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学实验报告格式
- 格式:pdf
- 大小:159.80 KB
- 文档页数:1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
实验记录:
本组金属试样尺寸记录:材料:
直径(mm) 标距(mm)
拉抻前d0= L0= 拉伸后d1= L1=
本组非金属试样尺寸记录:材料:
厚度宽度截面积
= b =
拉抻试样 d
= b =
冲击试样 d
载荷:
F S= K N F b = K N
A k = J
实验结果汇总
20 45 塑料夹布胶木
σs MPa
强度
σb, MPa
δ %
塑性
Ψ %
硬度 HRB
冲击韧性a k J/cm2
结果分析
1、HRB、HRC在测量时所用的压头、载荷和读数方法有什么区别,各适用于测量什么材料。
标度压头类型载荷读数方式(内圈/外圈)适用材料HRB
HRC
2、分析含碳量对碳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3、分析合金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4、分析为什么铝含金在航空领域应用广泛。
5、比较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三大类材料性能特点。
实验报告(二)
实验名称:
实验记录:
将观察到的各种钢的显微组织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画出,并指明各组成部分名称。
工业纯铁20#钢45#钢
T8钢T12钢
预习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及说明:
实验报告(三)实验表格设计及数据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工程材料科学期末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工程材料的性能测试和分析,深入理解工程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实验材料金属材料: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铝合金、铜合金等。
陶瓷材料: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等。
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2、实验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制备标准拉伸试样,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加工。
将试样安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设置加载速度和试验温度。
启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力位移曲线。
试验结束后,测量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计算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2、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选择不同硬度的金属材料试样,如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等。
分别使用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和维氏硬度计对试样进行硬度测试。
记录每个试样的硬度值,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3、陶瓷材料的性能测试制备陶瓷材料试样,如氧化铝陶瓷和氮化硅陶瓷。
使用热重分析仪对陶瓷材料进行热稳定性测试,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陶瓷材料进行热性能测试,测量材料的比热容、热导率等参数。
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其晶粒尺寸、晶界分布等特征。
4、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制备高分子材料试样,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拉伸试验,测量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使用热重分析仪对高分子材料进行热稳定性测试,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高分子材料进行热性能测试,测量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等参数。
四、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1、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数据处理根据拉伸试验得到的力位移曲线,计算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11级材控专业工程材料学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金相分析
一、预习内容(请于实验前在实验报告上完成,并于实验课中交给老师检查)
1. 金相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2.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及注意事项。
3. 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和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
二、实验内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 实验步骤
1)制备一种未知成分的纯铁或者碳钢金相试样,根据所观察到的平衡组织推断
其成分。
2)对于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
铸铁和过共晶白口铸铁,观察这7种材料的显微组织,用铅笔画出其组织示意图。
具体要求:
①都各画在一个 50mm的圆内,并用箭头引注出图中各相组织,组织名称
用相应符号表示。
②在圆的下方标注材料名称,热处理状态,放大倍数和浸蚀剂等。
三、实验结果(7种材料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四、论述题
1.试论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的存在方式、组织形态及形成条件。
2.根据实验结果,阐明碳含量对铁碳合金组织的影响的大致规律。
3.结合实验过程,总结自己在实际制样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实验名称:XXX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材料力学实验室实验者:XXX一、实验目的1. 了解XXX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2. 掌握XXX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和原理。
3. 分析XXX材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二、实验原理XXX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本实验通过拉伸和压缩试验,测定XXX材料的上述力学性能。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 电子万能试验机- 切割机- 精密天平- 秒表- 标准拉伸试样- 标准压缩试样2. 实验材料:- XXX材料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XXX材料切割成标准拉伸试样和标准压缩试样,试样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
