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物理性污染控制问答
- 格式:docx
- 大小:28.39 KB
- 文档页数:9
(1)固废上午的,第一题,堆肥的,干基有机物含量5%-10%,温度始终达不到,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是有机物含量不够,答案D(2)第二题,堆肥过程,先分拣还是什么的,然后主发酵10d,然后20d,再筛分的选择的D,先10d,再20d的。
(3)达诺滚筒的题目,大概是长径比12,直径多少的?转一圈前进0.02m。
问转速为几转每分的时候,停留时间几天?我算出来3d(4)填埋场调节池容量是按什么设计,选择D,按照月平均降雨量与可以处理的渗滤液的差值算(5)1L水中含有100g土壤,20mg某组分分配平衡后浓度为2mg/L,去分配系数。
90ml/g(6)给了逐月的渗滤液产生量和处理量,求垃圾填埋场调节池容积的。
8800m3 (7)填埋场,膜上水深90cm,粘土厚1.8m还是多少,渗透系数是10的-7次。
求渗漏量,算出来是-9次的那个(8)渗透系数0.6,1平方厘米的孔,上面积水30cm,计算渗滤液的渗透量,计算出来是12.6立方米每天(9)填埋场封场,有几种情况HDPELDPEGCL分别给了厚度,然后让找错误的,有一项是上面封场的,上面设了土工布,下面没设这个是错误的10、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面积20kM2,城市人口50万人,人均人口密度10000人/km2.人均垃圾量多少,波动系数1.5,计算设计规模。
这题忘了选择哪个了,总之按照20万人算,还要乘以1.5,大概是30万t/d(11)危废综合处理厂,一个危废填埋场,一个危废焚烧厂,然后同时满足二者要求的选项中,错误的是:A:处理厂中心距离居民区800m,其余几个距地表水150m,还有一个是距地下水 2.8m,但特殊防渗处理了,而且经环评部门批准,我选择的A(应该是边界距离居民区800m)(12)是考试的第73题,一个管子,给了管长给了坡度,渗滤液的量,孔液体流速,孔径,让你求一米开多少个孔的那估计对了就用总流量除以一个孔的流量算的24个,这题答案是A(13)给了填埋场产气半衰期的,2000年填了多少垃圾,到2003年的产气量的,我当时不会用产气半衰期算k值,估计计算量大,放弃了(14)下面不是填埋场主体工程的是A进场道路,其余有计量站,垃圾坝和监测的,选择A进场道路,按规范,进场道路是配套工程(15)鸡粪和秸秆发酵的,我算了好久,给了耗氧量,也算出了r。
第五章放射性污染1、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常用的固化方法(原理)及适用条件。
答:(1)水泥固化:水泥与废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凝胶,将放射性废物包容,并逐步硬化形成水泥固化体。
只适合于处理放射性水平较低的废物。
(2)沥青固化:在一定碱度、配料比、温度和搅拌速度下,放射性废液与沥青发生皂化反应,冷却后得含盐量可高达60%的均匀混合物。
适用于处理放射性水平较高的废物。
(3)塑料固化:将放射性废物“包藏于”热固性树脂交联形成的海绵状孔隙中或分散于熔融的热塑性树脂中的处理技术。
适于处理中、低放射性水平的废物。
适用于高放废液固化方法按固化体形式可分为四类:(1)玻璃固化:玻璃原料与高放废物按一定配比混合,在900-1200℃下蒸发、燃烧、熔融、烧结,废液中的所有固体组分在高温下结合入硼硅酸盐玻璃基质中,退火后成为稳定的玻璃固化体。
(2)陶瓷固化:使放射性核素作为晶体的组成部分而固定的固化方法。
(3)复合固化:主要有包覆煅烧物固化体、金属固化体、多隔离层固化体等。
(4)合成岩石固化:废液和霞石、碱硬钛矿石、白榴石和氧化锆等高温熔融,形成与天然岩石晶体结构相同的固体,放射性核素作为晶体组成部分而固定。
2、简答辐射防护的原则。
答:(1)辐射实践正当性: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必须经过正当性判断,确认这种实践具有正当的理由,获得的利益大于代价。
(2)辐射防护最优化:应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下,所有辐照都应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3)个人剂量当量的限值:用剂量当量限值对个人所受的照射加以限制3、简述放射性废液常用的处理技术(原理)及适用条件。
答:低、中放废液常用絮凝沉淀、离子交换、蒸发、膜技术、生物化学、电化学等方法,常用前三种。
高放废液比活度高,一般经蒸发浓缩后贮存在双壁不锈钢贮槽中。
1、絮凝沉淀:使沉淀剂与废水中微量的放射性核素发生共沉淀作用的方法。
1、振动的定义:广义地讲,任一个物理量在某一定值附近作周期性的变化均称为振动。
2、机械振动: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3、振动的利用:琴弦振动;振动沉桩、振动拔桩以及振动捣固; 振动检测;振动传输、筛选、研磨、抛光; 振动压路机、振动给料机和振动成型机等。
4、振动污染: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轻则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降低机器及仪表的精度;重则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机械设备及土木结构的破坏。
5、振动污染特点:主观性局部性瞬时性6、环境振动污染的主要来源:自然振动,人为振动7、振动源分类:1)工厂振动源2)工程振动源3)、道路交通振动源4)、农业机械5)、低频空气振动源8、振动对人体的危害1)局部振动:风动工具电动工具局部振动——全身性危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其它系统局部振动病: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也可累及肢体神经和运动功能。
发病部位多在上肢末端,发作性手指变白是其典型表现。
