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前后的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4.96 KB
- 文档页数:3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护理。
方法对我院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用22g细针穿刺进行负压抽吸进行细胞学检查,分析总结检查的护理。
结果2例(2.2%)出现穿刺后出血,经压迫均停止,1例(1.1%)因患者紧张疼痛出现神经源性休克,立即停止穿刺经抢救患者康复出院,其他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一门新的治疗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必将促进护理知识应运而生,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临床护理知识和基本的超声显像知识、能完成超声器械消毒及保养、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护理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4%-8%的成年人触诊发现有甲状腺结节,超声发现人群约30%-50%有甲状腺结节,其中5%-6.5%结节为恶性[1]。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fnac)是临床首选检查方法之一,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us-fnac)使定位的准确性较手触摸穿刺明显提高,特别对于临床难以触及的较小的甲状腺结节,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其操作简便、快捷及安全,病人几乎无不适,且很少出现并发症越来越受青睐。
随着us-fnac的使用必将带给护理相应问题。
现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的90例us-fnac的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90例,共106个结节。
其中男性26例,女性64例。
年龄26-80岁,平均46岁。
结节大小5-40mm。
所有病例均将本院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
1.2方法及结果在超声引导下,用22g细针穿刺进行负压抽吸进行细胞学检查。
106个结节做出诊断96个,其中8个为恶性,88个为良性,10个未能做出诊断;2例(2.2%)出现穿刺后出血,经压迫均停止,1例(1.1%)因患者紧张疼痛出现神经源性休克,立即停止穿刺经抢救患者康复出院,其他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甲状腺结节手术护理病案模板概述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组织中的一块异常增生的组织。
对于一些具有恶性潜能的结节,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甲状腺结节手术护理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手术前护理评估患者病情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甲状腺结节的病程、症状和体征等。
2.进行体格检查,包括甲状腺结节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
3.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超声、细针穿刺活检等。
4.进行心电图、胸部X线等辅助检查。
准备手术环境1.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2.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药物和设备。
3.确保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适宜。
术前准备1.患者禁食禁饮,一般要求空腹6小时以上。
2.安排患者进行洗胃和灌肠,以保持肠道通畅。
3.确保患者配合拍片、抽血等检查。
心理护理1.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风险。
2.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3.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手术的情况。
手术中护理仪器设备准备1.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无菌。
2.检查手术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患者安全1.确保患者正确的体位,以便手术操作。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手术协助1.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递送和使用。
2.提供必要的药物和液体注射。
3.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切除结节。
手术后护理监测患者病情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2.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
3.检查患者手术部位的出血情况。
疼痛管理1.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2.提供舒适的环境,如调节室温和湿度。
恢复训练1.协助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如翻身、坐起等。
2.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如伤口清洁和更换敷料等。
饮食指导1.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
2.引导患者选择健康的饮食,如多吃蔬菜水果、少油少盐等。
定期随访1.安排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超声等。
甲状腺细针穿刺的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采用8号(21g)无菌针头接20ml无菌注射器行甲状腺穿刺术244例,由责任护士协助完成,术后观察1h。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术,2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瘀斑,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无其它并发症发生。
