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
- 格式:docx
- 大小:22.26 KB
- 文档页数:5
通信工程师:TD通用专业知识考点巩固(题库版)1、单选移动IP网络中,移动节点进行代理发现的协议是:()A.ICMP/IRDPB.RARPC.ProcyARPD.STP"正确答案:C2、多选TD室内覆盖主要以公共控(江南博哥)制信道PCCPCH的RSCP和C/I 为设计准则,其原因是:()A、公共控制信道的功率与功率控制和用户位置相关,功率存在不确定性B、公共控制信道只有在建立连接时才被分配功率并发射,无业务连接则无发射C、公共控制是信标信道,作为网络选择,小区的选择/重选,业务的接入和移动性等算法的测量信道D、TS0公共信道独享功率,业务信道多用户多载波分享功率正确答案:C, D3、单选下列那项表示了BCH广播信道的覆盖范围:()A、PCCPCHB、DWPCHC、UPPCHD、SCCPCH正确答案:A4、多选以下有关TD-S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下行闭环内环功控最终是调整的Node-B的发射功率;B.外环功控是RNC根据Node-B提供的BLER来计算SIR目标值并反馈给Node-B;C.开环功率控制采用TPC来进行功控;D.闭环功控最大速率是每秒400次。
E.手机内部也有下行外环功率控制的实体。
"正确答案:A, E5、单选UMTS系统中,下行对扇区的区分,利用了Gold码的()特性A.正交B.同步C.自相关/互相关D.都不对正确答案:C6、问答题TD-SCDMA系统可以支持几种不同的上下行时隙配比?正确答案:1:5、2:D.3:C.4:B.5:17、问答题TD-SCDMA的业务类型分析方法的差异?正确答案:等效爱尔兰法原理:将一种业务等效成另一种业务,从而计算总的业务量(Erl)。
后等效爱尔兰法原理:分别计算每种业务所需的容量,再进行相加。
坎贝尔法原理:在综合考虑所有的业务基础上,构造了一个等效的业务(也被称作“中间业务”或“虚拟业务”),计算。
TD-SCDMA基础知识试题一、填空题1.如果不算上刚被接受为3G无线接入技术国际标准的WiMAX技术,3G无线接入技术的三大国际主流标准分别为__TD-SCDMA__、__WCDMA__和__CDMA2000__2. TDD系统在中国分配了__155__MHz带宽的频谱,目前各厂家在设备实现时用到的频段为__2010_MHz到__2025_MHz,共___9__个频点3.虽然3G技术已经针对2G系统的不足,在加强分组数据传输性能方面做了很大的增强,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使得3G R4定义的2Mbps峰值传输速率显得不足。
对此,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3GPP在R5和R6版本规范中分别引入了重要的增强技术,即__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__和__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__技术。
R5版本主要定义了__全IP网络__的架构,R6版本的重点则集中于业务增强及与其他网络的互通方面。
(注:答出英文或中文都算对)4.RNC与CN之间的接口是__Iu__接口,NodeB和RNC通过__Iub__接口连接5.在TD-SCDMA系统中,系统定义以下码组:__下行同步码(SYNC_DL)__一共__32__个,分成__32__组,用于同步和小区初搜,也可以区分相邻小区;__上行同步码(SYNC_UL)__一共__256__个,分成__32__组,用于UE随机接入;扰码一共__128__个,分成__32__组,用于__标识小区__;__基本训练序列(Midamble码)__一共__128__个,分成__32__组,用于联合检测时信道估计、上行同步保持、测量。
6. TD-SCDMA系统无线帧结构中,有个特殊时隙GP(保护间隔)由96个码片组成,时长75μs,由此可以确定基本的小区覆盖半径为__11.25__km。
同时较大的保护带宽,可以防止__上下行信号相互之间的干扰__,还允许UE在发送上行同步信号时进行一些__时间提前__。
TD-S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一、概述目的:在维持链路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消耗功率资源,最大程度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最大化系统的容量。
CDMA是干扰受限系统,对TD-SCDMA系统来说,干扰会造成系统性能下降和容量降低。
分类:按照信号流向,分为上行功控、下行功控;按照是否需要信息反馈,分为开环功控、闭环功控。
其中开环功控用于确定用户的初始发射功率,或者无线信道突变时发射功率的调节,主要用于克服阴影衰落和路径损耗;闭环功控主要用于克服多普勒效应产生的衰落,按照控制的内容有可以分为内环功控和外环功控。
