受力计算简图如下:A经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 N4=1.8890kN; N2= N3=3.7786kN1.2、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立杆承受荷载N=1.1×(N1+ N2+N3+N4) =11.336kN1)立杆强度验算:每根立管支撑:48×3.0钢管要乘以折减系数0.90,则N= 0. 9×24 kN =21.6 kNN=11.336kN < 21.6KN(横杆步距为1500和立杆采用对接时,立杆允许的荷载21.6KN)满足要求。
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架计算书一、工程概况二、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立杆横距m:1.1;立杆纵距m:1.1;横杆步距m:1.8;支模架类型:水平钢管;板底支撑材料:方木;板底支撑间距mm:40;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m:1;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4.27;采用的钢管mm:Ф48×3;扣件抗滑力系数:6;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混凝土自重kN/m3:24;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三级钢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每层标准施工天数:8;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1440.000;楼板的计算宽度m:5.4;楼板的计算跨度m:4;楼板的计算厚度mm:110;施工平均温度℃:15;4.材料参数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弹性模量E 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N/mm2:13;木材品种:松木;木材弹性模量E N/mm2:1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N/mm2:17;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 v N/mm2:1.7;三、板模板面板的验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混凝土、钢筋、模板的自重及施工均布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混凝土、钢筋、模板的自重荷载.计算的原则是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面板计算简图1.抗弯验算公式:σ=M/W<fσ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公式:W=bh2/6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计算式:W=1100×152/6=41250mm3;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公式:M=0.1×q×l2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包括: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24+1×1.1×0.11≈3.02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35×1.1≈0.38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q3=2×1.1=2.2kN/m;q=1.2×q1+q2+1.4×q3=1.2×3.02+0.38+1.4×2.2≈7.17kN/m计算跨度板底支撑间距:l=40mm;面板的最大弯距M=0.1×7.17×402=1147.52N.mm;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1147.52/41250≈0.03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结论: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0.03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最大挠度按以下公式计算:公式:ω=0.677×q×l4/100×E×I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q=q1+q2=3.02+0.38=3.41kN/m;l--计算跨度板底支撑间距:l=40 mm;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E=9500N/mm2;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公式:I=bh3/12计算式:I=40×153/12=11250 m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677×3.41×404/100×9500×11250=0 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l/250=40/250=0.16mm;结论: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0.16mm,满足要求四、板底支撑的计算本工程板底支撑采用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公式:W=B b B h2/6计算式:W=40×902/6=54000mm3;公式:I=B b B h3/12计算式:I=40×903/12=2430000mm4;板底支撑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24+1×0.04×0.11=0.11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35×0.04≈0.01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q3=2×0.04=0.08kN;q=1.2×q1+q2+1.4×q3=1.2×0.11+0.01+1.4×0.08≈0.26kN/m2.