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沈飞:从脉动装配线看沈飞 强烈推荐评级
- 格式:pdf
- 大小:721.50 KB
- 文档页数:7
推进AOS,规范提升中航工业管理
林左鸣
【期刊名称】《军工文化》
【年(卷),期】2014(0)9
【摘要】AOS是中航工业总结数十年管理经验和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先进管理经验的结晶,是具有航空特色的现代管理体系。
推进AOS,必须深刻阐述集团公司实施这一管理变革或者管理革命的重要意义,系统解答目前推进工作中不少同志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疑虑、看法,以解决认识上的差距。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林左鸣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7
【相关文献】
1.大力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助力中国现代工业企业腾飞——访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孙继忠 [J],
2.深化改革精益提升——中航工业昌飞“改革管理技术提升年”精益建业 [J], 崔连君
3.紧扣四个关键提升核心能力推进中航工业西飞科学发展 [J], 宋水云
4.中航工业召开AOS生产制造模块推广工作会 [J],
5.中航工业昌飞系统推进AOS成效显现 [J], 崔连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装脉动生产线概念:其是指在航空器组装生产线上利用精益生产的思路,依照汽车工业的拉动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模式。
因为精益生产是依照节拍生产,就像人的脉搏运动一样,因此称为脉动生产模式。
总装脉动生产线,改变了传统飞机装配模式,借鉴了航空工业内先进高效的流水线作业方式,使飞机以固有的节拍移动,操作人员那么在固定区域进行装配作业。
通过对现有生产资源的合理计划和整合,它能够有效地提高飞机总装装配效率、改善产品装配质量,并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装配现场操作环境,实现飞机低本钱、高质量和快速响应制造此刻已经有多家飞机制造企业开始利用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了。
以下通过对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的脉动生产进行举例介绍。
成飞变革飞机装配模式脉动生产线驶入快车道速度提升83% 故障率降85% 加班率减少97%中航工业成飞复材厂在飞机零部件装配中,通过潜心探讨,创建了一条精益、高效、快速,具有个性特点的生产模式——脉动生产线。
从1~3月份的运行结果看,生产速度提高了83%,员工综合效率提高了47%,产品故障率下降了85%,加班加点率减少了97%。
在近日召开的“成飞2021年治理年会”上,“脉动生产线”作为典型案例被推出并推行。
成飞复材厂作为国内首家飞机复材装配制造实体,在技术治理上积存了必然的体会,但传统的生产组织和工艺保障成了装配瓶颈,造成了效率低、质量不稳、员工身心疲惫的状况。
去年以来,成飞复材厂开始尝试创建脉动生产线,通过一年多试探实践取得了专门好的成效,专门是今年一季度以来,成飞复材厂在歼10飞机批生产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各部件分散的单元作业向集中按节拍流水作业转变。
将结构相似,装配工艺流程相同的翼面类部件装配集中放在一个加工单元,依照客户需求节拍时刻划分工艺分离面和相应工位,配制相应的工位器具和人员形成生产线,使产品在各工位间按节拍时刻持续流动,均衡生产,减少加班加点突击生产和资源的浪费。
天生赤子忠心关键时期的沈飞掌舵人“三大战役”开启型号攻坚“五大工程”建强创新团队“十个统筹”推动集团跨域发展“并行工程”成就产品换代转型赤子情怀奋力推进沈飞发展加速报国忠心竭力开创质量效益跃升明责任,立标准,提素质
树立起新一代沈飞人形象领头雁,筑堡垒,作基石展现新时期航空人作风在沈飞人眼里你一直是强者智者形象没有人清楚你的钢筋铁骨承受着常人不能承受之重更没人想到航母上的七日会是你生命最后的华章当你走完每个测试点
目送飞鲨惊天一跃驰骋海疆
英雄谢幕你的生命便定格在那个冬日从此,你可以不再奔波了静静地站在总装厂门前目送新型号走下生产线滑向起飞线
笑看新一代沈飞人强军富民
航空报国梦圆
铸魂者
———给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罗阳崔荣云
相关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短视频《沈飞———“沈”阳制造一“飞”冲天》。
92。
参观沈飞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沈飞博物馆是一次深刻的体验,它不仅仅是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更是对中国国防科技成就的一次生动展示。
博物馆内陈列着从早期的歼击机到现代先进战机的各种型号,每一架飞机都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成长和飞跃。
通过参观,可以了解到沈飞航空工业集团的历史沿革和在中国航空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沈飞不仅是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的诞生地,也是多型重要战机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比如歼-8、歼-11、歼-15等。
这些战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自主创新和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博物馆中的展品和解说让人感受到了中国航空人的智慧和汗水。
从仿制到自主设计,再到如今的世界领先水平,沈飞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缩影。
此外,沈飞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照片,这些都为参观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背景和技术进步。
总而言之,参观沈飞博物馆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它不仅增强了爱国情感,也激发了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对未来航空事业的无限憧憬。
中航沈飞2022年决策水平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2年利润总额为261,056.34万元,与2021年的186,415.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40.04%。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2022年营业利润为259,877.72万元,与2021年的187,424.7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38.66%。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中航沈飞2022年成本费用总额为3,902,809.06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3,745,971.1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95.98%;销售费用为1,760.8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05%;管理费用为89,412.72万元,占成本总额的2.29%;财务费用为-28,890.5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74%;营业税金及附加为20,557.4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53%;研发费用为73,997.47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9%。
