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陕西师大附中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S
- 格式:doc
- 大小:7.81 KB
- 文档页数:4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试题(英语)注意事项:1. 本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组成。
选择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为第三部分。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2. 考生领到试卷后,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 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其他试题在指定区域内作答。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页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四节,满分55分)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发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 forcedA. improvedB. fetchedC. stayedD. limited2. breathA. clothesB. theoryC. withinD. southern3. woolA. smoothB. bootC. cookD. foolish4. grandfatherA. surfaceB. handsomeC. graspD. wander5. exactlyA. exhibitionB. expressC. excuseD. example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Husband: Hi, darling. I’m home.Wife: 6Husband: Well, just as usual.Wife: Come on, I’ve known you for years. Your face tells me something has happened.Husband:Is that so ?Wife: 7 Tell me, what happened?Husband: Guess!Wife : You're promoted?Husband: 8Wife: You got a rise?Husband: Right! You deserve a reward. 9Wife: Sure. But tell me everything from the very beginning.You didn't mention anything about this to me.Husband: I wasn't expecting a rise myself. I wasn't even aware that today was payday when I got to work this morning.Wife: 10Husband: No, I think I was the only one. The manager talked to me this morning. He said I had been working quite hard and wanted me to keep up the good work.Wife: Congratulations! Now let's go to celebrate.第三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试题语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
《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
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
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
今存《书序》,为《史记》所引,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
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
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
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
“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
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
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
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
《尚书》中的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
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要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与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
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
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
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
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
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â)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2、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分)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写出浓浓春意,②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④,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②③④⑤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2012年西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诊断考试题语文第Ι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讣.告(fù)奶酪.(lào)空穴.来风(xuâ)如椽.大笔(chuán)B.造诣.(yì)剽.窃(piāo)刚愎.自用(bì)得鱼望筌.(quán)C.扒.手(pá)不啻.(chì)针砭.时弊(biǎn)休戚.与共(qī)D.偌.大(nuò)挑剔.(tī)风光旖.旎(yǐ)咎.由自取(ji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改变商品房销售价格齐跌的状况,房产商费尽心机,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措施,但各地楼市仍然委靡不振....。