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操作简便、创伤小、局部无疤痕、效价比高,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助于穿刺术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甲状腺;细针穿刺;护理;并发症;预防【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58-01甲状腺细针穿刺常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对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结节性疾病,通过穿刺行病理检查[2],可以明确甲状腺疾病1的病理性质,指导临床治疗,对甲状腺囊性病变及某些良性结节还可通过穿刺或加硬化进行治疗。
20世纪50-70年代甲状腺细针穿刺就已在国外兴起[3],至今技术已相当成熟,而在国内甲状腺细针穿刺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我科于2004年11月开展甲状腺细针穿刺术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至今共244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行甲状腺穿刺的患者24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29例,年龄20-84岁,甲状腺机能亢进8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9例,甲状腺囊肿64例,甲状腺腺瘤63例,穿刺前均行甲状腺彩超,常规行出凝血时间测定,所有患者均全身状况良好,无出血倾向。
1.2 操作方法[4] 首先确定甲状腺大小、部位、进针方向。
患者取仰卧位,用枕头垫高颈肩部,充分暴露甲状腺,局部用75%酒精消毒二次(不用碘酒或碘伏),术者站于患者头侧,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甲状腺或甲状腺结节,右手持20ml注射器,接8号(无痛)针头,针筒内留5-7ml空气,穿刺针经皮快速刺入甲状腺内(或结节内),抽吸成负压状态,然后在不同方向快速来回抽吸2-3次,迅速消除负压,拔出针头,将抽吸物推于载玻片上,均匀涂开。
甲状腺细针穿刺术护理常规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十分常见,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4%~7%,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19%~67%[1].其中绝大部分为良性结节,仅5%为恶性[2],但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许多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与良性结节相类似,部分结节患者为了确诊而进行了不必要的活检手术,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痛苦,甲状腺细针穿刺术是安全、经济、简便的检查手段,可准确评估甲状腺结节。
一、什么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腺体内的肿块,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碘的过少或过多摄入、甲状腺自身的炎症改变、甲状腺良性或恶性肿瘤、甲状腺退行性变等都可以导致甲状腺结节的产生。
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
二、甲状腺结节穿刺目的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通过该项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疾病的病理性质,指导临床治疗。
三、穿刺方法病人平卧,肩背部垫枕,充分暴露颈部术野,在触诊及B超下定位,选定拟穿刺部位结节,碘伏消毒甲状腺区域部皮肤,戴无菌手套,右手持注射器,快速刺入甲状腺结节内,注射器为负压状态,来回穿刺2-4次将细胞成分自动吸到注射器内,拔出针头,吸出组织涂到载玻片上,送检。
四、护理(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与患者耐心交流,语言通俗易懂。
向患者介绍甲状腺穿刺的目的、过程,并阐明该操作检查诊断的重要意义及安全可靠性,提高患者积极配和的主动性。
2、术前4小时禁食。
3、嘱咐病人在操作时不要吞咽或说话,减少甲状腺的移动。
如咳嗽,或吞咽立即把针拔出。
(2)术中护理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枕,充分暴露甲状腺穿刺部位,协助做好超声前定位,在体表进行标记,常规消毒局部穿刺皮肤,传递洞巾,注射器等,双人核对。
2、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及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穿刺中出现面色苍白,脉快,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处理,告知患者触诊时可能引起咳嗽,为正常反应,嘱其深呼吸,缓解其紧张情绪,尽量避免穿刺中咳嗽,做吞咽动作或讲话,如感明显不适,可举手示意医生停止操作,可与其正常交谈分散注意力,对于过度紧张患者可由家属陪同,为避免患者不自主移动导致误穿,可由双手固定患者头部。
甲状腺术前注意事项
甲状腺手术前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下列举了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手术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甲状腺超声等,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手术安全。
2. 术前饮食:手术前一天需要进行禁食,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前一周,应避免摄入含碘食物,如海产品、海带等。
3. 术前药物:手术前需要告知医生过去的用药情况,并根据医生建议停用一些特殊药物,如抗凝药物,以减少手术出血风险。
4. 术前护理:手术前需保持头颈部皮肤清洁,以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
同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者油腻的护肤品。
5. 术前情绪调节:手术前可能会有一定的紧张情绪,应积极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
可以适当进行放松训练、听音乐、交流等,以减轻压力。
6. 术前禁烟禁酒:手术前要避免饮酒和吸烟,这些会影响手术效果,也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7. 术前家属陪同:手术前可以让家属陪同,以提供精神支持,帮助患者保持冷静和放松。
8. 术前交流沟通:手术前要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
解手术的风险、效果和术后恢复等。
可以提前询问术后的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相关事项。
9. 术前准备物品:手术前可以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如舒适的衣物、拖鞋、个人清洁用品等,以便安排住院期间的生活。