2022年销售费用为1,760.85万元,与2021年的2,107.82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6.46%。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2年在销售费用下降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却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销售形势大幅度改善。
2022年管理费用为89,412.72万元,与2021年的80,932.6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0.48%。
2022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5%,与2021年的2.37%相比变化不大。
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销售利润有较大幅度上升,管理费用支出合理。
三、资产结构分析中航沈飞2022年资产总额为5,879,230.0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5,146,336.86万元,主要以货币资金、预付款项、存货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43.72%、25.73%和23.65%。
非流动资产为732,893.22万元,主要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55.73%、17.3%和14.06%。
脉动装配⽣产线的应⽤与发展脉动装配⽣产线的应⽤与发展:王思凡班级:机13-3 学号:绪论随着商⽤飞机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军⽤飞机的研制任务增多,传统的机库式(停车场式)飞机装配模式已⽆法适应现代飞机制造的要求,很多世界级飞机制造商都对飞机装配⽣产线作了重⼤研究。
在这种背景下,⼀种先进的飞机脉动装配⽣产线应运⽽⽣。
关键词:脉动式⽣产线、精确⽣产正⽂脉动装配⽣产线改变了传统飞机的装配模式,作为先进飞机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有其独特的优势:⾸先,由于整条⽣产线分⼯明确细致,⼯作量单⼀重复,⽣产效率⽐较⾼;其次,⽣产线上配备了专业的⾃动化设备和先进的供给线,⾃动化程度⾼;最后,装配线过程流畅,不会产⽣挤压或脱节。
但是单⼀、重复及固定的⽣产模式⽆法有效适应需求多变、机型多、产量少的飞机⽣产现状。
国内外应⽤情况波⾳公司在2000 年建⽴了⾸条脉动总装线,并应⽤到阿帕奇直升机的制造,随着飞机脉动总装线的优势⽇益明显,波⾳公司扩⼤了对它的应⽤,在波⾳737、波⾳757、波⾳777等机型移动式装配⽣产线的基础上,为波⾳787建⽴了最先进的脉动式总装线。
在科技⾼速发展的今天,现代飞机制造的环境发⽣了变化。
随着商⽤飞机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军⽤飞机的研制任务增多,传统的机库式(停车场式)飞机装配模式已⽆法适应现代飞机制造的要求,很多世界级飞机制造商都对飞机装配⽣产线作了重⼤研究。
在这种背景下,⼀种先进的飞机脉动装配⽣产线应运⽽⽣。
概念及特点脉动装配⽣产线最初从Ford 公司的移动式汽车⽣产线衍⽣⽽来,是连续移动装配⽣产线的过渡阶段,不同的是脉动装配⽣产线可以设定缓冲时间,对⽣产节拍要求不⾼,当⽣产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整个⽣产线可以不移动,或留给下个站位去解决,当飞机的装配⼯作全部完成时,⽣产线就脉动⼀次。
整条⽣产线由4部分组成:脉动主体、物流供给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技术⽀持。
(1)脉动主体:站位设施、对接定位设备、可移动的装配设备等。
沈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沈飞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一家航空工业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
沈飞自1956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对沈飞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一、沈飞的发展现状1. 创新研发能力强大沈飞在航空工业领域具有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一支庞大且高素质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沈飞在飞机设计、结构分析、材料科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性能。
2.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沈飞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公司注重生产过程的全面管理和产品质量的控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在国内外航空展览中多次获奖。
沈飞的产品具有可靠的性能和卓越的品质,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3. 承接重要军事任务沈飞作为中国军用飞机制造的龙头企业,承接了许多重要军事任务。
公司在军用飞机研发、制造和维修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实力。
沈飞生产的歼击机、运输机和教练机等产品,为中国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国际合作蓬勃发展沈飞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公司与多个国家的航空工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参与了多个国际项目的合作和研发。
沈飞通过合作,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二、沈飞未来的趋势分析1. 技术创新将是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