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公式:M=q×l2/8最大弯距M=ql2/8=0.26×1.12/8≈0.04kN.m;最大支座力N=ql=0.26×1.1≈0.29kN;梁底支撑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39446/54000≈0.73N/mm2;梁底支撑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结论:板底支撑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0.73N/mm2小于板底支撑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7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式:V=q×l/2最大剪力:V=0.26×1.1/2≈0.14kN;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公式:τ=3×V/2×b×h n≤f vb--板底支撑方木截面宽度h n--板底支撑方木截面高度板底支撑受剪应力计算值:τ=3×143.44/2×40×90≈0.06N/mm2;梁底支撑抗剪强度设计值T=1.7N/mm2;结论:板底支撑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06N/mm2小于板底支撑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7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公式:ω=5×q×l4/384×E×I最大挠度计算值:ω=5×0.26×11004/384×10000×2430000≈0.2 mm;最大允许挠度ω=1100/250=4.4mm;结论:板底支撑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2mm小于板底支撑的最大允许挠度4.4mm,满足要求五、水平支撑钢管计算支撑板底支撑水平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板底支撑传递力,P=0.29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最大弯矩M max=0.87kN.m;最大剪力V max=4.74kN;最大变形ωmax=3.2508mm;最大支座力R max=8.68kN;最大应力σ=M/W=867.98/4490≈193.31N/mm2;水平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水平支撑钢管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193.31N/mm2小于水平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水平支撑钢管最大剪应力按以下公式计算:公式:τ=2×V/π×r2-π×r-d2≤f vr--水平支撑钢管截面半径t--水平支撑钢管截面壁厚水平支撑最大剪应力计算值:τ=2×4739.11/3.14×242-3.14×24-32≈22.35N/mm2;结论:水平支撑钢管的最大受剪应力22.35N/mm2,小于水平支撑钢管允许抗剪强度125N/mm2,满足要求水平支撑钢管允许挠度:ω=1100/150≈7.33与10mm;水平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3.2508mm,小于水平支撑钢管允许挠度7.33与10mm,满足要求六、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该工程实际的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kN.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Rc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kN;R--水平杆传给扣件的最大竖向作用力计算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R=8.68kN;扣件数量计算:8.68/6≈2七、模板支架立杆承受的荷载标准值轴力立杆承受的荷载包括扣件传递的荷载以及模板支架的自重荷载.1扣件传递的荷载kN:N G1=R=8.68kN;2模板支架的自重kN:N G2={4.27+1.1/2+1.1/2×4.27\1.8+1}×0.033+5×0.0135≈0.32kN;N=N G1+1.2×N G2=8.68+1.2×0.32≈9.06kN;八、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按下式计算其稳定性:公式:σ=N/φ×A0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9.06kN;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 o/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0.78;A0--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0=4.24;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mm3:W=4490;σ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l o--计算长度m,支架高度未超过4米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l o=h+2ah--立杆步距m;a--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由于模板的搭设方式决定了该值为0;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Lo=1800mm;长细比λ=L o/i=1800/15.9≈113;由长细比l 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496;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9061.42/0.496×424≈43.09N/mm2;结论: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43.09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00N/mm2,满足要求。
高支模方案的设计计算规则一、支模及模板系统的选择1、支模系统选用的材料、规格及截面特性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采用的钢材应符合Q235-A 级钢的规定,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宜采用Φ48×3.5钢管。
所选用的钢管规格及截面特性见下表:22)、门式脚手架采用的钢材应符合Q235-A 级钢的规定。
工程中一般采用门架型号为MF1219、MF1217及承托架BF617。
其主要几何尺寸、扣件规格、配件规格及钢管截面几何特性见下表。
常用的门架的规格及重量扣件、配件重量及代号2、模板系统选用的材料、规格及截面特性1)、胶合板规格胶合板规格2)、木枋规格:80mm×80mm; 80mm×100mm;100mm×100mm3)、木枋的力学性能:广东地区一般使用松木,下面式马尾松的力学性能二、高支模的计算及验算1、支撑系统的设计1)、扣件式脚手架支模系统的设计根据支模的高度、荷载、使用面积进行设计。
包括:支撑钢管的选型、排距、搭设层数、纵横水平拉杆及剪刀撑的设置,构造要求应符合规范JGJ130-2001第6.8条的规定。
计算步骤:a、b、b.1一个柱距范围内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N GK1N G1K=g1×Hg1:为一个柱距范围内每米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H:脚手架的支撑高度g1包括立柱、纵横向水平杆、连接它们的扣件重。