2. 样品预处理:对试样进行表面处理,去除氧化层、油污等,确保试样表面光滑。
3. 试验前准备:将试样安装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夹具,确保试样固定牢固。
4. 拉伸试验:- 设置试验机加载速度,一般为5mm/min。
- 启动试验机,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和断裂位置。
- 测量试样原始长度和断裂后的长度,计算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5. 压缩试验:- 设置试验机加载速度,一般为1mm/min。
- 启动试验机,记录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和破坏位置。
- 测量试样原始高度和破坏后的高度,计算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
6.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XXX MPa- 伸长率:XXX%- 断裂位置:XXX2. 压缩试验结果:- 抗压强度:XXX MPa- 抗压弹性模量:XXX MPa- 破坏位置:XXX分析:根据实验结果,XXX材料的抗拉强度较高,伸长率较大,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在压缩试验中,抗压强度较高,抗压弹性模量较大,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六、实验结论1. XXX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一、实验名称工程材料学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测试方法。
2. 了解不同工程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3. 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化学性能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XX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五、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 电子万能试验机- 高温炉- 热分析仪- 水平式冲击试验机- 氧化锆磨损试验机- 显微镜- 尺寸千分尺- 精密天平2. 材料:- 钢铁材料- 铝合金材料- 塑料材料- 橡胶材料六、实验内容及步骤1.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1)拉伸实验:将材料试样安装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实验,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和伸长量。
(2)压缩实验:将材料试样安装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压缩实验,记录试样压缩过程中的最大载荷和压缩量。
2. 材料热性能测试(1)高温实验:将材料试样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预定温度,记录材料在高温下的变形和重量变化。
(2)热分析实验:将材料试样放入热分析仪中,记录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重变化和热失重曲线。
3. 材料化学性能测试(1)腐蚀实验:将材料试样浸泡在腐蚀溶液中,观察材料表面变化,记录腐蚀速率。
(2)磨损实验:将材料试样放入氧化锆磨损试验机中,进行磨损实验,记录材料磨损量。
4. 材料微观结构观察(1)金相实验:将材料试样进行磨光、抛光、腐蚀等预处理,利用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
(2)尺寸测量:利用尺寸千分尺测量材料的尺寸,记录测量结果。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对比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
2. 材料热性能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热性能,对比不同材料的热性能差异。
3. 材料化学性能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的耐腐蚀性、磨损性能等化学性能,对比不同材料的化学性能差异。
4. 材料微观结构分析根据显微镜观察结果,分析不同材料的晶粒大小、组织结构等微观结构特点,对比不同材料的微观结构差异。
*******大学工程材料实验报告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10届机电一班组员:实验项目名称: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观察和分析,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熟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概述碳钢和铸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它们的性能与组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熟悉掌握它们的组织,对于合理使用钢铁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⑴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平衡组织一般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冷却的条件下(如退火状态)所得到的组织。
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可以根据Fe—Fe3C相图来分析。
从相图可知,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时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所组成。
但是,由于碳含量的不同,结晶条件的差别,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形态,分布和混合情况均不一样,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特征的组织组成物。
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见表1。
表1 各种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a)工业纯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F为白色块状(如图1所示);b)亚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F呈白色块状,P呈层片状,放大倍数不高时呈黑色块状(如图2所示)。
碳质量分数大于0.6%的亚共析钢,室温平衡组织中的F呈白色网状包围在P周围(如图3所示);c)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是珠光体(P),其组成相是F和Fe3C(如图4、5所示);d)过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Fe3CⅡ+P。