B.季羡林老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对于消防工作,我们一定要曲突徙薪....,切不可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导致灾祸的发生。
D.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信手拈来....古人古事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可谓化典入词的范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年来,面对国内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不利形势,长虹电器集团积极更新技术并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恪守“韧性、信心、开放”的创新观念,在竞争中一下子取得了优势地位。
B.由于考研泄题案的出现,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颇不平静,谁来为考研泄题事件埋单,以及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成为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问题。
C.面对当前严峻的国内就业形势,应届大学毕业生应树立科学发展的就业新观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破除陈腐落后的就业思维模式。
D.由辛亥志士后裔、民间爱心人士联合兴建的“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墙”,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名录、首义第一枪、首义第一炮、首义第一旗、祭扫花台、辛亥志士衣冠冢等组成。
陕师大附中高2012届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下图为较大尺度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对图示区域的描述,可信的是A.P处因断层活动形成陡坡B.海陆位置差异导致植被类型的变化C.东部山地为向斜山D.图示洋流对沿岸降温减湿作用明显2.若图中植被遭到破坏,则A.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③环节输送的水汽减少C.⑥处河口滩涂增速减缓D.图中湖泊将逐渐萎缩3.图中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B.终年温和湿润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终年炎热干燥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个省级行政区。
读图回答4~6题。
4.①②③④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A.青海、浙江、江苏、四川B.青海、浙江、四川、江苏C.青海、四川、江苏、浙江D.四川、青海、浙江、江苏5.关于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低,表明①省城市化水平低B.②省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低,是由于该省人口总量小C.③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高,是由于该省地域辽阔D.④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高,表明经济发达6.关于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城市化模式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城市化具有温州模式B.②省城市化具有珠三角模式C.③省城市化具有苏南模式D.④省城市化具有德宏模式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地某日的日出和日落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
读图回答7~9题。
7.该日最有可能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8.甲地最可能为A.北京B.成都C.哈尔滨D. 乌鲁木齐9.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所谓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一定区域其自身的水资源条件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并能维持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
下图是“区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关系示意图”。
2012年陕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2年陕西高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
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陕西师大附中高2012届高考数学(文)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若集合{|(2)3}A x x x =-<,{|()(1)0}B x x a x a =--+=,且A B B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03a <<B.14a <<C.13a -<<D.04a << 2.经问卷调查,某班学生对摄影分别持“喜欢”、“不喜欢”和“一般”三种态度,其中持“一般”态度的学生比持“不喜欢”的学生多12人,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样过程中不需要剔除个体)从全班选出部分学生进行关于摄影的座谈.若抽样得出的9位同学中有5位持“喜欢”态度的同学,1位持“不喜欢”态度的同学和3位持“一般”态度的同学,则全班持“喜欢”态度的同学人数为【 】.A.6B.18C.30D.54 3.函数lg ||y x =是【 】.A.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B.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C.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D.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4.若圆锥的主视图(正视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该圆锥的表面积为【 】.A.2πB.3πC.4πD.5π 5.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12nn a a a b n+++=也为等差数列.类比这一性质可知,若正项数列{}n c 是等比数列,且n d 也是等比数列,则n d 的表达式应为【 】.A.12n n c c c d n +++=B.12nn c c c d n⋅⋅⋅=C.n d =n d =6.设过双曲线229x y -=左焦点1F 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支于点,P Q ,2F 为双曲线的右焦点.