可参考下表数据一个柱距范围内每米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b.2模板自重标准值:根据实际设计进行计算。
一般对于肋形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可参考下表:2)b.3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3q2一般取25KN/mm3。
b.4钢筋自重标准值: g4钢筋设计标准值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对于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可采用以下数值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A: 梁截面面积mm2t: 楼板的厚度mmb.5单根立管承受的恒荷载ΣN GK= N G1K+(g2+g3+g4)×Sb.6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q1q1一般取:1.0KN/m2b.7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q2q2一般取:2.0KN/m2b.8 单根立管承受的活荷载ΣN QK= (q1+q2)×SC、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不考虑风荷载时:N=1.2ΣN GK+1.4ΣN QKd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计算公式:N/(ФA)≦f即:N≦ФA fФ: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查JGJ130-2001附录Cλ:长细比,λ= l0 / il0:计算长度l0= h+2aa: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i : 回转半径A:立杆的截面积f: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附表:根据以上公式及参数,分别计算步距为2.1m、1.8m、1.6m、1.4m、1.2m、2)、门式脚手架支撑系统的设计根据支模的高度、荷载、使用面积进行设计对门架支撑系统进行选型,门架的间距、排距应根据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
高支模脚手架整体稳定验算以高支模脚手架整体稳定验算为题,我们将介绍高支模脚手架的结构和验算方法。
高支模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支撑工具,用于支撑梁板结构的施工过程。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高支模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是非常重要的。
高支模脚手架主要由立杆、水平杆、斜杆、连接件和底座等组成。
立杆是承受垂直荷载的主要构件,水平杆和斜杆则起到稳定和支撑的作用。
连接件用于连接各个构件,底座则用于支撑整个脚手架。
在进行整体稳定验算时,需要考虑脚手架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地震荷载等因素。
我们需要计算脚手架的自重。
根据立杆、水平杆、斜杆和连接件的材料和尺寸,可以计算出各个构件的重量,并将其叠加得到整个脚手架的自重。
同时,还需要考虑底座的重量和支撑地面的情况,以确定底座的尺寸和材料。
我们需要计算施工荷载。
施工过程中,脚手架需要承受来自混凝土、砖块和施工人员等的荷载。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脚手架所需承受的最大施工荷载,并根据荷载的作用位置和方向,计算出各个构件所受的荷载。
我们需要考虑地震荷载。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震烈度和设计要求,可以确定脚手架所需承受的地震荷载,并根据地震作用的方向和大小,计算出各个构件所受的地震荷载。
在进行整体稳定验算时,需要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结合高支模脚手架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一般来说,脚手架的稳定性应满足以下要求:立杆的弯曲和屈曲不超过允许值,水平杆和斜杆的拉压应力不超过允许值,连接件的承载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底座的稳定性应满足要求。
为了确保整体稳定性的验算结果准确可靠,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脚手架的结构和材料进行充分了解,确保计算输入的参数准确无误;其次,要选择适当的验算方法和工具,确保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最后,要及时跟踪和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和改变,确保验算结果符合最新的要求。
脚手架盖梁支架计算方法一)立杆支撑稳定性验算计算原则:考虑到脚手架钢管的使用磨损情况,钢管材料按照中48X3.5mm 进行验算。
脚手架钢管截面积A = 4.89cπι2,回转半径i=15. 78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05MPa;1、不含大跨盖梁支架立杆支撑布置按照0.6X0. 6m (纵向X横向)进行设计,横杆设计按照步距 1. 2m进行计算。
取单位面积重量最大的PHN05号盖梁4. 514t∕m2盖梁混凝土:⑴荷载计算:(不考虑风荷载):①永久荷载(ENGk)A、混凝土重:66. 2m3*25∕ (19.295*1. 9)=45. 144kN∕m2B、模板及支架重:0. 75 kN∕m2C、ΣNGK= (45. 144+0. 75)×0. 6×0, 6 = 16. 522kN②活荷载(ENQK)A、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LO kN∕m2B、振捣混凝土荷载:2. 0 kN∕m2C、ΣNQK= (1. 0 + 2.0) X0. 6X0. 6 = 1. 08 kN⑶计算荷载(N)N=l. 2NGK+1. 4NQK=1. 2×16. 522 + 1. 4×1. 08 = 21. 338kN2、立杆稳定性计算:N∕ΦA≤f式中:N 一立杆轴向力,取N=2L 338kN;6—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入=76,查得稳定系数6=0.744A一立杆截面积,A=4. 89cm2;f一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取f = 205MPa.N∕ΦA = 21338∕ (0. 744X489) =58. 65MPa<f = 205 MPa故立杆稳定二)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荷载计算:(不考虑风荷载)单根立杆的轴向力N=2L 338 kN整个支架的总竖向力 No 为 21. 338X36. 66/ (0.6X0.6) =2172. 92kN基础底面积为19. 295*1. 9=36. 66m2则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N∕A = 2172. 92/36. 66 = 59. 27KPa<80 Kpa (上海市地基平均承载能力)2、大跨箱梁桥大盖梁支架立杆支撑布置按照0.6X0. 3m (纵向X横向)进行设计,横杆设计按照步距 1. 2m进行计算。