2)全身振动——一般为低频率大振幅振动振动病:亦称晕动病,由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反应症状。
患者先出现疲劳,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继之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血压下降,视物模糊,频繁呕吐还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少数严重反应者甚至出现休克。
9、振动对构建物的危害:振动通过地基传递到房屋等构建物,导致构建物破坏,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和强度。
共振的放大作用会带来更严重的破坏的危害10、简谐振动: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或角位移)按余弦(或正弦)规律随时间变化。
招聘环保工程师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集团公司)(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保护工程的主要任务?A、水污染控制工程B、大气污染控制工程C、固体废物处理工程D、能源消耗统计2、在环境工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A、活性炭吸附B、膜生物反应器C、化学沉淀法D、生物膜法3、以下哪种气体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物质?A. 二氧化碳B. 氮氧化物C. 氯氟烃D. 甲烷4、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节能减排措施?A. 使用节能灯泡B. 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C. 驾驶燃油效率高的汽车D. 每天在办公室内长时间开空调5、在环保工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主要方法?A. 焚烧B. 填埋C. 生物处理D. 矿产开采6、以下哪种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7、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保护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综合治理、系统管理C. 公众参与、信息公开D. 环境优先、经济优先8、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A. 工业项目的废水排放B. 城市垃圾处理项目的噪声影响C. 水利工程对水生生态的影响D. 工业企业的固体废物处理9、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土壤污染被认为是最严重的?A. 土壤有机物含量较高B. 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C. 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D. 土壤pH值偏离适宜范围 10、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环境风险评估中的预防措施?A. 提高废物处理设施的标准B. 加强环境监测C. 制定环境应急响应计划D. 在产品设计中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A、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B、优化生产工艺流程C、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D、加强员工节能培训E、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2、以下哪些行为符合绿色环保理念?()A、垃圾分类投放B、使用环保购物袋C、购买低能耗电器D、驾驶燃油车出行E、节约用水用电3、以下哪些是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质量的重要指标?()A. 报告的完整性B. 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C. 评价方法的科学性D. 报告的编制时间E. 公众参与的广泛性4、在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A. 节能降耗B.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C. 采用可再生资源D. 减少建筑废弃物E. 优先使用本土材料5、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A.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B.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C. 加强废物回收利用D. 增加污染物排放量6、在环境管理体系中,以下哪些是环境管理体系(EMS)的要素?()A. 环境政策B. 环境目标和计划C. 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D. 法律法规符合性7、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中的能源利用效率?()A、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B、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浪费C、提高设备维护频率,确保设备运行效率D、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E、降低原材料消耗8、以下哪些属于环保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环境影响评估内容?