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4)(附答案)$805086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27
人物传记类课后练习(5)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
甚隘而深,若小舟然。
名之曰烟艇。
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然舟之非屋也。
以为似欤。
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
遂谓之屋。
可不可邪?’陆子曰:‘不然,新丰非楚也,虎贲②非中郎也,谁者不知,意所诚好而不得焉。
粗得其似,则名知矣。
因名以课实,子则过矣。
而予何罪?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沓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
使加数年,男胜锄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荻钓鱼而卖芰芡,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泊于玉笥之下。
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之哉!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陆游《烟艇记》)1.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名之曰烟艇名:取名,命名B.穷达异矣穷:贫穷C.而不能不眷于此也眷:喜爱D.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扣:拍,敲击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B.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沓霭之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纳烟云日月之伟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而不能不眷于此也业精于勤荒于嬉3.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陆游以“烟艇”命名自己的居室,以寄托自己的志趣,填补自己“求之不得”的缺憾。
B.文章采用借题发挥的手法,即借小屋的命名,抒发作者“身在魏阙,心存江湖”的隐逸志趣。
C.“伐荻钓鱼而卖芰芡,……顾不乐哉!”是古代隐士生活的缩影,因为作者素怀壮志,所以,从全文来看,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否定的态度。
D.有人评价这篇文章有“弦外之音”,即表面作旷达语,实际寓有陆游“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牢骚。
历史事件类课后练习(19)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明德马皇后讳某,伏波将军援之小女也。
少丧父母。
兄客卿敏惠早夭,母蔺夫人悲伤发疾慌惚。
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救制僮御。
内外咨禀,事同成人。
初,诸家莫知者,后闻之,成叹异焉。
后尝久疾,太夫人令筮之,筮者日:“此女虽有患状而当大贵,兆不可言也。
”后又呼相者使占诸女,见后,大惊日:“我必为此女称臣。
然贵而少子,若养它子者,得力乃当逾于所生。
”初,援征五溪蛮,卒于师,虎贲中耶将梁松、黄门侍耶窦固等因谮之,由是家益失势,又数为权责所侵侮。
后从兄严不胜忧愤,白太夫人绝窦氏婚,求进女掖庭。
由是选后入太子宫。
时年十三。
奉承阴后①,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
遂见宠异,常居后堂。
显宗即位,以后为贵人。
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
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
谓日: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
”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
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后常以皇嗣未广,每怀忧叹,荐达左右,若恐不及。
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
”连立为皇后。
先是数日,梦有小飞虫无数赴着身,又入皮肤中而复飞出。
既正位宫闱,愈自谦肃。
身长七尺二寸,方口,美发。
能诵《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善《周官》、董仲舒书。
常衣大练,裙不加缘。
朔望诸姬主朝请②,望见后袍衣疏粗,反以为绮觳,就视,乃笑。
后辞曰:“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
”六宫莫不叹息。
十五年,帝案地图,将封皇子,悉半诸国。
时楚狱连年不断,囚相证引,坐系者甚众。
后虑其多滥,乘间言及,恻然。
帝感悟之,夜起彷徨,为思所纳,卒多有所降宥。
及帝崩,肃宗即位,尊后曰皇太后。
(摘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注]①阴后:即阴皇后。
②朝请:即拜谒皇室,要求皇后妃嫔也参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闻之,咸叹异焉异:对…感到惊异B.帝案地图,将封皇子案:通“按”,察看C.因相证引,坐系者甚众系:关联D.卒多有所降宥宥:宽宥,饶恕2.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明马皇后入宫后严于律己的一组是()①内外咨禀,事同成人②奉承阴后,傍接同列,礼则修备③能诵《易》,好读《春秋》④既正位宫闭,愈自谦肃⑤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⑥后虑其多滥,乘间言及,恻然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皇后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所以,她很小就料理家事,管理僮仆,僮仆家里家外凡事向她请示报告。
散文类课后练习(16)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与韩荆州书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①:“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
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此畴曩心迹②,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君侯制作③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
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
白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
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④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
恐雕虫小技,不舍大人。
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
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选自《古文观止》)【注】①谈士:谈论世事的人。
②畴曩(chóu nǎng):往舀。
③制作:指文章著述。
侔(m óu):相等,齐同。
④谟猷(yóu):谋画。
谋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吐握之事躬:鞠躬B.未下车,即辟荀慈明辟:征召C.而愿委身国士委:付托D.惟君侯图之图:考虑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是写李白向韩荆州介绍自己的才华的一组是()①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②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③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④笔参造化,学究天人请日试万言,倚骂可待⑤王公大人,许与气义⑥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荆州谦恭下士,识拔人才。
人物传记类课后练习(9)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的练习。
《人有卖骏马者》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节选自《战国策》)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比三旦立市( )A.比较 B.等到 C.接连 D.并列②还而视之( )A.通“环”,绕着 B.回来 C.归还 D.还要③去而顾之( )A.到……去 B.追赶 C.除掉 D.离开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吴祐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
父恢,为南海太守。
祐年十二,随从到官。
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
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①。
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
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
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功曹以祐倨,请黜之。
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迁胶东侯相。
祐政唯仁简,以身率物。
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
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
啬夫③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
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
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
祐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祐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
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祐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
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
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注: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