一、概述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在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具有安全可靠、易安装、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备受建筑企业和工地施工单位的青睐。
作为施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的计价标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的主要构成1. 钢管材料: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的主要支撑材料为钢管,通常采用Q235材质,规格多样,包括直管、剪刀撑、横向扫地杆等。
2. 脚手架连接件: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采用盘抠连接件,连接件种类繁多,根据需求可选择不同规格和型号的连接件。
3. 支撑系统:支撑系统是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水平扫地杆、立杆、竖向对角杆等,以确保整个脚手架结构的稳固性。
4. 横向连接件:横向连接件用于连接不同部位的脚手架构件,保证整个脚手架结构的完整性。
5. 安全配件:为了确保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性,安全配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包括防护栏杆、脚手架网、登高板等。
三、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计价标准的确定1. 材料费用:根据实际使用的钢管材料和连接件数量,按照市场价格确定材料费用,并考虑到材料的损耗和报废率进行适当的调整。
2. 施工费用: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的安装需要一定的施工人工费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施工费用,并考虑施工难度、工期等因素进行合理的估算。
3. 设备租赁费用:在搭建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过程中,可能需要租赁一些特殊设备或工具,如吊篮、脚手架升降机等,在计价标准中需要将设备租赁费用纳入考虑范围。
4. 安全费用:为了确保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可能需要投入一定的安全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这些费用也需要予以合理考虑。
5. 其他费用:在确定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的计价标准时,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费用,如材料运输费用、临时用水与用电费用等,以确保计价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四、盘抠式钢管支模脚手架计价标准的参考定额1. 框架式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工程量清单: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搭设面积,参考相关定额标准确定框架式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工程量清单,作为计价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7.0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80米,立杆的横距 l=0.8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0.120×0.800+0.350×0.800=2.680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1.000)×0.800=2.40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80.00×1.80×1.80/6 = 43.20cm3;I = 80.00×1.80×1.80×1.80/12 = 38.88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M = 0.100ql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2.680+1.4×2.400)×0.150×0.150=0.015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15×1000×1000/43200=0.343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2.680+1.4×2.400)×0.150=0.592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592.0/(2×800.000×18.000)=0.062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2.680×1504/(100×6000×388800)=0.004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250,满足要求!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公式在木工行业中,脚手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和设备,它可以为木工提供安全的工作平台,帮助他们完成各种高空作业。
因此,正确计算脚手架的工程量对于木工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脚手架的工程量计算是指根据工程需要确定脚手架的数量和规格,并计算所需的材料和人工成本。
在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作业高度,脚手架的作业高度是指脚手架的最高使用高度,通常是从地面到工作平台的高度。
作业高度越高,所需的脚手架数量和规格就越大。
2. 工程面积,脚手架需要覆盖的工程面积是指脚手架所需搭建的平台面积,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
工程面积越大,所需的脚手架数量和规格就越多。
3. 负荷要求,脚手架需要承载木工和工具的重量,因此需要根据负荷要求确定脚手架的规格和承载能力。