10. 术前计划:手术前要了解住院的时间和术后的安排,包括
恢复期的活动限制、康复锻炼等。
还要安排好家人的照顾和工作的安排。
总之,甲状腺术前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患者和家属应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按照医嘱做好术前的准备,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甲状腺穿刺注意事项甲状腺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式,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等疾病。
由于穿刺操作涉及到人体的内部器官,因此在进行甲状腺穿刺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下面是甲状腺穿刺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进行甲状腺穿刺前,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病史和体格检查,特别是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过敏史等特殊情况,以避免术中出现不良的情况。
其次,在开始穿刺之前,应为患者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体位选择、局部消毒和麻醉等。
患者应保持平躺或半卧位,保持头部后仰的姿势。
然后,应用适量的酒精液体消毒穿刺部位,以避免皮肤交叉感染。
接下来,用适当的局部麻醉方法,如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或冰镇等,麻醉穿刺点,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穿刺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使患者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以避免因患者的意外移动而导致穿刺失败或伤及其他组织。
同时,在穿刺时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如胸闷、头晕等,以及通过语言和肢体表达进行沟通。
如果患者有不适反应,应及时停止穿刺操作,观察患者的症状,必要时进行救治。
即使穿刺操作相对简单,但穿刺过程仍然是有风险的。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进行穿刺操作。
对于老年人、病情较重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要慎重考虑是否进行穿刺。
穿刺操作完成后,医生应立即送检穿刺物,以确保有效的诊断。
同时,对于患者的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
应保持患者休息,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
穿刺穿透的皮肤切口需要进行局部处理和消毒,必要时应使用一些消炎和应用药物。
最后,医生在进行甲状腺穿刺时,要保持专业的水平和严谨的操作,注意遵从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医生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意外发生,如穿刺针的意外划伤。
对于医生而言,熟悉手术器械和操作步骤,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保障穿刺操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甲状腺穿刺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操作,但也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甲状腺疾病护理常规手术前1.做好心理护理,多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担忧,稳定其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剂2.手术体位锻炼:术前2-3天起进行头,颈过伸位的锻炼,以适应手术体位的要求。
3.饮食护理:因病人具有高代谢症候群的表现,应给于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禁饮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补充足够的水分4.观察药物准备的效果和反应5.基础代谢率测定:患者在清晨,空腹,清醒,完全安静状态下进行,等于(脉压差+脉率)-111。
手术后1.卧位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病人完全清醒及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减少头面部充血,既有利于呼吸,又有利于切口内渗出液的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
2.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尤其是呼吸,切口渗出及颈部肿胀情况的观察,床边常规备气管切开包,以备紧急之用。
3.全麻术后当日不予进食.颈从麻醉术后6小时可进温凉饮食,忌过热及过冷食物,协助病人坐起进食,避免呛咳。
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1)呼吸困难和窒息:术后最危重的并发症,可表现为气急,呼吸费力,鼻翼扇动,烦躁,心率加速等,术后48小时内密切观察病人发音,呼吸及切口有无渗血等,告知病人不要过频活动颈部或过多说话,不要剧烈咳嗽,呕血。
2)出血:多发生于24—48小时内,密切观察病人切口有无渗血,颈部有无肿胀,颈前引流液的量,颜色。
3)喉返神经损伤,观察病人发音及有无呛咳,误吸等症状,认真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4)甲亢危象表现未高热(可达40—42度),脉快而弱(120次/分),烦躁,大汗,谵妄,甚至昏迷。
密切观察有无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即吸氧,降温。
碘剂,心得安,激素对症护理。
5)甲亢旁腺损伤:观察有无头面部麻木和针刺感,手足抽搐,遵医嘱静脉使用钙剂,检测血钙变化。
甲状腺穿刺怎么做甲状腺穿刺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通过抽取体液或组织样本来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甲状腺穿刺的执行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甲状腺穿刺术是一种微小创伤的手术,可用于收集甲状腺的细胞或组织样本。
这项手术通常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是一些甲状腺穿刺术的步骤及注意事项:1. 预准备: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血液检查等来评估甲状腺病变的性质和大小。
术前医生还将询问患者相关病史,以确定相关风险因素和过敏史。