()A、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B、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C、项目占用土地对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E、项目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9、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A. 风速B. 气温C. 地形D. 湿度E. 污染物浓度 10、以下哪些措施属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策略?()A. 分类回收B. 物料再生利用C.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D. 增加废物填埋量E. 改进产品设计减少废物产生三、判断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环保工程师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时,只需关注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问题,无需考虑土壤污染问题。
第六章热污染
1、热污染:即⼯农业⽣产和⼈类⽣活中排放出的废热造成的环境热化,损害环境质量,进⽽⼜影响⼈类⽣产、⽣活得⼀种增温效应。
2、热污染的类型及其防治措施
答:根据污染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体热污染和⼤⽓热污染。
热污染的防治措施:(1)废热的综合利⽤(2)加强隔热保温,防⽌热损失
(3)寻找新能源
3、热污染控制技术:
(1)节能设备与技术:热泵、热管、隔热材料、⽔冷技术和空冷技术。
(2)⽣物能技术:⽣物质压缩成型技术、⽣物质⽓化技术、⽣物质燃料酒精、⽣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
(3)⼆氧化碳固定技术
4、⼆氧化碳的固定技术
答:⼆氧化碳在特殊催化体系下,可与其他化学原料发⽣许多化学反应,从⽽可固定为⾼分⼦材料。
物理固定法:主要包括将CO2储存于海洋、地下含⽔层、废弃煤矿区、耗乏天然⽓矿区和耗乏原油矿区等。
2012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上午卷)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液—液萃取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操作单元,以下关于液—液萃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配系数越大越容易被萃取B.逆流萃取过程传质推动力大,分离程度高,萃取剂用量少C.磷酸三丁酯是处理含染料废水有效的广谱萃取剂D.采用对二甲苯萃取废水中的苯酚后可以采用蒸馏法分离【答案】C【解析】A项,分配系数(又称分配比)D是指溶质在有机相中的总浓度Y和在水相中总浓度X的比值,即D=y/x。
从分配系数的定义可知,分配系数值越大,表示被萃取组分在有机相中的浓度越大,即越容易被萃取。
B项,溶质从水中转移到有机溶剂中的推动力是溶质在水中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的差值,萃取传质推动力大,则分离程度高,萃取剂用量少。
C项,磷酸三丁酯主要用作稀有金属的萃取剂,染料、涂料和造纸工业等的消泡剂,并不是含染料废水有效的广谱萃取剂。
D项,汽提是指向废水中通入蒸汽,使废水中易挥发组分由液相转入气相,使废水得到处理的过程,汽提法一般可分为简单蒸馏和蒸汽蒸馏,汽提法最早用于从含酚废水中回收挥发性酚,由于对二甲苯和苯酚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法分离。
2.下列关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A.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还能利用污水为农作物及林木提供营养元素B.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过程,包括:物理过滤、吸附、化学反应与化学沉淀及微生物代谢作用下的有机物降解等C.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属于自然处理范畴,就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污水投配在土地上通过活性污泥,进行一系列净化过程将污水净化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D.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以污水净化田为核心环节【答案】C【解析】C项,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及人工调控的机制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净化过程,使污染物去除,污水水质改善。
06613物理污染控制工程(2012年4月)填空选择:1.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2.能让一部分频率成分通过,其他频率成分衰减掉的仪器是滤波器3.对于产生放射性粉尘工作场所排出的气体,可用干或湿式除尘器捕集粉尘。
4.根据辐射源的规模大小,人为辐射可以分为城市杂波辐射、建筑物杂波辐射和单一杂波辐射。