根据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得到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公式如下:脚手架数量 = 工程面积 / 单个脚手架的搭建面积。
脚手架规格 = 最大作业高度 + 负荷要求。
脚手架材料成本 = 脚手架数量单个脚手架的材料成本。
脚手架人工成本 = 脚手架数量搭建和拆除脚手架的人工成本。
通过以上公式,木工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计算出所需的脚手架数量和规格,并据此确定所需的材料和人工成本。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脚手架的成本,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除了以上的基本公式外,木工在进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脚手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
因此,在选择脚手架的规格和材料时,木工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脚手架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并保证木工的安全。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也有一些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软件和工具可以帮助木工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木工输入的工程参数和要求,自动计算出所需的脚手架数量、规格和成本,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因此,木工在进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时,也可以考虑使用这些工具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7、《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一、工程属性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变荷载调整系数γL 1 0.9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γQ 1 1.5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 1 1.3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平面图立面图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8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面板弹性模量E(N/mm2) 5400W=bh2/6=1000×18×18/6=54000mm3,I=bh3/12=1000×18×18×18/12=486000mm4q1=γ0×[1.3(G1k+(G2k+G3k)×h)+1.5×γL×Q1k]×b=1×[1.3×(0.1+(24+1.5)×1.3)+1.5×0.9×3]×1=47.275kN/mq1静=γ0×1.3×[G1k+(G2k+G3k)×h]×b=1×1.3×[0.1+(24+1.5)×1.3]×1=43.225kN/m q1活=γ0×1.5×γL×Q1k×b=1×1.5×0.9×3×1=4.05kN/mq2=[1×(G1k+(G2k+G3k)×h)]×b=[1×(0.1+(24+1.5)×1.3)]×1=33.25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43.225×0.1252+0.121×4.05×0.1252=0.08kN·mσ=M max/W=0.08×106/54000=1.48N/mm2≤[f]=1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32q2L4/(100EI)=0.632×33.25×1254/(100×5400×486000)=0.02mm≤[ν]=L/250=125/250=0.5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5=0.393q1静L+0.446q1活L=0.393×43.225×0.125+0.446×4.05×0.125=2.349kN R2=R4=1.143q1静L+1.223q1活L=1.143×43.225×0.125+1.223×4.05×0.125=6.795kN R3=0.928q1静L+1.142q1活L=0.928×43.225×0.125+1.142×4.05×0.125=5.592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5'=0.393q2L=0.393×33.25×0.125=1.633kNR2'=R4'=1.143q2L=1.143×33.25×0.125=4.751kNR3'=0.928q2L=0.928×33.25×0.125=3.857kN五、小梁验算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2.349/1=2.349kN/m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Max[6.795,5.592,6.795]/1= 6.795kN/m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2.349/1=2.349kN/m小梁自重:q2=1×1.3×(0.3-0.1)×0.5/4 =0.033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1.3×0.5×(1.3-0.12)=0.767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1.3×0.5×(1.3-0.12)=0.767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1.3×(0.5+(24+1.1)×0.12)+1.5×0.9×3]×(0.45-0.5/2)/2×1=0.862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1.3×(0.5+(24+1.1)×0.12)+1.5×0.9×3]×((0.9-0.45)-0.5/2)/2×1=0.862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2.349+0.033+0.767+0.862=4.01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6.795+0.033=6.827kN/m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2.349+0.033+0.767+0.862=4.01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4.01,6.827,4.01]=6.827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1.633/1=1.633kN/m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Max[4.751,3.857,4.751]/1= 