若7PQ =,则2F PQ ∆的周长为【 】.A.19B.26C.43D.507.按下面的流程图进行计算.若输出的202x =,则输入的正实数x 值的个数最多为【 】.A.2B.3C.4D.58.若三角函数()f x 的部分图象如下,则函数()f x 的解析式,以及(1)(2)(2012)S f f f =+++ 的值分别为【 】.A.1()sin 122xf x π=+, 2012S =B.1()cos 122xf x π=+, 2012S =C.1()sin 122xf x π=+, 2012.5S =D.1()cos 122xf x π=+, 2012.5S =9.设函数2()2,[5,5]f x x x x =--∈- .若从区间[5,5]-内随机选取一个实数0x ,则所选取的实数0x 满足0()0f x ≤的概率为【 】.A.0.5B.0.4C.0.3D.0.210.已知实数,,a b c 满足a b c >>,且0a b c ++=.若12,x x 为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实数根,则2212||x x -的取值范围为【 】. A.[0,3) B.(0,1) C.(1,3) D.[0,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若复数z 满足(cos30sin 30)1z i ⋅︒-︒=,则复数z 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12.若实数,x y 满足10521y x y x y -≥⎧⎪+≤⎨⎪-≥⎩,则y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3.若向量(21,3)a x x =-+ ,(,21)b x x =+ ,(1,2)c = ,且()a b c -⊥,则x = .14.若函数 5 (3)()2 (3)x x f x x m x ⎧⎪⎨⎪⎩+<=-≥,且((3))6f f >,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5.请考生从以下三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多选,则按所选的第一题计分.A.(不等式选讲)若不等式|1|||2x x m m -+-<的解集为∅,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B.(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直线3410x y --=被曲线2cos 12sin x y θθ=⎧⎨=+⎩(θ为参数)所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_.C.(几何证明选讲)若直角ABC ∆的内切圆与斜边AB 相切于点D ,且1,2AD BD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16.(本题12分)在数列{}n a 中,11a =,且对任意的n N +∈,都有122n n n a a +=+. (1)求证:数列{}2n na是等差数列; (2)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求证:对任意的n N +∈,都有141n n S a +-=.17.(本题12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DC =,E 是PC 的中点. (1)证明://PA 平面BDE ; (2)证明:平面BDE ⊥平面PBC .18.(本题12分)在城A 的西南方向上有一个观测站B ,在城A 的南偏东15︒的方向上有一条笔直的公路,一辆汽车正沿着该公路上向城A 驶来.某一刻,在观测站B 处观测到汽车与B 处相距31km ,在10分钟后观测到汽车与B 处相距21km .若汽车速度为120/km h ,求该汽车还需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城A ?19.(本题12分)经统计,某大医院一个结算窗口每天排队结算的人数及相应的概率如下:(1)求每天不超过20人排队结算的概率;(2)求一周7天中,恰有1天出现超过15人排队结算的概率.20.(本题13分)已知直线2222:1:1(0)x y L x my C a b a b=++=>>过椭圆的右焦点F ,且交椭圆C于A ,B 两点.EPDCBA(1)若抛物线2x =的焦点为椭圆C 的上顶点,求椭圆C 的方程;(2)对于(1)中的椭圆C ,若直线L 交y 轴于点M ,且12,MA AF MB BF λλ==,当m 变化时,求12λλ+的值.21.(本题14分)(1)求证:对任意的正实数x ,不等式2ln 12x x e≤都成立. (2)求证:对任意的*n N ∈,不等式4444ln1ln 2ln 3ln 11232n n e+++⋅⋅⋅+<总成立.陕西师大附中高2012届高考数学(文)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5分,共5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第四象限 12.14 13.3 14.2m <或35m << 15.A.13m ≤ B.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16.(本题12分)在数列{}n a 中,11a =,且对任意的n N +∈,都有122n n n a a +=+. (1)求证:数列{}2n na是等差数列;(2)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求证:对任意的n N +∈,都有141n n S a +-=. 证明: (1)∵122nn n a a +=+,∴1111122122222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 ∴数列{}2n n a 是以11122a =为首项,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 由(1)知11(1)2222n na nn =+-=,∴12n n a n -=⋅. ∴01211222322n n S n -=⋅+⋅+⋅++⋅ .……………………………………①∴12312122232(1)22n n n S n n -=⋅+⋅+⋅++-⋅+⋅ .……………………………………② ∴由②-①可得212(1222)(1)21n n n n S n n -=⋅-++++=-⋅+ . ∴111421421n n n n S a n n +-+-=⋅+-⋅=,故结论成立.17.(本题12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DC =,E 是PC 的中点. (1)证明://PA 平面BDE ; (2)证明:平面BDE ⊥平面PBC .证明:(1)连结AC ,设AC 与BD 交于O 点,连结EO .∵底面ABCD 是正方形,∴O 为AC 的中点,又E 为PC 的中点, ∴//OE PA , ∵OE ⊂平面BDE ,PA ⊄平面BDE ,∴//PA 平面BDE .(2)∵PD DC =,E 是PC 的中点, ∴DE PC ⊥.∵PD ⊥底面ABCD ,∴PD AD ⊥.又由于AD CD ⊥,PD CD D = ,故AD ⊥底面PCD ,所以有AD DE ⊥.又由题意得//AD BC ,故BC DE ⊥.于是,由BC PC C = ,DE PC ⊥,BC DE ⊥可得DE ⊥底面PBC .故可得平面BDE ⊥平面PBC .18.(本题12分)在城A 的西南方向上有一个观测站B ,在城A 的南偏东15︒的方向上有一条笔直的公路,一辆汽车正沿着该公路上向城A 驶来.某一刻,在观测站B 处观测到汽车与B 处相距31km ,在10分钟后观测到汽车与B 处相距21km .若汽车速度为120/km h ,求该汽 车还需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城A ?解:如图,由题意知60A =︒,120106020()CD km =⨯÷= .则22231202123cos 2312031C +-==⨯⨯,从而sin C =.