2.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躺下并暴露脖子。
医生会对甲状腺进行超声检查,以确定病变的准确位置和大小。
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淋巴结和其他相邻结构的状况。
3. 局部麻醉:在进行穿刺之前,医生会用局部麻醉剂麻醉穿刺部位。
通常在甲状腺的最显著或可见的病变处进行麻醉。
4. 穿刺:医生会使用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甲状腺肿块。
在图像引导下,医生将细针插入甲状腺肿块,然后抽取细胞或组织样本。
5. 细胞采样:医生会抽取足够数量的细胞样本,以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
这些样本将交给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分析。
6. 结束和观察:穿刺过程结束后,医生会将针从甲状腺中取出。
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和轻微的出血,但这是正常的。
医生可能在穿刺部位贴上一块压力敷料,以减少出血和渗漏。
甲状腺穿刺术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手术,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注意事项:1. 风险:甲状腺穿刺的风险通常很低,但还是存在某些风险,如感染、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患者应该与医生详细讨论相关风险和潜在并发症。
2. 术后护理:患者通常不需要住院,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观察。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遵循术后护理指南,包括避免剧烈运动和保持伤口清洁。
3. 病理结果:甲状腺穿刺术提供的样本将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分析。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做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计划。
总结起来,甲状腺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
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术注意事项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可以影响人体许多的生理过程,包括生长发育、代谢、体温、心跳等。
由于目前临床上甲状腺结节患者人数逐年增多,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甲状腺穿刺术是一种用来诊断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的方法。
甲状腺穿刺常常用于经多种检查后仍难以诊断的某些甲状腺疾病,是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常规检查方法,有助于了解疾病的病理性质,最终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其中甲状腺细针穿刺术因简便、准确、安全而最为常用。
如果穿刺细胞病理发现癌细胞,基本就可以诊断甲状腺癌,但如果未发现也不能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性。
甲状腺细针穿刺需要注意下列事项:穿刺前。
一是穿刺术前一般需完善血常规,凝血、感筛、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B超,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若病情允许建议术前停药3-7天,确保患者无出血倾向后才能进行甲状腺穿刺。
二是穿刺当日建议着低领、宽松上衣,取下颈部首饰,充分暴露颈部,便于操作医师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
三是穿刺前准确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穿刺中。
一是穿刺时患者尽量放松,呼吸均匀,避免说话、咳嗽、打喷嚏及吞咽等动作,需要帮助或不适时举手示意。
二是选择高度可疑的1-3个结节进行穿刺,每个结节穿刺2-3针,进行细胞学涂片及穿刺冲洗液收集。
穿刺结束后要求患者自行按压穿刺点15分钟左右,并在休息室观察30分钟,无不适症状方可离开。
穿刺后。
一是穿刺后需注意颈部情况,如果穿刺部位肿痛明显,且进行性加重,提示穿刺部位存在内出血的可能,需立即就医。
二是术后当日可正常进食,伤口避免沾水,第二天可自行揭下敷料。
三是患者于术后1周后,到医院咨询医生解读穿刺结果。
四是定期门诊随访。
甲状腺细针穿刺术是非常成熟的微创诊断操作技术,穿刺时的感觉与平时打针或抽血的感觉类似,痛感很低,通常在数分钟内就能完成。
医护人员要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关心并提醒患者不用紧张,保持放松状态,积极开朗地面对疾病,给更多甲状腺结节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保障。
一、预案背景甲状腺穿刺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规范甲状腺穿刺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风险。
2. 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发生。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甲状腺穿刺操作。
四、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甲状腺穿刺应急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护士、超声科医师、病理科医师等。
五、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充分了解患者病史、体征,评估患者病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等。
(3)向患者解释穿刺操作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4)准备好穿刺所需器械、药品及急救物品。
2. 穿刺操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方法。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4)穿刺过程中,密切配合超声科医师,确保穿刺准确。
3. 术后观察(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3)向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如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等。
4. 突发事件处理(1)出血:立即停止穿刺操作,用压迫止血法或绷带加压包扎。