4.751kN/m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1.633/1=1.633kN/m小梁自重:q2'=1×(0.3-0.1)×0.5/4 =0.025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1.3-0.12)=0.59kN/m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1.3-0.12)=0.59kN/m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24+1.1)×0.12)]×(0.45-0.5/2)/2×1=0.351kN/m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24+1.1)×0.12)]×((0.9-0.45)-0.5/2)/2×1=0.351kN/m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1.633+0.025+0.59+0.351=2.6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4.751+0.025=4.776kN/m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1.633+0.025+0.59+0.351=2.6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2.6,4.776,2.6]=4.776kN/m为简化计算,按二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1、抗弯验算M 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6.827×0.452,0.5×6.827×0.22]=0.173kN·mσ=M max/W=0.173×106/64000=2.7N/mm2≤[f]=11.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max[0.625ql1,ql2]=max[0.625×6.827×0.45,6.827×0.2]=1.92kNτmax=3V max/(2bh0)=3×1.92×1000/(2×60×80)=0.6N/mm2≤[τ]=1.232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1=0.521q'l14/(100EI)=0.521×4.776×4504/(100×7040×256×104)=0.057mm≤[ν]=l1/250=450/250=1.8mmν2=q'l24/(8EI)=4.776×2004/(8×7040×256×104)=0.053mm≤[ν]=2l2/250=2×200/250=1.6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6.827×0.45,0.375×6.827×0.45+6.827×0.2] =3.84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2.256kN,R2=3.84kN,R3=3.164kN,R4=3.84kN,R5=2.256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4.776×0.45,0.375×4.776×0.45+4.776×0. 2]=2.687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1.463kN,R2'=2.687kN,R3'=2.184kN,R4'=2.687kN,R5'=1.463kN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截面类型(mm) Ф48×3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Ф48×3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受集中力为Ks×Rn,Rn为各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1、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kN·m)σ=M max/W=0.104×106/4490=23.23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 max=3.253kNτmax=2V max/A=2×3.253×1000/424=15.344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max=0.017mm≤[ν]=L/250=300/250=1.2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支座反力依次为R1=0.103kN,R2=4.503kN,R3=4.503kN,R4=0.103kN立杆所受主梁支座反力依次为P1=0.103/0.6=0.171kN,P2=4.503/0.6=7.505kN,P3=4.503/0.6=7.505kN,P4=0.103/0.6=0.171kN七、可调托座验算两侧立杆最大受力N=max[R1,R4]=max[0.103,0.103]=0.103kN≤0.85×8=6.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2、可调托座验算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P2,P3]=7.505kN≤[N]=30kN满足要求!八、立杆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1.386×(750+2×200)=1594mm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755×1800=3159mmλ=max[l01,l02]/i=3159/15.9=198.679≤[λ]=210长细比满足要求!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217×1.386×(750+2×200)=1940mm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217×1.755×1800=3845mmλ=max[l01,l02]/i=3845/15.9=241.824查表得:φ=0.1262、风荷载计算M wd=γ0×γL×φwγQ×Mωk=γ0×γL×φwγQ×(ζ2×ωk×l a×h2/10)=1×0.9×0.6×1.5×(1×0.08×0.45×1.82/10)=0.009kN·m3、稳定性计算P1=0.171kN,P2=7.505kN,P3=7.505kN,P4=0.171kN梁两侧立杆承受楼板荷载:左侧楼板传递给梁左侧立杆荷载:N边=1×[1.3×(0.5+(24+1.1)×0.12)+1.5×0.9×3]×(0.9+0.45-0.5/2)/2×0.45=2.132kN1右侧楼板传递给梁右侧立杆荷载:N边=1×[1.3×(0.5+(24+1.1)×0.12)+1.5×0.9×3]×(0.9+0.9-0.45-0.5/2)/2×0.45=2.132kN2N d=max[P1+N边1,P2,P3,P4+N边2]+1×1.3×0.15×(11-1.3)=max[0.171+2.132,7.505,7.505,0.171+2.132]+1.891=9.397kNf d=N d/(φA)+M wd/W=9396.848/(0.126×424)+0.009×106/4490=177.89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九、高宽比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H/B=11/44=0.25≤3满足要求!