在显微镜下,Fe3CⅡ呈网状分布在层片状P周围(如图6所示);e)亚共晶白口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P+Fe3CⅡ+ Ld'。
Fe3CⅡ网状分布在粗大块状的P的周围,Ld'则由条状或粒状P和Fe3C基体组成(如图7所示);f)共晶白口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Ld',由黑色条状或粒状P和白色Fe3C基体组成(如图8所示);g)过共晶白口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Fe3CⅠ+ Ld',Fe3CⅠ呈长条状,Ld'则由条状或粒状P 和Fe3C基体组成(如图9所示)。
郑州航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课设报告学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生班级: 1106092 学生姓名:张八淇学生学号: 110609230 指导教师:赵程老师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报告日期:一、综述(黑3)1. 马氏体组织综述(黑4)马氏体、索氏体、屈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索氏体、回火屈氏体等等组织来源、特征、性能、应用等等2. 索氏体组织综述成分、组织、性能、常用热处理工艺、用途等等二、实验过程1. 热处理加工方法、过程淬火(45#钢850℃、20#钢910℃)——用水冷却回火(45#钢、20#钢均为600℃)——空气中冷却30min2.硬度测试方法、过程用洛氏硬度测量方法,将工件磨平置于载物台缓慢一动到测试针尖,使小表盘指针对齐红点,然后对大表盘进行对零操作,增加压力,读数。
3.金相试样加工方法、过程先用粗砂纸打磨,然后依次增加砂纸牌号,对试样进行细磨,最后抛光,用电子显微镜拍腐蚀前的金相照片,最后进行腐蚀再次拍金相照片。
三、实验结果1. 热处理加工结果2. 硬度测试结果3. 组织分析结果四、实验结果分析1. 20钢硬度、组织2. 45钢硬度、组织3. 硬度、组织横向、纵向比较五、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⑴⑵⑶参考文献:[1] 作者,作者,作者.杂志名,年,卷(期):页码. ********参考金属热处理的参考文献标注方式[2] 作者,作者,作者.杂志名,年,卷(期):页码.[3] 作者,作者,作者.杂志名,年,卷(期):页码. 等等说明:全文行间距1.5倍一级标题黑体三号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
实验名称: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拉伸、压缩、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的操作步骤。
3. 分析不同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主要测试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冲击性能。
拉伸试验主要测试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指标;压缩试验主要测试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等指标;冲击试验主要测试材料的冲击韧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万能试验机、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硬度计、温度计等。
2. 实验材料:钢材、铝合金、塑料等。
四、实验步骤1. 拉伸试验(1)将试样安装在万能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至拉伸状态。
(2)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样与夹具紧密接触。
(3)打开试验机,以一定的速度拉伸试样,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
(4)观察试样断裂情况,记录断裂时的应力值。
2. 压缩试验(1)将试样安装在压缩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至压缩状态。
(2)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样与夹具紧密接触。
(3)打开试验机,以一定的速度压缩试样,记录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
(4)观察试样变形情况,记录最大压缩应力值。
3. 冲击试验(1)将试样安装在冲击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至冲击状态。
(2)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样与夹具紧密接触。
(3)打开试验机,以一定的速度冲击试样,记录冲击过程中的能量-时间曲线。
(4)观察试样断裂情况,记录断裂时的能量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拉伸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拉伸试验,得到钢材、铝合金和塑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钢材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而铝合金和塑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相对较低。
2. 压缩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压缩试验,得到钢材、铝合金和塑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钢材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而铝合金和塑料的抗压强度相对较低。
3. 冲击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冲击试验,得到钢材、铝合金和塑料的能量-时间曲线。
实验四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报告专业年级:班:姓名:一、试验目的通过选材,测试原材料硬度,设计热处理工艺,进行热处理(淬火,回火),测试处理后材料硬度,制备金相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研究组织构成,分析材料成分、性能、热处理工艺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验设备砂轮机,火花图谱,热处理中温炉5台,高温炉1台,金相磨抛光机4台,金相显微镜3台,布氏硬度计1台,洛氏硬度计3台,盐水1桶,机油1桶。
金属材料试件(5种)三.实验步骤1.材料选择:拟制造零件:拖拉机传动轴、活塞销、收割机刀片、锉刀、滚动轴承等。
根据零件挑选试样,后用砂轮机磨试样,观看活化形貌,对照火花图谱,鉴别材料。
材料牌号判定结果:40Cr钢2.试样力学性能测定:用洛氏硬度计测定原材料硬度。
材料硬度:8HRC 测量不准的原因是洛氏硬度范围是20-67HRC。
3.设计热处理工艺:根据材料牌号,计划用于制造活塞销零件。
采用调质工艺,零件硬度要求达到20-25HRC查表制定热处理工艺。
淬火温度:860℃保温时间:t=KD K=1.0min/mm D为零件直径t=1×30=30分钟淬火介质:盐水回火温度:600℃回火时间:30分钟画出热处理工艺4.热处理试验:将淬火炉 炉温升到860℃ 回火炉 炉温升到600℃、放入工件,保温30分后,进行淬火和回火。
5.热处理后材料硬度测试:用HR150洛氏硬度计测量淬火,回火后试样硬度。
测试淬火后硬度值:55HRC --58HRC回火后硬度值:25HRC-6.制备金相试样:通过磨平、粗磨、抛光、腐蚀与吹干等制样步骤,制备金相试样。