故sin sin(60)ABC C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60BC ABCAC ⋅∠=︒,带入已知数据可求得35AC =,故15AD =.所以,汽车要到达城A 还需要的时间为15120607.5÷⨯=(分).19.(本题12分)经统计,某大医院一个结算窗口每天排队结算的人数及相应的概率如下:EPDCBA(1)求每天不超过20人排队结算的概率;(2)求一周7天中,恰有1天出现超过15人排队结算的概率.解:(1)设“每天不超过20人排队结算”为事件A,∴()0.10.150.250.250.75P A =+++=.(2)设“一天出现超过15人排队结算”为事件B,“一周七天中,恰有1天出现超过15人排队结算”为事件C,则1()0.250.20.052P B =++=. ()()()()P C P B B B B B B B P B B B B B B B P B B B B B BB =⋅⋅⋅⋅⋅⋅+⋅⋅⋅⋅⋅⋅++⋅⋅⋅⋅⋅⋅61177(1)22128=⨯⨯-=.20.(本题12分)已知直线2222:1:1(0)x y L xmy C a b a b=++=>>过椭圆的右焦点F ,且交椭圆C于A ,B 两点.(1)若抛物线2x =的焦点为椭圆C 的上顶点,求椭圆C 的方程;(2)对于(1)中的椭圆C ,若直线L 交y 轴于点M ,且12,MA AF MB BF λλ==,当m 变化时,求12λλ+的值.解:(1)易知b =23,(1,0)b F ∴=又,1c ∴=,2224a b c =+=. 22143x y C ∴+=椭圆的方程为.(2)1(0,)l y M m- 与轴交于,设1122(,),(,)A x y B x y ,则由22134120x my x y =+⎧⎨+-=⎩可得:22(34)690m y my ++-=,故2144(1)0m ∆=+>. 121123m y y ∴+=. 又由1MA AF λ= ,得111111(,)(1,)x y x y mλ+=--.1111my λ∴=--. 同理2211my λ=--.1212111282()233m y y λλ∴+=--+=--=-.21.(本题14分)(1)求证:对任意的0x >,不等式2ln 12x x e≤总成立. (2)求证:对任意的*n N ∈,不等式4444ln1ln 2ln3ln 12123n e n+++⋅⋅⋅+<总成立.21.(1)解:设函数2ln ()x f x x =,则312ln '()xf x x-=.令'()0f x =,得x =当x ∈时,'()0f x >,故函数()f x 在上递增;当)x ∈+∞时,'()0f x <,故函数()f x 在)+∞上递减;所以1()2f x f e ≤==,对任意的0x >,不等式2ln 12x e x≤总成立. (2)证明:由(1)知:对(0,)x ∈+∞均有2ln x x ≤12e ,故4222ln ln 1112x x e x x x x =⋅≤⋅. 当1n =时,结论显然成立;当2n ≥时,有:4444222222222ln1ln 2ln3ln ln 21ln31ln 111110()2123223323n n e n n n n ++++=+⋅+⋅++⋅≤+++ 111111*********()()()21223(1)21223(1)212e n n e n n e n e<+++=-+-++-=-<⨯⨯-⋅- . 综上可知,对任意的*n N ∈,不等式4444ln1ln 2ln3ln 12123n e n+++⋅⋅⋅+<成立.。
陕西省西安五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语文试题-中国教育资源网西安五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袁行霈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
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
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
《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
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
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
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陕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二模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他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
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
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没有见到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
学文学的人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对胃口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
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文学趣味方面也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文学作品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
纯正的文学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就不能正确地欣赏任何作品的佳妙。
趣味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
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造,趣味也是如此。
纯正的文学趣味必有创造性,必时时刻刻开发新境界。
如果让你的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它无机会可创造开发,怎能不随之僵死腐化?从前私塾冬烘学究如井底之蛙,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八股文、试帖诗。
他们对于这些乌烟瘴气何尝不津津有味?然而,这算是文学的趣味么? (节选自吴铭《话说文学趣味》)1.下列对“纯正的文学趣味”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A.对诗有浓厚的兴趣,能欣赏到其他种类的作品的佳妙处。
1.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1)__________,鲜克有终。
(2)为山九仞,。
(3)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4)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
(5)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体现了关怀民生、心忧天下的崇高情怀。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以“__________,”揭示了繁重的赋税给农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__________,”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后面小题。
一个人在山上邓皓①我现在的家在岳麓山下。
②我所住的房子背后,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探出一条路来。
每天一早会有很多人从这里爬上岳麓山进行晨练,这等热闹要到上午10点以后才告平息。