沈飞将继续加大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需要关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的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 加强国际市场拓展随着中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沈飞有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展览、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沈飞还需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灵活调整市场策略。
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于沈飞来说也是如此。
装脉动生产线定义:其是指在航空器组装生产线上使用精益生产的思路,按照汽车工业的拉动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模式。
因为精益生产是按照节拍生产,就像人的脉搏运动一样,所以称为脉动生产模式。
总装脉动生产线,改变了传统飞机装配模式,借鉴了航空工业内先进高效的流水线作业方式,使飞机以固有的节拍移动,操作人员则在固定区域进行装配作业。
通过对现有生产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整合,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飞机总装装配效率、改善产品装配质量,并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装配现场操作环境,实现飞机低成本、高质量和快速响应制造现在已经有多家飞机制造企业开始使用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了。
以下通过对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的脉动生产进行举例介绍。
成飞变革飞机装配模式脉动生产线驶入快车道速率提升83% 故障率降85% 加班率减少97%中航工业成飞复材厂在飞机零部件装配中,通过潜心探索,创建了一条精益、高效、快速,具有个性特点的生产模式——脉动生产线。
从1~3月份的运行结果看,生产速率提高了83%,员工综合效率提高了47%,产品故障率下降了85%,加班加点率减少了97%。
在近日召开的“成飞2013年管理年会”上,“脉动生产线”作为典型案例被推出并推广。
成飞复材厂作为国内首家飞机复材装配制造实体,在技术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传统的生产组织和工艺保障成为了装配瓶颈,造成了效率低、质量不稳、员工身心疲惫的状况。
去年以来,成飞复材厂开始尝试创建脉动生产线,经过一年多摸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以来,成飞复材厂在歼10飞机批生产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各部件分散的单元作业向集中按节拍流水作业转变。
将结构相似,装配工艺流程相同的翼面类部件装配集中放在一个加工单元,按照客户需求节拍时间划分工艺分离面和相应工位,配制相应的工位器具和人员形成生产线,使产品在各工位间按节拍时间连续流动,均衡生产,减少加班加点突击生产和资源的浪费。
沈飞民机战略:追、跟、抢作者:李书勤金波来源:《军工文化》2014年第03期中航工业沈飞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坚持以航空为主业,在狠抓军机科研生产的同时,并实施了“追”、“跟”、“抢”的民机发展战略,即在转包生产方面,追赶国内转包生产先进企业、多创外汇,追赶世界民机先进制造水平;在我国大型民机研制项目方面,紧跟我国新支线飞机及C919大飞机发展的步伐,提升公司民机研制水平;在通用飞机研制方面,抢先把通用飞机造出来,抢先占领我国的通用飞机市场。
“追赶”战略做大民机转包生产项目中航工业沈飞随着民机转包项目大体分为“泛欧项目”、“泛美项目”、“庞巴迪项目”等。
“泛欧项目”是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合作,承揽空中客车各型飞机零部件加工制造的项目,主要有A320飞机应急舱门、翼肋、滑轨肋、机翼前缘,A330/340飞机前货舱门与后货舱门等。
“泛美项目”基本上是与波音公司及其它飞机制造厂商之间的合作项目,主要有B757飞机货舱门,B737-700NG飞机尾段、上舱面、下舱面、AUP门、“德州星”,B474、B757、B767飞机“客改货”,B787垂尾前缘等。
“庞巴迪项目”是与加拿大庞巴迪飞机公司的合作项目,主要有冲-8飞机货舱门和7项门,Q400飞机的前机身、后机身、尾段、机身电缆及机身总成等。
为实现“追赶”的目标,沈飞从组织、技术、生产、管理、人员等各个方面狠下功夫,夯实了做大做强民机产业的基础。
一是适时调整民机组织结构,打造适应国际合作的民机管理团队。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承接第一项转包生产项目起,沈飞就根据项目的发展规模依次建立了高效有序的民机管理组织体系,2001年4月组建了沈飞民机管理部,2007年8月沈飞民机公司正式成立。
二是精心组织技术准备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工。
民机零部件技术含量高,加工生产必须有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
为保证每个转包项目的顺利开工与生产,沈飞各个部门特别是技术和生产准备单位,按照统一的部署,通力协作,圆满完成了各自分担的工作。
沈飞工艺技术
沈飞,全名中国航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军用飞机设计研究机构之一,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支柱企业之一。
沈飞一直致力于航空工艺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以提升飞机的性能和品质。
沈飞工艺技术是沈飞长期研发的重点之一。
在飞机制造过程中,工艺技术的应用直接关系到飞机的质量和性能。
沈飞注重从原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焊接、涂装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以确保飞机的安全和可靠。
首先,在原材料选择方面,沈飞致力于研发和应用高强度、轻质的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结构。
这些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能够大大减少飞机的自重,提升飞行性能。
与此同时,沈飞还注重优化金属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用性。
其次,在加工工艺方面,沈飞采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和加工工艺,实现零件的精准加工和高效率生产。
沈飞还开发了一系列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如机器人焊接系统和自动涂装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在焊接工艺方面,沈飞积极引入激光焊接和电子束焊接等高新技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沈飞对焊接工艺进行了精确的参数调整和模拟仿真,以确保焊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最后,在涂装技术方面,沈飞采用先进的喷涂技术和环保涂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改善飞机外观。