十、架体抗倾覆验算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 wk=l'a×ωfk=0.9×2.803=2.523kN/m: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F wk= l'a×H m×ωmk=0.9×1×0.757=0.681kN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ok:M ok=0.5H2q wk+HF wk=0.5×112×2.523+11×0.681=160.118kN.m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okg 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g 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G 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kNb j——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B2l'a(g k1+ g k2)+2ΣG jk b j=B2l'a[qH/(l'a×l'b)+G1k]+2×G jk×B/2=442×0.9×[0.15×11/(0.9×0.9)+0.5]+2×1×44/2=4464.5 33kN.m≥3γ0M ok =3×1×160.118=480.353kN.M满足要求!十一、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支撑层楼板厚度h(mm) 300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1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h t0u m =2[(a+h0)+(b+h0)]=1520mmF=(0.7βh f t+0.25σpc,)ηu m h0=(0.7×1×0.991+0.25×0)×1×1520×280/1000=295.239kN≥F1=9.397kN m满足要求!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c cβl=(A b/A l)1/2=[(a+2b)×(b+2b)/(ab)]1/2=[(300)×(300)/(100×100)]1/2=3,A ln=ab=10000mm2F=1.35βcβl f c A ln=1.35×1×3×9.282×10000/1000=375.921kN≥F1=9.397kN满足要求!。
支模架脚手架计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目录
一、模板计算
(一)现浇板底模
1、强度计算
a、荷载:线荷载q=(q1+q2)k1
集中荷载p=p 1×k 2 q 1——砼重,25KN/m 3
q 2————模板自重。
组合钢模板为m 2
P 1——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 K 1——不变荷载分项系数
K 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注:荷载分项系数k 1=,k 2=。
按GB50204-92规范第2.2.2条规定,荷载设计值可以乘以的折减系数。
分项系数与折减系数相抵后,可近似取k 1=k 2=1,即取荷载标准值进行计算。
余同)
b
c 、
强度计算式
M max =1/8ql 2+1/4pl(单位:N-mm)
σmax =M max /W ≤f
W ——模板截面抵抗矩。
从《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查取,由于钢模板系错缝拼接,部分模板在跨度方向不连续,故取0.7m 组合,一般情况下为W=×104mm 3当采用竹、木模板时,按式W=1/6bh 2计算,b=1000mm ,h 为模板厚度。
f ——模板材料抗弯强度,钢模板取f y =215N/mm 2;竹、木模板按厂家提供数据,无数据时可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木材抗弯强度指标。
2、刚度计算
a 、荷载:只取不变荷载q 。
L
L ——找平杆间距
b 、计算简图:
c 、刚度计算式 W max =ql 4/192E E ≤[W]=1.5mm E ——模板材料弹性模量,当为钢模板
时,E=×105N/mm 2竹、木模板仍按厂家提供数据,无数据时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
余同。
I ——模板截面惯性矩。
当为组合钢模板时,取I=b ×105mm 4;竹、木模板按I=1/12bh 3式计算。
[W]——挠度允许值,1.5mm 。
(二)梁底模
1、强度计算 a 、荷载:q=q 1+q 2+q 3
q 1——砼重,同前
q 2——模板重,同前。
q 3——振捣荷载,为2KN/m 2×梁底宽。
b 、计算简图
c 、强度计算式: M max =1/8ql 2
q
L
L
W ——模板截面抵抗矩,根据梁底宽度和组合方式按《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92查取,余同。
当用竹、木模板时,W=1/6bh 2,b 为梁底模宽度,h 为模板厚度。
f —模板材料抗弯强度,同前。
2
、刚度计算
a 、荷载:只取不变荷载q 1+q 2
b 、计算简图:
c 、刚度计算式:
W max =ql 4/192EI ≤[W]=1.5mm E ——弹性模量,取值同前。
I ——梁底模截面惯性矩。
当为组合钢模时,按GBJ214-92查取;竹、木模板I=1/12bh 3。
二、支模架计算
(一)梁底模支承横担
1、强度计算
a 、荷载:计算单元见下图:
L
L
q 1+q 2
荷载P 为阴影范围内的砼重、模板重和振捣荷载,其中,振捣荷载为b ×L 1×m 2,b 为梁宽,L 1为横担间距。
当用直角扣件连接时,支座既非简支,也嵌固,近似取M max =1/5PL.
非
c 、强度计算式: M max =1/5PL
σmax =M max /W ≤215N/mm 2
W ——横担截面抵抗矩,Ф48×钢管的截面抵抗矩为5079mm 3。
2、刚度计算
a 、荷载:P 1为上页图中阴影范围内的砼重、模板重。
b 、计算简图:
c 、
刚度计算式:取近似值。
W max =P 1L 3/60EI ≤[W]=L/250
E ——弹性模量,钢材为×105N/mm 2。
I ——横担截面惯性矩,当采用Ф48×钢管时,I=×105mm 4。
(二)板底模钢楞
1、强度计算
a 、荷载:取现浇板底模强度计算简图中支座反力的两倍。
L
L
q
L
L
L
q 1
b 、计算简图:
(N/mm ) c 、强度计算式:
M max =
σmax = Mmax/w ≤fy=215N/mm 2
W ——钢楞截面抵抗矩,Ф48×钢管为5079mm 3 2、刚度计算
a 、荷载:只取恒荷载q 1.