②薏苡(yì yǐ):一种草本植物。
人物传记类课后练习(7)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第小题傅永,字修期。
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
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
”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
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水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
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
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
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
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仙琕烧营卷甲而遁。
英曰:“公伤矣!且还营。
”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
非心所乐。
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自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
后为南衮州刺史。
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摘自《北史·傅永传》,有删节)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②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B.①渡南岸,当深处置之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C.①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D.①求以为将,朝廷不听②声音不足听于耳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其孰能讥之乎C.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今以钟磐置水中D.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大人故嫌迟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散文类课后练习(4)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
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及公往,遂直其冤。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
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
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
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
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
”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
”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
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
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
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
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
”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
出游于途,行中规矩。
入居室,无惰容。
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人物传记类课后练习(1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
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声。
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
通判陈州,会河决,治堤费万计,亿不赋民而营筑之。
知洋州。
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
嫂诉于官,甲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
亿召甲出乳医示之,冤遂辨。
迁尚书屯田员外郎。
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
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执吏以闻。
诏付台①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
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
植乃除名。
并按钦若,诏释不问。
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
知益州。
故事,益州岁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
是岁大旱,亿倍数出粟,先期予民,民坐是不饥。
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数千顷。
维、茂州地接羌夷,蕃部岁至永康官场鬻马,亿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
唃厮啰与赵元昊相攻,来献捷。
朝廷议加唃厮啰节制。
亿日:“彼皆蕃臣也,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
”议遂寝。
元昊岁遣人至京师,出入民间无他禁,亿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外虽若烦扰,实羁防之。
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差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
仲淹既贬,帝以谕亿。
亿日:“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人。
”遂除户部、参知政事。
会忻州大震,谏官韩琦言宰相王随非辅弼才,又言亿子综为群牧判官,不当自请以兄纲代之。
遂与宰相皆罢。
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
亿性方重,治家严饬,虽燕居,未尝有惰容。
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
【注】①台:御史台。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亿不赋民而营筑之赋:征税B 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贷:借款C 遂除户部、参知政事除:授官D 亿性方重,治家严饬饬:谨慎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表明韩亿“有才干”的一组是()①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②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③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④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⑤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⑥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②④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洋州恶霸李甲,为霸占家产而逼嫂改嫁,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还贿赂官吏拷打其嫂,欲使其屈从。
人物传记类课后练习(4)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张铨,字宇衡,沁水人。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
以忧归,起按江西。
时辽东总兵官张承荫败殁,而经略杨镐方议四道出师。
铨驰奏言:“敌山川险易,我未能悉知,悬军深入,保无抄绝?且突骑野战,敌所长,我所短。
以短击长,以劳赴逸,以客当主,非计也。
昔胪朐河之战,五将不还,奈何轻出塞。
为今计,不必征兵四方,但当就近调募,屯集要害以固吾圉,厚抚北关以树其敌,多行间谍以携其党,然后伺隙而动。
若加赋选丁,骚扰天下,恐识者之忧不在辽东。
”因请发帑金,补大僚,宥直言,开储讲,先为自治之本。
又言:“李如柏、杜松、刘珽以宿将并起,宜责镐约束,以一事权。
”又论镐非大帅才,而力荐熊廷弼。
四十八年夏复上疏言:“自军兴以来,所司创议加赋,亩增银三厘,未几至七厘,又未几至九厘。
辟之一身,辽东,肩背也,天下,腹心也。
肩背有患,犹藉腹心之血脉滋灌。
若腹心先溃,危亡可立待。
竭天下以救辽,辽未必安,而天下已危。
今宜联人心以固根本,岂可朘①削无已,驱之使乱。
且陛下内廷积金如山,以有用之物,置无用之地,与瓦砾粪土何异。
乃发帑之请,叫阍不应,加派之议,朝奏夕可。
臣殊不得其解。
”铨疏皆关军国安危,而帝与当轴卒不省。
珽、松败,时谓铨有先见云。
熹宗即位,出按辽东,经略袁应泰下纳降令,铨力争,不听,曰:“祸始此矣。
”天启元年三月,沈阳破,铨请令辽东巡抚薛国用帅河西兵驻海州,蓟辽总督文球帅山海兵驻广宁,以壮声援。
疏甫上,辽阳被围,军大溃。
铨与应泰分城守,应泰令铨退保河西,以图再举,不从。
守三日,城破,被执不屈,欲杀之,引颈待刃,乃送归署。
铨衣冠向阙拜,又遥拜父母,遂自经。
事闻,赠大理卿,再赠兵部尚书,谥忠烈。
注:①朘(juān):剥削的意思。
(选自《明史·张铨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授保定推官,擢御史擢:提拔B.多行间谍以携其党携:带领C.犹藉腹心之血脉滋灌藉:借助D.臣殊不得其解殊:很,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且突骑野战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B.因请发帑金不如因善遇之C.与瓦砾粪土何异失其所与,不知D.乃发帑之请三五之夜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铨有远见的一组是()①以短击长,以劳赴逸,以客当主,非计也②又论镐非大帅才,而力荐熊廷弼③辟之一身,辽东,肩背也,天下,腹心也④发帑之请,叫阍不应,加派之议,朝奏夕可⑤经略袁应泰下纳降令,铨力争⑥铨与应泰分城守,应泰令铨退保河西A.③⑤⑥B.②③④C.①④⑥D.①②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承荫战败身亡后,杨镐提议四路出兵,但遭到张铨的反对,张铨认为目前要做的是加强边界的防守,厚抚北关的人民。
B.面对有关官员加重赋税的提议,张铨明确表示反对,但得不到重视,对此张铨很不理解。
C.张铨嫉恶如仇,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得罪皇帝与大臣冒死上奏,被俘之后仍然坚贞不屈,最终上吊自杀。