5.不使用吸声材料,而是利用管道截面的突变或旁接共振腔使管道系统的阻抗失配,来达到消声目的的设备称为抗性消声器6.辐射对人身的生物效应可以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7.眩光按其对视觉的影响分为失能眩光、不舒适眩光、失明眩光。
8.使用加速度计测振时,加速度的感振方向应和物体测点位置的振动方向一致。
9.环境物理学学科体系包括环境声学、环境振动学、环境电磁学、环境放射学、环境热学、环境光学、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动力学等。
10.《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对于新建和改扩建工业企业,8h工作时间内,工人工作地点的稳态连续噪声级不得大于__________11.按照声源的不同,噪声主要可以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12.空气污染物按形成方式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3.振动的测量包括对物体振动的测量和环境振动的测量两类。
14.对于冲击振动或频率大于30Hz 的振动,采取隔振沟有一定的隔振效果。
15.眩光按产生的来源和过程可分为直接眩光、反射眩光、间接眩光。
16.当吸声材料与刚性壁之间的空腔深近似于入射波波长的时吸声系数最大。
17.电磁场近场区的特点有电场强度与电磁强度无确定比例关系、电磁场强度比远场区大、电磁场感现象与场源密切相关。
18.环境生理学中常采用的生理热环境指标有干-湿-黑球温度、PMV、HB 。
19.按照多孔吸声材料的外观形状,可分为纤维型、颗粒型和泡沫型三类。
20.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居民区、文教机关区属于___ _____,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属于21.干球温度是指将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放置到环境中进行测量得到的温度。
2012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大气污染防治中PM 2.5的含义是( )。
A .悬浮在大气中,粒径≤100μm 的颗粒物B .悬浮在大气中,粒径≤10μm 的颗粒物C .悬浮在大气中,粒径≤2.5mm 的颗粒物D .悬浮在大气中,粒径≤2.5μm 的颗粒物答案:D答案: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第3.4条规定,颗粒物(PM 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 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
2.某热风冲天炉理论鼓风量20000m 3/h (标态)测得烟尘排放速率3.5kg/h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其掺风系数为2.5,计算烟尘排放浓度是( )。
A .50mg/m 3(标态)B .70mg/m 3(标态)C .117mg/m 3(标态)D .175mg/m 3(标态)答案:B答案: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第3.5条规定,冲天炉掺风系数是指从加料口等处进入炉体的空气量与冲天炉工艺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
本题中,已知进入炉体的空气量为3.5kg/h ,即3.5×106mg/h ,掺风系数为2.5,则可得烟尘排放浓度为:633.51070mg/m ' 2.520000m m C Q Q α⨯====⨯3.某风景名胜区原有1台2.8MW 热水锅炉和1台2t/h 蒸汽锅炉,烟囱高度30m 。
该风景名胜区发展规划要求排气筒高度不能大于20m ,采取下述哪项措施可行?( )A .拆除该锅炉改用燃气锅炉B .调节燃烧方式,控制烟气黑度C .控制油中硫的含量D .仍采用燃用重油锅炉,降低烟囱高度至20m答案:C答案: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第4.5条规定,锅炉房总容量在2.8~7MW 时,烟囱的最低允许高度应为35m 。
2012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液—液萃取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操作单元,以下关于液—液萃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配系数越大越容易被萃取B.逆流萃取过程传质推动力大,分离程度高,萃取剂用量少C.磷酸三丁酯是处理含染料废水有效的广谱萃取剂D.采用对二甲苯萃取废水中的苯酚后可以采用蒸馏法分离答案:C答案:A选项,分配系数D(又称分配比)是指溶质在有机相中的总浓度Y和在水相中总浓度X的比值,即D=Y/X。
从分配系数的定义可知,分配系数值越大,表示被萃取组分在有机相中的浓度越大,即越容易被萃取。
B选项,溶质从水中转移到有机溶剂中的推动力是溶质在水中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的差值,萃取传质推动力大,则分离程度高,萃取剂用量少。
C选项,磷酸三丁酯主要用作稀有金属的萃取剂,染料、涂料和造纸工业等的消泡剂,并不是含染料废水有效的广谱萃取剂。
D选项,汽提是指向废水中通入蒸汽,使废水中易挥发组分由液相转入气相,使废水得到处理的过程,汽提法一般可分为简单蒸馏和蒸汽蒸馏,汽提法最早用于从含酚废水中回收挥发性酚,由于对二甲苯和苯酚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法分离。