沈飞还致力于研发高耐腐蚀性的涂料,以提高飞机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总之,沈飞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飞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焊接和涂装技术,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品质,确保飞机的安全和可靠。
沈飞将继续致力于工艺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防军工行业谨慎推荐(维持)国防军工行业2021年三季报综述风险评级:中风险业绩增长延续,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2021年11月8日分析师:卢立亭SAC执业证书编号:S0340518040001电话:*************邮箱:*****************.cn 研究助理:吕子炜SAC执业证书编号:S0340120030035电话:*************邮箱:****************.cn细分行业评级航天装备谨慎推荐航空装备谨慎推荐地面兵装谨慎推荐航海装备谨慎推荐军工电子谨慎推荐行业指数走势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Wind相关报告投资要点:◼军工板块三季报业绩增长明显。
截至10月30日,军工行业上市公司均已发布2021年三季报,选取军工行业11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用整体法进行分析,已剔除非经常性损益较大的中船防务以及ST类公司。
2021年前三季度,军工行业111家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军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366.62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归母净利润243.50亿元,同比增长36.14%,军工行业前三季度业绩增长明显,收入景气度不断提升。
分季度来看,军工行业21Q3实现营业收入1148.87亿元,同比增长7.24%,实现归母净利润77.56亿元,同比增长14.57%。
◼军工行业各板块业绩均实现正增长。
2021年前三季度军工行业5个子板块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航天装备、航空装备、地面兵装、军工电子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分别为14.29%、19.62%、23.02%、23.80%。
分季度看,2021Q3航天装备、航空装备、地面兵装、军工电子板块营收实现正增长并且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从利润端看,2021年前三季度航天装备、航空装备、航海装备、军工电子板块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其中,航空装备和军工电子板块实现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47.52%和44.86%。
分季度看,2021Q3航空装备、航海装备、军工电子板块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其中,航空装备板块增速最快,达46.77%,军工电子板块次之,达23.03%。
沈飞的调研报告沈飞调研报告时间:2021年10月调研人:沈飞调研地点:北京市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作为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科技创新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科技创新的态度和期望。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问卷内容包括科技创新的认知、科技创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科技创新的需求和期望等方面内容。
三、调研结果分析1. 科技创新的认知根据调研结果,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他们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
另外,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2. 科技创新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对生产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科技创新使得生活更加便捷,减少了时间成本和物力成本。
受访者们普遍提到了移动支付、智能家居等科技创新对生活的改变。
同时,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创新带来了工作方式的改变,比如远程办公、智能制造等。
3. 科技创新的需求和期望对于科技创新的需求和期望,超过80%的受访者希望能够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他们希望科技创新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创新应该关注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科技创新得到了广大受访者的广泛认同,被普遍看好。
2. 科技创新对生产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使得生活更加便捷、工作方式发生改变。
3. 人们希望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关注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政府、企业和公众应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同时,科技创新应更加贴近实际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航沈飞2023年三季度决策水平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100,508.25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71,556.2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40.46%。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2023年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00,648.14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71,685.1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40.40%。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大幅度的增长,但这主要是应收账款的贡献,应当关注应收账款的质量。