D.天启元年三月,沈阳沦陷后,张铨上书请求支援,无奈奏疏刚送上去,辽阳就被围,张铨毅然坚守辽阳,直至城破被俘。
5.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敌山川险易,我未能悉知,悬军深入,保无抄绝?(2)若加赋选丁,骚扰天下,恐识者之忧不在辽东。
(3)今宜联人心以固根本,岂可朘削无已,驱之使乱。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陵,沛人也。
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
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
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
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
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
”遂伏剑而死。
项王怒,烹陵母。
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
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
为右丞相二岁,惠帝崩。
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陵。
陵曰:“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今王吕氏,非约也。
”太后不说。
问左丞相陈平及绛侯周勃等,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
”太后喜。
罢朝,陵让平、勃曰:“始与高帝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平曰:“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
”陵无以应之。
于是吕太后欲废陵,乃阳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
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十年而薨。
1.下列加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微时兄事陵微:卑微B.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居:占领C.罢朝,陵让平、勃让:责备D.乃阳迁陵为帝太傅阳:通“佯”,假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愿为老妾语陵②化而为鸟,其名为鹏B.①及汉王之还击项籍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①遂伏剑而死②惑而不从师D.①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②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3.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B.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C.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D.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
(2)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
(3)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
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
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
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
琼至纶氏,称疾不进。
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
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
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
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三年,大旱。
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
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尚方御府,息除烦费。
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
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
又囚徒尚积,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
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
”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
元嘉元年,迁司空。
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
特进胡广、太常羊溥、司隶校尉祝恬、太中大夫边韶等,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赍赏,以宜比周公,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
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
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
萧何识高祖于泗水,霍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显其功。
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
”朝廷从之。
冀意以为恨。
会以地动策免。
复为太仆。
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
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
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
延熹元年,以日食免。
复为大司农。
明年,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
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
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
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
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
四年,以寇贼免。
其年复为司空。
秋,以地震免。
七年,疾笃,其年卒,时年七十九。
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后汉书·黄琼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司劾不敬劾:检举揭发罪状B.争议朝堂,莫能抗夺夺:改变C.锡之山川、土田、附庸锡:同“赐”赏赐D.赏赐之差差:不好,不够标准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黄琼“正直不阿”的一组是()①五府俱辟,连年不应②使中常侍以琼书属主者施行③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④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⑤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⑥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琼多次称疾不仕。
因父亲的缘故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称疾没有就任;接受公车征召,行至纶氏,不愿就任而称病;皇帝授任他太尉之职,他称疾退让,言语恳切凄恻,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黄琼知识渊博,能力很强。
自幼跟随父亲在尚书台学习,了解朝廷的许多典章制度和文献资料,出仕为官后,办理公务娴熟练达,在朝中议政没有人能跟他抗衡。
C.黄琼敢于直言。
他借遭遇旱灾之机,劝谏当朝皇帝应该顾念和省察政事,心存节俭;要明白敕令近臣,让他们遵守国家法度;要广开言路,询问公卿儒士政治教化的问题,让他们陈述朝政的得失。
D.黄琼深受当朝皇帝器重。
受征召入朝后,屡屡官居要职,从尚书仆射到司空、司徒、太尉乃至大将军,梁冀被杀后位至三公首位;并且皇帝常常听从他的进谏按他的建议下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
⑵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
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
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
”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居岁余,泽闲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
”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
”少年强请,乃许。
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
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
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
”令校长斩之。
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
”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
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沛公之从砀北击昌邑,彭越助之。
汉王二年春,与魏王豹及诸侯东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
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
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
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
汉四年冬,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
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自东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
越将其兵北走谷城。
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五年)项籍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