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 认识小数12-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27.92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认识小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定义、小数的数位、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简单运算。
我们会通过教材的第44页到46页来学习这些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了解小数的数位,能够熟练地读写小数,并且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小数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小数的数位和读写方法,难点是小数的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教材、练习本和一些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商店购物时遇到了一些关于小数的问题,通过这个故事,让大家对小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讲解:然后我会带领大家学习小数的定义和小数的数位,我会用PPT和实物来进行讲解,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小数的定义、小数的数位和小数的读写方法。
七、作业设计1. 0.52. 1.23. 3.6答案:1. 读法:零点五,写法:0.52. 读法:一点二,写法:1.23. 读法:三点六,写法:3.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习情况,看看大家的学习效果,如果有必要,我会进行一些调整。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小数。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认识小数》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小数的数位和读写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小数的数位从左到右依次是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而小数的读写方法则是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读写。
这一点是学生后续进行小数计算的基础,必须牢固掌握。
小数的运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难点。
小数的加减乘除不仅需要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读写方法,还需要理解小数点的作用和小数位的进位和借位。
例如,在小数的加法中,我们需要先对齐小数点,然后从低位开始相加,如果有进位要记得加到下一位上。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设计理念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的小数认识都结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本课设计力求在实际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倾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三特性:一是现实性,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教学时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轻松、快乐地感悟小数的具体含义;二是系统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三是文化性,引导学生在活泼灵动的问题诠释和“数学史话”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工具性、人文性兼备的特点。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P88-89。
学情与教材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
而在实际的生活中,特别是学生在逛商场购物、或者买一些学习用品时都已经见过小数,所以教学时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进行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来源与含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境,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人民币学具图、学生提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一、记忆中的小数1.产生小数。
课件出示:1.6元,长度是多少?比1米多一点点,一共几瓶巧克力豆, 老师在学生回答之中,师板书写出若干个小数:1.6元 1.1米 1.02米 0.6米 1.5瓶 1.4瓶2.揭示(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数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主要是第七章第一节的小数的初步认识。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基本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的教具和学具,包括小数点模型,小数卡片,以及一些小数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有小数部分,来引入小数的概念。
2. 小数的读写方法:我会用一个小数卡片,展示小数的读写方法,然后让学生们跟着我一起读写。
3. 小数的意义:我会用小数点模型,来解释小数的意义,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小数点的作用。
4. 小数的加减法:我会用一些小数练习题,来让学生们练习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答案:苹果2.5元,香蕉3.2元,牛奶1.8元。
答案:5.6 + 2.3 = 7.9,7.8 3.1 = 4.7。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但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小数点的作用还不是很理解,这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加强。
对于拓展延伸,我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运用小数,比如在购物时,可以尝试自己计算价格,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小数。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小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三下7.1.1《认识小数》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小数,了解小数的概念。
2.能够准确读写小数。
3.能够将小数与分数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小数的概念及读写。
2.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
难点1.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2.准确进行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三下教材。
2.工具:板书、教具等。
3.环境:教室需要干净整洁,保证学生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讲解小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基本定义,区分小数与整数。
2.给出一些小数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读写这些小数。
第二步:讲解1.讲解小数的读写规则,重点强调小数点的作用。
2.示范如何将小数转化成分数,以及将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一技巧。
第三步:练习1.给学生一些小数与分数相互转化的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相互核对答案。
2.强调练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对小数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第四步:总结1.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布置小数与分数相互转化的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2.鼓励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小数的认识展开,通过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和与分数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对知识点的理解较好。
但在练习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帮助学生巩固小数与分数的转化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初步认识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初步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1教学内容课本第88、89页例1教学目标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1、猜价格游戏。
2、出示文具标价牌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圆珠笔3.50元铅笔0.8元橡皮1.52元日记本5元(1)、区别整数与小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标价,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2)反馈交流,引出小数A、左边的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B、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
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
小数是怎么来的呢?一、认识小数1、设疑:对于小数,你了解多少?2、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试读小数A、根据已有经验试读B、方法小结。
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试写小数。
A、请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数B、方法小结,强调小数点的位置。
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
C、再写出上面的其它小数。
《认识小数》(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于《认识小数》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小数的认识和运用。
具体包括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能够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的读写方法和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难点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小数卡片、计算器等教具和学具,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引导学生对小数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小数的读写方法:我通过PPT展示小数的读写方法,并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加深对小数的读写方法的理解。
3. 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我通过PPT讲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然后让学生使用小数卡片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理解。
4. 小数的大小比较:我通过PPT讲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加深对小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
5.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我通过PPT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加深对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数板书,包括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小数的读写方法:请学生用纸和笔写下五个小数,并读出来。
2. 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请学生用纸和笔写下五个小数,并标出它们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感学生对于小数的概念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练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认识小数12人教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认识小数12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七章第一节内容,即认识小数。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小数的意义、小数的组成以及小数的读写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小数的概念,并掌握小数的读写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难点在于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并理解小数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学具包括练习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我会向同学们展示一个水果摊,摊上有一些水果,每个水果的价格是1元,我会向同学们展示如何用小票来表示购买的水果的总价。
3. 例题:然后,我会给同学们讲解一些例题,让同学们通过实际计算来理解小数的读写方法。
我会逐步解释每个步骤,并引导同学们一起完成。
4. 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的内容。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来进行板书设计。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文字,将小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展示在黑板上,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小数写出一个价格是5.2元的商品的小票。
答案:一个价格为5.2元的商品的小票可以写成:苹果5个,每个1元,共计5.2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如果发现有同学还没有完全掌握,我会个别辅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阅读相关的数学故事或者进行小数的实际计算,来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7.1《认识小数》人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5页至67页,主要包括小数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读写小数,并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的含义,小数的组成,小数的读写方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难点:小数点后面数位的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小数卡片。
学具:练习本、小数计算器、小数点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颗苹果树,树上挂着10个苹果,然后提问:“如果我们在每个苹果上贴一个小标签,标签上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你们觉得可以贴哪些小数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小数的认识: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组成,明白小数点的作用。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读写小数,并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3. 小数的读写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小数的简单计算:教师通过PPT出示一些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并选取学生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的认识小数点:小数部分: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加减法计算七、作业设计:0.5,3.2,4.8,7.02.5 + 1.33.7 1.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价格的计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小数。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数的认识和组成:这是学生首次系统接触小数,对于小数的概念和组成,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