二、成本费用分析中航沈飞2023年三季度成本费用总额为1,049,559.12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1,013,942.37万元,占成本总额的96.61%;销售费用为222.6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02%;管理费用为21,779.7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2.08%;财务费用为-4,135.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39%;营业税金及附加为4,265.9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41%;研发费用为13,483.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28%。
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222.6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256.02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3.02%。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在销售费用大幅度下降情况下营业收入却获得了一定增长,表明企业采取了较为成功的销售战略,销售业务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21,779.7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9,278.8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2.97%。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与2022年三季度的1.84%相比变化不大。
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合理。
三、资产结构分析中航沈飞2023年三季度资产总额为4,603,966.6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3,838,280.26万元,主要以存货、货币资金、预付款项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24.59%、24.17%和22.79%。
浅谈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
吕海亮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18(000)016
【摘要】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贸易的全球化,各个企业机构对商用飞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生产线的生产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研发出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来提高飞机零件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规范并优化了传统的飞机总装生产流程,有效提高飞机总装工作的技术水平和装配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的相关内容,然后对飞机数字化总装脉动生产线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总页数】1页(P12)
【作者】吕海亮
【作者单位】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 15006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技术 [J], 李西宁;支劭伟;蒋博;王守川
2.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数字化仿真与优化关键技术 [J], 严金凤
3.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研究 [J], 杨洋;马运辉;范斌
4.脉动生产线模式下飞机总装配关键技术研究 [J], 穆志国;张博雅
5.资源受限的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节拍转换调度建模 [J], 陆志强;王浩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航空发动机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制造》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航空发动机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对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有着巨大带动作用。
从市场需求看,未来10年全球涡扇/涡喷发动机累计需求总量将超7.36万台,总价值超4160亿美元。
【总页数】1页(P5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3
【相关文献】
1.杭州进入全国服务外包产业第一梯队 [J], ;
2.中国网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J], ;
3.“匯印”智能制造,进入全球印机第一梯队 [J], 毕彩婷[1]
4.世界首台全铝航空发动机进入实验阶段 [J],
5.我国力争2035年网络空间综合实力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J], 倪俊;鲁传颖;沈逸;石建兵;方师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一航沈飞
佚名
【期刊名称】《时代潮》
【年(卷),期】2005(000)022
【摘要】<正>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飞机制造为核心主业,集科研和生产为一体,军机、民机、民品、三产多元化发展的大型航空科研制造企业,是中国重型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
现拥有员工16000余人,占地面积800多万平方米。
50 多年来,一航沈飞共研制30多个型号数千架歼击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页数】1页(P65-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5
【相关文献】
1.成都如何迈向现代化、国际化? [J], 九木
2.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奋力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 [J], 吴德林
3.广东改革开放的新阶段——迈向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 [J], 丁励松
4.福州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思考 [J], 赵汝棋;王翔鸿
5.一航沈飞、一航西航销售收入创佳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