开环功控准确度不高,只能起到粗略控制的作用,而闭环功控可以达到精度控制的效果。
功控分类图二、开环功控开环功率控制用于设置合适的初始发射功率以补偿路径损耗,并满足接收机期望接收的功率。
开环功控的特点是发射端不需要反馈信息,只需要根据接收到的链路链路信号衰落情况,估计自身发射链路的衰落,从而确定发射功率;开环功率控制是控制无线链路初始建立时所用的功率值,若控制功率值不合适会对KPI (比如接入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等)指标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在设置开环的初始功率时,既要保证无线链路所需要的功率,又要考虑功率过高对整个网络造成的影响。
下行公共信道开环功控对于下行公共信道开环功控,NodeB根据高层信令的指示以固定的功率发射信号,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下行公共信道没有功率控制。
对下行公共信道PCCPCH、SCCPCH、DwPCH、FPACH而言,在RNC上配置初始发射功率,然后通过信令消息发送给NODEB,NODEB根据配置的功率发送信号。
下行公共信道配置如下:上行公共信道开环功控上行公共信道开环功控采用逐步增高上行发射功率的方法,这样可以降低上行链路的干扰。
上行公共信道开环功控包括UPPCH信道开环功控和PRACH信道开环功控。
UPPCH信道开环功控上行同步过程中,UE在UPPCH信道上发送上行同步码SYNC_DL。
2. TD-SCDMA系统基本参数:TD-SCDMA系统的基本参数如表1-1中所列[41表1-1 TD-SCDMA系统基本参数参数说明码片速率1.28Mcps多址方式FDMA+TDMA+CDMA双工方式TDD数据调制QPSK/8PSK信道间隔1.6MHz信道编码卷积编码十Tu由。
码基站发射功率最大43dBm移动台发射功率最大33dBm小区搜盖半径0.1.12km切换方式硬切换漱切换2接力切换上行同步1/8chip功率控制开环加闭环多速率方案多时隙、可变扩频因子基站间定时同步3. TD-SCDMA系统关键技术:TD-SCDMA系统采用了很多关键技术。
例如:智能天线、多用户联合检测接力切换、上行同步和功率控制等,下面简要介绍其中一些技术。
. 智能天线技术4第一章绪论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自适应天线波束赋形技术。
TD-SCDMA系统的智能天线由8个天线单元的同心圆阵列组成,直径为25cm。
其原理是使一组天线和对应的收发信机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使用DSP方法使主瓣自适应地指向移动台方向,可达到提高信号的载干比,降低发射功率等目的。
智能天线的上述性能允许更为密集的频率复用,使频谱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智能天线在TD-SCDMA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在上行信号检测中,结合多用户联合检测技术,实现空间和时间的分集接收,提高上行检测解调的性能OO TDD制式下,上下行信道具有对称性。
基站依据上行信号对空间参数进行估值,根据这些估计值对下行信号进行波束赋形。
由于每个用户在小区内的位置不同。
这一方面要求天线具有多向性,另一方面则要求在每一个独立方向上,系统都可以跟踪个别用户。
通过DSP对用户的来波方向进行测量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TD-SCDMA系统的无线子帧设计为5ms,这是下行对上行最大的反应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终端移动的距离和信道特性的变化很小,所以可以根据上行获得的空间特性信息来对下行进行波束赋形。
TD资料整理1、TDD与FDD比较无需成对的频率无需双工器,简单的射频前端非对称业务传输无需软切换2、TD-SCDMA技术特点载频间隔:1.6M码片速率:1.28Mc/s双工方式:TDD帧长:10ms (子帧5ms)信道编码:卷积码、Turbo码调制方式:QPSK/8PSK功率控制:开环结合闭环功率控制速率:200次/s基站同步:同步3、TD-SCDMA系统是:FDMA、TDMA和CDMA的最优结合4、TD-SCDMA关键技术TDD技术、智能天线、上行同步(同步CDMA)、动态信道分配、联合检测、接力切换5、TD-SCDMA系统频谱(155M)1880—1920、2010—2025、2300—24006、TD-SCDMA帧结构每帧有两个上/下行转换点7个常规时隙T0—T6TS0固定为下行时隙TS1固定为上行时隙三个特殊时隙Gp, DwPTS, UpPTS其余时隙可根据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灵活UL/DL配置7、DwPTS下行导频时隙用于下行同步和小区初搜:该时隙由96 Chips组成;32用于保护;64用于导频序列;时长75us32个不同的SYNC-DL码,用于区分不同的基站;为全向或扇区传输,不进行波束赋形。