(写明过程)7.金相组织鉴定: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试样制备后的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8.验证选材和工艺正确性通过硬度测试和组织观察,表明材料牌号正确,选用热处理工艺合适,达到设计要求。
(如出现不正常原因应分析)四、实验总结通过试验,学会鉴定材料牌号的方法,巩固了根据材料成份,设计热处理工艺,掌握了热处理工艺方法,学会了是用硬度计测量材料性能的方法,了解了通过制备金相试样,观察金相组织,判定材料判定和热处理工艺选择的正确性。
实验名称: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目的:1. 熟悉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拉伸、压缩、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的操作技能。
3. 分析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材料力学实验室实验人员:XXX、XXX、XXX实验设备:1. 电子万能试验机2. 冲击试验机3. 拉伸试验机4. 压缩试验机5. 毫米千分尺6. 秒表实验材料:1. 钢材(Q235)2. 铝合金(LY12)3. 塑料(聚乙烯)实验步骤:一、拉伸试验1. 将材料制成标准试样,试样尺寸符合国家标准。
2. 调整电子万能试验机至拉伸状态,设定试验速度。
3. 将试样固定在试验机上,启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
4. 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力值、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数据。
二、压缩试验1. 将材料制成标准试样,试样尺寸符合国家标准。
2. 调整电子万能试验机至压缩状态,设定试验速度。
3. 将试样固定在试验机上,启动试验机进行压缩试验。
4. 记录试样破坏时的最大力值、压缩强度、弹性模量等数据。
三、冲击试验1. 将材料制成标准试样,试样尺寸符合国家标准。
2. 调整冲击试验机至相应速度,设定冲击次数。
3. 将试样固定在试验机上,启动试验机进行冲击试验。
4. 记录试样破坏时的最大冲击力值、冲击韧性等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拉伸试验结果与分析1. 钢材(Q235):- 最大力值:500MPa- 断后伸长率:18%- 断面收缩率:60%2. 铝合金(LY12):- 最大力值:300MPa- 断后伸长率:8%- 断面收缩率:40%3. 塑料(聚乙烯):- 最大力值:200MPa- 断后伸长率:10%- 断面收缩率:30%通过对比三种材料的拉伸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钢材的力学性能最好,铝合金次之,塑料最差。
这是因为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而塑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轻便性。
二、压缩试验结果与分析1. 钢材(Q235):- 最大力值:800MPa- 压缩强度:800MPa- 弹性模量:200GPa2. 铝合金(LY12):- 最大力值:600MPa- 压缩强度:600MPa- 弹性模量:120GPa3. 塑料(聚乙烯):- 最大力值:400MPa- 压缩强度:400MPa- 弹性模量:50GPa通过对比三种材料的压缩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钢材的压缩性能最好,铝合金次之,塑料最差。
WORD格式工程材料综合实验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1姓名:郑杰,学号:10041127姓名:周邵巍,学号:10041128姓名:李欣欣,学号:10041129姓名:谢强,学号:10041118工程材料综合实验●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碳钢热处理操作、组织观察和硬度测定一、实验目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现有的实验设备,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达到进一步深化课堂内容,加强对《工程材料》课程理论系统认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做这个实验,使学生们可以充分了解以下知识,并学会操作一些必要的设备仪器:1、分别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显微镜、浴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2、金像砂纸、水砂纸、抛光布、研磨膏等;3、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0)三、实验内容三个尺寸形状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1、设计实验方案:三种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保温和冷却时间)。
样品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20#880℃20min空冷45#880℃20min水冷高温回火600℃高温回火30minT101100℃20min水冷2、做实验前完成。
选定硬度测试参数,一般用洛氏硬度。
样品20#45#T103、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观察、硬度测试。
4、分析碳钢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样品成分组织性能20#马氏体F+P冲压性与焊接性良好45#马氏体F+P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T10马氏体+奥氏体P+Fe3C II硬度高,韧性适中5、四、实验步骤:1、观察平衡组织并测量硬度:(1)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2)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3)测试硬度。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格式篇一: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材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实验一、实验名称:材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实验二、实验目的要求通过试验来掌握材料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的测量方法。
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利用材料的表观密度可以估计材料的强度、吸水性、保温性等,同时可用来计算材料的自然体积或结构质量;吸水率是指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当材料饱和吸水时,其含水率为吸水率。
三、试验条件室温℃相对湿度% 水温℃四、仪器设备游标卡尺、天平、鼓风烘箱、干燥器、温度计、直尺等。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A.表观密度实验步骤:1、将待测材料的试样放入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2、用游标卡尺两处试样尺寸,计算出体积V0;3、用天平称量出试样的质量m。
4、实验结果计算。
B.表观密度实验步骤:1、将试件置于烘箱中,以100±5℃的温度烘干至恒重。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以天平称其质量m1(g),精确至0.01g。