③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假日,紧靠我家的岳麓山,每天上午10点以后便是孤独的。
④我曾陪同我外地的朋友登过好几次岳麓山(当然是花了10元门票从正门进去的)。
去赏玩的都是大家必去的熟悉的景点,像爱晚亭、麓山寺、蔡锷墓、云麓宫、鸟语林等。
⑤我觉得那没意思极了。
⑥我讨厌任何预见性很强的像履行任务似的行动,包括以开心为目的的旅游。
⑦我决定去看看孤独的岳麓山。
⑧一个非假日的秋日的下午,我一个人登上了岳麓山。
这时候无忧无虑的孩子大多在上课,为衣食之忧的成人在劳作。
一边爬山的时候,我就为自己能有这么一份悠闲而惬意无比;待登上山顶,我更是惊异于呈现在我眼前的岳麓山:它有了我以前未见的大气、厚重、静穆、空旷、辽远。
⑨岳麓山陌生了。
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的陌生。
⑩随便找了一处地方坐下来,俯瞰山下棋盘似的城市,再看看头顶离得近了的天空,山不说话,巍峨却在我的心里形成了。
我眼前的山石、树木静静地立着,孤独中却有一股凛然的傲气,只有这秋日里渐渐走向衰败的小草还在使着性子调皮,随风轻轻摇曳着。
其实,它也是傲然的呢,它不惧怕生命的凋零。
11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
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
12我有种冲动,想走近任何的一块石头,一棵树,跟它们说说话,想俯下身子亲近每一株草,跟它们交心。
谁说沉默意味着没有申明呢,或许,它们比我的祖辈都年长呢。
令人钦敬的是,岁月似剑,风雨如磐,它们按照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样,一座山其实就是一幅经年不变的画,我看到的其实就是我父辈看到的那幅——或许,我眼下站的这块地方,在若干年前就是一位衣袂飘飘的诗人或豪气干云的武士所亲临过的。
可是,这山上的一切,不论遭遇自然无情的侵袭还是人类亲切的探访,都呈现出宿命似的接纳,没有悲喜的跌宕。
这种神闲气定的大气魄,人哪里会有!13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的时候,看到那农田的稻谷,在沉默和朴素里任由时光的安排,抽穗、扬花、结谷,然后回到农人的仓储里,我以为那是懦弱的没有生命的,今天,一个人在山上,突然感觉到一座山、一棵稻谷那样不加雕饰地完成过程,不加挑剔地归依结果。
真正的强大有时就是不奢求,不抗拒。
14人或者总无法摆脱奢望,归顺自然,所以人别说比自然活着的万物渺小,比自然本身都渺小。
15譬如登山,你很少看到一个人孤独地登山,而只是成群结队地开心赏玩,你把山看成了景点,你就无法领略到山的生命。
有人说见了黄河你得跪下去面对、解读,面对杀也应该是——至少我门的灵魂应该是。
16你不妨一个人登一次山,你会发现:一个人在山上,面对沉默不语的山,用不着比较,你就渺小了。
⒄我感觉我登上了山,人却站在了山脚下。
【小题1】作者写到“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的陌生”,这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3分)【小题2】作者写到“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
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
联系上下文,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3分)【小题3】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只有这秋日里渐渐走向衰败的小草还在使着性子调皮,随风轻轻摇曳着。
【小题4】作者写山的同时,想起小时候家乡的稻谷,这样写有什么用?(3分)【小题5】作者为什么说“我感觉我登上了山,人却站在了山脚下”?(3分)1.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题。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引喻失义引喻:(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3)咨诹善道诹:【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B.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C.先帝不以臣卑鄙D.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句:【小题4】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用自己的话表述)2.阅读下面两个片段,回答相关问题、(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廪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3)景公致廪丘致:(4)孔子辞不受辞:【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是亦不可以已乎?(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小题3】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小题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小题5】如果我们想要充实甲文的内容,使论证更有力,你认为乙文可以吗?为什么?1.阅读[甲][乙]两首词,回答问题。
[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乙]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小题1】这两首词的作者是宋代人。
这两首词都是作者晚年时写的,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可以印证。
(2分)【小题2】这两首词都抒写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从辛弃疾的”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和陆游的“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可以看到,同时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2分)【小题3】这两首词都写了作者当年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活,不过辛弃疾是写_____________中的畅想,陆游写的是对往事的_________________ 。
从表达方式看,第一首主要是____________,第二首主要是____________ ,不过两首词都融入了浓重的抒情。
(2 分)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上阕由哪一个词统领?描绘了边塞怎样的景象?(2分)【小题2】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和愿望?(2分)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这首诗寓情于写景叙事之中,句句都有言外之意,深沉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题2】古人论诗“凡景语,皆情语”,请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作简要赏析。
1.作文(60分)请以“这也是一种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