2.下列关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还能利用污水为农作物及林木提供营养元素B.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过程,包括物理过滤、吸附、化学反应与化学沉淀及微生物代谢作用下的有机物降解等C.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属于自然处理范畴,就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污水投配在土地上通过活性污泥,进行一系列净化过程将污水净化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D.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以污水净化田为核心环节答案:C答案:A选项,污水土地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处理污水的方法,它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还能利用污水为农作物及林木提供大量的营养元素如氮、磷等。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1.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包括( )。
A.污染源、污染源控制措施、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行为、空气污染的影响、法规和标准措施B.集气罩、风管、净化器、风机、烟囱C.污染源控制措施、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行为、空气污染的影响D.污染源、污染源控制措施、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行为、空气污染的影响2.下列属于一次污染物的是( )。
A.NH3B.H2S04C.过氧乙酰硝酸酯D.N023.煤中( )可用物理方法去除。
A.黄铁矿硫B.有机硫C.硫酸盐硫D.白铁矿硫4.煤的工业分析是测定煤中的( )。
A.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硫含量、热值B.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C.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硫含量D.水分、灰分、挥发分5.下列应用空气干燥基表示的是( )。
A.实验室用于燃烧分析的煤样B.送入锅炉燃烧的煤样C.煤矿通常提供的煤质资料D.用于工业分析的煤样答案:1.A。
2.A。
3.A。
4.A。
解析: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以及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5.A。
解析:实验室用于燃烧分析的煤样通常用空气干燥基表示。
送人锅炉燃烧的煤样和用于工业分析的煤样通常用收到基表示。
煤矿通常提供的煤质资料为干燥无灰基成分(因为避免了水分和灰分的影响,故而比较稳定)。
6.下列( )不是控制燃烧过程3T的目的。
A.燃料完全燃烧B.燃料使用最经济C.氧的使用率最高D.污染物排放最少7.奥萨特仪分析结果为:C02=10%,02=4%,CO=1%,则空气过剩系数为( )。
A.1.18B.1.04C.1.22D.1.158.某石油精炼厂自平均有效源高60m处排放的S02量为809/s,有效源高处的平均风速为6m/s,估算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500m处地面上的S02浓度为( )。
(稳定度为D时,x=500m,σy=35.3m,σz=l8.1m)A.27.3/μg/m3B.20.5mg/m3C.1 3.5μg/m3D.32.3mg/m39.( )会增加锅炉的排尘量。
2012年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物理性污染控制问答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物理性污染?答: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
2、物理性污染的特点,及与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相比有何不同?答:物理性污染的特点是:(1)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物质存在。
(2)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热、电磁场等在环境中永远存在,它们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量过高或过低才会造成污染或异常。
而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随时间增长而累积,即使污染源停止排放,污染物仍存在,并且可以扩散。
物理性污染是能量的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是物质的污染。
3、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答: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物理性污染机理及规律(2)物理性污染的评价与标准(3)物理性污染测试与监测(4)物理性污染环境影响评价(5)物理性污染控制基本方法与技术第二章噪声污染及控制1、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答:当声波入射到多孔的吸声材料表面,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另一部分声波透入多孔材料衍射到内部的孔隙,激起孔内空气与筋络振动,由于空气分子间的粘滞阻力及空气与筋络间的摩擦阻力,使声能不断转化为热能而消耗,此外,空气与筋络之间的热交换也消耗部分声能,从而达到吸声的效果。