2、将试件放在盛水容器中,将水自由进入。
3、加水至试件高度的处,6小时后将水加至高出试件顶面20mm以上,在放置48小时让其自由吸水。
4、取出试件,用湿纱布擦去表面水分,立即称其质量m2(g)。
5、实验结果计算。
六、试验结果与计算材料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0?m= V0吸水率按照下式计算:Wx?m2?m1?100%m1=砂筛分析实验一、实验名称:砂筛分析实验二、实验目的要求通过试验获得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曲线,并掌握砂颗粒粗细程度和颗粒搭配间的关系,掌握砂质量好坏的判定依据,为拌制混凝土时选用原材料作准备。
三、试验条件室温℃相对湿度% 水温℃四、仪器设备摇筛机、标准筛、天平、浅盘、毛刷和容器等。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1、按要求称取四分后的干燥试样500g;2、将标准筛按孔径由大到小顺序叠放,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到最上层4.75mm筛内,加盖后,手工摇筛5分钟;3、按孔径大小,逐个用手于洁净的盘上进行筛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内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材料工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材料制备、加工、性能测试等基本实验方法。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真空干燥箱2. 高温炉3. 拉伸试验机4. 显微镜5. 电子天平6. 粉末冶金设备7. 陶瓷制备设备三、实验内容1. 材料制备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掌握粉末冶金技术。
(2)实验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金属粉末;2)将金属粉末放入模具中;3)在粉末冶金设备中进行压制;4)高温烧结,得到金属块体。
(3)实验结果:成功制备出金属块体,其密度、硬度和强度等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2. 材料加工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掌握机械加工技术。
(2)实验步骤:1)将金属块体放置在车床上;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车削、铣削等加工;3)检查加工精度,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3)实验结果:成功加工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金属零件,表面光滑,尺寸精确。
3. 材料性能测试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掌握拉伸试验技术。
(2)实验步骤:1)将加工好的金属零件放置在拉伸试验机上;2)进行拉伸试验,记录试验数据;3)分析试验结果,计算力学性能指标。
(3)实验结果:金属零件的拉伸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4. 材料组织结构观察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材料组织结构的观察方法,掌握显微镜使用技术。
(2)实验步骤:1)将加工好的金属零件进行抛光、腐蚀等预处理;2)将预处理后的金属零件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3)分析组织结构,了解材料的微观性能。
(3)实验结果:成功观察到金属零件的微观组织结构,发现其晶粒度、相组成等特性。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材料工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了材料制备、加工、性能测试等基本实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还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是对本次实验的总结:1. 材料制备实验:成功制备出金属块体,验证了粉末冶金技术的可行性。
工程材料实习报告工程材料实习报告(精选12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程材料实习报告(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程材料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对—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施工过程有较深刻的了解;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如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3、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4、通过工作和劳动,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土石方、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安装、装饰等)中的生产技术技能;5、了解目前我国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6、与工人和基层生产人员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在开始正式实习前,我们先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本工程项目经理(曹经理)的指导下,仔细阅读了该工程的所有建筑图纸。
除了我们在课堂上比较常见的平面图、立面图外,还有施工步线图、给排水图、整体规划图等,大概有近二十张图纸。
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土木工程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而且这些图纸表面磨损很严重,我想大概是经常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参考图纸,针对不同的问题由施工方和设计人员结合图纸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才应该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将来才能够在工作中合理快速的解决各种问题,更好的为祖国建设服务。
二、实习概况1.建筑行业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施工作业中,人际关系极为重要。
人际关系良好,才能处理好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在施工单位,几乎所有的人都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尽管如此,大多数都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甚至相当多的人错误的认为拍马屁、讲奉承话、请客送礼,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报告4篇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报告4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报告1我们带领材料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xx级1、2、3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为期十天的生产实习。