b 、计算简图:
c 、刚度计算式:
W max =q 1L 4/192EI ≤L/250 E 、I ——同梁横担
(三)大横杆计算
1、强度计算:
a 、荷载:为钢楞传来的集中荷载P 。
b 、计算简图:
当模板为竹胶合板或木板时,且L=1.0m 左右时, Mmax=
当模板为组合钢模板时,
L
L
L
Mmax=3/16p x ′L c 、强度计算式 σmax=M max /W ≤215N/mm 2 W ——5079mm 4 2、刚度计算:
a 、荷载:为钢模传来的集中荷载P 1(不考虑可变荷载)。
b 、计算简图: 图1:
图
刚度计算式:
按图1:Wmax=p 1L 3
/68EI ≤L/250 按图2:Wmax=P1′L 3/110EI ≤L/250 E 、I 意义同前。
(四)支撑系统总挠度
模板最大挠度与钢楞最大挠度和大横杆最大挠度之和不得大于5mm 。
(五)横杆与连接扣件的抗滑移验算N ≤[N]
N ——通过横担或大横杆传来的荷载。
[N]——扣件允许抗滑荷载。
扣件极限抗滑荷载一般为10KN ,安全系数取2,[N]为5KN 。
(六)立杆计算
a 、荷载:单根立杆承受的全部竖向荷载为N (恒荷载,可变荷载均应考虑),应乘以的增大系数(因有弯矩作用)。
b 、计算简图: ` C 部稳定计算式:
长细比:
i —
48×钢管i=15.8mm 。
根据长细比入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纵向弯曲系数中,将Φ代入下式:
N/ΦA ≤215N/mm 2
A ——立杆横截面面积,Φ48×钢管A=×102mm 2。
三、脚手架计算
(一)小横杆、大横杆计算:同支模架。
(二)多立杆式外脚手架
1、荷载
a、架上活载——m2
b、脚手板自重——m2
c、钢管自重——m,应乘以的长度增加系数,取50N/m。
d、扣件重——10N/个。
以上荷载按单根立杆受荷面积分层计算,然后累加起来。
操作层每层荷载为W1,层数n,非操作层每层荷载为W2,层数n2,总荷载N=W1×n1+W2×n2
2、立杆稳定计算式:
N≤[N]
[N]——立杆允许荷载值。
[N]=A n/K{f y+(n+1)σ/2-√[f y+(n+1) σ/2]2-f yσ}
An——立杆净截面面积,Φ48×钢管为×102mm2。
K——考虑管子平直度、锈蚀程度的影响系数,取K=2。
fy——立杆设计强度,钢材取fy=215N/mm2
n——n=(1/100i)2
i=立杆截面回转半径,Φ48×钢管i=15.8mm.
σ——欧拉临界应力,σ=п2E/λ(N/mm 2)
E ——弹性模量。
λ——底层立杆长细比,λ=i.
L ——大横杆步距。
(三)悬挑脚手架
1、荷载:同多立杆脚手架。
BC 杆 N BC =N/sin sin α=h/√
h 2+l 2
拉杆为AB 杆
N AB =N/tg α
4、压杆强度计算
λ=L o /i
L o ——计算长度,保守起见,取L o =√h 2+l 2
i ——BC 杆回转半径。
根据长细比λ按《钢结构设计规范》查得纵向弯曲系数中,代入下式计算:
KN/ΦA≤f y=215N/mm2
K——考虑钢管平直度、锈蚀程度等的影响系数,取K=2。
A——压杆截面面积。
5、连接扣件抗滑移验算。
各主要连接扣件均应进行抗滑移验算,验算式:
N≤[N]=5KN
不符上式要求时,应加装扣件。
(四)悬挑上料平台计算
1、荷载:
活载:——m2
脚手板自重——m2
q=×+
——超载和动载系数。
2、计算简图:
P=q
L1×L/4
L1
3、
压杆N BC=2P/sinα
拉弯杆件AB杆:
q
N AP=2P/tgα
M AB=1/2PL
4、杆件强度计算
a、压杆计算同悬挑脚手架。
b、AB杆:
σmax=K(N AB/A+M AB/W)≤f=215N/mm2
K——安全系数,取。
A——钢管截面面积
W——AB杆截面抵抗矩,Φ48×钢管W=5079mm3。
5、扣件抗滑移验算:同悬挑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