2、影响材料吸声的因素有哪些?答:a.材料厚度的影响,厚度增加,提高低频声的吸收效果;对高频音影响不大。
b.材料的密度或孔隙率。
c.材料中空腔的影响。
d.护面层的影响。
e.温度、湿度的影响.3、吸声结构的吸声机理:(亥姆霍兹共振原理)当共振吸声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入射声波的频率一致时,产生共振,将部分振动转化为热能,达到吸声效果。
4、隔声的概念答:由于声能被反射和吸收,穿透障碍物传出来的声能总是或多或少地小于入射声波的能量,这种由屏障物引起的声能降低的现象称为隔声。
5、隔声结构的类型:隔声墙、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障。
6、吻合效应:声波入射会引起墙板弯曲振动,若入射声波的波长在墙板上的投影恰好等于墙板的固有弯曲波长,墙板弯曲波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会导致向墙板另一侧辐射声波,此时墙板的隔声量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吻合效应”。
7、质量定律答:质量定律物理意义:单层墙的隔声量与其单位面积的质量的对数成正比;声波频率越高,隔声量越高。
8、消声器:是让气流通过使噪声衰减的装置,安装在气流通过的管道中或进排气口上,有效地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
9、单层匀质隔声墙的隔声频率特征答:单层匀质墙的隔声量与入射声波的频率有很大的关系,根据隔声量与入射声波频率的变化规律大致可分为3个区:第I区:刚度和阻尼控制区:刚度控制区的频率范围从零直到墙体的第一共振频率为止,此区域内,墙板的隔声量与墙板刚度和声波频率的比值成正比,墙板的隔声量随着入射声波频率的增加而以每倍频程6dB的斜率下降。
当入射声波的频率和墙板固有频率相同时,引起共振,进入板共振区即阻尼控制区,此区隔声量最小,随着声波频率的增加,共振先下愈来愈弱,直至消失。
第II区:质量控制区:随着声波频率的提高,共振影响逐渐消失,在声波作用下,墙板的隔声量受墙板惯性质量影响。
该区域内,隔声量随入射声波频率的增加而以斜率为6dB/倍频程直线上升。
第III区:吻合效应区:在该区域内,随着入射声波频率的继续升高,隔声量反而下降,曲线上出现一个深深的低谷:越过低谷后,隔声量以每倍频程10dB趋势上升,然后逐渐接近质量控制的隔声量。
10、双层隔声墙的隔声原理:声波透过第一墙,由于墙外及夹层中空气与墙板特性阻抗不同,造成声波两次反射,形成衰减,又由于空气层的弹性和附加吸收作用,使振动能量衰减较大,再传给第二墙时,又发生声波两次反射,使透射声能再次减少,导致总的透射损失更大。
11、隔声措施选择原则:(1)当是独立的强噪声源,可采用密封式隔声罩、活动密封式隔声罩以及局部隔声罩(2)当不宜对噪声源进行隔声处理时,允许操作人员不经常停留在设备附近时,宜采用便于控制、观察、休息使用的隔声室(3)当是车间大、工人多、强噪声源比较分散,且难以封闭,宜采用留有生产工艺开口的隔声墙或声屏障12、消声器综合性能要求:(1)消声:在正常工作状况下,要求在较宽的频带范围有较大的消声量,特别是对突出频带的噪声必须保证其消声量。
(2)空气动力性能:对气流的压力损失要小,压力和功率损失在允许范围内,基本不影响设备的动力性能。
(3)空间位置及构造:位置合理,构造尽量简单、便于装卸。
所用结构和材料要坚固耐用,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下的声学性能稳定。
13、消声器的分类:(1)阻性消声器(2)抗性消声器:扩张室消声器、共振腔消声器、干涉式消声器(3)阻抗复合式消声器(4)微穿孔板消声器(5)扩散性消声器:小孔消声器、多孔扩散消声器、节流减压消声器14、阻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是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吸收型消声器。
吸声材料固定在气流通道内,利用声波在多孔吸声材料中传播时,因摩擦阻力和粘性阻力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达到消声目的。
15、抗性消声器的消声机理:主要是利用声抗的大小来消声,借助管道截面的突变或旁设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的改变,产生声波的反射或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声器向外辐射的声能,达到消声的目的。
16、微穿孔板消声器的消声原理:微穿孔板消声器是一种高声阻、低声质量的吸声元件。
由理论分析可知,声阻与穿孔板上的孔径成反比。
微穿孔板孔小,声阻大,提高了结构的吸声系数。
低穿孔率降低了其声质量,使吸声频带宽度得到展宽,同时微穿孔板后面的空腔能有效控制共振吸收峰的位置。
17、消声措施的选择原则:(1)根据所需噪声量、空气动力性能要求以及设备管道中的防潮、耐蚀、防火、耐高温等要求,选择消声器的类型。
a.当噪声源以低、中频为主,选择阻性或阻抗复合式消声器b.带宽噪声源时,可选择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或微穿孔板消声器c.当是脉动性低频噪声源时,可选择抗性消声器或微穿孔板消声器d.当是高压、高速排气放空噪声(排气噪声)时,可选择小孔消声器e.当是潮湿高温、油雾,有火焰空气动力设备,选择抗性消声器或微穿孔板消声器(2)据声源空气动力性能的要求,考虑消声器的空气动力性能,使消声器的阻力损失控制在机械设备正常的工作范围内。
(3)设计消声器时,考虑到气流再生噪声的影响,使气流再生噪声小于环境允许的噪声级。
(4)注意消声器和管道中的气流速度。
(5)还应该考虑到隔声及坚固耐用、体积大小与空气机械设备匹配问题。
18、常用的环境噪声的评价量有:(1)响度、响度级和等响曲线(2)A声级和等效连续A声级(3)昼夜等效声级(4)统计声级或累积百分声级(5)更佳噪声标准曲线(PNC)(6)噪声评价数曲线(NR)自由声场:声源在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中,边界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声场。