8、UpPTS上行导频时隙用于建立上行初始同步和随机接入,以及越区切换时邻近小区测量;160 Chips: 其中128用于SYNC-UL,32用于保护;SYNC-UL有256种不同的码,可分为32个码组,以对应32个SYNC-DL码,每组有8个不同的SYNC-UL码,即每一个基站对应于8个确定的SYNC-UL码;BTS从终端上行信号中获得初始波束赋形参数。
9、GP保护时隙96 Chips保护时隙,时长75us;用于下行到上行转换的保护;在小区搜索时,确保DwPTS可靠接收,防止干扰UL工作;在随机接入时,确保UpPTS可以提前发射,防止干扰DL工作;确定基本的基站覆盖半径。
10、普通时隙突发(Burst)结构由864 Chips组成,时长675us;业务和信令数据由两块组成,每个数据块分别由352 Chips组成;训练序列(Midamble)由144 Chips组成;16 Chips为保护;可以进行波束赋形;11、Midamble长144Chips:由长度为128的基本训练序列生成,基本训练序列共128个;128个基本训练序列分成32组,以对应32个SYNC-DL码;每组为4个不同的基本训练序列,基本训练序列和扰码一一对应;训练序列的作用:上下行信道估计;功率测量;上行同步保持。
550【题目】3985、TD-SCDMA系统中,在上下行时隙对称配置方式下单载波CS64K业务码字受限容量为___【正确答案】B【A】A、4【B】B、5【C】C、6【D】D、7【题目】3986、TD-SCDMA系统中,在上下行时隙对称配置方式下单载波PS128K业务码字受限容量为___【正确答案】C【A】A、1【B】B、2【C】C、3【D】D、4【题目】3987、TD-SCDMA系统中,在上下行时隙对称配置方式下单载波PS384K业务码字受限容量为___【正确答案】A【A】A、1【B】B、2【C】C、3【D】D、4【题目】3988、多媒体彩铃业务的业务中,HLR在SRI消息中携带的SS_CODE为___【正确答案】C【A】A、250【B】B、251【C】C、252【D】D、254【题目】3989、切换触发门限是一个()的差值,此参数是在RNC侧的OMCR上配置,是一个()变量。
___【正确答案】B【A】A、邻小区与本小区的接收信号(Pccpch_Rscp)强度;小区【B】B、邻小区与本小区的接收信号(Pccpch_Rscp)强度;全局【C】C、邻小区与本小区的CIR; 小区【D】D、邻小区与本小区的CIR; 全局【题目】3990、如果干扰源处于被干扰系统下方一定高度时,比如PHS和TD-CDMA系统,可以考虑将干扰源天线更换为___的天线来获取更高的空间隔离度。
【正确答案】A【A】A、上副瓣抑制较大【B】B、下副瓣抑制较大【C】C、上副瓣抑制较小【D】D、上副瓣抑制较小【题目】3991、随着天线增益的下降,天线的3dB波瓣宽度的增大将使下倾角的动态范围___。
【正确答案】B【A】A、减小【B】B、增大【C】C、不变【D】D、先减小后增大【题目】3992、通用模型中,绕射修正系数是___。
【正确答案】D【A】A、K1【B】B、K 3【C】C、K 5【D】D、K 7【题目】3993、通常在某一Cluster中建成并开通正常站点占总数的____以上,并且保证基本连续覆盖的时候,就可以进行RF优化。
蕊热叁凰TD-SC D M A功率控制技术分析钱罕林宋芳(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21)喃要]在分析功率控制基础上,探讨功率控制方式,,分-6TD-SCD M a功率控制过程,论述功率控制对于小区间的干扰抑制起到的作用,并给出功率控制算法及改进算法思路。
陕键词]TD-S C D M A;功率控制;S I N g.;功控算法西’t否260面而覃如而目标值进行比较,如果测量值小于目标值,则T PC命令置为“u矿,当测量值大于目标值时,TPC命令置为“dow n”。
在U E端,对TPC比特位进行软判决,若判决结果为“u∥,则将发射功率增加一个步长,若判决结果为“dow n”,则将发射功率刚氏—个步长。
且标SI R值由高层通过外环进行调整。
当由于失去同步接收不到TPC比特时,发射功率将保持在一个固定值上:当由于失去同步而不能进行SI R测量时,则在失步期间TPC命令总是置为“up”。
22下行控制1)公共物理信道的发射功率。
P—C CPC H的发射功率,由高层信令设置,并可通过网络决定对其进行修改。
P—C C P C H的参考功率在B C H上周期广播,U E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C C PC H功率与参考功率比较以估算躐圣损耗。
F-P A C H的发射功率:F-PA C H的发射功率值由网络设置。
S—C C PC H,PI C H的发射功率:S—C C PC H和PI C H与P—C C PC H的发射功率差值由高层信令设置。
PI C H与P—C C P C H参考功率的差值在BC H中广播。
2)专用物理信道(D P C H)。
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由网络设置直到第一个上行D P C H到达。