必要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2)感染:发现感染迹象,及时更换敷料,加强抗生素治疗。
(3)甲状腺功能减退:根据患者症状,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甲状腺穿刺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甲状腺穿刺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七、预案修订与实施1. 本预案由甲状腺穿刺应急小组负责修订。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预案自行废止。
八、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甲状腺穿刺实施方案甲状腺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对甲状腺肿块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文将介绍甲状腺穿刺的实施方案,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进行相关操作。
一、术前准备1.患者的相关资料准备: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2.术前告知:对患者进行术前告知,包括术前禁食、禁水等注意事项,以及对穿刺过程的详细介绍和风险提示。
二、器械准备1.穿刺针: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常用的有细针穿刺(FNA)和大针穿刺(CNA)。
2.消毒液:准备好符合消毒标准的消毒液,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三、术中操作1.定位:通过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肿块的位置和大小,选择最佳的穿刺点。
2.消毒: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保证穿刺操作的无菌状态。
3.麻醉: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穿刺:根据定位结果,使用穿刺针对肿块进行穿刺,抽取组织标本。
四、术后处理1.标本处理:将抽取的组织标本进行处理,制备切片供病理检查。
2.观察:术后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结果通知:将病理检查结果及时通知患者,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五、注意事项1.术中注意安全,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如血管、神经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术中感染的发生。
3.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六、总结甲状腺穿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准确的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在实施甲状腺穿刺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关于甲状腺穿刺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医务人员有所帮助,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甲状腺细针穿刺的护理与并发症预防作者:郑瑜苏振丽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1期【摘要】目的讨论分析甲状腺细针穿刺患者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 40例甲状腺细针穿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并对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以及预防。
结果经过相应护理干预手段, 40例患者甲状腺细针穿刺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减少。
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干预手段能够增加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并发症预防本科通过随机选取收治的40例甲状腺细针穿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分析其护理方法,讨论分析甲状腺细针穿刺患者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科收治的40例甲状腺细针穿刺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最大的患者有8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有20岁,平均年龄38.7岁。
全部患者均经过超声诊断提示为甲状腺一级肿大以上。
1. 2 护理方法1. 2. 1 术前护理1. 2. 1. 1 心理护理进行甲状腺穿刺患者一般穿刺前都具有相当的焦虑、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1-3]。
医护人员用饱满的工作热情来与患者进行沟通,主动为其讲解甲状腺细针穿刺相关情况,打消患者消极情绪,使其配合穿刺进行。
1. 2. 1. 2 术前准备进行细针穿刺前准备好相关器材以及用具,对患者进行穿刺时的呼吸指导和练习,使患者以及家属明确这一呼吸法在穿刺中的重要性。
另外,还要使患者以及家属明确该穿刺并发症有时是不可避免的,要做好心理准备。
1. 2. 2 术中护理穿刺过程中使患者采取舒适的仰卧位,肩下垫一软枕,使颈部保持拉伸,甲状腺充分暴露,使用之前练习的呼吸方式,由医护人员固定住患者的头部,防止其左右移动,穿刺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如有意外应立即停止穿刺。
1. 2. 3 术后并发症护理1. 2. 3. 1 对于血肿和出血的护理穿刺中出现出血或者血肿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细针穿刺的终止,并且还很有可能会由于红细胞的增多而导致检验结果的改变。
甲状腺活检穿刺后注意事项甲状腺活检穿刺是一种用于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常见检查方法,通过穿刺甲状腺组织,获取细胞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项检查对于判断甲状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甲状腺活检穿刺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术后应注意休息和饮食。
甲状腺活检穿刺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局部可能会有疼痛不适,患者应适当减少活动,保持充足的休息。