扩散声场(混响声场):如果室内各处的声压级几乎相等,声能密度也处处相等,那么这样的声场叫做扩散声场(混响声场)。
相干波:两列频率、振动方向相同且具有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驰豫: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和氮,一定状态下,分子的平动能、转动能和振动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有声扰动时,这三种能量发生变化,打破原来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此种由原来的平衡到建立新平衡的过程,称为热弛豫过程。
声源的指向性:常用指向性因数和指向性指数来表示。
指向性因数Q定义为声场中某点的声强,与同一声功率声源在相同距离同心球辐射面上的平均声强之比。
为什么声音在晚上要比晴朗的白天传播的远一点?答:因为在夜晚,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升高,声速也随高度增高而增大,声波传播方向将向地面弯曲;而在晴朗的白天,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声速将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声线向上空弯曲,声源辐射的噪声在距离声源一定距离的地面上掠过,在较远处形成声影区,即声线不能到达的区域。
为什么逆风传播的声音难以听清?答:当有风时,声速应叠加上风速,叠加效果使声速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声线将向上空弯曲,距离声源一定距离处形成声影区,所以较难听清。
影响声波衰减的因素都有哪些方面?答:(1)扩散(2)空气吸收(3)绿化带的植被(4)土地表面结构(5)屏障和建筑物的反射(6)空气中的尘粒、雾、雨、雪对声波的散射扩散衰减中,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的划分原则。
声压:受声波的传播扰动,局部空气产生压缩或膨胀,压缩的地方压强增大,膨胀的地方压强缩小,这样在原来的大气压上产生压强的变化,此压强变化称声压。
声压级:该声音的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20,声强:在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量,称为声强,用I 表示,单位:瓦每平方米.声强级:该声音的声强与参考声强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10,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单位:瓦。
声功率级:该声音的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10,频谱:指组成声音的各种频率的分布图形。
频谱分析:对噪声源发出声音的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在各频率的分布特性进行分析,考察频谱特征。
这种对噪声频谱特征的分析叫做频谱分析。
频程:为方便起见,通常将宽广的音频变化范围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频段,称为频程、频带或带宽。
声波的类型:(1)平面波:声波的波阵面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一系列平面时,称为平面声波。
(2)球面波:波阵面是以任何值为半径的同心球面。
(3)柱面波:波阵面为同轴圆柱面的声波称为柱面声波。
噪声的特点:(1)噪声只会造成局部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2)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在环境中富集;(3)噪声源停止运动后,污染即消失;(4)噪声声能是噪声源能量中很小的部分,一般认为再利用价值不大,故声能的回收尚未被重视。
噪声的控制途径:(1)声源降低控制噪声:选用发声小的材料制造机件、改革设备结构、改革传动装置、改革生产工艺。
(2)声传播途径中的控制:闹静分开、利用声源的指向性降低噪声利用地形地物降噪、绿化降噪、利用声学控制手段降噪——吸声、隔声、消声.(3)接收器的保护措施:防护面具、耳塞、防声棉、耳罩、头盔、隔声岗亭。
第三章振动控制技术1、振动的定义:广义地讲,任一个物理量在某一定值附近作周期性的变化均称为振动。
2、机械振动: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3、振动的利用:琴弦振动;振动沉桩、振动拔桩以及振动捣固;振动检测;振动传输、筛选、研磨、抛光;振动压路机、振动给料机和振动成型机等。
4、振动污染: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轻则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降低机器及仪表的精度;重则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机械设备及土木结构的破坏。
5、振动污染特点:主观性局部性瞬时性6、环境振动污染的主要来源:自然振动,人为振动7、振动源分类:1)工厂振动源2)工程振动源3)道路交通振动源4)农业机械5)低频空气振动源8、振动对人体的危害1)局部振动:风动工具电动工具局部振动——全身性危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其它系统局部振动病: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也可累及肢体神经和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