以后的发射功率由N ode B 采用基于SI R的闭环控制。
接收SIR由U E进行周期’『生测量得到,当测量值大于且标值时,则TP C命令置为“dow n”,当测量值小于目标值时,T PC命令置为“up”。
网优初级培训结业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无线网络优化主要是通过调整各种相关的和,满足系统现阶段对各种无线网络指标的要求。
优化调整过程往往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系统对无线网络的要求总在不断变化。
2.网络优化完毕后应对网络质量进行和,并提交网络优化报告。
3.无线接口从协议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三层:、、。
4.为了对抗快衰落,基站采取的措施有分集、分集和空间分集。
5.在DT测试时所使用的GPS接口应设置为NMEA/NME方式,此时的速率为波特。
6.某天线的增益是20dBi,则对应为dBd。
7.天线增益与天线方向图有密切的关系,方向图主瓣越,副瓣越,增益越高。
8.GSM 900系统,中国联通占用的频率范围是(上行)(下行)。
9.我们在做GSM网络的DT测试时,在邻区列表中发现第一邻频干扰,但还能够正常通话,依据协议,C/A至少满足。
10.CDMA2000下,前向功率控制有三种包括:、、快速功控。
1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标准有,分别是制式。
12.WCDMA系统的基本带宽为,码片速率为,双工方式为。
13.WCDMA系统中,语音采用编码,数据采用编码。
14.TD-SCDMA系统中,一个子帧的三个特殊时隙分别时、、。
15.TD-SCDMA系统中的动态信道分配技术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慢速DCA,把资源分配到;二是快速DCA,把资源分配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网络优化的意义在于维持网络处于()的运行状态A、最好B、满负荷C、较好2.RF优化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交换机侧安装集成完毕B、相关软件更新至最新版本C、RF设计数据验证D、基站安装集成完毕3.共站址情况下不同系统之间会有干扰影响系统性能,不会影响()。
A、系统灵敏度B、系统容量C、系统覆盖范围D、公共信道发射功率4.对于过覆盖优化,我们通常采取()方式,此举一来可以抑制过覆盖,同样也可以缓解“塔下黑”的状况。
TD-S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转帖) (2010-9-24 11:03)TD-SC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由于“远近效应”,系统的容量主要受限于系统内各移动台和基站间的干扰,因而,若每个移动台的信号到达基站时都能达到保证通信质量所需的最小信噪比并且保持系统同步,TD-SCDMA系统的容量将会达到最大。
功率控制就是为了克服“远近效应”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它是在对接收机端的信号强度或信噪比等指标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适时改变发射功率来补偿无线信道中的路径损耗和衰落,从而既维持了信道的质量,又不会对同一无线资源中其他用户产生额外的干扰。
另外,功率控制使得发射机功率减小,从而延长电池是使用的时间。
功率控制算法通常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和研究。
若从全局的层次上进行分析,则假定内环功率控制速率足够快,能够从理想地跟上信道变化,因此信道增益在一次功率控制达到稳定状态前是恒定的。
从这个角度看功率控制问题,着重考虑的问题包括容量、全局稳定性和系统负荷,以及全局控制问题是否有解,即是否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性能要求(SIR)。
若从局部的层次上进行分析链路通信的目标SIR值假定不变,并且满足所有用户要求。
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则局部功率控制算法收敛性质和收敛速度,即快速跟上信道变化能力,是功率控制算法研究的重点。
TD-S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TD-SCDMARRM(无限资源管理)中的功率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开环、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3部分,各部分实现以下描述。