此外,对于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硬、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如烧烤、辛辣等,以免引起刺激和疼痛。
其次,要保持伤口清洁并防止感染。
甲状腺活检穿刺后,切口处可能会有轻度渗液,患者应该用干净的纱布进行轻轻擦拭,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同时,患者不要随便触摸或揉搓伤口,以免引起感染或创口裂开。
第三,术后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术后一般会有轻度不适和疼痛,但如果出现持续剧烈疼痛、明显红肿、渗液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第四,要注意药物的使用。
甲状腺活检穿刺后,医生有可能会给予一些抗生素或止痛药,患者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不要随意增减剂量。
如果出现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
第五,要密切关注术后出血情况。
在甲状腺活检穿刺后的几天内,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术后出血的症状,如咳嗽时咳出血痰、喉咙疼痛加剧等。
若出现这些情况,应尽快就诊。
最后,术后还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
甲状腺活检穿刺后,患者可能需要多次复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超声,及时掌握甲状腺疾病的发展情况。
总之,甲状腺活检穿刺术是一项常见的诊断手段,术后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保持伤口清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正确使用药物,注意术后出血情况,并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
通过正确的护理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穿刺甲状腺后饮食注意事项穿刺甲状腺是一种医疗手术,用于通过将细针插入颈部甲状腺结节或囊肿中,以获取活检组织样本。
在进行穿刺甲状腺手术后,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对于术后的康复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术后患者更好地进行饮食管理。
1. 低碘饮食:甲状腺是我们体内负责产生甲状腺激素的腺体,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
因此,在穿刺甲状腺术后,为了帮助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患者需要遵循低碘饮食。
低碘饮食的原则是尽量避免或减少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海藻、海鱼等。
2. 高纤维饮食:术后患者应该选择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燕麦等食物都是良好的纤维来源,可以帮助消化和消除便秘问题。
3. 低脂饮食:对于术后患者来说,选择低脂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高脂食物可能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选择低脂肪的食材,如去皮肉类、低脂奶制品等。
4.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也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一大组成部分。
然而,在术后饮食中,应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过多的糖类食物导致脂肪堆积和血糖波动。
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豆类和蔬菜,且适量摄取。
5. 恰当的饮水量:无论是否穿刺甲状腺,维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量对我们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术后患者应尽量多饮水,以帮助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和维持水分平衡。
6. 控制食物摄入量:在饮食注意事项中,控制适当的摄入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术后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控制食物摄入量来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身体状况。
7. 避免食物过敏:有些人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术后阶段更应该留意自己对食物的反应。
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应该立即停止食用该食物并就医。
8. 规律饮食:术后患者应该保持规律的饮食,三餐定时,避免过度进食或饿肚子。
规律的饮食可以帮助维持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不适。
9. 避免刺激性食物:术后患者应避免或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刺激性饮料、浓咖啡等。
甲状腺术前术后护理一.术前准备1.禁食,禁饮(术前一晚12:00之后)2.颈部过伸锻炼(肩下垫软枕,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传统手术练习2h,微波消融1h。
3.更换手术衣,取下义齿,首饰4.备气管切开包二.三方交接病人术后病人返回病房,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伤口敷料干燥,核对患者信息,进行三方交接。
二.术后护理1.吸氧,心电监护。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2.伤口护理:1)传统手术盐袋加压2h,微波消融术后冰袋加压冰敷30min。
2)引流管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颜色,形状,量。
(暗红色液体为正常,引流量不超过100ml。
若为鲜红色,量大为异常,及时呼叫护士)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避免引流管堵塞导致颈部出血,形成血肿,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
3.体位:半卧位休息,抬高床头30度4.饮食护理:1)术后2h,无不适无呛咳饮少量温开水。
2)术后6h之后食温凉流质饮食3)术后第二天普食,食无碘盐,少食海鲜,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葱,姜,蒜。
多食增强免疫力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山药。