这次我们去长春一汽实习,采用讲座及到工厂进行现场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克服了实习时间短,实习经费少的困难,圆满完成了本次实习任务。
通过观看汽车冲压件、锻件、铸件、焊接件的制造工艺、热处理工艺、汽车零件的机加工工艺、模具的制造工艺,以及卡车和轿车的装配生产线,使学生们对汽车零件的制造工艺及过程和装配过程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实习管理科周科长采用多媒体做了关于汽车厂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和一汽人的艰苦创业精神,锻造厂朱老师的讲座,不仅使同学们学习了锻造专业知识,还使学生们对本次实习的重要意义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了理论上的、系统的认识。
通过到锻造厂现场参观,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传统的模锻工艺和设备,还了解了一些目前较先进的锻造技术和设备,如电液锤、热镦机,摆辗机,楔横轧,辗环机等。
通过参观工具厂锻造车间,同学们目睹了轴类件和圆环件的自由锻工艺,增加了自由锻工艺的知识,同时系统地了解了锻造工艺过程。
通过参观车身厂薄板和厚板车间,使学生们了解到汽车覆盖件和大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通过参观车轮厂、吉发配件厂,使同学们了解了冲压新技术如车轮的旋压,同时还了解了在汽车覆盖件批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简易的冲压工艺、设备及模具可大大降低成本,显著提高效益。
如焊接结构的拉深模代替铸造结构的拉深模,可大大节省材料,无须铸造用的模型;通用油压机代替双动压力机,可大大降低设备的费用。
通过参观第二铸造厂使同学了解了铸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发动机缸体的铸造工艺及后续的打磨清理工艺。
通过参观车身厂、吉发配件厂、车轮厂使学生了解了板材零件的焊接方法、工艺及设备,如点焊、co2气体保护焊,埋弧焊。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工程材料的实验研究,探究其性能特点,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取了水泥、钢筋和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实验测试。
实验方法,首先,对水泥进行了抗压强度测试,采用了标准的压力测试仪器,通过施加不同压力来测试水泥的抗压能力。
其次,对钢筋进行了抗拉强度测试,采用了拉力测试仪器,通过施加不同拉力来测试钢筋的抗拉能力。
最后,对混凝土进行了抗弯强度测试,采用了弯曲测试仪器,通过施加不同弯曲力来测试混凝土的抗弯能力。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试,得出了以下结果,水泥的抗压强度为XXMPa,钢筋的抗拉强度为XXMPa,混凝土的抗弯强度为XXMPa。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水泥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适合用于承受大压力的工程结构;钢筋具有较高的抗拉能力,适合用于承受拉力的工程结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弯能力,适合用于承受弯曲力的工程结构。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泥、钢筋和混凝土的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水泥、钢筋和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为工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数据,能够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工程材料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以上是本次工程材料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审阅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二、实验的简明原理三、实验结果绘出所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标出组织组成物)。
1. 2.样品名称_________ 样品名称_________放大倍数_________ 放大倍数_________浸蚀剂___________ 浸蚀剂___________3. 4.样品名称_________ 样品名称___________放大倍数_________ 放大倍数___________浸蚀剂___________ 浸蚀剂_____________5. 6.样品名称_________ 样品名称__________放大倍数_________ 放大倍数__________浸蚀剂___________ 浸蚀剂____________7. 8.样品名称__________ 样品名称____________放大倍数__________ 放大倍数____________浸蚀剂____________ 浸蚀剂______________四、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大致规律。
2.利用杠杆定律确定未知试样的含碳量和大致硬度(HB)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钢的热处理审阅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记录硬度计型号:压头名称:总载荷:三、实验结果(见附表)四、实验结果分析1.硬度-含碳量关系曲线2.硬度-淬火温度关系曲线3..硬度-冷却方式关系曲线4.说明上述曲线的物理意义并简述硬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实验结果。
《工程材料学》实验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金相分析
一、预习内容(请于实验前在实验报告上完成,并于实验课中交给老师检查)
1. 金相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2. 金相试样制备的工艺流程。
3. 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和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
二、实验内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 实验步骤
1)制备一种未知成分的纯铁或者碳钢金相试样,根据所观察到的平衡组织推断其成分。
2)对于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和过共
晶白口铸铁,观察这7种材料的显微组织,用铅笔画出其组织示意图。
具体要求:
①都各画在一个 50mm的圆内,并用箭头引注出图中各相组织,组织名称用相应符号
表示。
②在圆的下方标注材料名称,热处理状态,放大倍数和浸蚀剂等。
三、实验心得
四、论述题
1.试论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的存在方式、组织形态及形成条件。
2.根据实验结果,阐明碳含量对铁碳合金组织的影响的大致规律。
3.结合自己所观察到的金相,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一种,从微观结构分析其性能及应用。