1.开环功率控制由于TD-SCDMA系统采用的是TDD模式,上下行链路使用相同的频段,因此上、下行链路的平均路径损耗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这一特点使得UE在接入网前,或者网络在建立无线链路时,能够根据计算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来估计上行或下行链路的初始发射功率,这一过程称为开环功率控制。
上行开环功率控制有UE和网络共同实现,网络需要广播一些控制参数,而UE负责测量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通过开环功率控制的计算,确定随机接入时UpPCH、PR ACH、PUSCH和DPCH等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2.闭环功率控制快速闭环功率控制(内环功率控制)的机制是无线链路的发射端根据接收端物理的反馈速度信息进行功率控制,这使得UE(NodeB)根据NodeB(UE)的接收SIR值调整发射功率,来补偿无线信道的衰落。
TD-SCDMA系统上,下行专用信道上使用内环功率控制,每一子帧(5ms进行一次)。
功率控制速率为200HZ,功率控制步长可选为1dB、2dB、3dB。
(1)上行闭环功率控制上行闭环功率控制用来调整上行专用信道(DPCH)和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发射功率。
以上行DPCH为例,基站从RNC的上行外环功率控制算法得到相应的功率控制信道的目标SIR值,在每一个子帧内将其和DPCH的Midable信号的接收SIR值进行比较。
如果接收到的SIR值大于目标的SIR值,基站就在下行DPCH上发送“下降”的功率控制TPC命令给U E;如果接收到的SIR值小于目标SIR值,基站就在下行DPCH上发送“上升”TPC命令给U E。
在UE端,当收到基站的TPC命令后,根据上升和下降的命令和选取的功率控制步长,调整下一子帧相应信道的发射功率。
(2)下行闭环功率控制下行闭环功率控制用来调整下行专用信道(DCH)和下行共享信道(PUSCH)的发射功率。
以下行DPCH为例,UE从RNC获得下行外环功率控制需要的BLER(FER)和其他一些控制参数,通过下行外环功率控制算法得到相应的功率控制信道的目标SIR值,在每一个帧内将其和下行的DPCH的midable信号的接收SIR值相比较。
如果接收到的SIR值大于目标SIR值,UE就在上行DPCH上发送“下降”的功率控制命令(TPC);如果接收到的SIR值小于目标SIR值,则TPC命令设置为“上升”。
在基站端,当收到UE的TPC命令后,根据上升或下降命令和选取的功率控制步长,调整下一个子帧相应信道的发射功率。
一个DPCH或PDSCH的发射功率不能超过上层确定的动态范围。
这个发射功率定义为物理信道扩频前一个时隙内复QPSK(8PSK)符号的平均功率。
在下行传输数据暂停阶段,NO DEB将忽略接收到的TPC命令。
NODEB在一个时隙内的总下行发射功率不能超过规定的最大值,但总功率超过最大值时,所有下行DPCH和PDSCH的发射功率将减小相同的值,使得总发射功率等于最大值。
当下行专用信道处于失同步状态时,UE总是将上行TPC命令设为“上升”。
3.外环功率控制内环功率控制虽然可以解决路径损耗以及远近效应的问题,使接收信号保持固定的信干比(SIR),但是却不能保证接收信号的质量。
接收信号的质量一般用误块率(BLER)或误码率(BER)来表征,BLER有接收信号SIR的分布函数决定,两者的数学关系相当复杂。
环境因素(主要是用户的移动速度,信号传播的多径和迟延)对接收信号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当信道环境变化时,接收信号的SIR和BLER的对应关系也相应的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根据信道的环境变化,调整接收信号的SIR目标值,这就是外环功率控制的目的。
影响外环功率控制性能的参数主要包括:(1)目标BLER/FER的设置;(2)由信道编解码性能决定的BLER/FER和BER以及BER和SIR的对应关系;(3)SIR的测量误差,可以用一个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随机函数来仿真。
外环功率控制和内换功率控制组合实现闭环功率控制,所以其性能可以通过闭环功率控制的性能来体现。
(1)上行外环功率控制上行外环功率控制在RNC的RRC子层执行,RNC为每一条执行上行内环功率控制的链路设置目标值SIR,并将这个目标值通知NODEB。
NODEB在收到RNC的通知后,便更新相应链路的SIR目标值,作为内环功率控制的依据。
外环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通信质量的方法,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是采用循环冗余校验(CR C)结果来判断数据帧的错误情况。