5.活动护理:1)术后可在床上活动手脚2)尽早进行颈部伸展操活动,动作缓慢,每日三次以上,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动作幅度。
(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减轻颈部水肿情况,降低肩臂综合症发生)6.并发症护理:1)呼吸困难及窒息:局部血肿(术后最严重,多发生在48小时内)处理:密切观察,床旁备气管切开包。
2)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处理:减少发音,营养神经治疗。
3)喉上神经损伤:呛咳,声音低钝处理:嘱病人缓慢饮水4)甲状旁腺损伤(低钙抽搐)处理:发生抽搐时限制肉类,乳品,蛋类。
遵医嘱服用钙剂。
5)甲状腺危象:术前准备不足患者表现:高热(大于39度)脉快(大于120次/分)烦躁,大汗,呕吐处理:1.降温,使用镇定剂,补充能量。
2.遵医嘱服用碘剂,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等。
三.出院指导1.遵医嘱服用药物如:优甲乐、钙剂。
2.积极活动,坚持每天练习颈部伸展操,每次5-10组,坚持练习术后三个月。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前后的护理
2021年6月~2021年6月收治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患者30例,现将其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21年6月~2021年6月收治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患者30例,男2例,女28例;年龄22~53岁,平均37.5岁。
重复穿刺1次以上2例(15%),超声引导下穿刺28例(93.3%)。
电话随访有16例患者在穿刺后接受了手术治疗,占细针穿刺患者总数的53.3%。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病理诊断结果:①良性病变29例(96.7%)。
②可疑恶性1例(0.03%)。
有16例患者穿刺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4例为非肿瘤疾病,1例为甲状腺癌,1例为甲状旁腺腺瘤。
穿刺用具:选取10ml负压注射器、22G或25G 11/2英寸针头、载玻片、标本瓶、95%乙醇、75%乙醇、胶布、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棉签、检查床。
穿刺方法:护士协助患者平卧于B超检查床上,用枕头垫高肩部,充分暴露颈部,B超医师在B超下定位后,医生(术者)仔细进行甲状腺触诊后,用75%乙醇消毒2次,负压注射器连接22G或25G 11/2英寸针头,术者戴无菌手套,先触摸到甲状腺内结节,用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右手持负压注射器,穿刺针经皮快速刺入甲状腺结节内,来回穿刺2~4次吸取细胞成分自动进入到注射器内,然后拔出针头,将吸出物均匀涂在载玻片上,立即置入装有95%乙醇的标本瓶中固定,行HE染色,之后在显微镜下阅片。
对甲状腺囊性病变,可在穿刺过程中将囊液尽可能缓慢抽尽。
穿刺结束后局部以无菌纱布压迫10分钟,观察半小时患者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护理
术前准备:在预约穿刺时告知患者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方法的目的、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除签署知情同意书
外,还为患者提供书面的穿刺注意事项:①穿刺日请带齐病历资料、血常规检查结果及缴费单;②不要穿高领内衣并吃好午饭;③穿刺结束后需观察半小时以上方可离院,穿刺当日勿进食过热饮食;④穿刺后3天由病房护士通知患者结果;⑤同时与患者互留电话以防止各种突发事件和便于随访。
通过不断完善穿刺前的准备工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通过细致的健康宣教,增强了患者对穿刺的信心,稳定的情绪亦可降低穿刺的反应,使穿刺的时间缩短,成功率明显提高。
术中配合: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告知患者触诊甲状腺时可能会引起刺激性咳嗽,属正常反应,不用紧张。
嘱患者穿刺过程中不要讲话、比较敏感的患者嘱其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做吞咽动作或咳嗽,穿刺期间仔细观察患者变化,询问患者感受,尽量使患者放松。
嘱咐患者如有明显不适举手示意停止。
术后护理:穿刺后患者自行按压10分钟,术后观察30分钟,有些患者会感到疼痛,不需做特殊处理,或者口服止痛药对症处理。
当日患者不要进食过热饮食,避免引起局部内出血。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次日揭掉纱布,观察有无皮下血肿发生,如有血肿发生劝慰患者不要紧张,及时采取局部加压止血,也可进行冷敷,血肿会1~2天内自行吸收。
讨论
许多超声提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为了明确结节性质而进行了不必要的手术,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术前鉴别结节性质最有效的方法,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CT、ECT等检查手段。
然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有其局限性,由于细胞学诊断是以特征性细胞形态学改变为诊断依据,无法探查病变组织总体概况以及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关系,因此细胞学检查结果不能完全等同于组织学检查结果。
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许多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与良性结节相类似,部分结节患者为了确诊而进行了不必要的活检手术,
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痛苦。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未诊断率与细针穿刺者的操作技术水平有关,同时,患者的积极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术前宣教,减轻了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了穿刺效率,缩短了穿刺时间。
同时,重视随访患者。
对可疑恶性的患者和恶性肿瘤手术后的患者密切随访,通过临床观察及超声检查等,做到及时发现肿瘤和复发的肿瘤,从而积极进行治疗。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虽然是微创检查,出现感染、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可能极小,但穿刺点要压迫10分钟,术后注意观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更加轻松、安全地进行花费时间较少且费用低廉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