基于数据帧的可靠信息,还可以有另外一些判断通信质量的标准,例如:信道解码前的BER,即RawBER,或者Viterbi解码(Turbo解码)的软信息等。
(2)下行外环功率控制下行功率控制在UE端的RRC子层执行,其原理和上行外环类似,只有功能实现单元不同,与上行功率控制不同的地方在于,网络端即使不能控制UE端的外环算法,仍能很有效地控制下行链接。
首先下行链路的目标质量参考值是由RNC给出的,在通信中可以改变;其次,即使NODEB收到UE的快乐控制命令,也不一定必须按照内环算法执行,因为网络能够协调不同下行链路的通信质量从而实现不同业务的优先级,这在下行负载较重要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减小网络恶化的可能性。
功率控制的发展趋势系统的重要特征是可以提高质量的移动多媒体业务。
因此,数据业务的链路控制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除了功率控制,分组数据业务由于对时延的要就降低,其他链路自适应技术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典型的是自适应编码/调制等速率控制技术。
高速的数据业务和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在增强的2G系统中得到了一定的实现,并且在CDMA 及TDMA系统中已经标准化。
这些增强的标准具有的公共特征如下。
1.允许采用具有更高峰值数据速率的工行分组数据信道;2.通过数据速率自适应来利用在大部分覆盖范围内可以获得的更高的SINR;3.与2G语音标准兼容的时隙和帧结构,更方便升级和演进;4.当没有数据传输时,移动终端允许进入睡眠状态,减少空中接口资源的占用率。
一旦需要激活数据传输时,能够迅速的从睡眠态激活;5.对于分组数据传输而言,采用专用或共享信道会减小接入和建立导致的时延。
更深入的研究将结合功率和速率控制技术进行联合控制,达到系统的最大优化。
对于非实时的数据业务,要求对用户传输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充分利用频谱资源。
不同的多媒体业务可以用不同的QoS来描述,只有设计合理的速率控制方案,才能有效的利用频谱资源。
在无线信道中,传输速率和信干比(SIR)之间的关系密切。
而功率控制是调节信干比最有效的手段,因袭将速率控制和功率控制相结合是很自然的。
在实际系统中,可用的传输速率是一组离散的数值,链路控制的目的在于使系统吞吐量最大。
由于速率的离散性,存在多种速率组合可以得到相同的系统吞吐量,但消耗的总发射功率却不同,而保证发射功率最小可以减小相邻小区的干扰,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因此功率控制和速率控制的问题归结为用最小总发射功率来最大化系统总吞吐量。
关于联合功率控制和速率控制的数学分析和算法实现都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
总结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选择哪种功率控制方式,不但要考虑功控的效果,更要考虑实现的难易程度和成本。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采用上行闭环功率控制,包括上行内环和上行外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对无线资源的管理越来越重要,功率控制的地位会更加的突出,相应的功率控制方法也会不断的得到改进,会更好地满足系统的功控要求,进而减少系统自干扰,提高系统的容量。
相关链接开环功率控制开环功率控制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要是用于随机接入过程。
由于TDD系统上,下行链路在同一个载频上传输,通过对导频信号的路径损耗估计,接收端可以对发送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准确的估计,从而相应调整发送功率。
开环功率控制由于不需要反馈信道,算法相对于闭环功率控制反应更灵敏,目前只用于无线链路的建立阶段。
闭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分为功率调节和功率判断2部分,因此功率调整的延迟较大。
以上行链路为例,功率控制有终端和基站共同实现,终端接收基站发来的功率控制命令,按照规定的步长,增加或减少发生功率,而功率控制命令由基站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SIR,通过功率控制算法计算生成。
外环功率控制外环功率控制的功能是将目标SIR值调整到最恰当的位置,以保证信号质量。
外环功率控制流程包括3个部分:测量接受信号质量BLER;查询指定BLER门限值;门限判决,按照相应的策略调整SIR目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